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鱼文化11

中国鱼文化11

长江流域的鱼文化
 长江作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她发源于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四川、湖南、安徽、上海等1 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9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它有武当山、庐山、黄山等世界优秀自然文化遗产。
长江流域气候温和、水体肥美,如此无论从数量,产量,还是品种上来讲,长江流域的鱼儿是遥遥领先的。鱼儿除了给人类带来经济上丰厚,生活中美味,长江流域的鱼儿也给生活在那的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鱼类文化。鱼文化是人类在养殖捕捞、加工食用、研究开发水生动物产品(包含完全生活在水中的圆口鱼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和栖息环境离不开水的甲壳类、爬行类、两栖类、贝类、环节动物类、腔肠动物类)的历史实践中,相继创造的美味食品,不断总结的生产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风俗、文化现象、民族传统与审美观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渔牧耕猎大国,鱼文化相当发达。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寄递。对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咏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相传,更早的时候,人们以绢帛写信,把它装在真鲤鱼腹内传给对方,因称“鱼笺”。汉代蔡邕作有一首乐府诗描写这样的信件:“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为,它又有“鱼素”的美称,并形成“鱼传尺素”的文学典故。

中国鱼文化反映在许多方面。
1、鱼的养殖文化。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养鱼经》,就介绍了越国隐臣范蠡在太湖建池养鱼、轮捕盈利的经验。
2、鱼的烹调文化。作为食俗,把鱼尊为吉祥物的有,我国东北朝鲜族同胞每到清明节食用的“明太鱼”。山东的鲁菜菜系中有一道鱼肴“鸳鸯鱼”,它由白色的桂鱼,赤色的红鱼清蒸烹成,咸香鲜嫩,红白分明,色彩诱人。此肴属于曲阜孔府菜的名吃,常常作为婚宴的主菜,象征新婚夫妇恩恩爱爱,永不分离。

3、鱼的养营文化。鱼类的营养价值体现在各种鱼上,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 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等等。 我国对鱼鲜品的营养功效已经充分认识,并开发出鱼奶、鱼皮胶、深海鱼油、鱼精蛋白胰

岛素等上千种补品和药品。
4、鱼的食疗文化。吃鱼可以抗忧郁,据科学家调查,美国5%有人群有较为严重的忧郁症,而日本人患有忧郁症的仅为0.1%,研究发现与提没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他与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水平往往有关,它具有缓解紧张情绪,平衡情绪等作用。更有调查说吃鱼还可以防哮喘,吃鱼还可以减少痴呆。清人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有“鳞介”一章,对数十种鱼鲜品的性味、疗效、单方与食法有系统阐述。
5、鱼的筵宴文化。古有郑灵公甲鱼宴、契丹头鱼宴、明代宫眷品蟹会、淮安全鳝席;今有青岛渔家宴、兰州金鲤宴、浔阳鱼席,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6、鱼的器皿文化。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中,就出现鱼图彩陶,体现出人们对鱼的喜爱与珍惜。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就有《鱼丽》一章,表达人们对鱼这种美味佳肴的向往。历代器皿的大量鱼纹、鱼图、岩画上的各种鱼形,秦砖汉瓦上的鱼纹、鱼网、泥塑、瓷雕、木刻以及建筑物、日用品上的各种鱼形图案,都以吉祥的内涵表现在中国传统的民俗上。如利用“鱼”与“余”的谐音,表达“连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的祥瑞之兆,年画中亦有“童戏双鱼”等。而传统中最受人们喜爱的莫过于鲤鱼了。还有鱼玉饰、鱼木雕、鱼漆盘、鱼竹篮、鱼图砖块、鱼形瓦当、鱼纹钢材、鱼骨结构等等,处处展露鱼体构图美。
7、鱼的衣饰文化。长江流域的赫哲族拥有古老的鱼皮服,多用胖头、赶条、草根、鲩鱼、鲟、大马哈、鲤鱼等鱼皮制成,长衣居多,主要是妇女穿用,式样如同旗袍。比较前卫的有高雅的珍珠项链、玳瑁手镯、鳄鱼皮带,鱼饰品已成为时尚一族的宠儿。
8、鱼的风俗文化。千百年来,鱼成为激流勇进、聪明灵活、人丁兴旺、吉庆有余等美好内涵的象征,还孕育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和奥运福娃贝贝。浙东一带和鱼有关的婚俗,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把些铜钱撒在地上。铜钱俗称铜子,新媳妇撒它唤作“鲤鱼撒子”,说是鲤鱼产的卵子多,意味着繁殖能力强,“子孙满堂”。 人们用鱼代表爱情还因为鱼与水之间难以分开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婚联上有这样的句子:鱼水千年合。恋人或夫妻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不就是因为夫妻关系就如鱼水关系吗
9、鱼的游乐文化。中国有许多鱼歌、鱼舞、鱼戏、鱼乐,还衍生出游泳、 中浪、玩龙灯、赛龙舟等运动,都有很好的欢娱健身功能。
10、鱼的诗画文化。我国鱼诗、鱼画、鱼曲、鱼文数以千万计,张志和《渔歌子》、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齐白石《虾》和“鲤鱼送子”年画

等,均系佳作。
1 1、鱼的语言文化。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皆有鱼的象形文字;计算机《国标码全字库》中,收录鱼偏旁文字1075个,可证实鱼文化影响深远。
12、鱼的典籍文化。这方面有《蟹谱》、《鱼品》、《江南鱼鲜品》、《海错百一录》等专著近百部,系统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水产养殖经验。此外,还有与鱼相关的神话传说、民间谚语、社交礼仪、崇拜禁忌、名胜古迹、建筑设计、学科体系、仿生研究、文化会节、休闲旅游等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约鱼爱好者喜欢上了鱼拓艺术,就是将新鲜的鱼拓印在纸或布上的图形。它源于钓鱼人把鱼拓印下来,或留作纪念,或用于参赛的成绩纪录。由此看来,鱼文化在一辈辈人的传承中还一直在发展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民俗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因此,对于与文化的开发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下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