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四章第5节色散

辅导科目

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讲义类型基础版(适用于考试得分率低于60%的学员)

教学目的

1、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2、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4、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5、通过观察实验,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

重、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授课时长建议授课时长2小时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

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新知讲解】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的光。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为光谱。

结论:

(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假设:将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将一束绿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实验现象: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色光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单色光和复色光:我们把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称之为复色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白光进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室外的大屏幕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的。

色光的相加混色: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靛;红+绿+蓝=白。

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成黑色。

3、物体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能使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通过,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能透过所有色光的物体是无色透明的物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就显示白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就显示黑色。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能够吸收所有色光,有色物体只有在白光和同种颜色色光的照射下才会显现出本来的颜色。

4、在红光、紫光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紫外线。

(1)红外线:一切物体不停地发射红外线。1800年,美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红外线。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

①特点: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红外线的穿透能力比较强。

②用途: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如红外线烤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霸用红外线取暖;医学上用装有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的照相机给人体拍照,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步枪瞄准器上的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等的红外线遥控器。

(2)紫外线:太阳光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1802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可见光谱地紫外部分发现了紫外线。

①特点: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菌;荧光效应。

②用途: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可以用紫外线灯来灭菌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紫外线进行有效的防伪。

注意: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地球大

气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人和生物。

另外,除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之外,看不见的光还有X射线,射线等,他们都是电磁波,只是波长和频率不同。

※例题

【例1】“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C

【例2】光的颜色之谜是由下面哪位科学家揭开的()

A.牛顿B.托里拆利C.伽利略D.焦耳

【答案】A

练习

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答案】C

2、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因为桃花发出了红光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性状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和“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具有热效应

C.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选择薄的玻璃片进行实验,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D.我们所看到的“红花绿叶”,那是由于花吸收了红光、叶子吸收了绿光

4.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迅速上升

5.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铅笔好像被水面“折断”

B.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

11.冲印相片一般要在暗室里进行,但暗室并非完全无光,而是用一亮度较低的红灯照明。

如果工作人员穿的是蓝色衬衣,那么这时看上去衬衣的颜色大体上是

A.蓝色B.黑色C.红色D.白色

12.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上观察到“红嘴鸥在水里飞”,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会造成光的污染,是由于光滑玻璃表面产生漫反射的缘故

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D.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可以组合成任意一种色光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纸上写红字,在红色的灯光下很容易辨认

B.白纸在黄色灯光的照射下看起来仍然是白色的

C.我们看到不透明的红色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

D.自然界绝大多数彩色光都可以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14.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让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A.区域①能升温,区域③能识币

B.区域②能升温,又能识币

C.区域③能升温,区域①能识币

D.区域①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15.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D.

16.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发现红外线的存在。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呈现效果,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在三棱镜放一张红色的滤色镜

B.将白屏换成红色的

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D.再增加一只三棱镜

17.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

(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的。(选填“变化”或“不变”)

(2)图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组成的。

(3)在各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红光能传得很远,因此用红灯表示危险的信号效果明显。红光的波长在630 nm至780nm之间。则630 nm=

m。

18.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_______ 、__________两种色光二极管;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2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___ m。

19.将红、绿、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图甲),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色。

20.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

【课堂总结】

【家庭作业】

1.紫光外侧有人眼不可见的光,叫做,最早发现这种物质存在的科学家是德国的;验钞机利用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的原理制成,医院常用紫外线

,适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引发。

2.某班同学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多种色光,如图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光,一位同学用绿纸将光屏包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光。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其主要特性是效应。

3.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如图,在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上一块透明的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呈现色光。

4.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棱镜对_______(“A”、“B”)的偏折作用更强。

(2)由此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可以把光屏上的光大致分为7种颜色:红、橙、黄、绿、蓝、_______、紫,A处应该是________光,B应该是_______光。5.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夜间,点亮的电灯照在桌面上,如果我们看到桌面呈绿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灯光是白色,桌面是绿色

