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那些常常被误以为真的错误观念

那些常常被误以为真的错误观念

那些常常被误以为真的错误观念
那些常常被误以为真的错误观念

那些被广泛接受为真的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1: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

评论:这句话来自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是缺少情商的表现。请问当地的印第安人不是人吗?请问谁先到美洲生活的?如果有西方人这样说,那是因为他的偏见。如果有东方人也跟着这样说,那么就是因为无知。因为弥漫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偏见,影响我们自己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文化,看不起自己的传统,从而也看不起自己的兄弟。

哥伦布到新大陆,是为了掠夺黄金和资源。他简单来说就是海盗,西方媒体美化海盗是有传统的,贬低中国人也是有传统的。更早一些时间,郑和下西洋,据说也来过美洲,但他是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交流。谁不文明谁更文明,高下立判。马来西亚首相纳吉说:“葡萄牙舰队,他们的能力不及郑和的舰队,一来就占领马六甲。郑和舰队在马六甲王朝时代与这里的人建立起友谊而非占领,这是证明道德重要性的重要例子。”所以马来西亚乐于接纳中国文化,比如孔子学院和厦门大学分校。

错误观念2:西方民主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峰。

评论:这句话也是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人这样说还可以说是自豪过头,可悲的是有些东方人也被成功洗脑自卑过头。什么“文明的冲突”,什么“历史的终结”……听得耳朵都起茧了。那些意识形态的官方学者写了一本本厚厚的书,基于错误的前提推演着貌似严谨的论证,抵不上甘地的一句话:“无论是极权主义下疯狂的破坏所造成,还是自由和民主的神圣名义下,所造成的孤儿、无家可归者以及死亡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先看个例子,民主的英国殖民不民主的印度时,少数人怎么控制多数人,一个很阴暗的方法就是思想控制,开动媒体灌输本国人和印度人:西方文明很先进印度文明很落后,所以英国殖民印度有理。甘地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一错误观念。一方面,甘地超越宗教与文化之对立,超越上层阶段与下层百姓之对立,整合起印度最普遍的力量。另一方面,他的智慧他的宽容,感动了印度人民,也感动了英国“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以非暴力方式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从此理念,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践履非暴力运动,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香港Beyond乐队致敬曼德拉:“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按照民主的一般定义:“如果一个国家赋予其人民在普遍的、平等的成人选举权基础上通过定期的、不记名的多党选举来选出他们自己的政府的权利,这个国家就是民主国家”。如果这样来说,强盗团伙要普大喜奔了,只要简单地实行多党选举制就一洗白,成为伟光正的文明人士?自由、民主、文明,有多少罪恶

假汝之名。

比制度更重要的,是国民的整体心灵素质。如果说制度是工具,那么国民素质就是工具的使用者。工具本身无所谓善恶,善用则善恶用则恶。国民整体是坏人,民主制度下还是坏人。国民整体是好人,不民主制度下也是好人。所以,自由民主制度的基础是法治,法治是从反面来建立国民心灵素质的最低标准,而智慧者的教育则从正面启发着国民心灵去追求更加卓越。所有的自由,最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所有的民主,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平等。不基于心灵的自由与平等,夸大自由民主制度就是在耍流氓。其实,自由民主制度的每一次创新、实践、改进,都是立基于心灵自由平等的进步。

民主的背后是平等精神,我们当然也要学习民主制度,毕竟是西方试错这么久实验出来的工具,但更重要的是发展平等的心。一切不平等,来自心的不平等。权力或者金钱导致的不平等,都来自于心的不平等。消除心灵的不平等,才可能到达真正的平等社会。民主制度其外,平等精神其内,内外兼修。

错误观念3:理论主义和制度主义

评论:现在学界有一种倾向:脱离经验来谈理论,脱离心灵来谈制度。其实,还是人在使用理论和制度,“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以凯恩斯主义(作为政府干预理论的代表)和哈耶克主义(作为自由市场理论的代表)为例,这两者都是理论,理论是否可以适用于当下经验,还是需要我们理性能力的判断。

不是纠缠在理论里面争论这个主义好那个主义好,这是理论脱离地面的空转,而是应该就具体的问题来理性分析,回到地面来。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有什么问题(有什么病),然后使用相应的理论来解决(用药来治病)。如果执着于理论(药),那又成了一种新的问题(执着药的病):脱离问题争论哪个主义好,造成了国内知识分子的分裂与内耗。

比如以美国为例,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政府的权力过大了,就可能会有权力寻租和信贷盲目扩张等不理性行为,这时候需要简政放权,哈耶克主义就兴起了。哈耶克主义的影响下,市场的权力过大了,也会出现金融垄断和金融过度扩张等不理性行为,这时候需要政府适当干预,新版本的凯恩斯主义又会兴起。这样反复震荡反复接近,最后两种主义的内容其实是越来越接近的。

