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教材重点实词检测(200个)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教材重点实词检测(200个)

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重点实词检测(200个)

(记忆版)

(多少)(《短歌行》)

1.人生几何

..

2.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3.因为

(于是写)长句(《琵琶行并序》)

..

(突然冲出)刀枪鸣(《琵琶行并序》)

4.铁骑突出

..

5.暮去朝来颜色

(容貌)故(《琵琶行并序》)

..

(检验,省察)乎己(《荀子·劝学》)

6.日参省

..

7.而绝.(横渡)江河(《荀子·劝学》)

8.善假.(利用)于物(《荀子·劝学》)

(广泛学习)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9.君子博学

..

(爪子和牙齿)之利(《荀子·劝学》)

10.蚓无爪牙

..

11.无.(无论)长无少(《师说》)

12.六艺经传皆通.(全面)习之(《师说》)

(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说》)

13.古之学者

..

14.今之众人

(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

15.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师说》)

..

16.举酒属.(劝请)客(《赤壁赋》)

17.横槊赋.(吟)诗(《赤壁赋》)

18.而卒.(终究)莫消长也(《赤壁赋》)

(白茫茫的水汽)横江(《赤壁赋》)

19.白露

..

(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20.望美人

..

21.自京师乘.(冒)风雪(《登泰山记》)

22.苍山负.(背)雪(《登泰山记》)

(平的和方形的),少圜(《登泰山记》)

23.多平方

..

24.因.(接续)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5.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6.吾与.(赞成)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7.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齐桓晋文之事》)

28.则牛羊何择.(区别)焉(《齐桓晋文之事》)

29.刑.(同“型”,做榜样)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

30.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31.凶.(收成不好)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

32.奚暇治.(讲求)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3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儿女)(《齐桓晋文之事》)

..

(中原地区)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34.莅中国

..

35.批.(击)大郤,导.(引刀进入)大窾(《庖丁解牛》)

36.族.(众)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虽然这样),每至于族(《庖丁解牛》)

37.虽然

..

3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烛之武退秦师》)

39.何厌.(满足)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0.阙.(侵损、削减)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41.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烛之武退秦师》)

42.以乱易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烛之武退秦师》) 43.行李

(外交使者)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4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45.距.(同“拒”,据守)关,毋内.(同“纳”,接纳)诸侯(《鸿门宴》) 46.故.(特意)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47.大礼不辞小让.(责备)(《鸿门宴》)

48.沛公不胜.(承受)杯杓(《鸿门宴》)

49.沛公则置.(放弃,丢下)车骑(《鸿门宴》)

(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鸿门宴》)

50.约为婚姻

..

5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意外的变故)也(《鸿门宴》)

..

52.功施.(延续)到今(《谏逐客书》)

53.是以太山不让.(辞让,拒绝)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同“释”,舍弃)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贵族的门客、策士)以业.(使成就霸业)诸侯(《谏逐客书》)

54.却宾客

..

55.此所谓“藉.(同“借”)寇兵而赍.(送给、付与)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56.假此科敛

(摊派、征收)丁口(《促织》)

..

57.无毫发爽.(差错)(《促织》)

58.虽连城拱璧不啻.(比)也(《促织》)

59.径造.(到)庐访成(《促织》)

60.细疏.(陈述)其能(《促织》)

61.又嘱学使俾.(使)入邑庠(《促织》)

62.人君当.(主持、掌握)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63.承天景.(大)命(《谏太宗十思疏》)

64.则纵情以傲物.(人)(《谏太宗十思疏》)

65.虽董.(督察)之以严刑(《谏太宗十思疏》)

6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慎)终(《谏太宗十思疏》)

67.简.(选拔)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答司马谏议书》) 68.辟.(批驳)邪说,难.(排斥)壬人

..

69.胥.(相互)怨者民也(《答司马谏议书》)

70.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答司马谏议书》)

71.骊山北构.(建)而西折,直走.(通达)咸阳(《阿房宫赋》)

72.日益骄.(骄横)固.(顽固)(《阿房宫赋》)

73.而气候

(天气)不齐(《阿房宫赋》)

..

