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论曹植的游仙诗和郭璞《游仙诗》

李子光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0(000)033

【摘要】曹植的游仙诗反映其欲保全生命、以期建功立业的愿望;郭璞的<游仙诗>写其才高位卑的痛苦.他们都把游仙诗作为排遣人生苦闷、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其实咏怀才是他们游仙诗的真正精神实质.

【总页数】5页(204-208)

【关键词】曹植;郭璞;游仙诗;玄言诗:咏怀

【作者】李子光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65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9

【相关文献】

1.《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曹植评价的比较 [J], 朱浩

2.《洛神赋》:幻觉体验与赴水隐喻 [J], 孙明君

3.《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J], 孙明君

4.“双阙”为曹魏洛阳宫城建筑的铁证——略复孙明君先生 [J], 木斋

5.重回逻辑的整体——与袁济喜先生商榷 [J], 于国华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郭璞 《天罡诀》及注解

郭璞《天罡诀》及注解 郭璞《天罡诀》及注解 乾山艮水人丁旺,巽上满墀大吉昌。离上来龙临坟位,儿孙代代发文章。门前曲曲弯弯过,世世荣华又运昌。西北路上气昂昂,此地名为吉庄扬。家家兴隆多豪富,四下平正是天堂。前高後低难长久,後高前低广田庄。东低西高为逆地,水流震宫不相当。虽然流去无妨害,亦主人丁窜远方。东高西低为泽地,定主后代出贤良。虽然不动皆富贵,後代儿孙作栋梁。宅後池塘主贫乏,又主无嗣腹嗽肠。当前冲水伤五箭,定主痨伤有灾殃。若然冲破二位上,後代淫乱没主张。却然流去无妨碍,宅後池塘渐渐伤。巽上取水难长久,纵然富贵不为祥。堂後污池为绝地,东北两箭最难防。却然富贵无多载,十五年後定有伤。後高前低为上吉,壬子旺相进牛羊。资财仓库皆茂盛,富贵荣华大吉昌。後有丘岭前有河,弯弯曲曲透长江。进财添丁牛羊旺,子子孙孙福寿长。四边低洼正中高,水流四散杀人刀。总然四下成龙虎,二十四年主失抛。门前有石倒尘埃,盗贼临门殃愁怀。官事口舌年年有,神箭难防暗射来。四边高广正中低,此地名为地狱池。家门衰败难为厚,阴盛阳衰事渐亏。前窄後宽盛足夸,家道兴隆盛富华。子孙昌盛临官照,田园丰厚足桑麻。前宽後窄不须言,定主家乏卖尽田。儿孙逃出他方去,只因口大犯凶

拳。风雷高广天泽低,有粮有谷有生意。出门车马皆随足,儿孙代代做官厅。左伸右缩最为良,艮上来龙丁财祥。鹰行人仪家和顺,後代儿孙紫衣郎。猪羊牛马成群走,四十年後渐渐扬。子午砂水主宽怀,年年进禄广招财。见官得喜方化吉,一世衣禄笑颜开。显然富贵田产旺,後代不脱子孙来。两边流水冲中间,前高後低定招难。人离财散招官事,男为盗来女耍顽。水绕孤村去又来,其中妙理实难猜。世人不识共中妙,山旺人丁水旺财。三山玄武气昂昂,水流东去复朝堂。路冲坤道通来往,不做公侯作栋梁。宅後青山数丈高,前面池塘起波涛。东南流水滔滔滚,九重直上作班僚。去水来山福寿全,远腰金带出英贤。若得来龙正穴上,代代儿孙出魁元。辰卯青山申未墀,乾涛坎丘福寿齐。丙丁曲水朝拱向,禄袍金带拜丹墀。卯上高岗酉上低,午边广阔後污池。男女内乱无高下,居中寡妇受孤凄。地方广阔四边平,任君立宅去安茔。不问来山并去水,家道兴隆百事盈。茔后沟河切不宜,儿孙流落走东西。阴人眼目来残害,少吃无穿受孤凄。草木鲜明色又嘉,中间立宅万人夸。此地名为龙穴地,安茔立宅见荣华。百事如意家道盛,左右邻田买进家。不信挖出三四尺,轻肥前狭後宣华。坟前穿道最难当,儿孙流落去远方。总然存在皆贫乏,二十年後破败家。地如馒头四下低,四下流水透长溪。高岗岭上难成立,造屋安茔切莫宜。八风吹散人丁绝,错认时乖命运低。水透青山世所稀,龙蟠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其古 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前言】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

