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形象记忆:

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拇指放于掌内握拳: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分相当于山顶,四指从根部起的第一节的部分相当于山脊,手指间缝相当于山谷。手的小指外侧相当于陡崖。

学生活动

根据已学关于地形的知识,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高度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

步骤:详见参考教材P26活动题1。

制作过程由学生教科书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和指导。

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绘制出来的等高线轮廓和地形模型,总结: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

〖设计意图〗通过绘图、读图并且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基本地形。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阅读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分析这种表示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法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

用分层设色法绘制的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沿着某一方向画一条直线。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画法的关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应垂直投射到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上,并用平滑曲线连接。

阅读教材P28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把剩下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以引导学生画图为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画图地

图能力。

1、课本28页活动图,查看图1.39、图1.40、图1.41,比较它们的差异。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题,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世界地形图上(见附图)找到下列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基础图,锻炼学生的动手找图的能力。

课后小结

本课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学习了地形图的判读,懂得了海拔高度及相对高度的含义,熟知了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通过从图上获取信息,为生活提供方便,并且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后习题

1.黄山比泰山高出349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

2.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盆地底部的海拔是( )

A.-132米

B.1668米

C.132米

D.900米

3.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和等五种地形。

4.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地形图。

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

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 析) 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4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 专题04 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下图的500米、1500米是海拔)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的1000米是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各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出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2)判读: ①等高距: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一样。

②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如下图,a 处较陡,b处较缓。 ③山脊和山谷:凸低为山脊,凸高为山谷;山谷容易发育成河流,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下图,线段m为山谷,n为山脊。 (3)计算: ①会读出一座山峰的高度和推测出一座山峰的的海拔高度范围。如上图,山峰D 的海拔范围为:700 ②会推测陡崖最高处的高度和最低处的高度及相对高度。如下图,陡崖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200≤H

③会根据海拔高度计算温度: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应用: ①修筑梯田地点:缓坡处适合修筑梯田 ②选择公路路线:经过的等高线比较少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适合建公路。 ③建大坝:盆地口袋型的地方,大坝就在布袋口的位置。下图中,大坝适合建在 A 处。 2、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判定地面的高低起伏)

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反映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典例分析] 例1:读下图回答: (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 ; (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 ;并绘出河流流向; (3)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思维导图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海拔:某一个地点高出 ⑴的垂宜距离 相对為慶:某个毗面栗牛地点高 出另一卒地点的⑵薙离地面高度的计尊 含沁诲拔相同的各点的连贱 除陡崖外”任盘寻高线, 都是一EL的曲践等高线 同一条等离践上的各,特点」点,海扱高 度型L 等謂线有克数祭 含艾:用等髙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山年:等髙线闭和,盘值从中同向四周遥渐卫_ 蠢 地:等髙践封阖,数值从酉周向中咼達谢⑹ 山嶷:等高禰的哼曲部分向卫一凸出山 咨:等高喪怖穹曲部分向卫L凸出鞍 部」个山顶之间的低逢部分 陡屋:等商致⑴)处 判述 零探线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等 高 线 地 形 图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地形剖 面图 分层设色 地形图 片色表示冰雪, 褐色表示高山 定文[用不同的颜色 表加小同的高度 绿色表示竺L;疏色表示㈣: 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 山地 班㈣为基础转绘成的 可以立观的看出地面的起伏 绘制步骤 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

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 二、知识点解析

500米之间;山地海拔高,起伏大;高原海拔高,起伏较小。 答案:B 知识点三、地形剖面图 (1)定义: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2)优点: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低起伏的状况。【例3】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a B . b C . c D . d (2)在图乙中画出图甲沿线的地形剖面

