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课程目录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二章语素与词

第三章词类

第四章短语

第五章句法分析

第六章句型、句式、句类概说

第七章复句

第八章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第九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一节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对汉语的认识(宏观、历史、语言内部)

九大语系中之五大语系: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

汉藏语系: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

(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汉语普通话的形成

汉语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通语、官话

2、古代书面语:主要以文言为主流,中古以后,白话开始发展

3、官话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公用口语、外国人学习北京话

4、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

5、政府的推动

●影响汉语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因素)

(参考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7-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多元性的汉文化

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百越

人口迁徙:西晋永嘉之乱,赣方言、吴方言初步形成

唐代安史之乱,赣方言基本形成,吴语和湘语分离

南宋移民南迁,客家话最终形成

2、汉字对汉语、文化的统一和维系

汉字王国、书面语(文言、白话)

3、佛教文化的影响

(1)四声理论的建立:梵语、反切

(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

(3)对汉语词汇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大量音译词进入汉语:禅、塔、佛、佛陀、菩萨、般若、琉璃、和尚、涅盘

4、近代开始的西方文化

二、什么是语法?

(一)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2)指语法学或语法著作。

●语法和语音

* 进行了认真的学

——韵律影响语法(韵律构词法、韵律句法)

●语法和词汇

例如:I’ll tell you why this is wrong.

* I’ll explain you why this is wrong

——词义影响句法

(二)狭义语法和广义语法

1.狭义的语法:同上“(1)”

2.广义的语法:指语言知识、语言能力

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语法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它代表我们的语言能力。

索绪尔、乔姆斯基都持广义语法观。

●大约公元前100年左右,希腊语法学家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希腊语语法》:“语法”,grammatikē(写作的技巧)孔颖达《左传》正义,有“语法”一词,指古汉语书面语之习惯用法。

洪迈《容斋随笔》有“句法”一词,指作文之句法。

(三)客观语法和主观语法

思考:有无没有语法的语言?

1.客观的语法

存在于语言中的一套语言构造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能没有专业的语法知识,但一定有语法正确与否的感觉——语感。

2.主观的语法

语法学说、语法著作

语法体系:是采用一定的格局,使用一定的术语来表述语法分析结果的体系。

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

分析1:主语 + 谓语动词 + 宾语

分析2:状语 + 谓语动词 + 主语

(四)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语法形式

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例如:

-ed:过去 -s:复数

-了:完成

-着:进行/持续

●方光焘的“广义形态”相当于语法形式,包括词序、语调、重音等。

2.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1)关于“意义”

区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例如:看:用眼睛注视(词汇意义)

一种动作,动词所体现出的意义(语法意义)、看+书(语法意义)关于语法意义的概括:要有形式依据。

例如:敲敲(可重叠)

敲着桌子(后附“着”)

通过语法手段来表达的意义是语法意义,或指进入结构后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2)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的进一步概括。

例如:时体范畴:完成、进行、起始等

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段(句群)

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关于词:汉语的词与英语的word

关于短语中心说:

短语+语调=句子?

例如:鸟飞跑他一身汗(句子?)

关于句子:

句子=述谓成分+指称成分+情态成分

命题 + 情态

构句完句

例如:小张很高兴地打扫了/着教室

小张很高兴地打扫干净了教室

思考:

汉语有词吗?

汉语有词类吗?

汉语有语法吗?

短语加语调就是句子吗?

评“广义形态”。

三、什么是教学语法?

(一)专家语法

对语法问题进行专门的探索和研究,揭示语言中尚未被认识和认

识不充分的语法现象和规则。解释语法和描写语法都属于专家语法。

(二)教学语法: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

教学语法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体系,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可接受性。

教学语法的特点:

1.规范性:具有相对确定的标准,比较成熟的、被多数人接受的语法原理,具有一定的刚性。

2.稳定性:涉及的观点、结论在学科里已有定论,不轻易变动。

3.可接受性:教师熟悉、学生易于接受

四、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对外汉语语法

指外国学生使用的汉语语法体系,相对于本体语法(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等)而言。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指对外汉语教师使用的汉语语法体系,是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

(三)与本体语法、对外汉语语法相比,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有何不同?

1.编写的目的不同

2.学习的对象不同

3.教学的内容不同

第二节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主要与印欧系语言相比较)

一、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英语的限定动词

“了”、“着”、“过”:类似形态标志,V+了/着/过

“了”“过”也可加在动词短语后:做好了饭、打扫干净了教室、他喝醉过

“了”在名词后:都大学生了

“着”:有着,不表时态,“着”的持续义进一步虚化

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汉语:多值对应

三、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

语序:走不出去不走出去走出去不出去走不

虚词:美国朋友≠美国的朋友吃了/着/过饭

四、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

动态助词、事态助词、语气助词、结构助词

主要特征:轻声、黏着

其他特征:不是构词或构形成分;可粘附于词或短语,语气词可粘附于句子。

其他如重动句、动结式也是汉语的特色

五、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形式动词:*进行查 *进行了认真的学 *加以改变

严肃处理共同使用互相埋怨

地名、植物名:单音的加类名

六、量词丰富

作为一种词类,量词在英俄语中是十分不完善的。一头牛,一匹马,一枝笔,一本书在英语里并没有区别。

日语中的量词使用范围单一,如“人”的计量,只有“人(にん)”;细长物,“本(ほん)”

