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学分认定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绩、学业能力、实践能力

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确认。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

二、学分认定的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学分认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

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 确保学术要求原则,学分认定应当严格按照学校的学术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确保学生所获得的学分符合学校的教学标准。

3. 灵活多样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方式,采取

灵活多样的认定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审查监督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建立健全的审查监督机制,确保认定过程的公

开透明和规范有序。

三、学分认定的程序。

1. 学生提交申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同时提供相

应的证明材料和学习成绩单。

2. 学校审核认定,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和成绩单进行审核认定,对学生所

获得的学分进行评估和确认。

3. 公示公告,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公告,公示期满后如无异议

即确认认定结果。

4. 异议处理,学生如对学分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出异议申诉,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异议进行审查处理。

四、学分认定的标准。

1. 学习成绩,学生在课堂学习、考试考核、实验实习等方面的成绩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业成绩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2. 学业能力,学生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表现也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展现出较高的学术能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3. 实践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表现也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展现出较高的实践能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学分认定的意义。

学分认定是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表现的认可和肯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学分认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位授予、学业证书颁发等重要事项,也是学生申请奖学金、评优评先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六、总结。

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表现的认可和肯定。学校将严格按照学分认定的原则和程序,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和学术要求,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分认定工作,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应有的学分认定成绩。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生学分认定实施方案根据《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分认定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任:副主任:各副校长 成员:教务处、级部、政教处、教科室、团委、艺体处等相关处室主任。 职责: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分认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及学分的审定。教务处负责处理委员会具体事务。 (二)学分认定小组 根据不同学习领域,每个级部设立十个学分认定小组。 组长:从各学科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中选择教师担任。 成员:各模块任课教师及班主任 职责:负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记录、收集、考查、考试(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记录等),并在模块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学分认定意见,上报学分认定委员会。 二、学分认定基本原则 1.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客观依据,旨在检查学生修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学分认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重视教师评价,又要关注学生自我体验。 3.学分认定过程要客观、科学、便于操作,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成长过程。 4.学生修习课程(模块)在修习时间、学分认定考试及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三个方面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基本条件。 三、学分认定依据 学分认定的依据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修习且经过考试(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 (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时间的4/5以上,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学生日常作业考核合格(包括作业数量和质量)。 (二)学分认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 1.学分认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学分认定考试难度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每个模块学习结束组织模块考试。 级部组织织命题、考试、评卷,教务处对教师的监考、评卷进行监督和抽查,考试作弊的学生,该模块考试不得分。 2.学分认定考核科目: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研

教导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学分登记实施方案

教导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学分登记实施方案 一、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教育领域也呈现出快速变化的态势。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拓展与 改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其进行 持续、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导处制定了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实施方案,旨在规范教师的教育培训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在校任教的教师,包括正式编制和临时任职 的教师。 三、总体要求 (一)学分要求 1.教育培训学分 每位教师每学年教育培训学分要求为最少10分。 2.科研学分 每位教师每学年科研学分要求为最少5分。 3.教学工作学分 每位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学分要求为最少5分。 (二)学分来源

1.教育培训学分 教育培训学分来源于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研讨、 讲座、论坛等教育培训活动。 2.科研学分 科研学分来源于个人或团队开展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科研 成果获得等活动。 3.教学工作学分 教学工作学分来源于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案例分享、论文发表 等活动。 (三)学分认定 1.教育培训学分 学校应根据每位教师参加的培训、研讨、讲座、论坛等教育培 训活动情况,对其进行学分认定。认定原则为:每学时0.5学分, 不足1学时按1学时计算。 2.科研学分 个人或团队科研项目的获奖、论文发表、科研成果获得等根据 具体情况认定学分。获奖的论文、科研成果根据奖项等级相应认定 学分,即一等奖5学分,二等奖3学分,三等奖2学分;论文被SCI、SSCI、EI收录的,认定2学分;其他发表的论文认定1学分。 3.教学工作学分

