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成本

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成本

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成本
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1.目的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质量管理现状,为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福田重工所有产品的质量成本管理。

3.职责

3.1财务计划部负责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建立质量成本管理项目的二级科目,负责质量成本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统一核算;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开展质量成本经济分析。

3.2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公司领导提报分析报告。

3.3技术中心负责设计评审与验证费用计划及新产品鉴定的编制,组织本单位质量成本核算,向财务计划部提供有关质量成本报表。

3.4各事业部负责编制预防、鉴定、内部损失费用计划,并组织本事业部质量成本核算和分析。

3.5营销公司负责编制外部损失费用计划,组织本单位的质量成本核算。

3.6各事业部及有关职能部门在本制度基础上建立质量成本的统计和核算业务,负责执行质量成本计划,制定落实措施,定期向财务部提供有关质量成本报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4.内容与要求

4.1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

质量成本设有预防成本费用,鉴定成本费用,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四项内容。

4.1.1预防费用

为使产品达到质量标准,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的发生所支付的费用,包括:

a.质量计划工作费,为制定质量政策、目标,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制定质

量计划所支付的办公费、文件资料费、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b.ISO9000认证和内部质量审核费用。

为ISO9000认证所支付的咨询费、培训费、资料费、专家招待费、差旅费、文件编制、印刷费等和公司内部开展“质量旗”评审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c.设计评审费用

指开发设计新产品在设计过程的各阶段所进行的设计评审及实施、试验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产品更新的设计、设计评审活动费用。

d.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为产品达到符合性质量,对工序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持工序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支付的会议费、资料费和产品测试费。

e.质量情报费用

指对市场质量信息和公司外部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处理所发生的资料费、差旅费和信息设备的购置费(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部分)。

f.质量改进措施费

指制定和贯彻各项质量改进措施计划,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水平而进行活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g.质量教育培训费

为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为目的对员工进行的各项培训所支付的资料费、教员津贴、场地设施费、办公费及厂外学习费等。

h.评价分供方费用

为评价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所支付的差旅费、办公费、资料信息费等。

i.工资与福利

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

4.1.2鉴定费用

为掌握产品符合性质量情况所发生的费用,包括:

a.检验试验费

指对进厂的外协件检验、工序质量检验和成车检验、试验所支付的试验费、材料费、办公费、资料费和差旅费等。

b.检验设施费

检验、测试设备的折旧费,定期维护检验设备所支付的材料费、校检费和差旅费等。

c.新产品鉴定费

为新产品上目录或取得推广证所进行的省部级产品鉴定发生的费用。

d.工资及福利

专职检验、计量、试验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

4.1.3内部损失费用

指产品在出厂前由于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支付的费用,包括:

a.废品损失

因质量原因造成零部件报废所发生的材料及工时费。

b.返工、返修损失

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返工、返修所发生的材料及工时费。

c.停工损失

因质量事故而停工造成的直接利润损失。

d.产量损失

因质量问题造成产量下降的利润损失。

e.复检费用:指对返工或校正后的产品进行重复检查和试验所发生的工时费、材料费。

f.质量故障处理费:指因处理内部故障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抽样检查不合格而进行筛选的费用。

g.设计失误损失:因设计失误造成的产品图纸更改,导致的零部件损失及工装报废损失或其它损失。

4.1.4外部损失

指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因质量缺陷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总和,包括: a.三包维修费

在“三包”期内因修理、更换零部件所发生的配件费、技术服务费、差旅费。

b. 降价及退货损失

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降价销售损失以及用户退货、换货所支付的费用。

c.索赔费

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索赔费、诉讼费。

d.质量事故处理费

为分析处理质量事故所支付的材料费、差旅费、测试费、事故鉴定费、仲裁费。

e.工资福利

专职服务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

4.2核算办法

4.2.1核算程序(见附录)

