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卷2002-2014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卷2002-2014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卷2002-2014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试卷2002-2014答案

2014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 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校科学研究始于()

A.18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

2. 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 ( )

A. 评价结果

B.评价经验

C. 编辑教材

D.整合经验

3.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是:

( )

A. 柏林大学 B.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C.威斯康辛大学 D.弗吉尼亚大学

4.在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内部,存在两种主要权利,即:( )

A.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B.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

C. 政党权力和学术权力

D.教授权力和学生权利

5.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6.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A 专业性

B 学术性

C 多学科性

D 严密性

7.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场所多样化和()

A.小规模化 B.综合化 C.大规模化 D.融合化

8. 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是指学科性和()

A 教育性

B 规范性

C 职业性

D 指令性

9.“习明纳尔法”在性质上类似于常规的()

A.练习法 B.讲演法 C.案例教学法 D.讨论法

10.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

A.巴黎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波恩大学 D.柏林大学

1.B;

2. A;

3. A;

4. A;

5.D;

6.C;

7.A;

8.A;

9.D;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欧洲中世纪大学三大专业是法学、医学和

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是。

3、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开启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

4、各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高考选拔,另一种

是。

5、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制度是。

6、高校科研评价,现在世界各国大部分采用的是和同行评价两种方式。

7、“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到。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

和专业课程。

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

制度。

10、从组织内部权力分配关系来看,“美国模式”是以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力模式。

1.神学;

2.壬寅学制;

3.京师同文馆;

4.资格证书制;

5.绩点制;

6.计量;

7.为社会服务;

8. 专业基础课程;

9.

教育职员;10. 行政权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高等教育国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活动方式的国际化。不同国家之间的高等学校,在学术人员交流、课程教材引进与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

(2分)

(2)能力方式的国际化。通过促进学生、教师的国际化合作,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世界性人才竞争;(1分)(3)文化方式的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营造一种重视和支持跨国和跨文化观点的行动氛围;(1分)

(4)过程方式的国际化。通过一系列广泛性的社会活动、政策和程序,将跨国与跨文化的维度整合入高校教学与社会服务中。(1分)

2.简述高等教育民主化运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1)扩大高等教育机会;(2分)

(2)调整教育结构;(1分)

(3)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2分)

3.简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

(2)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为丰富的知识面;

(3)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能遵守社会公德;

(4)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

(5)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

(6)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尚需引导和教育。【每点1分,答出以上任何5点即给满分。】

4.科技进步对高等学校发展有哪些影响?

(1)科技进步促进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新职能的产生;

(2)科技进步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极大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容;

(3)科技进步改革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使研究生教育层次不断扩大;

(4)科技进步促使高等学校进一步强化科学研究职能;

(5)科技发展强化了高校与产业的联系;

(6)科技进步提升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每点1分,答出以上任何5点即给满分。】

5.简述教师教学评估的基本要素。

(1)教学准备程度;(1分)

(2)教学态度;(1分)

(3)教学方法;(1分)

(4)教学内容;(1分)

(5)教学效果。(1分)

6.简述高校科研计量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相对比较客观公正,较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便于在高校系统和国家范围内做统计,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为研究者检索资料提供了方便途径。(3分)

(2)缺点:注重了成果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忽略了科研的复杂性和人的能动性;导致重数量轻质量。(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校教学过程特点的理解。

(1)专业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以专业作为基本教育单位而进行的,是通过学习专业的间接经验而实现的,是为培养专门人才而展开的;(4分)

(2)独立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4分)

(3)创造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

有所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4分)

(4)实践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引领学生从学习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与具体实践活动并改造世界的过程。(4分)【各点论述时,若没有联系实际,则每点酌情扣1—2分。】

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试分析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并请举例加以证明。

(1)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有:①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②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教学内容特点;④结合教师个人的个性特点、教学经验和风格等。(4分)(2)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①师生共同控制知识传递;②师生双方在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比重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增加、自学成分的增多,教师角色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大学生之间信息交流通道的多样化等,都使大学生在高校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比重显著增加;③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融合:高校教育的专业性,以及高校的科研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都要求高校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的要素。(1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阅读以下材料:

美国硅谷

人们传统称谓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公司。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爱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在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联想集团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请结合以上材料,从高校的职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这一材料涉及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3分)

(2)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其三项基本的社会职能;(6分)

(3)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制约于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但反过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的增长;②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一定的高教结构形成一定的专门人才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是解决高层次人才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③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包括有形的货币收入和通过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使接受教育的人获得非贷币的无形收入。(9分)

2013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

六、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A.个人本位论 B.形势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社会本位论

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4.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大规模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6.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是()

A.<15% B.>15% C.15%~50% D.>50%

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验实训课程

9.第一个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七、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1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

推荐入学和三种途径。

1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是著名教育家是。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1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

1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

1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国家为代表。

18、高等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

和。

19、决定高等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

20、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及。

八、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简述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8.简述如何有效地使用讲述法。