第三节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方法及地位

一、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1.演绎法

从语法规则到语言材料

2.归纳法

从语言材料到语法规则

3.类比法

范句或句型——模仿或替换练习

二、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述方式

1.文字描述法

2.公式法

3.比较法

4.对比法

5.图表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

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规则的递归性、生成性,以简驭繁

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

翻译法:书面语的翻译、系统语法知识的讲解

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知识的指导

成人:学习、抽象

儿童:习得,1-15岁,形象

第二章语素与词

第一节语素

一、语素与音节

大多数是单音节

构成成分:有音无义

二、多音节中语素的确定:替代法

水果水果

糖果水车

白果水枪

腰果水管

◆使用替代法的两个原则:

1、双向原则:蜘蛛“蜘”可被替代,“蛛”不可。

2、意义一致原则:沙发沙滩出发

三、语素分类

1、成词语素、非成词语素

2、定位语素、非定位语素

3、名素、动素、形素

根据语素的性质,将下列词语分类:

佳丽、滥觞、氤氲、主义、流苏、啾啾、语法、

丁克、皑皑、关关、妈妈、浪漫、姐姐、星星、仅

仅、淙淙、潺潺

四、音节、汉字与语素的关系

对应于不同的层面: 音节是语音单位,汉字是书写符号,语素是音义结合体。

三者一般是对应的,但不完全对应。

1、语素与音节

(1)一个语素一个音节

(2)一个语素多个音节

(3)一个音节多个语素

2、语素与汉字

(1)一个汉字一个语素

(2)一个汉字多个语素:站、斗

(3)多个汉字一个语素

(4)单个汉字不表示语素

◆语素的历史变化

词?语素词→语素

◆语法单位的历史变化

词→语素

语素→词

短语→词:词汇化

词→短语

◆形素、词素、语素:

这三个术语同出一源:moypheme

译名不同,所指也有差异:

最早译作“形素”,指一个词内的形态成分,对应于实在意义的义素(semanteme);后来称为“词素”,指一个词的组成部分;今

一般称为“语素”,是指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

第二节词的确定

一、词义的认识

词义的融合性:不是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融合产生的新义。

白菜、领袖、马路:非线性增强

二、词的判定

1、问答:单说

2、单用:

(1)独立充任句法成分:都

(2)独立充任结构成分或表达成分:和、的、吗

3、扩展:不能扩展的为词,否则为语。

◆同形语素组合:

烙饼、红花、头疼

◆语素组合的不对称:

大米—小米

大衣—小衣

白发—黑发

三、离合词

(一)定义

有一类语言单位,其构成语素合在一起时,是一个词,扩展后成为一个短语,这类语言单位即离合词。

闭幕、参军、放学、办公、剪彩、失业、睡觉、帮忙、理发、打架、捐款

动词、动宾式离合词较多。

重动格式对离合词的解构:在该格式中,离合词倾向于一个短语(二)离合词的结构类型

1、动宾式:(1)动词如上例

(2)形容词吃惊、扫兴、费劲

2、主谓式

嘴硬、眼红、手软

他还真嘴硬(合)—他嘴还真硬(分)

别看别人有什么就眼红(合)—别看别人有什么眼就红(分)这件事真让人头疼(合)—今天我头很疼(分)

离合要保持语义的一致性

3、动补式(?)

躲开、搬动、降低、叫醒、看见

他想挽回我的感情(合)—他再也挽不回这些损失(分)

你能搬动那台冰箱吗(合)—这个箱子搬得动(分)

叫醒她,我们出发了(合)—叫不醒她怎么办(分)(三)离合词的用法

1、外国学生使用离合词的的偏误

(1)应该“离”而没有“离”

* 他帮忙我了,我一定请客他。

* 我今天洗澡两次了。

* 他讲话完,我们鼓掌着。

(2)“离”了,但是插入成分处理不完善

* 他因为考试担起来心。

* 他上过当两回。

(3)重叠形式的偏误

* 我们到操场散步散步行吗?

* 见面时我们握手了握手。

(4)与离合词有关的固定形式使用不当造成的偏误

* 请客也请客了,你就帮我吧。

* 连结婚还没结婚,孩子就生了。

2、离合词的用法(主要立足“合”)

(1)离合词后边一般不能带宾语(动补式除外)

*道歉家长向家长道歉

*鼓掌他为他鼓掌

*结婚女朋友跟女朋友结婚

*请客老乡请老乡的客

*吃亏他吃他的亏

*见面朋友跟朋友见面见了朋友一面

*帮忙他跟他帮忙帮他的忙

(2)离合词与动量成分的组合不自由

结婚三次 *结婚过/了三次结过/了三次婚

打架三次 *打架过/了三次打过/了三次架

洗澡三次 *洗澡过/了三次洗过/了三次澡(3)离合词与时量成分的组合不自由

出院出院很长时间了 *出了很长时间院

毕业毕业一年了 *毕了一年业

结婚结婚三年了 *结了三年婚

生气?生气半天了生了半天气

说情?说情半天了说了半天情

吹牛?吹牛半天了吹了半天牛

◆内部结构关系的变化:

睡觉:动补→动宾

洗澡:联合→动宾

第三节词的构造

根据词的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

单纯词合成词简缩词

一、单纯词: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

双音单纯词类型:

(一)连绵词

(二)音译词

(三)叠音词

重叠音节:汹汹、猩猩、淙淙、潺潺

二、合成词

(一)复合式

判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有时更看重语义标准

龟缩、雪白、肤浅、蚕食

心酸、口吃

夏至、夏收

(二)重叠式

语素重叠:哥哥、星星、暗暗、久久、仅仅、偏偏

◆叠音词、重叠词、词的重叠式的辨析

叠音词:音节重叠;单音节形式无意义,或与双音节形式意义没有联系。

重叠词:语素重叠;单音节形式与双音节形式意义相关。

古人称之为“重言”

“奶奶”是叠音词吗?

