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集萃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集萃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集萃

古诗词赏析首先要理解整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接下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具体的字词含义。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意象意境,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一)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张孝祥1132-1169,宋豪放词人)(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又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再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气)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确立了杨柳意象的原型。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二)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

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三)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

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古代诗歌鉴赏意境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意境大全 1. 唐诗意境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之一,其诗歌作品以其细腻的 情感和精妙的意境而闻名。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唐诗意境示例: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之涣《登鹳雀楼》 - 春江花月夜,穿越千年人未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山色空翠微,云间野径迷。——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 宋词意境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另一个重要时期,其代表性作品之一就是 宋词。宋词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以下是一些具有 代表性的宋词意境示例: - 泪到眉头尽是春。——李清照《如梦令》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无晴野水长天白。——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 元曲意境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形式之一,其以其抒情的曲调和细腻的描写而备受喜爱。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曲意境示例: - 江河水清,菊花黄。——关汉卿《汉宫秋》 - 世间此意无人想。——郑光祖《南柯一梦·移家别》 - 古井无波平,沙塔一声倒。——郑光祖《拜师》 4. 先秦诗经意境 先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其以其质朴的风格和丰富的意境赢得了文学界的赞誉。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先秦诗经意境示例: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 - 天作高山以临北海。——《北方有佳人》 - 列子往寇,岂不尔思?——《螽斯》

以上是一些古代诗歌中的意境示例,展示了古代诗歌作品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意象。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请注意,以上摘录的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古代诗歌意境鉴赏还需要详细学习和理解。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 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例5:《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集萃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集萃 古诗词赏析首先要理解整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接下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具体的字词含义。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意象意境,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一)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张孝祥1132-1169,宋豪放词人)(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又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再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气)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确立了杨柳意象的原型。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古代诗词意象意境(二)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 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

(完整版)诗词鉴赏意象大全

诗歌常见意象归类 (一)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花诗如: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竹子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1)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自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拟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君子。 (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受大自然严苛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力,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与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放着历经风霜的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 (2)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

古诗词中的意象集锦·思想感情·借代形式

古诗词中的意象集锦·思想感情·借代形式 一、古代诗词中的意象集锦 1.“青山”意象。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月”意象。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冰心”“冰雪”意象。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水”意象。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关山”意象。 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关河梦断何处”“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6.“清风”“白云”意象。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7.“斜阳”“云烟”“清霜”意象。 ①沉郁思古幽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暮霭沉沉楚天阔”。 8.“梅花”意象。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9.“兰花”意象。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古诗词赏析中常见意境

古诗词赏析中常见意境 1、明月: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例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松、梅、竹、菊被称为“岁寒四君子”,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松树常用来象征孤直的品。 3、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例子: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例子: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5、青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例子: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6、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子: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7、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例子: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8、鹧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例子:“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 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100个意象 1.春江水:代表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秋叶:象征秋天、变化和离别。 3.星辰:代表夜晚的美丽和辽阔无边的天空。 4.云彩:象征变幻多姿的事物和人们的遐想。 5.山峰:代表高远、坚定和人生的巅峰。 6.清风:象征着清新、宜人和快乐的心情。 7.白雪:代表纯洁、美丽和寒冷的冬季。 8.绿草:象征茂盛、希望和生命的力量。 9.碧水:代表湖泊、河流和清澈见底的水域。 10.金色:象征富有、荣耀和辉煌。 11.红霞:代表日出和夕阳的美丽光芒。 12.红梅:象征坚韧不拔、傲雪欺霜的精神。 13.黄河:代表中国的母亲河和丰收的象征。 14.雨露:象征滋润、恩泽和希望。 15.雁阵:代表群鸟南飞和离别的景象。 16.松树:象征坚贞、长寿和不畏风雨。 17.飞燕:代表快速、自由和高贵的形象。 18.玉露:象征宝贵、清凉和独特的美。 19.高楼:代表壮丽、气派和人们的理想。 20.桃花:象征美丽、爱情和温柔的形象。 21.蝶舞:代表自由、欢乐和生命的轻盈。