学分认定方案

高中新课程数学学分认定方法 平安城中学王春梅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无论从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理念、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的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管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管理就是学生评价的学分管理制。 新课程实验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业过程,并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进行学分认定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环节,数学学分的认定方法,必需解决新课程中数学不同模块(专题)的不同要求,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中不同系列的学分认定方法。充分考虑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选修选列2与选修系列3、选修选列4的不同要求和特点,构建不同的学分认定细则与方法;学分认定原则与程序、操作和方法,研究学生发展性评价在学分认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 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功能——学分认定,其目的是:通过学分认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学生个人的初始状态及个人的努力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行为、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到原因,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学分认定,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数学学习能力,关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得以发扬与改进。 从而学分认定,必需遵循以下原则: 1、多维度原则。评价内容要包含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依托数学的知识体系,兼顾教育教学实际。 2、多元化原则。充分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变过去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教师、学生本人、学生之间和家长各方面的互动评价,实现评价对象的多元参与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学分认定方案【精华】

学分认定方案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我校的育人理念,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分认定方案。 一、学分认定的意义: 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经历和发展水平的认可,可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和达到的发展程度。学业评价要真正成为描述与反映学生学业发展历程和状况的过程自我管理过程、自我发展教育过程。 二、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学分认定应该体现学生学科要求与个性特征两个方面具体情况,全面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方法掌握、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的基本情况。 2.科学性原则:学分认定应该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正确引领。 3.导向性原则:向全面育人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每个孩子都清楚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领导能力;应该从事哪些活动,应该去尝试哪些体验,应该经受什么样的人生磨练与精神意志的洗礼。 三、学分设置: 1、学分认定科目: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考核科目: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 考查科目:综合实践 2.各科学分设置: (1)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各获得4个学分,共计28个学分。 (2)综合实践获得2个学分。 四、认定办法: 1.学分认定时间: 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学分认定,考试科目不合格的年级将组织补考。综合实践活动按照相关方案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学分认定。 2.考试科目认定办法: (1)学时认定: 年级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同学们原则上必须全程参加课程学习,学生参加课程学习时间达到规定时间的4/5为及格。学生课时由任课老师进行记录。 (2)学习过程反映: 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参与程度,参与效果等,完成规定学习任务以及与学习课程有关的实验活动、演讲、报告等。结合任课老师评价、首席导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等确定成绩。 (3)模块成绩评价: 模块学习结束,由年级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制试题,组织终结测试,测试除书面测试外,根据学科特点还有非书面测试,如英语听力、口语表达、体育和安全教育等可以用研究性报告形式呈现,给予评价考察。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课时、学习过程反映、模块考试成绩如实填好附表一、附表二,送交学分认定委员会初评;终结性测试均采取百分制,达到60分为及格。 (4)综合成绩。 以上学时认定、过程认定、模块测试成绩综合后获得某一学科某一模块的最终成绩。 3.综合实践活动认定办法。 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学校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同学们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成长的需要。

宁波外国语中学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试行)

宁波外国语学校 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要求》的规定,立足宁波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拟定本方案。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学分,学分由具有普通高中学历教育资格的宁波外国语学校结合实际负责认定,国家承认学校按照规定认定学分,学分分值为整数。

说明: 1.选修Ⅰ学分分解为选修ⅠA、选修ⅠB和选修ⅠC三部分:选修ⅠA是列入高考命题范围模块所对应的学分;选修ⅠB是全省学校统一开设供学生选择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学生至少获得12个选修ⅠB学分;选修ⅠC是由各学校视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 2.选修学分Ⅱ中,地方课程通用部分2学分、专题部分1学分,校本课程至少3学分。 二、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三、学分分配指导表

