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

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究

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

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

立体的艺术图画。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

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

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让学生领略

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

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

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

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

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

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

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

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仅道出

了朋友间那浓烈的离别之情,更表达了朋友间那浓浓的真情。酒入愁肠愁更愁,好友此地

一别,将天各一方,这送别的酒不仅是离别的酒,祝福的酒,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连心酒。抓住了这一信息,鉴赏和审美此类诗词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重字词,品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赏析诗词的关键。读懂字词自然成了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

体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揣摩、品味、感悟诗词的.意境,领会诗中

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中“黄云”体现出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景象,“曛”光线的黯淡,劲吹的北风,纷飞的大雪,就形象

地写出了送别时景的凄凉、悲壮,再读“北风吹雁”,联系背景资料,那奋力高飞的孤雁

不正是逆境不得志,即将愤而离开京城的董大吗?还有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在一般人的眼中,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作者千锤百炼求得的一个“绿”字,因为“绿”不

仅展现了江南春色的美好,还说明了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该回家看看了。但在著名特级

教师孙双金的课堂中,却把“还”当作了本诗的灵魂。“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已经

离家很久了,格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应该回家。

“京口瓜洲一水间”说明诗人当时离家很近,应该回家。但因为公务在身,诗人想

还家的愿望却不能实现,只好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声。离家久,应该还,离家近,不能还,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愁苦矛盾!教学时,仅仅抓住重点词“何时还”,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那个思家想家却不能回家的诗人就仿佛

来到了学生眼前。可见,学习和鉴赏古诗词,只有“咬文嚼字,品析字词”才可将文本中

深层的内容挖掘出来!

三、析形象,悟情感

金开诚先生说: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了解诗词表现的主要形象以及抒

发的思想感情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孤独寂寞、恬淡闲适、

忧国忧民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体表达出来的。如王之涣的《登

鹳雀楼》一诗,从诗面来看,不难读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但深入研读,即注入了诗人昂

扬向上的激情。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自然领悟了诗中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无止境地追求。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

背面。”歌德的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四、赏技巧,悟写法

古诗词的语言丰富,同一景物、事物,表达技巧不同,意思各有千秋。教师在古诗教

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一般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还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表现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深入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无一字说

惜别,无一字说伤心,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不尽,随水长流;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刘禹锡匪夷所

思的妙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使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在诗人的笔下,

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语言美、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

含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

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

身在最高层”

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

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诵读、多积累、多感悟这样的名句名篇,学生才会在一次次的诵读中、积累中、感悟中,丰富经典文化,提升鉴赏水平,夯实语文

功底,为人生幸福奠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1:《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确实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2:《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简析】: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 韩升卿。韩愈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 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 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 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下文的问年,正与此照应。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 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 会不易。假设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 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 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 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子儿女相见时的心情。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乍见,不仅是说刚刚相见,而且还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见的意思。 由于别后相会不易,所以见后才喜极生悲;由于别后时间隔得太长,所以 相见以后才互问年龄。各问年,不仅在感慨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说 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3:《春宫怨》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 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究 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 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 立体的艺术图画。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 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 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让学生领略 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 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 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 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 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 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 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 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仅道出 了朋友间那浓烈的离别之情,更表达了朋友间那浓浓的真情。酒入愁肠愁更愁,好友此地 一别,将天各一方,这送别的酒不仅是离别的酒,祝福的酒,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连心酒。抓住了这一信息,鉴赏和审美此类诗词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重字词,品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赏析诗词的关键。读懂字词自然成了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 体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揣摩、品味、感悟诗词的.意境,领会诗中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起古诗词鉴赏,大家都很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如何正确对古诗词进行鉴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意境美 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而诗歌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例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

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王维之诗,柳永、李清照之词属于阴柔之美,其描写的意境,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清丽婉转。此类作品长于抒发精美的幽深之情,常以轻盈、柔和等感性形象为主,能直接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从古至今,我国青年男女卿卿我我的恋情,文人淑女多愁善感之心理气质,“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类作品的影响。只有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练生动;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固然有内容、技法乃至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但都必先得力于语言的表现。 诗词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表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风韵,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对比色,使画面十分绚丽,作者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特别是王维的诗,被后人称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上面赏析的那首《山居秋暝》,就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词,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1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7、《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假设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古诗的鉴赏2 〔1〕黍离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慨,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4〕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答复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篇一】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 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 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 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 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不过却 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表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 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 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 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 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 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 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 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 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 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 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个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 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 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 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 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 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 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逐步走远。 总之,佳人的笑声逐步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 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逐步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 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 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 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 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9199028.html,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作者:李春智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4期 摘要: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鉴赏古诗词意境的方法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古诗词意境意蕴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把握意境的不同形式 有意境的好诗,一般都写得情景交融,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意境创设有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2.缘情造景,景由情生。此类诗一般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 托出;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砧杵、秋山、荆榛、寒雨,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怨恨伤别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景语情语,情景交融。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却是句句抒情,情蕴涵于景,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的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

