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王益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王益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王益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王益

附件1: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课程代码:010478

课程负责人:王益课程类型:专业课

参考学时和学分: 56 学科名称和代码:

课程资源:

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

我院《汽车构造》课程设置于 2008 年,是汽车电子专业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自开课起经历了粉笔、挂图、再到幻灯片、录像带和现代动画、图像、文字、声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各个教学阶段,我院课题组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完成了全部《汽车构造》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溶入了几千幅图片、几百个动画,将国外先进的汽车结构介绍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该成果,增大了教学信息量,缩减了教学学时,一些难懂难理解的内容,则制作成动画,分解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

为配合教学,我们还购置了景格汽车整车教学软件,该软件内容包含面广,取材新颖。

在教材选用上,一直采用国内优秀获奖教材。所用教材其内容新颖、丰富,国内外车型、轿车及载重车型均有介绍,根据需要取舍,可选性强,亦利于学生们自学。师生们反映良好。

课程定位和目标

本课程是汽车类大专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该课程主要分析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了解各总成的调节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如下:

(一)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及各零部件的结构位置;

(二)掌握具有汽车性能检测及调试、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汽车维修的基本能力;

(三)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设备等;

(四)能熟练掌握汽车驾驶、修理、钳工及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五)具有管理汽车维修车间的修理质量、生产设备、完全生产等方面的能力;

(六)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并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

1).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发动机工作原理

{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曲柄连杆机构

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3、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配气相位;配气机构的组成;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化油器各工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

发动机的排气污染与净化。

7、发动机冷却系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水冷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发动机润滑系

润滑方式、润滑系的组成;润滑系油路;润滑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9、发动机点火系

/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子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发动机的起动系

起动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起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汽车传动系概述

传动系的分类与组成。

12、离合器

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离合器的的操纵机构。

13、变速器与分动器

|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变速操纵机构;同步器、分动器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万向节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5、驱动桥

驱动桥的组成及类型;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行驶系

行驶系的组成;车桥、悬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7、汽车转向系

转向系的组成及分类;机械转向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动力转向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8、汽车制动系

制动器的类型;人力制动器;动力制动系;伺服制动器;制动器的调节装置。

19、汽车车身及辅件

汽车车身及辅件;汽车车身电器辅件

2).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发动机工作原理

重点: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难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曲柄连杆机构

重点: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的形式及扭转减振器的原理。

难点:扭转减振器的原理

3、配气机构

重点:配气机构的组成,配气相位;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难点: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

重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化油器各工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重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

重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与净化

难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与净化方式

>

7、发动机冷却系

重点:风冷、水冷系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水冷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发动机润滑系

重点:润滑方式、润滑系的组成及作用;润滑系油路。

难点:润滑系油路

9、发动机点火系

重点:点火电压的形成、点火时刻的调整、分电器的构造、特点/

难点:分电器的构造

10、发动机的起动系

重点:起动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起动机的起动过程。

难点:起动机的起动过程

11、汽车传动系概述

重点:传动系的分类与组成。

难点:传动系的分类

12、离合器

重点: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离合器的的操纵机构。

难点:扭转减振器的原理

13、变速器与分动器

重点:变速器的作用,同步器、分动器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同步器和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万向传动装置

重点: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等角速万向节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难点:万向节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5、驱动桥

重点: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难点:差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6、行驶系

重点:车架的形式、车桥的调整、转向轮的定位

难点:转向轮的定位、悬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7、汽车转向系

重点:转向车轮的运动规律,转向器的结构和分类

难点:动力转向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8、汽车制动系

重点: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特点,液压、气压传动装置,制动力的分配

难点:液压、气压传动装置。

19、汽车车身及辅件

重点:汽车车身及辅件;汽车车身电器辅件

难点:汽车车身及辅件。

该课程的课时分配如下:

2).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效果

1、气门间隙调整实验(4学时)

要求:了解可燃混合气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了解化油器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拆卸与装配。

2、离合器拆装实验(4学时)

要求:掌握离合器的功用、构造和工作过程及其调整要领,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及其操纵机构的连接关系,了解离合器的拆装顺序及其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要领。

3、变速器拆装实验(4学时)

要求:掌握变速器的结构、作用及其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变速器中动力传递路线,了解自锁、互锁、倒挡锁止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了解变速器的拆装要领。

`

4.实验项目名称:机油泵拆装实验(4学时)