一方面,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市场主体的假设是经济理性人,但是市场行为不可能一直都是理性的,政府的主体也假设是理性与平等的人,但是政府行为也不可能一直都是理性的。另一方面,市场没有原罪,政府也没有原罪,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有时候也是合乎于理性与平等的。所以,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市场和政府背后那颗心灵。不管是“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都依赖于背后的那颗心。如果心是不理性不平等的,那么不管是透过市场还是透过政府,实施出来的行为也是不理性不平等的。如果心是理性平等的,那么不管

是透过市场还是透过政府,实施出来的行为也是理性平等的。

另外,一个理论的应用还要看具体情境,比如中国当前国内与国际的场合是不同的,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以国内而言,政府权力有过度现象,所以要简政放权,这是朝向自由平等的进步。以国际而言,国际自由民主目前是建立于实力之上,没有实力就会被其他国家以各种美丽的名义欺压,中国一百年来基本上是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对外是维权:免于被侵略的自由,免于被思想控制的自由,话语权,平等权。这也是朝向自由平等的进步。

所以,理论都是表面,最重要的是背后的理性精神。基于理性与平等的心,善于看到当前时间地点具体情境下的问题,然后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法。这正是《中庸》所说:“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中”者平等也,“庸”者理性也。这是我对于“中庸”二字的当代解读。

错误观念4:斗争带来世界的进步。

评论:斗争带来进步,这种思想或许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近代这种思潮主要来源于黑格尔。

我们再举个反例,上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证伪了这个命题,战争带来的是人类的几乎灭绝。考察一下希特勒与黑格尔的思想,是多么的合拍:雅利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战争主义。希特勒的错误思想,或许主要来源于黑格尔哲学和尼采哲学。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巨大错误的观念,导致巨大的灾难。

在黑格尔的思想里,对于矛盾的错误分析,导致对于战争的崇拜,这种错误思想笼罩着全世界。其实,矛盾不是自然的属性,矛盾是概念的属性。这会是白天呆会是黑夜,这谈不上矛盾啊。某个人喜爱白天憎恨黑夜,另外一个人喜爱黑夜憎恨白天,这样才会产生矛盾。事物本身没有矛盾,矛盾来自于人类的观念冲突。

人类的观念之间有不同,这一定会导致战争吗?为什么不可以用说理的方法来交流或者辩论呢?为什么观念不同就要导致战争呢?苏格拉底关于说理代替暴力的话,我们一起学习一下:“但我以为凡运用理智,并希望能够为了同胞们的利益而对他们进行指导的青年,是决不会凭借暴力行事的,因为他们知道,仇恨和危险常伴随暴力,而利用善意说服的办法,就可以不冒危险取得同样的效果。凡被我们强迫的人,会像我们强夺了他们东西似的那样仇恨我们,而凡被我们说服的人,会像从我们受了什么恩惠似地那样爱戴我们。此外,凡敢于使用暴力的人,一定需要不少的党羽,但那些能够以说服取胜的人就不需要这些,因为即使单剩下他一个人,他仍然会有说服的能力;这样的人是决不会流血的,因为既然能够利用说服的办法使人活活地顺从,谁还会要把人置于死地呢?”

黑格尔的智慧层次远低于苏格拉底,这也证伪了文明进步说。

错误观念5:文明一直在进步。

评论:我们真的什么事都比古代强吗?我们再举些反例,例一,唐太宗贞观四年,全国只判决了29位死刑犯。贞观六年,全国有390位死刑犯,唐太宗与这些死刑犯订下生死之约:给这些死刑犯放一年假,明年秋天再到监狱报到。第二年秋收过后,所有死囚全部到监狱报到(《新唐书》)。现代哪个国家可以治理到这样的地步?例二,再以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例,后代的西方殖民者哪位比郑和文明呢?例三,春秋时期的战争,那时候的将军才是真正的骑士,下好战书,约好时间地点,摆好阵势再打,不重伤,不擒二毛(老人),不逐北。纵观人类历史,又有哪个时期会比两次世界大战更黑暗?文明真的一直在进步吗?

这个错误观念的来源还是黑格尔,他一方面贬低东方文明一方面抬高日耳曼文明,胡思乱想出什么东方文明往日耳曼文明线性进化。我真想请问下黑格尔先生:你确认你了解东方文明吗?你确认你了解什么是文明吗?当近代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东方国家和非洲国家时,这个观念就成为冠冕堂皇的遮羞布。可叹的是,不少东方学者没有理性地接受和传播了这个思想病毒。

此外,这个错误观念是混淆了物质层面的文明和心灵层面的文明。物质层面因为可以积累,所以确实一直在进步。但是心灵层面的东西不可以积累,所以确实进进退退。所以,物质科学方面的文明确实在发展,但是人性智慧与慈爱的文明则未必如是。物质科学的进步,如果伴随着心灵层面的落后,那么将是巨大的灾难。