9.简述高等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10.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因。

11.简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主要表现。

12.简述教师的角色特征。

九、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结合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谈谈应如何进行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师生共同控制知识传递。大学生的学影响着教师的教。

(2)师生双方在教学方法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学生自主作用递增,教师教的作用递减。

(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渗透融合。

高校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与学习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手段和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在目标和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有法而无定法,在于得法。常用的教学方法: 8种,分为三大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实验实习,观察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自学指导法,练习法)

根据实际选择教学方法:1)依据教学具体目的和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自身素养条件。5)依据教学时间和教育要求。6)依据各种教学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2.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

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发展社会和发展人。在高校促进人的发展主要靠教学过程来实现。

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①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记忆力、思考力得到了发展,形成技能技巧,而其逐步深入对事物的理解,为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了条件。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②教学活动作为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途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质上

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③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不同影响。④师生交往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对人的影响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都可以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十、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阅读以下材料:

在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教育部、财政部又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方案》、《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若干文献发布,其主线都是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定不移的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228项国家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全国17所大学设立“试点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走出了第一步;1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3所高校创立了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9个部委、58个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会同23个部门批准建设626家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所有这一切,目的都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请结合以上材料,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围绕高等教育职能谈谈如何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职能

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

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中。

1.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群体性

2.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四大学科是()

A.神哲理法B.文理法农C.法商工农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属精英教育阶段的比例是()A.<15% B.>15% C.15%~50% D.>50%

4.最早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A.布鲁纳B.杜威C.范海斯D.洪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于()

A.《学记》B.《师说》C.《论语》D.《大学》

7.据舒尔茨计算,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所占的比例是()

A.10% B.15% C.23% D.33%

8.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

A.间接性B.回归性C.实践性D.相对性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10.教师运用语言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发现法

11.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校科学研究始于()

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12.首创案例教学法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日本D.中国

13.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

A.国学的开办B.太学的建立C.乡学的举行D.学堂的出现

14.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

A.发展方向B.利益追求C.发展重点D.主要环节

15.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学术性和()

A.社会性B.政治性C.教育性D.文化性

1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中级人才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

17.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

A.心理关系B.组织关系C.人际关系D.工作关系

18.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大众、国际化、多样化、综合化以及()A.产业化B.精致化C.私营化D.世俗化

19.高校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

A.教师劳动B.教学组织C.教学设备D.教学方法

20.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

A.形式化B.模糊化C.具体化D.文字化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在欧洲中世纪,以学生团体为主体形成的大学称为“学生的大学”。()

2.高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是“洪堡思想”的形成。()

3.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双边活动的过程。()

4.柏林大学开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5.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高校管理模式称为美国模式。()

6.基础教育质量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基础教育规模影响了高等教育规模。()

7.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8.在我国,高校实行选修制始于20世纪末。()

9.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10.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2.简述制定高等教育目标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3.简述高校教师的价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高等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这是高等教育历史上存在的两种价值观。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之外别无目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人生来就有生长和发展的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其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二者都有其合理性,也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个人本位价值观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突出个体创造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但它实际上把社会视作个体的简单结合,使得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现象,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社会本位价值观,肯定教育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密切与社会的作用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教育某种被动性,容易助长高等教育短视行为,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要寻求两种价值观选择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历史上出现的高等教育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单项选择已被证明为一种教训,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作出动态调整。

2.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新时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阅读以下材料:

《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24日以《一位大学校长的励志试验》为题,报道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做的一试验:2009年起,他在校内发起一个名为“勇搏班”的课外社团,任何学生均可自愿加入。然而参加者面对的是一种颇具压力的生活,比如每天6时30分的晨练和晨读,只要一次无故缺席就必须退出。

这项试验始于2009级本科学生,1500多名新生中最初中1071人自愿加入,一年过后还有570人,再过一年,仅剩300人;目前为233人。

张伯礼说,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关心他人,公益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不敢担当,纪律松懈,生活懒散,“混”风盛行。他注意到,下雪后,学生争先恐后扫雪的情形如今少了。有学生考试作弊不以为耻,反而“磨”老师放一马。附属医院的医生也反映,实习生会坐等医生给自己打水。……

在张伯礼看来,学生身上的这类问题,“靠上一次团课、听一次报告,是解决不了的”。他希望通过勇搏班的探索,“不讲大道理,不要去召唤,要去营造一种氛围,形成一种风气,悄悄地引导,润物无声。”他为勇搏班拟订的班训是:“责任、坚韧、克已、奉献”。“不脱离原班级活动,不搞特殊化,不享受额外待遇。这个班没有什么‘好处’,他们的回报将用一生去兑现。”

现在,张伯礼开出的药方已经初见疗效。下雪天,学生们会主动扫雪;养老院、孤儿院里常年有他们的身影。在许多班级,成绩前十名的同学,有六七位是勇搏班的成员。根据校方详细的统计,无论是学业还是其他方面,勇搏班成员都明显突出。