B.灯光和桌面都是绿色

C.灯光是绿色,桌面是白色

D.灯光是蓝色,桌面是黄色

10.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

11.通过下列活动及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得出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是

A.晴天,洒水车洒水时看到的彩虹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出现彩色的光带

C.白天,看到彩色焰火

D.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观察到彩色的鹦鹉

12.每到盛夏人们就会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

A.日食形成B.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观看镜子里人的像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20.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紫光B.红光C.橙光D.黄光

21.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22.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3.2016年5月某日上午,在广元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的大圆环,非常好看,许多人纷纷拍照留影。关于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可以由下列哪种物理规律解释

A.小孔成像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发射D.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物理

第5节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了解不同颜料混合后得到另一种颜色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揭开光的颜色之迷。 (2)探究色光的温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体验透明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4、光的色散实验演示。 5、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6、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的演示实验。 7、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三棱镜、铁架台、光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 2、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彩色电视机,一盒颜料,红色,绿色,蓝色的透明胶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 过渡语:沿着水雾的方向我们会看到一条美丽的人造彩虹,绚烂的色彩是如何出现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51页“色散”,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这种现象叫光的。 (2)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而产生的。 2、阅读教材第52页“色光的混合”,完成下列问题: 色光的三原色为、、。 3、阅读教材第52-53页“物体的颜色”,完成下列问题: (1)颜料的三原色、、。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二)探究与精导 过渡语:不管是美丽的人造彩虹还是雨后的彩虹,这些美丽的色彩都是太阳光的颜色,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五光十色,这些美丽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点1 色散 动手做课本51页“演示色散”,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屏上又能看到什么?完成下列问题:(1)白光通过棱镜后,(填“改变”或“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 (2)当彩色光带通过另一棱镜我们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会聚成。 结论: (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形成。 (2)白光(填“是”或“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光的色散原理:。 【教学训练】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教学点2 色光的混合 1、彩色电视机里,把红色的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的是颜色的光;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通过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三色光的适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物理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②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原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③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色散现象,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 【教学难点】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原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学习法、观察法 【教具学具】 三棱镜、各种白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录像。(包括早晨日出现象,雨过天晴出现彩虹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你有没有想过阳光是什么颜色,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可能与光的色散有关)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通过播放生活中的色散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色散,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色散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 过渡语:下面就用我们今天要学得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1、探究一、演示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请同学仔细观察白屏上的光带,颜色依 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学生活动:得出白光不是单纯的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 设计说明:对于这个比较抽象得知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得出结论,容易理解而且可以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探究二、教师活动:解释不同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反射、吸收和 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演示实验: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色散成七种色光。 ①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只留下红色,其他色光都被玻璃吸收了。学生亲自观察并 得出结论。依次用蓝色玻璃、绿色玻璃做实验。 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得色光决定。 设计说明:学生亲自体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容易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如果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只有被红光照亮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都是暗的。同样换成其他颜色的纸,重复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换成白纸和黑纸重复做实验。 设计说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辨、质疑和完善。 2、探究三、实验演示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由于该实验条件不容易满足,所以利用多媒体 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 结论: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四章第5节色散 辅导科目 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讲义类型基础版(适用于考试得分率低于60%的学员) 教学目的 1、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2、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4、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5、通过观察实验,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 重、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授课时长建议授课时长2小时 教学内容 【课程导入】 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新知讲解】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的光。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为光谱。 结论: (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假设:将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将一束绿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实验现象: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色光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单色光和复色光:我们把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称之为复色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白光进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室外的大屏幕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的。 色光的相加混色: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靛;红+绿+蓝=白。 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成黑色。