(金玉珍宝等物)(《阿房宫赋》)

74.齐楚之精英

..

(可惜)焦土(《阿房宫赋》)

75. 可怜

..

76.思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先祖父

(祖辈父辈)(《六国论》)

..

77.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确定)矣(《六国论》)

78.与.(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智谋和力量)孤危(《六国论》)

79.可谓智力

..

(它的实际数量)百倍(《六国论》)

80. 其实

..

81.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六国论》)

..

82.敏.(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匡正)焉(《〈论语〉十二章》) 83.文.(华美、文采)胜质.(质朴、朴实)则史.(虚饰,浮夸)(《〈论语〉十二章》) 84.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论语〉十二章》)

85.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论语〉十二章》)

86.可以怨.(讽刺时政)(《〈论语〉十二章》)

87.大学之道,在明.(彰明)明.(美好的)德(《大学之道》)

88.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大学之道》)

89.致.(获得)知在格.(推究)物(《大学之道》)

90.非所以要.(求取)誉于乡党朋友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91.自贼.(伤害)者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92.足以保.(安定)四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93.企.(踮起脚后跟)者不立(《〈老子〉四章》)

94.自伐.(夸耀)者无功(《〈老子〉四章》)

95.故有道者不处.(为,做)(《〈老子〉四章》)

96.复.(弥补、补救)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

97.宋人有善为不龟.(同“皲”,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五石之瓠》)

98.何不虑.(用绳结缀)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五石之瓠》)

99.焉.(于是)能治之(《兼爱》)

100.譬之如医之攻.(治疗)人之疾者然(《兼爱》)

101.当.(同“尝”,尝试)察乱何自起(《兼爱》)

102.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屈原列传》)

103.故劳苦倦极.(疲困)(《屈原列传》)

104.谗人间.(离间)之(《屈原列传》)

105.不获.(辱、被辱)世之滋.(黑)垢(《屈原列传》) 106.推.(推赞、推许)此志也(《屈原列传》)

107.厚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事楚(《屈原列传》) 108.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续)(《屈原列传》)

109.卒使上官大夫短.(诋毁)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110.顷襄王怒而迁.(放逐)之(《屈原列传》)

(委婉得体)辞令(《屈原列传》) 111.然皆祖.(效法,继承)屈原之从容

..

112.单于愈益.(更加)欲降之(《苏武传》)

113.私候.(拜访)胜曰(《苏武传》)

(财物)与常(《苏武传》)

114.以货物

..

115.此必及.(牵连)我(《苏武传》)

116.宜皆降.(使……投降)之(《苏武传》)

117.舆.(用车载送)归营(《苏武传》)

118.会论.(判罪)虞常(《苏武传》)

119.君因.(通过)我降(《苏武传》)

120.掘野鼠去.(同“弆”,收藏)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121.子卿壹.(一定)听陵言(《苏武传》)

122.自分.(料想,断定)已死久矣(《苏武传》)

123.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抵)(《苏武传》)

..

(栽培,提拔)(《苏武传》)

124.皆为陛下所成就

..

125.兄弟亲近

(亲近之臣)(《苏武传》)

..

126.汉天子我丈人

(对长辈的尊称)行也(《苏武传》)

..

127.武等实在

(确实存在)(《苏武传》)

..

128.以致.(招致,招引)天下之士(《过秦论》)

129.秦人开关延.(迎击)敌(《过秦论》)

130.追亡逐北.(败逃的军队)(《过秦论》)

131.奋六世之余烈.(功业)(《过秦论》)

132.隳.(毁坏)名城(《过秦论》)

133.非抗.(匹敌,相当)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

(爱护别人)(《过秦论》)

134.宽厚而爱人

..

(平常的人)(《过秦论》)

135.才能不及中人

..

136.原.(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五代史伶官传序》) 137.抑.(或者,还是)本.(考察,推究)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 138.其意气

(气势)之盛(《五代史伶官传序》)

..