一位南方的大学校长到天津中医药大学出差,专门选在清早去参观勇搏班。看到冬季的操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这位校长很受震憾,感慨道,如果自己招聘,这样的学生一定优先录用。一位企业负责人讲,毕业时,还在勇搏班的学生我都要。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当下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谈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2)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丰富的知识面;

(3)具有较好的品德修养;(4)具有较为远大的理想;

(5)面对较大的压力;(6)心里成熟度不够高。

2011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学术性B.专业性C.综合性D.高级性

1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

学堂和()

A.太学B.翰林院C.学宫D.通儒院

1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始于()

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14.“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社会价值B.管理价值C.个人价值D.应用价值

1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

A.评价文化B.整合文化C.创新文化D.编辑文化

16.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B.经济C.科技D.文化

17.高校教师的角色是传授者、管理者和()

A.控制者B.代理人C.评价者D.自由人

1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论语》B.《中庸》C.《学记》D.《大学》

19.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

A.教师劳动B.教育体制C.教学设备D.教学方法

20.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力模式,称为()

A.英国模式B.德国模式C.美国模式D.中国模式

21.按照高校培养目标制订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

A.教育方针B.教学计划C.教育目标D.教学大纲

22.发现教育学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赞可夫C.斯金纳D.凯洛夫

23.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

A.《林肯法案》B.《莫利尔法案》C.《增地法案》D.《国际教育法》

24.高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逻辑性B.理论性C.层次性D.实践性

25.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短学程化、场所多样化和()

A.大规模化B.综合化C.小规模化D.融合化

26.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

A.个体性B.自觉性C.群体性D.松散性

2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

A.校长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书记负责制D.校长分工负责制

28.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A.归纳B.规范C.概括D.归宿

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

A.20% B.30% C.40% D.50%

30.对高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称之为()

A.检测评估B.模拟评估C.教学评估D.水平评估

十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ⅹ。

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

2.“教自由”与“学自由”是“威斯康辛思想”的两个核心概念。()

3.人类认识活动是无限的,而教学认识过程是有时限的。()

4.博物馆是西方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5.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是指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大量增加。()

6.高校教师资格是高等教师任职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7.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并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

8.首开人类师范教育先河的国家是美国。()

9.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0.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兴趣、自我意识等称之为教师的教育观念。()

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3.怎样理解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14.简述高等教育的两种基本价值观。

15.高校教师如何承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基本职能。

十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是高校教学中必须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请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该原则加

以论述。

2.试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十五、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不久前,北京某大学某某教授用三句粗话拒绝了记者采访并通过微博炫耀粗话事件,引起舆论哗然。新华社以《如此素质如何为人师表?》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发表评论:作为人民教师,所作所为应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

请对此事例加以评析,并谈谈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事件回放:

11月7日下午3点21分,孔庆东发微博说,“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X你妈的!”

其他:——“姜昆是相声界下三滥的典型代表,政治上趋炎附势,艺术上狗屁不是,欺行霸市,说学逗唱一样不会,连给郭德纲擦鞋底都不配。”

——“白岩松一向崇拜当官的,美国就是他的爷爷,崇洋媚外。”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北大吸引一代代学子的独特传统。但是,“并包”的是文明而不是粗鲁、是进步而不是恶俗,“自由”的是学术而不是谩骂、是建设而不是破坏。

顶着教授的光环,孔庆东借骂人挑起舆论事件,已经不止一次。他多次出口成“脏”,用“雷人”话语挑动公众的神经。北大即便能够包容“骂人教授”,也决不应纵容无视公德的“教授骂人”现象。

作为人民教师,所作所为应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形的,应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些所谓的“文化名人”借“语不惊人死不休”自我炒作,一些公共舆论平台却甘愿为其“搭梯子”,这其中不乏商业炒作之嫌。个别媒体在报道“教授骂人”的同时,还制作“雷人”标题,以“审丑”吸引“眼球”。

作为教授,理应“为人师表”,传播先进文化;作为公众人物,也有责任遵守公德,维护公序良俗;作为媒体,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否则,刻意炒作将有悖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

(1)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学科的知识;(2)教师的教育技能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学业检查评价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的教育能力;激活创造性的能力;(3)教师的教育情意:教育情操、教育性向、教师自我

(二)教师的品德素质

(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2)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强调:思想道德素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示范作用

2010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育思想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2 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

A 巴黎大学

B 哈勒大学

C 波恩大学

D 柏林大学

3 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初

4 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

A 张之洞

B 蔡元培

C 陶行知

D 张伯苓

5 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是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

A 评价经验

B 整合经验

C 评价结果

D 编辑教材

6 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法律

7 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

A 个人本位

B 社会本位

C 英才教育

D 大众教育

8 “教学相长“出自于()

