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确定

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确定

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确定
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确定

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确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6597313.html, 时间:11-11-23 09:21:36 来源:武陵都市报

重庆黔江位列其中,主要承担成渝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本报讯(首席记者杨元忠)记者昨日从黔江区政府获悉: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举行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试点启动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将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

根据《规划》,黔江区将主要承担成渝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新材料、轻纺、化工、生物制药、公共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这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黔江又一次高定位发展。

《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对黔江进行了明确。

在重点交通方面,建成“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干道。

“两环”上,建设以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六个中心城市为支点,构建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内环线。“四横”上建设重庆至长沙通道,开工建设黔江一张家界一常德铁路,黔江—张家界公路。

“五纵”上的万州至桂林通道,开工建设黔江—梁平和秀山—铜仁—玉屏公路;贵阳至郑州通道在建黔江—恩施高速公路,规划研究遵义—黔江—恩施铁路、黔江—遵义公路。同时,规划建设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规划建设利川—黔江—彭水,务川—彭水—黔江—利川公路。

在重点水利工程方面,黔江太极水库被列为重点灌区改造,黔江城区列为防洪堤工程建设。

在能源重点工程方面,规划建设渝东南天然气管网,建设黔江灰千梁风电基地;实施黔江500千伏变电工程、黔江城市电网工程。

在旅游业方面,以黔江区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打造恩施—咸丰—黔江—酉阳—秀山—铜仁精品旅游线路。

在特色农业基地上,把黔江建成优质蚕茧、烤烟、高山蔬菜、干果、肉类基地。

在民族文化产业方面,黔江南溪号子纳入特色民族文化节品牌保护工程,积极扶持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民族文化精品工程。

在重要生态功能方面,重庆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纳入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武陵山连片特困区是我国长江沿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文/鲁慢

目前,除武陵山协作区之外,长江沿江地区国家批准的战略发展区自上游到下游还有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等共6个。也就是说,包括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在内,国家共布局了7个国家级战略经济协作区,几乎覆盖了整个沿长江流域。

1、长三角地区。

2、皖江城市带。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4、长株潭城市群。

5、武汉城市圈。

5、成渝经济区。

6、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开发。

长江沿江国家战略发展区是国家重要的极化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国家和国际战略意义,并承担国家特定战略目标。

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下面是该规划的部分内容。

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六中心四轴线,设立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在城市建设上,重点是六个中心城市,分别是黔江区(规划人口规模50万人)、恩施市(规划人口规模50万人)、张家界市(规划人口规模38万人)、吉首市(规划人口规模为35万人)、怀化市(规划人口规模是90万人)、铜仁市(规划人口规模为50万人)。

在交通建设上,突出了“两环四横五纵”主通道,两环分别是以六个中心城市为支点的内环线和以外围20多个县城为支点的外环线。四横分别是重庆经丰都至武汉,重庆经黔江、

张家界至长沙,遵义经铜仁、吉首至岳阳,贵阳经怀化、邵阳至长沙。五纵分别是恩施经张家界至衡阳,万州经秀山、铜仁至桂林,宜昌经张家界至柳州,贵阳经遵义、恩施至郑州,重庆经铜仁至怀化。铁路方面,在建的有重庆至利川、长沙至昆明专线、玉屏至铜仁城际线,规划建设渝黔铁路扩能、黔张常、长沙至常德城际线、怀化至衡阳线、遵义经铜仁至吉首线、渝怀二线、焦柳线扩能,规划研究的有安康经恩施和张家界至衡阳线、宜昌至石门、遵义经黔江至恩施。公路方面,规划建设的有22条高等级公路,涉及湘西州的龙山和永顺。机场方面,扩建张家界、凤凰、黔江、芷江、恩施机场,新建武隆、武冈、邵东、黔北、新化机场。

规划还涉及水利、能源、通信、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人力资源、社会服务、生态环保、支持政策等方面,非常全面。

