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叶继奋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叶继奋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叶继奋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叶继奋

第31卷第3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Jun. 2009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叶继奋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理念的更新及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比例的上升,文学教育研究愈来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种种症状,表明我们对文学教育规律的认识缺乏相应的科学理性。致力于文学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现语文课程终极目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文学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3﹣0116﹣03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将实现两者的统一作为本次课改的主要内容。但事与愿违,“课改”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琴瑟不调,矛盾百出,出现的一些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同仁忧虑和深思。如各版新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彰显人文主题淡化文体特征,以突出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表现了知识良知对一个时代面临人文价值普遍失落的忧患意识,也反映出对久违的课程终极目标的迫切回归。但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位置未能平衡合理摆放,导致两者功能也未能互相渗透和有效转换。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使语文学科因为失去本质属性而逐渐边缘化。此外,由于学科评价机制与传统观念惯性的牵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人文”并未真正回归于“人”,很多时候变相为一种道德说教。实施者只在教学时间与投入上权衡计较,从而形成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提倡多元解读的本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但由于缺乏对文本深度把握的科学理性,反而造成“过度阐释”。针对于此,许多同仁向传统教学投去深情回眸,然而,一个世纪来迂回曲折的发展进程表明,语文学科只能在批判和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别无他路。

语文学科建设既需要人文情怀,也需要科学理性。在某种情况下,科学理性显得尤为重要。从科学理性出发,就需要去除“泛语文”观念,对语文课程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和理性对待。只要冷静观察,我们会发现以上问题几乎都出现在文学教育领域。由于文学的本质属性决定,语文学科的人文目标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文学教育,各版课改教材大量增选文学作品也已经说明问题。因此,研究文学教育的规律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所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在借鉴康德美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在这一命题中,“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目的”指的是人的需要、意图或行动的目标。文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我们认识到了文学教育的内在规律,使教学实践活动自觉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照规律制订相应策略,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合目的性”是指由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了文学教育的规律性,在实践中能够按照客观规律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在这里,“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前提,“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的归属。研究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保障。

把握文学功能系统的内部规律能有效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目标。毫无疑问,新教材由于大量选取精美的文学经典而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元素。这些作品通过对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的再现,给读者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2008年度(高校)规划课题(SCG084)。

第3期 叶继奋: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17

开拓了广阔的人生视野。由于文学“参照团体”的作用,使读者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和观照自我,引发超越自我的理想。作品在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关系,培养个体对社会的担当意识、进取意识的同时,还唤醒主体的生命忧患意识、人生孤独意识和悲悯意识,从而给人以完整的精神世界和自由发展空间。事实上,认识了人文元素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直接地作用于教育对象。由于文学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决定,在文学的认识、教育、娱乐等整个功能系统中,诸种功能只能假道审美途径才能实现。即便就道德教育而言,文学摒弃一般说教外在灌输的方式,而通过独特的情感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主体提升到历史超越的整体性生存境界,享受到更高层次的道德实现的愉悦。由于文学的审美特性,它不仅能够通过感性层面达到理性教育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即康德所言“无目的”而“合目的”。而且由于文学审美必须借助语言媒介和接受者对语言的理解来实现,因此,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的实现在这里得到了统一。此外,借助“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文学教育的接受心理规律,对于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等现代意识的构建是非常有效的。掌握审美心理规律,了解学生接受心理,则有助于主体审美心理机制的再造,促成“对话”的有效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包含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义。而我们却往往习惯于从文本中去发掘人文,忽视了文本接受过程中蕴含其中的人文因素,这样,必然使人文目标悬搁。合规律性教育方式本身就闪现着动人的人文色彩。它不仅保证了知识和能力的有效生成,而且使得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在通向心灵的构成中不致于流失殆尽,它使师生在共生共在的教学空间中领略到动人的人文魅力。因此,文学教育需要研究文学如何从语言符号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并进而确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

研究文学语言、文体等诸种规律并制订相关教学策略,则能直接作用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即文学语言、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及方法;二是精神层面,即审美体验、人文精神、思想认识、审美趣味等。文学教育的这两个层面既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个方面,同时又为实现这两者的统一提供了最大可能,而我们往往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亲近语言”、“对话文本”是课改以来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应该肯定,与以往的理性解剖和机械训练相比,我们的教育理念进步了不少。但语言如何亲近?文本如何对话?这其中科学含量很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亲近语言”与“对话文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一个整体,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暂且分为两个方面分析。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对语言训练的重视远胜于文学教育,然而,“少、慢、差、费”的结果却令人沮丧。这表明,并非所有的语言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由于文学创作活动是一个复杂流变的心理过程,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提供的就不是单一的词典语义信息,而是包含着丰富心理活动的审美信息。由于情感表现的需要,语言符号组合呈现出以不确定、断裂、空白、省略、颠倒等形式出现的无序性。这些符号间的组织结构特点,使文学语言具有强大的“张力效应”。只有破译文学语言张力产生的特殊规则,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文学教育实践。