(三)附加式

词缀: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本身不能独立

成词。

前缀、后缀、中缀

词缀的来源:大都是由词根语素虚化儿来。

类词缀:处于有词根语素向词缀语素发展的中间阶段,相对于典型的语素来说,意义还没有完全虚化。

(一)前缀

1. 比较典型的:

第、初、老、小、阿

问题:

老虎、老鹰、老鼠中的“老”能类推吗?

老张、老王中的“老”能表情吗?

老人、老家中的老是词缀吗?

2. 类前缀

英语中有对应的:

准、类、分、超、单、双、前、泛、后、次、亚、非、反、半

超:super 单:mono 双:bi / di 反:anti 半:semi

汉语独有的:

见、伪、自、相、打

(二)后缀

1. 比较典型的:

子、头、实、当、道、腾、化

问题:

老子、孔子、莲子、鱼子、山头、船头、秃头中的后一语素是词缀吗?

2. 类后缀

指人的:家、师、工、匠、倌、长、员、星、手、者、迷、友、民、户、盲、夫、汉、翁、族、佬、徒、蛋、虫、鬼非指人的:物、品、体、件、器、具、机、种、别、处、度、率、法、线、带、坛、界、业、角、派、学、论、观、气、感、性、热

式、型、然、悠、化

溜溜、乎乎、冲冲、沉沉、油油

(三)中缀里、得、不

●词缀的功能:

1、构词功能

2、指示词性

●将短语语素化

大国沙文主义者、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论

“妻子”结构形式的变化:

联合短语—联合式复合词—偏义复词

三、简缩词

(一)提取型

北大:北京大学军属:军人家属影星:电影明星

(二)截取型

(三)共戴型

理工科:理科、工科

(四)概括型

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第

三章词类

第一节词类概说

一、词类和词性

词类:词的语法分类

词性:词的语法属性,词的语法归类的结果。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一)各种标准

1、意义标准:

红:做谓语、受“很”修饰、可重叠

红色:做主语、宾语

意义一样,但功能不同。

2、形态标准数、时

3、语法功能

分布组合能力

三、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操作手续:

首先根据词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将汉语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然后将叹词、拟声词作为特类处理(非实词,非虚词);

接着根据组合能力将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

最后将代词独立出来。

词类表

说明:

1、体词、谓词、加词

体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的一类词。

谓词:主要作谓语,有时也做主语、宾语的一类词。

加词:不能作谓语,也不能作主语、宾语,只能作修饰语的一类词。

2、为什么实词三分?

(1)区别词问题

区别词不能作谓语(故不能归入谓词),也不能作主语、宾语

(故不能归入体词)。

区别词归入虚词也不妥当,因为其可以作句法成分。

(2)实词二分问题

二分过于狭窄,一些矛盾被掩盖了。

3、为什么将叹词、拟声词作为特类?

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

但是:

滴答滴答的小闹钟

哇哇地哭

震得哗啦哗啦的

枪声,砰砰砰

4、为什么将代词独立于体词、谓词、加词之外?

代词是个封闭类

代词与所替代的词语法功能相同,因此功能不固定: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

替代性。

5、词的跨类问题

(1)兼类

一个词同属两种词类,但词汇意义不变。

“代表”

(2)同音词??

发音相同,书写相同,意义无联系或没有密切联系。

“光”

(3)词的活用

别太近视眼了

你不怎么喜欢猫对比:你怎么喜欢上猫了?

(4)词的借用

一杯水、两车煤、咬一口、画一笔

第二节名词

一、名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可受量词修饰,一般不能直接受数词修饰。

2、一般不受副词“不”“很”修饰。

3、名词本身没有单复数的区别,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样的。

一棵树、两棵树

4、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定语、宾语。

二、名词的分类

专有名词个体名词

可量名词

普通名词集合名词

名词分类系统不可量名词

方位名词

时间名词

处所名词

说明:

1、专有名词:独一无二的事物。(思考:专有名词可以计量吗?)

2、普通名词

(1)可量名词

A. 个体名词

人、手、树、桌子、售票员、朋友

B.集合名词:

书籍、车辆、树木、枪支、船只、马匹、银两

不可加个体量词,可加集合量词:一部分、一些、一批

(2)不可量名词

不用数量词修饰

良心、人品、年华、赤子、眉头、语文、商业

思考:名词的位置与计量

跑了两只老虎

北京动物园的那两只老虎也跑了

老虎是一种动物

三、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

谓语、状语、重叠

(一)部分名词可以充当谓语

1.表示姓名、长相、类属、身份的名词,可直接作谓语

《阿Q正传》作者,鲁迅。(对比:《阿Q正传》作者鲁迅)

那个老爷爷,驼背。

我的这件衣服,名牌。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2. 表示籍贯、民族、服饰、性格、职业等名词,前面加上定语后作谓语。