黔江: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

2011/11/16 20:44:00来源:本网评论条

【字体:小大】【打印】【关闭】【复制地址】

中新重庆网11月16日电(通讯员汪绯黄桂荣金世敏)11月15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举行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传来喜讯: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国家发改委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将重庆市黔江区列为武陵山片区六大中心城市,主要承担成渝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地区的辐射和对接功能,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新材料、轻纺、化工、生物制药、公共服务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这标志着国家对黔江又一次高定位发展。

《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对黔江进行了明确。

重点交通方面,建成“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干道。“两环”上,建设以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等六个中心城市为支点,构建以铁路、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内环线。“四横”上建设重庆至长沙通道,开工建设黔江一张家界一常德铁路,黔江—张家界公路。“五纵”上的万州至桂林通道,开工建设黔江一梁平和秀山一铜仁一玉屏公路;贵阳至郑州通道在建黔江一恩施高速公路,规划研究遵义一黔江一恩施铁路、黔江一遵义公路。同时,规划建设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规划建设利川—黔江—彭水,务川—彭水—黔江—利川公路。

重点水利工程方面,黔江太极水库被列为重点灌区改造,黔江城区列为防洪堤工程建设。

能源重点工程方面,规划建设渝东南天然气管网,建设黔江灰千梁风电基地;

实施黔江500千伏变电工程、黔江城市电网工程。

旅游业方面,以黔江区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渝东南山水生态旅游组团,打造恩施—咸丰—黔江—酉阳—秀山—铜仁精品旅游线路。

特色农业基地上,把黔江建成优质蚕茧、烤烟、高山蔬菜、干果、肉类基地。

民族文化产业方面,黔江南溪号子纳入特色民族文化节品牌保护工程,积极扶持黔江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为民族文化精品工程。

重要生态功能方面:重庆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纳入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武陵之心龙凤呈祥-解读《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11月15日,国务院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启动会。会议强调,切实抓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务院已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有消息称武陵山空间布局突出六中心四轴线,设立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六个中心城市,分别是黔江区(规划50万人)、恩施市(规划50万人)、张家界市(规划38万人)、吉首市(规划35万人)、怀化市(规划90万人)、铜仁市(规划50万人);从交通布局理解四轴线,铁路四轴为两纵(渝怀、焦柳)两横(宜万、沪昆),高速公路四轴线与铁路基本一致。在空间布局的6个中心和四轴线中央,设立龙凤示范区,铁路十字(黔张常和恩吉)和高速公路十字(黔张、恩吉)交汇于此。国家武陵山空间布局,武陵之心非龙凤莫属;武陵山

地理环境,武陵之心非龙凤莫属;武陵山交通格局,武陵之心非龙凤莫属。

《规划》明确要求龙凤示范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调龙凤两县的一体化实践,具有示范带头作用,成为武陵山区先行先试重点建设。规划建设步骤为:“到2012年,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取得初步成果;到2015年,在城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体化发展体系,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增长极。”明确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龙凤示范区建设,并明确提出“全面建成一体化发展体系,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增长极”的宏伟目标,这是龙凤90万土苗人民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在龙凤示范区的建设和实践中,我们要深刻领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和创新上来,改革是发展的原动力,改革是扶贫的唯一出路,改革是龙凤示范区的首要任务,规划要求龙凤示范区要“全力推进行政管理、要素市场、投融资体制等领域改革”,一方面,我们要在三大领域改革做好恩想认识上的准备和积累,从两县党政领导做起,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和解决三大领域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再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三大领域改革的内涵和实质,为我所利,为我所用,例如投融资领域改革,我们完全可以要求中央和两省利用创新的投融资方式,为龙凤示范区的建设提供必要的

资金。三大领域改革的统筹和规划重点在中央和两省,作为具体实践的龙山来凤两县,要充分反映和汇报具体工作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精心组织积极主动为中央和两省决策提供科学论据。

