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顺苗族迁徙史

安顺苗族迁徙史

安顺苗族迁徙史
安顺苗族迁徙史

安顺苗族迁徙史

安顺市苗学会王国清

我们从那时来,这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所涉及的相关大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人文科学范畴的安顺苗学而言,也是一不可回避的课题。安顺苗族从那里来,这个问题不得不涉及人类的迁徙史,民族迁徙史等相关问题。《亚鲁王》史诗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安顺苗族迁徙参考资料。苗族是世界上迁徙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迁徙路线最长的民族之一。安顺苗族迁徙史可分为远古、古代、近代三个部分。

人类的迁徙是指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地方,迁徙是人类从猿人进化到人,进入文明社会的动力之一,常言道:物撂死,人撂活,迁徙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求,人类在迁徙过程中虽然有牺牲、遇到许多艰困,但总有署光。

一、苗族远古迁徙史

从人类起源看人类迁徙现象。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与其它动物区别,是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分离的形态学标志。在直立人从主干分离的过程,就有直立人迁徙现象。直立人为寻找丰富的生活资源,他们经常地从这个山区,迁徙到其它山区,从这片森林迁徙到另一片森林,从山地到平原…,从无意识迁徙到有意识迁徙是直立人向真人演化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

现代不同的人种源于生物物种,他们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黑、白、黄种人只有一个祖先,因为他们间以婚配,繁殖后代。科学实验证实:不同的物种之间,作婚配实验证实不能产生后代,这是生物科学常理。

大多数人类学学家认为,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发源于同一地方,就是非洲。

人类,从什么地方开始从人猿主干上分离出来?有多种说法,有非洲说、欧洲说、亚洲说。目前得到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的是非洲说,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进欧洲、亚洲,乃至全球。非洲是人类的摇篮,现在居住在地球各地人是从非洲迁徙来的。非洲说首先也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

20世纪20年代,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采石场,在采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采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

正当人们左右徘徊时,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20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

“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以利基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动物,特别是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距今400—500万年间。

鉴于此,新的人类演化概念产生了,由此也决定了探索人类的发祥地不能再依据旧说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现的南猿和早期人属化石,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终于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1974年,由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逊领导的多国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被称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过300万年,以后被订名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区还曾发现一处埋有13个阿法南猿个体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类群居的证据,为此有人将之称为人类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重要发现接连不断。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距今440万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经过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更名为“始祖地栖猿”。1996年,来自13个国家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区,找到了距今250万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态上混杂着接近人和许多不同类型南猿的特点,被认为是连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属之间的一个新种代表,被订名为“惊奇南猿”。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比福拉地点,则相继发现了阿法南猿、鲍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号人”的头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订名为“卢道尔夫人”,距今年代为190万年,并被认为是人属中的最早成员;在

湖西岸,1985年曾发现有一具距今250万年的头骨,被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南猿”,他是粗壮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点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攀援的特点。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500

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进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这些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

古人类学的研究还表明:能人/卢道尔夫人具有较大的躯体和较重的脑量,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较高的智能,不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还有较紧密的群体关系。加上新世时期古气候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哺乳动物的迁移,由此带动了古人类群的迁徙。部分学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国的“巫山人”诸遗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现在英国科学家对世界各地的6000多颗人类头骨进行了研究,这些人类头骨具有遗传学学术收藏价值,研究得出的结果支持了“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根据上述理论,那么现在居住在安顺境内的苗族也是源于非洲,即远古祖先从非洲迁到亚洲。在迁徙路线的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50万年苗族的远古祖先从非洲经亚洲的亚细亚、西北利亚、蒙古、内蒙古迁徙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北京远古人。苗族广为流传的洪水滔天故事,就是黄河经常改道,洪灾留下的记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得知北京人生活的年代为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三万年,周口店古人类有四五十万年。

二、安顺苗族的古代迁徙史

中国有史上下五千年,笔者将这一时期的安顺苗族的迁徙史称之为安顺苗族的古代迁徙史。

古代苗族经历规模最大,行程较远,情景最为惨烈有三次迁徙。

一万年前,苗族祖先发祥于长江、黄河和准河的入口处,即东海、黄海、渤海湾岸的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一带,她源于古代“东夷”和“九黎”部落集团。“东夷”是中国最早的农耕民族。后来“东夷”势力扩大,到达安徽、江西、湖北和河南。

苗族的第一次大迁徙。一万年前,中国沿海的三江流域,曾发生特大洪水,洪水使三江流域海拔较低的地方被淹没,为躲避洪水灾害苗族被逼向海拔较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迁徙,进入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陕甘宁、河北、山东等。从而产生苗族“洪水朝天”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可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今存于苗族杆栏式吊脚楼建筑,河图、先天图、洛书等得到证据。

苗族的第二次大迁徙。五千年前中原发生了。五千年前,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黄帝和炎帝部落集团势力向东发展,三大部落集团为争夺生存空间,在今河北省发生中国有史的第一场无正义或非正义的内战——“涿鹿大战”,黄帝和炎帝部落集团联盟战胜九黎部落集团,开创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游牧民族战胜农业民族先河。九黎部落战败后,部分居民融合于炎黄部落中,部分居民向北、南、东、西迁徙,现在的满族、朝鲜族、苗族等都传说是九黎之裔。

向南部分,退入长江中下游部分黎民与当地居民重新组合,形成史称的“三苗”部落集团。其首领可能是现在西部苗族传颂的英雄人物亚鲁王。

第三次大迁徙发生在四千年前。时空到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势力又向南扩展,并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三苗”部落一部分在亚鲁王的率领下被迫迁到“三危”,

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部分苗族,所以这部分苗族一直尊称亚鲁王,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也称为亚鲁王;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部分南迁成为商周时被统称的“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

