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1(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1(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这节课是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的内容,它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研究其它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素材,系统设计了三角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经常用到三角形?

2、学生自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学具。

3、多媒体课件,三角形高的画法练习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1、汇报展示,谈话激趣:同学们,通过我们的课前调查,你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经常用到三角形?(学生汇报调查结果)三角形是一种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图形。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你能从图中找出三角形吗?

2、出示课本的情境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小结:书架、自行车架,篮球架及塔吊上的支架等都设计成了三角形。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看看它有什么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问题一:为什么做成三角形?

1、实物感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学具,分别拉一拉自己做的多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2、汇报交流: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3、师小结:刚才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性。(板书:具有稳定性)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在生活中有那么多应用三角形的地方了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同学们如果能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思考抽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多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问题二.: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师谈话: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提

纲,自学课本31页第二个红点问题。

1、出示自学提纲:

(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个角,()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和()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

要求:

(1)学生自学。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总结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为抽象出三角形的意义做好铺垫。

2、画一画:独自画出一个三角形,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能自己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标出三角形的顶点、角和边吗?

(1)小组内展示交流。

(2)师课件演示。

(3)拓展巩固:下列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3、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师总结,板书。强调:三条线段、围成。

(“围成”即: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连,围成封闭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4、师谈话:通过刚才的自学,我们知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作三角形的底。那三角形的高是怎样画的呢?

(1)出示一个三角形,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师演示引导画法。(多出示几组)

(3)小结:我们在画三角形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强调要用三角板或直尺画,画成虚线、标上直角符号、写上高和底。(板书:虚线、直角符号)(4)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画出它的一条底和高,小组展示交流,说说存在的问题。师小结:三角形的高是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一个三角形共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它的高能有几条呢?(板书:3条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画高,并进行展示评价,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1、哪种篱笆更牢固?为什么?

2、我来填一填

(1)三角形有()条边,()个顶点,()个角。

(2)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4)房屋的架子做成三角形,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3、凳子太摇晃了,怎样加固它?

4、分别画出下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了许多收获,快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知识随时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青岛版(五四学制) (1)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产生初步的发现和猜想,再“拼一拼、折一折”,引导学生对已有猜想进行验证,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经历提出猜想——进行验证的的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和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量、折、拼、摆等操作学具活动,探索和发现并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3、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究猜想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并理解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教学准备: 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角器、直尺、表格、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画一个图形,你们一定认识。(师画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个角。这三个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 3、为了研究方便,这三个内角分别用∠1、∠2、∠3来表示。 ∠1+∠2+ ∠3是多少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探究新知 【活动】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信息窗1(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这节课是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的内容,它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研究其它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是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素材,系统设计了三角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验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经常用到三角形? 2、学生自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学具。 3、多媒体课件,三角形高的画法练习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1、汇报展示,谈话激趣:同学们,通过我们的课前调查,你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经常用到三角形?(学生汇报调查结果)三角形是一种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图形。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你能从图中找出三角形吗? 2、出示课本的情境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小结:书架、自行车架,篮球架及塔吊上的支架等都设计成了三角形。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看看它有什么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及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问题一:为什么做成三角形? 1、实物感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学具,分别拉一拉自己做的多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2、汇报交流: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3、师小结:刚才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定性,这就是三角形的特性。(板书:具有稳定性)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在生活中有那么多应用三角形的地方了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同学们如果能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思考抽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多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问题二.: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师谈话: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青岛版(五年制)