古诗词意境美的形态鉴赏

古诗词意境美的形态鉴赏 古诗词意境美的形态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回味,常使人沉醉其中而不觉,从而获得极浓极烈的审美享受。 中国的古典诗词,以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杰出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的想象,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勾勒出的深邃、优美的意境,耐人寻味,引人遐思。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天地有大美不言”等艺术思想,其追求弦外之音、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已与今之“意境”内涵相近。意境一语最早出自托名王昌龄所撰《诗格》。王昌龄提出诗有物境、情境、意境三境,意境意味着“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指的是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体会和认识,重在“得意”,即“得其真”。自此以后,无论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言外之意和象外旨趣的索求,还是严羽《沧浪诗话》中关于诗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悟说,都致力于发展意境淡泊高远以求神韵的美学特征。王国维“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这是把意境说运用于包括小说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的文学创作,以真情真事、师法自然为其宗旨。若加上王夫之的“意犹帅也”,用立意来加以统治,可谓是中国古代美学中较为完整的意境之说。由此看来,“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又是读者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中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是指个人的主观情意和作品反映的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美是我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_意境最美的诗词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_意境最美的诗词 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供大家参考。 唐宋的古诗词1 望月怀远·赏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表达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始两句诗人用朴素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月亮初升的景象。海面上冉冉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诗人此时想,与自己远隔天涯的亲人们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诗人由景入情,自然过渡联想到家中的亲人。在这里本应该是诗人非常想念亲人,而诗人却对面着墨,想到亲人在此时也在思念他的情形,可见诗人构思之巧妙,同时,亲人思念他的情形写得越清晰,表明诗人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越深切。其中一个“生”字,运用得非常生动恰当,动感十足。这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一样的精妙。“天涯共此时”暗用了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这句话之前的“海上”、“天涯”勾勒出的壮丽画面,使这一句“天涯共此时”展现的境界更为辽阔明朗。第一句写的是望月实景,第二句是诗人自己想到的,诗文在开始便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定格了整首诗的环境背景,总揽全诗,而之后的抒情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诗人由前面的想象又转到现实生活,写诗人望月回来想要就寝却无法安眠的心理。这两句的意思是,多情人抱怨这漫漫长夜,一整夜对月相思,无法入眠。诗人因为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说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说 古诗词意境之美常常令人陶醉。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怎样鉴赏意境呢? 什么是意境,通常认为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意是指主观的思想和感情,境是指客观的生活和景物,在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就构成意境。优秀的古诗词正是因为有意境,才别具艺术魅力。因此,鉴赏诗歌,不妨从意境入手,把握诗歌的内涵,领略其艺术之美。 因为情景交融构成意境,所以鉴赏意境当从景与情两方面去把握。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怎样分析这

首诗意境的特点呢?从写景看,诗人登高望远,大荒茫茫,景象是阔大的;从抒情看,诗人流露了被贬官放逐而又与四位好友各自孤处一方的怨愤愁苦。这种情感与所描绘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首诗阔大而悲凉的意境特点。不只是对一首诗的意境要从景与情两方面去品味,对一句诗也是这样。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写出了绝妙的春的意境,诗人用一“闹”字,既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情景交融而成佳句。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也是因为情景交融而构成极美的意境。诗中的“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地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情。 对诗歌意境的把握需要反复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用心地把景中之情,言外之意品出来,才有可能准确地概括意境的特点。“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流露的是自由生活的喜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抒发的是光阴流逝、壮志未酬的悲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饱含着怀古的伤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诉说着迁谪的哀怨;“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衬托的是孤寂悲伤;“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渲染的是无尽离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写进多少亡国之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梦里一片报国之心。当然,对意境的品味应该以解读全诗为基础,如能多了解一些诗人的身世经历则更好。 诗人总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人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诗人笔下的艺术形象总是各具特色,而其中蕴含的情感更是千差万别,换言之,就是每一首诗的意境都是各有特点的。同样是写春风杨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满眼是勃勃生机;“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触动的是别恨离愁。同样是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景象阔大而豪情满怀;“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戴复古《江阴浮远堂》),却是望之愈远而其心