错误观念6:消费主义

评论:消费主义的前提是:其一,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其二,人类的活动是没有破坏性的。然而,这两个前提都不能满足。以汽车为例,其一,主流汽车喝的是石油,排出来的是废气。石油是越用越少的,所以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美国垄断着石油的定价权,中东危机实质上是世界危机。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消费和享受,西方近代扩张史其实就是资源掠夺史。其二,石油所产生的废气,则污染着自然环境,又污染着人类的身体。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消费和享受,我们似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破陈旧思维发展可持续的新能源,太阳能,电能和风能,特斯拉汽车就是一个可能。“特斯拉”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一位被刻意抹去的伟大科学家,他是交流电之父、无线电之父、雷达之父、自动化之父、自由能源之父、人造闪电之父,然而却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你说奇怪吗?这个世界奇怪的事情还有很多。

错误观念7:中国老太太不如美国老太太

评论:这是经济思维和评价标准的颠倒,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是

在忽悠老百姓。中国老太太的选择恰恰表明中国母亲的伟大:自己多多劳动,将享受归给子孙后代。易经坤德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有中国母亲的忍辱负重,才有中华传承之福泽绵长……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真正的资本主义崇尚节俭勤奋而非奢侈糜烂。巴菲特还住在50年前的房子,李嘉诚还带着26美元的手表。盖茨和巴菲特没有提前消费,而是准备裸捐回报社会。古有良训,“成由勤俭败由奢”,个人如此,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西方也是如此。美国次贷危机了,提前享受的美国老太太破产住进养老院了,享受在后的中国大妈则在公园里快乐地跳着广场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错误观念8: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评论:这句话的主语“自然环境问题”有问题,因为所谓的环境问题,其实大部分是人类问题。当我们说“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时,我们将自己的责任推给自然,从而也放弃了自己可以改变环境的力量。欲变自然,先变其身。

自然环境问题,也是根源自错误的思想:人类征服自然。这个错误的思想又是来自黑格尔。他在人与人之间鼓吹战争,在人与自然之间鼓吹征服,好像人与自然是两大仇人。他的观点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自然对于人类的帮助,动物(如蜜蜂)与植物(如榕树)在帮助着人类,天地对于我们的帮助就更不用说了。人类的所有能源都来自天(包括太阳),人类的所有物质都来自大地。易经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厦门大学的校训。易经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为什么要自己征服自己呢?人类把自然征服成雾霾,不也把自己的身体征服成雾霾了吗?所以,黑格尔版本的辩证法是片面的是不太辩证的。

错误观念9:老子的辩证法是原始落后的。

评论:在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老子辩证法是朴素的原始的但是初级的落后的。其实,老子的辩证法一方面更早出现更有原创性,老子的辩证法另一方面也更深刻更全面。

比如从老子的思想来看黑格尔的辩证法,就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问题:西方中心主义(日耳曼民族主义),鼓吹对立与战争(战争带来进步),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征服自然),绝对精神(迷信主观)。

老子对于这些成见和偏见洞若观火,所以老子的辩证法其实是更早的同时也是更深刻的。可悲的是,半桶水的黑格尔辩证法却成为主流,甚至是评判其他思想的标尺,这就是所谓的颠倒吧。

在西方文明内部,黑格尔的智慧水平也是远远低于苏格拉底,他将苏格拉底式的具体有趣活泼的爱智慧传统转变成抽象无聊枯燥的理论游戏。哲学异化到当代,黑格尔“功不可没”啊。

鉴于黑格尔思想存在大量严重的错误,建议教育部改革中学和大学哲学教材,将辩证法1.0版(黑格尔版)升级到辩证法2.0版(老子版或者苏格拉底版)。

错误观念10: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

评论:这是典型的西方二分思维,不是黑就是白。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答黑答白都可能是错误的,比如让你做一道选择题:A. 男人决定女人。B. 女人决定男人。很明显,选A选B都是错误,因为这道题的逻辑框架本身是错误的。

考虑物质与心灵的关系,前者决定后者或者后者决定前者吗?其实,为什么不可以不“唯”,谁也不决定谁,而是小伙伴一起愉快的玩耍?也就是说,物质与心灵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是谁也不决定谁。

事实确实是如此,近代无数革命先驱的心灵没有被阶级所决定,他们的心灵没有被物质所决定。当代每一次改革都首先是解放思想,冲决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间共赢代替国家间对抗……每一次的进步,背后都是思想的进步。其实一个思想,不管是来自唯物唯心还是非唯物非唯心,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的思想。

思想的解放持续推动着中国和世界的进步,如果我们可以进一步超越错误的观念和思想,我们就可以更加自由更加平等,也就可以更加智慧更加强大。心灵的进步和科技的进步,才是世界进步的真正推动力。

结束语

东西方共有的一个时代偏见是:斗争带来世界的进步,另外一个共有的时代偏见是:物质主义崇拜。哪个国家可以率先汲取东西方经典智慧来摆脱错误观念的束缚,哪个国家就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力,推动人类和世界往更自由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大国崛起首推思想崛起,英国崛起之前有培根和洛克,法国崛起之前有蒙田和伏尔泰,德国崛起之前有莱布尼茨和康德,美国崛起之前有爱默生和皮尔士。这些大国崛起之前,也被人贬低看不起。然而,思想者站出来,展示了智慧的深度,显示了民族的自信。同样,中华的复兴,首先需要的也是思想的复兴,对于我们自己的信心,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心。

愿我们具有免于思想病毒感染的自由!