要求:了解机油泵的形式、结构、各部件的名称、作用、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熟悉其拆装程序。

5. 水泵拆装实验(4学时)

要求:了解水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其拆装程序。

6. 单级减速驱动桥的拆装实验(2学时)

要求:了解主减速器的作用、结构、原理;了解差速器的构造及差速原理;弄清桥壳的型式、组成及半轴的支承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汽车构造课程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媒体课件力图通过高清晰度投影仪及电脑屏幕系统地表现出汽车构造课程中发动机、底盘各机构总成的组成、构造、相互的关系和各自的运动规律、工作原理。将书本上的静态图用动画动态地表现出来,将讲述重点利用彩图突出出来,令使学生能够直观、准确、生动地掌握各个机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运动关系及其工作原理。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经过挑选的教学录像片,如,第一堂总论课,以往都是通过理论说教的方式讲汽车发展史,比较枯燥,有了录像之后,结合讲解,看一段世界汽车工业博览会,形象地介绍了当今汽车的发展情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像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新技术的引进,通过录象比较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使之及时掌握新技术。教学效果较好。

(2)在多媒体专用教室上课,自制了解剖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在一起使用。大大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距离。教学效果较好。

(3)教学中能深入浅出表达教学内容,如风扇离合器、节温器等构件的教学时,结合彩图画出简图来理解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润滑系油路用箭头方式就可将润滑系油路清晰简洁表达清楚,并便于记忆。

(4)通过启发式教学,将知识呈上启下联系起来。

如在讲授教学难点手动变速器中同步器工作原理时,由于同步器的工作过程在汽车换挡时只是瞬间完成的动作,介绍的是惯性同步器,所以在讲授之前先看同步器工作过程的动画,有了初步概念后,又提问所学的知识——惯性的概念及做减速运动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方向,即与物体原来运动方向相同(通过举汽车行驶中急刹车时人的身体运动与车的行驶方向相同来理解),再用实物结合彩图用近可能短的学时来讲完同步器工作原理,然后再看几遍动画,教学效果较好。

(5)通过讨论理解构件实际功用和优点。

如讲解离合器的功用时,针对现在汽车以进入家庭,有的学生考取了驾照,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首先启发学生回忆驾驶汽车时是如何使用离合器,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经验先得出个结论,让大家分析各种结果的对错,最后教师用简捷的语言给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反映类似的教学方法印象深,理解透,与实际联系贤密,便于记,课堂气分活跃,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原则,引发其他学生对驾驶的兴趣。

(6)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深课程内容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专业可和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有限,有些内容自学、有些内容放到实验中讲解,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以上网、找教学参考书方式收集本章新技术的结构方面的作业,加深课程内容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专业可和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比做书上作业)。

(7)作业:每章2个作业。

(8)考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建议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20%。

主要特色

1. 建立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实验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

(1)课程实习的组织和指导

在课程实习中以贴近实际的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实习内容,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并以真实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鼓励和引导学生沿着探索、研究的道路进行课程学习。学生组成3-4人的团队,分工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在合作中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

(2)第二课堂延伸课程教学内容

在课外,以学生参与研究、实验的PRP&PEP项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完善课程学习内容,同时带领学生到4S店实习参观,进一步提高对现代汽车结构的认识。

2.利用优质资源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营造政策环境,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同时注重“双师型”队伍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本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培训了一支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并已经逐步开始为本科生进行双语教学。

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选用:《汽车构造》方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汽车构造》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构造》李晶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构造知识点大全

第一篇 一、传动系统 1、定义:位于发动机和驱动车轮之间的动力传动装置。 2、作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1)实现减速增距 2)实现汽车变速 3)实现汽车倒驶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 5) 应使两侧驱动车轮具有差速作用 6)变角度传递动力 3、机械式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1)前置后驱FR :维修发动机方便,离合变速机构简单,前后轴轴荷分 配合理;需要一根较长传动轴,增加整车质量,影响效率。——主 要用于载货汽车,部分轿车和客车 2)前置前驱 FF :提高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操纵机构较简单;结构复杂, 前轮轮胎寿命短,爬坡能力差。——广泛应用于微型中型轿车,中高级 高级轿车应用渐多 3)后置后驱 RR : 前后轴轴荷分配合理,噪声低,空间利用率高,行李 箱体积大;发动机冷却条件较差,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机构复杂。 ——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车 4)中置后驱 MR:前后轴轴荷分配合理,能得到客车车厢有效面积最高利 用率——广泛应用于赛车 5)全轮驱动 nWD: 全部为驱动轮——越野车 4、液力式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优点---根据道路阻力变化,自动实现无级变速,使操纵简 缺点----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机械效率较低。

