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配套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配套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代优秀诗词。下面我们学习本册的最后四首诗。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学习《秋词(其一)》

1.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秋词》是他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2.诗歌朗读

(1)学生自读,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

明确: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

3.诗意理解

大声朗读诗歌,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诗意。

明确:自古文人悲叹秋天寂寥,我却说秋日胜过春朝。晴空万里黄鹤冲云直上,引发诗情飞向碧空云霄。

4.领悟诗情

(1)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作者却一反常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秋,在大自然中,永远扮演着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地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2)后两句作者推出“秋日胜春朝”的证据——“晴空一鹤排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分析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作者高远爽朗的心情。

诗中一个“排”字,蕴含着深意。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5.归纳提升

(1)齐读整首诗,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明确: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与它的写作背景有关。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写诗的背景:

明确: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3)同学们积累一定也积累了不少关于秋天的诗词名句,互相交流。

明确:其他关于秋天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日明中。

秋声——未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6.结束语

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迂回,难免会遇到坎坷与困难,我们在厄运的面前不能低头,要坦然面对,迎难而上,做一个奋发为、昂扬向上的斗士。

目标导学二:学习《夜雨寄北》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去欣赏一首一千多年前的情书,看看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李商隐是如何表达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1.作者简介

明确: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2.诗题解读

明确: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3.诗歌朗读

(1)学生自读,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

4.诗意理解

大声朗读诗歌,想象诗里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摹下来。

明确: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的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5.诗句赏析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有何不同?

明确: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是写眼前的景还是想象中的景?如何理解“涨”字?

明确: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如何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明确:“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6.主旨理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补充名家对《巴山夜雨》的评价:

纪昀评说此诗:“作不尽语,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

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

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

7.随堂练习

1.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

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

又表现出诗人愁思

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

诺友人,不仅是

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

时空之间徘徊不已,

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2.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三、板书设计

秋词

自古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比

我言豁达乐观的情怀

夜雨寄北

实写

思归的急切心理

虚写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这节课学习后两首诗歌,感悟它们的情感和魅力。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写作背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闲居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也已68岁,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从这首诗中可以明显看出这点。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2.走近作者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作家。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3.诗歌朗读

(1)学生自读,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

3.理解诗意

大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里的画面,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明确: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诗句赏析

1.具体分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如何理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中画线词语的作用?

明确: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

(4)具体分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

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中画线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

5.主旨理解

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渴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目标导学二:学习《潼关》

1.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2.诗歌朗读

(1)学生自读,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

明确: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

3.理解诗意

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诗意。

明确:从古至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西风吹散、吹远。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象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5.归纳提升

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是14岁的谭嗣同在陕西潼关饱览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时所作。反映了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从诗中,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6.结合写作背景了解诗歌:

明确: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他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荣光。但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7.补充名人评价:

(1)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2)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3)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作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精神传承。

三、板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虚实结合,表达报国情怀!