4.2.2核算对象

以目录型号对应的产品为对象进行质量成本核算。

4.2.3核算周期

以月为周期进行成本核算,即每月30日到下一个月30日。

4.2.4费用归集

按照质量成本项目内容,根据审核正确的原始凭证建立分类统计台账,按核算对象归集质量成本费用。

4.2.5费用分配

财务部按产品成本核算办法进行分配。

4.2.6报表要求

a.各类报表均按规定表式(见表1—6)、程序报送。报表一式二份,一份单位留底,按月装订,以便查阅,一份送有关单位。

b.各类报表中的数据要有出处或附件,来源资料须建立台账。

c.营销公司、技术中心、质量管理部于次月3日将当月报表报财务计划部进行汇总核算。

d.各事业部财务部次月3日前汇总核算本事业部质量成本,按时上报公司财务计划部。

e.财务部将各事业部填制的报表进行汇总,填制汇总表和经济分析表,于次月十日前报质量管理部。

4.3质量成本的经济分析

4.3.1质量成本总额的分析

分析比较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并找出发展的趋势,同时分析百元销售故障损失,利润质量成本率的变化情况。

内部损失成本总额+外部损失成本总额百元销售故障损失= ×100

销售收入总额

质量成本总额

利润质量成本率= ×100%

利润

4.3.2质量成本结构分析:分析质量成本四大项目占总质量成本的比例,判断质量成本结构的协调性,提出改进质量成本结构比例的方向。

4.3.3质量成本计划对比分析:将质量成本计划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判断质量成本的受控程度。

4.3.4质量成本与上期比较分析:将质量成本本期与上期数进行比较,分析质量成本结构改善情况和发展趋势。

4.4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

各事业部在组织本事业部成本核算的同时,定期完成本事业部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并将分析报告于每月5日前报质管部。

质量管理部在经济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质量管理现状和产品质量现状,分析本期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本期质量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下期降低内、外部损失的措施及建议。

4.5质量成本控制和考核

4.5.1质量成本计划

a.质量管理部根据质量计划,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生的费用,分项目列出预防费用计划草案,报公司财务计划部。

b.各事业部根据公司要求分项目列出预防及内部损失计划报财务部。

c.技术中心列出有关质量成本费用计划草案报财务部。

d.营销公司服务部根据市场及产品质量状况,分项目列出外部损失计划报财务部。

e.各事业部财务部会同质量控制部根据有关资料分项目列出鉴定费用计划。

f.财务部根据各事业部及相关部门上报的计划草案,会同质管部结合产品质量、质量保证能力、经济能力进行综合平衡后,编制质量成本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各有关部门执行。

4.5.2质量成本的控制和考核

a.质量成本控制由财务部负责,对超计划的单位,要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

b.质量成本考核由财务部负责,根据月核算资料和计划进行考核。

5.记录和表格

附录A:质量成本核算程序图

附录B: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

表1:技术中心质量成本费用统计表

表2:质量成本质量活动费用统计表

表3:事业部质量成本费用报告表

表4:营销公司质量成本费用统计表

表5:质量成本汇总表

表6:质量成本经济分析质量报告

附录A

质量成本核算程序图

附录B

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

表1

技术中心质量成本费用统计表

年月日

审核:编制:

表2

质量成本质量活动费用统计表

年月日

编制:审核:

表3

事业部质量成本费用报告表

年月日

审核:编制:

表4

质量成本外部损失统计表

年月日

审核:编制:

表5

质量成本汇总表

年月日

编制:审核:

表6

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

年月日

质量和成本的关系精选范本

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素之一,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是绝大多数企业为之奋斗的永恒主题。改进质量,无论是改进有形产品(实体产品),还是改进无形产品(服务或工作),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质量成本的不断投入已是不可避免的了。质量成本客观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有环节之中。质量成本的投入,既要不断地满足顾客的相对需求,同时又要符合企业增加利润的内在要求,这两个因素互相制约构成了质量成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性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相对满足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一般而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相对的顾客/消费群体,换言之,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有不同的需求标准,由此产生了质量标准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当然,如果不考虑顾客的经济能力和企业的质量成本,对质显的要求几乎是没有上限的。所以,为达到客户现实有支付能力的质量标准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最低限度的质量成本投入;为了争取市场,企业还要进行竞争性的产品质量成本投入,即为获取竞争优势,其中首选的手段之一是使自已的产品质量超过竞争对手。这种质量竟争手段,既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又满足企业长远利益。从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看,质量成本需有比较质量成本投入,并出此推动产品质量无限地提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品质量的内涵不断地丰富,比如,现代型产品必须具有环保、无污染、节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质量要求,这都是新型产品质量成本投入新的增长点。 二、经济性。一般而言,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其从事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着生存和利润这两项基本内容,至人们可以预料的未来企业的这种基本性质不会改变。进行产品质量成本的投入,一方面受市场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压力有无限提高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企业自身性质所决定,在进行质量成本投入时,必须要进行质量成本的经济效益核算和决策,企业要在市场竞争、顾客的需求和企业生存、获利之间进行权衡。 一、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标准 主要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对影响成本的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应企业具体情况的成本控制制度,将各项经济指标层层细化,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同时,相应地制定可控费用的管理办法,做到硬指标、硬任务和奖罚激励措施并举,增强广大员工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该制度应尽可能制定得可以衡量,比较具体且可以考核,如果不能衡量差异,就不能界定成本控制结果的好坏,使控制过程难以操纵。该制度应抓住关健点,而且数目不宜太多,以便有利于控制。 (二)建立成本控制的归口、分级责任制度

