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

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

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

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

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

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

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V2参数CD=12V。

V

1

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

1

四、实验报告

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

表1-1

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

仿真图如下:

3.分析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1)测量电压增益;

=60

Au=Uo

Ui

(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

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W=fH-fL =0.02MHz

实验二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2.掌握L,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3.了解不同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振荡幅度和振荡波形的影响。

4.知道振荡器工作的起振条件,了解加速技术在起振中的作用。

二、预习要求

1.复习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答:三点式振荡电路放大器可由分立元件构成单级或多级放大电路,也可用集成运放组成同相或反相比例放大电路。Z1、Z2、Z3表示纯电抗元件或电抗网络。如果要使电路振荡,要求AF=1,由此得:X1 + X2 + X3=0,即X1、X2为同类电抗,X3为与X1、X2相反种类的电抗。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特性:(1)在LC振荡电路中,如果Z1、Z2为电感,则Z3为电容,成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果Z1、Z2为电容,则Z3为电感,成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2)两个相同性质电抗的连接点必须接放大器的同相端,(三极管为发射极);另一端接反相端(三极管为基极)即所谓的射同基反的原则。

2.复习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

答:为了产生稳定的正弦振荡,正弦波振荡器除应该满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外,还应有选频网络以得到单一的频率输出。因此正弦波振荡器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部分:

1)放大电路:是能量转换装置,振荡过程是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的过程。

2)正反馈网络:正反馈网络与放大器一起构成了自激振荡的必要条件。

3)选频网络:是获得单一正弦波的必要条件。无选频网络的自激振荡器输出含有许多谐波成份,故称多谐振荡器。

4)稳幅环节:它是振荡器能够迸人振幅平衡状态并维持幅度稳定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

1.参照图2-1连线。

2-1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

2.进入‘Probe’观察输出波形,测量出振荡频率。

3.改变频率(通过改变L,C的参数)。

4.思考:电源‘V2’是什么源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V的设定:在元器件库中调出脉冲源VPVLSE,在原理图中双击VPVLSE。填入AC=100m V V1=0、V2=1、TD=2ns、TR=2ns、TF=2ns、PW=2us)

四、实验报告

1.电路中的哪些元件参数与频率有关?将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答:电源的稳定性;电感L2与电容C2的稳定性;都会影响频率的变化。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有误差,可能是由于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和实验仿真过程中的仿真误差造成的,对此我们可以提高计算和仿真精度,在满足工程要求上尽量提高精度。

2.观察波形输出是否为等幅的正弦振荡?如果不是等幅振荡,则不满足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找出原因并且解决之。

答:不是等幅振荡,不满足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静态工作点调节之后正弦波有所改善。

3.根据L、C参数的不同得到不同频率,完成表2-1。

表2-1

L1(uH) L2(uH) C1(pF) C2(pF) 频率(KHz)理论值

1 0.01 0.03 0.11 13.

2 2381.52

2 0.0

3 0.03 0.18 13.2 2483.85

3 0.06 0.07 0.18 13.8 1666.11

4.测出振荡频率与理论值相比较?如果数值相差很大,找出原因并且解决。

答:振荡频率理论值如表2-1所示,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有误差,可能是由于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和实验仿真过程中的仿真误差造成的。对此我们可以提高计算和仿真精度,在满足工程要求上尽量提高精度。

5.画出输出波形(仿真结果)。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 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 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 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 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 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 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V2参数CD=12V。 V 1 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 1 四、实验报告 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 表1-1 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 仿真图如下:

通信仿真实验报告(高频)

实验一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MULTISIM 仿真 实验目的: 1、了解MULTISIM 的基本功能、窗口界面、元器件库及工具栏等; 2、掌握MULTISIM 的基本仿真分析方法、常用仿真测试仪表等; 3、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MULTISIM 仿真的建模过程。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单频正弦波小信号放大器的MULTISIM 仿真。 1)根据图一所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创建仿真电路原理图。要求输入信号的幅度在2mV---1V 之间、频率在1MHz---20MHz 之间; 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好电路图选项,接入虚拟仪器并设置合适的参数。打开仿真开关,运行所设计好的电路,给出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和频谱图。根据初步仿真结果改变电路元器件的型号和参数,使输出信号波形无失真、幅度放大10倍以上; 1、实验原理图 C3 100nF C1100nF C230pF C4 100uF Q1 2N1711 C5 1nF R2 5.1kΩR3470Ω T1 TS_AUDIO_10_TO_1 R4100Ω 12V VCC V1 2mVpk 10MHz 0° 50% 100kΩKey=A R1 A B T G XSC1 R540kΩ T IN XSA1 2、由示波器观测到的输出波形:

3、此时的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到电路谐振频率保持不变. 4、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测量出输出波形不失真情 况下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范围为1mV到21mV。 5、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幅度的变化情况 输入信号Vi(mv) 7.5 0.9 1 2 3 4 5 6 7 8 9 输入信号fs (MHz)

高频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软件部分) 学生姓名:周倩文 学号:6301712010 专业班级:通信121班 指导教师:雷向东老师、卢金平老师 目录

实验一仪器的操作使用 实验二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实验三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实验四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晶体振荡器设计 实验六模拟乘法混频 实验七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实验八集电极调幅实验 实验九基极调幅电路设计 实验十模拟乘法器调幅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周倩文学号:6301712010 专业班级:通信121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 2014-10-24 实验成绩:、 实验三非线性丙类功放仿真设计(软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调谐特性以及负载改变时的动态特性。 2.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的物理过程以及当激励信号变化对功率放 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 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 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 3. 测试丙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4. 观察激励信号变化、负载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三、实验基本原理 放大器按照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流导通角小于90°.效率可达到80%.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特点: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窄带高频信号(信号的通带宽度只有其中心频率的1%或更小).基极偏置为负值.电流导通角小于90°.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它的负载 必须是LC谐振回路。 在丙类谐振功放中.若将输入谐振回路调谐在输出信号频率n次谐波上.则可近似的认为.输出信号回路上仅有ic中的n次谐波分量产生的高频电压.而它的分量产生的电压均可忽略。因而.在负载RL上得到了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n 倍的输出信号功率。将这种电路成为倍频器.它广泛的应用于无线电发射机等电子设备中。有上述原理构成的倍频器.它的倍频次数不宜过高。本实验设计的倍频器是二倍频。 四、实验电路设计 实验总的电路设计.其中输入的是高频小信号.经过LC谐振网络后进行非线性丙类放大.而后是LC谐振选频网络。由下图可以清楚看出信号在放大.输出基波。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彭春华张学丽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前言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系统是配合通信电子电路路(高频电子电路)课程的理论教学研制的一套实验系统。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系统由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每部分都由单独的单元模块组合。既可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完成单元模块实验,又可进行调幅、调频两种收、发系统的实验。实验内容既有分立器件又有集成器件,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发射机系统由低频调制源振荡器电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振幅调制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五个模块组成。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连完成发射机整机调试和测试实验。 接收机系统由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混频器、锁相频率合成器、本振源、中放、二次混频与鉴频,包络检波五个模块组成。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联完成接收机功能实验。该实验装置还可进行通话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的通信系统。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调测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系统概念。 用本实验设备做实验时,必备的仪器是三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5V、±12V,均为0.5A),20MHZ以上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毫伏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指导书仍有一些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期望同学们及有关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目录 实验板模块分布图............................................ I 实验二振幅调制器 (1) 实验三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6) 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器 (17) 实验六调频波解调实验 (20)

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通信电子电路硬件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三、实验仪器 BT-3扫频仪(选做)一台、20MHz 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基本原理 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图1-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 —1所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10.7MHz )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或高频信号源提供。信号从TP5处输入,从TP10处输出。调节电位器W3可 改变三极管Q2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可调电容CC2和中周T2可改变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 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 图1-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2所示,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和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共用了一部分元器 件。两个谐振回路通过电容C20 (1nF)或C21 (10 nF)耦合,若选择C20为耦合电容,则