应用:中高级轿车、部分重型货车 (1)动液式 (2)静液式:优点 A.使汽车平稳的实现无级变速,具有非常理想的特性 B.零部件减少,布置方便,增大离地间隙,提高通过性 C.用于动力制动,使制动操作轻便 缺点:机械效率低、造价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不够理想等 应用:军用车辆 5、电力式传动系统布置方案: 优点 A.总体布置简化,灵活 B.启动及变速平稳,冲击小,延长使用寿命 C.有助于提高汽车平均车速 D.提高行驶安全性 E.操纵简化 缺点: A.质量大 B.效率低 C.消耗较多的有色金属——铜 二、离合器 1、功用:(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3)限 制传动系统所承受的最大转矩,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2、构造: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操纵机构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保持动力传递,中断传动只是暂时需要,所以离合器 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应经常处于结合状态。 4、对离合器的要求: 在保证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下,离合器的具体结构应能满足 主从动部分分离彻底,结合柔和,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可能小,散热 良好,操纵轻便,具有良好的动平衡等基本性能要求。 5、为何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 离合器的功用之一是当变速器换挡时中断动力传递,以较小齿轮间的冲击。 如果与变速器第一轴相连的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大,当换挡时,虽然分离了离合器儿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脱开,但离合器从动部分较大的惯性力矩仍然输入给变速器,相当于分离不彻底,就不能很好地起到减轻齿轮轮齿间冲击的作用。 6、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最大转矩的数值取决于:(1)摩擦面间压紧力(2)摩 擦系数(3)摩擦面数目(4)摩擦面尺寸 7、摩擦离合器工作原理:(1)中断动力传递:踩下离合器踏板,摩擦副间摩擦力消失,中断动力传递。(2)恢复动力传递:缓慢放松离合器,从动盘与飞轮缓慢接触,接触面间压力渐增,摩擦力矩渐增,直至完全结合。 8、怎样防超载?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摩擦副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矩,当输入转矩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矩时,离合器出现打滑现象,因而限制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1. 概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使学生从现代汽车后市场出发,掌握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特点、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汽车售后市场的运行,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参与和操作,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可让学生面向研究对象进行汽车使用性能检测与维修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课程的性质 《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维修方向)专业的方向课程,也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保险理赔方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篇、汽车检测与维修实务篇以及以及蕴含汽车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点,重点是整个汽车检测与维修知识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积累和帮助,为他们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使学生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知识点的全面了解,在本课程中设计了汽车构造基础知识、检测与维修实务(检测与维修礼仪、维修流程等)环节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本课程中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开发思路 1、课程将保证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市场检测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相关概念、原则及方法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 2、教学内容要以实操为重点并兼顾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整体内容具有关联性、梯度性、系统性、完整性,为提高学生学好后继续专业课程大号基础。 3、对实践中直接应用的内容,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目标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的兴趣,学好这门课程。认真学习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基础知识(汽构部分和检测与维修部分)。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培养企业的合格人才。 2.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市场中检测与维修观念、研究方法,熟悉顾客价值、汽车服务市场检测与维修等基本理论。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服务工程 英文名称:Automotive Support Engineering 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车辆工程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电器设备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全球汽车行业近60%的利润来源于服务,而我国目前的汽车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大,而汽车服务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甚大,因此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汽车服务工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及内涵,使学生获得汽车服务工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本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相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便于学生在这一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的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第1章汽车服务工程概论 教学基本内容: 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 广义和狭义的汽车服务工程概念;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内容;汽车服务工程的分类。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汽车服务业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汽车服务业的特点;汽车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重点: 汽车服务工程的概念及其所涉及的领域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 本章节教学要求: 掌握汽车服务工程的内涵,了解汽车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汽车服务业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章服务战略 教学基本内容: 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 概念; 基本内涵; 在汽车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每种情况下最恰当的战略,需考虑的问题。服务竞争环境:服务竞争环境的内涵;服务企业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中竞争的原因。 服务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三种一般性竞争战略在汽车服务竞争中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要素;服务质量的范围;服务质量测试;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补救:服务补救的内涵及意义;服务失误的原因;补救性服务措施。 教学重点: 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服务竞争战略;服务质量;服务补救。 教学难点: 服务补救的内容和措施: 本章节教学要求: 理解:汽车服务战略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服务竞争战略;服务质量;服务补救。了解:服务竞争环境。 第3章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 教学基本内容: 售后服务概述: 先进服务理念与售后服务的概念;售后服务的工作内容;售后服务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 汽车厂商售后服务的技术性工作: 技术培训的概念、内容和工作流程;质量保修的概念、内容和工作流程;备件供应的概念、内容、作业流程和管理方法。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售后服务网络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汽车构造》 二、适用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三、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汽车构造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以国产常用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为主要对象,结合常见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授。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常用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各种间隙的作用,并对典型结构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国产汽车底盘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系统、零部件的支承、定位、润滑、密封、调整部位和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先进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授予学生汽车底盘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实训课程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学生未来的专业能力影响巨大,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部分图能力;为在有限的学时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针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结合中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安排和组织以实践岗位为中心的内容,通过对本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实操熟练底盘、发动机的拆装,熟悉各类汽车特点。 本课程拟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化的汽车专业教室内进行。教学过程中,针对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每一系统,教师采用实物、图片、挂图、视图及理论讲解的方式进行介绍,以期化难为简,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本实训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实训内容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传统实训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实训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基本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一汽大众、松下汽车电子、奇瑞等订单企业的任职具体活动和任务需求,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四、课程目标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学时:163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汽车构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 1.汽车总体构造, 2.汽车发动机, 3.汽车底盘 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组成、作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0.总论 汽车类型、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1.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分类、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2.曲柄连杆机构 发动机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3.配气机构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配气相位、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4.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统、汽油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5.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转子分配式喷油泵、调速器、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柴油机供给系的辅助装置。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组成与柴油在气缸内燃烧的特点,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了解调速器构造与工作原理及废气涡轮增压。 6.发动机冷却系 水冷系、风冷系。 7.发动机润滑系 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和润滑剂选择、润滑系的油路、润滑系主要部件、曲轴箱通风。 8.发动机点火系