《全面预算与成本控制及风险管理 》

全面预算与成本控制及风险管理 课程背景: 作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部门——财务部,许多会计人员也有很多疑问: 1、如何测算和确定公司未来一年的各项经营管理目标并落实到各部门直至各岗位? 2、各部门如何围绕经营管理目标制定各项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 3、如何在事前和事中及时掌控下属部门和下属子公司的各项信息,而不仅仅是事后分析控制? 4、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安排和平衡各项日常经营管理与投资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控制企业风险? 5、如何监控公司层面和各部门层面年度目标的实现并进行分析预警,而不是仅仅为了年终奖惩? 6、如何设定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并进行有效控制? 7、如何建立多维度的关键业绩指标并进行监控? 8、如何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有效的授权,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的问题,更是将企业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效结合的系统工具,也是优化企业战略落地执行,实现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管理工具。本课程将帮助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思维,找到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法,战略规划、中长期计划、预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执行,注重全面预算的过程管理,通过业务、资金、信息和人才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课程收益: 1、理解并构建适合自己公司的预算管理体系; 2、协调需求与资源的矛盾; 3、掌握跟踪预算执行的有效方法;

4、学会通过预算管理对公司经营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考评; 5、了解CSS成本体系,并根据企业实际创造性应用; 6、掌握面向对象的成本分析与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的董事会成员、高中级管理层成员、各级财务管理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等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一、什么是预算? 二、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1. 如何理解全方位? 2. 如何理解全过程? 3. 如何理解全员?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四、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五、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预算的关系? 第二讲为什么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 1、众多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 2、国家有关部门的强力推荐 3、全面预算管理的自身价值 4、战略目标落地化 5、经济活动目标化 6、管理方式精细化 6、经营活动受控化 7、资金控制提前化

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开展以财务用语度量质量体系活动的有效性,是为工厂管理者提供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无效活动和改进依据,从而以适宜的质量满足产品的要求,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工厂对质量成本的管理。 3.定义 3.1质量成本: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1.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3.1.2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 3.1.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有关费用。 3.1.4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 3.1.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

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4.职责 4.1财务部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4.1.1制订年度质量成本目标; 4.1.2确定质量成本科目; 4.1.3组织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 4.1.4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领导和质保部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4.1.5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统计、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报表。 4.2质保部 4.2.1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目标; 4.2.2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4.2.3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订质量改进计划。 4.3管理者代表 4.3.1负责改进计划的审批和组织落实; 4.3.2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4.4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 4.4.1组织落实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实施改进计划;

2019中级财务管理讲讲义第54讲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2)

知识点·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例8-16】沿用例8-13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3.6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0元。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00-8000×1.5×3.6=-3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0000-8000×1.5)×3.6=-7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000÷10000-3.6)×10000=4000(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原因分析 用量差异价格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人工效 率差异 变动制造 费用效率 差异 材料价格 差异 人工工资 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 用耗费差异 主要责任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 【提示】但也不是绝对的(如采购材 料质量差导致材料数量差异或工作 效率慢是采购部门责任) 采购 部门 由人事劳动 部门管理 部门经 理负责

练习 【单选题】企业生产X产品,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4元/小时,当期实际产量为600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为32400元,实际工时为1296小时,则在标准成本法下,当期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2017) A.1200 B.2304 C.2400 D.1296 【答案】B 【解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96-600×2)×24=2304(元)。所以,选项B正确。 【计算题】(2014)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 (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3)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论述工程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

