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教案标题: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3. 学会使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a.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b. 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

c.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d. 电路中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a. 电阻的特性和参数(电阻值、功率、色环编码等)。

b. 电容的特性和参数(电容值、电压、电流等)。

c. 电感的特性和参数(电感值、电流、电压等)。

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a.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b.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c. 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的应用。

d.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复数表示等)。

4. 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a. 进行电路实验,学习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测量工具。

b. 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c. 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如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例引起学生对电路分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演示电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学习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

5. 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实际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资源:

1. 教材:电路分析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籍。

2. 实验设备:万用表、示波器、电路实验箱等。

3. 计算机辅助工具: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练习和作业:批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其对电路分析的掌握程度。教学建议:

1. 结合实例:通过实际电路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方法。

2. 多样化教学:结合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计算机辅助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激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电路分析基础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教案标题: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3. 学会使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a.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b. 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 c.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d. 电路中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 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a. 电阻的特性和参数(电阻值、功率、色环编码等)。 b. 电容的特性和参数(电容值、电压、电流等)。 c. 电感的特性和参数(电感值、电流、电压等)。 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a.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b.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c. 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的应用。 d.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复数表示等)。

4. 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a. 进行电路实验,学习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测量工具。 b. 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c. 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如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例引起学生对电路分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依次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演示电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学习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 5. 问题解决:提供一些实际电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资源: 1. 教材:电路分析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籍。 2. 实验设备:万用表、示波器、电路实验箱等。 3. 计算机辅助工具: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Spice等)。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练习和作业:批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其对电路分析的掌握程度。教学建议: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circuit 课程编号:1510064002 课程计划学时:80(授课学时:64 实验学时:16) 学分:4.5 课程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本章重点是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功率的计算、电路元件特性、以及基尔霍夫定律,难点是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应用、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全章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1学时。 第一节电路及电路模型 要求了解电路的作用(考核概率1%),理解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考核概率1%),掌握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考核概率80%)。 1.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电路的作用: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变换,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3.实际电路的电路图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含义(考核概率50%)。 第三节电功率和能量 理解功率的定义(考核概率50%),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考核概率80%)。 1.功率的定义 2.功率计算方法 第四节电路元件 要求了解电路集总参数的概念(考核概率1%)。

电路第七版教学设计

电路第七版教学设计 1.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基本的数学和物理原理来分析简单电路,并将掌握基本电路组件的特定行为,例如电势、电流、电阻和电容。 2. 教学目标 在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将能够: •理解基础电路理论和技巧。 •正确应用基本电路分析工具和技术。 •分析和解决基本的电路问题。 •对电路实验进行正确的设计和分析。 3. 教学内容 3.1. 基础电路理论 •电荷、电流和电势。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 •基本电路定律,如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势定律、等效电路原理等。 3.2. 基本电路分析技巧 •使用电路分析技巧来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使用Kirchhoff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进行电路简化。 •使用网络定理和其它技术来简化复杂电路。 •电路运算和数字技术,如门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

3.3. 电路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设计技巧,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评估。 •电路参数的测量和统计。 •电路实验数据分析。 4. 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 本课程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演示及学生互动学习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4.2. 实验教学 本课程实验教学分为两部分:实验预习和实验实践。实验预习由学生在预习期进行,实验实践由教师进行组织。实验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联系和实践经验。 4.3. 课程评价 本课程由考试、作业及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考试形式为笔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实验和计算题等。 5. 参考资料 •《电路分析基础》,作者:若水凌明,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版本:第五版。 •《电路分析与设计》,作者:阮锡栋,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版本:第七版。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作者:胡正华,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版本:第四版。

【最新】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 篇一: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 篇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1038171002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X年03月20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 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五、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 示波器等。 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六、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 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 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目录 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二电源等效电路 综合实验???????????????????11 实验三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8 实验四rc 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24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 2、学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学会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 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 叠加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 的函数关系u=f(i)来表示,即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 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 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r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 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 经过坐标原点的曲 图1-1

电路分析基础简明教程教学设计

电路分析基础简明教程教学设计 引言 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电子电气专业的 学生来说,掌握电路分析基础理论和方法非常重要。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为学生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掌握电路定理和定律。 3.能够使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教学内容 1.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电源和连接线组成的物理系统。学生需要了解电压、电流、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概念和单位。例如,学生需要知道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电感的单位是亨利等。 2. 电路定理和定律 电路定理和定律是电路分析中重要的基础原理。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演 示和讲解等方式来介绍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等效电路等内容。 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串、并、Delta-Wye转换、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等。教师可以通过例题、练习和挑战模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应用。

