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境之道——新余四中听课有感

情境之道——新余四中听课有感

情境之道——新余四中听课有感

近日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初一语文组的五名老师趁着和煦的春日踏上求学之路——前往新余四中参加教学开放月活动。三堂风格各异的语文示范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名师”风采——不论是丁丽霞老师内容殷实的作文教学,刘波华老师稳健深刻的精神探索过程,还是余艳玲老师慷慨激昂的朗诵指导,都让我获益匪浅。

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已有半载,每天的课堂教学让我渐渐熟悉这份工作,比起初入职场的忐忑、迷茫,现在的我对课堂把握已有些许经验,也能够从容地完成常规教学。可对我来说,作文教学仍是苦手,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他们能把日常所学结合到实际写作中去,我毫无头绪。得知这次的三节课程中,有两节都是作文课,我心下窃喜,紧攥着本子和笔准备“偷师”。

丁丽霞老师以一段毫无灵魂、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对话开始了她《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的课题,正如课件中展示的那样,用简单单一的形容词和重复累赘的语言写作,是初中生惯有的行为,这就导致文不达意,让读者无法感受到主人公真切的心理。这时就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路可走、有迹可循。于是丁老师掏出了她的“秘籍”,给学生传授了四招——内心独白、梦幻想象、环境描写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随着课堂的行进,靠着生动的例子,学生们渐入佳境,开始能够根据情境提示写出一段流畅、详尽的

心理描写,并让其他人准确地感受到笔者的情感。一堂课下来,不仅是孩子们学有所得,我也心有所悟。想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首先要创建一个合适的情境,一个真实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他们能够真情实感地参与进来;第二步则是带他们找寻到开启情境大门的钥匙——也就是最基本的写作方法;最重要的一步则是给他们一个创作和展示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有成就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丁老师正是做到了这三步,才使孩子们全身心地参与整个课堂,有所收获。

与丁老师如潺潺流水般的教学风格不同,余艳玲老师则以一首充满了爱国激情的《黄河颂》点燃了整个课堂的火焰——这是一把热情的、激昂的、使人不得不全身心投入的火焰。这样的激情正是我最缺乏的!余老师像是一个真正的表演者,在讲台上尽情释放着自己的魅力,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仿佛是攥着一根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教室里所有师生的心。在她慷慨的朗诵中,每个人都如光未然一般,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感受到了无所保留的黄河精神!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真切地感受到如此大气磅礴的课堂,震撼不已。而在这种大气之中,余老师也不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细致指导,一字字、一句句,

学生们跟随着背景音乐,最终奏出了一曲响声震天的爱国乐章!

把控课堂的节奏和氛围,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拉入情境中来,不论是何种风格的课堂,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掌控力,让学生真心实意地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才能有所获益。而在创建情境的这条道路上,我还要走很久很久……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 ——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人类首次 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 (2)1971年6月,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尔斯基、弗拉基斯拉夫·沃尔科夫和维克多·帕查耶夫完成空间站 工作后,乘飞船返回地球,在返回途中遇难。 (3)2019年1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 着陆,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4)2019年4月,以色列首个探月器“贝雷特希”在登陆 月球时,因引擎问题坠毁在月球表面。 …… 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其实,早在50年以前,人们 已经为登月做了很多努力。自第一次成功登月后,人类从 未停止奋进的脚步。回顾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感慨万千。现在假定你参观了“人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请写一 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列举了从1969年到2019年人类 登月50 年期间中国和世界各国登月的历史,考生必须围 绕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这个真实情境来审题立意、生发感想,否则即为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材料第二部分提供审题立意的任务方向,“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50年后和50年前一样,人类依然在为登月努力,考生须假定自己参观了“人