四、学科类课程学分的认定 1 .学科类课程学分的认定 学分认定以学科模块为单位,并按模块规定的学分值进行认定。学科模块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 1)各学科必修模块的学分计分方法 必修模块中的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技术等学分由考试(占60 分)、学科附加考核内容(占10 分)、学习过程评价(占30 分)三部分组成。考试原则上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命题、监考、评卷,并由教务处对考、评卷进行督导和抽查;考试内容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根据模块特点确定内容进行考核,评出考核分数,除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核外,各学科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附加考核内容(如语文考核诵读,英语考核口语,物理、化学、生物考核实验、小发明、小制作,政治、历史、地理考核小论文等);学习过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创新表现、出勤情况等确定分数。由考试、学科附加考核内容、学习过程评价三者分数之和来确定学分。各学科各必修模块的学分不以分数统计,而是将分数分为:A、B、C、D、E五个等级来统计(A : 85分以上;B : 75~84分;C : 65~74分;D : 60~64分; E : 60分以下)。 ( 2)各学科必修模块的考试计分方法 各学科必修模块的考试计分规则为Y=(A-X)×100 +原始分。A (命题难度系数)A =(0.75~0.85 ) ,一般取 A = 0.8;X:考试的实际难度系数(即为各学科必修模块测试的难度系数);Y:各学科各必修模块的分数。如果各学科各必修模块的测试试卷的卷面满分超过100分,需首先将卷面满分折算为100分。 ( 3)考核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模块考核不合格(分数为E)的,必修模块必须补考或重修,选修模块允许补考、重修或另选。补考工作由年级备课组命题、监考、评卷来完成。各学科各必修模块考试将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控制10%以下。 ( 4)转学学生的学分认定方法 根据普通高中学校的学分本省内互认的基本原则,学校承认转入学生在原来学校取得的学分。外省转入学生的学分,由学校根据学生的修习情况、考核成绩并对照课程方案进行转换、认定,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 5)选修课及非考试科目的学分认定

孝南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实施方案

孝南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实施方案

孝南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 ]6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 ]26号)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鄂教基[ ]10号)要求,为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分的认定和管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学校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组织机构 1、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陈刚 副主任:田焱华刘俊友 成员:年级主任、各班主任、林丽燕、郭洁 职责:指导学分认定工作,对学分认定进行监督和裁定。 2、学分认定委员会下设14个学分认定小组。 (1)13个学分认定小组组长为各学科的教研组长:语文杨建华、数学李贤文、英语田安平、物理田家庆、化学程震、生物刘耀明、政治李文俊、历史刘长征、地理杨少安、信息徐卫兵、体育徐志平、音乐马飞、美术冯杰。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组长:郭杰和各班班主任。 (3)各组组成人员均为各班各科任课教师。

(4)各小组负责各学科学分的具体认定,提供原始认定数据和档案,建立学分记录档案。 二、学分认定与管理的基本意义 高中新课程学习实行学分管理,经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学分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模式,它按照培养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应得的总分,以取得规定的最低限度以上的总学分作为学生达到毕业程度的标准。 学分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教务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负责实施与管理。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内容 (一)学分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经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高级每一个学生每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需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和至少28个选修学分(选修Ⅰ至少获得22学分,选修Ⅱ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学校鼓励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学分。 1、各学科必修学分具体分配为:语文10分、外语10分、数学10分、思想政治8分、历史6分、地理6分、物理6分、化学6分、生物6分、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8分、艺术或音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引言: 学分制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和评价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的设计和调整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对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所贡献。 一、认定方式和指标 为了更好地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分别从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等角度进行评定。具体指标如下: 1. 学科学习:通过学科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采用定级制度,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对于优秀和良好级别的学科成绩,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奖励。 2. 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累计相应的学分。 3.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学生的品德、思想品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 二、学分认定方法和流程

