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1、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表现为波形外形峰值变小,峰值宽度增加,而且传导延迟明显增加。

2、室内差异性心肌后的PR间期延长和QRS复合的增多是两个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3、心电窦性活动改变,以及这种变化临床表现上有可能引起抑制型心动过缓、室内阻滞、室性早搏等。

4、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除了上述考虑的几个特征外,还可能表现为窦性活动改变,包括:室内传导抑制,室外传导抑制,室内传导隔离,室外传导隔离,室内节段急性阻滞,室外节段急性阻滞,慢性阻滞等。

心电图描述及诊断

心电图描述及诊断 第一篇:心电图描述及诊断 1、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要点:心率70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QRS波群呈室上型,电轴不偏。 诊断: 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2、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要点:心率120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QRS波群呈室上型,电轴不偏。 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3、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要点:心率49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QRS波群呈室上型,电轴不偏。 诊断: 1、窦性心动过缓。 4、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要点:心率177次/分左右,QRS波群呈室上型,律齐,P 波不明显,ST-T呈继发性改变。诊断: 1、室上性心动过速。 5、房性早搏三联律: 心电图要点:提前发生的P’-QRS-T波,P’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隐藏于前一个T波中,V1导联清晰可见,代偿间期不完全,形成三联律。诊断: 1、窦性心律; 2、房性早搏(三联律)。

6、室性早搏三联律: 心电图要点:提前发生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前无P波,ST-T 呈继发性改变,代偿间期完全,形成三联律。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三联律)。 7、房颤: 心电图要点: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 一、形态不同、频率不一的颤动波,RR间期绝对不齐,QRS波群呈室上型。诊断: 1、异位心律, 2、心房颤动。 8、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要点:提前发生并且连续出现三个以上、宽大畸形的QRS 波群,前无相关P波,STT呈继发性改变。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心动过速。 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要点:心率80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QRS波群时限大于0.12s,V1导联呈rsR’型,I、V5V6导联S宽钝。诊断: 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0、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要点:心率67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缩短,小于0.12s;QRS波群起始部可见粗钝△波,时限变宽。诊断: 1、窦性心律, 2、预激综合征。 11、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要点:心率55次/分,P波顺序发生,I、II、V5、V6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QRS波群时限大于0.12s,I、V5、V6导联QRS呈R型,V1导联呈rS,ST-T呈继发性改变。

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

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 定义异位搏动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终止以后,恢复的第一个P波或连续数个P波形态发生了改变,该P 波又是窦性P波应该出现的时间。这种P波形态的改变,与动作电位的时相无关,Cheng称此现象为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non—phasic aberrant intra—atrial conduction)。 心电图表现在窦性心律情况下,于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第一个P或连续数个P波形态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波比较有或多或少的差别。ECG表现为:(1)P波振幅增大;(2)P波振幅降低;(3)P波时限延长;(4)P波时限缩短;(5)P波出现切迹;(6)P波双峰。但不包括发生的倒置的P波。这些P波又是窦性P 波应该发生的时间。P—R间期与基本窦性心律的P—R间期相同或略为缩短或延长。引发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的心律失常: 1、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是引发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单源、成对、多源房性期前收缩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之后,恢复的第一个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发生了变化。(图1、图2)交界性期前收缩引起的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少见。偶尔,室性期前收缩也可引发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 图1 房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P波增高 女性,87岁,冠心病。窦性心律,第3个心搏过早发生,其前的T波增高,提示房性期前收缩出现T波顶峰上,伴轻度时相性心室内差异传导。其后第1个心搏的P波增高,P-R间期0.21s,一度房室阻滞 图2 成对房姓期前收缩诱发非时相性心房内差异传导 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窦性心律,P-R间期0.14s。第3与第4个心搏过早出现,为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后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波振幅降低,P波时限缩短,P′-R间期0.12s.V3-V6导联ST段下降0.05-0.10mV