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注释】 [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8]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的:箭靶。 [10]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曹植《七哀》诗词赏析

七哀 魏晋: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译文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 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 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注释 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 流光:洒下的月光。 余哀:不尽的忧伤。 宕(dàng)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逾:超过。 独栖(qī):孤独一个人居住。 清:形容路上尘。浊(zhuó):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沉:就浊了。比喻夫妇(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逝:往。 君怀: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与结尾都相当精妙。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

郭璞诗中的阴阳色彩

从阴阳学角度浅探郭璞十九首《游仙诗》 唐星 钟嵘认为郭璞的《游仙诗》“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与传统的“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的所谓正格游仙诗不合。这话只对了一半,“知人论世”,考察郭璞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经历,可知诗人是有所感想要有所倾诉的,“游仙”是诗人理所当然的选择的符合个人身份的题材,但仅仅是题材而已,诗人更多的是要借诗歌来“表达”,这“表达”的最初层次便是抒情咏怀。可是一个自小学术,洞晓天地人生之道的当时著名的占卜师、阴阳家①,他的诗歌怎么可能只是抒情这么简单,抒情咏怀而外,更有对现实的卜筮,对未来的预测,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观察与领悟,对生命哲学的探讨等等。因此,可以说就诗人的身份而言,他在诗中阐阴阳学说、发卜筮之辞似乎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 故本文着重从阴阳学的角度来探讨郭璞的游仙诗,深入细致地辨析其诗中的阴阳卜筮之辞,兼析其游仙列仙之趣和生活际遇之情。 所谓阴阳家,据《汉书·艺文志》云:“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而阴阳学,则在天 ①《晋书·郭璞传》几乎通篇全部记载郭璞的阴阳卜筮之事,其中有:“璞好经术”,“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当时位高权重者,如元帝、明帝、王导、王敦、温峤、庾亮、庾翼、庾冰、庐江太守胡孟康、宣城太守殷祐等皆请他卜筮,而他“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并且他屡次上疏也是多言阴阳卜筮之事。详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郭璞》,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99页—1910页。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

《梁甫行》曹植赏析习题及答案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翻译】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作者】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主旨】 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 《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所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

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 二、选择题: 1、下列对《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解析】D 是侧面描写,反衬……。 2、下列《梁甫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 原文: 白马篇①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给白马戴上金属的马络头,结伴一起向西北方向飞驰。 请问这是哪户人家的少年,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年少的时候便远离家乡,希望扬名立万于沙漠边陲。 一直以来时刻准备好弓箭,用楛木做杆的箭屡屡出手。 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则再次穿破箭靶。 扬手便能射中飞驰的猴子,俯身就能射碎远方的箭靶。 动作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 西北的边防战线屡屡告急,外族部落曾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檄文迅速从北方传到,年青人策马登上防御工事; 带兵长驱直入能击败匈奴,向东进攻则能够击溃鲜卑。 既然已经投身流血的事业,又怎能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又怎么能提及妻子和儿女? 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名册中,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怨小事! 血洒疆场,为国英勇献身,我们视死如归!永不退缩。② 【前言】: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正好这年曹操击败 黄巾,收编为青州兵。所以,曹植年轻时所经历的已是汉末大乱 的后期。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 北战,也有过一些军旅生活。曹植八、九岁以后,曹操降吕布, 战官渡,败袁绍,征乌桓,下荆州,破汉中等等,虽一直征战不 息,但无论是当时中原的时代空气,还是曹植的家庭生活,都在 逐步走向统一的胜利旗帜下,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充满着信 心和慷慨激昂的气息。可以说,从汉末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 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白马篇》就 是这样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①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12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二)》,高等教育出版社