22.霜雪:象征严寒、冰冷和岁月的沉淀。 23.渔舟:代表宁静、悠闲和人们的生活。 24.钟声: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们的思念。 25.月光:代表浪漫、宁静和悠远的意境。 26.梅花:象征坚强、不屈和寒冷中的美。 27.风筝:代表自由、激情和人们的梦想。 28.朝霞:代表早晨的美丽和希望的曙光。 29.烟雨:象征迷蒙、幽静和诗意的雨景。 30.蓝天:代表晴朗、明亮和无限的广阔空间。 31.风车:象征旋转、活力和勤劳的形象。 32.清泉:代表清澈、纯净和甘甜的水源。 33.古道:象征悠久、历史和传统的路径。 34.燕子:代表迁徙、回归和喜悦的飞鸟。 35.金秋:象征丰收、成熟和秋日的金黄。 36.翠竹:代表青翠、挺拔和清雅的植物。 37.天鹅:象征高贵、纯洁和优雅的水鸟。 38.诗人:代表才华、感性和对美的追求。 39.青山:象征永恒、安宁和山水的壮丽。 40.晚霞:代表傍晚的美景和天空的绚丽色彩。 41.红尘:象征尘世、繁忙和人世间的纷扰。 42.明月:代表圆满、寂静和美好的夜晚。 43.翩翩:象征轻盈、优雅和飞舞的姿态。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五篇]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大全五篇] 第一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中国是泱泱诗国,“黄昏、细雨、蛙鸣、蝉声、红莲”这些带着浓重古典风味的意象是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记忆,是他苦苦守候的诗魂,是他对大陆母亲永世的乡愁,古典诗歌意象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私语,秘语,心语。 今天,我们试图对古典诗歌里常出现的黄昏、月亮、红莲、柳、落花、雨、梧桐、玉、芭蕉、梅、杜鹃等意象作深情的阐释,让冷清空旷的古典殿堂,回响着追溯人类古老的记忆和情感的悲风,让我们畅游民族精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起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出的歌。《诗经》开辟庄严的现实主义一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代文人没有不被其照耀,濡染的。 战国时代在美丽的南中国,在楚文化的蕴育中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二部诗集,它就是风华绝代,惊采绝艳的,神秘浪漫的《楚辞》。《诗经》和《楚辞》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风骚”一脉,于是中国诗歌走过汉魏,走过唐宋,走过元明清,从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到最后一位古典浪漫主义诗人龚自珍,中国古典诗歌百转千回,摇曳生姿,灿烂氤氲,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1.动物类: 1)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 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2)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 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 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4)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 “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5)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 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6)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7)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 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8)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9)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10)螟蛉: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 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唐诗三百首》诗句意象、意境集锦

兰叶葳蕤 林栖者(山林隐士)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李白 燕草碧丝秦桑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春思》 酒浆春韭黄粱 绝代佳人幽居空谷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翠袖薄《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杜甫 斜阳穷巷越溪女吴宫妃王维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蝉,恨无知音赏。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烟鸟孤琴孟浩然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饮苦。千记共如何,微风吹兰杜。王昌龄晚风花路潭烟林月持竿叟(隐居者) 毛亭苔纹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迹。 落帆芳原(芬芳的草地)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

月下捣衣(妇女捣衣怀远) 抱柱信(对爱情忠贞不二。《庄子》传说古代有一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在桥下相会,他先到桥下等候,潮水忽至,他坚守信约不离,结果抱着桥柱被淹死。)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意无嫌猜。苔深秋风早李白《长干行》 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广陵客(善弹琴的人)凤凰池(中书省)苦桑老柏 山寺钟鸣岩扉松径 绿玉杖(仙人用的手杖)琴心三叠(心宁神静,道家境界)三清之境(玉清上清太清)青云梯迷花烟霞白鹿吴姬压酒 狐裘狐琴辕门琵琶羌笛 青枫叶赤(赤,变红)玉京山(道家元始天尊所住之地,天的中心)羽人(飞仙) 白草折(寒冬时节北方草地枯黄成白) 狐裘锦衾 铁衣 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阑干百丈冰 龙池 飞霹雳 九花虬(狮子花,郭子仪的坐骑) 青如烟,白如雪,动烟雪