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内差异性传导 室内差异性传导 一、概念 室内差异性传导是指室上性激动暂时性的室内传导异常.一般认为室内差异性传导本身是功能性的改变,或者是继发于其他原发的传导系统病理性或功能性紊乱 二、分类 可分为时相性和非时相性两类。时相性指心率增快、心动周期缩短引起的暂时性室内传导异常,临床上可见于提早出现的心搏如室上性早搏、反复心律和心室夺获,各种类型的室上速。非时相性室内差传则为心率减慢、心动周期延长时出现的暂时性室内传导异常,临床上多见于交界性逸搏。时相性室内差传比非时相性多见,且临床意义也更重要。 三、发生机制 ㈠时相性室内差传 1.3相阻滞 3相为终末复极期,-60mV之前为有效不应期,-60mV--80mV 之间为相对不应期,过早出现的激动抵达束支系统时,若落入一侧束支有效不应期,则产生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若落入一侧束支相对不应期,则产生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心肌细胞的传导性能取决于激动前膜电位水平,若激动前膜电位水平低于-60mV,则不能产生扩布性兴奋;若处于-60mV--80mV,则产生的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慢,振幅低,传导较差。 2.双侧束支和分支不应期不一致 正常情况下,右束支不应期比左束支长,左前分支不应期又比左后分支长。过早发生的激动抵达心室时,右束支可能处于不应期,激动沿左束支下传,故产生右束支阻滞图形;左前分支若处于不应期,激动沿左后分支传导,又可产生左前分支阻滞图形。过早发生的激动常可呈现右束支阻滞并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当双侧束支传导时间相

差>0.025s时即可出现一侧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当双侧束支传导时间相差>0.04s-0.06s时可出现一侧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 3.长-短周期顺序(Ashman现象) 心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与心动周期长度相关,长的心动周期后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复极延缓,故不应期随之延长,反之亦然。一个长周期后提早出现的激动最容易落入心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而发生室内差传,这就是所谓的Ashman现象。房颤发生的室内差传多与Ashman现象有关,长/短周期比值愈大,室内差传程度愈严重。房速发作时有时成组搏动中只有第2个搏动(心动过速第1个搏动)呈现宽大畸形,也是因为第2个搏动符合长-短周期顺序。 4.蝉联现象(隐匿性穿隔逆传) 心动过速成组搏动中只有第2个搏动符合长-短周期,最易发生室内差传,但临床上室上速发生持续性室内差传者不少见,可能与蝉联现象有关。例如,室上速第1个激动抵达心室时,右束支处于不应期,激动只能沿左束支下传,故产生右束支阻滞图形。激动沿左束支下传后,又可穿过室间隔隐匿性逆传至右束支使其除极,由于右束支除极较晚,复极也延迟,室上速第2个激动抵达心室时,右束支处于不应期,激动又只能沿左束支下传,仍呈右束支阻滞图形。这样心动过速可持续呈现室内差传,直至蝉联现象中止或心动过速停止发作。㈡非时相性室内差传 1.4相阻滞 长心动周期后,舒张期延长,束支系统4相自动除极化坡度逐渐上升,膜电位负值逐渐降低。当交界性激动抵达束支系统时,由于膜电位负值降低程度不同,可出现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 2.偏心学说 激动起源于交界区内周边部位比如右侧,则激动沿交界区右侧下传速度快,而横向传至交界区左侧下传速度减慢,结果右束支比左束支提早除极,由于提早程度不同,可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

心电图特征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1.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但p-R间期>秒。 2.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莫氏J型(文氏现象):p-R间期逐渐延长,同时R-R间期逐渐缩短,乃至P波不能传人心室时脱落一次QRS波群;心室脱漏后的p-R间期又恢复以前时限,如此周而复始。 ②莫氏Ⅱ型:P-R间期固定,伴不规则的心室漏搏。可呈4:3、3:1或2: 1、3:1等房室传导阻滞,此型传导阻滞部位在房室交界以下。 3.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完全脱离关系,F-P距离和R-R距离相等,心室串慢于心房串,QRS波群形态可正常或增宽畸形(心室起搏点在房室束分支以下)。 2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包括缺血型T波改变和损伤型ST段改变(无LVH和LBBB)。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ST段抬高: V2~V3≥(女≥),其他导联≥。 两个相邻导联ST水平或下斜降低下移≥,或相邻两个以R为主导联T波新倒置≥。 陈旧心肌梗死 V2~V3≥的Q波或QS波。 Q波宽度≥、深度≥。 I、II、aVL、aVF或V4~V6 出现QS波。 V1~V2 R波≥,R/S≥1, 伴有正向T波。 再梗死