战国时期,由荆楚蛮建立的一个国家叫楚国,荆楚蛮是当时周中央王朝对楚国居民的称谓,其中主要居民是苗族。在楚国强盛时期,即在楚庄王时代,楚国疆已拓地三千里;楚威王时期,势力范围到达乌江流域,有巴(现在重庆地区)和黔中,鼈邑(今贵州遵义)。黔中就是现在的沅水流域即个整个武陵山区,包括今贵州东部沅水支流麻阳江边的铜仁、江口、印江,舞水流域的岑巩、镇远,以及与黔东相邻的溆浦、黔阳、保靖等地。楚国强盛时期,苗族人以从军或经商或移民等方式,已大规模迁徙到现在黔东和黔北。小规模迁徙到且兰、夜郎古国。历史学家普遍认, 且兰和夜郎古国战国初期就存在的是由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等的多民族组成有国家,就是说,春秋战国初,已经有苗族先民进入现安顺市境。

苗族规模地进入安顺主要在公元前278年庄蹻入黔后。庄蹻(?——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人。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联兵攻楚,杀死楚将唐蔑,掠走楚国领土重丘。此前,楚国开始。公元前299年,秦国举一国之兵,居然也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将军景缺战死,楚军死亡二万,秦国还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

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胁迫割地。怀王不肯,即被扣留于秦。在此期间,楚人要立太子为王,但齐王不准太子熊横回国。熊横为了顺利登上王位,许诺将楚国东地六城割让于齐国,遭到了东地越人的强烈反对。但熊横不愿收回成命。他回国登基为顷襄王之后,齐国大举出兵,要收东地六城为齐领地,激起了东地越人军队的强烈反抗,在首领庄蹻的率领下反楚自治。这件事,在《荀子》上的记载是:“唐蔑(昧)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商君书》上的记载是“唐蔑(昧)死于垂沙,庄蹻发于内,楚分为五”;《韩非子》说的是:“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庄蹻率领东地兵据地自治22年之后,楚国形势急转直下,由强变弱。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占了楚国国都。公元前277年,秦国“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楚都郢失守之后,庄辛奉倾襄王之命赴东地成功说服庄蹻归顺楚国。面临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刻,庄蹻及其东地兵深明大义,放弃拥兵自治主张,回归楚国。《史记?楚世家》记载:“二十三年( 公元前276年),襄王(倾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这一年,说的就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言,庄蹻奉命从江浙一带逆长江而上收复取秦所拔楚失去的“黔中郡”,也就是《史记?楚世家》载秦人所言“楚人反我(秦)江南”之事。其后,庄蹻大军归路被秦所阻,开始率领东地兵入滇称王。关于这一点,方国瑜先生也考证说:庄蹻入滇的时间“或在公元前276年”。庄

蹻是先将后“盗”,“盗”后又将。庄蹻王滇建立政权190年,先后有7代滇王。有史记载,在黔,庄蹻灭且兰,夜郎归附后,庄蹻封其子孙为夜郎庄王,这个时期夜郎国史称苗部夜郎国(公元前280——公元前11年)。当时庄蹻的势力范围就在现在西部方言苗族居住范围。庄蹻可能是西部苗族尊称的亚鲁王或是他后裔。因为传说中的亚鲁王是一位有智慧,能统领大军,能争善战的英雄,而庄蹻就具备这些条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苗部夜郎国归附秦国。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东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区及贵州中西部,即当时的巴蜀、夜郎、牂牁,纵横数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最多,是当时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其中又以黔中(今川东南及黔北边境)、武陵(今湘西、黔东之大部)两郡较多。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当时所谓“五溪蛮”的主体民族。汉代迁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记载,不过人数很少。迁入贵州中南部的苗族,从近几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发掘的许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于两晋之时。近几年来的民族调查,发现这一带有些苗族追述族谱长达五十多代人,与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时期,苗族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汉水中下游以东至淮河流域的多数苗族已逐步汉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时开始进入云南(滇东北除外)。据彝文史籍记载,唐代长庆、大中、咸通年间,云南南诏军队数次侵扰播州时,曾俘掠了数万苗族和仡佬族到云南作奴隶,说明当时黔北苗族相当多。贵阳以西至镇宁、关岭、贞丰一带,晋代时设牂牁郡,为大姓谢氏世袭统治。到了唐代,牂牁分裂为东西

二部,其部民遂被称为“东谢蛮”和“西谢蛮”,元明两代则称作“东苗”和“西苗”。在黔南惠水、长顺直到黔桂边境,近几年发现了许多苗族岩洞葬,经鉴定,除部分是魏晋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遗物。苗族已成为安顺主体民族。后晋天福五年(940),楚国派龙德寿率两江溪峒的“八姓兵”攻打南宁州(今贵州惠水一带),事平后留兵据守,世袭领地。“八姓”中张姓分土授职在今西秀区旧州镇一带,后演变为张番,元、明时期世袭安顺州知州。苗民称张番为“阿总”(总领),今西秀区境内有苗族支系、家族尊其为始祖。南宋末年,史载今贵州中部有个称“桑拓蛮”的部落。相传今西秀区部分苗民的祖先古时居住在“桑拓”(又名“黑洋大箐”、“格罗格桑”),在与外部落的军事冲突中战败,部落首领杨鲁(杨楼、杨六)率领部落人马向西迁徙到今安顺境内定居。这部分徙入境内的苗族先民,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多,产生了多个聚族而居的城邑,例如“阿达卜”(安顺城)就是一个苗民城邑,苗族另称“加差”城。

元明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势力的深入,民族压迫之加剧,贵州苗族人民的起义逐渐增多。仅明代的斗争就有百余次,有的规模很大。如正统十三年到景泰二年(公元1448—1451年)的全省各族人民起义,明朝动用了二十多万大军镇压,历时三年。苗族是这次斗争的主力。以韦同烈为首的黔东清水流域和贵定、福泉一带的苗族农民军,据香炉山一直坚持到最后。天顺元年至三年(公元1457—1459年),龙里、贵定、八番(惠水)、平越(福泉)等处“十三番”苗族首领干把珠领导的起义,也曾震动一时。嘉靖十七年至三十年(公元1538