潼关

诗人内心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拟人移情于物

可取之处

由感知内容到理解赏析,循序渐进。写作背景的介绍不死板,适时引出,增强了上课的灵活性。

不足之处有些问题设计得略显粗糙,影响学生理解的角度。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时光不老人易老。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 教学目标: 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诗文,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尤其是在唐朝,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这对跨越时空的组合,被称为“大李杜”。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个 "小李杜"组合,你们知道是谁吗?(生答),你们不知道的是,李商隐还是我们的老乡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介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读诗题,体会诗意 1、指名读诗题,重点在“夜,雨”,揣摩再读。 2、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 3、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治县)做幕僚,妻子却远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4、齐读诗题。 (三)通读诗文,感知诗意 1、师生听录音示范朗读。 2、学生模仿,读出节奏(教师提要求)。 3、指名读、齐读。 4、学生看注释,理解诗意。 5、质疑讨论,疏通大意,师生明确诗意。 6、再读诗文,体会情感。 (四)想象画面,品出诗味 1、感受诗境,体会诗意,先把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大家听,再用画笔把自己在诗境中想到的物象展现在画纸上。与同学、老师共同分享。(师:单纯的翻译使诗歌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和韵味,怎样使诗歌的意境更好地标下出来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如我们来画一画吧?) 学生在黑板上画,并讲自己的想法。 2、闭上眼睛,假设此时你就是诗人,能感受到什么呢? 讲述感受 (语言描述)我的想像是这样的: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外面下着大雨,电闪雷鸣,一片漆黑。风雨中一间茅草屋隐约透出一点光亮,是诗人正在烛光下看着朋友的来信。朋友在来信中问他回去的日期,但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风雨声中,诗人更加感到悲凉和孤独。……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诗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关于作者和作品背景:(资料交流,出示投影)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三、诵读诗歌: 1、听朗读,注意体味诗歌的感情。 2、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评析。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深入学习此诗做好铺垫。 (要读出诗中的情感,如蕴含其中的郁闷、孤寂、思念和伤感。) 3、在评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教师范读。 四、解字释句,理解诗意。 五、研读文本,赏析诗歌。 1、“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诗看似平淡,实则内含丰富,请简要分析。 开篇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作者采用看似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及宦游人的乡愁及歉意,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2、“巴山夜雨涨秋池”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句中“涨”有什么表达效果? 是秋天,又是深夜,还有夜雨。在这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涨”既写出了秋雨满池,又暗喻了心中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4、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5、请简要分析本诗虚实相映的写作手法。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潼关》精品教案_15

■人教2011课标版(部审)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四首,P141页 《潼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属于部审人教2011课标版教材第二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最后一首,其前三首是刘禹锡的《秋词》(其一)、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所选的几首诗,都表达诗人的独特个性情感,以昂扬的格调,千百年来给后人以启思,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潼关》应让学生体会感受的重要内容。 同时,本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这四首诗属于课内精读篇目,已有的学习经验已为此诗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另此册中第一组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诗李白的《峨嵋山月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几首诗的学习,进一步夯实了学习诗歌的方式。教材的这两组诗歌学习,为学习本组诗,特别是本组也是本册的最后一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学习这首诗,也应有总结性质,为本册诗歌学习的再熟悉、集大成,所以,此首诗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承载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朗读与小学学习策略的一致性以外,到初中阶段,要更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就需要从字词着手进入诗歌中,这种学情决定了教学目的、重点的变化。同时,这一学段学生心理认真和成长特点,让他们表现出对诗歌审美追求;而像《潼关》这道诗,作者写此诗时14岁,与我们正学习的学生年龄差不多,谭嗣同的那种勇往直前、襟怀天下的品质,也正是正成长着的学生所亟需的。所以,这首诗,除了学习方式、方法上的作用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也很大。 【教学目标】 1、以课文所给的注释和赏析为抓手,辅助潼关相关资料和地形图,理清诗意。 2、参考诗歌朗读方法,结合已有的朗读经验,比照音频朗读,读准诗歌。 3、从“终古”“簇”“秋风”“吹散”“马蹄声”、“流”“尤嫌束”“入”“不解平”九个词语着手,赏好诗句。 4、比照张养浩的《山岥羊·潼关怀古》,悟懂诗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潼关与黄河、秦岭的位置关系图,搞清诗意。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对作者背景身世的了解与同体裁诗歌的比照,读出这首诗 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品读关键字,从而加深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这首诗,看看写首诗的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PPT) 偶感 油菜花开小麦青,山径斜阳过路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PPT配套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代优秀诗词。下面我们学习本册的最后四首诗。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学习《秋词(其一)》 1.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有《刘梦得文集》。《秋词》是他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2.诗歌朗读 (1)学生自读,把握诗歌的诵读节奏。 明确: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听范读,学习朗读节奏、语气、感情等。

3.诗意理解 大声朗读诗歌,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诗意。 明确:自古文人悲叹秋天寂寥,我却说秋日胜过春朝。晴空万里黄鹤冲云直上,引发诗情飞向碧空云霄。 4.领悟诗情 (1)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作者却一反常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秋,在大自然中,永远扮演着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地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2)后两句作者推出“秋日胜春朝”的证据——“晴空一鹤排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分析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映了作者高远爽朗的心情。 诗中一个“排”字,蕴含着深意。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5.归纳提升 (1)齐读整首诗,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明确:这首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与它的写作背景有关。我们了解一下刘禹锡写诗的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ppt课件(公开课001)

