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

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

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

杨志坚

“办好开放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是国家对教育提出的具体任务之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从此,拉开了国家开放大学筹备、建设的序幕。

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它就日益受到了世人重视和关注,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而大国的崛起,需要教育的支撑,人才的支撑,需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央强调,强国必须先强教,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而一个具体任务,就是要“办好开放大学”。从我国国情出发,就是要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集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输送到广大基层、农村、边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满足全民终身学习及其多样化需要的国家开放大学。

建设这样一所国家开放大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因为它有一个经过30年积淀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就是包括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1852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教学点和6万多个教学班,办学网络

覆盖全国城乡的庞大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郝克明先生在给中央领导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组建覆盖城乡的开放大学,是中国推进终身学习的重大战略措施”。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在本质上,国家开放大学与普通高等学校有所不同,它强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没有围墙、超越时空限制、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建设这样一所新型大学,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探索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必须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活动;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促进事业的不断发展,并在发展中解决种种历史和现实问题,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实现。

最能体现国家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有五个,即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

所谓开放,就是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百姓需要的思想、方法、模式、行动都可以选择和实践。

所谓责任,就是强调关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在国家层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所谓质量,就是强调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把质量放在首位,视质量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确立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

所谓多样化,就是强调要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在职、在校、在家,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所谓国际化,就是强调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国家开放大学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有着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其战略发展目标在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发展目标,其改革发展任务主要有四个,即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促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刚刚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仅26%,在学总规模3105万人。虽然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但很多省份仍然在平均线之下。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北美、欧洲的几十个国家的毛入学率早已超过了50%,进入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亚洲的日本、韩国的毛入学率也超过了50%。中亚五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我们快。高等学历需求仍有相当空间。从宏观供求情况看,虽然目前大学不少,但面对迅速增长着的百姓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学历教育需求相比,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要达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因此,国家开放大学必须积极但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充分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

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目前,我国拥有亿从业人员,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亿老龄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人民群众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需求特征。包括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对以提升各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干部培训,以及个性化、旨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兴趣爱好等需求。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要从现在的16600万人次增加到35000万人次。因此,国家开放大学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改革办学模式,与政

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共同开展各种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等。国家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整合开发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将这些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和先行先试者。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国家开放大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大任务,就是要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借鉴货币银行功能特点,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通过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跟踪记录服务和学分认证、转换与存取服务。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对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层次的学历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线。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个办学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它由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等共同组成。总部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分部依托各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学院和学习中心由各分部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统一设置标准,依托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建立。同时,国家开放大学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相关行业学院、企

业学院。国家开放大学内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搭建连接总部、分部、学院和学习中心的校园网络。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网络教学、科研组织,降低办学成本,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质量,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共享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开放大学按照“统一战略、共同平台、资源共享、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原则运行。在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内部,拥有共同的使命、战略目标、发展任务、质量标准和价值追求,遵循相对统一的基本制度、政策,包括学习制度,专业、课程建设,学习成果认证,资源共建共享,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等。各分部根据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基本条件,自主制定相关改革发展政策,设置学院、学习中心,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按照国家开放大学“错位发展”原则,建设特色专业、课程和发放相关证书。达到建设标准的专业和课程,可上升到国家开放大学平台,面向全国招生。国家开放大学已有专业,各分部要充分利用,不再重复建设。鼓励各分部、学院、学习中心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尤其要在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积极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网络、学习资源和培训项目,自主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设国内一流的网络大平台,实现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和分部、学院、学习中心之间网络高速连接,具有一站式、开放性、可扩展的软件系统,形成四通八达、自成体系的国家开放大学网上校园。支持千万级以上的用户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等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访问服务。通过光纤实现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CEBSat)高速网络接入,实现总部数据中心与分部、地方学院数据中心的专用网络链接,实现覆盖全国用户的高速网络访问服务。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开展远程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骨干网络平台,“国家学习超市”。