汉惠帝新论——兼论司马迁的错乱之笔之二

汉惠帝新论——兼论司马迁的错乱之笔(之 二) 五、惠帝何时立太子? 吕后四年五月废杀皇帝另立新帝。关于此事,卷九的记载,即“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以太后制天下事也”,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谁杀了皇帝之母?亦即帝言中之“后”指“孝惠皇后”或“太后”? 二、司马迁既引述帝言“我未壮”,为何又记载“帝壮”?两者似相矛盾。三、这位皇帝何时被立为太子? 关于第一个问题,《汉书·五行志上》与《外戚传上》的相关记载都明指“太后”。这是可信的。因为,此时“太后制天下事也”;张皇后当时应极年轻,岂有权力杀太子之母?而且,司马迁特别指出她在十二年后株连甚广的诛吕政变中“唯独”幸免于难,证明她先前未曾犯下这个罪行。(注:卷四九《外戚世家》载:“高后崩……卒灭吕氏。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因此,此处的含混记述显然是有意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韩兆琦注曰:“张文虎曰:‘壮字疑衍。’(《校勘纪》)按:张说是。后文有帝曰:‘我未壮,壮即为变。’可知此时帝犹未壮也。”(注:韩兆琦:《史记选注》,台北里仁书局1994年版,第176页。)或许基于相同理由,《汉书·外戚传上》的同一记述删除了“帝壮”二字。然而,这个删改正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解答第三个问题。 首先,郭嵩焘认为《史记》的记述不可信。他指出张皇后取惠帝后宫

之子为子时应在惠帝五、六年;这个小孩即位为皇帝时应只二三岁,被杀时也只不过六七岁。吕后当时大权在握,怎么会因他一两句话而害怕呢?他又是吕后的亲子孙,吕后怎么会如此狠毒呢?(注:郭嵩焘:《史记札记》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假定惠帝立太子在立张皇后之后,则郭氏的推论便是合理的,“帝壮”的“壮”字就如张文虎等所指的是衍文,那么班固删掉这两字就是正确的。 问题是,这个假定是不成立的。因为,惠帝立太子应在他即位之初而不在立张皇后之后。司马迁以错乱之笔在卷八《高祖本纪》记载了这件事: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梁玉绳指出,这段记述有三个错乱。一、“高祖”称谓错乱,“此时群臣方议尊号,何得先称‘高祖’?《汉书》作‘帝’,是也”。二、“丙寅”前应加“五月”二字。三、同卷最后孤悬无依的“葬长陵”三字应移至“丙寅”之后并删除一“葬”字。(注:梁玉绳:《史记志疑》卷六。)笔者认为,这些应是司马迁暗示此段记述有隐情的错乱提示。这个隐情就是历来众说纷纭的“己巳,立太子”五字。 这五字班固改写为“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张守节认为这个改写错误,原文应指“丙寅葬后四日,至己巳即立太子为帝”。《资治通鉴》作“五月丙寅,葬高帝于长陵……己巳,太子即皇帝位”,近似张氏之说。梁玉绳则认同班固的改写,认为“‘巳’乃‘已’字之

古代诗歌赏析曹植《情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①,处者②歌式微③。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离乱,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③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B.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C.三、四两句俯仰有致,意境开阔,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所用手法一致。 D.九、十两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者”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15.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花草”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常被作者借来抒情。《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西湖最美的景致概况出来;《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 (2)《荀子·劝学》指出,蟹虽然身强体壮,但却“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它心浮气躁,不能专心致志。 (3)叠词的运用,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且富于音乐美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连用叠词,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4.C 15.《情诗》:①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 ②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③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展的凄怆伤悲之感。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 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从现代的人性观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一方面上有着显著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化因素也就缺少更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多地获得解放。”②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中,这三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备较为完整的文化识体系,到了今天只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当程度上致使鬼神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受情境中,唯物论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处告白的尴尬;国鬼怪片摇摆于诸多型,在凶杀、吸毒、枪战、情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了精神崇拜