ST段再次抬高≥或新发Q波。 伴有缺血症状≥20min。 3 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要点 心肌梗死定位: 前壁心肌梗死:V1~V6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 侧壁心肌梗死:I、aVL。 后壁心肌梗死:V7~V8(或V9)。 右室梗死:V3R(或V1)~V5R。 典型心肌缺血三大心电图特 1. 冠状T波的特点: T波形态特点表现为顶端或底端尖锐,两支对称,波形变窄,形似箭头,习惯上称为冠状T波。并且,心肌缺血时T波常表现为“易变性T波”这种缺血性T波时轻时重,时有时无。此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的改善或恶化。引种现象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心电图特征。 2. 缺血性ST段的表现: 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降低大于,可表现为水平型、下垂型、弓背型、下陷型以及近似缺血(类水平)型。 3. 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依据: 1.缺血性T波改变。T波形态特点表现为顶端或底端尖锐,两支对称,波形变窄,形似箭头,习惯上称为冠状T波。并且,心肌缺血时T波常表现为“易变性T波”这种缺血性T波时轻时重,时有时无。此取决于冠状动脉供血的改善或

差异性传导

室内差异性传导的机制 (2011-08-02 14:12:23) 一、概念 由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QRS波异于正常的现象,称心室内差异传导。这一现象大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性传导阻滞,见于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交界区早博及心动过速,以及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中。并行心律有不同的联律间距,所以也经常伴间歇发生的室内差异传导。这是由于这些异位心动发生过早,它们在前向传导中遇到部分室内传导系统的生理性不应期,而只能以较慢的速度,或从已脱离不应期的其他部分传到心室。这样,心室除极和复极顺序就不同于寻常。 二、条件 (1)激动发生得早(联律间距短).室内差异传导的可能性大,差异传导的程度也愈重, 心动过速的频率愈快,也愈容易发生。 (2)在一个长周期后出现的心功,将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其后的心动便容易发生室内 差异传导,称作为Ashman现象。 (3)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当联律间距进一步缩短时,室内差异传导会消失,并伴P—R 间期延长。这是由于更加早的冲动可能在房室结内遇到更大的延迟,造成冲动到达束支和分支时,已经脱离了不应期。所以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减慢可使室内差异传导不易发生. 三、机制 1.正常情况下心率的快慢常常影响不应期的长短。心率快不应期短,心率慢不应期则长。长—短周期的突然变化使提早的室上性搏动下传时较易落在前一心得的不应期中,而导致传导速度异常,造成波形变异。这也称为Ashman现象。 2.心脏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其相对不应期是不甚一致的,一般右束支不应期均 较左束支略长,左前分支不应期较左后分支略长,浦肯野纤维不应期较心室肌长,这使束支及分支之间的传导时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当心率不齐或有适时到达的室上性期前收缩时,常能使该种不同步进一步扩大,差异一旦>0.025—0.04s时,传导上的不同步即可造成QRS波变形,其中尤以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多见. 四、诊断

【看图说心】怎样解读房性早搏心电图?

【看图说心】怎样解读房性早搏心电图? 本文是于小林主任《看图说心》系列专栏的第5篇,这可能是你最熟悉的心律失常,看看于小林老师能带来哪些新知识。 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电图现象。 一般的健康中老年人群,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普查,检出几个早搏是常有的事儿,没有临床背景意义不大。 当然,病理性早搏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以及非正常生理性状况(比如低血钾),还是某些药物过量的指征(如洋地黄)等。 通常的早搏心电图都具备3个基本成分: 1、作为异常心搏的主体,早搏多提前出现; 2、早搏与前序心搏之间为联律间期; 3、早搏与后序心搏之间为代偿间期。 房性早搏的异位激动起源于心房,异位激动除极心房的心电图标志就是异位P波。

典型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是: 1、异位P波提前出现,形态多与窦性P波不同; 2、早搏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多不宽大畸形; 3、代偿间期多不完全:即含早搏的两个P-P间期短于不含早搏的两个P-P间期。 3项中,对房早心电图诊断最有价值的当属第一条,即看到异位P 波的出现。 有些心电监测设备和Holter仪上配备有专用测量工具。用其中的平行尺工具可以非常方便的测量出早搏的代偿是否完全。 比如下图,不含早搏的2个R间期,平行线恰好压在波峰上,而含房早的2个RR间期,最右侧箭头所指处,R波就提前了,没有压在平行线上。 代偿间期不完全的形成机理是,房早激动点位于心房,窦房结也