国家开放大学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要求,通过改造、新建和整合,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直接引入、再加工、购买、合作等方式整合社会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量的快速扩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分布存储、统一管理、安全高效运行。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分布存储,建成国家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支持用户资源检索、定制、使用与评价等。建立资源建设、认证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

探索市场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为其他高校、社会办学机构和公众提供社会化的学习资源服务。

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适应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发展需要,以“专兼结合、以兼为主、动态开放”为原则,建设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远程学习支持队伍和技术队伍,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有重点、有计划地聘请一批国内外高校的著名专家教授,以及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行家里手,担任教材主编、课程主讲;聘请数以万计的高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担任课程辅导教师,从事基于网络的导学、助学活动。通过各种方式,着力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项目管理、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组织及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专职教师和课程项目主持人。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与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类型和生源实际情况,调整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尤其要加强行业、区域性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建立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注册、学习、考试等更灵活方便,更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研发国家开放大学远程学习终端机,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

适应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改革传统过分强调系统内部办学的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内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外部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国家开放大学要着力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化、信息化远程接待服务团队,加强与学习者的教学交互、学习跟踪记录,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周到的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枢纽作用,开设网上大讲堂,免费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网络公开课,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的检索、订阅、推送、应用、评价等服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出版机构、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包括专业与课程开设、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教育培训与教育产品、招生与就业等信息的汇聚、发布,以及相关信息咨询服务等。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过程。我们坚信,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国家开放大学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历史视野中的广播电视大学

杨志坚

1976年10月,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留下了满目疮痍。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教育、科技、文化一片凋零。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世界排名倒数第2位;每万人口中仅有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在世界排名倒数第9位;企业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不足3%,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80%以上。整整一代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需要的各种类人才青黄不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要恢复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人才问题。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自告奋勇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为了解决人才问题,他建议立即恢复高考制度,加快速度培养各种类专门人才。于是,停止了10年的高考招生制度重新启动。当年,570万考生报名高考,但由于高校太少,条件不够,招生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只招收了27万余人。540多万考生因种种原因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数以千万计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被挡在了大

学门外。这是一种历史无奈,也是一种历史矛盾。但这些无奈和矛盾不解决,中国的人才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科学发展问题和社会建设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1977年底,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对希思介绍英国利用现代化手段举办开放大学,让更多人可以上大学的经验大感兴趣,并表示中国也要利用电视手段来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中央相关部门根据邓小平的有关指示精神,迅速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着手筹办广播电视大学的工作。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稍后的全国科学大会和首次筹办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举办电视大学;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这个现代化手段就是电视大学。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强调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由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和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筹办工作进展神速。1979年1月,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指出:“举办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对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大量又红又专的人才将会起重大作用”,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大学的筹办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注意总结经验,努力把广播电视大学办好”。1979年2月6日,经过一年多一点的高效筹办工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宣告成立并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是日,标志着打破常规,从无到有、充满创新精神的广播电视大学横空出世。

30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过程,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分校、1852所县级电大、3082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在内,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在校学生超过320万人,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富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系统。累计为社会培养了7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各种类非学历继续教育数千万人次。

历史证明,邓小平倡导、创立广播电视大学的决策是英明正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广播电视大学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门人才,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广大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一种远程开放大学,丰富了高等教育内涵,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教育公平,

成为今天全面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在广播电视大学31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创立发展阶段(1979年-1989年)。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探索广播电视大学独特的发展道路,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在职人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解决因10年“文革”耽搁、积压的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上大学,以及各种类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1979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就招收了万余学生,其中全科生万人,单科生万人。此外,还有试读生约10万人,再加上各地收听电大课程的大学分校学生,全国收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授课程的共有60多万人。在1979年至1989年的10年间,广播电视大学共招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61万人,毕业104万人,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00万人,年平均学历教育毕业生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