里根,(美国)人。

阿凡提,维吾尔族。

她丈夫,急性子。

她总是长裙子、披肩发。

赵本山,小品演员。

3. 表示顺序义的名词,一般需要后面加上“了”才可以作谓语,有时前面还要加定语或状语。

几年不见她,都大姑娘了。

老李,教授了。

老张,主治医师了。

(二)部分名词可以作状语

1.方式义名词

高温群体科教手工武装协议曲线暴力团体口头书面阴谋气功

两国将政治解决领土争端

就这个问题,双方口头达成了协议

2. 范围义名词

暗中侧面战略战术根本内部现场反面规模微观原则正面部分局部事实

经过这次波折,欣欣公司进行了内部调整

学院原则上通过了你提出的要求

3. 工具义名词

实话掌声

我们掌声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我实话告诉你吧

4、根据义名词

友情盛情真心全力顺序

今年中国队教练分兵把关,人手不够,我是友情客串。

我是真心帮你啊

(三)部分名词可以重叠

条件:可直接跟在数词“一”后面,或者是临时用作量词。

语法意义:具有逐称义,分指,“每”。

语法功能:作主语,不在宾语位置出现。

人人家家户户村村队队家家户户山山水水

●表示复数的助词“们”的用法

(1)用在指人的语言成分之后

注意:这条规则的类推不彻底

夫妻夫妇伉俪兄弟姐妹姊妹妯娌姑嫂祖孙师徒师生(具有互逆关系,不能加“们”表复数)(2)“们”与量词短语相排斥十多个学生学生们 *十多个学生们

(3)“们”的使用缺乏强迫性

表示多数的时候,未必用“们”

教师们和学生们都来了

教师和学生们都来了

教师和学生都来了

思考:《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他们”“咱们”一类的词,但“同学们”“教师们”之类没有列入,试加以分析。

四、名词的附类

(一)方位词

1、方位词的类别

(1)单纯方位词

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

(2)合成方位词

以后之后左边前边后面前面

上下前后东西南北左右里外中内以-++++++++---+-+

之-++++++++---+++

2、方位词的语法特点

黏着、定位、封闭,一般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组成方位短语。

3、方位词的用法

(1)方位词基本上是后附的,但有时也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一般用在对举句式中。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前进不得,后退不得。

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2)书面语中可单独使用。(文言句式)

请在外等候!

请勿入内!

●辨析“上”“下”:

1.对称

(1)成对出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用在时间词语前面,“上”表示刚过去的,“下”表示即将到来的。

上/下半夜上/下两个月上/下一季度上/下个世纪

(3)“上”表示顺序往前的,“下”表示顺序往后的

上/下一次上/下两批

(4)“上”指等级或质量高,“下”指等级或质量低

上/下级上/下策

2.不一定对称

(1)“上”表示物体,以及事情、现象的表面

脸上墙壁上画上现象上

(2)“上”可以指范围,有时是“里”的意思

(3)“上”可以用来指方面

工作上数量上事实上口头上思想上(在)研究上

(4)“上”用在表示年龄的词语后,等于“……的时候”

我十七岁上来到了北京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5)“下”可用在表示节令的词语后

时下流行这种款式的裙子

快到年下了,得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服

(二)时间名词

1、时点和时段

时点:春节、国庆节、星期一、21世纪

时段:将来、未来、以后、过去

时点、时段具有相对性

2、现在、过去和将来

●“以后”“后来”之辨

(1)“以后”可用于表过去或将来,“后来”只表过去

完成了那项工程之后,我们又接受了新的任务。

完成了那项工程,后来,我们又接受了新的任务。

以后你要注意 *后来你要注意

(2)“以后”可以单用,或作为后置成分;“后来”只能单用。

……,以后/后来,……三天以后、担任班长以后、听了以后要分析

●“三天前”、“前三天”辨:

(1)“三天前”,表示相对于说话时间来说,刚过去的三天之前的那个时间点之后,这个时间距离说话时间最近;“前三天”,表示一个时段的前三天,这个时间距离说话时间最远。

三天前,他去了北京

去北京的时间

说话的时间

●说话的时间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1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支配/时间安排: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 重点词语讲练: (4) 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胜利与教训;值得留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晰;哪些问题学生驾驭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篇2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 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学问目标:驾驭汉语声调的基本学问 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 (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意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如: 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 妈麻马骂,低笛底弟,知直纸至 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 衣宜以意,飞肥匪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一。词类 (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 1。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 1)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前、后、里、外、左、右、内、中、旁、间。与名词搭配表处所(河里、楼下)、表时间(上星期、三年后);成对的`表概数(三十人左右、圣诞节前后);引申后表方面(思想上)、情况(实际上)、条件(高温下作业)。 2)时间词:时点(常做状语、谓语)、时段(常做补语)。 2。代词: 1)人称代词:人家、咱们、自己 2) 指示代词: 3)疑问代词:人(谁)、事(什么)、处所(哪儿、哪里)、时间(什么时间、哪会儿)、状态、性质(怎么、怎么样)、数量(几、多少)。作用:可用来表示疑问、反问、任指(谁都可以。)、虚指(应该买点儿什么送给他。) 4)特殊代词:每、各、某 3。数词:基数、序数 1)分数念法: 2)概数:相临的数词(两三个、七八千);数词后加“来、多、左右、上下”) 3)活用:表“多”:一问三不知、九天云外、十全十美、百看不厌、千里马、万箭齐发 4。量词:名量、动量 1)名量:不定量词:些、点儿;准量词:年、天、星期、小时、分(钟)、国、县;借用量词:桌、杯、桶、车