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35页《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第一个红点问题。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准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材是通过现实生活情境引入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研究。学生充分利用不同长度的小棒摆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形式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青岛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上册第34页红点一的问题。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应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知识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引导学生从直感层面把握三角形向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其他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会用该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动手实践、探索发现、归纳结论、初步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活动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和探索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验证、理解和应用。 五、突出重点及突破难点的措施: 本节课用复习旧知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新知的欲望,采用动手操作,亲自摆一摆、围一围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亲身体会验证并且得到结论,突出了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大胆意识、创新精神。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3篇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3篇 四班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熟悉》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把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点 正确熟悉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外表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同学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现:同学展现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列图: 3.导入新课. 老师导入: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同学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假如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相互沟通一下,知道了什么? 〔2〕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老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商量:假如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老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同学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5〕揭示概念. 老师启发同学相互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老师板书〕 〔6〕练一练: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连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程纲要 课题:课时数:课型: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 三角形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学习这 部分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初步 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归纳、类比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又为 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三角形,第一部分 认识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包括三角形是怎样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第二部分认识三角形的高,包 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能指认三角形中给定的线段中哪些是三角形对应底 边上的高,能根据高的概念想象出规定底边上对应的高,能用三角板画出三角 形规定底边上的高。其中重点是指认已有的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难点是按 要求画出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2.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 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容易感兴趣,所以本课认识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认识三角 形的高也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例1通过寻找熟悉的大桥中的三角形,例 2通过指认三角形人字梁的高等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建立三角形高的概念。 但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受表面现象的影响,生活中的高大多数情况 下是垂直表现为竖直,所以对于竖直情况下的三角形的高容易理解,但对于不 是竖直情况下,找到、想象乃至画出任意的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不太任意理解。 3.教学环境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时遇到的困难是生活中的三角形有各种具体的形态,三角形 底与对应的高之间有各种不同的位置状态,但要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三 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三角形不同底与高之间互相垂直的本质特征, 需要借助尽可能多的直观形象图形,尽可能多的呈现三角形底与高之间各种不 同的位置状态,然后让学生从中抽象出三角形的表象,抽象归纳出三角形不同 的底与对应高之间的互相垂直关系,而运用电子白板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呈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 三角形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及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2.在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能自觉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三角形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好学具。 教学过程: 一、自画图形,认识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三角形吗? 生:认识 师:那如果老师让你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会吗? 生:会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 师: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画好了三角形,把你画的三角形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学生互相欣赏。 师:哪个同学想下来展示你画的三角形。(找三个学生下来展示) 师:还有谁想下来展示?还有这么多同学想下来展示。请放下手。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班24个同学,每人画一个,就是24个三角形,你觉得24个三角形一样不一样呢?(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三角形都有三个角,有三个顶点。大小不一样,有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你们同意吗?老师现在在黑板上也画一个三角形。 师问:老师画的这个三角形和你们画得一样吗?(生可能会说:一样,也可能会说不一样) 老师问:一样的地方是?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标上。 师:请把你画的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说给同位听听好吗? 师:说完了啊,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我们都认识了,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指生交流 教师板书出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青岛版(五四学制) (3)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5种平面图形,能够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先通过“量、算”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它们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严谨的实验态度,感受误差的真实存在性。然后,教材构建了“剪、拼、看”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等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度量,知道了两种三角尺的内角度数,这为本节课开展猜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打下了基础。 从心理和年龄特征来说,四年级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的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概念,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 通过度量、剪拼、折叠等操作活动,探究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应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培养操作、想象、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3.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具准备:各种大小的三角形纸片、量角器、三角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有3个角,还一起探究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那三角形的三个角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数学上,我们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概述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 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学习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 析的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 1.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1.3 教学重点 1.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 2.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 1.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制作饼图的方法。 1.5 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 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 饼图的方法。

3.组合法:将讲授和演示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 成相应的练习。 1.6 教学资源 1.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材。 2.相关教学视频和PPT。 1.7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学习笔记,包括制作的图表和分析的结果。 2.学生的表现和问答情况。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 2.1 教学准备 在教学准备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准 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当我准备教学资源和案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和课堂时间分配。比如,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意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调整对应练习的难度,以及时掌握课堂时间。 2.2 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速度。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分配相应 的时间和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三角形的内角和 青岛版(五四学制) (5)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如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概念;知道直角或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据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在学习量角时,学生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进行了渗透。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测量、撕拼、剪拼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180°,并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具准备:各类三角形,剪刀一把,每人准备量角器一个。