在心房,房早激动容易逆行进入窦房结,打乱窦房结原有的节律,我们称之为窦性节律重整。 连续两个房早出现,为成对房早。 动态心电图分析中,凡是发现这种成对房早比较多的情况下,发现短阵房速的机会也比较多。 房早连发3次及3次以上的,已经失去房早的性质,称为短阵房速。 房早频发,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的,为房早二联律。 房早二联律多见于触发机制的房早,老年人比较多见。 房早频发出现,与窦性心搏比例为2:1,也就是说,每出现2个窦性心搏就发生一次房早的,称为房早三联律。 每隔1个窦性心搏出现2次房性早搏的,听诊也符合三联律。但其属性为成对房早,性质比单发房早三联律的重。

心电图重点知识总结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1)心脏的传导系统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3)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二、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与心电图形成学说: 极化状态除极过程复极过程心电图的波形 ○电偶学说: 心电向量心电向量图心电图 ○电偶: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组成一个整体。 ○心电向量:既有强度又有方向的电位幅度。 ○第一次投影 三个平面:额面、横面、失状面 ○第二次投影 ○心电图各导联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一)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面情况 标准导联: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二)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第第一次投影 第三个平面 第第二次投影 第12导联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 ○(二)心率的测量 ○常用两种方法: △测量15厘米长心电图内P波或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 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 ○(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范围:正常(-30 ~+90 °) 左偏(-30 ~-90 °) 右偏(+90 ~+180 °) 不确定(-90 ~-180 °) △心电轴计算法:分别计算Ⅰ、Ⅲ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 △心电轴的简单的目测法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P波 △位置:P波一定出现在QRS波群之前 △形态:光滑圆钝,可有轻度切迹。 △时限:<0.12秒 △电压:<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即PtfV1 :V1导联P波双向时,其负向波。 正常人PtfV1>-0.04mms(负向波的波幅与时间的乘积) ○P-R间期 △PR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QRS波群 △代表: 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限:0.06 ~0.10秒<0.12秒 △波形: –Ⅰ、Ⅱ、V4 ~V6导联主波:向上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Ⅰ、Ⅱ、avF、V4~V6导联不应有Q波(可有q波) –V1至V6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房颤鉴别诊断【范本模板】

1.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鉴别室性期前收缩的特点为:①V1导联QRS波呈单向或双向型,V6呈QS或rS型;②以左束支阻滞多见;③有固定的联律间期,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④畸形QRS波的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者不同. 2.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前者的节律大多绝对不规则:心率极快时才基本规则,而后者基本规则(R-R间期相差仅在0.02~0。04s)或绝对规则; ②前者QRS时限多为0.12~0。14s,易变性大;而后者QRS时限可大于0。14s,如>0。16s则肯定为室性心动过速,此外易变性小;③前者无联律间期也无代偿间歇,后者有联律间期并固定,发作终止后有代偿间歇;④前者无室性融合波而后者有;⑤V1~V6导联QRS 波方向一致,都向上或都向下,高度提示室性心动过速;⑥如出现连续畸形QRS波时,如电轴发生方向性改变者。多为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3。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室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是:①心室率在140~200次/min,大于180次/min者少见;②心室节律可稍有不齐或完全整齐,R—R间期相差仅0.02~0。04s;③QRS波很少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无预激波;④可见到心室夺获,有室性融合波;⑤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后的心电图可呈现同一形态的室性期前收缩。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的特点是:①心室率多在180~240次/min;②心室节律绝不规则,R—R间期相差可大于0.03~0.10s;③QRS波宽大畸形,但起始部可见到预激波;④无心室夺获故无室性融合波;⑤发作前后,心电图可见到预激综合征的图形(表1)。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心电图表现、诊断 标准和鉴别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VT)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急诊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时所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相应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室速的诊断标准是典型室速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结合其基础心脏情况即可以诊断。 症状 室速的临床表现与室速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有关。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有时可以没有症状,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SMVT)发作时常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或低血压、心绞痛、晕厥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是心脏骤停的常见形式。 心电图表现 图1 QT间期正常的多形室速心电图表 (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形态畸形,时限>0.12 s,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根据QRS波形态分为单形或多形室速。 (3)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5)部分患者可见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室速发作时少数室上性冲动可下传至心室,产生心室夺获,表现为在P波之后,提前发