A 《论语》

B 《中庸》

C 《学记》

D 《大学》

9 教育教学研究应侧重的方面是()

A 教师劳动的研究

B 教学组织的研究

C 教学设备的研究

D 教学方法的研究

10 选修课制度萌芽于德国,真正成型于()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中国

11 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

()

A 东林书院

B 万松书院

C 石鼓书院

D 茅山书院

12 作为一种正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发现法最早的提出者是()

A 布鲁纳

B 洛扎诺夫

C 斯金纳

D 巴班斯基

13 在1681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14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专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

A 思想性

B 理论性

C 层次性

D 独立性

15 “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师教学的语言应有()

A 逻辑性

B 科学性

C 感染性

D 关联性

16 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群体性和()

A 专业性

B 示范性

C 自觉性

D 随意性

17 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有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

A 效益型原则

B 主体性原则

C 协调性原则

D 层级性原则

18 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A 核心

B 规范

C 概括

D 归宿

19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高校教师任职的()

A 学历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20 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

A 社会性

B 政治性

C 文化性

D 学术性

二判断题

1 西方古代的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与古埃及和古印度。(×)

2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3 中世纪大学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文法医神。()

4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雏形是求学青年按照籍贯组成的同乡会。(×)

5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6 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增地建立农工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实用人才的法案是《林肯法案》。(×)

7 我国古代“政教合一”和“学在官府”现象说明了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8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四级。(×)

9 班级授课最初由夸梅纽斯创立并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

10 对高校教师专业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专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

三简答题

1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如何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

2 高等学校教育方法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怎样理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一职能?

四论述题

1 简述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其中某一方面谈谈你准备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高校教学中必须全面贯彻教学原则,请结合所任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论述。

五分析题

在2012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这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政策之一。

请谈谈你对新时期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并阐述如何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素质教育。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高校教学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4.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5.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6.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7.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

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1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12.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

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13、“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A.复杂性B.简单性 C.示范性D.创造性

1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1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1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1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19.“教学相长”出自于()。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2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23%应归因于教育。()

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4.《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6.“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

8.“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

2.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

A.开放性

B.专业性

C.社会性

D.国际性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 >50%

4.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

A.分层模式

B.自治模式

C.综合模式

D.并重模式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6.高等学校组织的二重性是指教育性和()。

A.社会性

B.政治性

C.文化性

D.学术性

7.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

A.复杂性

B.层次性

C.具体性

D.独立性

8.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传承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和()。

A.综合文化

B.构成文化

C.改造文化

D.深化文化

9.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扩大教学规模

B.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教师因材施教

D.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备课就是指钻研教材和写教案。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

3.高等教育在生产着社会政治关系。()

4.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5.人的智力的核心是想象力。()

6.发现教学法的提出者是赞科夫。()

7.稷下学宫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官立社会大学制度的确定。()

8.高等教育对社会公平具有促进作用。()

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不同学校的具体化。()

10.进修培训是我国教师现阶段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怎样理解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3.为什么说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4.简述高等教育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述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

2.试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有人说,开展素质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对大学生就没有必要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说理由。

2006年《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独立性、实践性和( c )。

A.文化性 B.多样性 C.创造性 D.发展性

2.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 D )。

A.利益追求

B.主要环节

C.发展重点

D.发展方向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 D )。

A.核心

B.规范

C.概括

D.归宿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

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B )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D )。

A.贝克尔

B.范海斯

C.丹尼森

D.舒尔茨

8.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9.“教学相长”出自于( B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10.通过直观感知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C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是指大学专业课课教师应该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

( Y )

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Y )

3.班级授课制最初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 F )

4.基础教育质量制约了高等教育质量。( Y )

5.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双向活动的过程。( Y )

6.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Y )

7.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Y )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Y )

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教学要循序渐进。( F )

10.综合化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Y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

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简述高校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高校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试结合所任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这个概念,但它并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功能。

“像蜡烛”“是春蚕”,是人们称颂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说法。实际上,教师在燃烧自身、奉献自己的同时,还应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发展,学校应当成为“教师发展学校”

请结合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主要是结合高校教师的素质、教学特点,论述为何要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高校教学教程的主要特点是专业理论性、独立性、创造性和( A )。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多样性 D.人文性

2.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1862

A.山西大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河南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A )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因村施教

D.防微杜渐

5.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 D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7.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B )。P102

A.高级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专门人才

D.中级专门人才

8.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B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学计划

D.培养目标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方法和( D )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组织

C.教学设备

D.教学内容

10.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发现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Y )

2.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23%应归因于教育。( F )

3.在教学中,直观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Y )

4.《学记》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F )

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F )

6.“威斯康辛思想”即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Y )

7.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都属于教材。( Y )

8.“文以载道”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Y )

9.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Y )

10.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Y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高等教育目标的作用。

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作用。

2.请联系实际,阐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有人说“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对课堂教学不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也没必要那么讲究。”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C)

