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评价

陈薇;丁祥力;吴迎奔;王震;许丽娟;贺月林

【摘要】为水产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由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 yces cerevisiae)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了溶血性试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溶血率低于5%,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 000 mg/kg;对斑马鱼的96 h-LD50大于10 000 mg/L,即该复合微生态制剂实际无毒.%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ecurity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probiotics used for aquaculture, test methods including hemolytic test, acute toxicity test in mice and acute toxicity test in zebrafish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curity of the compound probiotics, which was composed of B. cereus,B. laterosporus and S. cerevisi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olytic rate of the compound probiotics was less than 5% ,the MTD of mice was greater than 15 000 mg /kg body weight,and the 96h-LD50 of zebrafish was greater than 10 000 mg/L. So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compound probiotics was actually nontoxic.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41)002

【总页数】3页(P138-140)

【关键词】复合微生态制剂;安全性;蜡状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酿酒酵母

【作者】陈薇;丁祥力;吴迎奔;王震;许丽娟;贺月林

【作者单位】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

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9;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8

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运用微生态学原理,由经过定向筛选的正常微生物群中有益菌株配合而成的生物制剂,以达到调整机体及养殖水域微生态平衡的目的[1]。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利用微生态制剂

来降低养殖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2-5]。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无残留、无污染,不仅可以改善养殖水域环境,还可以提高养殖对象的机体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使养殖业良性循环发展[6-9]。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对水产动物的首要条件是安全、无毒害作用,但因缺乏完善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体系,有关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研究仅有零星报道[10-12]。在前期工作中,笔者实验室研制了一种能高效降解养殖水体中的氨氮、

亚硝酸盐、COD等污染物的水产用复合微生态制剂,为了确保应用安全,从溶血

性试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三方面评价该制剂的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微生态制剂由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菌剂由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侧孢芽孢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成。将以上3种菌株分别液体培养,测定活菌数,适当调整浓度,

使各菌株的浓度在1×108cfu/mL左右,然后将各发酵液按体积比1∶1∶1混合均匀,1 mL菌液的质量约为1.05 g。

1.1.2 试验动物昆明种小鼠(Caviaporcellus)60只,体重(20±2)g,属清洁级,雌雄各半,购于湖南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长(3.2±0.4)cm,体重(0.38±0.2)g,购于长沙市花鸟市场。

1.2 方法

1.2.1 溶血性试验试验组每支试管加入1 mL菌液(菌体浓度1×108cfu/mL)和

0.9%NaCl注射液9 mL;阴性对照组每管加入0.9%NaCl注射液10 mL,阳性对照组每管加入蒸馏水10 mL。全部试管在37℃水浴中恒温30 min后分别加入

0.2 mL稀释抗凝兔血,继续在37℃保温60 min倒出管内液体,离心5 min,取上清液在54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每组3个重复,计算吸光度平均值),然后计算溶血率。溶血率=(试验组吸光度-阴性对照组吸光度)/(阳性对照组吸光度-阴性

对照组吸光度)。参考《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H]GPT4-1)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1.2.2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前对小鼠进行7 d喂养观察,淘汰自然死亡小鼠。正式试验时把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其中,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5 mL,受试1、2、3、4、5组按照小鼠每千克体重分别以120 mg、600 mg、3 000 mg、15 000 mg和75 000 mg剂量用灌胃针灌服微生态制剂,各剂量均给予1.5 mL受试样液(不足部分补以生理盐水),每天灌胃3次,中间间

隔5 h。连续14 d观察小鼠是否有中毒和死亡现象。试验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解剖,检查脏器及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脏器指数。试验期间小鼠自由进食和饮水。试验结

束后,统计小鼠死亡数,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的可信限,并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9153.1-2003)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数据处理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1.2.3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参照《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91)进行。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到盛有10 L标准稀释水的水族缸中,至终浓度分别为1 mg/L,10 mg/L,100 mg/L,1 000 mg/L和10 000 mg/L,对照组不加复合微生态制剂。每组放入健康斑马鱼10尾,试验开始后1 h,2 h,4 h,8 h,16 h,24 h,48 h,72 h和96 h记录鱼体的平衡、游动、呼吸、体色变化等中毒症状。每24 h更换药液1次,试验期间温度控制在23℃,DO>4 mg/L。试验结束后统计斑马鱼死亡数,计算96 h-LD50,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血试验

从表1看出,各菌株及微生态制剂的溶血率均低于5%,表明各菌株及微生态制剂不会引起红细胞明显凝集和溶血,安全性较好。

表1 各菌株及微生态制剂的溶血试验结果

Table 1 The result of hemolytic test of different strains and probiotics

组别Group平均吸光度Averageabsorbance溶血率/%Hemolyticrate侧孢芽孢杆菌B.cereus0.02720.98蜡状芽孢杆菌B.laterosporus0.03131.25酿酒酵母S.cerevisiae0.01930.45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0.02841.06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0.0125-阳性对照Positivecontrol1.5124-