愿真理与爱传扬!愿中国更美好!愿世界更美好!

2015年5月30日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 The Times of Heave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Since middle ages, westerners held mainly two views on time: eschatological (teleological) and physical (scientific). The former came from Christianity and understood time through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God. Time or history goes towards the expectable end, i.e., the Last Judgment. The lat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eans of measuring time, which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ecise. To this view, time essentially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uman's existence. It is an objective, even and irreversible passing, having no meaning by itself and serving merely as an existent form of physical beings. Certain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new perspectives occurring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mong which, the phenomenological one in a broader sense is especially concerned with us. Up to now, "Chinese philosophy" is usually approached, at least in China, through the conceptual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metaphysics. Therefore, seldom interest has been put on the problem of time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due to its non-metaphysical character. It is true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neither teleological nor physical view on time in Chinese tradition. But, if we read the literature of pre-Qin period, especially pre-Warring-States period faithfully, we may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企业管理以人为本,而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所以培养和树立正确质量意识和观念,对提高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们先看一下质量意识的概念,其解释为“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可见意识支配行为毫无疑问可言。那么,我们要怎样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呢?以下为本人在国内外资料及培训和工作实践中归纳并融入个人观点的一些思想凝结。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 一、通过学习、培训,获得正确的认知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熟悉ISO9001:2008标准,并且理解相关术语和定义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同时要掌握质量管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区别,特别是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学习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例如海尔的一些质量文化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质量改进是个没有终点的连续性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开始倒退。 第三,了解一下先进的管理方法。要知道什么是6S,什么

是六西格玛,什么是精益生产,他们的共同点和区别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第四,了解一些质量管理工具,并学会运用几样。例如,PDCA 的管理方法,因果图的应用,统计工具如直方图等。要正确的认识到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会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分析和查找问题。 第五,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质量的故事和案例来增强质量认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通过听故事后的感悟和反思,以使我们认识到:提高质量,总是有方法的;摒弃差不多的心态和出一次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是十万分之一次错误,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100%;品质没有折扣。 二、通过培训和实践认识到质量意识的重要作用 (一)质量意识差,是工作质量差的根本原因。 质量意识如何,往往可以衡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也可以衡量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成效。ISO9001:2008标准中6.2.2条款规定了“能力、培训和意识”,将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并列。 质量意识具有对员工质量行为的控制功能,使其行为符合质量意识的要求,个人认为正确的质量意识就是质量工作原则性强,不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动摇或改变自己的质量行为。 质量意识就是全员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生产产品,并在发生不合格品时进行统计分析,持续改进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做法。

第十三章 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三章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政治文化? 它有哪些特性? 政治文化指的是社会文化的政治方面,它是特定政治共同体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一整套政治取向模式。具体而言,构成这套模式的包括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情感取向、政治信仰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等,这些取向在人们长期的政治交往过程中组合为特定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价值观念,塑造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政治文化的特性有:(1)显著的民族性。民族共同体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模式,导致了不同民族政治文化的差异性。(2)突出的继承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是政治共同体成员政治生活的世代积累过程。一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取向世代相传,绵延不断。(3)特有的复杂性。这首先表现在其开放性,即变迁和适应带来的多样性;同时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的综合性。(4)明显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政治文化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另一方面,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还通过其稳定性的特征表现出来。 2. 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知,即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对于政治共同体、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及其规律的感知,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等,是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 (2)政治情感,即人们对于政治体系、政治人物和共同体政治事务的内心体验和判断。如果说认知偏重个别感知和认识,那么情感则偏重于整体性感受和理解。 (3)政治态度,即政治心理过程的综合体,是人们对政治现象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政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4)政治评价,即人们对政治事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权衡和评判过程。其关键的内容是政治价值,它决定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判断。 (5)政治象征,即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性表达或表现形式,包括象征符号、象征物、象征仪式等等。它可以代表政治权威或秩序,表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可以昭示人们的心理