蓄电池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提前,蓄电池点火系主要元件,半导体点火系,汽车电源。 9.发动机起动系 发动机的起动,起动机,永磁起动机。 10.汽车传动系概说 汽车传动系作用、分类概述。 11.离合器 离合器的功用及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结构,离合器操纵机构。 12.变速器与分动器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 13.液力机械传动 液力偶合器,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变速器,液力机械传动的液压自动操纵系统。 14.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15.驱动桥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与桥壳。 16.汽车行驶系概说及车架 汽车行驶系作用、分类;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 17.车桥和车轮 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车轮与轮胎。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修读学期第3学期课程学时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汽车构造期末考试知识点下归纳

第十一章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按能量传递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传动系统,均具有减速增矩、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 货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传统布置方式,简称FR式,其技术特点是前排车轮负责转向,后排车轮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它能有效利用载荷重量产生驱动力。它将发动机纵向放置在汽车前部,通过一线展开的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和传动轴)将动力传给后部的驱动桥,经驱动桥内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带动后轮,推着汽车前进。 轮间差速 汽车转向时,外侧车轮滚过的路程长,内侧车轮滚过的路程短,要求外侧车轮转速快于内侧车轮。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使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实现差速功能。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有前后两个驱动桥,前置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将动力传给分动器,再经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驱动桥,驾驶员一般通过操纵杆或按钮控制分动器在两驱与四驱之间进行切换。分动器一般配有H2、H4及L4等档位,H2是高速两轮驱动,H4用于雨雪天和沙石路面,L4适宜于拖曳重物或越野攀坡。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功用:平稳起步,平顺换档,防止过载。 一、摩擦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操纵机构组成 二、螺旋弹簧离合器采用螺旋弹簧作为压紧元件的离合器,称为螺旋弹簧离合器。将若干个螺旋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将一个大螺旋弹簧置于离合器中央的称为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王益