4.5光的色散教学案

班级姓名 4.5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撰写人:李振香审稿人:徐清涛序号:22日期:2012.11.13 课前预习: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 预习检查:关于压在玻璃板下的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看到的字比它的实际位置高 B、看到的字比它的实际位置低 C、看到的字与它的实际位置一样高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4.能够准确判断物体的颜色 学习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3.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学习难点: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3.色光的混合。 探究一、光的色散 1、照右图那样,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 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 . 结论: (1)太阳光是,它通过棱镜后被 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 的。 (2)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形成的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温馨提示:(1)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的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2、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你知道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 巩固练习 1.夏天,大雨过后,天空挂着一道彩虹,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A、平面镜成像 B、光的色散 C、光的直线传播 D、人眼的幻觉 探究二、色光的混合 1.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所以:(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光的色散 》教案 (公开课教案)2022年人教版 2

第五节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探究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分解太阳光,进行色光混合的实验中,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并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开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开展意识,养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 2、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混合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用: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陀螺、放大镜、电视机、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水槽、平面镜、白纸、三棱镜、白屏、课前搜集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二、光的色散 【视频】如下图,在“五岳〞之首泰山上,历史上曾屡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光产生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知光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设疑】神奇的“佛光〞真的是活佛显灵而产生的吗?如果不是佛光普照,那么你知道它形成的科学道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4-5光的色散 【创设情境】雨过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彩色的桥〞悬挂在半空中,同学们想不想现在就亲眼目睹美丽的彩虹呢? 【过渡】想不想亲自动手再现一次“彩虹桥〞呢?我们也可以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然后照到白屏上来试试看。 【学生分组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折射出的光照射到白屏上,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动 手操作的欲望〕 【成果展示】通过以上现象能够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增强信心〕 观看“佛光〞图片: 感受神奇并思考产生的原因。 充满期待和疑惑: 又不是雨过天晴,怎么能出现与彩虹一样的呢? 练习使用三棱镜: 学生动手探究实验 惊奇地发观: 在白屏上也出现了彩色的光带 各小组积极展示 1、太阳光是白色的,它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2、这个实验同时也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 光的色散(含教学反思)

第5节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 2.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用具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 情景导入 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 说明:也可通过播放与光的色散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图片来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 探究点一色散 情景介绍: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光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dispersion),这才解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出示三棱镜让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点评:透明的,有三条棱。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 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播放色散图片: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5节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领域: (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单色光、复色光、三原色光等概念; (2)初步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解释简单的有关物体的颜色现象。 2、能力与方法领域: (1)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渗透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讨论活动,能归纳决定的物体的颜色主要规律; (3)学生能根据实验目的、步骤和要求,使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完成较简单的实验任务;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领域: (1)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感; (2)养成主动关注周围世界,乐于思考和想象的学习习惯; (3)形成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 教学难点: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三棱镜,屏幕; 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 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实验报告 纸。(4人/组)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 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某某教育出版的8年级实验教材。《光的色散》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为:光的色散、颜色。本节教材的教学意图是将物理知识融于观察实验中,但由于本节内容是属于知道级的教学内容,只安排了一教时,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光的色散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色散现象。探究“颜色之谜”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实验新颖,饶有趣味,教师通过提供实验报告,适当引导,而在实验报告中,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自主愉快地学习,培养动手技能、实验观察、知识探究的能力,归纳物体“颜色之谜”。初步形成“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描述):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然而,在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里,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有灯光 的照射,则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看到那里的物体及其色彩。这一现 象证明了一条什么规律? (引导归纳):有光才有色,没有光就没有色。 (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周围的物体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一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4-5 光的色散(含答案解析)

专题4.5 光的色散 课前预习 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知识点一: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例题1】(2018•泰安改编)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色散”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答案】D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 (3)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 (4)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 1.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可以复合成白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3.光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4.红外线 (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红外线。 (2)任何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3)热作用强是红外线的主要特征。此外,红外线还可用于红外遥感等。 5.紫外线 (1)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能量辐射叫紫外线。 (2)紫外线有较强的生理作用,此外,紫外线还有荧光效应等。 知识点1:光的色散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才揭示了光的秘密。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带