最全的哲学观点认识一些社会现象

哲学原理 一、用哲学观点认识一些社会现象 1、“拔苗助长”,结合实际谈谈对你有什么启发? 夸大主观能动性,不遵守客观规律,必然导致失败。 2、小孩被毒蛇咬伤,医生先按小孩减壮大的经验开药,病情没有好转,后来加倍。 不能犯经验主义,不能静止、孤立、片面看问题,犯形而上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牵牛牵牛鼻子,不能过牵角或牵脚,牛才会乖乖跟你走。 这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办事要抓主要矛盾。 4、齐备给他儿子阿斗的遗嘱中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是这个道理。 5、“没有天生的罪犯”,说说你对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的看法?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B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时罪犯是在不良刺激的影响下养成的。 6、“熟知不等于真知“,怎样理解,请用实际体会说说。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看问题由表及里的过程。“真知“即彻底理解理性认识的东西。“熟知”即经常看到、碰到的一些事。如:树上的苹果会掉到地上,手里的东西一松手就掉在地上。大家都知道,这是熟知。但对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往上跑呢?牛顿探究原因是地心引力的作用。平时我们看问题,要多问为什么,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翁认为丢马不一是祸,没马不一定是福,请谈谈看法。 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结合实际谈看法。 存在决定意识。只有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特利特说:“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请谈看法。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事物总是在变化发展中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0、内容形式的关系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搞得过头就会出现形式主义。如我们热爱领袖,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这是对的。但如果像文化大革命期间,把毛主席当神进行崇拜,搞早请示,晚汇报,就成了形式主义。 11、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关系。 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改进和发展生产工具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二、生活中的哲学原理本文来自网上,帮助你理解哲学原理。 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

一个接受错误教育的人的自白

一个接受错误教育的人的自白 诺曼〃库辛斯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的自白,是一个接受了错误教育的人的自白。 当我有机会来检测平生所学时,我清楚意识到自己所接受的是不当的教育。检测很简单:我是否能适应并生存在这个有30亿人口的地球上?这个世界已经不是1850或1900年那个时侯了,也许对那个时代来说我所受的教育还算恰当,可如今已经不同了。进行测试的最好的地点是在国外,特别是亚洲或非洲。 我受的教育并不完全是一个失败,它使我得以统观整个世界。它教会我怎样轻松并迅速地识别人与人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迥异差异。学地理使我了解到不同国家在地形、地貌、资源和生产力方面的差异。学习比较文化使我懂得了不同的社会团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人类学使我知晓了人的面部骨骼结构、肤色和身体特征方面的基本差异。总而言之,我所受到的教育使我不至于对一些事情感到大惊小怪。比如:有些人住泥房子,而有些人却住竹房子;有些人用木头作燃料,而有些人却用粪便;有的人喜欢五声音阶,有的人却喜欢十二声音阶;有些素食者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有些人却是因为自己的偏爱。凡此种种都不会令我感到惊讶。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受的教育还是很恰当的。但是失败的一面在于它所教授的这些差异的重要意义恰恰是毫无意义的。与他们之间的共性相比,这些差异太微不足道了。我受的教育恰恰忽视了事实本身太简单、太明显了。其中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整体总要比其组成部分要更大、要重要;没有一个国家比整个人类更重要;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和文化底蕴大于全人类的。这个大的共同体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支柱——它是人们在希望渺茫或似乎不存在希望的时候能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仍然感觉到我所说的话不能够完全表达我的想法。实际上,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人们都乐意接受的一个事实,即使他们没能把它作为行为的准则。换一种方式说,就是为了能对世界各地的了解就像对国内的了解一样,我必须忘记我曾经学过的东西。事实证明我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并不取决于我对他们独特生活方式的理解,而在于对我们共同之处的理解。当然,尊重这些差别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只停留于此,就像有了一块清理好了的地面而不知道在上面建什么一样。当你们彼此进行交流时,你会发现你们俩实际上在谈论同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个星球以及决定它是否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 几年前,重视差异的教育满足了某种特殊目的需要,尽管这种目的有些狭隘。在那个时候,我们大都出于好奇或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