东莞市“慧教育融合创新”系列活动长安实验中学站 古诗苑漫步——课外古诗词赏析会 三合一案(分层学导练)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理解、赏析古诗词,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一些品味赏析方法,初步赏析古诗词并品味其意境美。 2.难点:激发想象、朗出情感。 三、学习方法 知人论世,诵读品味,赏析运用。 四、导学过程 (一)课前分层预学案 任务一:阅读与听读 (1)A、B、C层同学打开ipad中任务端的《七语上-课外古诗词(二)朗读》微课,听读一边看一边划分朗读节奏,然后仿照跟读;(2)(1)A、B、C层同学打开ipad 中任务端的《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阅读学习。 任务二:诵读与品味 (1)小组共读,读出节奏 A层同学辨音析形,之后反复习朗读,划分节奏,反复朗读,读通顺。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cháo]。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xiāo]。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zhǎng,zhàng]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zhú]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shù] 轮台。 夜[lán] 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cù] 此城,秋风吹散[ sàn,sǎn]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2)个人品读,读出情感 B层同学,划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或诗句,反复诵读,读出情感。 (3)分层辅读,读出韵味 C层同学观看ipad中任务端《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微课,反复吟诵,划出诗中的意象,读出意境与韵味,并作简要赏析,写在便利贴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夜雨寄北》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 2、理解“想象”这类表现手法在《夜雨寄北》情感抒发上的表达效果。 3、以《夜雨寄北》《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理解“想象”这类表现手法在古诗中描写“别情愁绪”的审美价值。 重点: 1、理解“想象”这类表现手法在《夜雨寄北》情感抒发上的表达效果。 难点: 1、以《夜雨寄北》《邯郸冬至夜思家》为例,理解“想象”这类表现手法在古诗中描写“别情愁绪”的审美价值。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三分钟播放《夜的钢琴曲五》,营造静谧沉思的氛围; 上课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也夜里听着滴答的雨声入睡吗?是的,大家都觉得安逸,可是大家不知道,就是在这样静谧的夜里,伴随着曾经的月华,照耀过多少刻骨铭心的的往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歌《夜雨寄北》,听一听那夜雨之下远行人

的喃语。 二、朗读感知 1、学生自读,理清字音和节奏。 学生活动:先自读,理清节奏和字音 2、学生齐读。 三、以读促学 研题目 【教师】同学们,我们说读诗首先读哪个地方? 【学生】读诗歌的题目 【教师】为什么必须要先读诗歌的题目呢? 【学生】因为诗歌的题目往往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教师】那你们能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吗? 【学生】比如《钱塘湖春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等诗题就交到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师】是的,读诗歌首先应该读题,那么《夜雨寄北》这个题目,夜雨当然不要解释,那么“寄北”怎么来理解? 【学生】“寄”应该是寄信的意思;“北”是北方。 【教师】李商隐为什么要把信寄到北方啊?寄给谁的信啊? 【学生】可能是友人也可能是亲人,因为他们都在北方。 【教师】同学们都推测的很准确,写这首诗时,诗人当时在巴蜀也就是现在咱们四川省,而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研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 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全诗,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宋玉在《九辩》中抒发自己落拓无偶的悲愁和不平,开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为一体,宋玉因此被称为“悲秋之祖”,“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断重复的主题。悲秋的诗句非常多,李白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牧的“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他是不是也想其他诗人一样悲秋呢? 二、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

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1、断句。 2、文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根据诗文含义,思考:在本诗中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分别体现在哪里? 议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晴空一鹤排云上 抒情:便引诗情到碧霄 3、赏析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并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字和“引”字。(赏析字的时候,首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先说本意,然后再结合诗句以及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感情,或者寓意) 排:“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引”化抽象的“诗情”为有形物,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秋景而不悲的感情,同时使诗歌也有了气势。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赏析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5、诗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2分钟)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和奋发的精神 随堂练习 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 一)教学设计 《秋词》(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感受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鉴赏的能力。 2、“以诗言志”。体会诗中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怀。 3、背诵,默写全诗。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感受诗词中语言运用的独特和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诗中“排”字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学会在诗词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学会自我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说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总结这些诗句中,秋天给人的感受,引出《秋词》(其一)给人的感受。(板书题目,作者)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并称“刘白”。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世人所熟知,有《刘梦得文集》40卷。 《秋词二首》是在作者刘禹锡人生失意时所做。当初顺宗任用王叔文对朝政进行改革,当时的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运动。无奈朝廷宦官等对这场革新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所以这场运动最终结果就是失败。革新运动失败后,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赐死,而作者刘禹锡也被贬至朗州做司马。虽然刘禹锡经历了失败,受到了打击,但是他没有萎靡不振,而是乐观的面对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中创作出的。