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 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例】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不但改变了光的,而且可分解成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答案:传播方向;色散 点拨:白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其传播方向将发生变化,由于组成白光的七种单色光的偏折能力不同,故经棱镜折射后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 知识点2:色光的三原色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如图所示。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绿、蓝 C.黄、绿、蓝 D.红、黄、绿 答案:B 点拨: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我们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 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叫做太阳的可见光谱。在红光和紫光之外的部分都存在一种人们看不见的光,红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红外线,紫光之外的部分称为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而且红外线能辐射热量,说明红外线具有热作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红外线的特性: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②红 外线的主要作用是热作用强。红外线的应用:①红外线快速测温仪、利用“热谱图”诊病、红外线夜视仪、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4章第五讲: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色散 教学内容 模块一、基础知识点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2、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从小到大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 注意:不同的单色光经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知识点二:物体的颜色 1、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产生白光, 不等比例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光。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思考: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无数个可以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2、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3、根据光线能否适过物体,可分为不透明物体和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现象分析:(1)无色透明的杯子能透过所有(部分/所有)色光:白色的瓷杯可以反射(吸收/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的瓷杯吸收(吸收/反射)所有的色光。 (2)白光照射到苹果和树叶上。红色的苹果只反射红光到人眼,其他色光被吸收绿色的叶子只反射绿光到人眼,其他色光被吸收。白色的背景反射(吸收/反射)所有光,黑色的果梗吸收(吸收/反射)所有光。 (3)一个男演员戴着白色礼帽,穿着红色上衣,黑色裤子,当只有绿色追光灯照着他时,台下的观众看到绿色帽子,黑色上衣,黑色裤子。

(4)滤光片:滤光是透明(透明/不透明)的,与滤光片颜色相同(相同/不相同)的色光能过,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 ①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红色苹果和黑色叶子。苹果反射的红光能(能/不能)适过红滤光片,叶子反射的绿光不能(能/不能)适过红滤光片; ②通过绿色滤光片看到黑色苹果和绿色叶子。苹果反射的红光不能(能/不能)过绿滤光片,叶子反射的绿光能(能/不能)适过绿滤光片; ③通过蓝色滤光片看到色苹果和黑色叶子。苹果反射的红光不能(能/不能)过蓝滤光片,叶子反射的绿光不能(能/不能)过蓝滤光片。 4、总结: (1)光源颜色由自身发出光的颜色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 (3)透明物体颜色,是由透射光的颜色决定 知识点三:红外线和紫外线 1、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思考:将灵敏温度计放到色散后的色光处,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将灵敏温度计放到色散后的红光以外的地方,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 红光以外 有 (有没有)能量辐射,人眼看不到(能看到/看不到)。 2、红外线: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之外的光叫做红外线; 说明: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②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强/弱); ③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不发光物体光源物体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第5节光的色散教案

4.5光的色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3)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存在; (4)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应用和防护;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尝试运用转换的方法将不可见的事物通过其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不可见光。 2.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具:多媒体等。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回答: 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

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简单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一般不等(空气中大)]。 [思考] 白光射到玻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想) [多媒体展现图片] 以下这些你见过吗? [思考] 你见过彩虹吗?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你画过这样美术作品吗?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引入] 同学们今天学完第四节光的色散(板书)就能完整回答这些问。 (二)进行新课 [想一想] 太阳光是白色的,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大家猜猜看) 我们用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光的色散 同学们看课本图4.5-1/2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不是怎样,我们用以下实验来探究它们。 [演示]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照下图乙那样,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 8 [现象](1)在演示图甲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在演示图乙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光的色散的原理:光的折射。 现在同学们清楚了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吧?[多媒体播放彩虹的形成] [提问] 白色光可以得到七色光,那么七色光混合又怎样呢? 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基色

光的色散教案(5篇)

光的色散教案(5篇) 光的色散教案1 光的色散教案 一、教析分析指导 1、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进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__观察和实验。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 难点:光的色散的探究。 二、教学器材准备: 三棱镜、光源、投影器、光屏、红、绿、蓝玻璃纸、电筒等。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物态变化两章的学*,已经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实验