—1551年)龙许保领导的黔东北和湘西的苗族起义,长达十四年之久,先后抗击明年十六万之众。

清代苗族起义同样很多。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元年(公元1735—1736年)发生的“雍乾起义”,领导人是包利和红银,起义范围遍及黔东南地区,抗击了七省清军数万人的残酷镇压;第二次是乾隆六十年到嘉庆元年(公元1795—1796年)石柳邓、吴八月等领导的“乾嘉起义”,范围扩及松桃、铜仁、印江和四川秀山酉阳和整个湘西苗区,抗击了七省清军18万人的进攻;第三次是张秀眉、柳天成、陶新春等分别领导的“咸同起义”,发生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终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2年)。起义范围以贵州为中心,波及湘西、川南、桂北和滇东,延续了18年,影响十分深远。

每次苗族起义,由于统治王朝的残酷镇压,都失败了。苗族人为躲避政治迫害,不得不迁徙,逃往他乡,乃至东南亚各国。

三、安顺苗族近代迁徙史

现代迁徙指从清未以来安顺苗族的迁徙活动。紫云自治县江纳等村,全系湘西方言苗族,据年长老人介绍,这里的苗族是清末时期,石柳邓起义失败,为躲避清兵追杀迁徙到那里的,现在有数百户人家。

紫云自治县新池的苗族在1948年咸宁发生地震,举族步行28天,搬迁到新池的。镇宁自治县大寨村苗族是插标为界时就迁来的;马厂苗族是由黔东南的黄平、凯里、施秉、雷山、剑河、台江等地先后迁来镇宁的;关岭自治县断桥、八德、城关镇等的苗族也是由黔东南的黄平、凯里、施秉、雷山、剑河、台江等地搬迁来的。先后成批的迁徙有两次,第一次为嘉庆年间因黔东南旱灾严重,连续三年欠收,生活困难迁来了一部分,第二次是咸丰年间(1855年)张秀眉领导黔东

南苗族人民起义失败,受到清政府派重兵血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迁来马厂和六马的板阳一带,距今180多年。锁头坝苗族居住在募役乡、马厂乡、沙子乡、六马乡一带的苗族,迁到镇宁县境最早的已有18代,约400多年。偏坡苗族是由铜仁地区石阡县境迁来的,迁到镇宁县境约300年;旧场坝苗族迁来镇宁时间巳久,传说是“插标为界”时就迁到镇宁县的安庄、黄果树一带居住。由于没有文字,山林、地界是用草把挂在树上为标记。后来因其他民族不断的迁来,就在苗族的地界里立碑刻字,然后放火烧山,把苗族地界的“草标”烧掉了,打官司苗族没有证据,苗族的山林、土地被其他民族占有。为了生存,苗族被迫往高山和偏僻的山区里迁,大部分迁往关岭、贞丰、兴仁、安龙等县,剩下在镇宁县境的很少了。旧堡苗族迁来镇宁是明代初年,是由安顺偏坡寨,今天兴伟家具批发市场一带和普定底帕一带迁来的,来时首先落点是果寨肖老冲,当时只有王、杨两家,首先是落点果寨,后因战祸为了躲避,由果寨迁到独坡屯住了一段时间,战争平息后又才由独坡屯迁居旧堡,天下太平才从安顺、旧州、草果寨和普定陆续迁来,到49年解放又20多户,迁来最早的至今巳17代,约600年。上坝苗族迁居上坝最早的有14代,约350年。是明初迁来的。歇气堡苗族是迁来镇宁县境定居最晚的一支,大部分为1960年粮食困难时期由织金、纳雍、水城等地迁来马厂乡(木厂、菜子冲),募役乡(下木叶寨、贺家湾),沙子乡(歇气堡、堡堡上、四轮山、猪嘴巴),黄果树镇(蒋其大冲)等偏僻山区里,迁到镇宁只有40多年。粱子上苗族是迁来镇宁县境定居最早的是江龙木浪河尖的张和

清家,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迁到尖坡的。以后陆续由水城、织金、纳雍、赫章、威宁、普定等县迁来杨柳、关山、斗糯、沙子乡人烟稀少的高山上,大部分是解放后才迁来的。迁徙的原因,所以居住的环境条件很差。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严重流失,苗族群众的生活十分贫困。