与文本对话,必然涉及到文体规律。由于我国的语文教育目标长期定位于应用层面,缺乏对文学体裁尤其是现代文体规律的理性认识,在教材体例上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实用文统而概之,即使掌握的知识也十分贫乏,这种现象在今天也未根本改变。语文学科在知识层面上的断裂,必然引发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目标实现的知识保障缺失之间的矛盾。由于文本解读失去了相应的理论指导,文学教育的整体目标都将落空。仅以小说为例。小说是叙事的艺术,是以独白形式出现的“潜对话”。叙事模式是作家的言说方式,也是读者与之对话的基本依据。我们通过对叙事模式的把握来诠释文本。但叙事学理论几乎不为我们重视,更缺乏实际应用的自觉。事实上,在丰繁多样的现代小说面前,传统小说的“三要素”理论已经一筹莫展。如意识流小说以连绵延展瞬

118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息变化的思维碎片展示现代人迷离的内部世界,当小说的展开被封闭在主体精神空间,小说主人公仅仅是身份不确定的现代梦呓者时,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都失去了固有的作用,作品主题也已非社会学层面可以阐释。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系统的文体知识,就难以达成有效的文本对话。

综上所述,致力于文学教育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统一,既是文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更是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容回避,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困难重重。

一是历史沉疴。西方各国将文学教育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母语教育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比较系统的文学教育计划,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结构、模式与评价体系,这体现了西方文学教育在技术层面发展所达到的科学性与成熟度。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从清末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设“词章”科始,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改“词章”科为“中国文学”科,历经20世纪50年代中期“汉语”、“文学”分科的坎坷至今,语文学科虽然有一部分为文学作品的教学,但由于缺少文学课程独立意识的觉醒,没有形成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文学教育概念,更缺乏现代课程意义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语文学科浓厚的意识形态和实用理性色彩,使我国的文学教育始终处在依附和边缘状态。课程理念、教学技术的不成熟等因素阻碍了当下课改的深入。

二是学科间的疏离。新时期来,我国文学理论大量吸收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理论成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对正在改革中的文学教育影响不大,学科间甚至十分隔膜。这除了理论界本身还处在初始阶段外,语文教育界自觉不自觉的拒斥也是主要原因。我们常听到诸如“中学语文又不是大学文学课”之类的教学评价,它反映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学科封闭观念。而相关理论的阙如是当前课改的瓶颈之一。因此,语文课程需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相关学科知识作为教学资源,重新构建语文教材知识体系,并普及和应用于教学实践。所幸有关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问题已引起学界关注,并有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率先进行学科体系构建和改革示范。

三是教师知识结构欠缺。课改以来,新教材实施第一轮基本结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对现代作品解读的不适应性,要求指导的呼声强烈。近几年,从我们招收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生来看,对文学教育课题的研究普遍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而各地继续教育课程主要是课改理念更新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文学教育的实际应对性不强。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命题的揭示,表明人类对事物规律与目标实现之间辩证关系的智慧把握。研究文学教育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统一,意味着人对文学教育规律的自觉把握和自由创造,进而达到以教育主体身心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终极目标。它将成为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目标的有力保障,而其本身也因为包涵着科学理性和人文意蕴而成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通往理想的路途中,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An Integration of Principles and Goals in Literary Education

YE Ji-fen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Chinese literature proportion is increasingly of common concern with the update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he increase of literary works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deficient scientific recognition of instructional principles in literary education,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natures of "instrument" and "humanities" in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disciplinary nature, thu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 Chinese instruction in order to reach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literature Education;accordance of disciplinary nature;accordance of purposeful nature;integration

(责任编辑赵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辨析题答案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