生一次正常的QRS波。室性融合波的QRS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心室搏动之间,其意义为部分夺获心室。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存在为诊断室速提供重要依据。 (6)室颤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7)室速/室颤风暴:是指24 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3次。 图2 室颤的心电图表现 图3 室速电风暴心电图表现 室速和宽QRS型室上速鉴别 宽QRS型室上速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室内差异性传导以及房室正路逆传型AVRT。 1. 鉴别诊断的原则 (1)首先判断血液动力学状态。若不稳定,直接电复律。 (2)血液动力学稳定者,询问病史,查阅可及的既往病历材料,

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与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方法

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与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方法 心房颤动(房颤)时出现的宽QRS波是室性早搏(室早)还是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是临床心电图诊断的难点。目前可用于鉴别房颤伴宽QRS波性质的方法有传统判别法、无人区心电轴、aVR导联法以及动态心电图中可使用的Lorenz散点图法和时间RR(t-RR)间期散点图法,本文拟对上述方法及其特点作一综述。 1.传统鉴别法 传统判别法最早用于鉴别房颤伴宽QRS波的性质,是由临床医生对两种房颤伴宽QRS波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对比、总结而提出的。主要是依据RR间距变化、QRS波形态、心率及洋地黄服药史等(表1)[1-2]。传统判别法所有的鉴别项目均非特异,需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方能得出'倾向性'诊断,同一心电图不同医师的诊断结果可能不尽相同,此法诊断正确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表1 2.无人区心电轴 无人区心电轴是指QRS波的额面平均心电轴位于-90°~±180°。郭继鸿[3]于2003年将其引入房颤伴宽QRS波的鉴别,简单而实用,国内多项研究[3-4]均表明其诊断特异性高达100%。 方法:目测I导联和aVF导联主波方向,当I导联和aVF导联主波均向下时,心电轴位于无人区[3];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时,可确定宽QRS 波为房颤伴室早而非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图1)

⬆️图1 无人区心电轴判别方法 机制:一般情况下,心室除极总趋势是由右上指向左下。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心脏除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但总的除极方向依然是由右上指向左下,心电轴极少落于无人区。通常只有起源于近心室尖部的激动才可能造成心脏除极方向发生180°大反转(正好与室上性下传激动除极方向相反),使心电轴落于无人区。由此可见,无人区心电轴是一个特异性强、有重要临床价值的鉴别诊断指标。 局限性:虽然无人区心电轴诊断房颤伴室早的特异性很高,但由于室早的心电轴方向多样,落于无人区的几率并不高,因此,当房颤伴宽QRS波的心电轴位于无人区以外时,还需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3.aVR导联法 2008年Vereckei等[5]提出应用单一aVR导联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房颤伴宽QRS波性质的鉴别诊断[6]。 方法:aVR导联的QRS波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室性搏动。①宽QRS波起始部呈R型,否则进行第2步;②宽QRS波初始为r或q 波时,且时限>40 ms,否则进行第3步;③宽QRS波以QS波为主波时,起始部分有顿挫,否则进行第4步;④宽QRS波的 Vi/Vt<1(从QRS波起始点后移40 ms处的电压绝对值为Vi,从QRS 波终点前移40 ms处的电压绝对值为Vt)。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我国房颤的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的原因不明,属特发性。房颤对病人的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的心衰症状加重。 (3)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危险:特别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造成较高的致残率。 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的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和室性早搏(室早)。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特点 1.1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发生机制 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室内差传这一现象大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