2.2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除试验第5组即最高剂量组小鼠出现趴伏少动、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轻微不良

体征外,其余小鼠在试验期间生长状况、精神状态良好,所有小鼠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14 d后各组小鼠均健康存活(表2)。表2 小鼠毒性体征及死亡情况Table 2 The toxicity signs and death of mice指标Index对照组Controlgroup试验组Testgroup12345动物数/只Numberofanimals101010101010剂量

/(mg/kg)Dose012060030001500075000平均增重

/gAverageweightgain4.22±0.374.16±0.254.42±0.673.99±0.424.37±0.714.28±0.44异常体征Abnormalsign无无无无无少动死亡率/%Deathrate000000

表3 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Table 3 The organ coefficients of every group mice %器官Organ对照组Controlgroup试验组Testgroup12345肝脏

Liver5.41±0.285.35±0.415.36±0.375.27±0.245.46±0.365.2 9±0.35肾脏

Kidney1.18±0.081.44±0.101.29±0.091.32±0.141.25±0.061.42±0.11脾脏

Spleen0.58±0.040.56±0.030.66±0.060.64±0.020.59±0.040.61±0.05肺

Lungs0.71±0.040.73±0.040.64±0.020.69±0.030.67±0.030.65±0.02心脏

Heart0.56±0.040.55±0.010.63±0.020.64±0.050.60±0.070.59±0.05

经病理检查,试验各组小鼠的脏器及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试验组小鼠肝脏、肾脏、脾脏、肺、心脏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表3)。

在小鼠灌胃后经14 d观察,未见任何中毒体征和死亡,表明微生态制剂的口服

LD50大于75 000 mg/kg小鼠体重。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GB19153.1-2003)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

000 mg/kg体重即为无毒级,即该微生态菌剂对小鼠属无毒级。

2.3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

经试验,斑马鱼在含0~10 000 mg/L微生态制剂的标准稀释水中均生长良好,

未出现任何中毒体征和死亡现象。表明,微生态制剂对斑马鱼的96 h-LD50大于10 000 mg/L。根据《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HJ/T154-2004)的急性毒性分

级标准,该微生态制剂为实际无毒级。

3 结论与讨论

3.1 溶血性试验

溶血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是否能够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反应,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细胞毒性评价的一个补充试验[13]。Hansen B M 等[14]研究发现,蜡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肠毒素Hb1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导致

皮肤坏死及血管通透的活力。Budarina Z I等[15]研究发现,许多芽孢杆菌群的细菌含有HlyII,纯化后的HlyII对多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有着不同程度的裂解毒性。研究表明,蜡状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的体外溶血率分别为1.25%、0.98%和0.45%,均低于5%,不引起兔红细胞的溶血与凝集,安全性较好。

3.2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对动物一次性给药后出现的毒性反应所进行的定性和定量试验,是对化合物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和其他毒性试验相比具有简单、经济、易行等特点[16]。梁春梅等[17]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双歧杆菌乳酸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119156764.html,ctic)进行毒理学研究发现,菌粉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 000 mg/kg,毒性级别为无毒。李军训等[18]通过小鼠急性攻毒试验对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安全性

评价,初步判断枯草芽孢杆菌BS7.29和嗜酸乳杆菌LB10.16发酵液属于无毒物质。Antonio P等[19]认为,某些蜡状芽孢杆菌是条件致病性。周文文等[20]研究发现,蜡样芽孢杆菌ZH-14抗肿瘤蛋白提取液LD50大于21 500 mg/mL,属于无毒级别,活菌制剂在2.03×109cfu/mL以下不会引起急性毒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含蜡状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复合菌剂的口服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75 000

mg/kg小鼠体重,亦属于无毒级别,与周文文的研究结果相似。

3.3 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常用来评价外用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性。尹文林等[11]研究表明,复合硝化制剂对鲫鱼和草鱼的96 h-LD50大于1 000 mg/L,对淡水青虾

的96 h-LD50大于500 mg/L,在水产动物中使用安全。曹海鹏等[12]对水产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其对斑马鱼的96 h-LD50大于2 000 mg/L,为实际无毒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斑马鱼的96h-LD50大于10 000 mg/L,属于无毒级别。且该微生态制剂在水体中的使用量为1

mL/L(约1 050 mg/L),因此对水产动物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刘朝阳,孙晓庆.生物控制法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的综合应用[J].南方水产,2007,3(1):69-74.

[2] Irianto A,Austin B.Probiotics in aquaculture[J].Journal of Fish Diseases,2002,25(11):633-642.

[3] Hargreaves,J A.Photosynthetic suspended-growth systems in aquaculture[J].Aquaculture Engineering,2006,34(6):344-363.

[4] Macey B M,Coyne V E.Improved growth rat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farmed Haliotis midae through probiotic treatment[J].Aquaculture,2005,245(9):249-261.

[5] Thoman E S,Ingall E D,Allen D.Anitrogen budget for a closed,recirulting mariculture system[J].Aquaculture Engineering,2001,24:195-211.