合人性地展开

合人性地展开——论人学视野中的教育理想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作者:高鹏杨兆山 摘要:教育是以“培养人”为主旨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教育理想还是理想的教育都以受教育者完满人性的生成为终极关怀。完满人性是人性系统全面、均衡发展的结果,而人性化教育作为教育理想的应然表征,必须在对个体的积极引导中不断拓展和深化人性的不同纬度,并使之得到总体性的生成。为了实现“合人性”的教育理想,我们应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推动教育实践在理念、过程、关系方面的人性化。 关键词:教育理想;人性;人性化教育;以人为本 教育理想的达成依存于理想教育的建构,而理想教育的建构,又依存于现存教育实践的完善。为达成理想的教育和实现教育的理想,我们应树立坚定而合理的教育立场:人是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教育要以完满人性的生成为宗旨。 一、完满人性:教育理想的人学旨归 人类可以有多种教育理想,亦可借此建构起多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对人性的发展与完善却总是构成了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教育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同构性。一方面,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人的活动,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实现“人之为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又先验地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主旨。教育作为个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从产生之日起即寄托着人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美好愿望,承载着对人性的塑造和弘扬的任务。以“培养人”为永

恒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必然需要遵循人性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脉络,以促进完满人性的生成。 所谓完满人性,并不是人性系统之外的某种独立存在,而是包括“自在”与“自为”、“共性”与“个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真善美等几个维度在内的人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性系统①发展的较高水平。在此之中,人性系统的各个方面、各个构成要素都得到了拓展和提升,并不断向外辐散。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的人性发展总是在某一具体历史背景中的相对完满,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一样,人性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存在已经处于完结、顶峰状态的所谓“完满”人性。 (一)“自在”与“自为”的统一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以自然为核心的“自在”之性是任何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无论人类社会多么发达,人的理性多么强大,人终究还是自然的创生之物。 但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1],人总是在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实现自己的“自为”之性。“自为”不同于“自在”,它是一种以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人性构成,代表着人对自然的驾驭与超越,依靠这种以实践为核心的“自为性”,人类的活动范围才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存世界”,而不断地向“人为”和“为人”的“生活世界”拓展。 人的“自在性”与“自为性”并不是一种悖论式的存在:人性的“自在”是“自为”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自在”的生命本体,人的能动意识就无从谈起,人的“自为”能力也就无从施展;人性的“自为”是“自在”得以发展

一、科学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价值是选择课题的重要依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讲,选择课题必须遵循科学性的原则,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具有科学价值,而不能仅仅是“摆花瓶,当样子”。一要体现出理论基础的先进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要体现出目标内容的完备性,也就是说选择课题既要有促进“全体发展”的“规定性”目标,又要有促进“全面发展”的“规定性”目标,还必须有促进“个性发展”的“可行性”目标;要体现出目标内容“面向全体”的普及性和“指向个体”的提高性。三要体现出体系构架的合理性。作为一种体系结构或二维平面,或三维立体,或条状分层,或块状分区,不管怎样必须与教育教学的需要相贴近,其构架不仅要体现出“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分级层次性,也要体现出“目标分类”的分块区域性,同时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一种比较合理的体系构架。 二、需要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性要强。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被普遍关注、争论较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来选择课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课题研究是缺乏生命力的。坚持这一原则就能很好地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有助于教师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合力,呈现出活力,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改观等良好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惑,只要抓住抓准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找到突破口,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或困惑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就能较大程度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坚持需要性原则是课题选择原则的前提和关键,只有结合实际需要,选得准,选得好,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创新性原则 课题的创新性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新,问题的提出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或者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问题。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前人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三

马克思(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辨析题 绪论: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道路决定命运——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于发挥了两个积极性:一个是市场的积极性,即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另一个是政府的积极性,有政府的主观努力,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坚持执行。 中国人民懂得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发展,这个“硬道理”,这个更大的道理管着那些众多的小道理,不能为了小道理,置大道理于不顾,没有大道理,小道理也讲不通、实现不了。 观察一些国家的“民主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竞争性选举带来的加大社会分歧的效应;另一方面是人民权利的扩大导致的政治参与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承载能力。 把能否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利和增强综合国力,作为衡量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准,重视民主概念、权利概念中的实际内容,而不是仅仅注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了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整个民族面临的主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一次次选择比较中走出来的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

科学性-有效教育活动的原则性选择

科学性:有效教育活动的原则性选择 一、班主任工作问题 在中小学班主任(以下简称“班主任”)工作中,那种动辄罚学生打扫卫生、围着跑道跑圈圈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这些班主任不看对象、不做分析,更不考虑工作效果和方法的科学与否,对任何违纪犯错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惩处方法和手段。有的明明知道效果不佳,而且还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但他们就是雷打不动,我行我素,且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从不去问“为什么”,不去思考和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现象异常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形式主义给教育带来极大危害。儿童做的许多事情没有触及他们的内心。”——这样的班主任能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教育重任吗?学生能全面发展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寻觅科学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显得异常的重要。 二、班主任工作方法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的“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关键”。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何任务也只是空谈一顿。”“寻觅儿童,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才会获得道德教育智慧之源泉,才可能获得道德教育之源泉,才可能获得道德教育的成功。” 张楚廷教授说:“抓住了人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教育根本”。《学记》也明确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可见,无论什么工作,都必须尊重科学,运用科学,注意方法和策略。教育也不另外。什么是“科学?”《辞海》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据笔者多年的一线中小学教育生涯得知,有三种学生的教育方法最值得班主任思考和研究。第一种是多动、易怒型学生;第二种是敏感、抑郁型学生;第三种是成绩优异型学生。如何对这三种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呢?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