地理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1.4地形图的判读-人教版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梳理: 等高线地形图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如下图中,甲处的海拔为1500米,乙处的海拔为500米。 2.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处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500米=1000米。 3. 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二、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与等深线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3)等高线的制作。 (4)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上的高度为海拔,单位是米;同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 (5)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深度相等。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势高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是相等的;地势越高,数值越大,地势越低,数值越小。 (2)判断坡度的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特别是山区,地图上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3)判断山地地形部位:以山地为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思考:它们都代表什么? A:山顶 B:山顶 C:鞍部 D:山脊 E:山脊 F:山谷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含义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二、设色的原则 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丘陵;褐色——高山;白色——雪线以上的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目前,我国常用的分层设色地形图中,200米等高线以下为深绿色,200~500米等高线间为浅绿色,500~1000米等高线间为浅黄色,1000~2000米等高线间为深黄色,2000~3000米等高线间为浅褐色。 三、作用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深度)范围不同,需要查看图上所附的高度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 四、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程度

人教初中地理七上《1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word教案 (3)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空中的高低坎坷跟地形典范。 【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征询:请教同学们一个征询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1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夷易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一致个珠穆朗玛峰什么缘故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13米〞指的是什么高度?〔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夷易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那么指的是什么高度?〔按照故事提出海拔,绝对高度的征询题〕 请同学们翻开册本24页,寻出两个不雅观点:1.海拔;2.绝对高度。 [板书]1.4地形图的判读 1.空中高度的确定 [教师讲演]在了解海拔跟绝对高度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个不雅观点,叫海平面,海平面的确是指海的水面,世界上是不是到处的海的水面高度根本上一样的呢?因此不是。我国的标准海平面0米是以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为起算点的。 [板书]1.海拔2.绝对高度 那么什么叫海拔跟绝对高度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年夜伙儿做个树范。 [教师讲演]从上面的树范再套入到真正的山,请看大年夜屏幕〔对海平面、海拔〔绝对高度〕、绝对高度进一步阐明〕从上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海拔根本上以米做单位的,不克不迭用其他单位。〔引用差错树范提醒老师〕 通过刚的深造,相信同学们已经操纵了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绝对高度了。刚我们是在正面去看这些山体,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从山体的上空去不雅观看跟讨论山体的地形。 [教师讲演]请同学们看册本24页第三段文字,寻出等高线跟等高线地形图的不雅观点。 [板书]2.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讲演]请同学回答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不雅观点。回答得特不行,大年夜伙儿看大年夜屏幕谁人图,上面的线全部根本大将一样高度的各个点连接起来的等高线,留心,是一样高度的点。这些差异高度的等高线,我们从上面看下去的确是一圈套一圈的,再把这些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讨论: 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 引入: 那么,在地图上如何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 引出课题: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设问: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的高度为4000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观察图1.34甲、乙两地高度。

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 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500米 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 甲地相对于乙地的1000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图上,就绘制出了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观察图1.35等高线。 引导: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A、图1表示山地,图2表示凹地或盆地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的表现也就不一样。 延伸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承转: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3、不同地表形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表基本形态: (教材P25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顶:山的最高部分 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出凸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精品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1.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出示地图: 提出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我们该怎样从图中获取信息呢? 2.基础认知——海拔和相对高度

通过图中数据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 补充对海拔的认识材料: 3.深入了解——等高线 展示定点,引导学生画一画认识等高线的原理。 链接: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介绍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

差。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4.引导学生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链接生活问题: 小李和小王想去爬山①,他们设计了两条路线,如果省力的话应该选择哪条线路?为什么? 5.互动交流:你爬过山吗?你认识山体中的这些部位吗? (1)你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吗?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交流山体中的每一个部位。4.按提示画一画。 观察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实践应用: 根据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判断应该选择A线,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5.认一认: (1)找一找,写一些