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的学分认定方法主要包括学分积累和学分认证两个环节。 1. 学分积累:学分积累是指通过学习和参与各类活动积累学分,学生需要根据规定的指标和要求,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积累。学生在每学期末或学年末,根据相应的学分积累表和学生档案,进行学分的总结和计算。 2. 学分认证:学分认证是指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学分积累进行审核和认定。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学分认证,并予以相应的学分奖励或认可。学分认证的结果将作为学生升学和评优选拔的重要依据。 三、学分认定方案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2023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一些策略和措施: 1. 制定明确的指标和标准:学分认定方案应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实践活动的特点,制定明确的评定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确保评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提供多渠道的学分获取机会: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培养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特长。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学分认定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学习成绩、学业能力、实践能力 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和确认。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 二、学分认定的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学分认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 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 确保学术要求原则,学分认定应当严格按照学校的学术要求和教学大纲进行,确保学生所获得的学分符合学校的教学标准。 3. 灵活多样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方式,采取 灵活多样的认定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审查监督原则,学分认定应当建立健全的审查监督机制,确保认定过程的公 开透明和规范有序。 三、学分认定的程序。 1. 学生提交申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同时提供相 应的证明材料和学习成绩单。 2. 学校审核认定,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和成绩单进行审核认定,对学生所 获得的学分进行评估和确认。 3. 公示公告,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公告,公示期满后如无异议 即确认认定结果。

4. 异议处理,学生如对学分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提出异议申诉,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异议进行审查处理。 四、学分认定的标准。 1. 学习成绩,学生在课堂学习、考试考核、实验实习等方面的成绩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业成绩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2. 学业能力,学生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科研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表现也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展现出较高的学术能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3. 实践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表现也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需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展现出较高的实践能力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学分认定的意义。 学分认定是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表现的认可和肯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学分认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位授予、学业证书颁发等重要事项,也是学生申请奖学金、评优评先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六、总结。 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表现的认可和肯定。学校将严格按照学分认定的原则和程序,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和学术要求,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毕业资格的确认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分认定工作,努力学习,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应有的学分认定成绩。

创新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自2015年开始,我院决定开展实施大学生创新学分。 一、创新学分实施毕业资格条件 从2017届本科毕业生开始,学生在毕业前,民考民学生和双语学生至少获得3个创新学分,汉语言学生和民考汉学生至少获得4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否则不能取得毕业资格。 二、创新学分构成及申报、审核流程 创新学分的构成由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技能培训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2014年暑假昌吉六十年大庆、参加学科竞赛、2012级、2013级、2014级学生尔雅网络通识课、寒假学生赴阜康社会实践、每学期劳动实践课等。 凡符合获得创新学分条件的学生,在系(院)领取或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昌吉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申请表》,填写一份,并连同有关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在每学期第十周前交所在系(院)审查、公示。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可直接由院级组织单位向教务处报送初审材料。教务处每学期第十一周认定创新学分。认定通过者,由学生所在系(院)负责记载创新学分并录入成绩。 三、本学期创新学分认定工作时间安排 1.6月3日创新学分认定工作培训 2.6月4日-12日各教学单位组织符合条件学生申报、审核、

公示,并将相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复核认定。 3.6月15日-19日教务处复核认定学分,并将认定结果反馈各教学单位。 4.6月22日-25日由学生所在系(院)负责记载创新学分并录入成绩。 四、创新学分录入教务管理系统要求 各教学单位要设立专人负责创新学分认定工作,并严格遵照教务处认定结果记载创新学分及录入成绩。因尔雅通识课、微课创新学分由教务处直接认定录入,各教学单位不得修改已录入的创新学分及成绩,不得由学生协助记载创新学分及录入成绩。如发现修改已录入创新学分及成绩,按照《昌吉学院教学秩序管理规程及教学事故的分类、认定与处理办法(修订)》相关规定处理。 昌吉学院教务处 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竞争的加剧,学分认定已成为了中学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学分认定涉及到学生成绩、学科、学生素养等多个方面,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认定学生的学分,已成为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学分认定工作的制定、实施、监督等方面,制定一份完整的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方案制定 (一)确定认定标准 学分认定标准包括学科要求、课程内容、考试成绩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其中学科要求是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课程内容则是特定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考试成绩是需要学生在学科考试中达到的要求,社会活动则是指学生在课外或者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长和收益。 (二)明确认定流程 学分认定流程是学生学分认定工作的程序规范,其中包括了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周期、认定结果等具体内容。明确流程可以确保学生的学分认定合理公正,同时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管理。 (三)确定认定权责