论述工程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 发表时间:2019-04-11T15:53:40.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冯静 [导读] 摘要: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身份证号码:45010419801103XXXX 摘要: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都必须从投资决策、设计方案开始;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定额、取费标准、施工图、施工规范、市场行情等确定一个合理的成本;据此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择优选定高素质的施工队伍;签定施工合同;加强现场监理;严把签证关,并按规定进行工程结算和支付,做到工程质量与成本的统一。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 工程成本与工程质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人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工程投资,最优的工程质量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控制工程成本,成了建设单位(业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 1、以《建筑法》为依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以《建筑法》为依据,对工程成本管理实行积极、稳妥的深化改革,将工程成本管理对工程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并贯穿到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具体做法是: 1.1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首先明确一个质量控制目标。 1.2.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首先要求设计部门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设计,不能任意扩大和缩小,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 1.3在建设工程招标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招标办法,要大力推行公开招标,控制邀请招标,杜绝议标。 1.4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合理的工程成本是实现优良工程的根本经济保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受汛期影响大、施工强度具有显著不均衡性等特点。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从经营机制、管理方法上,都滞后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要求。一个工程投资必然有一个合理的工程成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盲目的压价,必然导致偷工减料,不按要求设计施工,使用劣质材等手段,给工程质量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确定工程成本呢?俗话说便宜无好货,但这并不是说高的工程成本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合理的工程成本要依据国家或地方颁布的现行定额、现行取费标准、施工图、施工规范、现场因素、设备材料的市场行情,科学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并依据《中华人了共和国招投标法》,采取公开的招标方式,择优供货商和施工单位。 3、选择一流的施工队伍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控制工程成本,各承包施工企业应在保证工程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多种施工方案,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定最能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并且使成本最低的方案。合理的工程成本确定后,还必须选择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支技术高、有竞争实力的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有这样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有效的降低成本。选择施工队伍应采取招标形式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 4、控制投资和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4.1不断深化和细化项目法人负责制 工程质量的保证必须有健全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控制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良发挥组织保证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项目法人统揽全局的主导作用,充分行使业主组织指挥、协调的职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施工、监理、设计和政府一道,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实行全面负责制,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为实现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4.2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深入推进创优工作 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提出质量管理总体目标。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责任,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加大检查力度、监督力度、强化质量过程控制,在检查中做到事前有准备,指标有量化,检查有结果,事后有反馈;严明奖罚制度,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严肃查处各类质量事故;建立质量月报制度,使质量管理处于动态控制状态。 4.3降低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安全和质量这根主线。发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工程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现安全和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要敢于直言,不留情面,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本着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 4.4做好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现场签证而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因此对工程质量签证、工程量签证、设计变更签证、施工变更签证等都必须认真负责。 4.5降低工程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 材料是建筑安装工人加工或施工的劳动对象,包括直接消耗在工程中的消耗性材料、构成工程实体的的装置性材料和施工中可重复使用的周转性材料。材料费是工程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达工程总投资的60%左右。因此正确计算材料预算价格对于提高工程概预算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材料预算价格是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材料费的基础单价,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工程所在地编制年的价格水平计算。在材料采购上注重规范采购管理,对所需各种材料实行集中采购,要求必须有三家以上供货商比价格、比质量,同时报主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后方能采购。严格执行材料入库验收制度,采购的物资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安全认证标志等证书。采购员、技术员要层层查验采购物资的质量、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生产需要,保证利用率,避免积压浪费。材料员要认真检

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品质管理部

二〇〇〇年一月 1.目的: 指导公司的质量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衡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2.使用X围: 公司质量体系运行中所产生的一切质量成本的管理。 3.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在质量体系中的一切质量成本管理和综合分析工作,财务部负责 制订年度质量成本计划和进行质量成本的核算。事业部落实计划、收集数据。 4.质量成本的定义: 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包括确保满意 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而产生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5.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工作费——运行质保体系的费用 质量培训费 质量奖励费 预防成本质量改进措施费 质量评审费 工资及附加费(指从事品管的人员) 质量情报、信息费 进货检验费 过程检验费 最终检验费 鉴定成本检验设备、器具校准维护费 试验材料及劳务费 运行质量成本检验设备折旧费 办公费(有关检验、试验产生的) 工资和附加费(指检验、计量人员) 废品损失费 返工损失费