(在前面奔跑)(《五代史伶官传序》) 139.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

140.匪我愆.(拖延)期(《诗经·氓》)

141.将.(愿,请)子无怒(《诗经·氓》)

142.乘.(登上)彼垝垣(《诗经·氓》)

143.以我贿.(财物。这里指嫁妆)迁(《诗经·氓》)

144.不可说.(同“脱”,摆脱、脱身)也(《诗经·氓》)

145.士也罔.(无)极.(准则)(《诗经·氓》)

146.二三其德.(心意)(《诗经·氓》)

147.躬自悼.(伤感,哀伤)矣(《诗经·氓》)

148.摄提贞.(当、正当)于孟陬兮(《离骚》)

149.皇览揆.(测度、衡量)余初度.(情况)兮(《离骚》) 150.肇.(开始)锡.(赐给)余以嘉名(《离骚》)

151.又重之以修.(美好的)能(《离骚》)

152.恐美人

(有才德、有作为的人)之迟暮(《离骚》)

..

153.謇朝谇.(谏诤)而夕替.(废弃)(《离骚》)

154.怨灵修之浩荡

(荒唐)兮(《离骚》)

..

155.偭.(违背)规矩而改错.(同“措”,举措)(《离骚》)

156.忍尤.(责骂)而攘.(容忍)诟.(辱骂)(《离骚》)

157.悔相.(观察)道之不察兮(《离骚》)

158.岂余心之可惩.(因受创而戒止)(《离骚》)

159.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孔雀东南飞》)

..

(劳作)(《孔雀东南飞》)

160.昼夜勤作息

..

161.小姑始扶床.(坐具)(《孔雀东南飞》)

(教养)(《孔雀东南飞》)

162.本自无教训

..

163.君既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取)(《孔雀东南飞》) 164.始适.(出嫁)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165.逆.(预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处理、处置)适.(顺从、依照)兄意(《孔雀东南飞》)

166.处分

..

167.适.(刚才)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168.叶叶相交通

(交错相通)(《孔雀东南飞》)

..

169.多谢.(告诉,告知)后世人(《孔雀东南飞》)

170.日薄.(迫近)西山(《陈情表》)

171.臣具以表闻.(使上闻、报告)(《陈情表》)

172.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照察、审辨)(《陈情表》)

173.后刺史臣荣举.(推举)臣秀才(《陈情表》)

(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陈情表》)

174.九岁不行

..

(成人自立)(《陈情表》)

175.至于成立

..

176.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陈情

..

表》)

[申诉(苦衷)]不许(《陈情表》)

177.则告诉

..

(一丈见方)(《项脊轩志》)

178.室仅方丈

..

179.先妣抚.

(爱护。这里是“对待”的意思)之甚厚(《项脊轩志》) 180.吾妻来归.

(出嫁)(《项脊轩志》) 181.列坐其次.

(旁边)(《兰亭集序》) 182.夫人之相与..

(互相交往)(《兰亭集序》) 183.向.

(先前)之所欣(《兰亭集序》) 184.终期.

(归结)于尽(《兰亭集序》) 185.其致.

(意志,情趣)一也(《兰亭集序》) 186.悟已往之不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

(补救)(《归去来兮辞》) 187.悦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属)之情话..

(知心话)(《归去来兮辞》) 188.善.

(羡慕)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189.勖.

(勉励)尔植(《种树郭橐驼传》) 190.字.(养育)而幼孩,遂.

(成、养好)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191.故病.

(困苦)且怠(《种树郭橐驼传》) 192.不抑耗其实..

(它的果实)而已(《种树郭橐驼传》) 193.皆争迎取养.

(用、使)(《种树郭橐驼传》) 194.见长.

(统治、治理)人者好烦其令(《种树郭橐驼传》) 195.余自齐安舟行适.

(到,去)临汝(《石钟山记》) 196.余方心动..

(内心惊恐)欲还(《石钟山记》) 197.有大石当中流..

(江河水流中央)(《石钟山记》) 198.空中..

(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石钟山记》) 199.汝识.