[6] 罗辉,李俊波,刘立鹤,等.3种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产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0,29(6):360-362.

[7] 熊晖,梁运祥.外加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湖北农业

科学,2011,50(22):4682-4685.

[8] 刘君,宋晓玲,陈志鑫.益生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9):78-91.

[9] 付鑫,吴垠,苏显屹,等.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投饲模式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1,30(12):739-743.

[10] 尹文林,潘晓义,曹铮,等.枯草芽孢杆菌B115株的毒性研究[J].中国水产,2006(11):84-86.

[11] 尹文林,沈锦玉,潘晓义,等.复合硝化菌制剂的安全性研究[J].水产养殖,2010,31(5):39-41.

[12] 曹海鹏,卫若鹏,何珊,等.水产养殖用解淀粉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32(5):58-65.

[13] 刘春广,王轩,陈庆良.改良心室辅助装置材料的细胞毒性及溶血性试验[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459-461.

[14] Hansen B M,Hoiby P E,Jensen G B,et al.The bacillus cereus enterotoxin sequence reappraised[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3,223(1):21-24.

[15] Budarina Z I,Sinev M A,Mayorov S G,et al.Hemolysin II is more characteristic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han Bacillus cereus[J].Arch.Microbiol,

1994,161:252-257.

[16] 郭沈波,郭坤,杨志宏,等.海洋低温溶菌酶的急性毒性试验[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3):297-298.

[17] 梁春梅,高鹏飞,陈震,等.益生菌B.animailisV9冻干粉安全性毒理学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6):481-488.

[18] 李军训,高洁,陈坤,等.嗜酸乳杆菌LB10.16及枯草芽孢杆菌BS7.29安全性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22-25.

[19] Antonio P,Monika E.Antiviral compounds derived from naturally occurring proteins[J].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Anti-Infective Agents,2005,4:55-66.

[20] 周文文,牛天贵.蜡样芽孢杆菌ZH-14产抗癌蛋白的急性毒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8,25(3):24-29.

水产养殖复合微生态制剂使用技术研究

水产养殖复合微生态制剂使用技术研究 材料和方法 1.1 室内模拟养殖试验 材料:鲫鱼(长约6~8 cm),复合微生态制剂(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菌浓度约为109 cfu·mL-1),养鱼缸(65 cm×35 cm×35 cm)。 方法:每个鱼缸蓄水60 L,每缸放养鲫鱼5尾,鱼苗预养7 d后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每缸投菌1 mL,7 d投1次;处理2:每缸投菌0.5 mL,7 d投1次;处理3:每缸投菌1 mL,10 d投1次;处理4:每缸投菌0.5 mL,10 d投1次,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周期32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鱼质量,计算鱼苗增质量情况,试验结束时取水测水质指标。 1.2 水泥池养殖试验 4月下旬在水泥池(1.5 m×1.5 m×1.5 m)蓄水约3 m3,池水暴晒7 d后投放小球藻,每个池投放约10 kg小球藻,7 d后开始投放鱼苗,苗长约7~8 cm,每个池放40尾鲫鱼,放前称质量750 g。预养15 d后开始试验,试验共设7个处理(见表1),菌剂的浓度为109 cfu·mL-1。 1.3 鱼池检测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 选西青区工农联盟农场两个相邻鱼池,每个鱼池面积为4 hm2,鱼虾套养。鱼池初期水源相同,处理池与对照池各投放的虾苗和鱼苗量相同。各投虾苗80万尾,鲤鱼1.8万尾,白鲢1.2万尾,鲫鱼0.7万尾(鱼虾套养,以鱼为主,虾苗投放量为精养虾池的15%)。处理