附件1: 《汽车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课程代码:010478 课程负责人:王益课程类型:专业课 参考学时和学分: 56 学科名称和代码: 课程资源: 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 ~ 我院《汽车构造》课程设置于 2008 年,是汽车电子专业的骨干、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自开课起经历了粉笔、挂图、再到幻灯片、录像带和现代动画、图像、文字、声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各个教学阶段,我院课题组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完成了全部《汽车构造》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溶入了几千幅图片、几百个动画,将国外先进的汽车结构介绍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该成果,增大了教学信息量,缩减了教学学时,一些难懂难理解的内容,则制作成动画,分解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 为配合教学,我们还购置了景格汽车整车教学软件,该软件内容包含面广,取材新颖。 在教材选用上,一直采用国内优秀获奖教材。所用教材其内容新颖、丰富,国内外车型、轿车及载重车型均有介绍,根据需要取舍,可选性强,亦利于学生们自学。师生们反映良好。 课程定位和目标 本课程是汽车类大专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该课程主要分析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了解各总成的调节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如下: (一)掌握汽车整体结构及各零部件的结构位置;

(二)掌握具有汽车性能检测及调试、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汽车维修的基本能力; (三)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设备等; (四)能熟练掌握汽车驾驶、修理、钳工及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五)具有管理汽车维修车间的修理质量、生产设备、完全生产等方面的能力; (六)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并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 1).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发动机工作原理 {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曲柄连杆机构 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3、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配气相位;配气机构的组成;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 4、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和作用;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化油器各工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5、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 发动机的排气污染与净化。 7、发动机冷却系 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水冷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发动机润滑系 润滑方式、润滑系的组成;润滑系油路;润滑系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1.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必修专业技术课。 2. 地位及作用:《汽车构造与维修》主要学习汽车的基本知识,汽车总体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车身及附属设备等等,引领学生进入汽车知识的新领域,给后续学习应用电子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任务及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应知上了解先进的轿车结构,熟悉四冲程,两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底盘各总成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在应会上要求学生了解最新的维修技术,熟悉并掌握发动机、底盘总成、各零部件的维修方法及技术参数,为以后的考工定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总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汽车基本知识 了解现代汽车类型和分类方法。 理解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了解受力分析,燃烧室型式,轴承材料,扭转减振器工作原理。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各组成的工作原理,销座偏置的原因,活塞环的泵油作用,曲拐的布置规律。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组成的功用及结构特点,常用曲拐布置形式,作功顺序,工作循环表分析 第三章:配气机构 了解气门头部类型,气门座锥角意义,气门驱动型式。 理解配气机构各零件的功用及结构特点,气门间隙和配气相位的含义,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掌握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方法。 第四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了解化汽油机电控绕后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理解进排气装置特点,可变进气装置,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汽油机的排放净化措施。 掌握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汽油泵的工作原理,排气消声器消声原理及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修方法 第五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了解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特点和形成方法、燃烧室类型及特点。 理解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及电子控制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工作原理。 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柴油机燃料系的辅助装置、柴油机的起动辅助装置、废气涡轮增压器及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修方法 第六章: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 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及方法 理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特点以及各种点火系统的工作过程的工作原理 掌握传统点火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七章: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了解风冷却系的构造和工作情况,硅油风扇离合器的工作情况。 理解发动机过热或过冷的危害,膨胀水箱的作用。 掌握冷却系作用,水冷却系的组成与主要机件的结构特点、功用以及冷却系的检修方法,第八章: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了解机油细滤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润滑系作用、润滑系的油路及工作过程。 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结构特点、功用和工作过程,曲轴箱通风意义 第九章:发动机启动系统 了解发动机启动的各种方式 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掌握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十章:汽车传动系统 了解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了解周布弹簧式和中央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特点;了解变扭器的构造、变扭原理和液力传动的特性;了解准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的工作特点、中间支承的结构特点及作用;了解双级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的结构特点,防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理解传动系的布置型式;理解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离合器的功用和要求、磨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理解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功用与工作原理、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理解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总体构造、单向自由轮和锁止离合器的作用;理解普通万向节的速度特性;理解半轴与轿壳的功用、结构,驱动桥的功用与组成。