(知道,了解)之乎(《石钟山记》) 200.而陋者乃.(竟,却)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9 实词(九)(基础知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9 实词知识积累 97.修 【词义分析】 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链接课本】 ①修饰,装饰【修饰,增进,加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每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②治理,整治,修理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修建,修造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修订,撰写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⑤学习,求进步 一善易修也(《原毁》) ⑥长,高,引申为年龄的长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相关成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不修边幅:修:修饰。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修理,修缮。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其他如:茂林修竹 【速记故事】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高考速递】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幸:宠爱、喜爱 憙疾病,帝亲幸视幸:皇帝到某处 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庆幸 【真题演练】 1.(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今之众人 ..(许多人)勖.尔植(勉励) B.字.而幼孩(养育)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慈父见.背(被)列.坐其次(排列)C.责臣逋.慢(逃避)茂林修.竹(修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检验) D.形影相吊.(安慰)群贤毕.至(全,都)则刘病日笃.(病重)感慨系.之矣(连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众人”意思是“一般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 B.“见”,动作偏指一方,指“我”;句意: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教材重点实词检测(200个)

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重点实词检测(200个) (记忆版) (多少)(《短歌行》) 1.人生几何 .. 2.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3.因为 (于是写)长句(《琵琶行并序》) .. (突然冲出)刀枪鸣(《琵琶行并序》) 4.铁骑突出 .. 5.暮去朝来颜色 (容貌)故(《琵琶行并序》) .. (检验,省察)乎己(《荀子·劝学》) 6.日参省 .. 7.而绝.(横渡)江河(《荀子·劝学》) 8.善假.(利用)于物(《荀子·劝学》) (广泛学习)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9.君子博学 .. (爪子和牙齿)之利(《荀子·劝学》) 10.蚓无爪牙 .. 11.无.(无论)长无少(《师说》) 12.六艺经传皆通.(全面)习之(《师说》) (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说》) 13.古之学者 .. 14.今之众人 (一般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 .. 15.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师说》) .. 16.举酒属.(劝请)客(《赤壁赋》) 17.横槊赋.(吟)诗(《赤壁赋》) 18.而卒.(终究)莫消长也(《赤壁赋》) (白茫茫的水汽)横江(《赤壁赋》) 19.白露 .. (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20.望美人 .. 21.自京师乘.(冒)风雪(《登泰山记》) 22.苍山负.(背)雪(《登泰山记》) (平的和方形的),少圜(《登泰山记》) 23.多平方 .. 24.因.(接续)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5.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6.吾与.(赞成)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7.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齐桓晋文之事》) 28.则牛羊何择.(区别)焉(《齐桓晋文之事》) 29.刑.(同“型”,做榜样)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 30.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31.凶.(收成不好)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 32.奚暇治.(讲求)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3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儿女)(《齐桓晋文之事》) .. (中原地区)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34.莅中国 .. 35.批.(击)大郤,导.(引刀进入)大窾(《庖丁解牛》) 36.族.(众)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虽然这样),每至于族(《庖丁解牛》) 37.虽然 .. 3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烛之武退秦师》) 39.何厌.(满足)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0.阙.(侵损、削减)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41.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烛之武退秦师》) 42.以乱易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烛之武退秦师》) 43.行李 (外交使者)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4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45.距.(同“拒”,据守)关,毋内.(同“纳”,接纳)诸侯(《鸿门宴》) 46.故.(特意)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47.大礼不辞小让.(责备)(《鸿门宴》) 48.沛公不胜.(承受)杯杓(《鸿门宴》) 49.沛公则置.(放弃,丢下)车骑(《鸿门宴》) (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鸿门宴》) 50.约为婚姻 ..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常考课本重点实词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高考常考课本重点实词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共四道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解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二、2023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釐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釐负羁归而不乐,其妻问之曰:“公从外来而有不乐之色,何也?”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今日吾君召晋公子,其遇之无礼。我与在前,吾是以不乐。”其妻曰:“吾观晋公子,万乘之主也;其左右从者,万乘之相也。今穷而出亡过于曹,曹遇之无礼。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贰焉。”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璧。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候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令其宗庙不祓除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群臣皆曰:“善。”公因起卒,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又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之,率其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馀家。此礼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而以无礼莅之,此所以绝世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标号,每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 11.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穷,指困窘、困厄。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穷冬烈风”的穷”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约”。与《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迁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时宰杀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称为血食。 D.绝世,指断绝了诸侯的世系传承,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耳遭到曹君的无礼对待,叔瞻预见到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主张杀掉重耳以杜绝后患,曹君没有听从叔瞻的建议。 B.益负妈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帮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整负男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答司马谏议书》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答司马谏议书》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重点实词释义】 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 ()多异故也。(句式:)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 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 ()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 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 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 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 司,不为()侵官;(句式:)举()先王之政,以 ()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句式:)至于怨 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句式:)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 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 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句式:)盘庚之 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句 式:)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 ()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 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 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重点实词释义答案】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某(用以指代本人姓名)启:昨日蒙(受)教(赐教),窃(私自,这里用作谦词)以为与君实游处(同游共处,交往)相好之日久,而(表转折)议事每(常常)不合,所操之术(所持的政治主张)多异故也(判断句)。虽欲强聒(唠叨不休),终必不蒙见察(被您理解),故略上报(回信),不复一一自辨(同“辩”,分辩)。重念(又想)蒙君实视遇(对待)厚,于反复(指书信往来)不宜卤(同“鲁”)莽,故今具(“具”通“俱”,详细地)道所以(……原因),冀(希望)君实或见恕(原谅我)也。 盖儒者所争,尤(特别)在名实,名实已明,而(表顺承)天下之理得(明白)矣。今君实所以(用来……的)见教(指教我)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因此)致(招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认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修订)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不能算)侵官;(状语后置,判断句)举(推行)先王之政,以(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批驳)邪说,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惑众取宠的人),不为拒谏。(判断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定语后置) 人习于苟且(得过且过)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忧虑,顾念)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怎么能)而不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宾语前置)?盘庚之迁,胥(相)怨者民也,非特(仅)朝廷士大夫而已。(判断句)盘庚不为(因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度(考虑)义(适宜)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责备)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名作动,做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