质内部损失成本停工损失费(因质量问题引起)量质量事故处理费 成质量降等、降级损失费 本索赔损失费 退货损失费 外部损失成本保修费用 诉讼费 降价损失费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用户提出的 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6.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系统 6.1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质量成本工作和质量改进计划。 -1- 6.2 总经理对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6.3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制度,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计划;进 行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定期向总经理提供质量成本报告;组织制订质量改进 计划并协调落实。 6.4财务部负责制订年度质量成本计划;确定质量成本科目,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 核算,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总经理和品管部提供质量成本的经济分 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6.5各事业部落实本部门的质量成本计划,收集并核算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按期 向财务部和品管部抄报;提出本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7.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7.1 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为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7.2 制订质量成本的管理办法,使质量成本管理有章可循。 7.3 对各负责人员进行质量成本的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 7.4 实施流程图: (见图一) 8.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质量成本预测是制订质量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

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完整篇.doc

ISO9000与质量成本管理 1、质量成本概述 1.1质量成本的涵义 企业为确保满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当质量发生不满意时所遭受的损失之和称之为质量成本。这就是说,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损失所造成的损失费用的总和。 1.2质量成本的组成 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质量成本…………(1.2—1) 质量成本=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1.2—2) 由于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大类;而质量损失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因此质量成本可表达为: 质量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1.2—3) 公式(1.2—3)中前一项为确保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后一项为质量损失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取得顾客的满意,前一项成本该投入,而第二项成本就要设法使其减少,这也是质量成本管理中主要控制的项目。 1.3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 质量成本是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不但可以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监督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质量成本是质量管理深入发展和财务成本管理必须研究的问题。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素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归纳以上所述,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目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顾客对外观、精密度、可靠性要求甚高。因而,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所支出的质量成本增多,约占

如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如何开展质量成本管理 随着ISO 9000族标准在企业的推广和深化,已引发人们对“ISO 9000问题”的理性思考,其中最突出的是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问题”。在ISO9004-1:1994中,“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要素明确指出;“以财务用语来度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是重要的。有效的质量体系对组织的盈利和亏损的影响至关重大,特别是通过运作的改进从而减少了由于失误造成的损失以及提高了顾客满意时更是如此。”标准为解决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问题指明了方向,为企业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来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对于获证企业来讲,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尽快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在实现扭亏、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应有的作用。下面,谈谈关于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对获证企业来说,“取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护照”,是促进企业管理上台阶的手段,但不少企业是为“取证”而“取证”,未从本质上认识到“取证” 的目的是以适宜的产品质量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导致“质量体系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彻底转变观念,丢掉“等、靠、要” 的依赖思想,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测算每道工序的目标成本,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职工;将其与职工的工资收入挂钩,使每一位职工都切实体会到市场的压力,树立市场观念。企业应形成一种用货币价值的作用来激励和调节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气氛;废弃非理性的决策,采用科学

的管理方法,真正走出“管理是摆设”、“管理是花架子”的认识误区。 建议之二:明确职责加强考核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与质量体系协调一致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通过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制度)、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首先,质量成本目标应与质量目标有机衔接,质量成本目标应是质量目标的重要内容。其次,在管理职责和有关质量体系文件中,规范每个职工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明确考核标准并坚持考核,真正体现出质量经济性和质量成本的思想。第三,根据企业实际确定适宜的质量成本科目,健全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使其成为质量责任制考核的内容。第四,健全以质量管理部门为中心的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系统,理顺质量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分析、处理、传递有关质量信息,供企业领导决策时参考。 建议之三: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要求企业必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首先,对企业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成本意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质量成本在企业各项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质量成本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使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