民国时期,大多数苗族以村寨的形式,处于定居状态,大规模迁徙未发生,但小规模迁徙仍然存在。个别支系的苗胞还在不断迁徙,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居下来。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山区苗族,走出大山,到城市、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或创业。这就是现代的苗族迁徙。这种迁徙属于在一定范围内的小规模、家族式或家庭式自由迁徙。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部分苗族为了生存走出了大山,寻找有生存条件的地方。有的全家到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景区景点开展文化打工、有的到北京、上海等行医卖药等。如1991后马厂、沙子、本寨、江龙4个乡镇梁子上支系的苗族全家搬到江西省吉安、莲花、永兴三县境内落户。他们有的在那里租田地种,发展粮食生产,有的搞养殖业,有的搞建筑业、加工业等。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的精神文化─以湖南凤凰苗区为个案研究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其历史悠久,而且苗族人在相当长的时间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据说其原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丢失了,当然此说法是存在争议的。再加上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散居在各地区的苗族由于长时间缺乏交流来往,在文化上存在许多差异。 我所在的湘西地区,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的苗族在言语上就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三县任意双方都无法用各自的苗语与对方交流,苗族服饰也是各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不难得知三县的苗族文化是存在差异的。由此来看,要想从整体上了解苗族的精神文化,显然是非常有难度的,或者最终只落得个泛泛而谈,毫无深度的见解,颇似在论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这就无法挖掘出具有苗族自己特色、真正能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所以对苗族的不同地区进行个案研究而从中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更加确实的意义,这并不意味着苗族的精神文化不存在共性,当进行完多个地区的个案研究后,我们是能寻找出他们共同的精神文化,这也就是苗族精神文化的精髓。 显然本文只是想从一个小地区为切入点去挖掘、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对于完整地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是存在困难与不足的。但对不同地区的苗族文化精神进行个案研究却不失为一种收效显著的方法。本文是以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地区为个案研究,对此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进行纵向解析和多角度剖析,以期对这个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进而为认识整个苗族的精神文化提供一个视角。 凤凰县的苗族属于湘西苗族的一支,本地所讲的苗语为东部苗语,也称为湘西苗语,这里的苗族人自称果雄或黛雄。该地区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凤凰县的西北部、西部地区,基本上以G209国道和凤凰到贵州铜仁的道路为界限与土家族、汉族分居,西接贵州松桃县、西北接花垣县两个以苗族为主要居民的县。 这里居住的苗族是经过五次迁徙从中原地带迁到武陵山的山区里的,他们跋山涉水,白日要与统治政权的军队作战,夜里要防野兽和当地原住少数民族的袭击。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几千里的大迁徙。如果没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话,这个民族是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迁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时代的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可怕的,他们有着高度一致的民族信念、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强有力的民族凝集力。时至今日,苗族人民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图腾崇拜。虽然在后来吸取了汉族以及土家族的部分文化,并使之融合到苗族的文化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最初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强有力的苗族的精神文化,这也是许多民族精神文化的共性,是驱动着这些民族前进、生存与奋斗的不竭动力。这在今人看来是野蛮、过时甚至是糟粕的精神文化,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维系着许多民族尤其是那些被统治政权镇压、奴役的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在儒家文化里便可阐释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秦朝建立后中国步入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历朝统治政权都加强对统治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制,不惜以军事手段进行打压壮大的少数民族,更是以血腥的手段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但苗族人民向来是不屈服的,对于统治政权的打压和镇压一方面进行迁徙,另一方面则进行抵抗。当苗族人民发现统治政权的政策和统治方式严重损害他们的民族利益和生存利益时,他们都会联合周边的民族同胞揭竿起义,对统治政权的残酷和不合理的统治方式进行抗争上的回应。尤其是元明清以来,由于统治政权加强对土地的管制,严重侵害了苗族人民的利益,致使明清时苗族人民发动不少起义。自古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常觊觎中原,而骚扰统治政权的边疆,在南方,少数民族则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对统治政权的侵略、镇压进行抵抗。这是一部少数民族的抗争史,虽则在今日看来不符合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宗旨,却也是真实的历史。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难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去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 在许多地区,苗族人民都是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在湘西,苗族与土家族共同

拟任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测试试题汇编

拟任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0.8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的主题是()。 A.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B.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D.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繁荣文化市场B.创新体制机制 C.壮大文化产业D.转变政府职能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4、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作用。 A.决定B.主导C.稳定D.基础 5、我国最基层人民政府是()。 A.乡(镇)人民政府B.街道办事处 C.县人民政府D.村民委员会 6、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 A.创立了唯物史观B.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D.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 7、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救助D.社会优抚 8、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多于B.少于C.等于D.不确定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人民当家作主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D.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10、在()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遵义会议B.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苗族传文化传承情况 根据我们自己所设计的《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调查》的问卷,将调查获得 的数据、谈话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 的问题。 1、 关于苗族民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我们在“关于苗族语言的掌握与应用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苗族语言 非常熟练,并且经常使用”的人达84%;“能够听懂,也会使用简单的对话” 者为2%;“基本上能够听得懂,但不会使用”者为2%;“完全不会,知道较少,基本不使用”者为12%。 苗语是苗族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无自己的民族 文字,民族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2]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苗族同胞在村民与村民之间、家庭内部的日常交往都使用苗语。边远村寨的苗族学 龄前儿童、中老年妇女只会使用苗语,少使用双语。大部分中青年人既能够使 用苗语,也会讲汉语,还有的会讲侗语或水语。知识分子家庭、与汉族通婚的 家庭,少讲苗语,多讲汉语。因此,我们认为苗语的传统地位比较牢固,短期 内不会消失,传承民族文化最基本的条件还是具备的。 2、 对苗族传统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 在“对苗族民族服饰的认知情况”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于苗族民族服饰 “会自己做,并经常穿戴”的人为14%;“自己会做,只有在重大民族节日活 动才穿戴”的人为33%;“自己不会做,只有在民族重要活动时才穿戴”的人 为41%;“自己不会做,也不穿戴”的人为12%。 改革开放后,苗族同胞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作为苗族族徽的民族 服饰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穿戴苗族服饰的苗族越来越少。年 轻人取而代之的是汉族服饰和西装,市场上各种时髦款式的服饰在苗族社区都 能见到,老年人也很少在平时穿戴民族服饰了。苗族同胞在节日期间,往往有 一部分人穿戴民族服饰,但是节日一过,传统民族服饰也就收藏起来了。因此,我们认为:苗族服饰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存在着消失的危险。过去的服饰是 族徽,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歧视越厉害,族徽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民族敌对 情绪已经消失。服饰上的族徽作用渐渐淡化。对服装的穿着不是那么严格,服 饰的流变速度就会加快 (3) 3、对苗族民俗文化的认知情况