TP7接TP11;若选择 C21为耦合电容,则 TP7接TP12。 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 + 12 V 图1-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3所示,若TP5处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几百毫伏,经过第一级放大 器后可达几伏,此信号幅度远远超过了第二级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从而使第二级放大器无法 发挥放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输入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谐波成分,经过第一级谐振放大器后, 由于谐振 回路频率特性的非理想性, 放大器也会对残留的谐波成分进行放大。 所以在第一级 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又加了一个陶瓷滤波器( FL3), 一方面滤除放大的谐波成分,另一方 面使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满足要求。 实验时若采用外置专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第一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使第一级 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满足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要求, 则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可不用 再经过FL3。 4、双级双调谐放大器 实验原理图如图1-4所示,第一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 C20、C21)可选, 第二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不可选(固定为 C26, 1 nF ),两级放大器之间是否接 FL3及相应原因与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相同。 五、实验步骤 1、计算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范围 若谐振回路的电感量 L=1.8uH ?2.4uH ,回路总电容 C=105 pF ?125pF (分布电容包括 在内),根据公式f o ------------------------------计算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f o 的范围。 2 7LC CC2 C19 T2 R27 R28 R30 —1_ C18 TP 15 TP 16 图1-4 双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室 时间段 座位号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 2.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1.实验准备 在实验箱主板上装上幅度调制与无线发射模块,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2.测试前置放大级输入、输出波形 高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6.3MHZ,幅度峰-峰值300mV左右,用铆孔线连接到1P05,用示波器测试1P05和1TP07的波形的幅度,并计算其放大倍数。由于该级集电极负载是电阻,没有选频作用。 3. 激励电压、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丙类功放工作状态的影响 U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1)激励电压 b E=5V左右(用万用表测1TP08直流电压, 1W05 1K03置“右侧”。保持集电极电源电压 c R=10KΩ左右(1K04置“右侧”,用万用表测1TP11电阻, 1W6逆时针调到底),负载电阻 L 顺时针调到底,然后1K04置“左侧”)不变。 高频信号源频率1.9MHZ左右,幅度200mv(峰—峰值),连接至功放模块输入端(1P05)。示波器CH1接1P08,CH2接1TP09。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使功放谐振即输出幅度(1TP08) U,观察1TP09电压波形。信号源幅度变化最大。改变信号源幅度,即改变激励信号电压 b 时,应观察到欠压、临界、过压脉冲波形。其波形如图7-7所示(如果波形不对称,应微调高频信号源频率,如果高频信号源是DDS信号源,注意选择合适的频率步长档位)。 实验报告 1.认真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参数和波形进行分析,说明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负载电阻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2.用实测参数分析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3.总结由本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高频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十 调幅系统实验 课程 高频电子电路 实验名称 调幅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幅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完成调幅发射机整机联调 2.完成调幅接收机整机联调 3.进行调幅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环境 1.硬件: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GP-4A 2.实验箱模块分布图: 3.实验组成原理框图:

图10-1(a)调幅发射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 J36(J.H.OUT) 图10-1 (b)调幅接收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 四、实验步骤: (一)AM发射机实验: 1.将振荡模块中拨码开关S2中“4”置于“ON”即为晶振。将振荡模块中拨码开关S4中“3”置于“ON”,“S3”全部开路。用示波器观察J6输出10MHZ 载波信号,调整电位器VR5,使其输出幅度为0.3V左右。 波形图: 分析:测的是J6的信号,输出幅度大概为0.3V左右。 2.低频调制模块中开关S6拨向左端,短路块J11,J17连通到下横线处,

将示波器连接到振幅调制模块中J19处(TZXH1),调整低频调制模块中VR9,使输出1KHZ正弦信号V =0.1~0.2V。 PP 波形图: 分析:没有信号,可能是实验误差。 3.将示波器接在J23处可观察到普通调幅波。 波形图: 分析:J23处的波形。 4.(选作)将前置放大模块中J15连通到TF下横线处,用示波器在J26处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改变VR10可改变前置放大单元的增益。 波形图:

分析:从J15换到J26之后波形被放大,周期信号。 5.(选作)调整前置放大模块VR10使J26输出1Vpp左右的不失真AM波,将功率放大模块中J4连通,调节VR4使J8(JF.OUT)输出3Vpp左右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波形图: 分析:输出3Vpp左右不失真放大信号。 S拨向右端(+12V)处,示6.(选作)将J5,J10连通到下横线处,开关 1 波器在J13(BF.OUT)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改变电位器VR6可改变丙放的放大量。 波形图: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前言: 课程设计就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来完成。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若干个实际问题,巩固与运用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与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本文设计了包括选频网络的设计、超外差技术的应用与三点式振荡器在内的基础设计以及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 选频网络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作放大器的负载,具有阻抗变换、频率选择与滤波的功能;超外差技术就是指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定的频率的电路,主要指

混频电路;三点式振荡器用于产生稳定的高频振荡波,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振幅调制解调都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就是通信系统及其它电子线路的重要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所要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系统的了解,并与老师与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最终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了对题目的设计。实验过程及报告的完成中存在的不足,希望老师给予纠正。 目录 摘要 (3) 设计内容、、、、、、、、、、、、、、、、、、、、、、、、、、、、、、、、、、、、、、、、、、、、、、、、、、、、、、、、、、、、、、、、、、、、、、、、、、、、、、、、、、、、、、、、、、、、、、、、、、、、5 设计要求、、、、、、、、、、、、、、、、、、、、、、、、、、、、、、、、、、、、、、、、、、、、、、、、、、、、、、、、、、、、、、、、、、、、、、、、、、、、、、、、、、、、、、、、、、、、、、、、、、、、5 一、基础设计、、、、、、、、、、、、、、、、、、、、、、、、、、、、、、、、、、、、、、、、、、、、、、、、、、、、、、、、、、、、、、、、、、、、、、、、、、、、、、、、、、、、、、、、、、、、6 1、选频网络的设计、、、、、、、、、、、、、、、、、、、、、、、、、、、、、、、、、、、、、、、、、、、、、、、、、、、、、、、、、、、、、、、、、、、、、、、、、、、、6 2、超外差技术的设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实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验一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管(震荡管)工作状态,反馈大小,伏在变化对震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2、掌握改进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级震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3、研究外界条件变化对振荡器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加深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得理解。 5、学习使用示波器和频率正当其测量高频震荡频率的方法 二、实验电路与原理 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针刺安博的振荡器,这是引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电路,产生的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的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是RC,LC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lc三端式振荡器级晶体振荡器。 如图所示: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4-1所示。图中,X1、X2、X3为谐振回路的三个电抗。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可知,X1、X2必须为同性电抗,X3与X1、X2相比必须为异性电抗,且三者之间满足下列

关系: X 3=-(X 1+X 2) (4-1) 这就是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在满足式(4-1)的前提下,X 1、X 2若呈容性,X 3呈感性,则振荡器为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若X 1、X 2呈感性,X 3呈容性,则为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1、电容三端式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4-2所示,图中L 和C1、C2组成振荡回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的两端,Cb 和Cc 为高频旁路电容,Lc 为高频扼流圈,对直流可视为短路,对交流可视为开路。显然,该振荡器的交流通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若要它产生正弦波,还必须满足振幅条件和起振条件,即: 1>?uo uo F A (4-2) 式中uo A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 uo F 为反馈系数,只要求出二者的值,便可知道电路有关参数与它的 关系。 F 越大,越容易起振。第二项表示输入电导对振荡的影响,' ie g 和F 越大,越不容易起振。可见,考虑到晶体管输入电导对回路的加载作用时,反馈系数F 并不是越大越容易起振。可知,在晶体管参数 ie g 、oe g 、fe y 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1b R 、2b R 和负载电导L g 及F 来 保证起振。F 一般取0.125~0.5。 2、振荡管工作状态对振荡器性能的影响

高频实验报告1

合肥工业大学 宣城校区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 学生学号及姓名胡龙广2012216863 实验指导老师吴永忠程文娟 实验地点综合实验楼一307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小信号调谐(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影响放大器性能的因素。 2、熟悉频率特性测试仪(扫频仪)的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特性测试仪调整调谐放大 器的幅频特性,测量增益、带宽及矩形系数。 3、了解逐点法(描点法)测试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方法。 二、实验线路 图 1-3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了解该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各元件的作用;熟悉实验电路板的结构、各元件的位 置、各测试点的位置; 2、按下开关K,接通12V电源。12V电源指示灯L ED1亮。 3、调整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不加输入信号(即V i = 0),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三极管Q1发射极的电压V EQ。 调整电位器W3,使V EQ=4.8V左右,计算I EQ=?测量、记录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数据记录:

4、频率特性测试(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①接通扫频仪电源 ②检测/自校键:置“自校” ③频标选择键:置“10/1” ④扫频方式键:置“窄扫” ⑤Y输入方式:AC / DC键:置“DC” ×1/×10键:置“×1” + / - 键:置“+” ⑥“输出衰减”置为“20 dB”,调节“y增益”旋钮,使自校扫频曲线在垂直方 向上为6大格。 ⑦调节“扫频宽度”旋钮,使频率范围在20MH Z左右。 ⑧调节“中心频率”旋钮,使12MH Z频点位于显示屏中心。 上述按键和旋钮预置完毕后,在显示器上应出现一条幅度为6大格的扫频曲线。 ⑨将检测/自校键置“检测” ⑩BT-3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射频输出电缆接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TH1(J4),实验板输出测试端TH2(J1)与频率特性测试仪的检波探头相接。微调中心频率刻度盘,使显示屏上显示出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用绝缘起子慢慢旋动变压器磁芯或C1,使中心频率f0 = 12MHz处幅值最大。改变“输出衰减”按钮,使其幅度在垂直方向上仍为6大格。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篇一: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八三点式lc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式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 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三点式lc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20mhz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1、三点式lc振荡器 三点式lc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8-1所示。图 8-1 三点式lc振荡器实验原理图 图中,t2为可调电感,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c6=100pf,c7=200pf,c8=330pf,c40=1nf。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c6/ c∑。通常f约在0.01~0.5之间。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取值要大。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8-2所示。 c6 图8-2 三点式lc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 图8-2中,c5=33pf,由于c6和c∑均比c5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c0?c5?c4 则振荡器的频率f0可近似为:f0? 12?2c0 ? 1 2?2(c5?c4) 调节t2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变大时,f0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实际中c6和c∑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 1、三点式lc振荡器 (1)连接实验电路 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4、k7、k8向下拨,k5、k6向上拨。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后侧的船形开关,k1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2)测量lc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j5处)观察反馈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t2,记录输出信号频率f0的变化范围,比较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情况,填表8-1。 (3)观察反馈系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观察反馈输出信号vo的波形,调节t2,使vo的频率f1为10.7mhz左右,改变反馈系数f的大小(通过选择k6、k7、k8的拨动方向来改变),观察vo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概述: 通信电子线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 测试不同类型的通信电子线路,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功能。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 验过程、结果分析以及对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实验一:放大器电路 在本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放大器电路,通过输入信号的放大来实现 信号传输。我们使用了共射极放大器电路,该电路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和较低 的输出电阻。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压增益。实 验结果表明,放大器电路能够有效地放大输入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实验二:滤波器电路 滤波器电路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组件,它可以通过选择性地通过或阻断特 定频率的信号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调整。我们搭建了一个RC低通滤波器电路,并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来调整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实验结果显示,滤波 器电路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杂波,使得输出信号更加纯净和稳定。 实验三:调制解调电路 调制解调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够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 合传输的载波信号,并在接收端将载波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我们搭建了 一个简单的调制解调电路,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来观察调制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解调电路能够有效地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为通信系统 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

实验四: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数字滤波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和调整。实验结果显示,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应用前景: 通信电子线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电子线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涵盖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多个领域。例如,在移动通信领域,通信电子线路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放大和调整,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在卫星通信领域,通信电子线路可以实现对卫星信号的接收和解调,实现地球与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在光纤通信领域,通信电子线路可以实现光信号的放大和调整,提高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总结: 通过本次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的通信电子线路的原理和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通信电子线路能够有效地实现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制和解调,为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通信电子线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电子线路的研究与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信电子电路 实验报告