3、初读古诗,理解大意。 自古以来,人们每到秋天都会觉得悲叹秋天的寂寞与凄凉,但是我却要说秋天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下有一只一飞冲天的白鹤,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4、赏析古诗 a、诗的第1、2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比手法。作者把古人的悲秋与自己对秋天的歌颂相对比,表现出对秋天的赞美,并且否定了自古就有的悲秋论调,以此来表达自己乐观的心态。 b、从“自古”“逢”“我言”中体会到了什么? “自古”和“逢”体现出悲秋这一看法的时代久远,以及“悲秋”这一思维定势。“我言”体现了诗人的自信,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态度——颂秋。 c、作者为什么在众多秋景中挑选了冲天的鹤来进行描写? “鹤”有着丰富的寓意,如圣洁、清雅、长寿、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等。作者可能是用鹤来自喻,也有可能认为鹤是一种不屈的化身。诗句中“一鹤”描写出鹤的孤独,但是却呈现出非凡的气势。 d、“排”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排:推开、排开。 生动形象的展示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云霄的气势,同时展示出了作者昂扬的斗志以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e、“便引诗情到碧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我”澎湃在心中的诗情,就如同这凌空而上的白鹤冲上了云霄。从中体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无法被磨灭的斗志。 f、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乐观的精神以及昂扬的斗志。 5、拓展延伸 《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并默写《夜雨寄北》。 (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感知本诗的艺术特色。 ⒉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金题演练。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歌。 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作家及其写作背景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他的一生是不幸的,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裕)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仕途多艰,妻子早逝,心境是悲凉的。几年以前,当他在徐州卢循正幕府时,他颇为踌躇满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赠四同舍》)到四川以后,这种乐观情绪消失了。“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他断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甚至与同府的幕僚也没有什么交谊。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2、释题: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使用“寄北”。 二、指导朗读 1、要求读出语气、停顿、感情。1、2句读出苦闷,伤感,无奈,痛苦;3、4句读出快乐期盼之中夹杂“昔日之苦”。 2、划分节奏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目标:1、准确、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了解诗人; 2、合作交流,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合作交流,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关于诗人陆游,谁来说说你对他的了解?(找几生说) 师:同学们讲的很好,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我们齐读。 (ppt)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自幼好学,一生坚持抗金,为权贵所打压。他是一个富有才华而又多产的诗人。他的诗歌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个诗题与我们之前学的其他诗题有什么不同呢? 师:(明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个题目点明了时间、天气,就像写日记一样。你写日记都写什么内容呢? 生:(自由言说) 师:我们来看看陆游的日记里都记录了些什么呢?(ppt)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⑴火软蛮毡⑵暖,我与狸奴⑶不出门。 注释: ⑴溪柴:若耶溪(绍兴境内的一条溪流)所出的小束柴火。 ⑵蛮毡:毛毡。 ⑶狸奴:指生活中被人们驯化而来的猫的昵称。 诗歌大意: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师:这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风大雨之境,以及诗人在这冷天,和小猫待在一起不愿出门的处境。下面,我们来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其二)。同学们先自主朗读诗歌。(生读诗) 一、朗读诗歌了解诗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师:首先齐读诗歌——找3生单独读(注意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再全班齐读诗歌。 思考讨论:刚刚同学们说往往会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心事。每人和同桌讨论讨论,在这篇日记里写了什么心事呢? (思考讨论并发言)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词(其一) 教学目标 1、焦距正确、流畅、有节奏诵读 2、落实感悟,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4、以诵读积累千古名句为焦点,拓展阅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 难点:体会诗情,爱上诵读与积累 教学方法 讲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寻诗情 同学们,初看大屏幕,是否发现中间位少了什么?下面跟着音乐,一边跟老师做动作热热身,一边猜一猜诗题吧! 二、节奏诵读,知诗律 (一)AB大组竞读: 1、①本次比赛分为六个队,队员需要通过合作齐读、合作答题、单人答题为全队加分。单人答题加1分,合作答题加2分;②当老师说出“加油吧,诗人”的口号所有的小诗人们需要立刻安静、坐好;③选出最佳诗人组合并颁奖。 2、学生交流难学字词。 师总结:刘禹锡、寂寥、一鹤、碧霄 3、分节奏读词、读诗 总结:相同内容,不同节奏诵读,效果也不同。读诗词,节奏很重要。 (二)提醒学生七言律诗的韵律。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全班读 2、大组接龙读