A.复杂性B.简单性C.示范性D.创造性

2、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 D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

A.神哲理法B.文理法农C.法商工农D.文法医神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A )时,属精英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

A.布鲁纳B.杜威C.范海斯D.洪堡

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D )。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

6、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B )。1862

A.北洋水师学堂B.京师同文馆C.三江师范学堂D.京师大学堂

7、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 D )归因于教育。

A.10% B.15% C.23%. D.33%

8、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 C )。

A.间接性B.回归性C.实践性D.相对性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 B )的教育思想。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1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 Y )

2、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Y )

3、教学是学生独立发现的一种活动。( F )

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Y )

5、学生知识掌握多了,能力便自然得到发展。( F )

6、在教学中,直观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y )

7、教学方法仅仅是教师施教活动方式的总和。( F )

8、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Y )

9、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Y )

10、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Y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高校教师的作用。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4、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请联系实际,试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任教学科或所学专业,对教学原则体系进行评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某大学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课活动,他教态自然,普通话也很标准。上课开始,他先在黑板上认真写下了五个字的课题名称,然后用准备好的电脑课件,代替他那并不好的黑板字……。课后,听课的老师议论说,这堂课上得很好,假如这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该青年教师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因为评课标准中,就有一条‘板书’!”。

请你谈谈,教师是应该逐条对照评课标准来上课,还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联系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分析教学质量高等标准)

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

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师劳动特点的( C )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A.复杂性B.简单性c.群体性D.创造性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 C )。

A.沃尔什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D.丹尼森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 )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B.>15%C.15%-50%D.>50%

4.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 D )。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D.校本课程

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D )。

A.中级人才B.中级专门人才 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

A。1985年B.1992年 c.1993年D.1995年

7.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 )。

A.美国B.日太 c.英国D.中圈

8.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D )。

A.北洋水师学堂B.京师大学堂C.三江师范学堂D。京师同文馆

9.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 B )。

A.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 c.形式结构D.能级结构

10.高等学校管理以( C )为特征。

A.教学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D.物理资源管理

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

l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 A )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文法医神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D.神哲理法

1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

A.经济B.政治 c.文化D.法律

14.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

A.学衔B.学位c.学历D.学识

15.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B )。

A.《论语》》B.《学记》 c.《大学》D.《中庸》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17.作为教育政策总概括的是( A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 c,教育任务D.培养目标

18.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B.辅导答疑 C.上课D.课后总结

19.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关系属于( 心理关系)。‘

A.心理关系B.组织关系 c.人际关系D.工作关系

20.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 马卡连柯)

A.凯洛夫B.陶行知 c.马卡连柯D.杜威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 3000 年前就已出现。

2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3.据舒尔茨计算,美国1 929—1 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应归因于教育。

4.19世纪中后期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

5.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

为:、、、。专业性、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6.1917年蔡元培首先在中国北京大学实行。

7.科学研究是衡量的重要标志。

8.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德国人。

10.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

11.高等学校享有和。(办学自主权和独立法人资格)

12.“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拓展到。13.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的特殊而具体的体现。

14.知识面和职业应用面宽广的是。

15.高等学校课程的横向结构是以课程对于来划分的。(专业的紧密关系)

三、简答题(共5题)

1.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3.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4.科学研究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有哪些?

5.简述高校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

四、论述题(2题、第题10分)

1、请结合所任教的学科对教学原则体系加以评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第一节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1、国外高等教育的演变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学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提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有助于高校教师有专业化发展 第二节高等教育及社会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及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为政治服务主要体现在四个基本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一方面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能动地作用于政治。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实现其政治理想。 1、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 1.2、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 2.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二、高等教育及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及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起着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及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1.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教师资格证模拟题1(教育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不定向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写在题干的括号里。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共30道小题。) 1. 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答案:ABCD 解析:心理学对实践的作用就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幼儿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也具有这四个基本作用。因此,答案为ABCD。 2. 人的心理现象不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答案:A 解析: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体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动机、心理过程、个性。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优势兴奋),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此,答案为A。 3. 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 )为主。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概括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B 解析:在整个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形式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仍然保留着感知动作思维方式,幼儿后期开始产生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此,答案为B。 4.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答案:C 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体来说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③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主动地加以选择地反映周围事物。因此,答案为C。 5.()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为活跃的因素。 A、兴趣 B、爱好 C、需要 D、性格 答案:C 解析: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幼儿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性格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因此,答案为C。 6.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 A、对物的操作活动 B、与人的交往活动 C、心理活动 D、游戏活动 答案:AB。 解析: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因此,答案为AB。 7. 皮亚杰认为(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主要依据是; (!) 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 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教育学)