条件的控制等,教师要适时指导。 四、教学模式:阅读、讨论、探究。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白光是由红、橙、绿、青、蓝、紫七种色组成的,了解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 ②知道光具有能量。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能力。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对比法研究光的与颜料的混合的不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发光体的名称和它们的颜色,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光的色彩、颜色。 学生讨论回答。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54页的发光物体,并按照光源的种类进行分类;阅读信息快递。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5节 光的色散讲解与例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讲解与例题(新版)新人教版 1.初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单色光、复色光、光的三原色等概念; 2.理解色光的混合; 3.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4.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知道生活中有关红外线的应用; 5.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知道生活中有关紫外线的应用。 1.色散 (1)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明确了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复合而成的。 【例1】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太阳光穿过大气层传播路径是弯曲的 B.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向上折了 C.通过河面观赏岸边各种颜色灯光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解析:选项A、B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并没有发生白光分解成色光的现象,故AB错;选项C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错误;选项D属于光的色散现象,雨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 答案:D 2.色光的混合 既然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是否一定需要七色光才能复合成白光呢? 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1)把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就能得到各种颜色的光,这样人们就找到了获得各种色光的简便办法。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它们等量混合便形成白光(如果三原色光不等量混合,就能产生其他任何颜色)。 (3)三原色光中的任何两种等量混合都可以产生一种合成色光,合成色光有黄光(红色+绿色)、青色(绿色+蓝色)、品红色(红色+蓝色)。 色光混合规律(等量混合)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品红光 绿光+蓝光=青色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4)色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色彩来的。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格子,分别涂有能发出红、绿、蓝色光的物质,当三束电子流分别打到这三种物质上时,就发出红、绿、蓝的光。这三束电子流的强弱分别影响着三种色光的强弱,由此混合出绚丽多彩的各种色彩。看电视时,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荧光屏,就能看到屏上红、绿、蓝的光点。 【例2-1】把一个转盘分成8部分,用彩色笔交替涂上蓝色和黄色。如果快速转动转盘,将看到盘面的颜色可能是()。 A.蓝色B.黄色 C.绿色 D.白色 解析:由色光混合规律可知,黄色光不是三原色,可以分解为红色光和绿色光。与其中三原色之一的蓝色光混合后会成为白光,因为人有视觉暂留效应,当快速转动转盘时,我们看到的将是蓝色光和黄色光的混合,所以看到盘面的颜色会是白色。 答案:D 【例2-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你将看到排列的三色发光区域的色光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解析:电视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答案:A 3.看不见的光 (1)太阳光谱 太阳光可以被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照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太阳光谱(如图)。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色光属于可见光范围。 和人们有听觉范围一样,人的视觉也有一定的范围,人们用眼睛能看到的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之外,还存在分别叫做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光。 【例3-1】关于太阳光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谱就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色光的随意排列,没有一定的顺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

第5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 自上而下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色光混合一般是由光源直接发出的。多一种颜色就使光线更加明亮,所以复色光的亮度要大于单色光的亮度。如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 丰富的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按照不同的亮度混合而成。] 2、颜料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其中也包括黑色。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此物体颜色相同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三、看不见的光 看不见的光有:红外线、紫外线。 1、光谱: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叫 做太阳的可见光谱。 2、红外线 【1】、红外线的特性: (1)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3)红外线还可以遥控。 【2】、红外线的应用: (1)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2)红外线遥感; (3)红外线遥控。 3.紫外线 【1】、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 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 【4】、紫外线的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答案】A 【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 象是光的色散。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学生色散的理解和掌握,属于简单题目。 举一反三: 【变式】今年5月17日中午,我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 各色光按红、橙、黄、、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答案】绿;复色光 2.(多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专题4.5 光的色散--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第5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 _______;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________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_____。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色散色散红、绿、蓝单色光 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温度越高热作用强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蓝光LED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蓝光LED和红光LED。绿光LED组合,可以产生白色LED光源,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二、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例题2】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 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 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儿童、老人和孕妇常晒太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紫外线化学作用很强,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