苗族的建筑特点

苗族的建筑特点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建筑。建筑正是民族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地域风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点的综合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894万的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主要考察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类型、居住方式,以及在苗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吊脚楼。 一、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居住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房屋建筑特点与类型。 1、简单易筑、就地取材。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苗族长期隐居深山,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少年来与众多新建筑手段和新材料使用较少关联。苗家起屋盖房,并不雇佣专业工程施工队,而是由房主聘请某个有经验的匠师牵头,亲友邻里共助的传统形式。前头的匠师,苗家称为掌墨师傅,那些得到“真传”有过硬“法术”,能与神沟通有“神性”的师傅最受欢迎。这些人并非专职,平时无木工活的时候,还是和所有苗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起屋盖房的时间一般选在秋后某个吉日,此时一方面是农闲,另一方面亦是秋后经济稍宽裕之时。其他参与帮忙者不计报酬,只要有较好的酒饭招待即可,体现了一家有事众手相帮的淳朴亲情乡情。建造时大量选用山区最易得到的竹木石料,采用轻巧灵活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就地取材简单易筑、又便于在经济条件更好时扩建续建,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选择。 2、住居山上、因地制宜。 苗族农民是由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至长江流域,继而又大规模迁徙至大西南山区。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严酷的条件下,整个苗族得以繁衍发展。在崇山峻岭中,一小片平坦的盆地、坝子或河谷都必须首先用于种植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据山结寨、住居山上是既智慧又必然的选择。苗寨最常见的干栏式半边楼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建筑精华。除了悬崖峭壁,各种坡度的山地均可建造,既无需动用过多的土石方,又能获得较大的建筑密度。 3、利用空间,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吴晓东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或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被窜到三危后,再从甘肃一带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而是反映了在彝族地区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笃纳伊莫、浑水河、格蚩爷老 笔者这里所说的西部苗族迁徙史诗是指流传于滇东北、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目前这类史诗主要收录于以下四本书:一、苗青主编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三、田玉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西部苗族与迁徙有关的史诗存在两大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它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战争,是否是蚩尤时代的战争;二、它反映了苗族什么样的迁徙路线。目前,从文本的翻译整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史诗反映的是蚩尤时代的苗族战争。其反映的迁徙路线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他们从甘肃一带再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具体观点主要有:1、史诗中多次出现地名直米利(Nzhil Mik Lik),认为这可能是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i] 2、史诗中有一位英雄,叫格蚩爷老(Gid Chib yeul Laol),被认为是蚩尤。[ii] 3、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d lix va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 ik、aob ndlod jik或dlix aob ndlob的河,意思是浑浊的河,被认为是黄河[i ii]。4、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ndus naf yik mol或naf yik mo的河,译为“笃纳伊莫”和“纳伊莫”,被认为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段[iv]。5、史诗中多处说苗族原来生活在大平原(或平坝)上,被认为是中原一带的平原。6、史诗中多次出现抢夺苗族土地的人物或部落沙召觉地望,被认为是与蚩尤作战的黄帝或他的部落。正如伍新福先生在《中国苗族通史》中写道:“据笔者实地考察,滇东北和黔西北苗族至今仍广泛流传着关于蚩尤的古歌、传说。据传,远古的时候……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开田种地……后来格炎望自老(有时又叫‘沙召觉地望’,均系汉人首领,有说是炎帝,有说是黄帝),想抢站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的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说即长江边)。”[v] 笔者对这些观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当然,当时的彝族地区要比目前的范围大一些,可能东及四川东部地区。

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测试题

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方式:闭卷、署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C) A.井冈山会师 B.工农武装割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2、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其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反对党八股以整 顿。(A) A.学风、党风、文风 B.党风、学风、文风 C.文风、党风、学风 D、学风、文风、党风 3、“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能够证明恩格斯这一论断的事件是。(B)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增产节约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_____,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D) A、生机活力 B、务实清廉 C、执政能力 D、生死存亡 5、___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C) A、各级政府 B、地方政府 C、各级党委 D、地方党委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人民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D)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以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 8、“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提出的。(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9、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B) A.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 人类与自然 D、城市、生活、自然的和谐 10、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B)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 D、南昌起义 11、“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 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C)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皖南事变 D、华北事变 12、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决定的。(A) 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党的历史 13、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是。(B) A.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 B.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C.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D、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14、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去考察。(C) A.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历史进程中 B.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 C.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 D、中国国情 1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合作主义

图案与苗族历史

图案文化内涵浅析 一、蝴蝶: 1、纵观“苗族”图案,无不处处体现吉祥。如其:“喜雀闹梅”、“燕子双飞”、“小鸟含花”、“蝴蝶展翅”、“花团锦簇”等图案皆以小型动植物“花卉、小鸟、蝴蝶”入图,构图自然和谐,形象生动流畅,色彩夸张,洋溢出一种独特的祥和艺术风格,充分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是研究本地苗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苗族图案中本来还有许多小型经典图案,在小花、小鸟、蝴蝶的背后,每个图案都有一个小故事,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失传,现已无法考证了。 2、苗族图案中的蝴蝶与小花一样,蝴蝶是必有的图案。因为蝴蝶轻盈娇小,能在山水花草自由飞翔,而颜色娇丽,易与人和自然亲和、易亲近,这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中渴望自由,信奉自然,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3、不管在银饰上还是在服饰上,出现最多的就是蝴蝶。传说我们的祖先就是蝴蝶,(我们称为)‘蝴蝶妈妈’”。苗族服饰中出现了很多枫叶和蝴蝶。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只从枫树心变来的蝴蝶。后来这只蝴蝶生了12个蛋,它们孵化出了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和动物。他们就为蝴蝶是他们的母亲,枫木是他们的先祖”。