学分认定的标准和流程都必须有人负责,因此在工作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权责,如认定人员、认定条件、专业知识、认定结果等。同时也需要规定学生自我认定的标准和条件,以及学校对学生认定结果进行复核、监督和评估的措施。 二、工作方案实施 (一)开展宣传工作 学分认定工作需要广泛宣传和动员,教育和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认识和理解学分认定的重要性和程序规范,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组织评审工作 学校应当成立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和相关评审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推进学分认定评审工作的开展,确保权责公正和程序规范。 (三)监督和评估工作 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估工作,及时查处认定不公或者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等方面的质量管控和监督评估。 三、工作方案验收 学校应当对学分认定工作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案,同时对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对策,约束权责,实现教育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目的和背景: 中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学分制的引入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实现个性化学习目标。本方案旨在制定2024年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以确保学分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推行。 一、学分制度概述: 学分制度是指通过学生参加课程和课程外活动来获取学分,进而评定学生的学业学术水平,包括课内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和实践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学分旨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 二、学分认定原则: 1. 学分认定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 2. 学分认定应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应,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实践和应用; 3. 学分认定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兼顾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4. 学分认定应灵活多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程和活动。 三、学分认定目标:

1. 通过学分认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学业学生发展环境; 2. 鼓励学生多元选修,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3. 强化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4.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学分认定范围和计算方法: 1. 课内学分认定: a. 课程学习成绩:根据学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成绩满分为100分,按照分数段设定学分比例,分数越高学分越高; b. 学科竞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可获得相应学分; c. 课程评价: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作业、课堂互动等行为获得相应学分。 2. 课外学分认定: a. 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关报告或总结可获得相应学分;

创新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创新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的 学分是高等教育中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分认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制定本方案。 二、认定对象 本方案适用于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认定原则 1. 基于学术的创新和实践,以及课程及相关活动的学分认定。 2. 评价方式公平公正,采用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3. 尊重学生个人创新特长和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的认定途径。 4. 确保学分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四、学分认定途径 学分认定采用综合评价制度,包括以下途径: 1. 课程学分认定:学生在正规课程中完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或课程项目时,可申请相应的学分认定。 2.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参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实习或创业项目等活动时,可根据活动的难度和完成情况申请学分认定。 3. 成果评价学分认定:学生通过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科技竞赛或获得国家级奖项时,可申请学分认定。 4. 学术竞赛学分认定:学生在学术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时,可提供相关证书进行学分认定。

5. 自主学习学分认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时,可根据学术导师的推荐进行学分认定。 五、认定程序 1. 学生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交相应材料并由指导教师签字。 2. 学生提交申请后,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审核和评审。 3. 学分认定委员会根据相关评价指标和综合考虑,拟定学分认定方案。 4. 学分认定方案提交教务处进行审批。 5. 教务处完成学分认定工作后,将认定结果通知学生。 六、学分认定结果公示与管理 1. 学分认定结果将在学校官网公示,供学生查询。 2. 学分认定结果将计入学生学分总和,作为学业完成的依据。 3. 学生可以提出异议,并按学校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 4. 学分认定结果将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并做出适当调整。 七、实施时间和监管机制 1. 本方案将于XX年X月起开始实施。 2. 学分认定委员会将定期召开会议,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 3. 教务处将建立学分认定档案,确保学分认定工作的规范和完整。 备注:本方案为学校学分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不得与已有的规章制度相冲突,相关修改和调整,请遵照学校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