纲举目张,只有我们紧坚抓住“三大领域”改革这个龙头,以城乡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为突破囗,才能最终实现全国和武陵山示范带头作用的国家战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龙凤一体化发展体系,成为武陵山区的重要城市和经济增长极这一宏伟目标。

有国家的战略决策,有两省两州的坚强领导和支持,90万龙凤土苗女儿必将以“敢叫日月换新天”之势,打造武陵之心,演绎龙凤呈祥,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武陵山,无愧于龙凤90万各族人民。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旅游管理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党荔 “点—轴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提出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随后该理论被逐渐应用在区域旅游的开发研究上。本文结合重庆武陵山旅游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2条旅游轴线,3个旅游增长点,3个特色的旅游主题板块,从而形成由点轴像网络开发模式的全面发展。对于不发达的重庆武陵山片区,如何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协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将做进一步的构想。 一、“点—轴系统”理论与应用 “点—轴系统”是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在长期研究对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交通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等原理,提出的区域发展理论。该理论是生产力布局,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理论模式,对于指导区域开发及发展上有重大意义。这里的“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金融等,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点—轴”系统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也逐渐被运用,并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重庆武陵山片区是连接重庆与鄂、湘、黔三省重要的交通通道,同时也享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受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很多旅游资源不具有突显性,整体规划开发不具备联动性。因此,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来指导该区域旅游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庆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概况和空间分布 重庆武陵山片区是重庆发展”一圈两翼”的重要板块,包括了一区六县,即黔江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及武隆县,丰都县。区域内拥有世界级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景区18处,3A级以上的景区近60处。 重庆武陵山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分散,集中度不够,但大多分布在国道319沿线。中西部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东南部旅游资源则呈现出历史人文景观,在功能分区上还没有具体的定位,可结合资源点在空间上分布规律,进行点轴开发,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发展的网络式发展。 三、重庆武陵山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旅游开发现状 重庆武陵山近几年旅游发展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旅游开发模式也由原来的旅游观光模式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模式,其中乡村旅游更是异军突起,占有较大的比例。游客接待人次也是在逐年增多,接待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各区县旅游收入占GDP总额比例还是相对较小,旅游发展程度不高,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不强,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开发中凸显的主要问题 1、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题不鲜明 重庆武陵山旅游资源种类多,但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目前各景点普遍存在开发

(发展战略)重庆发展概况

重庆发展概况 地理交通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 重庆拥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和达万铁路。另还有铁路支线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兰渝铁路、渝利铁路、遂渝二线、南涪铁路。成渝城际铁路、渝万铁路(城际铁路)、渝黔新线也即将动工。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渝郑、渝昆、渝鲁,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9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5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邻垫高速(邻水至垫江)忠垫高速(垫江到

忠县)及重庆内环快速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省的宜宾。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等城市。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贵州境内。 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重庆全市现有两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第三座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正在建设。 自然环境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

2020国家中心城市出炉名单

2020国家中心城市出炉名单 有媒体披露说,这一消息公开后,很多城市都表示要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沈阳、南京、 武汉、长沙、成都、郑州、杭州、西安、青岛、宁波、厦门等都加 入了这场竞赛。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家中心城市是部分省市代表热议的一个话题。 对此,回应说,“陕西是过去西北局的所在地,大秦帝国也是从关中起来的。你们研究一下,可以考虑,如果衔接好,给国务院专 门写报告,尽可能给予支持。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 热议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有城市入围或有望入围省市的代表。 “郑州是中国的中心,既是河南的省会,也是天地之中。”全国人大代表、着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在发言中说,在郑州建设国家 中心城市,可以对周边城市起到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河南省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 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区位优势和吸引力。 地区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 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8]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物流枢纽功能、开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9]中心城市 的培育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政治 经济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其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 文化 文化力量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资本、商品、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传播、扩散的网络终端。文化交流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发动机和助推器。 猜你喜欢:

浅析武陵山片区贫困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6597313.html, 浅析武陵山片区贫困的原因 作者:吴胡珂曜 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11期 摘要:脱贫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武陵山片区作为我国14个连片贫困区之一,其脱贫工作更是十分艰巨。本文仅就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原因进行探讨,并从自然环境、历史因素、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四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贫困的原因作分析,深入了解一个地区之所以贫困、发展落后的因素。 关键词:武陵山贫困片区脱贫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14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 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8,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人口1234.9万人。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较早实施扶贫的区域之一,但这些年来,其贫困状况一直没有改变,此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绝大多数居民享受不到城市化带来的福祉,广大的山区农民则生活更加贫困。而造成武陵山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原因,本文主要从环境、历史、人才、资金四个方面分析武陵山片区的贫困原因。 一、自然环境限制 由于武陵山片区大多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区边界,片区群山围绕,自然灾害频发,基础实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一直以来与外界联系较少。在经济发展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既没有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也很难形成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因此,武陵山片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而导致其基本处于与外界经济体相分离的状况,无论是工业用地还是农业用地,多山的自然条件都限制了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交通瓶颈制约了武陵山片区内的交流,加上行政区划的分散与地区保护使得经济发展成果难以扩散到其周边地区,因而武陵山片区的发展便孤立于外界,难以与发达地区实现经济互补的发展路径,而片区内的各个县市又基本都是贫困县市,所以在片区内也无法实现有效的经济实体,这便限制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流与共享,以至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陵山区经济的区域性发展。[1] 二、历史发展滞后 历史上,武陵山片区本来就开发较晚,发展迟缓。解放前长期实行封建领土统治制度,直到建国初期,匪、烟、枪“三毒”与官、匪、霸三个结合仍然是这一地区显著的社会政治特点,交通闭塞、文教不兴,使得在建国后该地区仍没有取得有效的发展。“一把刀、一把火、一把种了、一把灰”又是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成为建国初期湖南省最贫苦的地区。据1950年的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

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近日获得国务院批复。 规划确定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范围包括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11个地(市、州)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北11个、贵州16个、重庆7个,湖南省除了湘西自治州8县市之外,还包括怀化市的全部县市区、张家界市的全部县区、邵阳市的8个县区、娄底市的3个县市、常德市的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片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3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万人,农村人口2792万人。该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规划的总体要求包含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四个方面的内容。指导思想提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目标。规划明确了6条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规划明确了5个方面的战略定位:扶贫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民族团结模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确定了10年间的主要发展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10%,“十三五”期间高于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7%,“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8%,“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8%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45%以上;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在“十二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8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6.4%。以内,“十三五”期末下降到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重庆地形,经济发展特点,人口分布,政策等方面,了解重庆各主城区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高速发展的重庆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城市问题突显;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制约工业的发展;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非农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受到地形、交通、政府政策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 To chongq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ongqing ter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chongqing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peed