教学方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听三角形三兄弟的对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朋友,它们分别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听!它们好像在争吵。 直角三角形:“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 钝角三角形:“不对。我有一个大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最大!” 锐角三角形提出疑问:“是这样的吗?” 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到底谁的内角和大?谁的内角和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藏有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二、探索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3分钟) (一)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Array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 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 出示一个三角形,如图: 2、让学生上台指出∠1、∠2、∠3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 ∠1+∠2+∠3的和。(课件呈现) 三、操作探究(20分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三角形的认识》 ︳青岛版

青岛201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木框。 学具准备:三角板、学具袋、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木框。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物体都蕴藏着数学知识。看,这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生1:在粽子上有三角形。课件出示并闪烁。 生2:在道路指示标志上有三角形。课件出示并闪烁。 生3:扫把和衣架上都有三角形。课件出示并闪烁 师:在这些物体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三角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出示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一)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生手指图并说明。 师:同学们,你会画一个三角形吗?请你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且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生画一画并汇报。 课件出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就是它的特征。(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一摸它的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并且指给大家看看。 师:你能给自己的三角形取个名字吗? (生活中为了表达方便,通常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师: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生汇报。 (二)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结合画三角形和判断三角形的过程,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交流汇报。(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 ..的图形) 师:在这个概念中有没有大家不理解的词? 生:围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 三角形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2)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中的事物都有一样图形,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用课件演示金字塔、斜拉桥、自行车、衣架⋯⋯】 师:你们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都有三角形。 师:除了图片上我们看到的这些,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我们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 生: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刚才看到和说到的事物之所以做成三角形都有一定的原因,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去研究它。 生: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三角形的概念 【教师用课件展示基本形状为三角形或蕴含三角形的实物图。】 师:出示图片。这几幅图片上哪儿有三角形指一指。 生:斜拉桥的线组成的是三角形。 生:电线杆的一部分与它的横铁的一部分和斜撑组成了三角形。 生:自行车的角杠是三角形。 生:金字塔是三角形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利用课件先在实物图上画出三角形,然后逐一抽象出三角形。】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实物和课件把熟悉的生活物体展现在学生眼前,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观察这几个三角形,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生:还有三个顶点。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吗? 生: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 三角形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角形的特性》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画三角形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学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体验几何直观的作用,感受逐步抽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小组合作、抽象类推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 1.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学习用字母表示 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四、信息技术环境: 交互式白板,宁夏教育云平台的同步备课和互动课堂,手机的 云校家APP 五、教学流程: 师:今天咱们分成四个来考核得分最高的组可以获得相对应数量的数学之星,积累购15个可以抽奖一次。

师:同学们,在课前老师布置了预学作业现在咱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看预学检查要求。 (一)、预习检查,前情调查: 1、请你观察你在课前画的三个大小不同,形态不一的三角形,想一想你是怎么画的? 2、猜想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根据你的猜想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具有那些特征? 师:这是大家对三角形初步的感知,那你们来判断一下学习单上的第一题那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生1:1、5是三角形,2不是因为它有五条边,3的一条边是弯的,4没有封闭,6的边也是弯的。 生2:我要补充,弯的不是线段是曲线。 师: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的认识一下三角形。(引出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师:我们来自学一下课本上关于三角形定义的内容,请认真阅读自学要求,明确自学任务。 (二)、自学要求一

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一》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生了解整数概念。 •学生能够进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学会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整数概念、正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3. 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法: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整数概念、正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讨论法:通过组织讨论,使学生理解实际问题怎样转化为数学公式并进行计算。 •实例演练法:通过实例演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教学PPT等。 •学生用具:笔、练习本等。