白骨缠草根 勤王(为王事操劳) 雪海(地名) 五花马(马毛修剪成五瓣花纹) 马毛带雪汗气蒸 尽觞(饮完杯中酒) 柳花 白鹿,绿玉杖 楚狂人(春秋时期的陆通) 凤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屏风九叠(庐山五老峰东北有九叠云屏) 青黛(深青色) 三叠泉 白波九道(长江九江段分为九派) 琴心三叠(道家修炼到功夫很深,达到心宁神静的境界)白衣坐幽女,冷月破云出。 籁,孔窍出发出的声音,有万籁,天籁,地籁,人籁 枯桑老柏 九雏鸣凤 虎啸龙吟 万籁百泉 逻娑(唐地名,拉萨)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大全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大全 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根据肯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足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中国古代意象诗歌,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1 1、咏新竹 际智〔清代〕 此君志欲擎天碧,耸出云头高百尺。 只恐年深化作龙,一朝飞去不留迹。 笋称新竹,出土尖尖。其之始也,小极,细极,嫩极,毫不起眼。究竟是观看敏锐,想象丰富的诗人,际智从这才冒出土面的小小新竹,已然看出了其擎天之志,入云之势,化龙之概。这种想象,以及将想象注入诗行,本身便是一种智能和魄力。际智自号愚庵,其实何曾愚也。际智斋室,号为茎草堂,自比一茎小草,孰知不也是一棵志欲凌云的新竹?诗写得精炼,生动,警策,颇有力度。 2、题李次云窗竹 白居易〔唐代〕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咏竹诗。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

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妙品行。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借竹言志,对竹子赞誉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竹的生存环境,总是猗猗静谧幽雅,醉心在竹的世界里,可以弥补人的心理缺陷和远离凡尘的愉悦、超脱!可以获得临时的心理平衡。 3、题画竹 郑燮〔清代〕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这诗的就是老幼皆知的郑板桥,他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怜悯人民疾苦,常借竹石来题写自己的性格。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性格的写照。诗的大意说: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英勇直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中国古代意象诗歌2 1、竹石 郑燮〔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 美女的容颜牡丹: 高贵、富贵 扬花: 飘零、离散 柳树: 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诗歌大全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诗歌大全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根据肯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足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诗歌,仅供大家参考!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诗歌1 1早梅 柳宗元〔唐代〕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宽阔的碧蓝天空。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夜晚北风吹来阵阵花香,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 2蝜蝂传 柳宗元〔唐代〕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它在爬行中遇到东西,就抓取过

来,仰起头背着它们。背负的东西越来越重,即使特别疲乏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此物体积累不会散落,最终被压倒爬不起来。有时人们可怜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体。可是假如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它又喜爱往高处爬,用完了它的力气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生怕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不放过,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忧财宝积聚得不够多。等到他们坏了事栽了跟头,有的被贬斥罢官,有的被流放到边远地区,这也够苦痛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们仍不愿悔改,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因此面临着从高处摔下来的危急,看到前人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也不知引以为戒。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浩大,他们的名义是人,可是智慧却和蝜蝂小虫一样。这也太可悲了! 古诗中常见意象的诗歌2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54条)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市井:(城市)常表现繁荣热闹、富贵美好。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青鸟、鱼、鹧鸪:多表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草木: 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飞蓬、枯草:随风飘飞、居无定所。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或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东风:旷达、欢愉、希望。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夕阳(斜阳、落日)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或表达清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草莺:融合骀荡的春意。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寒蝉悲凉、哀怨。 燕子因结伴而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雁:候鸟,故有思乡之情,乡愁的代表。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归纳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别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XX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XX:“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ZG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XX》:“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

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ZG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行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7、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XXXX。”(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XXXX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归纳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

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 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一)杨柳 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恋与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刘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二)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庚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合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刘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三)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渌,

何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 到唐代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四)酒 元杨载说:“风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京以兴坏,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与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一、思想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意人的牵挂)(一)月亮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二)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的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