实验八 三点式LC 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反馈系数对起振和波形的影响; 3、掌握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三点式LC 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2、观察反馈系数对起振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 20MHz 示波器一台、数字式万用表一块、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原理 1、三点式LC 振荡器 三点式LC 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图如图8-1所示。 图 8-1 三点式LC 振荡器实验原理图 图中,T2为可调电感,Q1组成振荡器,Q2组成隔离器,Q3组成放大器。C6=100pF ,C7=200pF ,C8=330pF ,C40=1nF 。通过改变K6、K7、K8的拨动方向,可改变振荡器的反馈系数。设C7、C8、C40的组合电容为C ∑,则振荡器的反馈系数F =C6/ C ∑。 通常F 约在0.01~0.5之间。 同时,为减小晶体管输入输出电容对回路振荡频率的影响,C6和C ∑取值要大。当振荡频率较高时,有时可不加C6和C ∑,直接利用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电容构成振荡电容,使电路振荡。忽略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则三点式LC 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如图8-2所示。 C6 图8-2 三点式LC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 图8-2中,C5=33pF ,由于C6和C ∑均比C5大的多,则回路总电容450C C C += 则振荡器的频率f 0可近似为:) (21 214520 20C C T C T f += = ππ

调节T2则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当T2变大时,f 0将变小,振荡回路的品质因素变小,振荡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也变大。实际中C6和C ∑也往往不是远远大于C5,且由于三极管输入输出电容的影响,在改变C ∑,即改变反馈系数的时候,振荡器的频率也会变化。 五、实验步骤 1、三点式LC 振荡器 (1)连接实验电路 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4、K7、K8向下拨,K5、K6向上拨。主板GND 接模块GND ,主板+12V 接模块+12V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后侧的船形开关,K1向右拨。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2)测量LC 振荡器的频率变化范围 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J5处)观察反馈输出信号的波形,调节T2,记录输出信号频率f 0的变化范围,比较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情况,填表8-1。 (3)观察反馈系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用示波器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观察反馈输出信号V o 的波形,调节T2,使V o 的频率f 1为10.7MHz 左右,改变反馈系数F 的大小(通过选择K6、K7、K8的拨动方向来改变),观察V o 峰峰值V op-p 、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情况,填表8-2。 六、实验报告 1、画出三点式LC 振荡器和压控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图,按步实验并完成表8-1、8-2。 表8-1 表8-2 C6 C6 CN Cj 三点式LC 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图 压控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摘要 本实验采用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其中包括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和工作特性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优化,可以得到高精度、稳定性好的正弦波振荡器,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结构、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 3.通过实验验证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电路,它通过正反馈作用在电路中产生自激振荡现象,从而输出对称的正弦波信号。其基本原理如下: 当输出正弦信号幅度变动时,输入放大器的反相输出端和反馈电容之间的电压也会变化,导致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导致输出正弦波的幅度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同时,在电路中增加合理的RC网络,可以使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输出的波形更加准确、稳定。 其中, - OA1, OA2分别为运算放大器; - R1, R2, R3分别为电阻,C1, C2分别为电容,L为电感; - 输出信号可以从OA1反相输出端或者OA2非反相输出端输出。 三、实验过程 本实验采用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搭建,整个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电路原理图,使用EDAW工具将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搭建出来; 2.依据实验材料,按照电路图要求选择合适的R、C、L值; 3.将搭建好的电路连接上电源(+12V),开启仿真。

4.在电路仿真过程中,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正弦波形,并分析波形的稳定性和频率 响应等特性; 5.修改电路参数,观测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在合适的电路参数和电源电压下,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波形为一定 幅值的正弦波。 图2 实验得到的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波形 五、实验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具有以下特点: 1.输出波形准确、稳定。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和参数调整,可以输出高精度、稳定性 好的正弦波信号。 2.简单的电路结构。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由运算放大器和RC网络构成,电路结构简单、可靠。 3.调节电路参数,可控制输出信号频率。通过调节电路中的R、C、L等元器件的参数,可以方便地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 4.适用范围广泛。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可以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通信、计算机等领域。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四高频功率放大器解析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测控13-2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温涛