教学策略与方法 1.互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参 与课堂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场景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习电路分析的应用技 巧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 精神 4.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5.督促练习:为了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教师需要设置课后作业,并 在课堂中提醒学生准备考试。 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评 价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作业完成情况:考虑到电路分析需要大量运算和练习,作业是检验学 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方面。 3.考试成绩:电路分析的考试一般分为综合考试、实验考试和期末考试 三个环节,作为最终评价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 总结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为下一步学习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学策略和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 主讲教师:吴安岚 联系电话: E-MAIL:

课时分配表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P10[例]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案.doc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基础 学时: 90学时 教材: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XXX XXX 教学安排: 课型: 理论、实验、上机、观摩录像或其他采用理论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指导或其他 教学资源: 多媒体、板书、音像及其他 授课内容: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引言: 电路是指电流所经过的路径。电路理论中的电路,都是实际电路的近似和理想化模型。掌握对电路模型的分析和计算,对分析实际电路肯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1 电路模型

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 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以及电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存储等。 1.1.2 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通常包括三大基本环节: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1.2 电路变量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2.2 电压、电动势及参考极性 1.2.3 电功率和能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 理解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概念,掌握电流参考 方向和电压参考极性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 吸收或发出电功率的判定。 教学时间安排: 计划2学时

教学方式: 讲授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作业: P10页1.2-1至1.2-5练题 P53页1.1、1.2、1.3为作业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3 欧姆定律 1.3.1 欧姆定律 掌握线性电阻的欧姆定律及伏安关系,电阻上的功率和能量的计算; 1.3.2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和能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阻的分类,掌握欧姆定律及适用条件,伏安特性曲线,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各自的特性。 教学时间安排: 计划2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B》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100字) 《电路分析基础B》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方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电路分析基础A》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本课程主要教授电路分析的深入内容,包括交流电路、功率方向与功率计算、三相电路和互感与耦合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300字) 1.掌握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绘制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并能进行相量计算。 2.理解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能够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3.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理解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能够分析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仿真软件的使用,加强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安排(800字) 1.交流电路分析(5周) 1.1复习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1.2学习相量图的绘制方法和相量计算;

1.3探讨交流电路的串并联等效电路; 1.4分析交流电路的稳态响应。 2.功率与功率因数(4周) 2.1学习电源的相位关系与功率方向的概念; 2.2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2.3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3.三相电路分析(4周) 3.1理解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2探讨三相平衡电路的分析方法; 3.3计算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4.互感与耦合(3周) 4.1学习互感与耦合的基本概念; 4.2探讨互感与耦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4.3分析具有互感与耦合的电路。 5.实验操作与仿真应用(2周) 5.1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 5.2授课过程中引入仿真软件,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模拟和分析。

电路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路分析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课程。电路分析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种电路元器件与电 路实现的基本原理,对各种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并能设计出复杂的 电路系统。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 1.掌握电路基本理论知识; 2.学习电路模型、节点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基本方法; 3.学习电学参数的测量方法; 4.并通过模拟实验等手段提高对电路分析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时间计划 2.1 课程内容 1.电路模型和基本参数 2.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 3.电路中的基本电流和电压定律 4.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 5.电路分析中的网络等效原理和网络定理 6.电路中的交流电路 7.电路中的谐振电路

8.电路中的滤波器 9.电路中的二极管和晶体管应用 10.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 2.2 教学时间计划 本课程总共为16周,每周两个学时,共32学时,教学时间安排如下: 序号章节学时数 1 电路模型和基本参数 2 2 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 2 3 电路中的基本电流和电压定律 2 4 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 2 5 电路分析中的网络等效原理和网络定理 4 6 电路中的交流电路 4 7 电路中的谐振电路 2 8 电路中的滤波器 2 9 电路中的二极管和晶体管应用 2 10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 4

三、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 3.1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讲授及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3.2 学生考核 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作业、理论考试及实验操作评测,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考核方式占比 课堂作业20% 理论考试40% 实验操作评测40%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 4.1 教材 本课程教材采用《电路分析(第二版)》(作者:王柯)。 4.2 参考资料 1.《电路学》,刘一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路分析基础与实验》,袁铁成,电子工业出版社。 3.《电气与电子实验》,吴如鹏,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一、引言 电路分析作为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 原理的关键。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电路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熟悉电路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2. 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定律、电 流分流定律等; 3. 理解电路中的串联、并联、电阻网络等基本电路拓扑结构; 4. 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技巧,能够分析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5. 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1.2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3 电阻和电导的概念 1.4 电路元件和符号 1.5 电路的分类 1.6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第二章:基尔霍夫定律 2.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2.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2.3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3. 第三章: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 3.1 电压分压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2 电流分流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4. 第四章:串联和并联电路 4.1 串联电路分析方法 4.2 并联电路分析方法 4.3 混合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5. 第五章:电阻网络分析 5.1 等效电阻的计算