池菌剂使用时间从5月下旬至8月下旬,15 d施1次,共施用6次,每次施用量为15 kg ·hm-2。 在整个养殖周期内,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处理池,不使用任何的抗生素和杀菌剂,对照池按日常管理,养殖周期结束时,统计鱼虾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模拟养殖试验结果与分析 2.1.1 各处理的水质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2、3、4的溶解氧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各处理水体的pH值差异不显著;处理2的CO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的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的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处理2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合比较各水质指标发现处理2的效果最佳。 2.1.2 鱼苗的增质量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试验开始时,处理1、2、3、4的平均每缸鱼质量分别为58.5,48.5,5 3.5,5 4.5 g,一个月后鱼质量为100,108.5,91.5,99.5 g,分别增质量71.4%,124.1%,71.8%,81.2%,其中处理2增质量最多,说明处理2利于鱼苗增质量。 室内模拟养殖试验表明,每缸投微生态制剂5 mL,7 d投放1次利于水体硝酸盐、亚硝酸盐、COD含量的控制和鱼苗生长。因此,提出在室内养殖模式中,若菌剂浓度为109 cfu·mL-1,每立方水体的使用量约为8 mL,7 d投放1次。 2.2 水泥池养殖试验结果分析 2.2.1 亚硝态氮含量分析从表3分析可知,整个养殖周期内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较低,除第20天外,其余检测点亚硝态氮的含量都在0.1 mg·L-1以下,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2.2.2 pH值的变化从表4可知,pH值前期比较高,后期有所降低。投微生态制剂的养殖池pH值在整个试验期内略低于对照,处理之间pH值差异不明显。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及应用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及应用 概述 水产微生态制剂是一种通过添加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改善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地调节水体中的生态系统,促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与发育。本文将介绍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和应用。 水产微生态制剂生产的步骤 第一步:微生物菌种的筛选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首先需要筛选合适的微生物菌种。这些菌种应具有以下 特点: - 对水质环境适应能力强; -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在养殖环境中生存; - 具有对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具有促进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生长的能力。 第二步:微生物菌种的培养 选定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后,进行培养以增殖数量。常用的培养方法包括液体培 养和固体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和氧气浓度等。 第三步:微生物菌种的提取和分离 培养后的微生物菌种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提取可以使用离心机等设备进行, 将微生物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分离可以使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将微生物分开形成单独的菌落。 第四步:微生物菌种的纯化和保存 分离出的菌种需要进行纯化,以确保只有纯种菌株。纯化可以通过多次传代和 鉴定的方法进行。纯化后的菌株可以保存在冷冻条件下,以备后续使用。 第五步:微生物菌种的制备 保存的微生物菌株可以进行制备,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液体培养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而固体培养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以确保微生物菌株的质量。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水产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方面:

提高水质 水产微生态制剂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和废弃物,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水质环境。同时,它们还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防止病害的发生,提高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 促进鱼类生长 水产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能够分解养殖废料,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鱼类的生长。此外,它们还可以增强鱼类的消化功能,提高饲料的吸收效果,提高养殖效益。 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减少养殖废料,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同时,通过控制水质环境和防止疾病的发生,能够降低养殖损失,提高养殖产量。 减少用药量 传统的水产养殖中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残留,保障养殖产品的安全性。 结论 水产微生态制剂通过添加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环境,促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与发育。为了生产水产微生态制剂,需要筛选、培养、提取和分离微生物菌种,最终制备成品。在水产养殖中,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水质、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用药量等好处。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完善微生态制剂的配方和应用技术,提高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微生态制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新一代环保型饲料,经有关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是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经培育、扩繁而制成,它可以作为猪、鸡、牛、鸭及鱼、虾等养殖业的辅助饲料使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基本作用原理:动物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内有上百种、数百亿的细菌形成肠内菌丛,它与动物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肠内菌丛在发挥各种营养生理学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病原菌增殖等防御感染的作用。家畜的大肠菌症、沙门氏菌症以及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发生都与肠内菌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使肠内菌丛的平衡保持正常对维护动物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它与畜禽生产中的各项指标的提高和改善有密切关系。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取代或平衡动物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菌系的微生物制品。狭义上讲,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作为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为宿主合成主要的维生素,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微生物进入一个微生态系统(畜禽体内)后,能否在那里定

居,生长繁殖并成为正常菌群而形成一个由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之间呈生态平衡的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要看做生物和宿主双方是否具备定植条件。一般来说,畜禽在幼年时期最容易接受外来有益微生物的影响,加速体内正常种群的建立,有利于有机体的生长和抗病能力的提高。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从幼雏鸡开始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料时,其效果最好,其原因也即在此。因此,在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时应掌握好使用时间,例如猪应在产前就对母猪使用,鸡最好在育雏时即使用。 微生态制剂应用最早见于日本,50年代就有“表飞鸣”、“乳酶生”,其成分是粪链球菌,用于治疗肠道疾病。以后相继在畜禽方面开始应用,美国从70年代开始使用饲用微生物。我国对益生菌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但应用则是近几年的事。相对起点高,发展快,以研究乳酸杆菌、芽孢杆菌为主。近年来,在家禽养殖业中,动物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以及对动物营养、农作物生长和环境改善所起的显著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以其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效果显著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养殖业者的首肯。 1、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ecologial Ageent AMEA),又称活菌剂、生菌剂,是以动物体内正常菌群为主体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其商品名称则主要有:生物兽药、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生菌素、益生素、生物发酵剂、生物净化剂、合生素等。1989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119156764.html, 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及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杨秀 来源:《黑龙江水产》2018年第05期 随着水产业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呈现出日渐增多的态势,对调节水质、增强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预防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益生素,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对水生动物有益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微生态失调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按使用目的可分为水质改良剂、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等。剂型有液体、固体和半固体。菌种主要有芽孢杆菌类、光合细菌类、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类。 一、微生物制剂使用方式 从目前看,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方式有两種,一种是施用于养殖水体调节水质,另一种是作为水生生物的饲料添加剂。 1、微生态水质调控剂 微生物可直接影响水质和养殖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水质。枯草杆菌、多粘杆菌等制成的系列制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废物的分解。蛭弧菌对净化湖水,清除致病性弧菌和大肠杆菌有显著作用。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具有很高的水质净化能力。光合细菌对预防赤鳍病、烂鳃病、肠炎等疾病有显著作用。 2、微生态饵料添加剂 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对防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微生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能被养殖动物利用。光合细菌的活菌投喂孵化的鲤鱼苗,具有促生长作用。微生态制剂投喂鲤鱼,可显著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数,增多有益微生物。 二、水产养殖常用微生态制剂 1、芽孢杆菌制剂 芽孢杆菌是一群好氧生长、可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目前在养殖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及纳豆芽孢杆菌等种类。在养殖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会在水生动物肠道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具有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的作用;将芽孢杆菌制剂施用于养殖水体,芽孢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大量产生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迅速降解鱼虾残留饵料和排泄物中蛋白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将有益的微生物添加到水产品的环境中,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养殖技术。它可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水质,提高水产品的生长和免疫力,并预防和治疗水产病害。下面将详细介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首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改善水质。水产养殖池塘或水体中有机物的堆积会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积累,对水产品的生长和免疫力造成负面影响。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减少池塘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此外,它们还可以降解池塘中的废弃物,包括残饵和水生植物,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其次,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水产品的生长。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它们还可以合成一些生长因子和激素,促进水产品的生长和发育。此外,微生态制剂还可以降低养殖环境中的应激程度,使水产品更好地吸收养分,促进生长和发育。 此外,微生态制剂还可以增强水产品的免疫力。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性排除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产疾病的发生率。它们还可以产生一些天然的抗生素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此外,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够激活水产品自身的免疫机制,增强其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对养殖业的影响。 最后,微生态制剂还具有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常常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剂来预防和治疗病害,但这些药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养殖品质量的下降。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

