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篇一】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

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

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

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

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不过却

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表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

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

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

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

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

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

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

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

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

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

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个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

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

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

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

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

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

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逐步走远。

总之,佳人的笑声逐步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

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逐步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

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

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

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

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

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能够说是

“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

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

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

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

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

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

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能够算是一

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

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篇二】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虞美人·听雨

蒋捷〔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

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

滴到天明。

赏析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持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词人从“听雨”这个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体现的虽然仅仅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即使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仅仅“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这个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

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

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水平。

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

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

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个顶点,体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

痛苦,可谓字字千钧。虽“一任点滴到天明”,却也同时难掩听雨人

心中的不平静。身在僧庐,也无法真正与世隔绝,也不能真正忘怀人生。

方位名词的巧妙使用,是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少年听雨歌楼上”,追欢逐乐,无忧无虑,正是作者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因而一个“上”字,正好暗合作者这样一种生活情境。“壮年听雨客

舟中”,这时期的作者,进士及第不久,南宋灭亡,他不肯仕元,开

始了漂泊生涯。“软语灯边、笑涡红透”的家庭生活既已失去,离乱

生活,使他惟有感时伤怀,于客舟中听潇潇冷雨,吹瑟瑟西风,看辽

阔的江面堆满铅灰色的云,失群孤雁传来凄厉的哀鸣,心境一何愁苦

悲凉!但这时的处境与暮年相比,还未到达极端孤寂的境地,因而用

一“中”字,倒也贴切。“而今听雨僧庐下”,已是白发老者的他,

已经尝遍了悲欢离合的滋味,大半生坎坷遭遇的折磨,几乎使他到了

麻木的地步,悲欢离合,已经无法掀动他感情的涟漪,因而他能够听

任檐前冷雨一直滴到天明。作者真的已经麻木不仁、万念俱灰了吗?

如果四大皆空,又为什么彻夜难眠呢?可见作者的忧愁痛苦不但没有

得到解脱,仅仅换了一种形式而已。这另一种形式的愁苦,是情感的

内敛与深化。这时一个“下”字,自然与作者风烛残年的境遇高度一致。三个方位名词,也许并非刻意安排,但作者一生的际遇,确实能

从这三个方位名词上看出端倪,不是吗?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择作者一生三个典

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篇三】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鉴赏

《入若耶溪》是南朝梁王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写作者泛舟

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蕴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诗开头两

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

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

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

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

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

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

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

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

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所以,除了题目

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

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但如此,诗人

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但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

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

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

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它的“独绝”可从下列五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前面写到岫,是远景,写到影,是近景,这里再补写山林,如此写若耶溪,就不是纵向的,而照顾到两旁,就是说,不但仅线,

还考虑到面。

第二,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

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情趣的写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境界,为最后两句的抒情张本。

第三,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有了知了

的鸣叫,山鸟的啼鸣,诗人才感到更加幽静,诚如钱钟书先生在《管

锥编》中指出的“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第四,诗人的情趣在幽静,所以,笔下不是死寂、沉寂、寂静,

而是处于清静的状态,并且给人以幽雅的感觉,这是依然充满生命活

力的所在。写蝉,写鸟,而且蝉在噪,鸟在鸣,目的就在于此。后来

王安石在《钟山绝句》之一中作了另一番描写:“涧水无声绕竹流,

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就没有幽静

的感觉,不能说不是模仿的失败。

第五,这两句出以工整的对句形式,读起来有一种整齐美。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若耶溪这样幽静的境界,激起我回乡隐

居的情思,使我为长期在外做官感到伤悲。“此地”一顿,将上述描

写和感情作一汇总,转入对今后生活的打算,自然贴切,“动”字下

得传神,这是其一。景色宜人,却使诗人引出悲绪,实际上这是从反

面着笔,说明若耶溪美景给人以喜情,仅仅没有点明“喜”字罢了,

这是其二。诗人游若耶溪的目的在赏心悦目,孰料游完却激起归隐若

耶溪的念头,说明诗人长年在外做官并不得意,故“游”前着一“倦”字,这是其三。这样的收结,也明白地告诉读者,王籍是会稽郡人。

此诗之后,描写若耶溪的诗作持续涌现,而且或多或少受了它的

影响。如崔颢《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挠向馀景。”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挠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篇四】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越人歌