2.多元探索阶段(1990年-1998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随之深入展开。尤其是经济体制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使广播电视大学面临新的背景、任务和要求,进入到多元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了多层次多途径的开放办学探索,强调从半封闭式的办学方式向开放式转变,单一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向多功能转变,脱产半脱产学习为主向业余学习为主转变,深入开展自学视听生制度、开放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和举办专科层次的大学基础课程教育试点;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培养培训专门人才的探索,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技术人员、回乡知青、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和农民提供电视教学课程(节目),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探索,成立中国电大计算机网络协作会、CAI课件开发制作协作会,建设电视直播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研发中心,推动电大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3.“开放教育”阶段(1999年-2010年)。20世纪末,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9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

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试点内容包括:免试入学,择优注册,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相当学历的在职人员及社会青年,学分8年有效;方便灵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文字教材、广播(录音)、电视(录像)、CAI课件、学习网站等多种媒体进行自学,教师给予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全过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央电大统一学籍管理并颁发毕业证书。在1999年至2010年期间,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累计招生万人,毕业万人。开放教育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以及远程开放条件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新机制。

大学都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但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则各有不同。广播电视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把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与自己的价值追求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它立足于人才培养,但更加关注广大农村、基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它为一切有能力、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但更加重视为特定群体、弱势群体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它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但同样关注并大力推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更加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估和质量保证。

为帮助农村地区培养人才,自2004年起,在教育部的领导下,中央电大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截至2010年,中央电大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共开设了18个本专科专业,累计招生万人,毕业万人,目前在学生17万人。

为维护边疆稳定,振兴民族地区教育,2002年,中央电大与西藏大学合作成立中央电大西藏学院,依托中央电大的教学网络、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面向西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为西藏地区更多的求学者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截至2010年,已开设法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本专科专业,累计招生4061人,毕业1569人,目前在学生2888人。同时,中央电大结合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实际,开设系列的“双语”教学课程,开展汉语教学培训,为民族地区的教育振兴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中央电大在学生当中,少数民族学生达13万人。

为推进科技强军,提高部队士官整体素质,经教育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参谋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分别于2000年成立了八一学院、2001年成立了总参学院、2009年成立了空军学院,依托军队建制或军事院校组建教学点和学习点,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通过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面向全军开展士官远程开放学历教育,以军为主,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士官大学,使士官学员“不出营门上大学”的梦想成为现实。截至2010年,在部队共设立教学点194个,累计招生万人,毕业万人,目前在学生万人。

为帮助残疾人自立自强,体现社会关爱,2002年,中央电大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依托地方电大和当地残联共同建设教学点,开创阳光学习网,面向有学习能力的残疾人,开展远程开放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康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提高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截至2010年,累计招生6240人,毕业1689人,目前在学生4551人。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大学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大力开展各种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十一五”期间,非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增长迅速。2010年度,广播电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达到万人,增长率为%。占全国高等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比例也达到%。

在社区教育方面,制定并实施了“社区教育推展计划”、成立“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设立了56个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制作可用于社区教育的音像资源约10万分钟。在16所省级电大增挂社区大学牌子,在6所地方电大建立了社区教育学院,在部分省级电大成立了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或者终身教育委员会。各地基层政府也纷纷依托电大基层办学网点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在学习型政党建设方面,广播电视大学承担了中组部“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培训资源建设,已制作完成约700小时各类学习资源,通过“干部在线”网络培训平台为党员素质提升服务。目前,已在云南、西安、哈尔滨、贵州、天津、安徽、湖南、山西等地深入开展,已培训数十万党员干部,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一个发展着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但大国不是强国。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关键是人才,是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强国必先强教。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0年,中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并要求加快继续教育,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办好开放大学等,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办好开放大学”的内涵,就是说,广播电视大学从性质上看是开放大学,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办得还不够好,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改革发展,把广播电视大学办得更好。开放大学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强调教育思想、模式、手段、地点、方法的开放,强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利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基层、农村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家人力资源能力。