2)动量:专用动量:次、回、下、场、阵、趟、遍;借用动量:脚、眼、拳、刀、枪 5。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能愿动词 1)动作动词: 2)状态动词:喜欢、爱、希望、饿、困、 3)关系动词:是; 叫、姓、成为、像、等于 * 动词重叠: AA, ABAB * 离合动词:就业、见面、动身 * 动名兼类:包、病、报道、领导 4)能愿动词:可以—不可以—不能—不行 6。形容词: 1)一般形容词 2)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男、女、正、副、横、金、棉、黑白、主要、老式、国营、高级、小型 * 重叠:程度深、描述性强 AA, AABB * 兼类:动形(红、静、松、清楚、明白 /公开、纯洁/ 聋、讨厌/ 热闹、高兴舒服); 名形(秘密、便宜、方便、热闹、困难) 7。副词:时间(曾经、刚刚、在、就);范围(都、一共、一起、只、仅仅);重复(又、再、常常、往往);程度(很、挺、太、非常、十分、稍微、比较、真、几乎);语气(多亏、难道、居、到底、偏偏);肯定、否定(不、没有、一定、、准);情态(依然、逐步、渐渐、亲自、互相) *又—再;就—才;不—没有; 8。介词:空间(在、从、自、打、由、朝、向、往、沿着);时间(从、自从、打、在、当); 对象(对、对于、关于、和、跟、把、给、将、被、比);依据(按、按照、依照、据、根据、凭);缘由(由于、为、为了)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

(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引言 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3.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按照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辅助语言并且扩大它的作用的工具,是用来 代替语言的符号;文字是书写符号的体系,但书写符号并一定是文字。 4.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5.现代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传入中国的 佛教文化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 1.语法: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二 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 2.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 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理论语法也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 3.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性、稳定性、可接受性(一是教师的可接,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 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 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5.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 在一一对应关系(3)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4)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5)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6)有丰富的量词 6.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语法教学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 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 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语法术语的表述,尽量少用语法术语(2)语法偏误的讲解(3)表 述的浅化和简化 9.第二语言教学流派方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 10.课堂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1)演绎法,特点是从语法规则到具体语言材料,从一般到具体。(2)归纳法,特 点是从具体材料到语法规则,从具体到一般。(3)特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具体语言材料,不演绎不归纳,教给学生范句或句型,通过模仿或替换练习掌握。 11.汉语语法规则的表达方式和方法:(1)文字描述法(2)公式法(3)比较法(4)对比法(5)图表法 1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13.量词的语法特点:(1)可以做定语:那个学校好吗?(2)可以作主语或宾语:昨天我们去商店买衣服,我买 了两件,小李买了一件。(3)可以作状语:玛丽第一次来中国。(4)可以作补语,一般指的是动量词作补语:那里我去过两次。 14.动词的语法特点:(1)动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2)动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很”等程 度副词。(3)大部分动词后面能带宾语。(5)大多动词可以受“不”“没有”修饰,构成“V不V”或“V没V” 肯定否定的重叠形式,但是可以离合的双音节动词一般只是重叠第一个语素,这些复合形式都表示疑问。(5)动词加上“着了过”“起来”“下去”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时态”。 15.能愿动词的:(1)表示可能的:能会可以(2)表示意愿的:要肯敢(3)表示必须的:必须应当 能愿动词的特点:(1)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相当于状语的作用。(2)不能重叠(3)不能带“着了过”。(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课程目录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二章语素与词 第三章词类 第四章短语 第五章句法分析 第六章句型、句式、句类概说 第七章复句 第八章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第九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一节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对汉语的认识(宏观、历史、语言内部) 九大语系中之五大语系: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 汉藏语系: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 (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汉语普通话的形成 汉语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通语、官话 2、古代书面语:主要以文言为主流,中古以后,白话开始发展 3、官话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公用口语、外国人学习北京话 4、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 5、政府的推动 ●影响汉语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因素) (参考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7-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多元性的汉文化 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百越 人口迁徙:西晋永嘉之乱,赣方言、吴方言初步形成 唐代安史之乱,赣方言基本形成,吴语和湘语分离 南宋移民南迁,客家话最终形成 2、汉字对汉语、文化的统一和维系 汉字王国、书面语(文言、白话) 3、佛教文化的影响 (1)四声理论的建立:梵语、反切 (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 (3)对汉语词汇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大量音译词进入汉语:禅、塔、佛、佛陀、菩萨、般若、琉璃、和尚、涅盘 4、近代开始的西方文化 二、什么是语法? (一)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2)指语法学或语法著作。 ●语法和语音 * 进行了认真的学 ——韵律影响语法(韵律构词法、韵律句法) ●语法和词汇 例如:I’ll tell you why this is wrong. * I’ll explain you why this is wrong ——词义影响句法 (二)狭义语法和广义语法 1.狭义的语法:同上“(1)” 2.广义的语法:指语言知识、语言能力 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语法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它代表我们的语言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 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2)

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我听清楚了。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 语+来/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他跑回家去。(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你拿出书来!11.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 极了/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得很 / 多了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13.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 得+非 常 / 很/比较+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汉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 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法概述 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 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 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 1、词汇定义和分类; 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 1、主语和谓语; 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 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 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期中和期末考试;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 2、课件:PPT、Word文档; 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周:句子结构 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 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 1. 组件期中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