古诗词意境四向度鉴赏略论

古诗词意境四向度鉴赏略论 诗的生命在意境,意境的灵魂在情感,故赏诗境就是悟诗情,如吴乔说:“夫诗以情为主,以景为宾。景无自生,惟情所化。” (《围炉诗话》)亦是说“情乃诗之胚、景乃诗之媒,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情可以生景。”(朱光潜《谈美》P60)综其各说,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而使读者沉浸于、创造于其中的一个想象世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情感与理智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简言之,意境就是情与景的契合。所以,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在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见大手,在有限中寓无限。”(《诗论》P35)那么,我们如何鉴赏其意境呢?本文提出四向度整合鉴赏法——①研析题目,初探意境融合方式;②领悟意象,鉴赏意境融合之美;③整合意境,营构意境呼应之美;④感悟生命,焕发诗人人格之美。 一、研析题目,初探意境融合方式 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在古诗词的审美鉴赏中,意义主要有三。 一是,暗示诗词的类型。如全国卷:2002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为思乡诗,2003年《过香积寺》(王维)和2005年《雨后池上》(刘攽)是咏物诗,2004年《江城子》(欧阳炯)是怀古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是边塞诗,朱熹的《观书有感》是明理诗,如此等等,大都可以从诗题的相关词来初探诗的类型。 二是,营造情绪一情感氛围。或则点明“情”之时空,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夜”,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临安”,或则点明“情”之基调,如杜甫《恨别》中的“恨”,王昌龄《闺怨》中的“怨”。或则点明“情”之指向,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著名唐代古诗词赏析诗意

著名唐代古诗词赏析诗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诗词赏析,方便大家学习。 《鸟鸣涧》 【年代】:唐 【内容】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

古诗词鉴赏之诗歌的意境

古诗词鉴赏之诗歌的意境 意境 诗歌的意境,指的是诗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含蓄、幽深、丰富的情感的自然或者生活图景以及能够引发读者体会、品味和想象的艺术画面。它由情感组合而成,在情感的不同作用下,构成不同特征的形与神、情与理相统一的意象系统,从而形成了可以让读者自由品味和感悟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诗歌的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了一幅清新自然、静谧恬美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幅画面之中。这种包含着诗人情感的图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意境一般可以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所谓“有我之境”,指的是侧重于对主观情感的流露,将情感直接转移到景物上去,表达情感比较强烈、具体、确定的意境。比如欧阳修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是“有我之境”的名句。“无我之境”则是指较为客观的描绘景物,渲染描绘出来某种独特的情感氛围或者景物环境,以体现诗人隐约、深刻甚至可能有些模糊的情感的意境。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就是“无我之境”的佳作。 创造意境主要有三种方式: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和形神兼备。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情绪、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的呢: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构成一种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如果把这两句诗再加以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个意象:“小楼”、“深巷”、“春雨”、“杏花”。“小楼”、“深巷”,有静谧幽邃之感,衬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 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如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 《诗经》中的《采薇》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诗歌意象鉴赏类型的方法 古诗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形象——“象”,相互

王维最有意境的古诗词鉴赏

王维最有意境的古诗词鉴赏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王维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王维的古诗词篇一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

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

古诗词中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中的意境鉴赏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给人以深 刻的体验和触动。这些意境既出自于诗人的精神世界,又反映了古代 社会的风貌,让我们在欣赏中领略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在 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几首代表性的古诗词,探索其中的意境之美。 先来看看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 绘鹳雀楼的高耸和周围山河壮丽的景象,展示了人的视野的广博,追 求进取的豪情。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仿佛可以亲身感受到巍峨的山 峰和湍急的河流,思绪随着云卷云舒,向远方奔腾而去。这种宏大的 景观意境勾勒出人的胸怀和人生追求,激发着读者心灵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宋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破烟。”这首诗以秋天的 夜晚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的晨曦,将读者带入 了一个寂静而神秘的氛围中。诗中借助“萧关逢候骑”和“都护在破烟”来暗示着古代战争的惨烈,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纷乱。从中我们 可以体验到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意境,领悟到人生无常和历史的沧桑。 再来欣赏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百年征 战几人回?苍茫如雾山河。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词以长江的奔腾激 流为背景,通过刻画江水滚滚、浩渺无边的形象,表达了历史的变迁 和人生的短暂。词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喧嚣