一个受错误教育者的忏悔

一个受错误教育者的坦白 这些语句具有一种坦白的性质。这是一个受错误教育者的坦白。 每当我有机会在试验中表达这一点时,我已经变得最大程度地知晓相对于适当教育的自身缺陷。试验的题目很简单:我是否准备好了将居住并理解一个有三十亿生存的世界?不是那个像1850年或1900年的世界——相对那时我所接受的教育兴许是适当的——而是相对于今天这个世界。实施这项试验最好的地方就是走出这个国家——尤其去往亚洲或非洲。 并不是说我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件彻底的失败之事。它为我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来以宏观的视角观看整个世界。它教会我如何快速简易地辨别造成一个地方不同于别处的区别性事物。地理教会我地区之间地貌、资源以及生产力的差异。比较文化教会我地区背景与群体利益的差异。人类学教会我面部骨骼结构、肤色以及普通身体面貌的差异。简而言之,我所接受的教育使得我避免了惊奇。我从不惊奇于这样是事实:一些人们居住在泥质的小屋而另一些人居住在竹舍内;一些人用木材做燃料而另一些人则使用动物粪便;一些人喜欢五声音阶的音乐而另一些人喜欢十二声音阶的;或者一些人是宗教素食主义者而另一些人只是单纯由于个人喜好。 在以上那些方面我所接受的教育已经远远足够。但是我的教育的失败之处就是它告诉我这些差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意义。这些差异就是一切但是却被相似之处抹灭。我所接受的教育绕开了地区间的相似处。它无法领会并且定义的一个事实就是越过差异便由于其简洁性而几乎无法理解这一现实。而所有现实中最简单的便是人类群体是统一的——庞大于任何一个它的组成部分,庞大于任何由于国家而强加的分离,庞大于不同文化的信念与忠诚以及深度与特质的差异。这个巨大的联合体是我们的时间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真相——在希望看起来有些模糊甚至不真实时,人们可以在联合体中迅速构建。 当我写下这些时,我有感觉我的语言无力寻找到它们试图表达的那种含义。的确,这含义本身便是真相——即所有人都乐于接受这个观点即便他们并不付诸行动。接着,让我换一种方式表达。为了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地有如归家,我必须忘掉我曾经被教育去记忆的一些东西。这导致了我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不再过多地取决于我像理解我们所拥有的共同处一样对他们生活方式独特性的理解。尊重这些差异是很重要的,当然,并不应在未考虑即将在地面上建立什么时便像清洁地面一样阻止它们。当你做完比较的笔记之后,你将会发现你曾讨论了相同的两个邻居,即,这个星球,以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友好或者敌对的状况。 仅仅在几年前参考的在差别中教育实现了一种特性即使需要有限。那段时间当我们想到其他的地方和人们很大程度是出于好奇心或者由于一场特殊旅行。广泛旅行并且知晓一些人类文化和行为中神奇的变化,这是一个全面的人的标志。但这并不是你必须以之为生并且赖以存活的那类知识。 紧接着突然便迎来了巨大的压缩。从前那些因其遥远而无比安全的偏远地区迅速在一个单一的竞技台上变得拥挤而彼此相连。即刻间一种新型的教育变得必要——一种从部落主义中解放出的文化。部落主义从最早期的时代便延续至今,尽管它的形式发生或微妙的变迁。新的教育方式必须教会人们所有课程中最困难的:通过观看世界上任何别处的人们来得以确认自己是如何的形象。它必须成为一种有关自我确认的教育方式。过去那种在肤浅差异基础

各国人的时间观念

各国人的时间观念 软件1026班 What is time? Is it a thing to be saved or spent or wastef,like money?Or is it something we have no control over,like the weather?Is time the same all over the world?That’san easy question,you say.Wherever you go,a minute is 60 seconds,an hour is 60 minutes,a day is 24 hours,and so forth.Well,maybe. 准时 如果你被邀请到一个美国人或加拿大人的家里做客喝鸡尾酒,如果通知你的时间是七点整,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你应该在七点一刻到达,当然不能在此之前,也不能迟到太多。然而,如果这是在德国、瑞典或瑞士,邀请你在七点钟到达,就意味着你应该恰好那个时候到。 对“准时”极为看重的国家:所有的北欧国家 对“准时”采取赞赏和期待态度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美国 对“准时”态度比较缓和的国家:欧洲南部(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还有绝大多数地中海国家。 对“准时”持宽松态度的国家: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在那里你尽管可以把手表抛在一边! the America

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项有限的资源,所以他们试着去爱惜时间且加以管理。美国人经常参加有关时间管理的研讨会或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他们似乎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好。专业人士随身带着口袋型笔记本,有些甚至是电子的笔记本,好随时留意所订的约会与工作截止日期。人民想尽办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更多的时间来。早起的美国英雄富兰克林将这种想法表达得最淋漓尽致:“你爱生命吗?如果爱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生命即是由时间组成的。”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Japan 日本人就象抱着一个走时准确的大钟,每时、每刻都在按着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守时是东京人生活的一个基本特点,它牵涉面甚广,甚至体现出了一种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会让你觉得没有什么小事是可以马虎处理的。日本的电器之所以做得好,和这种精确的时间观念不无关系。 这种神经质会逐渐升华为一种荒谬的美德感和对生活的要求。如果电梯的楼层指示灯坏了,就会感到异常不安;如果面对一次约会的误点,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内心是非常紧张焦虑的。 India 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淡薄,关于世界名剧《沙恭达罗》作者的出生

6.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四、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哲学基本派别和观点汇总 1、唯物主义发展的阶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古希腊德模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它认为世界万物由不同形状、大小的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2)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相结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但又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这三个根本缺陷。当时自然科学理论只有力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立在这一科学成果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理论,不能不用机械的观点去解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质的现象和过程,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过程。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主要是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静态的研究,形成了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被哲学家提升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使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性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即唯心史观。 庸俗唯物主义:把十九世纪的近代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等同于物质,看做大脑的分泌物,哲学上一般不把它作为唯物主义的一种历史形态。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3、物质和运动关系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4、运动和静止 (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量变与质变 (1)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属于激变论 (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属于庸俗进化论 6、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是事物发 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观实 质是扬弃 (2)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 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7、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 是把必然性 降低为偶然性,往往会导致宿命论。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也不同。时间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和障碍。 时间是人和周围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相反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过:“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更响亮而清晰。”时间观念是各种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其特定的对时间的看法,它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中国人约会提前到,西方人约会迟到三五分钟。中国人视年龄大为尊,西方人视年龄大为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时间也有所不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些障碍可能仅仅由于对时间及其运用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例如,一位美国学者即将离开中国,他的一个中国朋友邀请他吃饭为他送行,可意想不到的是那个美国人说:“我很乐意去。但万分抱歉,因为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的事情。”这位