2020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2020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认定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推动学分认定工作,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我们特制定了2020年学分 认定实施方案。 二、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 1. 学分认定应当以学分为单位,以学业水平和学业成果为依据,严格按照学分 制管理的要求进行认定。 2. 学分认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果得 到公正评价。 3. 学分认定应当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相衔接,促进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三、学分认定的具体要求。 1. 课程学分认定。 (1)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明确每门课程的学分数量和认 定标准。 (2)每门课程的学分认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课程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参与度等方面。 2. 实践环节学分认定。 (1)学校应当规范实践环节的学分认定标准,确保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业 成果得到充分认可。

(2)实践环节学分认定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长,不仅仅看重完成的 任务数量,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收获和成长。 3. 综合素质学分认定。 (1)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综合素质学分认定机制,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表现和发展情况。 (2)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 四、学分认定的管理和监督。 1.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分认定的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定的流程和责任人。 2.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 3.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学分认定的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学分认定的信息安全 和可追溯性。 五、学分认定的宣传和指导。 1.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学分认定的宣传工作,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分认定的相关 政策和要求。 2.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学分认定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学分认定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分认定观念。 六、总结。 2020年学分认定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推动学分认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公正化,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学校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学分认定工作,确保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同时,学校也将

学分考核 实施方案

学分考核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学分考核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 种评价和认定。学分考核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分考核的目的 1. 促进学生学习 学分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学分考核可以督促教师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 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分考核不仅仅是对学术成绩的认定,还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分考核的内容 1. 学分考核的范围

学分考核的范围包括课程学分考核和实践学分考核两部分。课程学 分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学习成绩,实践学分考核主要 考核学生在实习、实训、科研等实践环节中的表现。 2. 学分考核的方式 学分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实习表现等多 种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学分考核的标准 学分考核的标准应当明确具体,包括各门课程的考核标准、实践环 节的考核标准,以及各种考核方式的权重比例等。 四、学分考核的实施 1. 教学过程中的学分考核 学分考核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反馈学生学习 成绩,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 学分考核的公平公正 学分考核应当公平公正,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杜绝一切舞弊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3. 学分考核的监督管理

学分考核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学分考核过程的监督,确保学分考核的公平公正。 五、学分考核的评价 学分考核的评价应当及时准确,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分考核评价 体系,对学生学分考核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学分考核的总结与展望 学分考核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对学校 教学质量的一种检验,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促进。学校应当不 断完善学分考核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 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结语 学分考核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规范和促进,希望学校能够严格执行学分考核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 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度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的评价制度,它将学习的成果量化为学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的实施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方案,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公平性。 首先,学分制实施方案需要明确学分的获取方式和标准。学分的获取应该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的学分获取标准应该明确规定,以确保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学习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 其次,学分制实施方案需要规定学分的使用和转换规则。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学分可以用于毕业要求的达成,也可以在校外实习、交换学习等活动中转换为相应的学分,这些规则应该清晰明确,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另外,学分制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学分认定和管理的机制。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学分管理部门,负责学分的认定、记录和管理工作,确保学生所获得的学分真实有效,杜绝作假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此外,学分制实施方案还应该包括学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学校应

该建立健全的学分评价体系,对学生所获得的学分进行定期审核和 评估,及时给予学生学分情况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业进 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最后,学分制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分管理能力培养。学校 可以通过开设学分管理相关的课程或组织学分管理相关的活动,帮 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和管理习惯,提高他们的学分获取 和使用能力。 总之,学分制实施方案是学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它需 要综合考虑学分获取、使用、认定、评价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确保学分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希望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分制实施方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 有力支持。

学校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最新)

学校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范文 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新课程实验,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试行)。 一.建立学分认定组织机构 1.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任:x 副主任:x 成员:x各学科高中教研组组长 职责:负责制订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全面领导和指导学分的认定工作。 2.学分认定工作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年级段长、备课组长、班主任(教学班指导教师)、学科任课教师、学生代表。 职责:负责对学分的认定、评定、公示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3.学分认定仲裁委员会 主任:x 副主任:x 成员: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团委等处室负责人、年级段长、高中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负责对学分认定工作的监督,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进行调查、核实以及纠正。 二.学分设置 三.学分认定的内容和办法