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且要明确“观后感”文体的任 务限制,抛开这个文体,则偏离题目要求。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类登月50周年”“人类为登月付 出努力”,考生须对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人类矢志不渝 的探月精神和艰辛的探月行动进行褒扬,对探月牺牲精神 进行肯定。若对探月精神和行动予以否定,则不符合材料 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考生还须注意材料(3)中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材料(1)(2)(4)相比,中国登月不但是成功着陆,而且是高科 技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更重要的是,这是人类第 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考生要认识到中国在科学探索上 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对人类矢志不渝的探月精神、不惧困难的勇敢精神等进行思考,也可对宇航员们不畏牺 牲的精神等进行思考。考生还可在四则材料的对比中,对 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中国探月抒写感悟,认识 中国在科学探索上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2.联想思考是开放的。作为一篇观后感,要做到“引议联结”,考生可以对人类的探月精神和探月行动进行联想和 思考;也可以从人类的探月历史出发,联想到人类对火星 的向往,对系外星系的探索;还可以联想中国探月的历程;也可以由个别到一般,谈天文科学探索之路的曲折,以此 展现考生知识视野的开阔性。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观后感。 材料列举了人类第一次探月成功以及中国第一次在月球背 面软着陆的史实;也列举了1971年苏联三位宇航员从空间 站返航途中失事和以色列首个月球探测器坠毁在月球表面 的史实。这说明无论探月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阻止人类 探月的进程。考生应该能从中思考到很多内容,如人类从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 《文心雕龙》在整个文学史上,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应该算是一座里程碑了。我想刘勰正在通过《文心雕龙》与我们共鸣,给我们带来最直接震撼。以下是《文心雕龙》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 《文心雕龙》读后感1 时至刘勰去世,将近十五个世纪,但是他的名字在现在并不陌生,他的作品《文心雕龙》更可以称得上是绝世大作。《文心雕龙》这种文学巨作顷刻间注入我的脑海,冲击着我的感官,我想,是刘勰的智慧洞彻了我的灵魂,让我在这一刻与之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勾勒出一个以“道,圣,人”为核心的和谐之圆,同时又从“道,圣,人”流动地,动态地,自然地过度到“宇宙,想象,语言”。在这由外因到内涵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和谐之圆的中心,我品味到两个字——体会,文学的根本在于理性,感性,灵性的融合。这样一来遵循这种思路的开展,我一路走下去,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文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重新感受到一次高贵的文学“灌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柔情似水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发出历史性洪钟巨响。。。。。。当我站在《文心雕龙》的高度重新去细细体会,品味文学,我发现了文学的真实足以穿透时空,足以穿透心灵。 诚然,《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龙》的真正魅力所在是它向世人表达了一种文学观。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但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刘勰却把它那么清晰地渗透在它的作品中。刘勰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

《狐狸和乌鸦》听课有感

《狐狸和乌鸦》听课有感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听后有感本节课陈老师能紧扣本课中心问题:“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展开教学。先是借助“学习小助手”(多媒体展示:1、请你轻声读4—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2、狐狸每次是怎么说的?乌鸦听了怎么做?你能用“_____”划出来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读读课文、划出句子、读读句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同时,陈老师在学生自学中也给予适时点拨、引导,充分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接着陈老师再次利用多媒体出示表格(略),让学生和老师合作将表格填完整;师生互动填写表格中,陈老师注重通过设疑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再让学生读读狐狸对乌鸦说的话,并让学生互评及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紧接着,陈老师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读,为求表演得逼真、形象、生动,陈老师课前还精心制作了头饰及相关的道具,让学生上台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直观、生动地再现出课文中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的情境。最后,陈老师顺势地导出“你想对乌鸦和狐狸说些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此寓言故事所要阐述的道理;但因时间关系,并未能顺利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导出道理。 纵观本节课,陈老师在课前准备工作确确实实是下了番苦功,精心的教学设计、精美的道具、漂亮的课件等无不体现出陈老师对此节课的用心准备。尤其是所制作的课件,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但非常精明,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一步一步地引导、启发学生解读课文、展开想像,声、像、情并茂,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本堂课变得直观生动、富有趣味,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陈老师对于课件的操作却显得有些不熟练,影响到教学时间,导致没能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可惜。 总体感觉陈老师所上的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但我个人设想