佚名〔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

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

唱了一支歌。原文汉字注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

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

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

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

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与越人缠绵一夜,“行而拥之,举绣被而

覆之”。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我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

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被认为是借鉴了其“兴”的修辞手法。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

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

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

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

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

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

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

的心情实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

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

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所以这种情感抒

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

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

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

表达,所以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

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这种谐音双关对后

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

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

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

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

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

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五】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赏析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

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

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

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

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

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

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逐步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

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

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

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

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个形象。内心真情流

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

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

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

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

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

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但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

纯洁无瑕。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

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

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

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

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

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能够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笑从

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何

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经典唐诗宋词精选100首赏析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它们以其深邃、含蓄的意境、优美的诗歌语言,影响着世代文化的传承。百花齐放的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精神和情感的魔力。而宋代的词则更加注重曲调的优美和曲式的华丽,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无尽的意境和感动。 下面就是本人精选的唐诗宋词100首及其赏析,让我们一起欣赏: 【唐诗】 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以写饮酒来发表自己的个人独立精神,传达了“出门如此,亦何足挂心”的态度。文章笔力雄健,雄浑有力,豪气干云,充满了对生命的欣赏和追求。 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描绘了山川壮丽景致,表达了诗人的境遇和境况。杜甫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篇,抒发自己的苦痛之情,表达了人生的颠沛流离。同时,此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追求。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曲未成,笔下诗先谗。 杞梓悲黄鹤,湘灵病白翎。 谁知青山外,天寒有人行。 诗中所赞美的是一位异乡游士的归来。琅琊王昌龄被贬为远方,但他在那里仍然热爱祖国,忠于尽职的责任。杜甫以诗歌的方式,传递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他远行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天寒有人行”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展现了对那些勇敢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人们的赞美和敬仰。 4.《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人月。 喜看稻菽当窗长,思飞散鸟急如射。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优美的唐诗宋词及赏析 1:《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简析】: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确实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2:《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简析】: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 韩升卿。韩愈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其人。 这是首惜别诗,但一开始却从上次的别离说起,接写此次相会,然后 才写到叙谈和惜别,描写曲折,富有情致。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 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 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下文的问年,正与此照应。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 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 会不易。假设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 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 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 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杜甫《羌村三首》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是写乱离中回家后和妻子儿女相见时的心情。乍见二句,和杜诗的用意相仿。乍见,不仅是说刚刚相见,而且还含有出乎意料、突然相见的意思。 由于别后相会不易,所以见后才喜极生悲;由于别后时间隔得太长,所以 相见以后才互问年龄。各问年,不仅在感慨年长容衰,也在以实证虚,说 明翻疑梦的境真情真。 3:《春宫怨》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精选15篇) 古诗的鉴赏1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2、《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6、《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7、《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假设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古诗的鉴赏2 〔1〕黍离语出《诗经o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慨,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3〕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4〕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答复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_意境最美的诗词

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_意境最美的诗词 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的古诗词经典鉴赏,供大家参考。 唐宋的古诗词1 望月怀远·赏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望月思念远方亲人,表达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始两句诗人用朴素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月亮初升的景象。海面上冉冉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诗人此时想,与自己远隔天涯的亲人们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诗人由景入情,自然过渡联想到家中的亲人。在这里本应该是诗人非常想念亲人,而诗人却对面着墨,想到亲人在此时也在思念他的情形,可见诗人构思之巧妙,同时,亲人思念他的情形写得越清晰,表明诗人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越深切。其中一个“生”字,运用得非常生动恰当,动感十足。这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一样的精妙。“天涯共此时”暗用了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意,这句话之前的“海上”、“天涯”勾勒出的壮丽画面,使这一句“天涯共此时”展现的境界更为辽阔明朗。第一句写的是望月实景,第二句是诗人自己想到的,诗文在开始便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定格了整首诗的环境背景,总揽全诗,而之后的抒情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诗人由前面的想象又转到现实生活,写诗人望月回来想要就寝却无法安眠的心理。这两句的意思是,多情人抱怨这漫漫长夜,一整夜对月相思,无法入眠。诗人因为