学分由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是:(1)达到一定的课程修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2)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3)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 (一)学科模块学分认定 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均由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模块测试)两个部分组成,我校规定两部分的分值权重为4:6。模块测试以满分100分计,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不及格者不取得学分。 1.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过程表现)(40%) 学习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平时测验等平时过程性表现,累计以满分40分计入总分成绩。 学生修习时间要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2/3以上。因病假、事假未能达到规定时的,在课余时间通过补课达到要求的给予认定。修习时间未能达到要求的不予认定学分。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有实验操作的学科实验操作的考核也包含在本项目内;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等;平时测验成绩模块学习中间的阶段性测试,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验操作等其他形式。 2.学业水平测试成绩(60%) 由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满分为100分),或采用市教育局统一的模块测试卷。该部分以满分60分计入决成绩。 以上两项由学校统一制定评定细则(见附件)。 (二)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 研究性学习学分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按照《州温七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实施,高一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识培训并完成一个课题研究,通识学习部分获得3个学分,课题研究获得6个学分。高二年级完成一个课题,获6个学分。研究性学习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每组控制在5-10人之间。课题立项时,要根据课题大小和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来确定学分。其认定依据主要是:(1)参加研究的活动时间记录;(2)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3)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记录和《州温七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记录册》;(4)具体反映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多媒体课件等)。

读书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读书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书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读书活动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我们特制定了读书活动学分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的。 1.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良好的 阅读习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社会 责任感。 三、实施内容。 1. 读书活动学分的获取方式。 (1)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形 式获取学分。 (2)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线上线下的读书挑战活动,完成阅读任务获取学分。 2. 读书活动学分的认定标准。 (1)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每次活动认定为1学分,每学期最多认定3 学分。

(2)完成线上线下的读书挑战活动,根据完成的阅读任务数量和质量认定学分,具体标准由学校阅读推广中心制定并公布。 3. 读书活动学分的使用范围。 (1)读书活动学分可以作为选修课学分,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2)读书活动学分可以作为奖学金评定的依据,对学生进行奖励。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将设立阅读推广中心,负责组织和管理读书活动,确保活动的多样性和 质量。 2. 学校将建立学生阅读档案,记录学生参与读书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 学校将制定读书活动学分认定和管理细则,明确学分获取的具体流程和标准,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和公正。 五、实施效果。 通过读书活动学分实施方案的推行,预计将会达到以下效果: 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推动学校读书氛围的营造,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4. 激发学生对读书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六、总结。 读书活动学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 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通过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我们相信这一方案将会取得良好的实

学分制 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 学分制实施方案。 一、学分制的概念和意义。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基本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育管 理模式。它通过明确学习目标、灵活设置学习内容和时间、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分制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二、学分制的实施原则。 1.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学分制的实施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明确 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分的设置和要求。 2. 以学生为中心。学分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 3. 突出学业水平评价。学分制要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 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促进学生的学术进步和个性发展。 4. 灵活设置学分要求。学分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设置学 分要求,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 5. 健全管理体系。学分制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学分积累、转换和认定 的规定和程序,保障学分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三、学分制的实施措施。 1. 制定学分认定标准。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制定学分认定标准,明确学分的获取途径和要求。

2. 设计学分课程体系。学校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设计符合学分制要求 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 3. 强化学分管理。学校要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选课、学 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分累积等程序,保障学分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4. 完善学分评价体系。学校要建立科学、客观的学分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论文评定、实习实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5. 加强学生学分管理意识。学校要加强学生学分管理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学分观念,自觉遵守学分制度,主动参与学分管理。 四、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1. 提高教学质量。学分制的实施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课程改革和教 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和 评价体系的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制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学分制的实施建议。 1. 加强学分制宣传。学校要加强学分制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学分 观念,积极参与学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2. 完善学分制度。学校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学分制度,提高 学分制度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