转型期后发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研究——格力电器朱江洪的管理之道

转型期后发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研究——格力电器朱江洪的管 理之道 刘朔; 蓝海林; 柯南楠 【期刊名称】《《管理学报》》 【年(卷),期】2019(016)009 【总页数】14页(P1265-1278) 【关键词】企业家; 管理思想; 后发企业; 核心能力 【作者】刘朔; 蓝海林; 柯南楠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迅速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和增速最快的新兴经济体,拥有了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多数优秀企业相比,这些企业中的大多数都属于后发企业[1]。在资源和能力匮乏的前提下,它们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劣势,有效地实现了对国内外先发企业的追赶,甚至超越[2, 3]。在此过程中,转型期中国的特殊情境,特别是制度情境具有双重作用[4],大规模制度变迁与规范性制度刺激在为后发企业提供多种潜在市场机遇与发展动力

的同时[5, 6],也带来了跨行业经营的诱惑[7, 8];迅速对外开放与严重的国内市场分割所形成的复杂和动态竞争环境在持续为中国企业提供发展所必须的前沿科技与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动摇着中国企业“做强”主业的决心[9, 10]。嵌入在这种特殊情境之中,资源能力有限的中国后发企业能否化不利为有利,有效构建企业核心能力,实现对先发企业的赶超,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4, 6],企业家能否正确地看待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准确地识别机遇并拒绝诱惑、有效地调配资源,适时地构建和整合多种关键竞争优势,将决定后发企业能否有效和有效率地构建核心能力。鉴于此,在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情境下,围绕后发企业核心能力构建这个具体的管理实践问题,研究和揭示中国卓越企业家在战略决策制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管理思想,对中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发展出更多的世界级企业具有重大社会价值,也是中国管理学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作为国内外家用空调行业的一个后发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历经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变化、多种跨行业诱惑、多次价格大战和高强度的竞争互动,先成为中国第一,再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成为中国“世界级制造企业”的典型代表,并且在生产制造、产品质量管控、技术研发、渠道管理等多个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格力模式”或者核心能力。格力电器的成功与其前任董事长朱江洪独特的管理思想存在着直接和重要的联系。朱江洪在格力电器组建之初即出任总经理,掌舵22年,他对格力电器的领导贯穿了格力电器对国内外先发企业实施赶超的全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格力电器对中国情境中不利因素的排除,对有利因素的利用与转换,围绕主业不断构建关键竞争优势,并最终成功地构建了企业核心能力。对朱江洪管理思想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中国情境下后发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还能够为转型期中国后发企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战略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研究以过程为研究视角,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并参考《管理学报》发起的

01 新情境之国家安全篇(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之“新情境 新题型”快练(新高考版)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之“新情境•新题型”快练 01 新情境之国家安全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________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从国内看,安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既要重视国土安全,(①________)。当前,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和国家安全供给能力之间尚存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________,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跨国界流动更加迅速,带来的安全挑战________是重大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各领域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内外联动、累计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成本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世界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只有世界安全了, (②________);只有走共同安全之路,国家安全才能持久。因此,在新时代,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必须________,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筹划错综复杂甚至高高在上 B.统筹盘根错节甚至高屋建瓴 C.统筹错综复杂尤其高屋建瓴 D.筹划盘根错节尤其高高在上 2.在括号内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表达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国家安全的内涵、时空领域以及内外因素都更丰富、宽广和复杂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1.C 2.①又要重视国民安全②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 3.①句式上:原句运用排比,比改句句式更整齐,条理更分明,更有气势。②内容上:原句运用比较,与其他历史时期进行比较,比改句更严密、更能突出国家安全在现阶段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