微生物群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自我繁殖和传播,实现可持续利用,减少对人工添加的依赖。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改善水质、促进水产品生长和免疫力以及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因此,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产微生物—微生态制剂

第十章微生态制剂 第一节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养殖水环境的现状 天然水环境通常维持着不断演化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多元性体系及生态平衡,而养殖环境是人为的,养殖的生物具有选择性和排他性,直接影响和改变着水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包括不同层次的某些种群的消长。 在池塘养殖生态系统中,底质、水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养殖池塘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养殖对象的动物被人为强化,密度增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养殖动物的代谢排泄物等会污染水质,而水质的变化又与底质有密切联系。池底是沉积物积累和循环释放的主要场所。水产养殖系统中常人工投入大量营养物质(饵料、肥料等),系统对其有限利用导致有机质在池底的沉积。池底所积累的大量的有机物的矿化分解对水质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沉积物,不仅可以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利于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有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但另一方面,过多的沉积物给底质、养殖水体以及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养殖模式从粗放型到精养型的转变,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投入养殖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增多,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加重。众多的学者已认识到水产疾病与水域生态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如不改善水质,水产动物健康就得不到保证,水域生态环境就会被破坏,病害会越来越多,产量会大大受到制约,同时人类的健康也会因食用不安全的水产品而受到威胁。因此,水产养殖环境的净化已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研究热点。 二、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从微观上来看,池塘各水质因子,特别是有害因子的浓度在养殖允许范围内、水域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水生生物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的时候,鱼、虾生长就好;反之,就可能出现鱼、虾免疫力下降,发生病害等问题。同时,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当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积累,水中溶解氧慢慢耗尽时,或有抑制生物生长的物质时,微生物的自净作用就会不断受到限制甚至停止。这时,就需要人为控制了。微生态制剂是目前来说比较有效的生物控制方法。 1、抑制病原菌,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有益细菌产生抗菌物质,和有害细菌竞争生态位,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改善动物的肠道内环境和水体外环境,保护动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有益细菌还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特别是对于甲壳类动物,其免疫系统与脊椎动物不同,没有淋巴组织,缺乏常规免疫球蛋白,防御机制主要依靠各种血细胞产生的非特异性物质(凝集素、溶菌酶、C反应蛋白等)。 2、提供营养,改善机体代谢,促进动物生长 很多微生态制剂中的细菌。真菌、微藻及其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