高考语文常考的120个实词(易记版)

高考语文常考的120个实词(易记版)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7 实词(七)(基础知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7 实词知识积累 73.适 【词义分析】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疾也。从辵声。意思是疾速。我们来看一下“适”的词义引申脉络: 由适本义往、到,引申女子到男家即出嫁,由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故引申出“顺从”之义,并进一步引申出“适应”“舒适”“恰好”等义。 【链接课本】 ①到……去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②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③顺从,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④舒适,满足,享用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黄州快哉亭记》)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⑤恰好 而适类于予(柳宗元《愚溪诗序》) ⑥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⑦(zhé)通“谪”,流放,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 【相关成语】 无所适从:适:往;从:跟随。形容做事没有目标,无头绪。 适得其反: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其他如;削足适履适可而止适逢其时无所适从 【速记故事】 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享受)。” 【高考速递】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适:适时,顺应 而珪适卒,年五十七适:恰巧,正好 【真题演练】 1.(2021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尔滨三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聊.乘化以归尽(姑且);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远);生生所资.,未见其数(凭借); 前已降及物故 ..(去世);而控.于地而已矣(落下) B.而刘夙婴.疾病(缠绕);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超过);《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往);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很饱的样子);臣以险.衅(危险);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且);羝乳.乃得归(产子);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 D.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效仿);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拳拳);且相如素.贱人(本来); 皆为陛下所成就 ..(提拔);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胜:美好的。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C.险:坎坷。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而:通“能”,能力。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 D.效:功效,这里是胜任。才智能胜任一方官职。 故选A。 2.(2022秋·广东佛山·高三石门中学校考竞赛)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舟行适.临汝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高考语文总复习-《报任安书》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 《报任安书》 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第1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不可胜.()记,唯倜傥 ()非常 ..()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 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答案摩灭(磨灭)胜(尽)倜傥(豪迈不受拘束)非常(不同 寻常)称(被称道)演(推演) 厄(困厄)赋(创作)厥(才)大底(大抵)郁结(内心抑郁 不舒畅)通(实现)道(主张) 思(期望)终(终究)退(退隐)舒(抒发)垂(使……流传) 见(通“现”,表现)