3、互相评价 三、了解方法,入诗情 小诗人们,想要更深入的走进诗里,我们需要知晓一些小妙方:解诗题——通诗意——悟诗情。 (一)解诗题 1、从《秋词》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交代了时间,写了秋天的景象。 (二)通诗意 1、小组合作:①结合注释找出两种对比的景象;(抢答) ②互相说说《秋词》的意思。(小组推选代表开小火车说诗意) 2、观看翻译动画,跟读并尝试理解识记。 (三)悟诗情 1、破解情感“悲” ①师范读课文提问: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有一种什么情感?——悲叹、悲凉。 ②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呢? 出示悲秋名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杜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③发挥自身能动性,自觉自愿为全班情感诵读,比评两次,教师方评价选一加分 ④总结:你看那愁字正是:心头上的秋天啊!这几句给我们描绘一幅幅空寂、萧条的景象,所以秋天会“悲寂寥”——悲叹空寂、萧条。 2、破解意象“雁” ①刘禹锡笔尖轻轻一转,断然否定了前人的观点,用了一个充满感情的意向说明。这个意向是? 师范读最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引导学生说出——大雁。 ②破解“排” 大屏幕出示鹤冲云霄图,感受那孤影一只的凌云鹤,因为有了一个字,便显现出了非凡的气势。 3、总结:作者表面上是写大鹤雁在万里晴空里振翅高飞,冲破云霄,其实是借大鹤表达出大诗豪刘禹锡字里行间那种豪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同时,他能把悲凉的秋,另辟蹊径写得这么生气,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不可缺的。那么刘禹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情呢?说到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 群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础 (一)教材分析 1、先从文体出发。《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这四首诗的体裁都是七言绝句,短小精悍,朗读时断句为2\2\3;重音落在动词和形容词上。 2、再说本文特点。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写作方法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或乐观豁达,或情意绵绵,或慷慨悲壮,或意气风发,同一个季节勾画了不一样的秋景,抒发了不一样的秋情,呈现了迥然不同的诗作风格。 (二)学情分析 1、就知识结构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也具备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刘禹锡、李商隐、陆游的诗作,对他们比较熟悉,而对谭嗣同相对陌生。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之前也都有所涉及。

2、从语文经验分析,通过诗歌学习如何抓住景物主要特征,以及运用借景抒情这一方法进行文学创作,还是能力的空白点。 3、另一方面,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授本课的时候,一定要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在教学环节的推动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1、教学目标的确定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教学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学习抓住景物主要特点,并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202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 3.背诵诗歌。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学法:教师可从简短介绍七言绝句导入,让学生大略知晓七言绝句的历史及特点,快速明确学习内容的大体定位及方式。再从韵脚切入,通过吟诵,体会韵味。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描述画面,达到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结合第六单元所学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有多种描述。核心点是训练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同时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求,适当学习通过分析意象、借景抒情等手法理解诗歌,学习初步赏析诗歌,品味诗歌。最后提供作者所作的其他诗歌及背景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拓展诗歌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注意落实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文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使记忆牢固。用不同形式背诵,确保当堂成诵,并落实在笔头上,才能产生扎实有效的记忆。 三、导学任务 1.自读诗歌1——3遍,整体感知诗歌。 2. 借助工具书查找生词读音,并进行标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四首七言绝句。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查阅有刘禹锡、李商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的中国人;他们创设的种种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读者。古人云:腹有读书气自华!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古诗苑,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吧! 二、学习《秋词》(其一) (一)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今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秋天的。 1.走近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诗词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时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3.诗词吟诵 播放情境课文,学生跟读。 (二)精读细研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悲寂寥:悲叹冷清萧条。春朝:春天 译文: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赏析:首句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感觉——寂寞、萧索、悲凉,“自古”和“逢”,极言人们悲秋这一传统的时代之久远,以及人们不可改变的思维模式。 赏析:次句直接表明诗人对秋日的态度——秋天胜过春天。由此可知,诗人是带着昂扬向上的心态对待秋天的,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意识的一个有力挑战。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云上:推开白云。排,推开。碧霄:蓝天。 译文: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被它带到了碧蓝的天空。 赏析:第三句中的“排”字写出了一种精神,突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向上的力量。 赏析:第四句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直接抒发,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诗人心中的诗情也被激发了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到云霄了。 (三)合作探究 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已的颂秋进行对比,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也确实是这样,在文人的笔下,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朝。”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出诗人被贬后的乐观豁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 一、教学目标: 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教学重点: 1.品读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回环美; 2.体会诗人思念亲友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回环之美。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诗歌的意蕴 2.点释意: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3.关键词:诗歌意蕴 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李商隐《夜雨寄北》