渔用微生态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渔用微生态制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朱浩元等 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发达程度位居世界之首。但是环境保护措施滞后,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养殖病害频发,不仅水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着人类食品安全。微生态制剂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上则体现出了明显的改善和调节养殖水体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水产动物抗病能力等诸多好处。这无疑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曙光。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活菌制剂;应用;发展趋势 一、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现状 1.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有益微生物,经过培养、发酵、干燥和加工等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一类生物活菌制剂,有的还含有他们的代谢产物或者添加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因子,具有补充、调整和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免疫能力、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及改善养殖环境等作用。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无不良反应、无残留污染、无耐药性、成本低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广大学者和养殖界的重视,并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1)微生态制剂的理论依据 研制开发微生态制剂的理论依据是微生态学理论,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及微生态防治理论。 (2)水产养殖中常用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微生态制剂菌种主要有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酪酸菌、硝化细菌和蛭弧菌。 2.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 ①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水产动物生长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从粗放式养殖过渡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养殖品种日益增多,养殖产量大大提高。但是伴随着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至水产动物疾病频繁发生。微生态制剂(水产益生菌)常用于水产养殖的水环境调节及水产饲料中。 1.微生态制剂概述 抗生素因其使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产生二次污染以及在生物体内残留等原因,已经被逐渐淘汰使用。而微生态制剂无药残无污染,且能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使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鱼类肠道菌群的平衡是鱼肠道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基础。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鱼类肠道的微生态并加以调控,使之建立稳定平衡的菌群体系,对维护鱼类的健康,提高鱼的产量,生产安全的水产品,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鱼类肠道菌群的组成及结构 鱼类肠道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极大。研究报道指出,淡水鱼肠内细菌的数量基本在105-108之间(sugita. et al.,1983),而海水鱼肠内细菌的数量在106-108之间(尾崎久雄,1985)。肠道的优势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同时也存在革兰氏性菌。不同鱼种之间,由于所处的水体环境、食性等因素,其肠道的细菌组成结构也不尽相同的。许多研究表明,淡水鱼类肠道内专性厌氧菌以A、B Bacteroides(拟杆菌科)等为主(Sakata,etal.,1981;1980),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以(气单胞菌属)、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等为主(尹军霞等,2003)。乳酸菌在陆生动物是常驻菌,而在鱼类也是肠道菌群的一个组成部分,Ring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1994年,王红宁对淡水池中的鲤鱼肠道菌群结构研究发现,在鲤鱼肠道中需氧和兼行性厌氧菌的数次是:气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需氧芽孢杆菌。对淡水养殖池中的四种不同食性鱼—乌鳍、鲢、鳊、鲫的肠壁菌群进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不论是好氧菌还是厌氧菌,同种鱼前肠壁分布一般比中壁和后肠壁少;同一肠段,都是厌氧菌总数远大于好氧菌总数,一般相差个数量级。不同鱼之间,肠壁的好氧菌总数差别比厌氧菌总数差别大得多菌中的乳酸球菌和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四种鱼肠道壁中的厌氧菌和双歧杆菌分布的规律是:肉食性的乌鳢>杂食性和广食性的鲫鱼>食浮游植主的鲢>草食性的鳊,即鱼类肠道壁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双歧杆菌随着从草食肉食性发展而逐渐增加。 3. 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的因素

复合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

复合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 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 我们提出复合微生态制剂健康养殖模式,是在大量用户养殖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水产养殖、家禽家畜养殖、家兔养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功的数据;在种植业方面,也有突出表现;壮大益生菌已经被徐州市智能生态农业产业联盟选定为利用和推广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用壮大益生菌养殖,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养殖环节降低成本,养殖产品健康无害,利于消费者放心食用,也利于肉食品加工企业获得

优质原料,使养殖业应对市场冲击,健康发展。 【从现在开始,考虑组建“健康养殖联盟”,联盟成员用微生物养殖,产品向加工企业销售,成为加工企业的支撑,向消费者提供健康无药残的食品原料。】 壮大益生菌简介 一、壮大益生菌的概念及地位 复合微生物制剂是绿色环保健康养殖的保障,将在未来的绿色健康养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壮大益生菌含有益生菌、酶制剂、寡糖等协同剂组成,它具备了动物养殖中消化道所需的有益菌,肠道吸收营养不可或缺的酶制剂,以及防治病替代抗生素的低聚糖,所以称之为:复合益生菌。 原液中含有: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微量元素。这也是十分理想的复合,能产生对于动物肌体、肠道最好的内源补偿,完成了不完全依靠食物、药物所能提供的最佳营养需求和抗病需求。