武陵山地质

1地质概况 1.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涪陵武陵山境内。武陵山为“掀斜”型山岭,山岭丛聚,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育。 河流流经区域地势宽广,较为平坦。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整体近似南北走向,局部出现东西走向。河道东临安置房建设项目施工区,西临武陵山街道。河谷高程956.43m-990.47m,两岸高程959.52m-993.96m,相对高差3.09m-3.49m。河流主槽明显,岸坡较陡。 1.2地层岩性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区内出露二叠系中统长兴组(P 2 c)地层和第四系全新 统有人工堆积层(Q 4s)、残、坡积堆积层(Q 4 el+dl)、冲洪积堆积层(Q 4 pal),现 分叙述如下: 二叠系中统长兴组(P 2 c):深灰、灰色薄层含燧石团块灰岩;硬度大,性脆;在武陵山山坡陡崖河流出露基岩为此层。 第四系残、坡积堆积层(Q 4 el+dl):黄褐色粉质粘土夹杂石灰岩砾石,该层主要分布在工程区斜坡,厚度约为0.5m-1.5m。 冲洪积堆积层(Q 4 pal):黄褐色粉质粘土,可塑状。该层广泛分布于河床和阶地。其中在河床中粉质粘土夹杂少量石灰岩砾石,厚度约为0.2m。 人工堆积层(Q 4 s):杂色,主要由建筑、生活垃圾、碎石、粘性土等组成;土质结构松散,主要分布在安置房建设沿岸及部分河床、邻近公路地段。 1.3地质构造 武陵山地处中国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的一部分,属于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有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由于受近代鄂西—贵州高原大面积急剧上升的影响,具有自西北向东南掀斜上升的性质。 1.4其他概况 河流堤岸局部区域为石灰岩砌的堤岸;流经安置房建设区域局部为混凝土堤岸。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研究4100字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研究4100字 摘要: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对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最邻近分析法、基尼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布局的类型及其在各地市的分布差异,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景区在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客源市场等因素。 毕业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旅游景区;空间布局 一、引言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区域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且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风情浓郁。区域内自然景观原始奇特,人文景观自成一体,拥有很多垄断性和品牌性的旅游资源。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旅游资源的分布则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而这种地域差异性对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而且对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如Christaller(1964)基于中心地理论提到了旅游者的游憩活动与城市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Butler(1980)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Lundgren(1973)和Britton(1980)建立了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吴必虎(2001)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Re BAM)]。陆大道(2003)对点轴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Alan(2006)认为交通、旅游资源及旅游者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林明太、黄金火(2007)提出莆田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一心七瓣”的扇型格局。党晴晴(2010)根据大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进行调整优化。黄远水、陈钢华(2010)分析了福建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区域分布特征,界定了其在全省及各设区市的空间结构类型。申涛、田良(2010)分析了海南岛41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和模式。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理论、模式、影响因素以及优化对策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对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对片区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有益指导。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所占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再利用研究模型,如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 (二)数据来源 利用国家旅游局以及相关部门网站上公布的数据,选取区域内截至到2014年评定的国家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点),共有66处。这66处旅游景区(点)基本上囊括了武陵山片区的主要景区(点),对区域旅游吸引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66处旅游景区(点)的地理坐标借助谷歌地图进行标定,并利用ArcGIS10.2对地图矢量化,得到武陵山片区国家A级以上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目录 序言 (4) 第一章基本情况 (5) 第一节规划范围 (5) 第二节自然条件 (5) 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 (5) 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6) 第五节发展机遇 (8) 第六节重大意义 (9) 第二章总体要求 (10) 第一节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2) 第四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空间布局 (16) 第一节功能分区 (16) 第二节空间结构 (16) 第三节城镇布局 (18)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19)

第一节交通 (19) 第二节水利 (21) 第三节能源 (22) 第四节通信和信息化 (23) 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 (24) 第五章产业发展 (24) 第一节旅游业 (24) 第二节特色农业 (26) 第三节加工制造业 (28) 第四节现代服务业 (29) 第五节民族文化产业 (30) 第六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31) 第七节产业化扶贫 (32) 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32) 第一节村庄建设 (33) 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4) 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 (34) 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35) 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35) 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36) 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38) 第一节教育 (38)