质量成本管理简介

质量成本 一、质量经济性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围绕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可称为质量管理活动。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从人们衣、食、住、行,到休闲、工作、医疗、环境等无不与质量息息相关。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愉快,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发展,给国家带来繁荣和强大。而劣质的产品和服务会给人们带来烦恼甚至灾难。 二、质量的概念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从质量的概念中,可以理解到: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①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虽然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②质量的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组织的相关方对组织的产品、过程或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而产品、过程和体系又都具有固有特性,因此,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③质量的时效性: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④质量的相对性: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它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2.与质量相关的概念--组织 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例如:公司、集团、商行、社团、研究机构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可以这样理解,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组织可以通过质量经济性管理,确保过程朝满足顾客需要的方向而努力。 首先识别和评审一个组织(如企业)的所有运作过程,然后从识别和监测全部过程成本与识别和监测顾客满意的情况,并各自形成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进行管理评审。通过评审,评价过程成本、顾客满意的程度和组织的整个经济效益,从中寻找任何改进的机会——包括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持续改进和全部的新产品与过程。在寻找和确定了需改进或持续改进的项目之后,应对此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详细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并提出具体的质量改进活动方法和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实施后又重复上述的过程,同时识别和监测改进活动过程的实际成本和改进后顾客满意的程度。以此循环。 这里,应注意的有如下几方面: (1)过程成本报告 ①应从销售收入、费用投入或直接劳务等方面进行测算; ②应与质量改进活动的经济性有关的方面进行比较。 (2)顾客满意报告 ①应将顾客满意的监测结果转化为对于决策可以评估的形式(如顾客满意度指数);

采购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

采购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 集中采购机构作为事业法人,从事着规范财政性支出、节约财政资金的繁重任务,而节约财政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采购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管理手段与技术处理达到控制的目的,处理得当还可以间接地引导着潜在项目投标人降低投标报价金额,效果十分明显。 采购成本控制是保持采购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人成本、供应商投标成本、集中采购机构成本,三者从不同的层面涉及到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走向,以不同的方式决定着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共同组成了采购成本体系。 从采购成本所起作用的角度而言,还可以把采购成本分为正成本与负成本,正成本是正常的采购过程中应该花费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得到控制与管理,达到付出与绩效的完全统一;而负成本是指采购当事人通过非正常渠道或人为因素浪费的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本,表现在国有资产的流失、付出的劳动被漠视、相关人员权力寻租、行政乱作为等。负成本是采购成本中的不和谐之音,但总会阴魂不散,干扰着政府采购的正常秩序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采购成本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与采购绩效紧密相联,不仅体现在采购资金的合理利用方面,也表现在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与高效使用上,值得重视与研究。 采购成本的组成 一是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成本。 主要是指从事政府采购活动所花费的资金与劳动付出。一般来说集中采购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渠道:财政性拨款;集中采购机构自身收入,即标书工本费和按一定比例收取的中标服务费。节约与效益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成本核算要综合体现这两个指标。采购机构资金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委评标费用,一般是一个标100元,外地评委还要考虑差旅费、住宿费、招待费等。 2、标书论证成本,有聘请专家费用,答疑成本,考察费用等。 3、租用场地费用。有些地方集中采购机构无开标大厅与评标室,甚至有开标场所时,当地政府强令政府采购进入工程类的招投标市场,当然要给场地租用费了。 4、网站维护费,包括租用空间、域名注册、年度审核费用、应用程序开发费用、相应的日常工作费用等。 5、信息发布费用。目前财政部规定的三个信息发布媒体是不收取信息刊登费用的,这里所说的信息发布费主要是指在当地报纸、电台、电视台上发布诸如定点招标与协议供货招标信息、中标信息等,由于当地主要媒体把招标信息归入广告经营范畴,且政府没有此方面的优惠政策,信息费用还是比较高的。 6、办公费用。主要有电话费、加班工资、福利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甚至还有主管局指派的不应该由采购机构承担的费用等。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力成本物化的表现是指机构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与工作成效的对应程度,也可以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作量与成效来考核。

生产成本控制管理

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的途径 本次课程內容: 一、成本定义。 二、成本概念区分。 三、控制成本步骤。 四、生产成本五大关联。 五、清除在生产中的浪费。 六、减少浪费的方法。 案例1: 公式一: 价格(经销价) = 成本+ 利润 公式二: 利润= 价格(经销价) - 成本 丰田公司总栽大野耐一曾经运用以上公式说明企业的经营理念: 公式一经营理念者,称本位主义,它的经营意义是企业产品价格由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预期利润构成,要想获得更大利润,只有提高价格。 公式二经营意义在于价格由市场来决定,要想获得更大利润,只有降低成本,成本节约1分,利润就增加1分。按公式一经营理念的话,企业肯定会垮台。 丰田公司运用公式二作为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几十年的持续奋斗,终成为世界级汽車制造企业经济效益最好者之一。 一、成本定义------------是指产品从原材料的投入到生产加工的转換,直到成品的产出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总費用;包括人工费用,物料、物流费用,生产加工费用。 企业生存基本条件是获取利润。在产品价格中,有一部分是成本,另一部分是利润,如果想不损失利润,只有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二、成本概念区分;