的意义。从五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统文化,尤其是被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驱除了作为文化存的鬼神阴影,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扩散的可能;那么文化大革命极端粗暴的非理形式则在观念形态画上一条巨大的伤痕,严重亵渎具有精神崇拜意味的鬼神文化,而影响到当下社会的集体心理。当们每每赞美高扬西式的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或者沉痛控诉给民族来巨大灾难的文化大命,往往疏漏了标志民身份的文化传统被迫散落民间角落的事实。而很快,鬼怪们寄身的民间这文化空间又遭致商业文化的吞蚕食。伴随着90年代市场济迅猛兴起,西方快餐式的大文化进一步争夺瓜分文市场,这导致本已独木难的民间文化空间雪上加霜,毋讳言,同质化的全球想象严重威胁传统鬼怪本已日渐迫的存身之地。 在这种情况,大陆鬼怪类型片呈现的文症候是复杂的。国内怪类型片处于幼稚不熟状态,这不能简单归因于电审查的体制问题。年出现的如《闪灵猛》、《凶宅幽灵》、《七夜、《午夜惊魂》等鬼片在恐怖气氛、血腥场面的营造,并不逊色于亚洲他国家的鬼怪片,但是难以叙述一具备文化意义的鬼故事,就不得不令人深思。鬼怪类型片作一种文化工业产品,所对标准化的观众群在性别意识、知识结构、道德念等等,与鬼神文化所寄身民间俗众已较大的区别。与热传统鬼怪的香港恐怖片比,大陆的鬼怪片显然有所不。专门研究恐怖片的阿甘曾这说:“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相信不可以科学解释的,但我不喜欢缺乏根据的

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

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 导读:本文曹植《白马篇》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名编一作:名在)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

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

诗词赏析: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诗词赏析:曹植《杂诗七首·其一》 杂诗七首·其一 魏晋: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 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 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 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个亲友的远别,或许 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个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流离的年代, 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 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 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 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 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个句简括凝炼,开后人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 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 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 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 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因为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 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长远,情韵 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 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

郭璞-葬经-考及白话详解

晋?6?1郭璞《葬书》考及白话解赣州李定信刘诗芸著葬经葬经 4 / 106 内容提要本书收集了全国包括港澳台各书坊及民间收藏的诸种版本的郭璞《葬书》逐段逐句字的加以比较分析考证澄清了历史文献中的是非特别是清代《四库全书》对郭璞《葬书》的讹误。从各个方面证实了《葬书》确系郭璞所撰纠正了历代文豪尤其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高 弟子蔡元定和元代的吴澄对郭璞《葬书》的误删误释是部中国地理风水领域的古文化和古文化史考证的重要资料对中 国古文化认识的拨乱反正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书还附列了诸家注释作者对考证的郭璞《葬书》原著在点评《四库全书释》的基础上作出了较为正确的新的白话解重点的论述了其科学性给倡导科学文明破除玄学迷信风水术提供了科学理 论根据开辟了具体可行的途径。葬经 5 / 106 序言1998年春我在赣州市进行旅游规划工作时因要探求赣州市古代城 市规划特点得识李老定信先生。先生告我他以40余年的全部精力从事风水研究。最近已完成了《晋·郭璞〈葬书〉考》和《中国风水研究》二部专著力图以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将风水学说中的科学部分和玄学迷信部分分析清楚。揭穿其中迷信部分的欺诈实质将其科学部分还诸社会。使这一在中国流传已有2000多年的学术在协调人与环境关系使其认识功能、道德和美学意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半天的交谈中李老先生洋洋洒洒、宏谈阔论深受震动。当即表示希望能早日