古诗的意境美赏析

古诗的意境美赏析 古诗的意境美赏析 1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是唐诗,又是诗中的瑰宝,最为灿烂辉煌。我们一代以一代的孩子,都在唐诗的熏陶下长大的。 咏鹅和画鸡都与动物有关,趣味性很强,而且人们早就对咏鹅一诗耳熟能详,基本能背诵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这首咏鹅诗因其朗朗上口且意境优美而流传甚广。不管是在工厂城市还是乡野山村,不管是在百岁老人还是三岁稚童之间都广为传诵。而且好多学唐诗的教本都把它放在开之首。所以,一直以来鹅这个东西之所以那么高傲,连走路都颇具明星气质,完全得益于这首诗的功劳。咏鹅是一首古诗,用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鸣叫时的声音及神态;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一身洁白的羽毛,浮在绿绿的水面上,一双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表达了作者对鹅十分喜爱的情感,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鸡谐音吉,如遇鸡年,往往吟鸡诗,带来的将是晨光般的希望。画鸡是明代唐寅写的七言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作者抓住了公鸡外形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以及它洪亮的打鸣声,表达了诗人喜爱大公鸡的思想感情。在咏鸡诗中,鸡画上所题的鸡诗,使诗意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画诗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强了情景相辉的艺术效果;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鲜,不仅能吟咏鸡上诗,且将笔下的鸡画得活灵活现。他曾画过一幅秋柳雄鸡图,并在画上题诗云:凉叶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画家借助题画诗,给画面注入了活力,收到了诗画辉映的效果。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也。 古诗的意境美赏析 2

古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 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 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2、《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挚情意。“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

意境优美的古诗及赏析

意境优美的古诗及赏析 【篇一】意境优美的古诗及赏析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能够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以前赞叹

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 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 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 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 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 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 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 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呃生活 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 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 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 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能够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 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仅仅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 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 蕴丰富,耐人寻味。 【篇二】意境优美的古诗及赏析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 唐宋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一笔,是珍贵的文化财富,学习唐宋诗词有利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供大家参考。 唐宋优美古诗词1 清明夜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注释 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②砌(qì):台阶。 ③独:独自。 ④回廊:回旋的走廊。 ⑤遥:遥远,远远。 ⑥看花:赏花。 【赏析】 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第三句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

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第四句,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妙在未写清明之夜的清冷,却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别有韵味,此诗取材,构思都别具一格;此诗也展现了诗人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的微妙心理,但无一字直抒胸怀,而诗人惜春之意无疑自显。 【创作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这首诗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诗人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诗人的真正心意。 唐宋优美古诗词2 塞上听吹笛高适

八首意境很美的冷门诗词,领略不一样的唯美诗词

八首意境很美的冷门诗词,领略不一样的唯美诗词 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且古诗词用词考究,让人很容易就被带进作者的意境中感受古诗句的唯美意境,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的相关资料吧。 1. 《越女词五首其三》——唐·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赏析:采莲女看见别的船上的客人时便唱着歌掉转船头,伴随着欢乐的歌声将小船划入荷花丛中,并假装怕羞似的不再出来。这位女子性格内向,虽然也怀有春心,却把这种情感深藏在内心,有点羞羞答答的。但其内心荡漾的春潮还是无法全部掩饰住的,诗人早已窥破其内心的隐秘,否则怎能写出“佯羞不出来”的诗句呢? “佯羞”二字极精彩,将少女欲看青年男子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与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透过这两个字,仿佛可以看到在密密层层的荷花丛中,那位采莲的姑娘正从荷花荷叶的缝隙中偷偷地窥视着客人。鲜艳的花朵与美人的脸庞相互映衬,这和谐美妙的景象真令人魂梦心醉。于此可以看出,这首小诗虽很浅白,但蕴味却很隽永。