对外汉语教案语法点教学

09对外汉语2班沈妍 090505021113

——被字句 【课文】 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罗兰:你的腿怎么了? 玛丽:星期天我骑车上街的时候,被一个小伙子撞倒了,从车上摔下来把腿摔伤了。 罗兰:要紧吗? 玛丽: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罗兰:还疼吗? 玛丽:还有点儿疼。 罗兰:伤着骨头了没有? 玛丽:我被撞倒后,小伙子马上叫了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大夫给我检查了一下,还好,没伤着骨头。 罗兰:那个小伙子是哪儿的? 玛丽:是外语大学的大学生。昨天他还来看过我。他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说,没什么,你又不是故意的。 罗兰:街上人多车也多,骑车上街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玛丽:可不是! 【课程名称】《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教学对象】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 【授课时数】2课时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生词及其运用的语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词,并能够在生活中熟练使用; 2.通过对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和操练,使学生掌握语法点的结构格式和语义功能,

并能运用其进行表达; 3.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能准确朗读,理解大意并可以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重难点】 1.“腿”、“撞”、“要紧”等生词的讲练; 2.“被”字句等语法结构的讲练 【教学方法】 1、生词:扩展法及情境法 2、语法: (1)设置情境;通过替换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结构格式及语义功能; 3、课文: (1)在词语、句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重复课文中得句子,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自动化地说出来; (2)把课文中重要词语、句法用空格替代,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不看课本而能把这些空格补上去; (3)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4、练习:叙述课文、运用所学自由对话等。 【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1)讲解生词——扩展+图片展示(略) (2)课文对话练习(略) 2.第二课时 (1)讲练课文,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提问。如:星期天玛丽骑车去哪了?玛丽为什么会受伤?她得伤要紧吗?等等问题,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生词回答问题。 (2)语法讲练 ①还.好,骨头没被撞伤 “还”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情况或程度等勉强说地过去。 举例:A.——最近怎么样? ——还好。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

简答: 一、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答:(一)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1.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是ABAB,商量商量;双音节形容词一般是AABB,干干净净,但少数双音节形容词也有ABAB,如雪白雪白。 2.“们”可以表示复数,但他太缺乏普遍性。他们是工人。 3.汉语的动词不随人称,性,数,时的变化而变化。如,我是学生。我们是学生。他们是学生。 4. 汉语的动词和代词等也不随句中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如,研究,研究语言,研究正在进行等。(二)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首先,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同。如,我喜欢他,他喜欢我。如,可以清心也。其次,用不用虚词和用不同虚词,意思也完全不同。 二、一般形容词在句子中可以做谓语,有以下语法特点?1. 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不需要“是”连接。2. 大部分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限制。汉语形容词自身没有“级”的变化,要想表示程度变化,只能用加程度副词的方式。如,不太大,比较大,大,挺大,等。但是有一类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雪白,瓦蓝,笔直。3. 形容词的否定形式。否定性质,状态,一般用“不”,不用“没”。 三、非谓形容词 汉语里一般的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有一种形容词只能做定语,不能做谓语,这种形容词叫“非谓语形容词”。如,男,女,人造。 非谓形容词的特点: 1.不能用做谓语,只能用来修饰名词。 2.一般不能用“不”多不能用“很”修饰。 3. 跟一 般的形容词一样,可以加“的” 组成“的”字词组,作用相当 于名词,可以做主语,宾语。 四、“比”字句 1.由“比+被比较的人和事务” 构成介词词组,放在形容词或 以形容词为中心意义的述补词 组前。如他比我高。 2. 基本结构及其条件。 比字句组+谓词性词语 比字词组+形容词(得)+形容 词表示比较差距大时,不 能将表示程度非同一般的程度 副词(很,最,非常等)放在 形容词前,可以在形容词后加 “多”“远”等词表示。表 示程度“进一步”的意义时可 以在形容词前加上“还”“更” 等程度副词。 比字词组+形容词+数量词语 动词后边由宾语的话,可以有 两种方式: 重叠动词,宾语提前,表示在 哪方面比较的动词或比较其结 果的形容词不能省掉。此外比 较的一项内容一般不能省掉, 被比的一项相同的内容常常可 以省掉。 3. 否定形式及其意义 否定的话多用“没有”的形式。 “比”字前虽然可以加“不” 进行否定,但是跟用“没有” 否定,用法意义有差别。“不比” 对形容词的积极,消极色彩没 有选择。如大—小,便宜—贵。 而“没有”一般是有选择的, 他一般选择带有积极色彩的形 容词。有时用“不比”否定, 是为了强调句中形容词反义的 肯定意义。用“不比”否定是 有时含有辩驳的语气。 五、名词语法上的主要特点? 1.可以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 但是一般不能直接跟数词结 合。2.一般不能接受副词的修 饰。少数表示数量极少的副词, 出现在主语前,而不能出现在 名词性定语和名词性宾语前。 3.名词一般不能单独做谓语, 也很少做状语。 六、疑问代词的特殊用法? 疑问代词一般是表示疑问,但 是有时他也可以出现在无疑问 的句子里,表示反问,泛指, 不确指,虚指等。1.表示反问 如谁不关心他了?2. 表示泛 指。如这次活动谁都不感兴趣。 3. 表示不确指。如你喜欢哪 个,我就送你哪个。4. 表示虚 指。如这个人我好像在哪看见 过。 七、“把”字句: “把”字句式指用介词“把” 或“将”,把动词支配的成分, 提到动词前来表示一种句式。 基本结构是:名(施事)+把+ 名(受事)+动+其他 运用“把”字句要注意以下几 点:1.强调处置和动词的处置 性。2. “把”的宾语由确指性。 3“把”的谓语不能是单个动词, 尤其是单音动词。把字句动词 后一般要求接其他成分,这类 成分包括:动词重叠式,动态 助词“了”补语,宾语等。4. 否定词加在“把”之前。如别 把这事告诉他。 八、“被”字句的特点? “被”字句是指用介词“被” 或“叫”“让”等引进动作施事 的一种句式。句子的主语是动 作的受事。基本结构是: 名(受事)+被+名(施事)+ 动+其他。 “被“书面语色彩较浓,口语 中常用”叫“”让“;被“的 宾语有时可以不出现,“叫” “让”的宾语则必须出现。 运用“被”字句要注意以下几 点:1. “别”字句和“把”字 句一样,动词都是具有处置意 义的动词。2. “被”字句的主 语即受事是确指的。3. “被” 词后要有其他成分。4. “被”字 句多数用于不如意,不愉快的 事情,特别是在口语中。 九、“连”字句的特点? 用表示强调的介词“连”跟副 词“都\也”前后呼应的一种句 式。基本结构是: 连…都\也+动(….) “l连”字句意义上的最大特点 是隐含比较。2. “连”可以附 着在名词,动词,数量词,小 句前。运用“连”字句要注意 以下几点:1. “连”附在动词, 数量词前时,谓语大多是否定 式,数词一般用“一”2. “连” 附在小句前时,小句由疑问代 词或不定数词构成。 十、动作的完成和实现的表 示? 汉语里动作的完成和实现,主 要借助于助词“了”。 “了1”表示动作完成,用于 动词后。“了2”表示事态的变 化,确定的语气,用于句后。 1. “了1”表示动作行为的完 成,主要用于动词后。如他出 去叫了一辆车来。动词后如果 有结果或趋向补语,“了”放到 他们的后面。如,上午我就把 那封信发走了。他放下了小说, 又打开了录音机。 2. “了2”表示情况,状态的 变化,成句和表达语气,一般 用于句末。如这年头不是从前 了。(确定语气) 3. “了1”“了2”句子中, 有时动词后用了“了”,句末又 用了“了”,这种句子即表示完 成,又表示变化。如,我己经 写了回信了。(说明动作到现在 为止完成的情况) 十一、可能补语表示可能或不 可能。有哪三种类型? (一)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 语。一般不能用于下列句式中: 1.句中带有描写性状语。如, 他拼命地做得完这项工作。2.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3篇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3篇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1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或者交际法),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 二、语法的分类 传统上是把“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作为一对相对的术语提出来的,然而,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和理论语法相对的不再只是教学语法,而应是应用或实用语法,实用语法中可以按不同的实用目的进行再分类,例如可以分为供计算机处理使用的语法和供教学使用的语法,供教学使