5.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如下: (1)引入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所有的整数,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整数,正数、负数、0等概念。 (2)整数的加减 老师让学生做些列练习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整数的加减法。 •例子1:“3 + 4 = ?”,“-7 + 2 = ?”,“5 + (-3) = ?”,“-4 + (-6) = ?” •例子2:小明家做了3本数学作业和1本英语作业。 在批改中,数学作业得分为97分、89分、93分,英语作 业得了76分。请问小明家的作业总分是多少? •例子3:爷爷家有两张蓝色的沙发和一张红色的沙发,妈妈买了一张蓝色的沙发,现在爷爷家里有多少张蓝 色的沙发和一张红色的沙发? 老师板书笔画直观的教学PPT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学习。 (3)实际问题与数学公式的转化 老师在黑板上让学生想象以下问题: •如果今天赚了100元,花了50元,小明的钱还剩多少? •如果小明的零花钱每周增加20元,他还需要多久才可以买到一台iPad? 老师带领同学一起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 进行计算。

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信息窗一(三角形的认识)-说课一等奖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特性。 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准备:多根磁力小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多媒体课件,活动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引入新课。 1.谈谈旅行的感受。 师:五一大家都到哪些地方去旅游了?各国的名胜古迹大家了解多少?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大家来认一认?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生:建筑的造型中都有三角形。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正在进行着建设,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生:红领巾、流动红旗、屋顶、自行车。 师:课件展示常见物体上的三角形:请同学们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自行车、斜拉桥、电线杆、艾菲尔铁塔、金字塔……),这是斜拉桥,桥面、绳索、竖杆围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塔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3.导入新课。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那么三角形是怎样形成的呢?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征和特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学习研究其它几何图形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谈话: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就特别喜欢旅游,尤其爱看城市中的建筑,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一座座宏伟的建筑,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不过受时间限制,有些地方我们也只能在书中或网上领略它的风采了。我这里收集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咱们一起欣赏一下吧。(电脑出示)美吗?这些图片中最基本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范文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1范文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1范文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1、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2、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导: 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具体内容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我有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员工,她想给公司的员工每人买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想选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搭配? 2、学生思考:(1)有几种搭配方案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案,并算出总价。 (学生自己选择方案并在练习本上完成。师强调:是买4套衣服)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一)组内研讨,确定方案 1、组内研讨 (1)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案? (2)介绍自己的方案,并说一说,你推荐的理由。 (3)说说你推荐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2、汇报交流 师:哪一个同学想先来给老师推荐他的方案? 师:要想求4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

求什么? 分别列式解答 师:因为总价相等,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学生回答后,师在两个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 师:这个等式怎么读呢? 生尝试读等式。 (预设学生读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别与4相乘的积再相加。) 3、研究其它方案 由学生依次汇报出其余3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导说出是怎么想的。计算后分别加上等号。 教师板书 一套×4 = 4件上衣+ 4条裤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175+75)×4 = 175×4 + 75×4 (175+125) ×4 = 175×4 + 125×4 精讲点拨 (约8分钟)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 计算器 1、计算器是一种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工具。 2、开机按ON/OFF键;如果要清屏按C键;要关机 按ON/OFF 键。 二. 用字母表示数 1、简便写法 9 x x或XX9可以简写成9 ? x或x?9 (把乘号用点代替)也可以简写成9x (特别注意省略乘号时必须把数字写在前面)。1 X x或X X1可以简写成X。 兴注意:只有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才能省略,其他的运算中的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2、用字母表示运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二(长+宽)X2C二(a+b )X2 面积二长X 宽S=aX b 正方形:周长二边长X4 C=4a 面积二边长x边 长S=aX a 3、数量关系: 路程二速度x时间s=vt速度二路程胡寸间v=s+1时间二路程+速度 t=s —V 总价二单价X数量单价二总价斗数量数量二总价十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V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工作时间 4、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4、求含字母的式子的值 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式子中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特别要注意代入的格式必须先抄代数式,再代入计算。 例:当a=3,b=5时求2a+6b的值。 解:当a=3,b=5 时2a+6b=2 X3+6 X5 =6+30 =36 注意:不加单位。 三. 运算律 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备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线和角,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综合应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线和角,平行与相交两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介绍了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