第三节科技文化体育 (41) 第四节社会保障 (42) 第五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42) 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2) 第一节重点生态区 (43) 第二节生态建设 (43) 第三节环境保护 (44) 第四节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45) 第十章改革创新 (45) 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 (46) 第二节扶贫机制创新 (47) 第三节协作机制创新 (48) 第十一章政策支持 (48) 第一节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49) 第二节投资、产业政策 (50) 第三节土地政策 (51) 第四节生态补偿政策 (51) 第五节帮扶政策 (52) 第六节扶持重点群体 (53) 第七节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 (53) 第十二章组织实施 (54)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目录 序言 (4) 第一章基本情况 (5) 第一节规划范围 (5) 第二节自然条件 (5) 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 (5) 第四节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6) 第五节发展机遇 (8) 第六节重大意义 (9) 第二章总体要求 (10) 第一节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三节战略定位 (12) 第四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空间布局 (16) 第一节功能分区 (16) 第二节空间结构 (16) 第三节城镇布局 (18) 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19) 第一节交通 (19) 第二节水利 (21) 第三节能源 (22) 第四节通信和信息化 (23) 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 (24) 第五章产业发展 (24) 第一节旅游业 (24) 第二节特色农业 (26) 第三节加工制造业 (28) 第四节现代服务业 (29) 第五节民族文化产业 (30) 第六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 (31) 第七节产业化扶贫 (32) 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32) 第一节村庄建设 (33) 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4) 第三节改善人居环境 (34) 第七章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35) 第一节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35) 第二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36) 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 (38)

第一节教育 (38) 第二节医疗卫生 (39) 第三节科技文化体育 (41) 第四节社会保障 (42) 第五节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42) 第九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2) 第一节重点生态区 (43) 第二节生态建设 (43) 第三节环境保护 (44) 第四节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45) 第十章改革创新 (45) 第一节深化体制改革 (46) 第二节扶贫机制创新 (47) 第三节协作机制创新 (48) 第十一章政策支持 (48) 第一节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49) 第二节投资、产业政策 (50) 第三节土地政策 (51) 第四节生态补偿政策 (51) 第五节帮扶政策 (52) 第六节扶持重点群体 (53) 第七节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 (53) 第十二章组织实施 (54) 第一节组织协调 (54) 第二节规划管理 (55) 第三节监测评估 (55) 附表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域范围 (56) 附图图1.武陵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57) 图2.武陵山片区三维地形图 (58) 序言 按照中央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 武陵山片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和《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编制本规划。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 湖南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充足,近年来,在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驱动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推动当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先从理论上阐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并对当地产业的发展效益以及发展路径做出分析。 标签: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效益评价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创作、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音像业和网络业等内容。旅游产业则是为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的产业的总称。随着近年来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欲望也不断提高,各地区也将旅游开发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产业边界随着产业增长出现的产业收缩的过程。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文化旅游产生兴趣,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从产业类型的角度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属于“朝阳产业”,其在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重合区域,因此,具备融合发展的条件;从产业发展效益来看,二者的融合能够推动一个新的产业类型的出现,从而扩大各自的市场需求,让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游览,而具备了教育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并推动当地文化的开发、传承与创新发展。 二、影响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 武陵山片区域涉及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总面积达17.18万平方千米。这片区域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容纳了白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传承下来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都具备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依托。近年来,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推动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下,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对游客需求的分析缺乏合理性,产业融合并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简单叠加,其中涉及了服务行业的系统调整,但是目前在武陵山片区的产业融合中,相关部门对于游客在产业融合中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缺乏数据支持,影响了产业融合策略的设计,降低了游客对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企业作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其在产业链条规划与设计中缺乏动力,难以平衡产业融合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影响了产业融合的长远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武陵山片区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并根据效益评价反馈不断优化融合方案。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 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则源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建立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也代表着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经济辐射力,经济辐射半径 一、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并逐渐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城市网络体系。在城市网络体系中,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经济要素、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网络体系的中枢神经,对处于该网络体系的其他城市产生影响,形成了某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看,中心城市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1]。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是在2005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的。是指那些在全国城市网络体中经济要素最为集中以及经济规模最为庞大的城市,是对于全国经济具有相当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其发展能带动全国围其他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联系国外市场的重要窗口,是带动区域经济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领头者。 经济辐射力是中心城市辐射力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经济辐射力体现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就业吸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2]。本文将针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通过横向比较展开实证分析,解析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辐射容、辐射强度以及辐射围。 二、文献回顾 田(1987)对全国性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定义了城市经济影响区:即城市经济影响区是指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域围。并通过构造城市经济影响力的复合指标,运用断裂点公式解出不同层级城市的影响区[3]。胡序威(2002)提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以及与中心市存在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县(市)两部分组成。都市区地域围的大小与中心市规模的大小呈正相关[4]。娟(2003)则通过综合采用空间要素、时间要素、流量要素以及引力要素界定出四个空间围,然后将这四个空间围进行叠加划分出都市圈的围[5]。顾朝林(1991)将图论原理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全国434个城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价,将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辐射[6]。王新生等(2000)指出,经济客体的空间影响围界定十分复杂,但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以省为例探讨了Voronoi图在经济客体空间影响围界定中的应用[7]。莉(2001)以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集合,构建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城市综合实力,确定各城市强弱影响区围,并据此预测省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8]。王法辉等(2004)引入划分GIS方法来划分城市吸引围[9]。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