用的语法可以再分为第一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而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中又有供教师使用的教学语法和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在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中,又可以分出不同阶段的教学语法等等"上面的这段叙述,(南京大学的郭熙)用下图表示或许更为清楚: 语法—理论语法 实用语法—计算机使用的语法 教学使用的语法—第一语言教学语法 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教师用的语法(参考语法) 学生用的语法—阶段一语法 阶段二语法 阶段三语法 其它语法(如大学里的混合型教学语法等等) 按照这一框图,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已经隔了很大的距离,具体说来,第二语言教学所使用的语法只是实用语法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处理,看来是把问题复杂化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要方便得多。 三、基本概念 关于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但下面的解释一般都是认可的: 1、理论语法 理论语法:语法学家按照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种语言的语法所作的分析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语法学说,形成不同的体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性质 及特点 问题导入:请大家用“处处”和“到处”各造五个句子,然后说明为什么下面两个句子是错误的? ※你上哪儿去了?大家处处找你。 ※一年来,郑老师到处关心我,帮助我。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对外国人的教学语法。 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首先是教学语法,不是理论语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学卷)》(第468页)把理论语法称为“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把教学语法称为“教学用的语法”。理论语法把语法作为一种规则体系来研究,教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供应用的工具来学习。前者的目的是了解通则,即明理;后者的目的是学会技能,即致用。 两者的区别如下: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第二语言教学语法。 同样是教学语法,母语文教学语法跟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有很大的区别。母语文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一般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已经习得了汉语,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汉语语法,可以用汉语进行自由地交际。他们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母语运用的能力,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系统而简明的语法知识。 而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一般是成年人,他们不具有中国学生所具备的汉语语感以及潜在的语法知识,语法学习的目的是用汉语进行交际,因此学习的内容是一条条具体的语法规则。另外,他们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受母语语法知识迁移和目的语泛化或简化的影响。