2.补充材料:卞之琳《断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点导入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的意蕴。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诗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意蕴 (二)点强化 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

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文章脉络结构 全诗有四句。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3、该诗三个层面分析 (1)、语言层面分析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夜雨寄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这首诗仅用28个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归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现出了,极富想象力。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词(其一) 教学目标 1. 背诵默写全诗,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学习掌握描绘诗歌画面的方法。 3.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了解作者乐观豪迈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赏析“鹤”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诗人诗句及生平经历,理解诗人的豪迈气概与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声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在马致远的眼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秋天?面对这样的秋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悲伤凄凉的) (屏显描写秋天的诗句) 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南唐·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北宋·苏轼《和晁同年九日见寄》: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学生齐读并回答问题:从这些诗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他们笔下的秋天是? (寂寥的、悲伤的、凄凉的) 从古至今,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多是哀愁悲叹,“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有位诗人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比那明媚的春日还要好呢。他就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刘禹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颂诗句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与作家的对话,是走进作家的内心情感,那么让我们依靠朗读,走进刘禹锡的内心。 诗歌体裁:七言绝句,划分节奏为四三

学生齐声诵读诗句 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书写指导:诗句中“寂寥”“霄”两字的书写。 三、懂诗意 (1)这首秋天写的七言绝句中,哪些内容是描绘秋景呢?你能发挥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那个优美的意境吗?自己动笔写一写。 方法指导:找出意象,抓住特点;发挥联想和想象;不偏离诗歌意境、主题和诗人情感;语言流畅生动 利用同屏技术展示学生习作并点评讲解,赏析“晴空”“排” 排:翱翔天际,矫健凌厉,冲破阻碍,体现作者的豪迈之情 (2)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插入微课讲解“鹤”的文化内涵,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①吉祥长寿(龟鹤延年) ②清正廉洁、忠贞不渝的贤能之士(冲天一鹤) ③隐士(闲云野鹤) 这篇诗歌中“鹤”意象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答:成为贤臣的奋斗之志(板书“奋斗之志”) 串讲“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总结赏析:诗人深深懂得悲秋的实质,其实是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所以在秋天只能看见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却并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情感,反而说出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观点,强调秋天的生气。他在诗句中指引人们去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这样明丽的背景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也使人们精神为之抖擞。 (板书“乐观之心、奋斗之志、豪迈之情”) “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是什么意思? 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一鹤排云上”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四、悟诗情 1、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历来伤春悲秋,写秋天也多选萧瑟的秋风,凋零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教学设计

《秋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3.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难点)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谈喜欢的季节引入 二、了解作者及这首诗的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

争的性格是一致的。而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三、理解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这首诗,小组合作完成) 一二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是逢秋悲寂寥,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三四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了蓝天。 四、品味鉴赏 细读诗歌,品味语言,体会诗境。 (体会诗的韵味,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1、问:“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 (诗的前一句反映了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后一句反映诗人积极向上的心境。这句诗是诗人的议论,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是诗人的感受。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2、问:《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 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排”字,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