(2)认识山峰:(3)认识山脊(4)认识山谷(5)认识陡崖(6)认识鞍部(2)观察总结山峰的特征:等高线闭合,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用“”表示。 (3)发现山脊的特征: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4)发现山谷的特征:等高线最弯处向高处凸出 地势中间低,两侧高 (5)发现陡崖的特征: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并呈锯齿状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技能目标: 能在地图上是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绘制地形剖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坡度陡缓 难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准备:等高线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地形剖面模型、水彩、小刀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1、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要点,巩固所学知识。 2、课件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习题,再练一练: (2013•某某)如图1为某同学所画的一幅地形景观图,其最有可能与图2中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是() A、A B、B C、C D、D 二、教学新课: 师:每个小组分发一X等高线示意图,指导学生用水彩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生:分工合作,参照课本第27页图1.42,在等高线图上绘上不同的颜色。

师提问:比较一下你们所绘的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这幅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师讲解:没错,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板书: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师:指导学生看图1.42,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着色上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 200M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 200~500M用浅绿色,表示盆地 500~1000M用浅黄色,表示丘陵 2000~3000M用深黄色,表示高原 3000~5000M用棕黄色,表示山地 雪线以上的部分用白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 板书:1、着色规律 学生活动:1、看看书本27页图1.39、图1.40、图1.41,比较、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 2、读图1.4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素描图上,归纳出五种陆地地形类型的基本特征,然后完成下表。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上表。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到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等地形区,说出它们的海拔高度。 学生回答 师: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只要读出各地面点的海拔,就可以知道地面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1_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时间 课题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型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地形图中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并引出绝对高度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一、导入新课 钓鱼岛是我们国家的神圣领土,有位爱国人士要出海保卫钓鱼岛,把五星红旗 插到岛的最高处,出发前搜集了一幅钓鱼岛的地形图,这下他犯难了,地形图 怎么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帮助他,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形图 的判读》 二、教授新课 首先请大家先自己阅读课本24——26页文字,并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 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 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用等高线表示地 形的地图叫做,把海洋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 (2)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 过渡:不错,刚才大家预习的效果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再更加 详细的探讨一下,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 板书:一、会读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地面高度的测量 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板书:1、海拔 2、相对高度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表示地面高度的方式有海拔和相对高度,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用三维仿真模型在电脑上演示等高线的形成原理 板书:二、绘制等高线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 板书: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提问:根据电脑出示图片归纳,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 归纳小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板书:(一)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 阅读书25页图1.36“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示意图”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山地不同部位名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1课时4页)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了解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不同的山体部位,并判读坡度的陡缓。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教学重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不同的山体部位。 教学难点 山脊和山谷的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如 果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需 要什么地图?(交通图)想知道 景点的分布,我们需要什么地 图?(旅游图)想知道世界上各 个国家的分布,我们需要什么地 图?(世界政区图)那么有没有 地图能够把我们陆地的高低起伏 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种 新的地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 学习的内容 ——地形图的判读。 观看地图,积极思 考。 复习导入,引发好奇 心。 情国庆期间,小明和朋友去北学生进入情境,为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

境 创 设 京香山游玩,随身携带了香山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应该怎么读呢? 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趣。 自 主 学 习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4-25页完成《自主互动课堂》的预习题。 学生认真预习,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勇 闯 难 关 第一关: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1. 4. 闯关题:甲山的海拔为 米,乙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乙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见PPt ) 学生阅读书本,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的 理解。 讲学练结合,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 第二关:绘制等高线 1. 结合课本上的图,小组合作讨论:等高线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堆硬币的方式理解等高距和等高 线,并尝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 动画: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讲 学生先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 “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呢?学生四 人为一小组,全班分 为若干组,各小组利 用手中的硬币堆积, 利用动画演示,形象生动。 相关训练,巩固新知。

初中地理初一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详解

初一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详解 第四节c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之差 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3、(重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5种地形部位(课本第25页)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升高) ②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③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 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 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修路、爬坡水渠、水库选址) 水库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如下图中甲处)