房颤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范本模板】

房颤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诊断于亚门,朱玉年 (wu警江苏总V,-8[院心电图室。江苏扬州225003) 关键词:房颤;心电图;鉴别诊断 中国分类号IR 541.75 R 541.7 心房颤动不但经常伴有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而且也会经常伴有室性早搏。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并存者也不少见。正确区分两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并结合有关文献提出如下鉴别要点:(1)基础心室率:室率较快者为室内差异性传导,室率较慢者为室性早搏。(2)联律前周期:联律前周期相对较长者。多为室内差异传导,因前周期长,其后不应期也长。联律前周期较短者,为室性早搏。(3)联律问期:联律问期短而不固定者,为室内差异传导。联律问期短而固定者,为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联律问期不固定。(4)畸形QRS时间:QRS时间≤0.12 S者,为室内差异传导(少数可达0.14 S).QRS时间≥0.12 S者,为室性早搏,可达0.14 s以上.(5)畸形QRS形态:呈右束支阻滞(V 呈rsR型)者,多为室内差异传导;QRS波形多呈左束支阻滞者,为室性早搏。(6)畸形QRS易变性:畸形QRS易变性较大者,为室内差异传导;畸形QRS易变性较小者或无明显变化者,为室性早搏。(7)畸形QRS起始向量:畸形QRS起始向量与正常QRS相同者。为室内差异传导;不同者为室性早搏。(8)类代偿间歇:房颤时代偿间歇完全不完全不能确定。因无规则的P—P间隔或R-R间隔相比较。因而只能是类似于代偿间歇。有较长的类代偿间歇者为室性早搏;无类代偿间歇者为室内差异传导。(9)联律规律:二联律或三联律频发出现者。多为室性早搏;室内差异传导QRS波易变化一般无此规律.(10)与洋地黄用量的关系:未用或洋地黄用量不足时。提示室内差异传导;洋地黄过量时常出现室性早搏。(11)QRS提前程度:特别提前的畸形QRS可能为室性早搏;室上性激动不可能极度提早获得下传心室。(12)与过去心电图比较:过去窦性心律时如有室性早搏与现在畸形QRS相似。则可能为室性早搏;如没有则可能为室性早搏。也可能为室内差异传导。(13)诊断性治疗:增加洋地黄剂量畸形QRS数目减少或消失为室内差异传导;增加洋地黄剂量畸形QRS增多甚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则为室性早搏. 房颤伴差传与房颤伴室早的鉴别要点:房颤伴差传的宽大畸形的QRS,多数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符合长-短周期规则,但联律间距不等,宽QRS后一般无类代偿间歇,一般见于心室率较快的时候,QRS的起始向量与室上性基本一致(注意不是绝对的)。而室早,一般见于心室率较慢时,有时也呈长短周期规则,但其联律间距一致,宽QRS后有较明确的类代偿间歇。其初始向量与室上性下传的往往不一致.特别够成固定联律的,如二联律的,一般是室早。QRS宽大,时间大于0。16秒的一般也是室早。注意快速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时,同时有个别室早也是正常的。但在使用洋地黄时,房颤伴差传往往表示洋地黄用量还没有够。而房颤伴频繁室早,特别室早二联律、短阵室速、混乱性是速,意味着洋地黄过量,甚至中毒。这就是房颤伴差传与室早值得认真鉴别的意义所在.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钟以下), (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5)在没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心房颤动的心室率缓慢,或其发作前后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6)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性心律。病人可在不同时间出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 2.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 (3)PR间期及QT时限都相应缩短。 (4)可伴有继发性ST段压低和T波振幅偏低。 3.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律: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3)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秒。 4.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如发生在舒张早期,适逢房室结尚未脱离前次搏动的不应期,可产生传导中断(称为被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缓慢传导(下传的PR间期延长)现象。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亦可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称为室内差异性传导。 5.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绝对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频率约350~600次/min; (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未接受药物治疗、房室传导正常者,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min之间。宽QRS波群伴极快速的心室率(大于200次/min)提示存在房室旁道。儿茶酚胺类药物、运动、发热、甲亢等均可缩短房室结不应期,使心室率加速;相反,洋地黄延长房室不应期,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 (3)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但振幅并不一致;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增宽、畸形。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1)心率150~250次/分钟,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形可不正常; (3)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并与QRS波保持恒定关系; (4)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7.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1)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0.12s、宽大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心房颤动时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鉴别