中国朋友听后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在他的眼中美国人对他的友好都是一种过度的冷漠。不久他才发现是他不合时宜的邀请而导致拒绝。 为了尽量减少因时间观念的不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交际双方应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一种深层文化,它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全球一体化各国文化交流频繁的新世纪,对其他文化的时间观念不够尊重和了解,误解就有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就有可能失败。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意识。当彼此时间观念不同时,不宜做好坏评价,宜作客观描述。(2)变通和协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了解的过程,单靠一方的努力不容易加速彼此的理解,需要交际的双方互动并将自己的时间观念向对方解释,作出调整。如:被安排在星期天上课的外籍教师完全可向中国同行说明,在他们国家星期天是不工作的。 时间观念的不同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对时间的不同态度及其相应的不同社会行为习惯往往会阻碍有效的交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间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倾向,如何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实现有效的交际非常重要。

打破传统观念最重要

药品关联销售,打破传统观念最重要2010-12-28 00:39单位时间跑的最快的运动员不一定是冠军能不能夺取冠军往往取决于有没有在正确的轨道上跑。 眼下“关联销售”已经成为药品终端销售极为流行的词眼。很多药店的销售员都认为自己的业绩不佳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关联销售技能不过关。药店管理人员绞尽脑汁给员工组织各种相关的培训,店面一线员工也都认为自己会药品关联销售的技能。真的会吗?一线员工的关联销售大都像背诵课文一样记忆各种疾病的药品组合。如胃溃疡的用药,组合一:果胶铋+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组合二:丽珠得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组合三:.......。溃疡记完了再记胃炎。仔细想想这种机械式的记忆有用吗?每个顾客的病情是一样的吗?以上这些是药品关联销售。但如果你这么做你永远也不能成为顶尖的药品销售员。关联销售一定不是死板的记忆一些药名。它一定是建立在药理的关联性的基础之上的。老师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把每道题都教会学生,而是把解题的原理、公式教会学员。接下来我将打通关联销售的任督二脉,让你跑在正确的轨道上,并快速的跑起来。今天我就这个药店销售的瓶颈问题,提出我的看法,希望大家打破传统观念,创新思维。快速成为一个顶尖的药店销售员。 关联销售的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药品品牌主体,在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资源(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和门店销售资源)及共享的基础上,同步运作的一种销售活动,以达到互补双赢(联合用药全面治愈疾病)。 关联销售用药的基础:是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加疗效或者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关联销售的目的:尽可能的帮助顾客合理用药,达到全面治愈疾病或保健的目的,同时提高客单价,加快商品动销率,有效提升门店的利润。 关联销售的心态:当然每一个药品销售员必须摆正:治愈顾客疾病在第一位,追求利润第二。 关联销售要点1.制定权威的“疾病解决方案”因为关联销售的关键不在于卖药,而在卖“疾病的解决方案”。病理的关联顾客接受了,药品销售自然没问题。2、培训让店员对疾病娴熟,主要是让店员对其经常销售的相关药品的病理病因、临床表现、常用药处方、健康嘱托等方面知识灵活运用。3、注重服务:礼节服务、专业服务:对症治疗、对因治疗、保健疗法、健康与用药嘱托。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变脸后关联销售的一般顺序。 1.在了解相关病情及用药,有了初步的诊断后,必须立刻在心里 产生一个初步的药品销售组合。但只是放在心里,切记不能过 早的推荐。 2、将疾病的致病病理或疾病之间的关系相关联。让顾客知道病是 怎么得的,要从哪方面治疗。注意讲病理之间的关联性时,一 定要与心中推荐的药品的功能相衔接,并为之做铺垫。注:关 联销售药品的前提一定是关联销售病理。 3、关联推荐药品,把每种药品的功能特点与第二步的每种病理做 到正确的对应。 4、熟知贴牌产品及主推品的买点、卖点 销售员对疾病了解、诊断清晰了,顾客也知道了疾病应该从哪方面治疗。接下来也推出了相