大坝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洼地、小盆地的狭窄出口处(最好在峡谷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如图中乙处) 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如图中ABC)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不同颜色代表的地形 绿色表示平原 ,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2、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海拔和地势特点)课本第27页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崎岖不平、具有陡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 三.地形剖面图 绘制方法(描点、引线、连线,注意处理好相同海拔的点之间是上凸还是下凹参见课本28页的图)。 1.我市某地理探究小组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利用其进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参与到活动中。(10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力。 课标与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地图吗,都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呢,有什么用图呢?学 教师提出问题: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了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

瑞昌市第七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9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书本P25页图1.36,思考图上有什么? ①方向标 ②闭合的曲线 ③线上标有数值等 2.课件展示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生注意观察并读课本P24页内容及图1.34,图1.35,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①什么是海拔? ②什么是相对高度? ③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什么意思? (2)想一想: ①相对高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②什么是等深线? ③等深线上的数值有什么特征?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3)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数值。 (5)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线叫等深线。等深线上的数值一般是负数,表示在平面以下深多少米。 4.学生仔细读课本P25页图1.36,归纳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填入下面表格中。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示意图 等高线图 表示方法闭合曲线外低内等高线弯曲部

【合作探究】 1.同桌合作,利用书桌上的书本叠起来,模拟山体的不同部位及等高线的制作原理。 2.观察书本P25页地形实体图与等高线图,讨论等高线的疏密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坡陡,等高线密集;坡缓,等高线稀疏。 3.观察等高线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思考:它们有什么规律?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都是相等的(该数值叫等高距)。 【拓展探究】 教师展示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激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山脊、山谷还有哪些技巧? 作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交点的海拔数值比两侧高的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2.如何估算山峰的高度? 通常山峰与紧邻的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小于等高距。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重叠在一起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就是陡崖的相对高度。 4.想一想等高线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例如:(1)山脊通常是一座山的分水岭。 (2)山谷往往形成小溪或河流。 (3)陡崖处往往形成瀑布。 5.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原理一样吗?(一样) 学习活动二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 【自主探究】 学生阅读课本P26页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说一说: (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 (2)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优点? (3)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基本有哪几种? 2.想一想: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的区域分别表示什么地形? (1)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大范围区域内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 .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尤其是对山脊和山谷的辨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导言: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初一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在这里用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设疑导思吸引着他们。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二、指导学习,探究创新: 学生自读课本,结合图1.34和图1.35自学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学案第1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学以致用: 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1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 ◆教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并不是要求只认识山地的这三个部位,鞍部和陡崖也是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尤其是鞍部,尽管容易识别,若不给学生指明,常常被看成山谷。山峰、鞍部、陡崖比较容易识别,山谷和山脊的区分则相对较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是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是“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基础,是学习的重点。“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习的重要成果展现,又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资料,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够在等高 线地形图上找出某一点的海拔,并准确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并判断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3、综合景观图,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五种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让同学直观理解相对高度与海拔的概念; 2、通过观看微课与自绘图,着重理解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 3、通过活动实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地形剖面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课前准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年级上册04 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04 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5、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 10米 B. 410米 C. 48米 D. 200米 2.读下图,指出图中流经辛庄和城区的河流基本流向()

A. 自东北流向西南 B.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西南流向东北 D. 自西北流向东南 3.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 B. 离海近 C. 海拔高 D. 人口少 4.据图,说出冰岛的地势特点() A. 东高西低 B. 南高北低 C. 中间低四周高 D. 中间高四周低 5.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读福建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关于如图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村图中相距2厘米,实际距离30千米 B.丁地相对丙村气温大约低4.8℃

C.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适合种植苹果 D.甲乙丙三个村落,乙最可能发展为城市 (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A B.B C.C D.D 7.读图,回答问题,关于山顶B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最正确的是() A. 110米以上 B. 120米以上 C. 120米至130米之间 D. 130米值140米之间 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海拔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2)丙部位的地形是() A.山谷 B.洼地 C.山峰 D.陡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