汽车构造期末知识点整理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工作循环:四冲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燃烧作功、排气四个行程。 气门重叠: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一段时间内排气门和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气门间隙: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传动机构中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两个止点间的距离,它等于曲轴连杆轴部分旋转直径长度 前轮前束:为了消除前轮外倾带来的轮胎磨损,在安装前轮时,使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B小于后边缘距离A,A-B之差称为前轮前束。 麦弗逊式悬架:也称滑柱连杆式悬架,由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组成。 起动转矩:在发动机启动时,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所需的力矩 气缸工作容积:一个气缸中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所扫过的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全部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质量 总论/概述单元 1、汽车主要由哪四大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P13) 发动机: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的部件,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车身: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部件 电器与电子设备:电器设备包括电源组、发动机点火设备、发动机起动设备、照明和信号装置等;电子设备包括导航系统、电子防抱死制动设备、车门锁的遥控及自动防盗报警设备等2. 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P13) CA---一汽;EQ---二汽;BJ---北京;NJ---南京 1---载货汽车(总质量); 2---越野汽车(总质量); 3---自卸汽车(总质量); 4---牵引汽车(总质量); 5---专用汽车(总质量); 6---客车(总长度); 7---轿车(发动机工作容积) 末位数字:企业自定序号 一.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原理单元 1、四冲程内燃机中各行程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P22) 进气行程: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为了能够使吸入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作功行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能 排气行程:可燃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以便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2、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由哪几大部分组成?(8个)各起什么作用?(P30) 机体组: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 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 配气机构: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除

汽车底盘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分: 学时:170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有机融合了底盘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底盘维修工艺规程的制定等内容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底盘装配、维修、检验等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原理与装配、掌握底盘简单维护维修、各系统检验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结构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员,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汽车维修工,其核心能力为各部件和总成的拆装、检测及维修,以及工量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汽车发动

机结构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实训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2)掌握底盘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3)掌握底盘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4)掌握底盘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5)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知识; (6)掌握底盘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案例分析、任务 驱动教学,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处理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体现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三)重难点 重点:1.离合器结构与原理 2.手动变速器结构与拆装 3.自动变速器结构与拆装

(完整版)汽车基础知识大全

目录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1) 第一章整车性能 (4) 第二章发动机 (6) 第三章驱动系统 (10) 第四章变速器 (12) 第五章制动 (13) 第六章悬挂 (14) 第七章安全 (15)

汽车美容养护门店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基础知识篇 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车辆的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参数解释、及其他汽车基础的知识。 本章目的: 作为汽车用品的终端服务门面,要想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店面服务人员要懂车,读完本章节后要知道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见到顾客的车,最起码要知道它的标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和顾客进行聊天的话题)

汽车的总体结构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4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 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油燃烧而输出动力。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它一般是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几部分组成。 底盘 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底盘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2)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前桥(非驱动桥)、驱动桥的桥壳、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部件。 3)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车身 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典型的货车车身包括车前钣金件、驾驶室、车厢等部件;典型的三厢式轿车则由发动机舱、行李舱及乘员舱组成。电气设备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 的适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 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熟悉 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 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 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的 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 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 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着重实践动 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 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本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学习二年,工厂实践实习一年)。 五、课程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汽车总体结构及使用认识》课程标准

《汽车总体结构及使用认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注重理实一体教学; 2.通过现场构件的辨识,对汽车各组成有感性的认识; 3.通过现场实物,明确各组成及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框架结构

2.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根据实践态度与项目考核综合评定,总学分为2学分,周课时为2学时,总课时为3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课时,实践课时为34课时。 3.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本课程为汽车专业入门知识,以引导激趣为主,建议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设置。 二、课程目标 打破“学科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能力本位型”的课程模式。本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顺利过渡到专业核心课程为前提,突出现场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与汽车各组成部件亲密接触,具备深刻印象。 创造出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实现个性化教学。使学生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需要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顺利进入汽车运用行业奠定良好发展基础。 (一)总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活动,使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对汽车有初步和整体认识。 按照汽车的总体结构,在学生有了整体概念后,分别对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车身四大部分有具体的认识,了解整体件与组成件、主件与附件的结构特点与位置关系,并对各组成部件的材料、性能、作用有初步印象,同时将汽车新技术知识进行补充与融合,让师生共同对汽车结构知识与时俱进。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学目标 (1)车间5S管理素质教育 (2)好学、勤记、多问的素质 2.知识教学目标 (1)汽车各总成结构的认识 (2)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的组成件结构认识 (3)底盘各系统的组成件结构认识