2,壮大益生菌主要有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三大类的 24 种有益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益菌是①好氧性酵母菌②好氧性枯草芽孢菌③厌氧性双歧杆菌。 3,壮大益生菌中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酶(包括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半乳糖苷酶和果胶酶)、植酸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五大类。 4,壮大益生菌中多种活菌,酶制剂、低聚寡糖等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这种复合相辅相成,能产生对于动物肌体、肠道最好的内源补偿,完成了不完全依靠食物、药物所能提供的最佳营养需求和抗病需求。通过有益菌、酶制剂,寡糖等成分,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效维持动物机体健康状况,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减少使用或不使用抗生素。所以壮大益生菌是天然、经济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为生态养殖提供了一个绿色环保安全的路径之一。 二、壮大益生菌典型的使用方法 1,喷料。(使用比例1:100). 购买饲料的可以在每次喂食前把益生菌喷洒在颗粒饲料上直接喂食,简单方便易行。这样益生菌直接进入动物肠胃内,维持动物体内菌相平衡,补充了多种内源酶的不足,也促进了内源酶的分泌,提高动物抗病毒能力,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兑水。(比例1:100)。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病害防治等。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物技术手段,具有调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水质、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等优势。本文将对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1. 引言 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质污染、养殖动物疾病等。传统的防病控害方法主要依赖化学药物,但其使用会产生环境污染和养殖产品安全隐患。因此,寻找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防病控害方法成为了当今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2. 微生态制剂的特点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调控水体环境和养殖动物生长的技术手段。其特点如下: - 微生态制剂由有益微生物和其代谢产物组成,通过调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来改善水质。 - 微生态制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带菌量。 - 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升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 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水质修复 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调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降解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为养殖动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3.2 病害防治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竞争和拮抗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微生态制剂还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增加其抗病能力。因此,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于病害的防治。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支撑的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业。Lioyd(1997)试验证明,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有颉颃作用。Schillinger(1989)发现,乳酸菌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并有促进宿主生长的作用。Sorokulova(1998)研究发现,饲喂益生菌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 CO)(1989)规定了43 种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我国微生态制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l 000 t。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 1.1定义 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 制成的活菌制剂。较早被称作益生素和促生素,国内亦称为微生态制剂。在美国被命名为DFMs(直接饲用微生物)。欧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微生物制剂。根据《动物微生态学》(何明清,1998)理论,机体通过补充外源有益菌群,使消化道内有益菌群迅速生长繁殖,并建立种群优势。微生物制剂的抗病促生长机制尚处于假说阶段,即菌体自身的蛋白质、维生素及代谢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和酶类共同实现其促生长作用。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饲用微生态制剂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饲用微生态制剂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内容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2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约31.3亿元,同比增长17%。在未来饲用微生态制剂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对其使用量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攀升。 关键词:饲用微生态制剂市场规模、饲用微生态制剂发展背景 一、畜牧业产业强势发展,带动饲用微生态制剂产量加速释放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益生微生物的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曾被称作益生素、促生素或活菌制剂。饲用

微生态制剂是作为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使用的微生态制剂,饲用微生态制剂具有无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抗性、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饲用微生态调节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大类。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重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促进食品安全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

二、市场规模持续攀升,产业升级加速 饲用微生态制剂是目前畜禽养殖主要投入品之一,也是决定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微生态制剂是能够用来促进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的那些有益微生物或其发酵产物。按照产品形式和作用机制将其分为活菌制剂、灭活菌制剂和酵母培养物。它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无毒副作用和无有害物质残留等特点,属于绿色饲料添加剂。据统计2022年中国饲用微生态制剂产能约为33.5万吨,同比增长15.5%,相较于2018年产能增长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 1. 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衡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类抗生素物质,降低肠道pH 值,以及与有害微生物竞争养分,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产生和繁衍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合成酶和维生素:某些微生态制剂在虾蟹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促进虾蟹对饲料的利用。有些酶类在虾蟹肠道内含量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合成,产生这些酶类的有益微生物对保证虾蟹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3. 拮抗和保护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保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增强机体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虾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 5. 生物夺氧竞争:虾蟹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使肠内氧气浓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 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虾蟹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使粪臭气减少。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 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实例 1. 培水:在虾蟹放养前10 天左右,用100 倍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均匀泼洒池塘,净化环境,放苗前 3 天,再用浓度为20 毫升/米 3 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泼洒水面,使水中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形成优势种群,有利于虾蟹下塘就能适应生长。

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原则

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原则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由活体微生物组成的生物制剂,包括益生菌、益生 元和共生微生物等,能够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健康。微生态 制剂在医药、农业、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过程中,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种类种类繁多,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在选择微生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宿主 的特点和需求。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微 生物种类可以增强微生态制剂的效果。 其次,考虑微生物的数量和质量。微生态制剂中微生物的数量和质量 直接影响其效果。微生物数量过少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微生物质 量的好坏则关系到活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制备微生态制剂时,需要严格 控制微生物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微生态制剂的质量稳定。 再次,应用前需进行活性检测。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 往往与其活性有关,因此在使用微生态制剂之前,需要对微生物的活性进 行检测。活性检测可以通过细菌培养、染色和分离等方法进行,以确保微 生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 此外,需要对微生态制剂的剂型进行选择。微生态制剂的剂型有液体剂、固体剂和胶囊剂等。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液体 剂适用于种植业和环境领域,固体剂适用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而胶囊 剂适用于人类和宠物保健。选择合适的剂型可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

最后,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可能与宿主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 估可以通过动物试验、组织培养和基因检测等方法进行,以判断微生态制 剂对宿主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应用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微生物种类、控制微 生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活性检测、选择合适的剂型以及进行安全性评估。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促进宿主的微生态 平衡和健康。