拜读大作。二个多月后李老在电话中邀我为其大作《晋·郭璞〈葬书〉考》作序虽没见著作全文还无法对该著作做全面评价。但从前的交谈我确信李老这一宏愿在该著作中一定能得到充分体现。风水作为中国术数的一种至少已有五千年历史。传说黄帝时的青乌一作鸟子就通堪舆之学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为迁都依卜都殷见《尚书·盘庚下》武王克商欲迁九鼎于洛邑于是“太保朝至于洛卜宅见《尚书·召诏》。秦汉时期出现了以相宅看风水为业的堪舆家《史记·日者传》记汉武帝请诸术士择日事时堪舆家已侧身术士之列。至东汉初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始见载堪舆术专著有谓‘《堪舆金匮》十四卷’等等。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风水书当属晋代郭璞279324写的《葬经》。郭璞是东晋317419时期一位杰出学者词赋居东晋之冠。所作《游仙诗》通过对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现了忧生避祸的心情。所作《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集《尔雅》学之大成。今存《尔雅注》三卷刊入《十三经注疏》中又有《方亮注》以晋代语词解释古语可考见汉晋时代语言的流变。另有《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等。东晋初为元帝317322所重任著作佐郎又迁尚书郎。王敦欲谋反时命其卜筮由于说其必败而被杀时年48岁。据史载璞尝以郭公受青囊书。由是洞知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著有《葬书》及《玉照定真经》等书。由是使其成为术数名家受后世风水先生的推崇。风水

对曹植《白马篇》的赏析

对曹植《白马篇》的赏析 曹植 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郭璞简介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郭璞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神奇人物,他不仅是两晋之交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同时又洞晓五行阴阳,通悉天文地理,精好卜筮、经术,对于神话学及古文字学也有独特的理解与贡献。 总体而言,学界对郭璞的研究从未间断,但研究范围的扩展却十分有限。 在文学研究方面,历代学者对于郭璞的研究都主要着眼于其诗歌创作,尤其是对《游仙诗》的研究更是成为学界的热门课题。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书章节有:曹道衡先生《中古文学史论文集》、陈顺智先生《东晋玄言诗派》、胡大雷先生《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陈道贵先生《东晋诗歌论稿》,其中曹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全面而深入地对郭璞其人、其诗、其赋进行了研究,拉开了学界对郭璞进行全面研究的序幕。而近十年,在各类期刊上尤其核心期刊上也有近二十篇学术文章针对其《游仙诗》进行了研究。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学界主要着力于对郭璞注释的《山海经》、《尔雅》、《方言》等的注释中所展现出的中古汉语语言的特点进行研究。代表著作:李清桓先生《郭璞<方言注>探求词的理据析》、李玉涛先生《郭璞<尔雅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等,这些著作从细微之处为我们展示了郭璞在语言学方面的特殊成就。 目前学界对郭璞进行整体研究的专著仅有福建师范大学连镇标先生的《郭璞研究》,此书对郭璞的生平、著作尤其是思想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关于郭璞作品的校注则有山西师范大学聂恩彦先生的《郭弘农集校注》,本书参照郭璞作品校注的其它版本、辑本、类书和有关著作,对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作了详细校注。 基于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笔者认为郭璞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不曾放弃为政的梦想,最终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士。而在这特殊时世之下他的文学创作凸显出来的独特风格,又与其术士身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郭璞的术士身份主要介绍了郭璞术士身份的外在表现及其术士思想的渊源,对其术士身份的独特性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第二章郭璞的术士身份与其诗歌的面貌从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法,将郭璞的诗赋创作与对其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作品、作家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结合郭璞个人的术士身份,分析了其诗赋在承继之余的突破。从而得出郭璞的《游仙诗》既有超凡脱俗的承继,又有个人魅力的突破,他的创作是以游