4、太阳普照大地,大地生了植物;有了枫树,枫树孕育蝴蝶;蝴蝶养育了人类始祖姜央和苗族的文明始祖蚩尤。苗族太阳崇拜、蝴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寓示生命生生不息、健康成长、兴旺发达。 5、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图案对龙合蝴蝶题材的偏爱来自苗族人民对自身起源的朦胧认识和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苗族聚居的地区,关于自身起源问题的解释是通过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的。符号论美学认为,神话与宗教同源,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且提出“神话从一开始起就是潜在的宗教”。神话故事的情节无一例外地传达出人类意识的发展和自我信赖的展现,尤其是对自身起源的幻想,以及将自身起源依托 于某种神力的神化。在苗族的神话传说中,是由枫树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请一种名叫“脊宇”的鸟来孵化,生出苗族的祖公姜央、雷公、龙、象、水牛、虎、蛇、蜈蚣等十二个兄弟。后来在姜央与雷公的争斗中,龙、虎、蜈蚣都帮助姜央作战,降服雷公,龙还帮助人类架云梯取金银,成就了人类最终的胜利。在这些传说中,苗族起源的根本和图腾的代表物有枫树、蝴蝶、鸟、龙等,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到苗族历史上的动物图腾崇拜是与万物有灵的观念共存的。在这里,蝴蝶和龙的形象作为一种表达原始先人情感需求的具有创造性的艺 术符号频频出现在苗族的服装服饰中,成为苗族祖先和吉祥涵义的代名词。 6、“蝴蝶妈妈”刺绣图案主要在女服的两袖和围腰上。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心变的,所以蝴蝶妈妈居于枫树之上,这图案被苗家

县处级领导干部年度政治理论考试复习题

2007年县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根本建设是( )。 A.组织建设 B.思想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D.反腐倡廉建设 2、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要特别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A.基层党员 B.广大党员 C.领导干部 D.优秀党员 3、社会建设以( )重点。 A、改善民生为重点 B、优先发展教育 C、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坚持(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解放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中国奉行的开放战略是( )。 A.互利共赢 B.大格局、全方位 C.多层次、有重点 D.独立自主 6、中国共产党必须以( )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科学发展 C.改革创新 D.民主与法制 7、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以( )为重点。 A.民主集中制 B.执政能力 C.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D.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8、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中,要切实转变军队( )模式。 A.军事组织 B.战斗力生成 C.军事管理 D.制度安排 9、广大党员干部要成为实践( )的模范。 A.共产主义远大思想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和谐 D.科学发展观 10、( )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反腐倡廉 B.思想理论建设 C.党内民主 D.执政能力建设 11、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必须尊重党员的( )。 A.言论自由 B.主体地位 C.作风自由 D.政治地位 1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 A、快速发展 B、宏观调控 C、效率优先 D、统

苗族音乐鉴赏

早在约五千年前,由黄河和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体现出多元起源和混合发现的态势,在中华几千年文化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疑少数民族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表现出了自身的文化价值,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起源于生活,同时反馈给社会,它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还可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存在感.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其无形的力量,在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核心以及凝聚人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庞大且颇有影响的民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而苗族的音乐文化更是令人瞩目,这也是与其深邃而独特的文化所息息相关的。 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常常是基于节日、劳动、爱情等方面开展开来的。这些习俗中均伴有歌舞.这种表演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内心的方式.它还表现出了民族的价值选择、生存意义以及文化生活,更体现出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喜爱.而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生息繁衍和历史变迁的记载。是苗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与天斗,与地斗,不断创新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一部史诗般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它随着苗族人西迁而言传口诵,从东部创作到西部,从远古传唱到今天,世世代代苗家人以不老的古歌传承着历史,演绎着他们生息繁衍的故事。苗族古歌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但在1956年前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所以苗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无比重大,每逢“四月八”、“六月六”、“赶集”等到喜庆吉日,各山寨的歌朋歌友,男女青年从四面八方赶向歌场,对歌、盘歌、教歌、听歌。以歌交友,以歌传情。 苗族民间音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声乐曲、器乐曲,由于苗族内部有着众多不同的支系,各支系的这两类乐曲的曲调和风格也略有区别,但是这种区别并不影响其作为整体苗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声乐曲是苗族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历史故事歌曲、抒情歌曲、婚礼歌曲和丧葬歌曲。其中历史故事歌曲、抒情歌曲基本是同一类曲调,但这类曲调并非完全雷同,而是要根据歌曲和内容需要来确定,每一首歌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曲调风格,当歌者为曲调的悲哀而哭泣时,听者也会随着眼泪汪汪;当歌者为曲调的欢愉而心情激昂时,听者也会为之兴奋不已。特别是苗族迁徙歌,老者会为迁徙的艰难而嚎哭,幼者会为之悲伤。其他如孤儿歌、新娘歌等,其内容伤感曲调悲惨忧伤,使听者为之伤心流泪,若有新娘、孤儿在场,必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说到苗族的音乐就不得不说他们使用的的乐器,以及他们的器乐曲。苗族的器乐曲大致可分为三类:笛类乐曲、芦笙乐曲和木叶乐曲。而芦笙乐曲又是器乐曲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芦笙文化是苗族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芦笙,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也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苗族芦笙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声声”的诗句出现。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苗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而形成了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族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我们可以从芦笙的演奏形式来看,黔东南的芦笙演奏是高昂着头进行吹奏,呈现出催人奋进的喜悦气氛,而滇东南的芦笙演奏则是低着头进行吹奏,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不难看出,滇东南的苗族芦笙吹奏形式反映了西部苗族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西部苗族迁徙文化的具体内涵,也反映了西部苗族长期迁徒