实验四高频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及负载特性、调制特性、放大特性和调谐特性。 3. 掌握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oP、直流功率DP、集电极效率C 4. 掌握用频谱仪观测信号频谱、频率及调制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它也是一种以谐振电路作负载的放大器。它和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很小,在微伏到毫伏数量级,晶体管工作于线性区域。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效率较低。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要大得多,为几百毫伏到几伏,晶体管工作延伸到非线性区域——截止和饱和区,这种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效率高,一般工作在丙类状态。一.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高频功放的电原理图如图7-1 所示(共发射极放大器) 它主要是由晶体管、LC 谐振回路、直流电源Ec 和Eb 等组成,Ub 为前级供给的高频输出电压,也

称激励电压。 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在丙类(C 类)状态。 。 甲类(A =180 度,效率约50%; 乙类(B =90 度,效率可达78%; 甲乙类(AB 类)90< <180 度,效率约50%< <78%; 丙类(C <90 度 工作到小于90 度,丙类效率将继续提高。 2.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采用谐振回路作集电极负载。 由于工作在丙类时集电极电流i c 是余弦脉冲,因此集电极电流负载不能采用纯电阻,而必须接一个LC 振荡回路,从而在集电极得到一个完整的余弦(或正弦)电压波。 我们知道,对周期性的余弦脉冲i c ,可用傅立叶级数展开: 式中,Ic1m、Ic 2m、Ic3m 为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振幅。ω为集电极余弦脉冲电流(也就是输入信号)的角频率。LC 谐振回路被调谐于信号(角)频率,对基波电流i c 呈现一个很大的纯阻,因而回路两端的基波压降很大。回路对直流成分和其它谐波失谐很大,相应的阻抗很小,因而相应的电压成分很小,因此直流和各次谐波在回路上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尽管集电极电流i c 为一个余弦脉冲,但集电极电压Uce 却为一个完整的不失真的余弦波(基波成分)。 显然,LC 振荡回路起到了选频和滤波的作用:选出基波,滤除直流和各次谐波。 LC 振荡回路的另一个作用是阻抗匹配。也就是可以改变回路(电感)的接入参数,使功放管得到最佳的负载阻抗,从而输出最大的功率。 三.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基本原理 由于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采用的是反向偏置,在静态时,管子处于截止状态。只有当激励信号ub 足够大,超过反偏压Eb 及晶体管起始导通电压ui 之和时,管子才导通。这样,管子只有在一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内导通。所以集电极电流是周期性的余弦脉冲,波形如图7-2 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学生实验报告一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名称Multisim使用及基本串并联谐振回路仿真班级0319409 小组情况 姓名张术实验时间 2021 年 6 月 11 日 学号031940921 指导教师廖宇 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 熟悉Multisim的使用 2.熟悉谐振回路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二、实验原理介绍 1. 启动PC机,安装好Multisim软件。 2. 熟悉Multisim界面、元器件库、虚拟仪器的使用。 3. 熟悉Multisim分析方法。 三、实验设备介绍 1. 系统需求:安装有windowsXP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 2. 软件需求: Multisim12.0及以上版本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Multisim使用 通过书本熟悉Multisim的相关功能:主界面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元器件库、电路编辑、仪器仪表的基本操作、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波特图式仪、频率计数器、分析菜单、相关工作点分析。 2.串联谐振回路仿真 在Muitisim14仿真软件的工作界面上建立仿真电路,并设置电感L1=25Mh,C1=10Nf,N1=10Ω,设置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1kHz,幅值为1V.如图所示 3.并联谐振回路仿真

在Multisim14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幅值为4.243V的正弦波。并接入HBPI波特仪。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串联谐振回路仿真结果分析 波特图仪法: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当f0约为10kHz时,输出电压为最大值 交流分析法:在频率参数选项卡中将起始频率设置为1kHz,将停止频率设置为100kHz,交流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2. 并联谐振回路仿真结果分析

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高频电路实验报告 引言: 高频电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无线电、雷达等领域。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进一步加深对高频电路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高频电路,观察和分析其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变化,进一步了解高频电路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1. 函数发生器:用于产生高频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 3.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用于搭建电路。 4.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三、实验步骤 1. 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高频振荡电路,其中包括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 2.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电路的输入端,调节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波形,并记录下来。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下来。 5.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数值或连接方式,观察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电压和电流波形数据。通过对这些数