论述题 1、论述教育得起源?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就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得人类与动物共有得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得那种具有教育意味得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与社会:劳动过程得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得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与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就是一种永恒得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得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得"男女儿童、少年与老人群"得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得。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得发生归因于人得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与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得分歧。给予肯定得: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起源论只就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得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得发展趋势?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得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与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得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就是教育得国际化。总之,当今与未来世界得主流仍然就是与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得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就是不可避免得趋势。2)世纪就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得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得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更新速度得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就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得人类生存环境意识与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得道德哲学与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得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得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3、论述教师得合理知识结构? 答:1)粗深得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得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得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得知识武装与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得专家。2)广博得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得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得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得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得专业知识。3)多方面得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得教师必须了解与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学校卫生学等方面得知识就是十分必要得。4)科学得方法论知识:教师具备方法得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得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得完成,也有利于指导学生。 4、论述教师得最佳智能结构? 答:教师得智能结构就是指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得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表述如下:1)一般知识得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2)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三种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与体态语言。3)组织管理能与:教师只有具备计划、组织、决策、协调、监督、指导、激励等方面得能力,才具备了一定得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能力:(见简述题)5)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本专业领域得专门研究、学术讨论,教育教学方面得研究与探讨。6)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选择与加工能力7)创新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 5、试结合当今素质教育得含义及意义?

2016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结构化面试试题(完整版)

中小学结构化试题 1.结合教师工作岗位。说一下你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题策略】 回答这个问题,要求考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是有一点困难的,但关键是要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地回 答.不要胡乱吹嘘或贬低自己。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同时可借题发挥说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进取 精神.面试官在意的不一定是应试者的内容而是态度。 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就好像一个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广告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既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将自己最 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引发了他们的购买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自我介绍呢? 巧妙而自然的介绍顺序。是考生必须要重视的因素,它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 不可或缺的。那么又如何达到巧妙而自然的效果呢? 第一,突出重点。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教师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来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也就是说。 考生不仅要把体现自身优秀品质的信息传递给考官。更要把考生非常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信息传递给考官。这就要求考生做 一个有心人。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做到重点突出0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你引以为荣的强项.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第二。层次分明。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大部分考生都知道从优点和缺点两个大的方面来向考官展示自己,但是很多 考生在向考官介绍自己的时候,处理不好各个优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使整个答题过程显得杂乱而没有条理。还有的考生,优点和缺点之间缺乏适当的过渡,也就是说,在优点和缺点之间缺少恰当的关联词语或者过渡性的句子。直接表述缺点,显得非常突兀。 2.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何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必要时你会更换跑道吗? 【参考答案】 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比起某些高收入的行业,确实是囊中羞涩,不好意思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工资。但是既然选择 了这份工作,就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我们的下一代.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 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会选择教师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行业,这里有可爱的学生,令人敬佩的同事,他们是人生路上不可 磨灭的一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在物质上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进步,很欣慰.也很高兴,和他们一起去研究讨论问题,我觉得很愉快。 其次.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熏陶。我生长在一个教师之家,我的父亲就是一名教师.父母的教诲以及 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我从小就有了做教师的梦想。 第三.我觉得教师职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善用教师职业优势,教师一样有精彩幸福的人生。比如教师.与许许多多高 风险的职业相比,老少无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也许在许多人眼里太稳定的生活让人觉得单调寂寞.但是有位哲人说?真 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教师要善待稳定。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所谓善待,一是 珍视?现在?,享受工作乐趣;二是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这样就不再会觉得寂寞。。我在大学期间做过家教,暑假做过 教师兼职,因此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还有我的性格更适合做老师,我有耐心,并且做事认真,最主要的是我很喜欢孩 子们。我想我是不会更换跑道的,我只想脚踏实地做好教师.做一平常人、做一寻常事,尽心而为。 3.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参考答案】 做一个老师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 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 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 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 重身教。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4.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主4-2.r-作是否做到位,将会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看来,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 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平等对待每一 位学生: 其次,自身要练好?内功?。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 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个案研究法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3,阐述心理学的性质及主要依据。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中介科学或边缘科学。据是; 主要依(!)从心理学的主体来看,作为反映主体的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一种活动者的 自然实体。人既不是离开了社会的自然实体也不是脱离了自然的社会实体。 (2)从心理学的器官来看,人脑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人脑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性质。 (3)从心理的内容来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既包括社会现实又包括自然现实。 (4)从心理的过程来看,作为人的反映过程的研究多半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人的个性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多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 (5)从心理的根源来看,人的心理是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又是长期自然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产物。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4,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5,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反射弧的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2)知觉和感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综合整体的反映。 (2)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往往是多个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经验在感觉中可有可无,而经验在知觉中是必不可少的。 6,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引起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分析器的综合活动。所以,观察比感知更具有理解性。 (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着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往往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有: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教育学