生死的各种观点

总按:所谓“轮回路险,生死事大”,不可不察,本连载笔记探讨生死问题,博采各家之言,虽不成篇,亦可供同道参考,友好交流。 解除永世沉沦之恐怖 按:本篇摘自《世界人生哲学金库》之“人生真谛篇”,该书由施忠连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人生哲学的永恒课题 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苦苦追问生存和死亡问题。他没有沉溺于对生死本质的苦思冥想,而是将主要兴趣集中于探讨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问题,……既然死亡可以使人从生存困境中得到永恒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人世苟且偷生?……《一报还一报》中……“死了,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去,长眠在阴寒的囚牢里发霉腐烂,让这有知觉有温暖的、活跃的生命化为泥土;一个追求着欢乐的灵魂,沐浴在火焰一样的热流里,或者幽禁在寒气砭骨的冰山,被无形的狂飙吞卷着,上下八方肆意狂吹;也许还有比一切无稽的想象所能臆测的更大的惨痛,那太可怕了!只要活在世上,无论衰老、疾痛、穷困和监禁给人怎样的烦恼和苦难,比起死的恐怖来,这也像天堂一样幸福。” 德国生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一基本态度的两个方面。” 未知生,焉知死:悬置死亡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程颐……发挥道:“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 后世儒家遵循孔子的教诲,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立德、立功、立言”,用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很少对死亡问题作正面阐述。与此相应,在中国传统中,人们用驾崩、殒没、溘世、过世、仙逝、永别、就义、殉难、自尽等许多词来委婉地称呼各种死亡,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最终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伊壁鸠鲁教导人们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人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死亡对于人而言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帕斯卡尔……指出:“不去想它,然后坦然自若地接受——这是对付死亡最好的方法。” 斯宾诺莎……看来,“自由的人绝少思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_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题题型及要求: 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2.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 3.案例题(1题,30分) 4.拓展题(2选1, 30分) 复习重点: 道德无为礼乐仁义兼爱 名士外儒内法孝法隐 琴棋书画意境茶中庸君子和恕恭敬佛禅 市民文化洋务运动“五四”西学东渐 《中国文化导论》资料 一、单选题(按第一个字的拼音字母排列)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2、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3、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5、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6、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7、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8、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9、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10、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13、“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14、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15、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1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F

哲学基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承认矛盾和揭露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初步了解矛盾的含义和普遍性;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自己。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矛盾普遍性 教学难点:矛盾的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矛盾及其属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属性。 “统一”性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3、全面、准确地把握理解矛盾其及属性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与具体事物所具有的矛盾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从一个个具体事物所具有的矛盾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各种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具有矛盾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2)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对立”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离不开“统一”,是“统一”中的对立。哲学中讲的“对立”或“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意义,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无限多样。 (3)矛盾的两个属性的关系——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也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

关于传统与现代销售观念具体区别的分析

[市场营销学] [传统与现代] [ 关于传统销售观念与现代销售观念具体区别的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组长:周琦 组员:蒋明岐胡圆芳潘吉利 张青萍赵舒利许林强

关于: 传统与现代销售观念的区别 一、主要区别 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不同 传统营销观念:是指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是以企业自身为出发点 现代营销观念:企业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 传统销售观念:企业主要用各种推销方式推销制成的产品 现代销售观念: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整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占领市场 营销活动的着眼点不同

传统销售观念:企业的目光短浅,偏向于计较每一项或短期交易的盈亏和利润的大小 现代销售观念:企业除了考虑现实的消费者需要外,还考虑潜在的消费者的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同时,求得企业的长期利润 传统现代 产品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出发点 除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还以消费者需求为出 发点 广告采用推销方式让消费者 了解产品的性能 利用各种媒体,向大量消 费者传递信息 促销一般的推销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整体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 分销分销渠道结构简单渠道分多个阶段 定价 在取得生产该产品所需 的成本、费用的基础上实 现利润最大化定价 除了考虑产品的成本费 用,还有根据政策法规、 企业目标、竞争者的产品 和价格等不同因素考虑 定价 二、具体区别

?产品方面 产品的组合, 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 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 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传统销售观念下的是既有产品,在生产观念中注重重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讲究产品设计;产品观念这是只追求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只依赖于技术人员很少让消费者介入;推销观念是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都是以产定销。 现代销售观念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结合社会长远利益,未来形势等方面,根据消费者喜好、习惯、需要等来设计产品 ?广告方面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价值在于把产品载体的功能特点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成视觉因素,使之更直观地面对消费者。 传统销售观念下企业不注重广告营销,强调产品质量,主要以推销为主 现代销售观念下企业非常注重广告营销,根据消费者需求强调自己产品的优势,并且更讲究社会长远利益。往往通过电视媒体、报刊、网

常用的哲学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世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事物都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篇列举了哲学常用观点分析结论。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希望对各位朋友们有用。辩证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方法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还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错误倾向:反对随心所欲的做法,违背自然的客观性。必然遭到自然的惩罚。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从主观出发。4、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原理内容: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方法论: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5、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6、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够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还能够反作用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唯物辩证法——联系地、——联系地二唯物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1、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2、因果联系原理原理内容: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二者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1 3、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