(1)、企业与生产活动有关成本;(有三种) 原材料费------------是指加工后成为产品的一部分,是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如:原料价格费,运费和管理费,仓储费用等。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作人员,如:工人工资费、整理包装费、班长工资、福利等等。 制造费-----------是指以上二种费用之外的一切成本。如:间接材料人工、水、电、社保、维修费等。间接材料是指制造过程中所需要工具,机器设备、模具、洗剂、各种润油等。间接人工是指与产品的生产并无直接关系的人员,如各类管理人员、品质人员、机电修理人员、清洁员、日常办公用品等费用。 (2)、成本又分变动、半变动和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高低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的变化的。也就是说随着生产量的增加产生费用,如:人工费、材料费。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某一产能下,不受生产量多少所影响的。如:场地费、机器折旧等。 半变动成本-----------是指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增减,但其增减不呈现比例关系。如;原辅材料运输费、外出办事、車旅费等。 (3)、成本依其管制性及与决策的关联性的: 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可控制成本是指某一成本项目属于某一部门,而且该部门可以控制成本高低。如:定額原辅料、定額工时、加班费等。不可控制成本是指某一成本项目属于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成本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st of quality(译文)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成本 费根鲍姆在1950年改善引入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概念到西方国家,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以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产品设计和质量损失。日本化学家卡罗,在1950-1960年左右介绍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他指出“在全公司范围内将其作为管理工具以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将会在短期内以及在不久的将来,都会给公司带来竞争上的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企业文化,允许其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客户的满意度,同时,确保业务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并取得成效,必须识别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一个活动使用资源和管理,以使输入转变为输出,被认为是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影响到下个过程的输入。 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活动: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组织 ; 管理组织;寻求持续改进。 首先,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当明白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实现我们组织的全面质量管理?”。此时,我们就会明白,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含义和“质量改进”基础知识以及如何提高质量管理。一种改进质量的工具,必须安装在我们的组织,使其有足够的质量改进和全面质量管理设施。全面质量管理在实践中了解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质量方针

项目管理中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如何沟通协调

项目管理中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关系如何沟通协调 从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沟通管理与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各自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前提条件,严谨的进度控制是项目成功的保障。合理的成本控制是项目的以实现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项目品质是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沟通协调: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系统集成管理。 经过“信息产业部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训”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所谓项目管理是一般管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项目管理涉及到九个知识领域,包括: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范围管理、整体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纵观这九个知识领域的项目管理,我认为:良好的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其他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项目管理各环节的粘合剂。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时间和成本,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而圆满完成整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各部门、各环节、各系统成功的沟通管理。 一、沟通管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项目的成败。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的目标,要协调项目的所有工作,要达到项目的时间、成本、质量的控制,并且把握各种方面的平衡。尽可能的管理、控制好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风险、资源、沟通等项目相关的各个方面。项目经理应该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衡量项目经理一般是以在资质、

素质、能力和经验等作为主要的依据,即统筹能力、领导能力、交往能力、处理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能力。在工程中项目经理不仅要保持本公司各组之间的密切合作,而且还要在工程期间随时保持与甲方沟通。同时处理好与各分包商、设备供应商、施工商的多方协调工作。 一、沟通管理范围 1. 项目经理与用户的沟通 用户和集成商表面是对立的两个组织,实际上却是一个统一体,双方共同的目标都是希望项目能够成功,因此他们之间的沟通是项目所有沟通中最为重要的。用户方可能对IT技术、工程规范的了解不够深入,集成商则可能对甲方需求和业务了解得不充分,使得双方对工程的理解存在差异。 我们在工程实践中经常这样处理这种沟通关系:首先是在需要做出实施中的一些关键决策时,做到主动征求用户的意见,并接受用户的指导、协调管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按时参加项目联络会议,对项目进展和问题进行沟通;坚持给用户提交工作周报,使他们随时掌握项目动态;认真落实用户提出的建议,将用户的想法完整地转达给每个相应的干系人,并协同处理。在秉承互尊互利的原则上,基本上都能与用户形成良性的沟通关系,从而也使得项目中的任何问题都不成为了问题。 事实上,要想真正深入了解用户的想法最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成为用户本身,在某些时候,集成商将自己扮成用户角色,跟随用户