第六章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以县城和周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小城镇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第一节小城镇与村庄建设 小城镇建设。支持一批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度假、商贸流通、加工制造等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形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小城镇。 中心村规划建设。编制中心村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农村村落。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住房。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规划建设中心村公用基础设施。 移民搬迁。按照自愿原则,整合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国土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资源,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

内的人口实行整体搬迁移民,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标准。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把发展特色产业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贫困村整村推进。以规划为平台,由县统筹整合资源,实施**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力争对每个贫困村的平均投入达到300万元以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增收产业。第二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乡村道路建设。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所有乡镇到县城公路基本达到三级标准,100%行政村通达,95%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生产用电。加强水库渠系配套建设,扶持修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加强农村生产用电保障。 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推进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 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研究 邓丹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落后,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发展旅游是武陵山片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武陵山片区在旅游开发、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据 此,提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全面调动各部门、全体居民的积极性,在全区域、全时空提供全过程、全层次的旅游服务,以期达到促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让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全域旅游;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6597313.html,ki. 1672-3198. 2016. 22. 013 1引言 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涵盖了包括恩施、凤凰、武陵源区、武隆、铜仁 等在内的71个县(市、区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我国扶贫攻坚规划的童点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该地区 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有 众多奇山、秀水、溶洞、峡谷等,其中以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知名度最高。武陵山片区又是典型的多民族居住 K,境内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彳乞彳老族等9 个世居少数民族,保留了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活动。因此,以旅游发展为突破口,特别 是构建区域内旅游协作发展,对武陵山片区的脱贫致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全域旅游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成都市大邑县于2010 年结合旅游度假产业提出来的。其后,学者厉新建又 对全域旅游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居民 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 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 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0 当前,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发展势头良好3片区内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旅游项目蓬勃兴起。同时,在跨省的区域旅游协作 方面达成共识,并于2014年11月成立了中国武陵山片区旅游合作联盟。但武陵山片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爯景。史重要的是,在冬季景色相对单调|些的时候不远处就有纯天然温泉—贺州温泉与之交相衬托,这里将是自驾游、自行车游、登山、垂钓、摄影等休闲度 假绝好的去处。度假村的发展会解决这一带人多地少 的矛盾,调整产业结构。由农业向旅游业的转变也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这一带的大环境将会“优中更 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耕地面积[,E.B/〇L:]>httpi//baike,baidu*:.G〇m/link.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2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 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薄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其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武陵山片区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开通高铁,而高速公 路也不发达,在中国高速公路地图全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武陵山片区是湘鄂渝高速公路网最稀疏的一片区域,甚至在湘西洲还没有机场,交通运输能力相对于旅游需求严重不足;第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严重不足,很多游客慕名而至,却失望而归,极大地影响了 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形象。 2.2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区域旅游整体开发缺乏特色和创新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涵盖长江E峡、张家 界、梵净山、重庆武隆等全W知名景点,但在旅游产品 开发来看,缺之尚品质、尚品位的旅游精品和文化内涵,大多采取游览观光的简单模式,经营模式单一,服 务项目雷同6而且,在武陵山片区整体旅游设计方面,片区内各旅游最点之间协作机制未完善,缺乏以点带线或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 2.3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技能水平有限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落后,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水平落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加上地处旅游目的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人很早綴学靠着旅游资源从[幻李文伟.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途径研究—兼论湖南省猪肉产业链功能效果评价[fi].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12). [3] 张满园,张学鹏.基于博弈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主体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加09,(01):397. [4] 易金.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与产品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攀, 2007,(3). [5]卢小金,邓振锋.我国周末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研究—以桂林市 周末旅游市场为例[J].市场论坛,2007,(08) :85. [§]许洪杰.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居民“边缘化”现象研究—以广西贺州黄姚古镇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1 ?(6). [7]根据贺州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计算得来[幻. 作者简介:邓丹(1981—)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428 现代商贸工业I2016年第22期