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高频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作用非常重要。电容可以储存电荷,而电感则可以储存能量。它们共同构成了高频电路的振荡回路。 2. 随着频率的增加,电容和电感的阻抗值会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3. 在高频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这是因为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的响应速度不同所致。 4.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数值或连接方式,我们可以调节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特性。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和搭建高频电路,并通过观察和测量电压、电流波形,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对高频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亲自搭建电路并观察实际波形,我对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也学会了如何调节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特性。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参考文献 [1] 电子电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高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电子工业出版社. 注:本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验内容和步骤应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中南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2

中南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专业:电科1202班 姓名:黄亦腾 学号:1404120221 2014年12月23日

实验十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原理。 2、了解调频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及消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试变容二极管的静态调制特性。 2、观察调频波波形。 3、观察调制信号振幅时对频偏的影响。 4、观察寄生调幅现象。 三、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1块 2、频率计模块1块 3、 3 号板1块 4、双踪示波器1台 5、万用表1块 6、频偏仪(选用)1台 四、实验原理及电路 1、变容二极管工作原理 调频即为载波的瞬时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其频率的变化量与调制信号成线性关系。常用变容二极管实现调频。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如图12-1所示。从P3处加入调制信号,使变容二极管的瞬时反向

偏置电压在静态反向偏置电压的基础上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使振荡频率也随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此时从P2处输出为调频波(FM)。C15为变容二级管的高频通路,L2为音频信号提供低频通路,L2可阻止外部的高频信号进入振荡回路。本电路中使用的是飞利浦公司的BB910型变容二极管,其电压-容值特性曲线见图12-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到10V 的区间内,变容二极管的容值可由35P到8P左右的变化。电压和容值成反比,也就是TP6的电平越高,振荡频率越高。 图12-1 变容二极管调频 图12-4 BB910型变容二极管容值与电压特性曲线 图12-2示出了当变容二极管在低频简谐波调制信号作用情况下,电容和振荡频率的变化示意图。在(a)中,U0是加到二极管的直流电压,当u=U0时,电容值为C0。uΩ是调制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二极管混频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掌握测量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带宽等性能指标的方法。 实验器材: 信号源、三用万用表、示波器、阻容器、二极管、贴片电容、电感等。 实验原理: 二极管混频器是广泛应用于射频电子技术和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基本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将两个频率之差的信号(即交叉项)提取出来。在混频器中,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会导致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频率成分,这些新的频率成分就是交叉项。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中,两个二极管位置互换,在输入端接受两路信号并且两路信号相位相反,在输出端将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两路频率之差的信号,从而获得良好的高抑制比和较低的杂散响应,具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 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先不加直流偏置电压进行测量。 2. 用三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参数(反向电流、正向电流、正向电压等),记录数据。 3. 使用示波器对混频器进行测试,并记录波形。 4. 使用信号源对输入端接入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并连接示波器进行测量。 5. 使用贴片电容和电感调节深度谐振电路的参数,得到转换增益和带宽等指标数据。 6. 最后加入直流偏置电压,调节电路参数来提高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 1. 测量二极管的参数: 反向电流:30nA

正向电流:65mA 正向电压:0.6V 2. 示波器测试的波形见图1。 3. 测量深度谐振电路的参数,得到转换增益为5.8dB,带宽为500kHz。 4. 接入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示波器测得输出信号,幅度为3.2V,频率为1.0MHz, 出现了转换增益和带宽这两项主要指标,结果见图2。 5. 经过反复调节电路参数,加入直流偏置电压后,测量得到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良好。 实验分析: 本实验采用了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输带宽宽等优点,成为射频电子技术和通信系统中基本电路之一。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二极管的参数, 利用示波器测试电路的波形,用信号源输入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测量深度谐振电路的参数,最终得到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和带宽等主要指标,并通过调节电路参数来提高直流工作 点的稳定性。这些实验结果证明了二极管混频器具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和性能指标,符合 通信系统对混频器的要求,对进一步研究混频器设计和实现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测量 数据,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如深度谐振电路对提高混频器转换增益和带宽很有效等。这些结果对二极管混频器的高性能设计和实现以及通信系统的高性能要求有着一定的参考 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