(第2段)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 .. ()天下放失 ..()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答案逊(谦逊)辞(文辞)网罗(搜集)放失(散落)考(考证)稽(考察)纪(历史记录) 兹(现在)为(创作)究(探究)际(关系)成(成就)草创(起草稿)就(完成)会(适逢) 愠(生气)诚(确实)偿(补偿)责(通“债”)

高考语文总复习-《赤壁赋》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 《赤壁赋》 课文重点实词挖空训练 (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 )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 )风,而...(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 )而登仙。 【答案】①属(劝请)②横(笼罩,覆盖)③纵(放任) ④如(往) ⑤凌(越过) ⑥万顷(广阔的江面) ⑦冯(同“凭”,乘) ⑧虚(太空) ⑨御(驾)⑩羽化(飞升成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 ..( )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答案①扣(敲)②溯(逆流而上)③渺渺(悠远的样子) ④倚(循,依) ⑤和(同声相应,唱和) ⑥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⑦缕(细丝)

(第3段)苏子愀然 ..(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正襟危坐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 )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 可乎骤.( )得,托遗响 ..( )于悲风。” 答案①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②危坐(端坐)③缪(同“缭”,盘绕、围绕) ④方(当) ⑤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⑥酾酒(斟酒) ⑦固(本来) ⑧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⑨遗响(余音,指箫声)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 往也;盈虚 ..( )也。盖将自..( )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答案①斯(此,这里指水)②盈(满)③虚(缺) ④卒(终究) ⑤消长(消减和增长) ⑥曾(竟,竟然) ⑦苟(如果) ⑧虽(即使) ⑨适(享有)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劝学》练习题(重点实词释义+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劝学》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重点实词释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式:)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 二、理解性默写 (一)真题 1.(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2020年高考天津卷)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 (二)模拟 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与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一致。 2.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 3.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 5.《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165个教材重点实词

识记五165个教材重点实词1.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烛之武退秦师》) 2.何厌.(满足)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3.阙.(侵损、削减)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4.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烛之武退秦师》) 5.以乱易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烛之武退秦师》) 6.行李 ..(出使的人)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8.今行而无信.(信物)(《荆轲刺秦王》) 9.秦王购.(重金征求)之金.(当时以铜为金)千斤(《荆轲刺秦王》) 10.臣左手把.(握,抓住)其袖(《荆轲刺秦王》) 11.将军岂.(是否)有意乎(《荆轲刺秦王》) 12.樊於期偏袒 ..(袒露一只臂膀)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13.函.(用匣子)封之(《荆轲刺秦王》) 14.既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荆轲刺秦王》) 15.持千金之资币.(礼品)物(《荆轲刺秦王》) 16.比.(并,列)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 17.愿大王少假借 ..(宽容、原谅)之(《荆轲刺秦王》) 18.秦王还.(环绕)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19.乃引.(举起)其匕首提.(掷击)秦王(《荆轲刺秦王》) 20.距.(通“拒”,据守)关,毋内.(接纳)诸侯(《鸿门宴》) 21.故.(特意)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22.大礼不辞小让.(谦让)(《鸿门宴》) 23.沛公不胜.(承受)杯杓(《鸿门宴》)

24.沛公则置.(放弃,丢下)车骑(《鸿门宴》) 25.约为婚姻 ..(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鸿门宴》) 2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意外的变故)也(《鸿门宴》) 27.匪我愆.(拖延)期(《诗经·氓》) 28.将.(愿,请)子无怒(《诗经·氓》) 29.乘.(登上)彼垝垣(《诗经·氓》) 30.以我贿.(财物。这里指嫁妆)迁(《诗经·氓》) 31.不可说.(通“脱”,摆脱、脱身)也(《诗经·氓》) 32.士也罔.(无)极.(标准)(《诗经·氓》) 33.二三其德.(品德、德行)(《诗经·氓》) 34.躬自悼.(伤心)矣(《诗经·氓》) 35.謇朝谇.(谏诤)而夕替.(废弃、贬斥)(《离骚》) 36.怨灵修之浩荡 ..(荒唐,没有准则)兮(《离骚》) 37.偭.(违背)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离骚》) 38.忍尤.(责骂)而攘.(忍受)诟.(侮辱)(《离骚》) 39.悔相.(观察)道之不察兮(《离骚》) 40.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戒止)(《离骚》) 41.汝岂得自由 ..(自作主张)(《孔雀东南飞》) 42.昼夜勤作息 ..(偏指“作”,工作)(《孔雀东南飞》) 43.小姑始扶床.(坐具)(《孔雀东南飞》) 44.本自无教训 ..(教养)(《孔雀东南飞》) 45.君既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着)(《孔雀东南飞》) 46.始适.(出嫁)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47.逆.(预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8.处分 ..(处理、处置)适.(适合、依照)兄意(《孔雀东南飞》)