2. 《清平乐》——南唐·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赏析:这首词中写“双燕”、“垂柳”、“落花”,这些都是暮春时节的特有风物。还写有“雨晴烟晚”。“新月眉弯”,这些都是傍晚的景象。但这首词绝对不是单纯写景制作,它通过暮春晚景的描写,以表现闺中人的淡恨轻愁。 这首词末两句不能简单的看作是客观风寒刺激的反应,而是闺中人主观意志的真实流露。时值暮春,春事将尽,绿肥红瘦。她意识到“落花风”吹落了大地的春花,也将吹落她的年华。不免产生红颜易老的感慨。 3. 《晚泊岳阳》——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赏析: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欣赏_意境最美古诗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欣赏_意境最美古诗词 诗是描写人的精神活动,感情生活,心灵状态的文学样式,诗歌教学对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欣赏,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1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的方向是纵,水流的方向是横。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冲就横在水中了。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所以格外生动。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 【注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小学语文古诗词2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古诗今译】 黑暗的林中风吹草动,将军深夜拉动了强弓。黎明时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深陷在巨石中。 【名句赏析】——“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这是卢纶反映军士生活最有名一首诗。塑造了一位将军的勇猛形象,篇幅极为简短,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两句写黑暗的夜晚,林深草密,惊风阵阵。诗中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为将军拉弓射箭的壮举作了铺垫。传说汉代名将李广出猎时,远远看到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一只猛虎,急忙拉弓射去,箭头居然稳稳地扎入石头之中。这里借用李广的故事,来形容将军的勇猛和神力,的确是非常恰当的。全诗语言精练准确,描写生动传神。 【注词释义】 引弓:拉弓,开弓。 平明:清早。 白羽:本指箭秆上的羽毛,这里借指箭。 没:陷入。指箭射入很深。 小学语文古诗词3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古诗词赏析(完美版)

古诗词赏析(完美版)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 它们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富有情感的内涵感染着世人的心灵。本文将以完美的方式对几首经典的古诗进行赏析,带您领略古人的智 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 展现了诗人独具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的前两句以“床前明 月光”为引子,通过明月光的照耀,将读者带入寒冷的冬夜,创造出一 种静谧寂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 了诗人思乡之情。通过这四句简单的文字,诗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和对月光的痴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引发对故 乡的思念与思考。 二、《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通过写景的方式展示了诗 人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胸怀的博大情怀。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 河入海流”一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形容了人间的壮丽与广阔。而“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进取、追求知识的心态,鼓 励读者要不断超越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文 字勾勒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追求意境,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三、《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寒冷冬日江雪景 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处寒江的孤寂与超然情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以雪后的寂静和清冷景象展现了江雪的幽深和寒凉。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通过描绘一个老人孤舟独钓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和追求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意味深长,通 过对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江雪之境。 四、《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之涣的另一首名篇,通过写景的手法表达了 别离之情。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绘出一

中国古代唯美古诗词赏析5首

中国古代唯美古诗词赏析5首 “赏析”部分进一步诠释古诗词的意境,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除了能为学生提供有关古诗、文言文的学习辅助资料,也带领学生品味诗词文言的语言美、文字美,进入诗人心境。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唯美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 逢入京使·赏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年(749),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岑参为节度使府掌书记。岑参第一次踏上西域恶劣的征途,此诗写的是诗人在去西域的路上遇到老乡的情景。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诗人看到的景色。诗人离开长安已经有好多天了,回头望长安的家园,只觉得长路漫漫,无边无际。“东望”点明了诗人所在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这句话勾勒了诗人眷恋家乡的情态。诗人思忆家乡的亲人不禁泪流满面,沾湿了襟袖。这里“泪不干”,是一种夸张手法,自己突然在外地遇到了家乡人,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以致泪流不止。这句话也为下文诗人捎家书做了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和老乡在路上偶遇,没有纸笔,也来不及写信,就请老乡给家里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吧。 “无纸笔”表明两人行色匆匆,偶然在路上相遇。如果此时诗人有纸和笔该有多好,这样诗人就可以畅快淋漓地在纸上一抒自己的思乡心情了,但是,诗人却没有,那就捎个口信吧。此时,诗人心中既有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也有对未来前途的期盼,心中百感交集。但最后这一句简洁有力的话也表现了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这首七言绝句,不事雕琢,语言简洁自然,感情真挚,深入人心,将深沉的情感凝练在泪沾衣襟和托乡人捎口信这两个动作中,语约而义丰,让人回味无穷。 【后人点评】