苗族习俗—苗族传统风俗大全

苗族习俗—苗族传统风俗大全 家庭苗族普遍实行以父系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或三代同住者多,四代以上同住的极少。多数是儿子结婚以后,即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父母多同幼子或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一起生活。在家庭中,男性家长有较大权力,女性家长其次,成年子女有“参议”权。家庭财产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分居时,除留一份给父母作“养老田”外,其余由儿子继承。兄弟多的实行平均分配。没有长子(或幼子)继承制。有些地方前妻长子可多分点,但没有形成制度。女子没有继承权。有的地方,如黔东南地区的部份苗族中,对未出嫁姑娘也分给小部份田产,供其作生活开支,叫“姑娘田”,由其同住父母或兄弟掌管,但姑娘出嫁后,便无权享受,也有的要到姑娘死后才收回。赘婿有财产继承权。寡妇若不另嫁,也可继承亡夫家产,如果转房,则由原夫儿子继承。苗族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关系,一般比较亲密,仅有程度轻微的亲疏之分。他们组成一个家族,守望相助,贫困相扶持。在家族同辈成员中,不分直系旁系,不计亲疏远近,皆以兄弟姐妹相称。对与父辈者,均以叔伯父母称呼。对与祖父同辈的人,均以祖父或祖母称呼。对祖父以上的辈份,概以老祖父、老祖母呼之。对下辈,一般是直呼其名。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浮。苗族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间比较关心。若某家有重大困难,则举族相助;有贫困无衣者,全族极力扶持。相互相若发生纷争,小事则批评劝解,大事则由族中有威望者召集族人公议处断。家族中,团结对外的观念也很强。苗族家族过去都有自己的姓氏,即苗姓。它起源于古代氏族,一般称为某某支或某某分支。有的支以其首领名字命名,有的支以地名、动物名命名。为了便于追叙族谱,个人取名时多采用父子连名制,按连名顺序上溯,就可追溯到本家族的起源。父子连名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也有个别加连祖父名,如父名保,子名岩,即取名岩保。如祖父名里,连起来就成了岩保里。这是一般直系血统成年人的正式取名法,小儿取小名不在此列。安顺地区取名很隆重,要到藏有神鼓的人家举行仪式,并办招待,于席间取名。紫云地区取名要办盛大宴席,用很多四方高桌相连,从堂屋一直摆到屋外院子,本家族坐一边,岳父家族坐另一边。边吃边议。取名以吉祥为利,但不能与双方家长长辈之名雷同。丧葬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长顺县交麻乡的天星洞,平坝县的棺材洞,是其中几大大型的洞葬群,除朽榻不可计数外,可辩认的灵柩在百具以上,多的达五百余具乃至千余具,而且都是头东脚西方向陈列。这类葬式今已绝迹。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横葬是一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5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体分为10类:①民间文学;②民间音乐;③民间舞蹈;④传统戏剧;⑤曲艺;⑥杂技与竞技;⑦民间美术;⑨传统手工技艺;⑨传统医药;⑩民俗。民间文学中,苗族古歌与长诗最具文化价值与民族特色:西部苗族的芦笙舞和飞歌在表演艺术中最具代表性;传统苗族服饰、习俗与节日中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蕴涵。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下: 民间文学:①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的苗族古歌;②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民间音乐: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靖州苗族歌鐾。 民间舞蹈:①芦笙舞(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的锦鸡舞、鼓龙鼓虎一长衫龙、滚山珠);②贵州省台江县的反排苗族木鼓舞;③湖南省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湘西苗族鼓舞。民问美术: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的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传统手工技艺:①贵州省丹寨县的苗族蜡染技艺;②贵州省雷山县的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③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的苗族芦笙制作技艺;④贵州省雷山县、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民俗:①贵州省雷山县的苗族鼓藏节;②贵州省台江县的苗族姊妹节;③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系列坡会群;④云南省保山市的昌宁苗族服饰。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历史性 从许多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能够找到厚重的历史印记。 古歌与传说:在苗族古歌中,<迁徙歌》、《跋山涉水歌》、《焚巾曲》、《指路歌》、《开路歌》等题材,集中反映了茁族各支系的迁徙历史。如湘西苗语方言区的苗族古歌《部族变迁·迁徙》,讲述了原来居住在东方水乡的苗族先民,被迫迁徙到武陵山腹地山区的过程。 二、综合性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显著特色为综合性强。 如茁族古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闻文学,两同时传唱古歌的声乐曲调又属于表演艺术的民间音乐类。又如芦笙,首先它是苗族的传统乐器,其制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中的手工技艺类,芦笙曲调属于民间音乐类,芦笙舞又是最具苗族特色的舞蹈,其舞蹈过程中还带有许多杂技动作如滚山珠、走竹竿、肩上乘人、踩鸡蛋等等,此外,许多苗族地区都有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的规模宏大的芦笙节。 三、濒危性 芦笙舞至今仍深受各地苗族群众的喜爱,但“阿作”芦笙舞及类似舞蹈带有高难度的杂技动作,本身不易传承,再加上规模较大,文化内涵又极其深厚,这是导致濒危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民族语言也开始出现危机,一些人不愿意再讲自己的母语。而语言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当载体消失以后,文化也会随之消失,纵有用汉语记录下来的文字资料,如苗族古歌,也很难再看到其原始风貌了。

苗族医药文化 苗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精心整理 苗族医药文化苗族医药的起源与发展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而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也很早。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者谁?有的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 百草”“有 悠久;二是起源于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苗族由于生活于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识和药用价值。至今在苗族地区,几乎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形成人们应用草药极为普遍的特点,具有“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史载楚国巫师经常用苗药作巫具.

《楚辞》中有不少记有被称为“苗药’、的“菖蒲”和“泽兰”,长沙马王堆一、二号汉墓把“泽兰”作为殉葬品,说明了苗药的历史悠久和广泛应用。汉武帝时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酱,问从何来,曰:“道西北(yangke江)”(《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古夜郎境内,《兴仁县志》载:“山产萎(草头加弱),花如流藤,叶如荜茇,子如桑椹。苗家沥其油,醢为酱,味亦辛香。取其叶,裹槟榔食之,谓可辟瘴,苗女持 走遍了全国各地。 糖药针疗法溯源于古老的弓弩上应用的弩药,从弩药的成份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将“见血封喉”的剧毒药汁敷涂于弩箭尖上,以猎取虎豹等凶猛动物,《宋史?蛮夷列传》载,蛮夷人(主要指苗瑶民族)“其保聚山险者,虽有?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善为药箭,中者大叫,信宿死,得药解之即。”