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都具有包容性强、解释力强、应用性强和通俗易懂等特点。不同之处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要正确面对汉语重意合、汉语语法研究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面向外国人进行汉语研究,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目标。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第一,语法的实用性。 比如对离合词的处理。是把它们处理成词好呢,还是把它们处理成短语好呢?如果把它们处理成词,留学生自然会以为它们和“休息、见、帮助、洗、跑”等词一样可以按照AABB 式重叠,后面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可带宾语、补语等,比如经常说出“*见面他”、“*帮忙着”、“*洗澡过”、“*散步了半个小时”等偏误。 第二,语法的可接受性。优选语法项目:为了实现并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可接受性,应该在科学统计的基础上优选、排列语法项目。合理编排语法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可接受性还表现为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常用到非常用。另外,我们要尽量做到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的抽象化、理论化的说教。 第三,语法规则的细化。 第四,注重习得研究。一方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内容的安排应该以学生习得顺序为依据。另一方面注意学生的偏误情况。 比如学生的偏误: *老师不同意提前下课去吃饭,也我不同意。*我的语法不好,也发音不好。 我们根据以上偏误总结出:直接将“也”置于主语之前,偏离了汉语副词的的句法功能,是留学生易于出错的项目。类似的偏误还常见于“就”、“都”、“还”、“却”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之前就预测到了学生会在这方面出问题,在学生刚接触到这个语法项目之前就给堵上这个口子,用格式化的方法告诉学生: Sb+也/都/就/却等+V *也/都/就/却等+Sb+V 所谓“偏误”是对正确语言规律的偏离,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中介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错误是系统的、有规律的,它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第五,形式、语义和语用并重的原则。例如, *我把饺子吃在五道口食堂。*他把衣服买在王府井。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是”字句 教学重点:“是”字句的结构特点、所表示的语法意义。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复习旧课导入新科。 提问:1、汉语的语法具有哪些特点?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与区别? 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形态不发达、不普遍 比如:1、没有复数形式; 2、汉语的动词不随人称、数量、时态的变化。 3、汉语中的动词、代词等不随句中位置的变化而出现形式的变化。 (二)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现代汉语语法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基础。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细化、具体化。 区别: 由于服务对象不一样而不同。 1,学习起点不一样 现代汉语语法主要是为了描写、归纳现代汉语语法,让母语者了解和理解母语的语言现象。由于母语者有语言及语感基础,所以能够判断各语法的意义、正确性、使用语境等。所以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母语的规则。而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完全是从零开始。2,学习功用不一样 任何一个中国人不学现代汉语照样能够说汉语,因为他已经具有语感,不需要按照语法来说

话。而留学生则不一样。 第一课 一、新课讲解: 环节一: 1、提问: 请说一说下列“是”字句的基本结构,主语和宾语的特点,以及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1)我是邓老师。 国庆节是十月一日。 (2)我是中国人。 那本书是他的。 2、讲解 基本结构:名(人或事物)+是+名(人或事物) 特点:主语和宾语都表示人或事物。 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 第一组,主语和宾语之间有等于的意义关系; 第二组,主语和宾语之间有属于的意义关系; 3、补充说明: 第一组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而第二组则不能。 此外,表示“等于”意义的还有互相解释的关系,比如: 他去北京的目的是找工作。(基本结构:动+是+动) 环节二: 1、提问: 请说一说下列“是”字句的基本结构,及所表达的意义。 (3)学校门前是一个小村庄。 宿舍旁边是一个篮球场。 2、讲解 基本结构:处所名词+是+名(人或事物) 意义:表示判断、存在 3、补充:主宾不能互换。 环节三: 1、提问: 请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并说明为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重点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重点总结 第二章语素和词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2、成词语素就是词。 3、词的检验方法:问答法、剩余法、扩展法。 4、离合词:①不可带宾语 ②所涉及的对象应插入离合词中间 ③动量成分要插入离合词中间 ④时量成分依具体情况而定,或中间或后面。 ⑤离合词重叠式一般只重叠第一个语素,构成“AAB\A了AB”。 5、离合词与一般动宾词语的差异: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其他成分,如着了过时量、动量成分,而一般动宾词语动宾式合成词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大家、到底、得体、马路、有机、举重等。 第三章词类上 1、兼类词:虽然具有不同词类的词性,但是词汇意义没有发生改变。 2、同音词:虽然书写相同、发音相同,但是词汇意义上没有密切联系,属不同词类。 3、名词:不能直接和数词连用,必须组成数量短语才可修饰名词; 不能受程度副词不、很修饰。 ①专有名词 ②普通名词:集体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 表籍贯、民族、性格、穿着、职业等,必须加上具体的定语。 顺序义名词,要在后面加上“了”,或是前置定语。

③方位名词:“前”一般不能单独用于名词性词语、短语之后,而“前面”可以。 ④时间名词:以后——过去、将来的时间里;后来只能用在过去。 ⑤处所名词:在具体的地理名词后,不能用方位词“里”(中国里) 4、数词:度量衡单位量词前,一般用“二”,除“米、吨、公里”等新型量词。 “几”一般要加量词才可修饰名词。 “左右”用在数量短语之后,不能放在表示时点的时间名词后,(春节 左右) “前后”只能放在时间点后面,不能放在时间段。 “多”所跟的数词,只能限定在十万以内。 “俩”后面不能接个。 “零”在多位数中,不能缺省,但是量词可以省略。 5、量词:“点儿、些”表程度时,只能放在形容词和动词之后。 “点儿”只能放在不可数名词前,“一点儿”只能放在形动之后;“有 点儿”只能放在形容词之前(表消极)。 6、动词:语义特征分类——动作v、关系v、存现v、能愿v、趋向v、心理v、 使令v 带宾语情况——及物(单双、形式)/不及物(存现句) 动词的情状——静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终结动词 *决定+动宾词组,中间不加“了”。 *动词重叠一般是持续性动词,或人的意志可支配的。 *单音节动词重叠,一般表示过去发生。 *动词重叠语法意义——持续时间短、期待、委婉语气 7、形容词:语法功能——性质形容词(唯谓不作定)、状态形容词(不加不、很) 语义特征——正向形容词(比较句、疑问代词“多”、数量短语、“满”) 负向形容词(上皆不能) *部分性质形容词ABAB带有动词色彩,表使... *重叠语法意义——谓语(人的感受——庭院深深) 状、补(程度——扫得干干净净) 定(喜爱、描写之情) *形容词重叠式不用于比较句中。 8、区别词——语法特征:只能做定语修饰名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不”修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