重庆市主城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

重庆市主城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采用GIS技术,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规模、空间分布等特征,并采用DEM、距离市场的距离、距离道路的距离、距离水域的距离等建立回归分析,探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关系,为农村居民点规划、整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密度;voronoi图;农村居民点;回归分析 前言 中国农村居民点众多,是目前的主要居住形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1]。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实行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政策,客观上都迫切需要对农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细致研究[2]。农村居民点规模既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反映了居民居住习惯的差异[3]。开展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的研究、对指导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关农村居民点问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他有关农村居民点的问题具有显著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者在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尺度下对农村居民点进行了研究。重庆近年的发展迅速,合理的调整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对促进重庆发展,城乡一体化具有显著的意义。本文将应用GIS分析方法,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 1研究区概况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重庆市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九区面积约为5467平方千米。巴南区以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平地极少,面积约1825平方千米;渝北区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米面积约1452平方千米;北碚区内多山地丘陵,平坝较少,水系丰富,全区是“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坝”的自然特征,面积约755平方千米;九龙坡区海拔最高处为中梁山698.5米,海拔最低处是长江边小河口170米,丘陵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0%,以中、低丘为主,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间,面积约432平方千米;沙坪坝区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面积约383平方千米;南岸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面积约274平方千米;江北区地貌大多为“坪”、“丘”、“谷”、“坝”以浅丘陵为主,海拔为160—679米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面积约221平方千米;大渡口区自然环境优美,北有双山,南有长江,城市依低山岭而建,随山起伏,面积约103平方千米;渝中区东、南、北三面环水,西面通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地形最高处海拔394米,最低处167米,面积约22平方千米。 2研究方法 2.1原理 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类型、用地比例等分析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选取地形、河流、城市中心以及交通等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

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力保这12座城市

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力保这12座城市 2013-5-09 10:15 来源:战略论坛 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必须力保的12个城市。有你家吗?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会将其60%的军力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遏制中国。同时,美国正在试飞 X-51A超高音速飞行器以实现一小时内打击全球目标。面对美国到我们家门口的威胁,我们不禁要设想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突然打击,中国将力保的城市有哪些?下面是战略网小编整理的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必须力保的12个城市资料。大家都来看看有你家吗? 第1个受保护的城市:北京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其常住人口接近2000万,居中国第二。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今天的北京拥有41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位居全球第二。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第2个受保护的城市:上海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又称“上海滩”,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上海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举办过世博会。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上海全市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9.3%,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02.33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第四的城市,次于澳门、香港、深圳;它的常住人口2302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是中国最大的工商、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第3个受保护的城市:成都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南)。成都横跨四川盆地、川西高原两大自然景观,南部、中部海拔较低,西部海拔较高。成都兼有山景、平原、丘陵之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成都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南与眉山相连,西与雅安、阿坝接壤。成都幅员面积12390k㎡,东西最大横距192km,南北最大纵距166km。 成都幅员面积12390k㎡,管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截至2010年10月31日)。而四川的山区可能有的导弹发射井也使得成都特别受到保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