5.2 电流、电压分配 5.3 电阻网络的简化 6. 第六章:直流电路分析 6.1 恒定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6.2 手性测量仪器的使用 6.3 应用定理和定律分析电路 7. 第七章:交流电路分析 7.1 正弦波信号的基本特性 7.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表示方法 7.3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参数的分析 8. 第八章:电路设计与故障排除 8.1 基本电路设计原则 8.2 电路设计实例 8.3 电路故障排除方法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教材阅读,传授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I.组织教学 起立、清点人数 向各位同学致以新春的问好,同时祝贺同学们新的一年,新春快乐,学习进步,事事顺心。向全班同学自我介绍,并留下相关联系方式。1.本门课教师的要求 (1)要求同学们要按时上课,按时下课,课堂上不得扰乱课堂秩序。(2)作业每周教一次,并认真完成 (3)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平时占40%期末占60%,平时成绩作业占20%,表现及考勤占20%如果课堂上因为违纪被点名一次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作业缺一次扣一分直到扣完为止。 2.希望同学们有问题主动和任课教师交流 II.复旧引新: 1.高中和初中物理中有关的电路知识 III.授新课:(第一次课)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本章介绍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和基本元件,以及电路模型的应用实例。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实际电路的功能和特点,电路模型的概念和意义,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内在的联系和区别。电流和电压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理论的基石,应熟练掌握和运用。要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的定义和元件方程与参考方向的关系,以及功率和能量的计算。学习电路理论应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 电路 1、电路的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2)负载:消耗电能的装置 (3)中间环节: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起传递和控制电能的作用。如下图: 2、电路的分类及作用 (1)电力电路:实现电能传输和转换功能的电路 (2)信号电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功能的电路 实际上在同一电路中又可能将同时包含这两种电路,比如电视机1.1.2电路模型: 通过模型化的方法研究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基本方法。为了能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常是将实际条件理想化、具体事物抽象化、复杂系统简单化。建立起来的模型应能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以便对实际 事物本质的了解。+ - U R 图1-3 电路模型图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设计方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设计表

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教学设计表 必修○选修○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

(本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混合式教学设计,课程内容与资源的建设及应用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 1. 电路的理论基础来自数学与物理,博大精深,而电路的实际应用则是上天入地,功能各异。大到电力传输线,小到芯片上的集成电路,电路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一门严谨、科学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在有限课堂学时中,很难让学生深入体会电路原理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大班课堂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人数多、精细指导少,教师讲授多、交流互动少,理论知识多、应用拓展少,刷题计算多、主动思辨少。由电路原理启发对人生的思考、对逆境的思考、对工程伦理的思考都相对缺乏,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常被忽略,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无法达成。 2. 根据新工科建设方案及本校专业特色,为解决存在问题,本课程提出“分”层施教精准教学、“析”解电路智慧课堂、“混”合案例资源拓展、“合”作任务互助激励的课程设计思路。整个教学以问题前导,以任务驱动展开,以思政案例贯穿,以多层级路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教师全时段、全方位、全层级服务整个教学过程。 依据课程设计思路,形成了在线学习空间、课堂学习空间、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模型指导“四位一体”混合式课程体系。 2.1 1)在线SPOC 课程平台。以课程组建设的国家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为基础,重构了面向校内混合式教学的S POC 平台。 2)在线雨课堂互动平台。基于智慧化教学工具雨课堂,形成了一套优质的覆盖混合式教学全过程的雨课堂互动课件(雨课件),被教育部在线教学研究中心评为智慧教学优秀电子教材。 3)在线雷实验拓展平台。基于互联共享的教学实践的“A+D Lab 理工实验室”(雷实验)平台布置在线学习拓展任务,强化学生创新和行为互动,该实践被列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1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1学时 本节重点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