而要实现“办好开放大学”的根本目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要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构建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没有围墙的远程开放大学,即国家开放大学。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立足长远、兼顾现实,以及风险小、效益大的战略选择,可实行“分步走”策略。即在组建国家开放大学之初,可以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搭建国家开放大学基本框架,试点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一步探索与相关教育机构、高校、网络学院等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的使命在于促进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育,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探索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整合,促进、引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输送到广大农村、革命老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特定群体、弱势群体和残疾人的教育和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战略目标是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所新型大学;成为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巨型开放大学。

学习型社会的支点

——国家开放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一、国家发展与教育战略目标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大国正在全面崛起。大国的崛起,需要教育的支撑,人才的支撑。

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央强调,强国必须先强教。于是,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三大战略目标。

应该说,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此次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一个重要亮点,就是通篇贯穿了终身教育理念,并把十六大、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固化为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之一。这个特点,反映了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终身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打破以往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传统观念,赋予教育新的内涵,促进了学校教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而随着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苏醒,终身教育理念又发展为终身学习理念。传统教育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被动教育正在被主动学习所取代,少数人的精英式教育正在向面向更多社会成员的大众化教育转型。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影响下,一个新的概念——学习型社会,于1968年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提出来,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来看待。

70年代以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这些教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并逐渐演变成教育运动,深刻影响着教育的现实发展和改革方向。基于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解和重视,世界各国分别通过立法措施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如法国1972年通过了《终身教育法》,美国1976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案》,日本于1990年通过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等。

学习型社会,顾名思义,就是强调,要把学习成为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包括学习活动的普遍性、学习机会的充分性、学习对象的广泛性、学习内

容的丰富性等。要积极消除学习障碍,保障学习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想目标实现。因此,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学习需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而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面临着繁重的发展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战略支撑,就是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是核心和基础,不仅不能舍弃,反而要充分利用,只是需要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新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要高度重视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当中的突出作用。

二、国家开放大学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适应这些教育理念的要求,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应运而生。它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因此,它日益受到了世人重视和关注,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去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开启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建设之路。最近一段时期,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以中央和地方电大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战略设想。今年2月和5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教育部党组分别审议通过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正式拉开了国家开放大学筹备、建设的序幕。

我们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2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1852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庞大系统,目前注册在学生320多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程与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选择的战略转型,是世界开放大学建设当中的一种新的中国模式。

最能体现国家开放大学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有五个,即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

所谓开放,就是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培养模式的开放、管理方式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一切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百姓需要的思想、方法、模式、行动都可以选择和实践。

所谓责任,就是强调关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关注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社会群体,以及部队士官的教育需求与发展,在国家层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所谓质量,就是强调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把质量放在首位,视质量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确立开放大学的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

所谓多样化,就是强调要适应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学习需求多样化趋势,为不同学习主体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主体在职、在校、在家,以及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所谓国际化,就是强调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应该说,国家开放大学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有着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其战略发展目标在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巨型大学;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

三、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重点

1.国家开放大学的四大任务

一是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刚刚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仅26%,在学总规模3105万人。虽然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但很多省份仍然在平均线之下。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北美、欧洲的几十个国家的毛入学率早已超过了50%,进入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亚洲的日本、韩国的毛入学率也超过了50%。中亚五国近十年来高等教育

的发展速度也比我们快。高等学历需求仍有相当空间。从宏观供求情况看,虽然目前大学不少,但面对迅速增长着的百姓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学历教育需求相比,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要达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0%。因此,国家开放大学必须积极但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充分利用其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目前,我国拥有亿从业人员,亿左右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劳动力和亿老龄人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民终身学习需要,人民群众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需求特征。包括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对以提升各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干部培训,以及个性化、旨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兴趣爱好等需求。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从业人员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数,要从现在的16600万人次增加到35000万人次。因此,国家开放大学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改革办学模式,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共同开展各种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工作,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等。国家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整合开发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将这些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引领者和先行先试者。

四是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国家开放大学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大任务,就是要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借鉴货币银行功能特点,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通过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跟踪记录服务和学分认证、转换与存取服务。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对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层次的学历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线。