原理辨析题(1)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帝国主义时代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他的辩证法;同时,他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也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其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指导价值。如果站在今天来看,当然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具体判断可能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经典原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相矛盾,资本与矛盾相冲突,东方与西方相冲突,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遇到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人类千年更迭之时,为什么马克思在西方的主流媒体发起的千年伟人评选中获得认可?因为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其后一百五六十年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演化的大趋势,说明马克思的学说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理论。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阶级性是具体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否相容的问题关键取决于所指称的阶级是否有自己的私利,从而制约这个阶级对科学的态度。一般来说,一个阶级有自己的私利,当科学的运用有可能危害他的私利时,这时阶级性和科学性往往是不相容的。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阶级性往往与科学性不相容,道理就在于这里。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辨析题期末考试

绪论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错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2、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时代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错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帝国主义时代带领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答:错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答:错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载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是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载着,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原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

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原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遵循规律的客观性原理,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规律首先是一种本质的联系。世界上的事物都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为规律,只有体现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联系,才是本质的联系,才可能称之为规律。规律作为一种内在的,非表面规律的联系,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其次是一种必须联系。规律再次是一种稳定的联系,它是贯穿在变动不定的现象中的相对稳定的联系,重复性是稳定性的表现,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一定要重复出现。例如,只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变化,而磁场的变化,必须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这就是电流与磁场之间稳定的关系。 规律最主要的性质就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不能任意创造和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改变规律,人只能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例如:“万有引力规律”。正如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以我们树立个人目标必须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自觉遵守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制定目标时要切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不可以天马行空式的全凭想象,那样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我们树立个人目标时还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虽然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和人脑对物质的反映,但是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

必须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1、必须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案例教学实施前,首先涉及到案例的选择。我 认为在案例的选取上要精练贴切,要注意挑选能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案例。 这样就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必须注重时代性和时效性。案例的选择要新颖及时,因为那些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案例,一旦用上了,就能激起学生兴趣从而增加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一课时,可以选择杨利伟的中国首飞太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等当代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案例除了选择近期发生的、学生熟知的案例外,还要注意选择身边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认知规律的案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具有教育和指导作用。比如,在讲解《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一课时,我选择“太湖”周边“工厂排放工业废水超标被勒令停产并处罚款”的一则新闻案例,并始终如一的用足这一新闻贯穿于整个讲解过程,层层深入地剖析了污染的严重后果,揭示环保的重要性。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引发学生情感的认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触发他们迫切要求加入环保行列的愿望。这里精选的案例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使得课的结构精练紧凑而又有实效。在下面的讲解中,我让同学们讨论和反思“你为学校的环保工作作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这些具体到自身的案例的选用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2、 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有些学者把移情看作是实现一定的咨询价值的东西。他们认为只有帮助来访者解决由于移情而产生的对咨询者的曲解,双方的关系才会获得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善会使来访者和咨询者建立更紧密的信任关系。更进一步说,通过解决移情问题,来访者会对自己的过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对于移情这一心理反应,尽管有正面的积极评价,但就其客观效果来讲,不论是哪一种移情,由于它很容易促使其对人或物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从而造成判断失误并可能产生成见或偏袒。同时,由于这一感情的产生强化了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阻碍了来访者与咨询者真诚的、自然的沟通,从而扰乱了心理咨询过程中本该建立起来的理性的人际关系 采风:::::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产生于商代的民间谣谚。公元前五百多年时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早,历史悠久。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又限于指采集民间的门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 结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绪论论述题参考答案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 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答: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是: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它指导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4分) (2)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体现了崇高的社会理想。(4分) (3)结合实际展开论述(2分) 2、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相容的,因为它代表的是工人阶级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这种阶级性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科学性。(1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他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分)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2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正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4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本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1分)

论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一)

论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一) 摘要:本文在对康德美学的核心合目性原理的内涵的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重要特性,最后揭示了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康德合目的性原理阐释 Abstract:ThisdissertationinterpretstheintensionofKant’sprincipleoffinalitywhichtobethecoreofKan t’saesthetics.Onthebase,itanalysesimportantfeaturesofthisprinciple,lastlyitrevealssignificantinflue ncesofthisprinciple. KeyWords:Kant,PrincipleofFinality,Interpretation.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 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 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 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3) 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