第54讲_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2)

(5)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4240/23400=3.6(元/小时)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57000/15000=3.8(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7500×2.2×3.6=-2400(元)(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0-7500×2.2)×3.6=-5400(元)(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00×(3.8-3.6)=3000(元)。 知识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知识点·固定成本差异分析口诀 【记忆口诀】 实实两条线 中间插预算 (先耗费后能量) 预和实之间 实际工时安 (先产量后效率) 【8-17】沿用之前资料,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2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A 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产量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000元。其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8000x1.5x12=46000(元)(超支) 耗费差异=190000-10400x1.5x12=2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10400x1.5-8000x1.5)x12=43200(元)(超支) 产量差异=(10400x1.5-10000)x12=67200(元)(超支) 效率差异=(10000-8000x1.5)x12=-24000(元)(节约)。 练习 【单选题】某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9000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80000万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8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则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2018年) A.超支72000元 B.节约60000元 C.超支60000元 D.节约72000元 【答案】A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80000-9000×8×1.5=72000(超支)。 【判断题】在标准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2017) 【答案】× 【解析】在标准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

第54讲_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1)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本节框架 知识点——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的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及其分类】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判断题】理想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2014年) 【答案】×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属于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理想标准成本是一种理论标准,一般很难达到。 知识点——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标准成本通常由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构成。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应分为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标准) 【例8-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 标准 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 标准单价①45元/千克15元/千克30元/千克 标准②3千克/件6千克/件9千克/件标准成本③=②×①135元/件90元/件270元/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④=∑③495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例8-12】沿用8-11资料,A产品的直接标准人工成本计算如下: 项目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①15600小时 月标准工资②468000元 小时标准工资率③=②÷①30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④ 1.5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⑤=④×③45元/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价格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用量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 【例8-13】沿用[例8-11]中的资料,A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 月标准总工时=156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总额=5616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56160/15600=3.6(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187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87200/15600=12(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1.5(元/小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12)×1.5=23.4(元)。 知识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相应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以实际产量为基础)。 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花了多少钱)-(实际产量下应该花多少钱)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成本和质量管理

成本和质量管理 By Richard Duttenhoeffer,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摘要:成本和质量在任何工程上都是不能分割的问题。通常理解的概念是对物主来说在成本上质量有一个直接的导向轴承,假定所有程序在各个方面都能很好的被管理和执行,那么这种理解就是有根据的。然而,在从构想引进一个项目去完成这方面,有许多缺乏质量的地方都可以逐步扩大成本,除非业主,专业设计人员和承包商能够清晰地明白这些误区从而避免这些误区。通常有助于成本逐步扩大的领域有:计划和建造,融资的成本,建筑,维护和操作。他能够依据专业设计人员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对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一个项目上,一个好的质量管理包括专业设计人员的兴趣的各个方面,这种好的质量管理是获得期望结果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份报告将会讨论一些考虑因素和方法,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利用这些因素和方法来管理所有的成本和质量。 简介: 成本和质量是两种不同的问题,专业设计人员在每一个项目上都必须对这两种问题完全地解释。这两种问题是不能分割的,一般来说在一个项目的成功,业主的满意度与将来工程师和物主的关系方面都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这些对典型项目有贡献的领域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计划和建造 2.融资的成本 3.建造 4.维护和操作。 计划和建造 一个对工作范围的不充分的定义是,它是由工程学和协议的一部分组成的,这种不充分的定义会导致物主付出额外的成本,或者是,如果专业设计人员不能够协商这些额外的费用来掩藏这些额外的成本,他自己就要承受这些成本,那就更别提会对专业设计人员和业主之间的关系造成的伤害了。 不充分的计划和执行会引起日程安排的问题,这种问题会转化成承包商对定价和要求方面的附加问题。 对一个项目的要求所做的不充分的交流会导致由于不充分的协调的设计和规范而使承包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议和理解的不充分的证明文件会导致更多设计的修改或者导致在建造过程中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