1.1简述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的表现: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领导权由谁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和经济力量来掌握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阶级地位导致的政治上的不平等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教育机会不平等。我国在制度规定工农子弟享有教育权,并采取各措施使学生有同等的入学竞争机会);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一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表现在政体对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同一性质的政权可用不同形式进行管理);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在一定社会中教育应怎样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影响,国家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定教育目的来贯彻)。 1.2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的表现: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个体政治化反映在高等教育中,以开设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课的形式来进行,或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有关政治教育理念); 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任何统治阶级都要为本阶级培养和选拔统治人才,在我国,高等学校也承担了培养有高学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的管理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受教育程度越高,民主意识越强,能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论述一:高等教育与政治关系1.1+1.2。 1.3简述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办高等教育,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要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否则陈旧的人才将无法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了必然导致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发生变化)。 1.4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表现: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高校培养人才,为生产服务,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校教育有前瞻性地培养具有创新超前意识的人才,促进经济结构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高等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劳动质量,提高收入)。 论述二:经济对高等教育作用1.3+1.4。 1.5简述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反作用):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高等教育加工已有的科学技术,为新人所继承,并不断丰富,为新的科学发明打下基础); 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高校科研力量集中,学科齐全,学术思想活跃等特点成为科研一重要方面军,为新的科学发展做贡献)。 1.6简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1. 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2.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1.7为什么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无论大学如何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的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展开。); 1.8为什么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科研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有助于提高教师水平,再次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 1.9为什么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除培养人才,高校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尤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a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高校能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b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服务社会,高校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情况,以便更好培养人才,有助于高校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有助于提高生产力。c现代高校社会服务范围广泛,主要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装备服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 一、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胜利前提。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义工了新的可能性。 (2)、自然环境因素。 1、空气质量 2、噪音。 3、社会密度。 4、自然灾害。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传统。 2、拷贝世界。 3、学校教育。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精选教材。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5、创造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要有助于学习的近移。 三、知识理解的标志。 1、知识“是什么”: 明确知识的表面含义,能正确描述知识的内容。 2、知道“为什么”: 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依据和本质联系。 3、能举例复述: 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合理的复述知识,举出实例。 4、融合贯通: 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知识是随机联系。 四、促进只是理解的条件。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理解必须以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新学习的知识只有被纳入己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时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巩固。 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是知识理解的基础。 3、利用变式和比较。 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是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比较是以方法方面促进理解。 五、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这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对活动定向。 2、物质活动于物质化活动阶段: 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运用实物的代替进行的活动 3、有声音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高校岗陪教师资格证新版多选题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 1、16世纪,在传统大学之外,欧洲出现的新型独立学院是(人文学院、神学院)。 2、17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独立学院、专门学院)。 3、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独立性、自由与合作相统一)原则。 4、18-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运动中,(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首次废弃了中世纪大学流传下来的经院主义课程,使哲学脱离神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5、1984年,伴随着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形成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以国家任务为主,以招收(委培生、自费生)为辅的招生形式和录取办法。 6、19世纪英国发动了新大学运动,其特点包含(打破宗教信仰限、重视技术教育、提倡多元捐资办学)。 7、柏林大学的章程规定,教师实行等级制,由(助教、副教授、教授)组成。 8、持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的主要代表是(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 9、从16世纪开始,高等教育受(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影响并逐步扩大。 10、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分离、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同一、评价主体价值中立)。 11、从大学理念的内涵构成上来看,它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等成分。12、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的教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分别源自(中 世纪西欧、德国和美国、中世纪大 学、柏林大学和美国“赠地学院”)。 13、从西方中世纪起,就已经存在 的古老专业是(医师、教师、律师、 牧师)。 14、从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和发展历程来看,中世纪大学具有 的特征是(自治性、国际性、民主 性、职业性)。 15、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育专门 人才、传承人类文明、探求科学真 理、推动社会进步)。 16、大学的文化功能的特性包括(基 础性、上层性、民族性、国际性)。 17、大学面临着的“理念危机”是 (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观念的落 后、大学精神的失落、大学目标的 混乱)。 18、大学目标是大学在(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提升创新) 的总的要求或实际标准。 19、大学社会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服务的形式日趋多样,主要形式有 (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 装备服务)。 20、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 括(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 息、专家服务)。 21、当代大学精神的主要体现是(自 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 新精神)。 22、当今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发 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包括(内容和 形式更加丰富,日趋多样化、与社 区相互合作,使服务呈现双向性、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实体化、社会服 务范围更为广阔)。 23、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主要表现为(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 化、高等院校规模的多样化、教育 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学生成分的多 样化)。 24、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 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信息化、高 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 25、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 追求包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加强智能 的教育)。 26、对高等教育目的的贯彻执行应 建立一个由(抽象到具体、长远到 近期、整体到局部)的不同层次的 转化体系,遵循由高等教育目的到 高校培养目标再到专业目标、课程 目标直至单元作业目标的路径。 27、多年来,我国尝试着进行了一 系列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这 些改革的主要方向是( A. 扩大高 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B. 高考制度 的改革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原则出发、C. 增加对学生实践能 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D. 培养 多样化人才)。 28、俄罗斯实行新体制的院校基本 与国际上通行的学位体制接轨,包 括(A. 学士学位教育、B. 不完全 高等教育、C. 硕士学位教育、D. 专 家资格教育)。 29、二战后,教育平等日益成为各 国推行民主政治时所要考虑的重要 内容,主要表现为(A. 就学权利平 等、B. 教育条件平等、C. 教育过 程平等、D. 教育结果平等)。 30、法国短期技术大学的培养对象 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在职工 人)。 31、高等教育比较法的类型包括(相 异比较、同类比较、横向比较、纵 向比较)。 32、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 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过快的发展 速度,也带来了诸多的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 被弱化、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高 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被忽视、高 等教育市场化观念被诱发)。 3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标志是(世 界留学生规模剧增、合作办学趋势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