曹植《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 三国·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二部分表现了游侠儿抵御外侮中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注释】 饰:装饰。金羁:金色的马笼头。连翩:也作“联翩”,本指鸟飞,这里是飞跑不停的意思。 借问:请问。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去:离开。乡邑:家乡。扬声:名声传扬。垂:即“陲”,边疆。幽并两州外接沙漠地区,故说沙漠垂。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楛矢:用楛木做的箭。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的:箭靶。月支:又名“素支”,箭靶名。 仰手:扬起手。接:迎前高射。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散:射碎。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巧轻捷。剽:轻捷。螭:传说中的猛兽名,似龙,黄色而无角。 胡虏:一作“虏骑”,古代对北方侵略者的称呼。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 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轻忽。归:回家。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娴熟、豪爽英武的壮士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表达了热爱国家的感情。 全诗结构谨严。前写游侠儿的成长,为后面铺垫;后写游侠儿的杀敌为国业绩,是前面的发展和归宿。前后一气,浑然一体。诗中人物形象鲜明。游侠儿的英姿、武艺、勇武、爱国热情、内心活动,均写得恰到好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另外,前一部分明暗结合,以明衬暗以及细节的描写,后一部分详略手法的运用,均起到了描绘形象的作用。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二句以白马奔腾如飞的形象,既写出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同时也振起全篇。“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四句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八句热情描写游侠儿的高超武艺,他的不同凡响的骑、射、狡、勇,正是来日杀敌立功的先决条件。“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六句写游侠儿驰骋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气概。“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句描写游侠儿报效国家、不怕牺牲的心理活动。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曹植作品精选精练 杂诗曹植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注]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注]东路,指曹植从洛阳回自己封地鄄城(在今山东省)的路。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四句自问自答,强调诗人心中的远游是要远征东吴,为国杀敌。 B.诗人远游时遇到了长江的悲风、淮泗的急流,暗示理想受阻的现实。 C.“惜哉无方舟”一句语义双关,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与无奈。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愿闲居封地、甘心替国分忧的情感。 2. 曹植的诗歌具有“刚健之美”,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 1、B 2、诗共十二句。前六句表明自己愿意渡江征吴,而不愿东归封国,中间四句言道路险阻,惋惜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不能率舟师南渡;后二句点明自己渴望报国立功而不愿虚度岁月的壮志。抒发了作者甘心赴难为国建功的壮志,但又不能实现的苦闷。全诗语言明白自然,风格俊爽豪健。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阳景:太阳光。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

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_以中国_日本_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97 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文化圈里,鬼神文化在构成本民族身份与想象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源于祖先崇拜的鬼神文化以严密的系统、逻辑,不仅给原始初民们打上了明晰的地域性烙印,更以缺席而在场的方式为深陷困境的人们许下了一个因果善报的伦理诺言,有效地约束了社会人群的道德规范。法国学者格罗特说:“在中国人那里……似乎死人的鬼魂与活人保持着最密切的接触……当然,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是划着分界线的,但这个分界线非常模糊………鬼魂实际上支配着活人的命 运。”(1) 所谓“最密切的接触”、“支配”,透露出在敬畏 基础上的人鬼相亲。 从现代的人性观来说,以鬼怪片为代表的非理性类型电影,在用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映照现实人性缺陷这一方面上有着显著的优点。对此,胡克归结得好:“如果没有非现实电影类型的开拓,至少还会造成几方面的不足。首先是对于人性的理解会造成偏差,难以充分展示人性恶的方面。其次难以表现人的深层欲望,反文化因素也就缺少更多的表现机会。再有就是在艺术形式方面难以更大地冲破视觉禁忌,造成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精神上和艺术上 更多地获得解放。”(2)在目前国内电影创作中,这三 方面都是匮乏的。确切地说,由于鬼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传统鬼神因广泛的崇拜基础而具备较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到了今天却只 能龟缩在藏污纳垢的民间,这在相当程度上致使鬼神类型电影的发挥空间日益狭窄;以批判迷信弘扬文明为己任的启蒙思潮彻底解构了鬼神的精神意义,同时也导致传统文化的面目日益模糊。这种情形在当下大陆的鬼神片中比比皆是。 一、中国鬼怪的尴尬:何处是家园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鬼怪类型片是缺席的。个中原因在于,鬼怪文化在中国现代社会中难以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即便在目前的接受情境中,唯物论也仍成了鬼怪电影的创作障碍。鬼怪在失去了传统文化所造就的精神家园后,只能是一种无处告白的尴尬;国内鬼怪片摇摆于诸多类型,在凶杀、吸毒、枪战、情色等等类型元素中,鬼怪总是退居次席,仅是刺激感官的视听元素,而与深层次的文化传统无关。如上所说,鬼怪类型片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在当代社会中分崩离析的鬼怪文化已经失去了精神崇拜的意义。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被斥之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遭受了多次打击。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播撒了民主与科学,在知识分子群体广泛驱除了作为文化存在的鬼神阴影(在以科学破迷信的启蒙中,国民性批判与鬼神批判始终联系在一起),从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层面上,截断了鬼神文化承续扩散的可能;那 ]艺术 ]传统鬼怪文化 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 ——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 ]陈林侠