【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文言300实词巩固练习(一)

【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文言300实词巩固练习(一)1.哀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登高》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④於靬王爱之。《苏武传》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⑦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⑧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②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③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十二章》 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⑤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⑥静而后能安。《大学之道》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⑨沛公安在?《鸿门宴》 ⑩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4.按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②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周亚夫军细柳》 5.案 ①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6.昂 ①佛印极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核舟记》 ②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7.傲 ①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劝学》 ②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③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8.拔 ①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③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谏逐客书》 9.白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高考语文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范本模板)

高考语文要求掌握的120个重点实词详解 1、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名词) 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谏太宗十思疏》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谏太宗十思疏》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重点实词释义】 谏太宗十思疏 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句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句式:)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句式:)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告诫),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重点实词释义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生长)者,必固(使……稳固)其根本(树根);欲流之远(形作动,流的远)者,必浚(疏通水道)其泉源;思国之安(安宁)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稳固)而求木之长(生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治理的好),臣虽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乎!人君当(主持,掌管)神器(指帝位)之重(形作名,重任),居域中(天地间)之大(形作名,重要的地位),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不念居安(形作名,安逸的环境)思危(形作名,危险的境地),戒奢以(用)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超过,战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形作动,流的远)者也。(判断句) 凡百元首(帝王),承天景(大)命,莫不殷(深)忧(忧虑)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多),能(能够)克终者盖(大概,表示推断)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固定句式。岂……乎”,意为“难道是……吗”)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下属);既得志,则纵情(放纵情感,即骄傲)以傲(形作动,傲视)物(人)。竭诚(诚心)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六国论》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部编版高考默写60篇《六国论》挖空实词释义及理解性默写 【重点实词释义】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句式:)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句式:)。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句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句式:),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句式:),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句式:) 【重点实词释义答案】 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兵器)不利,战不善,弊(弊病)在赂秦(以财物赠予秦国,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赠送财物)。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或(有人)曰:六国互丧(相继灭亡),率(都)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用攻占的方法取得)之外,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诸侯之所亡(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同“曝”,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才)有尺寸(形容数量极少)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拿)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安稳)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易错高频实词检测100例-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易错高频实词检测100例 自我检查 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清史稿》卷二六五) 【寝】 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沈贞甫墓志铭》) 【穷】 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权】 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新唐书》) 【劝】 5.议者皆然固奏。(《后汉书•郭陈列传》) 【然】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史记•曹相国世家》) 【让】 7.彦章武人不知书。(《新五代史•死节传》) 【书】 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史记•张丞相列传》) 【私】 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国语•楚语》) 【速】 1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战国策•秦策二》) 【惋】 1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望】 1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国泰传》) 【危】 1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史记•张丞相列传》) 【微】

1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世说新语》) 【诬】 1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史记•大宛列传》) 【遗】 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明史•列传十六》) 【物】 1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资治通鉴》) 【息】 1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旧唐书•卷六十三》) 【闲】 1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衔】 2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国语•鲁语》) 【鲜xiǎn】 2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新唐书•循吏列传》) 【谢】 2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晋书•王羲之传》) 【信】 2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行】 2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宋史•列传第四十》) 【形】 25.阶疾病,帝自临省。(《三国志•魏书》) 【省】 2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徇】 2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寻】 2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徐文长传》) 【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