2.国家开放大学的四大重点

一是网络大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设国内一流的网络大平台,实现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和分部、学院、学习中心之间网络高速连接,具有一站式、开放性、可扩展的软件系统,形成四通八达、自成体系的国家开放大学网上校园。支持千万级以上的用户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等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访问服务。通过光纤实现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CEBSat)高速网络接入,实现总部数据中心与分部、地方学院数据中心的专用网络链接,实现覆盖全国用户的高速网络访问服务。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开展远程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骨干网络平台,“国家学习超市”。

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国家开放大学按照“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要求,通过改造、新建和整合,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直接引入、再加工、购买、合作等方式整合社会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量的快速扩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分布存储、统一管理、安全高效运行。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分布存储,建成国家终身学习数字化资源库。支持用户资源检索、定制、使用与评价等。建立资源建设、认证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探索市场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为其他高校、社会办学机构和公众提供社会化的学习资源服务。

三是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发展趋势,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与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类型和生源实际情况,调整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专业,尤其要加强行业、区域性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要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衔接,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知识与能力并重、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建立以完全学分制为核心,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注册、学习、考试等更灵活方便,更适应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四是服务模式改革。适应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改革传统过分强调系统内部办学的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内部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外部公共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国家开放大学要着力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化、信息化远程接待服务团队,加强与学习者的教学交互、学习跟踪记录,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体贴周到的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的枢纽作用,开设网上大讲堂,免费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网络公开课,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的检索、订阅、推送、应用、评价等服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出版机构、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包括专业与课程开设、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教育培训与教育产品、招生与就业等信息的汇聚、发布,以及相关信息咨询服务等。

3.国家开放大学的四大联盟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是一个过程,必须依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

一是大学支持联盟。选择与国内若干所大学合作,成立大学支持联盟,依托其师资、专业、课程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行业支持联盟。选择与若干行业协会合作,成立行业支持联盟,利用行业协会的各种资源,引入行业资格证书,加强在职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学习型行业形成。

三是企业支持联盟。选择与若干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企业支持联盟,利用企业技术、专家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发特色专业、课程,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

四是城市支持联盟。选择与若干国家教育综合改革中心城市合作,成立城

市支持联盟,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大力促进各类培训、社区教育、市民素质教育等工作,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当前,我们正在与相关公司合作,研究开发以促进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新一代移动互联学习终端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与相关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形势与政策》问答题题库及答案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形势与政策》问答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一、为什么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需要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受到不同国情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也呈现出不同的路径.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实现了工业化,但也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空前的负面影响.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基础上发现了未来新社会,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化不等于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源于现代化的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形成的“苏联模式”,首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先河.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苏联模式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和普遍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就是实现现代化,为此需要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基本可以看作是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线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首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新中国;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此同时,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中国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挫折,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思考“弊端在哪里”的问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从中国的“实事”中“求”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并且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根据历史环境和本国国情,探索和实践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并且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明确并不断推向前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谷.这一时期,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自然备受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对道路、方向、目标、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制度体制以及方式方法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为统一认识、明确思想、整合资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意在向世人表明,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仍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20.08.31 •【文号】教职成〔2020〕6号 •【施行日期】2020.08.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 教职成〔20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国家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已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 2020年8月31日 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 国家开放大学是2012年6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学校,是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终身教育的一个创举。学校建立以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部署相比,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比,国家开放大学还存在着定位不清晰、体系不健全、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开放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补齐“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短板,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明确定位、加强统筹,用深化改革的办法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整体推进新时代国家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背景 (一)巩固和发挥国家开放大学40年体系办学优势。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办学40多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地方开放大学)及市州分校(市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区县工作站(区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共同组成了覆盖全国的开放教育一体化办学体系,累计招收学历教育学生2050万人,毕业学生1512万人,解决了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两代人的学历补偿问题,走出了“先进传播手段+名师名教”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开发了改革开放所需的人力资源,积累了低成本、高效益举办高等教育和面向在职人员开展职业教育的中国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范围内体系办学的体制创新、经验积累、实践探索,得到国内外认可。 (二)总结和推广“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经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全面推进试点建设。2020年是《教育规划纲要》收官之年,国家开放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也已近十年,