5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句句深情,惊艳了时光

5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句句深情,惊艳了时光 1.《折桂令·春情》 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此曲写得真挚自然,纯乎天籁。题目为春情,写的是少女的恋情。首三句说少女害了相思病,不能自拔,感情波澜起伏。三、四、五句写少女相思的病状,用浮云、飞絮、游丝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离,十分贴切。六、七句写病因,游子一去,徒然留下一缕余音,彼此没法相见,只有望穿秋水地盼望。最后两句点出相思病最难捱的时刻,灯半昏,月半明,夜已阑。半明半暗的光景,最能勾起相思之苦。 2.《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首恋情诗是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诗中所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皆然心态显是力透纸背,那些寻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规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当中,表现了一种追寻的热切和悲哀的失落。

3.《绮怀》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4.《浣溪纱》 清代: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首《浣溪纱》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悼念亡妻之作。卢氏出身名门,娴雅端庄,自小受到诗书熏陶,知书识礼。两人珠联璧合,婚后鹣鲽双飞,恩爱甚笃。然而,纳兰容若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康熙十六年五月,结婚才三年的卢氏因为产后受寒不治身亡。这给刚刚二十三岁的纳兰容若以莫大的震撼和打击。风流倜傥、至情至性的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写下了众多悼妻之词,《浣溪沙》便是其中最为动人肺腑的不朽之作。 5.《长相思·折花枝》 明代: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这首小令从花枝写到人间的相思。上片写折花枝、恨花枝,因为花开之日,恰是人去之时,已见婉折;下片谓怕相思却已相思,且其

最美古文赏析五,意境淡然的十首古诗词

最美古文赏析五,意境淡然的十首古诗词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情感就是淡然相处,默默相对,如溪水之清澈,似圆镜之清亮。累了、困了,就静倚一隅,给心灵以一片淡然。任清风徐来,揽香入怀;把心结打开,爱如大海。精选十首意境淡然的古诗词。 1、早秋山中作唐代: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赏析: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 2、野步宋代: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幽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3、约客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淡然面对。 4、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赏析:“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

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5、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6、淮中晚泊犊头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夜里船泊牧犊头,人静潮涌,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7、浣溪沙宋代:黄庭坚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赏析:词人没有简单地去描写自己的动作,而是用猿、鹿的神态和杜鹃的反应,客观地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自信,闲适,意趣潇然。 8、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赏析:诗的最后两句承上文写乡思,诗人能在边塞字斟句酌,从容吟诗,仍流露“闲”字,而新诗未足即被乡梦打断,写“闲”中乡思愈切,十分符合闲居异地的生活情调。 9、夏日宋代: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

唐宋优美古诗词名篇欣赏_意境优美的古诗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也是古诗词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创作了大量优美的古诗词名篇,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 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唐宋时期具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名篇。 1.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美景象,表达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豪情壮志。诗中的“更上一层楼”是对追求更高境界和更大成就的期许,使人感受到无限的向上力量。 2. 【唐】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长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民族遭受战乱的深深悲痛之情。通过描绘河山壮丽和壮士抗争的场景,表达 了作者追求国家安定、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 3.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死的感悟。 通过描绘草原的瞬息万变和生命的不息不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量 的讴歌和对希望的追求。 4.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以明月为意象,表达了对追寻真理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渴望。通过直接对话天空和月亮的形式,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追问和无尽的 思考。 5. 【宋】杨万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词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深刻感慨。通过描绘长江浩渺的景象和人生起伏的变迁,表达了对岁月无情 和人事沧桑的思考。 以上只是其中的几首唐宋时期优美的古诗词名篇,每一首诗词都有 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些诗词不仅展示了作者 的才华和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它 们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文学价值,更是因为它们所传递的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doc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且诗词在语文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一:《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精选5篇)

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 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精选5篇) 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小编在此整理了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篇1】 1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2醉翁亭记 欧阳修〔宋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比较经典有意境的古诗词【篇2】 1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一作:断肠)

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在诗词中,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下面是分享的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精选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赏析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本词是伤春之作。 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