曹植白马篇赏析

曹植白马篇赏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白马篇 三国·曹植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第一部分描绘了游侠儿英武的雄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二部分表现了游侠儿抵御外侮中的英雄行为和自我牺牲精神) 【注释】 饰:装饰。金羁:金色的马笼头。连翩:也作“联翩”,本指鸟飞,这里是飞跑不停的意思。 借问:请问。幽并:幽州和并州,其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游侠儿:勇侠的儿郎。 去:离开。乡邑:家乡。扬声:名声传扬。垂:即“陲”,边疆。幽并两州外接沙漠地区,故说沙漠垂。 宿昔:昔时,从前,经常。楛矢:用楛木做的箭。参差: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多。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的:箭靶。月支:又名“素支”,箭靶名。 仰手:扬起手。接:迎前高射。飞猱:猿类,攀缘树木,轻捷如飞,故曰飞猱。这里应指箭靶之类的东西。散:射碎。马蹄:一种黑色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巧轻捷。剽:轻捷。螭:传说中的猛兽名,似龙,黄色而无角。 胡虏:一作“虏骑”,古代对北方侵略者的称呼。迁移:移动,指入侵。 羽檄:檄是用于军事征召的文书,加插羽毛,表示要像飞鸟一样紧急快递,所以叫羽檄。厉马:策马,催马。 蹈:践踏,这里指冲击。 怀:思念,顾惜。 忽:轻忽。归:回家。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拟乐府之作,属《杂曲歌辞·齐瑟行》。 这首诗运用铺叙描写的方法,以刚健明快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娴熟、豪爽英武的壮士的英雄形象,抒发了为解救国难而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表达了热爱国家的感情。

曹植七哀诗赏析

曹植《七哀诗》赏析 七哀〃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赏析一】 曹植的诗歌,一般皆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令人侧目外,更因此受尽了父亲疼爱。曹操对这个「每见进难问,应声而对」的儿子,是「特见宠爱」的。于是这个时期的曹植,过的是富贵无忧的公子哥儿的生活,诗歌里也就充满着少年人的雄心壮志及趾高气扬的意味,<白马篇>可作代表。而本来凭着出色的天赋与才华,曹植极有可能继承其父的霸业,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渐渐使曹操对他丧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异母的兄长曹丕却自重自持,虽然才华光芒皆稍逊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三国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风云的终结,同时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转折点。曹丕继位以后,对这个一度曾是王位准继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备。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甚至还设了「监国使者」,以防其弟图谋不轨,威胁本身的地位。人们耳熟能详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胁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残的诗歌。这首诗歌真正的渊源不可考究,流传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从这首诗里,还是得以见出曹丕兄弟间相互争斗猜忌确属事实。 曹植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而手足胞兄对自己处处防范,不禁令曹植心灰意懒。被压制受监视的结果,令他后期所作诗歌多倾向于感伤哀怨一类,而以弃妇自比更是其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七哀>,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怨妇形象的运用,可以追溯至《诗经》。《诗经》里的女性有两种形象,一是窈窕贤淑的美女如<关雎>;另一类则是现实中的弃妇,例如<卫风.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