国家开放大学 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 新型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办学网络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目前,注册在学生359万人,其中本科学生105万人,专科学生254 万人,包括近20万农民学生,10万士官学生,6000多残疾学生。国家开放大学的组建成立,标志着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途。 历史使命 国家开放大学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支持联盟 为实现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国家开放大学成立四大支持联盟。与国内若干所大学合作,成立大学支持联盟,依托其师资、专业、课程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与若干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中心城市合作,成立行业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推进学习型行业、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技术架构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成员共享和教育公平。国家开放大学将依托高水平IT企业,建造远程教育云平台。依托高水平网络运营机构,借助虚拟专网、互联网、教育科研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等,实现总部与分部安全、高速互联。依托高水平终端生产企业,研发国家开放大学移动互联学习终端,促进社会成员的泛在学习。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为亿级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 学习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实现有支持的开放式学习,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科学、灵活、有针对性地开设国家开放大学特色专业。改进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集多媒体资源、教学交互、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海量、优质网络课程。通过遍布全国的学习中心提供面授辅导,也可以通过高清、快速的双向视频系统促进师生实时交流,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推进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 学分银行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系统,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按照学分累积规则,零存整取并申请获取相应证书。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努力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鼓励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累积学分,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 公共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也是一所新型的公益性大学,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开设网上大讲堂,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讲座、公开课,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城乡社区提供包括远程学习支持、相关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与相关国际组织、大学和机构开展针对性、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基于网络的孔子学院建设,大力推进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国家开放大学个人学习过程事例

国家开放大学个人学习过程事例 “我是I,他是He。1, 2, 3是One,Two,Three。见面问声‘How areyou?’‘Fine, thank you.’回答你。”当8 号选手唐志洁用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说出这段顺口溜的时候,全场欢声四起,掌声阵阵。谁能想象得到这是一位去过5 大洲、81 个国家的80 岁阿姨编写的英语顺口溜呢? 自称“80”后的唐志洁今年80岁,是一位从首钢退休的冶金机械高级工程师。因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想要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唐志洁报读了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分部英语专业。通过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并针对老年人理解力强、记忆力弱的特点,唐志洁按照汉语的韵,将英语单词穿起来,编成中英文结合的顺口溜教大家。通过不断练习,在2008 年奥运会开幕期间,唐志洁带领平均年龄高达65 岁的21 位志愿者,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为中外观众指路,赢得外界一致好评。 像唐志洁这样终身学习的例子不在少数,他们与国家开放大学“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日前,唐志洁等同学的22 个优秀作品在总决赛中展示了风采。 2017 年8月,“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正式启动,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在各分部、学院初选的基础上,共收到277个选送作品。通过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共8个月的评选,最终22 个作品进入总决赛。2018年4 月14 日,“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国家开放大学魏善庄会议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根据评委们的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人、二等奖6 人、三等奖12 人,45 个作品获得优秀奖,10 个作品获得人气奖,10 个分部获得优秀组织奖。

国家开放大学心得体会.doc

国家开放大学心得体会 篇一:我对国家开放大学的感受 国家开放大学---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大家好,我是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已经十三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许多困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为了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我报名注册了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开放大学的学习制度,多样化和灵活化的学习模式,以及广覆盖、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满足了我们终身学习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和愿望。我相信,国家开放大学一定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篇二: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一、什么是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遥距教育(distance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 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 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互助学习。 面授网络