汽车构造知识点整理汇总

汽车构造知识点整理 一、汽车的定义:汽车由动力驱动,一般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车轮,非轨道承载的 车辆 二、汽车分为:商务车和乘用车 题目:乘用车和商务车从定义上分析有何区别? 答案: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物品和行李(包括驾驶员,最多不超过9个)商务车: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商用)。 三、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及其计量单位): 1. 整车整备质量: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 4. 最大轴载质量: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5. 轴距:汽车处于直线行驶状态时,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 称平面的两天垂线间的距离。 6. 轮距:在支承平面上,同轴左右车轮亮轨迹中心间的距离。 7. 转弯半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的半径。 8. 最高车速:汽车在平坦公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车速。 9.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力。 10. 百公里燃料消耗量:汽车在平直良好的公路上等速行驶时每百公里的燃料消耗量。题目:汽车主要技术参数中,尺寸参数有哪些?质量参数有哪些?性能参数有哪些? 答案:尺寸参数:车长(L)、车宽(B)、车高(H)、轴距(L1、L2)、轮距(A1、A2)、前悬(S1)、后悬(S2)、最小离地间隙(C)、接近角(a1)、离去角(a2)、 最小转弯直径(Фmin) 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Kg)、最大总质量(Kg)、最大装载质量(Kg)、 最大轴载质量(Kg) 性能参数:最高车速(Kg/h)、最大爬坡度(°)、百公里燃料消耗量(L/100 Kg)、 加速时间 四、发动机的功能:发动机是将某种形式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 源,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发动机是动力产生装置。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是把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常用术语: 1. 上止点: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 的最高位置。 2. 下止点: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 的最高位置。 3. 汽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汽缸容积。 4. 汽缸总容积:汽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排量大小标志动力性能大小,以及耗油多少。 排量与工作容积的关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 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计划学时:144学时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

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诊断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电气设备构造、原理及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等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内容标准 具体内容如下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 五、考核标准 本学科采取闭卷笔试考试方式和实训拆装考试方式,笔试占总分的70%,实训站总分30%。 六、实施建议 1.教学条件:软件:本课程教学任务书、本课程教学计划、本课程教材、本课程教案、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 2.推荐教材:孔宪峰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课程注重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解答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学时:64学时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材:《汽车构造》马卫平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底盘的各机构系统及其主要总成的功用、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查调整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1、总论 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汽车的类型,国产汽车编号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2、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分类、四行程、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3、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受力分析;气缸体组、活塞连杆组及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功用、工作条件、要求及构造;活塞环的密封机理,曲轴的轴向定位,曲轴曲拐的布置及发火顺序。 4、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与要求,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气门组、气门传动组零件的功用、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构造;凸轮轴轴向定位,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调原理及方法。 5、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典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6、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柴油机的燃烧室;喷油器的功用、类型、构造与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的功用,基本要求、构造及工作原理,供油量和供油正时的调 整;调速器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及调整;转子分配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知识点上册

知识点 上册(第六版) 总论 1.汽车总体构造: 发动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启动系统,增压系统。 底盘: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行驶系统(承载式车身,前悬架,后悬架,副车架,前轮,后轮),转向系统(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制动系统(前轮制动器,后轮制动器,驻车制动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供能装置) 车身: 电子设备: 2.驱动附着条件: 驱动条件:汽车发动机的扭矩(功率)足够大,能克服汽车行驶的各种阻力,如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传动阻力,空气阻力与坡道阻力等。 附着条件:汽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汽车的驱动力。即车轮在路面上不打滑。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就是附着力大于或等于驱动力;驱动力大于或等于行驶总阻力 第一章 1.内燃机基本术语:P16 工作循环(进气、压缩、做功、排气),上、下止点(活塞与曲轴回转中心最远、近处,速度为0),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内燃机排量,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工况,负荷率一些计算公式 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P18: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说明 3.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比较P20:1、进气为纯空气(汽油机就是汽油与空气混合物) 2、压缩比大3、做功没有火花塞靠自燃(汽油机火花塞点火) 第二章 1.发动机机体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P44 图2-19 作用:发动机的支架,就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与发动机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基体组成:机体、气缸盖、气缸盖罩、气缸垫、主轴承盖、油底壳 2.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作用: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上的转矩,输出机械能。 组成:活塞组(活塞裙部加工为椭圆,长轴与活塞销孔轴线垂直;活塞做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因为加热膨胀量不同)、连杆组与曲轴飞轮组 3.曲拐布置与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曲拐:1曲柄销、2曲柄臂2主轴颈1平衡重 工作顺序:P67 见表 4.飞轮的作用:贮存动能、保证曲轴转速与输出转矩均匀、克服短时超载。 第三章 1.配气机构的作用及其组成部分 作用:根据发动机工作顺序与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与关闭各进排气门。 组成:气门、气门传动组 2.配气机构的分类 1、凸轮轴下置式、中置式、下置式;齿轮传动、链条传动、齿带传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