心房颤动时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鉴别【关键词】心房颤动,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早搏 室内差异性传导通常是指伴随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室上性周期缩短而引起的功能性和一过性的心室内差异传导障碍。室内差异性传导与正常的QRS波群形态不同,在窦性心律时较易识别,与室性早搏不难鉴别。但是,在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这时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就比较困难。在这里,为了方便和加深初学者对两者的鉴别,为此将对房颤时差异性传导和室性早搏的鉴别加以叙述。 1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1.1差异性传导的机制 一般说来,差异性传导是指由于束支不应期长于房室结的不应期,当以此束支不应期的周期刺激心室激动时,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而发生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生理情况下,右束支的不应期比左束支不应期的略长,所以70%~75%的差异性传导呈右束支阻滞型。我们知道,心肌的不应期与激动频率有关,心动过速时不应期缩短,心动过缓时则不应期就长。当心房颤动时,由于R-R间期不同,所以心肌的不应期不同,即在长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长,在短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短,当长R-R 间期后出现短的R-R间期时,激动到达心室就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内而产生差异性传导,呈现出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 1.2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的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型,V1导联多为三相QRS波群,QRS波群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者相同。当室内差异传导呈左束支阻滞型时,V1导联的r波小于不伴差异传导的r波,V6导联呈QS或rS型。 (2)联律间期:无固定的联律间期,但有长间歇、短联律间期规律。畸形的QRS波与其前一个QRS波联律间期越短,越宽大畸形,且联律间期不固定,差异性传导的QRS波群前面的R-R间期愈长愈容易出现畸形。 (3)在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QRS波增宽及变形,畸形的QRS波多在心室率较快的情况下出现,减慢时消失。 (4)代偿间期:差异性传导其后无代偿间期。 2室性早搏的机制和特点 2.1室性早搏机制 室性早搏指心室异位起搏点提早发放或折返使整个心室提前除极的室性搏动。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用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两种理论来解释。 2.2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间≥0.12s,其前无相关P波; (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少数无联律间期,如插入性室性早搏; (3)大多数呈完全性代偿间歇; (4)ST-T呈继发性改变,也就是T波方向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3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均呈宽大畸形的QRS波。在窦性心律时,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很容易鉴别,在房颤时则有一定的困难,其主要鉴别要点见下表: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和正常值 P波: 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呈钝圆形; 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时间:< ⏹振幅:肢体导联<, 胸导联< P-R间期P-R 1.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心电图纸上是3-5大个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 间期越短;老年人< 2.临床意义: ⑴P-R 间期延长: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⑵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心律,房室脱节 QRS波群QRS complex 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时间、电位变化; QRS波群正常值: 1 时限: 正常成人< 多数在~ 2 波形和振幅: 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 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方向:向左后; V1~6的正常形: V1~2:rS 型,r/S <1 V3~4:RS型,R/S ≈1 V5~6:以R波为主R/S >1 QRS波群正常值: 胸导联:A. 右室RV1 <mv B. 左室RV5<mv, RV5 +SV1<mv 男<mv 女 肢导联:A.右室RavR <mv; B.左室RavL<mv,RavF<mv, RⅠ<mv, RⅡ+ RⅢ<mv , RⅠ+SⅢ<mv 3 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 时限<,电压<1 / 4 R;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 4 低电压: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称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肢导联低电压肢导联各QRS波群R+S<; 广泛低电压肢导联各QRS波群R+S< 胸导联各QRS波群R+S< 5 R峰时间R peak time:室壁激动时间V AT或类本位曲折时间 •定义:指QRS 波群起点至R波顶端peak of R wave垂直线的间距; •代表激动从内膜传至外膜的时间,反映心室壁的厚度; 正常值: 右室V1V2 < 左室V5V6 < J点J point 1.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反映心室除极结束,复极开始; 2. P-J 间期: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结束之间的间期;代表心房、心室除极的总时间;正常值<; 测量:P波起点到QRS波群终点间的时距,包括P波时限、P-R段、QRS波时限; S-T段S-T segment 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1. 正常时限:<; 2. 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 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 正常压低:每个导联均<mv; 正常抬高:肢导联、V4-6 <mv;V1-2<,V3<; 3. 临床意义: ⑴时限延长:常见于低血钙>; ⑵压低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缺血、损害、劳损,心动过速; ⑶抬高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 T波T wave 1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间、电位变化; 2 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V3最高可达; 3 方向: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Ⅰ、Ⅱ、V4-6直立;avR 倒置;其余导联可向上、向下或双向; 4 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对称;顶光滑无切迹; 5 临床意义: ⑴T波低平<1/10R、双向、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⑵T波高耸:A 双肢对称、底窄,呈“帐篷状”,见于高血钾B;如T大于R,且与ST段连续抬高,见于早期心肌梗死; Q-T间期Q-T interval 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1 正常值:成年人心率60~100 次/分时,Q-T间期为;心率快,Q-T间期短; 心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