收听广播收看 二、远程教育学习中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有哪些? 纸质教材 :与传统教学相同,远程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纸质教材,系统的承载本门 课程理论知识,相关信息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练习题及作业。音像教材:配合着纸质教材,远程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师生分离产生的学习困难得到缓解,对关键知识点和内容,有主讲教师以录像课的形式进行讲授,让学生观看。 网络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将教学资源制作成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让学生能够在线学习。 三、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课程论坛:每门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都有自己的课程页面和论坛,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要,从课程页面上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每学期每门课程在“在线学习”网页上会有多次教学活动信息预告,按照预告时间,主持教师会在论坛中围绕一个 主题进行系统讲解,并回答提问。未能实时参与活动的同学,也可留言进行交流。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9475412.html,showforum-2182.asp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9475412.html,showforum-781.aspx 视频教学活动:与课程论坛一样,视频教学活动也会在预告之后进行,每场活动老师会就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同学们可以凭学号登录后自行观看,并实时提问交流,也可在活动之后在页面上反复点击收看。

2020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心理适应》网络课形考任务5作业及答案

2020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心理适应》网络课 形考任务5作业及答案 形考任务5 一、选择题 题目1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不等长)分别是:()。 选择一项: A.激情、关心、信任 B.激情、关心、忠诚 C.激情、亲密、信任 D.激情、亲密、忠诚 题目2 一旦我们所依恋的人离开,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被称为()。选择一项: A.分离焦虑 B.喜欢 C.爱情 D.分离焦急 题目3 依恋关系包含以下()类型。 选择一项:

A.矛盾型、回避型和安全型 B.信赖型、回避型和依赖型 C.矛盾型、亲近型和安全型 D.矛盾型、回避型和依赖型 题目4 以下哪些问题不是导致离婚的原因()。 选择一项: A.夫妻关系不平衡、不平等 B.短时间相识就结婚的夫妻 C.结婚年龄较高的夫妻 D.性观念开放的人 题目5 以下哪项对于减少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没有作用()。选择一项: A.维持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B.父母尽快适应离婚后生活 C.离婚后不再有任何交往 D.离婚后保持友好的交往模式 题目6 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 选择一项: A.经济、繁衍和爱情

B.经济、家庭和爱情 C.物质、繁衍和爱情 D.精神、繁衍和爱情 题目7 好父母的定义是由孩子()决定的。 选择一项: A.自己 B.社会化所处的背景 C.孩子 D.社会 题目8 以下不属于教养风格的是:()。 选择一项: A.专制型 B.权威型 C.放任型 D.暴力型 题目9 让孩子和单亲父母都有()的心理意识和能力是单亲家庭最明智的选择。选择一项: A.相近 B.独立生活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答题答案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1.“休克疗法” 1) 概念:激进的“休克疗法”是东欧中亚最主要、最普遍的经济转型方式。“休克疗法”本来是一个医学术语,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后由美国青年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发明,开始被用来称谓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 2) 主要内容包括: a) 自由化: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经济市场化。 b) 私有化:把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改造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c) 稳定化:通过采取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 3) 作用体现在: a) 迅速而彻底地摧毁了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难以逆转 b) 作为遏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的一种办法,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家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c) 作为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足取。 2. 雅尔塔体制 指1943年11月、1945年2月和1945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首脑先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苏联雅尔塔、德国波茨坦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划分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权力的谅解、协议、协定的总称。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 3.和平演变 指西方国家通过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渗透,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战略是美国集团在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受挫后,改用和平手段推翻共产党、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 4. 马歇尔计划 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扶植政策。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援欧演说,提出了“复兴欧洲计划”,后被人们称为“马歇尔计划”。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的大力扶植;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促进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国内稳定的政局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保障;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合日本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还得益于日本长期实行的低消费、高积累的资金积累政策和日本企业所倡导的集体意识。 6.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搞好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必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 7. 综合国力是什么?它对国家有哪些重要的战略价值? 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他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电大202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电大202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一) 2021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及答案(一) 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 基础上迎接挑战。 2.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 答: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必然要求, 是党和人民殷切期望。(1)德是人才素质德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 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条(4)美是人才素质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八容八耻)?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骄奢淫逸为耻; 4.学《思修》课意义? 答:(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修