贵州苗族概况

贵州苗族概况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高部落与“王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王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先民。台江境内的苗族先民主要有“黎”和“方”两大部落,“黎”部落有“九江黎”(九个氏族),源于古代“九黎”集团,最初居住在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一带;“方”部落源于古代的“虎方”,居住在今西起黄淮平原,东至山东、江苏滨海一带。这两个部落联盟相近,紧密相处。 (二)迁徙 l、迁徙原因:台江苗族先民最初由祖国的东海之滨和黄淮平原开始迁徒而来。《苗族古歌》描述迁徙前的情景是这样的;我们的祖先苦难当/住地的地方平得象木板/到处一片水茫茫/由于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所迫,才不断迁徙。《迁徙歌》唱道:我们来唱五支祖/六祖爹妈上高山/迁到西方来过好生活......看出当时有六个部落迁徒。 2、迁徒的路线:境内苗族先民迁徒的路线大体是:离开。黄河下游、山东、江苏滨海老家后,向安徽、江西移动,再沿南岭山脉西行,到达广西、又沿都柳江北上,到达榕江一带

拟任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题库(完整版).

(耗时整整2天整理出来的,且珍惜) 阿坝州拟任领导干部政治理论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 1、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3、行政法律关系属平权型法律关系,而民事法律关系属隶属型法律关系。(×) 4、宪法监督是指宪法制定者保障宪法正确实施和完全实现的调控宪法效力的活动。(√) 5、市场经济,就是主要通过市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6、货币市场是指经营一年期以上货币资金融通的市场。(×) 7、拉瓦锡是第一个发现氧的人。(×) 8、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9、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10、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 1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12、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是《南京条约》签订。(√) 13、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只是反映了近代西欧民族形成具有的基本特征。(×)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丰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一定时期的指导思想(×) 16、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黄河(长江)上游,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 17、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中共二大上。(√) 18、阿坝州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是黄河流经四川唯一的地区。(√) 19、阿坝州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目前,全州有9 个县、114 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 20、阿坝州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 21、在中国共产党内对列宁的建党学说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毛泽东。(√) 22、跨国公司是世界商品的重要供应者和购买者,又是国际资本的主要拥有者和供货者,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组织者。(√) 2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机构。(√)) 24、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按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达的现代化中国。(×) 2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7、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和资历三方面确定。(×) 28、宪法、法律、部门规章、地方规章、行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其效力依次递减,这是一般规则。(×) 29、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大于出口叫贸易逆差或入超,出口大于进口叫贸易顺差或出超。(√) 30、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是(自动调节功能)价值规律的调节功能。(×)

苗族文化

辫绣、缠绣、马尾绣、锡绣、蚕丝绣。这些技法中又分若干的针法,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破线绣有破 粗线和破细线。苗绣质朴,多应用于袖口、衣襟、后肩、裤脚、裙腰、头巾、脚套、鞋面、帐帘等处。其纹样古 朴,造型稚拙,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 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为苗族绣品的传统典型纹样。 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 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线为主,刺绣手法 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凝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或平绣或盘绣或挑绣, 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或龙凤麒麟为题材,刺绣成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是苗族民族工艺品中的精品。苗族刺绣另一特色是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达到视觉上的多维空间。挑花也称数纱绣,是苗 族特有的技艺,不事先取样,利用布的经纬线挑绣,反挑正取,形成各种几何纹样。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 规则几何纹样的搭配,形成多视角的图案,从而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立体与平面统一的视觉效果。2.苗族刺绣传说 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 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贵州镇宁苗族把绣有江河的裙子分别称为“迁徙裙”、“三条母江裙”和“七条江裙”。“迁徙裙”裙面上有8l条横线,分9组,每 一组有9小条。传说是表示蚩尤有9子,每子又9子,共8l子孙,组成81个兄弟氏族,也就是九黎部落。“三条母江裙”上绣染的三大条横线,表示蚩尤失败后苗族迁徙过的黄河、长江和嘉陵江。“七条江裙”说 的是苗族迁徙过的七条江河。黔东北苗族妇女所穿的“兰娟衣”上的“江河波涛”,传说是一个叫“诗兰娟”的苗族妇女,为记住南迁的历程,离开黄河时在自己左手袖子缝上一条黄线;渡过长江时在右袖上绣上一根蓝线;渡过洞庭湖时在胸口上绣一个湖泊形状的图案??每翻过一座山、渡过一条江河她都在自己 的衣服某个部位缝下一个记号。最后,到了武陵山区定居时,兰娟按照她所记的符号,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线重新绣制一套精美的女装送女儿出嫁。这种民俗传袭至今。黔东南凯里、施秉、黄平、台江等地的苗族妇女在每件花衣的披肩上、裙沿边都绣有两道彩色镶边横线,象征黄河与长江。苗绣不同于湘绣、蜀绣、苏 绣,它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以构图的美观和夸张;造型的独特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于世。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一套嫁妆。从绣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绣品的完成,无不渗透姑娘的心血。而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们的赞许、爱慕和追求。

科级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考试题库

政治理论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C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到( C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2010 B、2015 C、2020 D、2030 3、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 C )。 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 B )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A.效率与公平相统一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注重效率,兼顾公平 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 C )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A )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发展需求 D.生产需求 7、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就是,以( B )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A.促进城乡一体化 B.促进农民增收 C.发展现代农业 D.培养现代农民 8、17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绝不动摇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动摇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绝不动摇 9.十七大报告指出,国民收入分配应做到( B )。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C.初次收入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内在运行规律 10.17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下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D )。 A.工资薪金收入B.劳动者年终奖金所得 C.劳动者兼职所得D.银行存款利息所得 11、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C )。 A.市场经济决定的B.物质利益的差别决定的 C.生产力状况决定的D.劳动就业的需要决定的 1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是( C )。 A.独立自主,不结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