知2018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知 面试考试xx: 一、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缺一不可。如《准考证》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与居民身份证上的不一致,不得参加考试。 二、考生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到达候考室,在截止进入候考室时间15分钟之后的迟到考生,不得参加面试,面试成绩按照“缺考”处理。 三、考生可携带必要文具(如签字笔等)进入候考室,禁止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个人电脑等)进入“抽题室”、“备课室”、“面试室”,如有违反,将按照作弊处理。 四、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起,要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令与安排,进入指定区域做好相关准备。 五、考生备课时,须将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课桌的指定位置,以便核验。“备课”时间为20分钟。 六、考生须在考点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面试室”。面试时,试讲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 七、面试结束后,考生应向考官提交抽取的面试试题及备课纸,在得到考官许可并领取“出场证”后方可离开面试考场,不得向面试考官询问面试分数和结果,不得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 八、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并自觉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考生如有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33号令)等规定进行处理;如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将报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面试注意事项: 一、形象要好。

青年人要xx、正派,xx、活泼; 洋溢xx气息,有自信,充满正能量。 二、试讲要有兴奋点和亮点。 其中,最好有一、两分钟要有点“激情”,带有艺术性(有限度的、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表演和夸张),这是得分点。结构完整,不是片断。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不可以省略,但必须简化,保留核心要素。这是教学的设计的得分点。 三、教学语言要自然流畅规范 普通话要尽可能标准些; 声音要xx,但是不能喊。 语速近似于演讲,绝对不可以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必须多加演练。这是教学语言关键得分点!讲话不要半推半就、含混不清,防止自说自话。 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还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 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但绝对不可以嘻皮笑脸。 四、面试时要衣着得体、打扮朴素,切记:不要佩带饰物。行为举止大方,不拘禁,也不能太嚣张,要给人留下稳重端庄的印象。 注重礼仪: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进门前,要敲门,重要的事儿要说三遍。不要轻视答辩: 答辩中的有些问题可能就是针对你讲课过程中不尽如任意的地方进行提问的,不要轻视,要仔细思考怎样挽回试讲时的失误。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辅导:心理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评估及其意义,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等方面。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实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实行分类的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能够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仅仅实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而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水准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即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 病的类别实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水平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注重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水准,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水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制定准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这包括必须准确

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理解世界的独特的观点。 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实行分类,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水平测验、创造力测验及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包括多项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及态度量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标准化的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的施测与解释,都要求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施测人员来实行。教师在选择测验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验的意图、测验的适用年龄、测验的方式和性质等,特别是在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上,更是要谨慎从事,不能迷信测验分数,更不能把某一次测验的分数当做教学决策与评判儿童的重要依据。而理应把测验看成是一种检测学生某个方面特点的工具,它只有与其他信息来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测验的功能。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所以,会谈可分为评估性会谈与影响性会谈。但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与其他方法比较起来会谈法的优点是:在会谈中能够当面澄清问题,以提升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教育心理学 三过程、四对象、五要素 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包插四对象: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师心理和教学心理四大部分,其屮,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初创时期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赫尔巴特竝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一一丿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杰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完善吋期(20世。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心理学重要人物汇总: I裴斯泰洛齐I第一次捉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 I赫尔巴特I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尤建立在科学一一,匚'理学的基础之上。 I乌申斯基I 18674869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卡普杰列夫1冯特 1桑代克1 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九足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 1 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壯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蓿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笫一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廖世承 1布鲁纳 1罗杰斯 1奥养贝尔1加涅 1亚里士多徳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这-?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山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24年编写岀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I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人木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1《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一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 15岁一25岁)、成年期(25岁一65岁)、老年期(65岁后) -、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pdf版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 高等教育概念应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其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1. 在四科当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 2. 高等教育的概念可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本质联系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包括四个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关系是,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级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存在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传递、积累和创造、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三)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 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2. 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要素构成科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途径,正是借助于教育,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这种联系一方面放映了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定的文化功能阀作用与社会。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维斯康星思想明确的得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三,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在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在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在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 包括以下三点。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的途径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