的治世之志,而最后两句“苍茫如雾山河,风吹草低见牛羊”则追溯着 文化的源流,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深处的人情冷暖。整首词以宏大的背 景和离经叛道的情怀,勾勒出一幅荡气回肠的意境画卷。 以上的几首诗词只是古代诗词意境的冰山一角,每一首古诗词都耐 人寻味,拥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精妙的意境描绘。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到文字的美感,更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回响和情感 的寄托,从中领略到人生的哲理和才情的升华。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自 然景观还是纷繁复杂的人生百态,古诗词总能以独特的方式,引领我 们进入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之中。

诗词鉴赏古诗中的意境描写

诗词鉴赏古诗中的意境描写 古代诗词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描写。通 过细腻的文字表达,诗人们将内心感受与外在景物相融合,创造出独 特而美丽的意境。本文将选取几首古诗,深入分析其中的意境描写。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宏伟的景象描绘出壮丽的意境。第一句“白日依山尽”,表 现了大自然的无限辽阔。黄河流入大海,进一步展示了宇宙间壮丽的 图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表达了人们对无穷景色的向往,也寓意了追求进步的信念。 2.《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明亮的月光照耀 在地上,仿佛一层薄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传达了人在异地 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勾勒出无尽的诗意。 3.《定风波》 -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诗通过语言的韵律感和形象描写,呈现了一幅宁静而豪放的意境。故事中主人公不为外界干扰,以轻松自在的心态行走在山林之间。用 竹杖和草鞋轻胜于马,表现了舒适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4.《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山却误途,花落仙人村。 诗人以夜晚在牛渚西江漂泊的场景描绘出意境。夜晚的静谧与无云 的蔚蓝天空相得益彰。诗人行走在登山的路上,却不慎偏离了方向, 眼前是花落人烟稀少的村庄。通过描述诗人寻找的过程,诗词呈现出 的是一种迷茫和寂寞的意境。 5.《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以草原为背景,描绘草木的生长和凋零循环,传达了生命的无 常和不可抗拒的真实。诗人用“离离”、“一岁一枯荣”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变迁。草原上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起后又重新生长,这种 生生不息的循环象征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通过以上几首古诗的意境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丰富的想象 力和对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独特理解。古诗中所展现出的意境

古诗鉴赏之情感、意象、意境篇

古诗鉴赏之情感篇 01 因为思想感情是理解古诗的关键,所以今天我们从理解思想感情讲起。 下面,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一首古诗的情感。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 (二)分析思路 要把握一首古诗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从这五个点入手: (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 大家一定记住,注释永远是最重要的,不重要的信息是不会进行注释的!借此我们一般可以了解到创作背景或者诗人的经历。另外,作者也是我们判断诗歌类型的关键。比如说陶渊明,他的诗一般为山水田园诗;又如杜甫,他的诗一般为咏史怀古诗。 (2)抓意象、意境; 意象通常为诗营造或者渲染某种氛围,或凄凉,或温馨,或闲适。 (3)抓诗眼、关键词; “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 (4)懂典故; 如果注释中没有给出典故的注解,就需要大家根据时代背景,以及诗歌内容来进行分析。后期我也会给大家整理出一份常考典故。

(5)懂手法。 即修辞、表现手法等艺术表现手法。 02 现在我们用标志词(意象)来讲一讲诗歌的分类以及每个类别表达的感情。 值得一说的是,“咏史怀古”诗与“边塞征战”诗在标志词上有重叠的意象,同学们在辨别时要注意判别,“咏史怀古”多体现的是对历史或对当下的批判、感慨等,而“边塞征战”则多为思念家乡、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和平。 1、咏史怀古诗 标志词:投笔、长城、明月、楼兰、柳营、请缨、羌笛、古地、吴钩、骊山、马嵬、汴京、长安、金陵、赤壁等。 (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

中国经典古代古诗词赏析

中国经典古代古诗词赏析 经典古代古诗词赏析1 1、无题 李商隐?〔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一作:蓬莱)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2、锦瑟 李商隐?〔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的“比兴”方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想象一下: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诗人也一边在感慨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他对逝水流年的喜悦追忆,暗示自己才华出众而年华流逝。 经典古代古诗词赏析2 1、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唐代〕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刘熙载《艺概·诗概》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