理想元件模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1)组成:电源(信号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作用:a.电能的传输和转换;b.信号的传递与处理。2、电路模型: 考虑电路分析的需要,建立理想电路模型。 (1)理想电路元件概念:忽略实际元件的次要物理性质,反映其主要物理性质,把实际元件理想化。 (2)电路模型的概念:实际电路中的实际元件用理想元件代替的电路。例如手电筒电路: 2 开关+ - 电池灯泡S R US RL 实际电路手电筒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1)产生电能元件:U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 - + (2)耗能元件:R 电阻 (3)储能元件:C L 电容电感 IS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电路参数的概念:理想元件的数值。 变量的概念:电路中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1)文字符号的规定: ①电路参数的文字符号用大写斜体字表示,如电阻R;②电路变量的文字符号: 直流量:用大写斜体字表示如电压U、电流I; 瞬时量和时变量:用小写斜体字母表示,如电压u、电流i;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教案.docx

教案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 内容: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课时:12学时 教师:刘岚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教案 (~)教学内容: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绘制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分析。 (二)童点:阻抗和导纳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功 率。 难点:相量分析法的复数运算;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分析及利用各种电路变量和功率相结合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是本章学习中的难点。 (四)概述 本章采用相量法分析线性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首先引入阻抗、导纳的概念和电路的相量图。其次,将通过实例介绍电路方程的相量形式和线性电路定理的相量描述和应用,最后,介绍正弦电流电路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以及最大功率的传输问题。

2.也C串联电路 / R j(o + +贝_ +仇 _ + U &牝 O 由KVL可得: U = U R+U L+U C =Ri+]a)Li-]—i a)C 1 ==[R + j^L_- )] I = [R + j(X L+X c)] I G)C = (R+jx)i Z = Y = R + ja)L — j = R + jX = Z Z_(p_ I a>C Z-复阻抗;R一电阻(阻抗的实部);X一电抗(阻抗的虚部); Z|一复阻抗的模;代一阻抗角。 或:JRTZI COS/ [XTZIsin% 分析R、L、C串联电路得出: (1)Z=7?+j((yZ-l/®C) = |Z|匕牝为复数,故称复阻抗。

(2)a)L > 1/®C , ^0,代>0,电路为感性,电压领先电流;相量图:选电流为参考向量,们=0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是电气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是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第5版的前十二章。 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独立源和受控源的概念。 2.正确理解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3.掌握电路元件电功率的分析。 3.熟练掌握和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二)重点难点: 重点:参考方向的概念难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2:电路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线性电路的性质。 2.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压源的串联、电流源的并联的等效。 3.掌握Y—△变换和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的方法。 4.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及求解变量的确定、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方程进行列写。 (二)重点难点: 重点:等效的概念、三角型难点:星型连接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各种分析方法求解变量、各种分析方法方程的列写。

电路分析基础英文版教学设计 (2)

电路分析基础英文版教学设计 Introduction Circuit analysis is the founda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circuit analysis is essential for any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s engineer. This document outlines a syllabus for teaching circuit analysis to students who are fluent in English. Course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1.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circuit analysis 2.Analyze DC circuits 3.Analyze AC circuits 4.Analyze circuits with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such as capacitors and inductors 5.Understand circuit theorems such as ohm’s law, Kirchoff’s laws, Norton’s theorem, and Thevenin’s theorem 6.Analyze circuits with multiple energy sources Course Outline Module 1: Introduction and Basic Concepts •Introduction to circuit analysis •Electric circuits and their elements •Conductors and insulators

电路分析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电路分析基础教程教学设计 概述 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科目,对于电子工程师的能力提升和实际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电路分析基础教程的教学设计,旨在为教师们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掌握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4.能够设计和分析简单电路,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电路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电流、电压、功率、能量 •几个重要的电路定理: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感公式、电容公式、叠加原理、戴维南-诺尔顿定理、超前/滞后相位、功率/功率因数 2. 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电阻:欧姆定律、串并联电阻、截止频率、稳态响应 •电容和电感:电容充放电、RC/RL电路、谐振电路 •二极管、场效应管、晶体管:特性曲线、作用、常用电路 3. 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直流电路分析:串并联电路、电阻电路、电压分压、电流分流

•交流电路分析: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共模/差模信号、转移函数、频率响应曲线 4. 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实际问题解决 •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器的分类、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 •电源: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常用电路 •模拟信号处理:传感器信号采集、滤波、放大、变换 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讲述电路分析基础概念和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讲 解; 2.练习法:通过习题训练提高学生掌握课程重点难点;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电路的能力。 教材 •电路分析与设计,何肇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电路分析基础,吴旺鑫,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模拟电路设计,刘波,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教学评估 1.准备一个小组作业; 2.设计一个模拟电路,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参加笔试和上机实验考试。 结语 以上是电路分析基础教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并为学生们 打下电路分析的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电子技术研究、创新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