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探讨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探讨 [文件] 13867.doc [科目] 教育学 [标题] 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探讨 [作者] 陶志琼 [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科学是一种高度抽象而且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当它化为教育者心灵的一部分并为其所运用时,对教育作用的发挥则会更富启发性。 教育科学观中含有哲学兴趣并非新鲜事。 19世纪后半期,斯宾塞、赫胥黎和贝恩等人辩论说,很多教育的棘手问题都可诉诸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解决。 可是,接踵而至的遭遇未能维护这种乐观的论断。 所以,人们发现近来对教育的科学地位问题颇有分歧也就并不感到奇怪了。 这种分歧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形式多样。 在教育哲学内部,对教育理论概念是否应受到纯理性的科学规范约束,或是否应作更一般性的解释以便于吸收其它各种认识形式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注: (英)赫斯特: 《教育理论》,奥康纳: 《教育理论是什么?》,瞿葆奎主编,瞿葆奎和沈剑平选编:《教育与教育学》,441~484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 1 / 15

在教育研究群体内,分歧并不仅停留在教育理论应从属于科学标准的程度上,而是产生于科学标准在教育研究中到底有无地位的问题上,他们的争论焦点集中在教育研究是否应该严格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倾向,是否运用目前支配社会科学的那一类非科学方法论,比如受到现象学激励的教育社会学所采取的方式: 试图使教育研究阐释化和定性化,而不是统计化和定量化。 虽然进行这种论争的教育研究者没有求助于哲学思考,但还是或多或少援引了有助于社会科学性质的两个主要态度之一种来支持各自的观点。 自然主义信奉社会科学理应复制自然科学的目的和方法;解释主义者则声称,社会行为有目的性而且受规则约束,不能科学地进行研究,恳请为坚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明显界限的方法论提供哲学基础。 教育研究的解释方法坚持它的主要任务不是构建可以用实验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通过揭示社会行动对完成者所具有的意义去把握社会行动的可理解性以及相互联系的解释结论。 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一直主宰整个社会科学哲学史的广泛争议的特殊反映(注: A 赖恩: 《社会科学哲学》(英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1970;范莱特: 《解释与理解》(英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 1971。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叶继奋

第31卷第3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Jun. 2009 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叶继奋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理念的更新及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比例的上升,文学教育研究愈来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种种症状,表明我们对文学教育规律的认识缺乏相应的科学理性。致力于文学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现语文课程终极目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文学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3﹣0116﹣03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将实现两者的统一作为本次课改的主要内容。但事与愿违,“课改”以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琴瑟不调,矛盾百出,出现的一些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同仁忧虑和深思。如各版新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彰显人文主题淡化文体特征,以突出课程的人文性特征,表现了知识良知对一个时代面临人文价值普遍失落的忧患意识,也反映出对久违的课程终极目标的迫切回归。但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位置未能平衡合理摆放,导致两者功能也未能互相渗透和有效转换。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使语文学科因为失去本质属性而逐渐边缘化。此外,由于学科评价机制与传统观念惯性的牵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人文”并未真正回归于“人”,很多时候变相为一种道德说教。实施者只在教学时间与投入上权衡计较,从而形成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提倡多元解读的本意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但由于缺乏对文本深度把握的科学理性,反而造成“过度阐释”。针对于此,许多同仁向传统教学投去深情回眸,然而,一个世纪来迂回曲折的发展进程表明,语文学科只能在批判和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别无他路。 语文学科建设既需要人文情怀,也需要科学理性。在某种情况下,科学理性显得尤为重要。从科学理性出发,就需要去除“泛语文”观念,对语文课程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和理性对待。只要冷静观察,我们会发现以上问题几乎都出现在文学教育领域。由于文学的本质属性决定,语文学科的人文目标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文学教育,各版课改教材大量增选文学作品也已经说明问题。因此,研究文学教育的规律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所谓“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在借鉴康德美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在这一命题中,“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目的”指的是人的需要、意图或行动的目标。文学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我们认识到了文学教育的内在规律,使教学实践活动自觉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照规律制订相应策略,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合目的性”是指由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了文学教育的规律性,在实践中能够按照客观规律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在这里,“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前提,“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的归属。研究文学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保障。 把握文学功能系统的内部规律能有效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目标。毫无疑问,新教材由于大量选取精美的文学经典而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元素。这些作品通过对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的再现,给读者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2008年度(高校)规划课题(SCG08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