养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5.理想含义,特征?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是多方面多类型的(3)具有现实性(4)具有预见性(5)是一定社会关系产物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意义? 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8.认识理想与现实对立统一关系? 答: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被要求不仅要拥有卓越的学术成绩,还要具备实际的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为此,国家开放大学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一步步地走进社会,增长实践经验,加深对社会了解。 作为一所开放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开放大学坚持以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为主导。社会实践活动也作为国开大学课程之一,进一步承担了培养人才的使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开大学学生不仅要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要对社会上各种相关信息做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了解、研究和表达社会现象,对实践维度的深入思考等。 社会实践是一项健康的、全面的自我发展方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人际关系、沟通技能和思维能力。这些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设置实践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学生不停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效应对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能力素质,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另外,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国开大学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实际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的跌宕起伏、繁荣昌盛。这些经验对于学生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人生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复杂性,进而对互动中的诸多社会关系,如阶层、生产关系、文化、意识形态等作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具备发现社会问题、思考社会问题、提出改革建议的能力。 另外,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自行组成队伍,一起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以高效率完成工作,并成为成功的领导者。学生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克服一切困难,协同工作,学会相互协调和理解。 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入社会,从而更好的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学习视野,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重视。对于国家、学生,这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发展的双赢。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考题库

单选 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2.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社会的诞生,都必然要经过“长久的阵痛”,经过一个历史过程,这是(历史)的法则。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 4.帝国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战略是(从朝鲜战争结束到现在阶段)。 5.坚持又红又专,“红”是(政治方向)。

6.“红”与“专”指的是(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德与才的 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 7.(实践)是大学生实现成才目标的最基本途径。 8.强调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有利于使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 际)知识相结合。 9.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 10.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 向往和追求。 12.外在价值就是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或者对他人提供了 服务性劳动,它是客观化、对象化的人生(社会)价值。13.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强调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 献)。 1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5.道德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来反映和认识现实世 界的。

16.道德(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17.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动机与效果)。 18.从人生理想的层次性上看,社会理想(高于)个人理想。 19.生价值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作为(客体)的人生活动 的一种关系。 20.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 和他人)需要的关系。

最新电大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第I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创造财富,改善个人物质生活条件 C.面向世界,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 D.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精神支柱 3.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公德中的【】 A.邻里团结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5.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6.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自己服务 C.为少数人服务 D.为统治者服务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调查报告8篇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调查报告8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我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家开放大学调查报告篇一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向社会,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业余的宝贵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学生要

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之前也是不怎么懂得的。但是,经过这次的寒假实践活动,我竟然领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东西。 首先,假期里,我们的时间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既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可以让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快乐。当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去实践,去帮助别人时,这种快乐别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我相信,这种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的成就是决定于他怎么利用课余时间。所以,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实践一定是最最值得我们来体会的。 国家开放大学调查报告篇二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一、建设背景1 (一)国家发展及教育发展战略1(二)终身教育理念及现实发展2(三)教育信息化及现代远程教育2(四)组建国家开放大学3 二、总体战略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思路5 (三)使命任务7 (四)核心理念8 三、体制机制9 (一)框架结构9 (二)运行机制11 (三)支持联盟12 四、建设重点13 (一)网络平台建设13 (二)学习资源建设13 (三)师资队伍建设14 (四)学分银行建设15 五、改革重点16 (一)办学模式改革16 (二)培养模式改革17 (三)评价模式改革18 (四)服务模式改革18 六、保障措施19 (一)组织领导19 (二)经费投入19 (三)政策支持20 七、计划进度20 (一)第一阶段(2011年) 20(二)第二阶段(2012-2015年) 20(三)第三阶段(2016-2020年) 21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决定在部分省市、学校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试点项目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根据试点项目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发展及教育发展战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强国必先强教。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20%;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