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的特性和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的特性和作用机理 一、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制剂是将自然界有益细菌通过人工筛选培育,再经过生物工程工厂化生产出来,用于生态调控及动物营养保健的活菌制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都属微生物制剂的同类产品。就有益菌种来讲,美国发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有益菌种,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依活菌种的组成,有单一菌制剂和复合菌制剂。市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有别而异。应用于水产养殖上的微生态制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服以提高鱼虾免疫力的饲料微生态添加剂,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另一类是用以改良水质的微生态调控剂,主要菌类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各类菌有其自身特性,使用时要针对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 二、微生物制剂作用与特点 (一)对水体的作用 微生物制剂可有效降低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浓度,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净化水质。 (二)对养殖动物的作用 微生物制剂可使养殖动物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水产养殖动物体内有害物质产生。同时,转化养殖动物肠道、血液及粪便中有害物质浓度,降低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累积,有利于机体的健康。 (三)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微生物制剂具有投资小、效益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既能全池泼洒,也能做为饲料添加剂。无毒、无害、无药物残留,长期使用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病害发生,排放的污水对环境污染也较小。

【水产发展】小议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运用

【水产发展】小议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运用 小议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的运用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维持微生态平衡 (1)优势种群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筛选于水产动物体内,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后,水产动物机体内有益菌群便得到了补充,在数量上占了肯定优势,从而排斥致病菌使其难以生存,防止病害的发生。(2)生物夺氧作用。一般状况下,水产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占99%,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只占1%,某些好氧性有益菌进入机体后,消耗机体内大量氧气,有助于厌氧菌生长、抑制好氧致病菌的生长。(3)生物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包括化学拮抗和生物拮抗,有益菌群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乙酸、过氧化氢和其他活性物质等形成化学拮抗;有益菌群有序定植于粘膜、皮肤等外表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拮抗,抵挡和阻挡有害微生物的繁衍。 2补充机体养分成分及活性物质,促进机体生长,削减有害物质的积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体内可产生很多必需的养分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并且产生各种酶类,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促进饲料的消化汲取,有些有益菌群本身含有大量的养分物质,可作为饵料添加剂,为水产动物补充养分,促进机体生长。同时,微生态制剂可产生一些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氧化酶、分解硫化物的酶类等,可以降低机体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起到降解和去毒的作用。 3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添机体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和免疫佐剂,刺激肠粘膜内淋巴组织,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增添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防止疾病发生和恶化。 4参加生物降解,消退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微生态制剂可作为水质净化剂,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将水环境中的动物排泄物、残存饵料、动物残体、化学药物、有害气体等快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供应养分,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供应了溶解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作者:宣雄智张勇黄蕊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8期 摘要: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天然的环保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以及无耐药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该文综述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微生态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微生态制剂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水产养殖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098-03 Abstract: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is a kind of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eparation. It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non-toxic side effects, no drug residues, no drug resistance, etc.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quaculture. The types, action mechanism,application methods of the microecological agents in aquacultur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were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aquatic microecological agents. Key words: Microecological agents; Aquaculture; Application 高密度养殖产生的大量残饵及水产动物代谢产物对养殖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导致养殖水域生态功能退化,养殖动物病害频发,而滥用抗生素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抗生素残留也会影响水产品品质,这些最终都会给养殖户造成损失[1]。在无抗养殖的时代背景下,抗生素替代物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了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通常以干粉为主,具有绿色环保、无残留污染等优点,对保障水产品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 微生态制品的种类及特性 微生态制品的主要作用为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或改良水体生态环境。微生态制品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分为氮循环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氮循环细菌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等。硝化细菌为自养细菌,能量利用率不高,故生长较缓慢,平均代时在10h以上,对外界环境尤其是低温敏感。光合细菌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能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小分子物質,净水能力强,但菌体较小,沉降性能差。芽孢杆菌是严格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该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浅谈微生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利与弊 D

低于28℃),因而夏秋季节极易感染此病,真菌通过其游动的孢子传播,由于真菌以寄生组织为营养;因而对鳃危害很大,严重感染者死亡率极高[8]. 4.出血病 4.1.急性出血病 鱼体离开水后,鳞片开始有细血丝出现,皮下出血或溃烂;眼球向外凸出,眼球下端有出血点。鳃丝为暗紫色,鳃丝肿胀,显微镜下镜检,鳃小片之间已分不出界限;血液粘稠呈黑紫色。解剖病鱼鱼体,腹腔内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肝脏肿胀,为土黄色或苍白色,易碎;胆囊肿大呈黑绿色;脾脏缩小为黑紫色,呈不规则状如淤血块;胰腺为浅粉色肿胀且上面分布毛细血管较为明显。肾脏肿胀呈暗紫色、内有积水。肠道内没有食物,肠膜脱落,前肠和中肠有肿胀充血部位。鱼发病后,传播死亡速度很快,但发病期间不误摄食,所以不能被及时发现。 4.2.慢性出血病 内脏情况和急性出血病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是体表粘液稍多,但离水后容易失去。血液的粘稠度大,腹腔内没有积水。死亡量也比较小,只是每天三五条的零星死亡。在养殖期间摄食量较小,投喂时经常是那种似吃非吃的状态。但这种鱼不能越冬,不能动网,更不能长途运输,否则将造成大批量死亡[10]。 目前,国内外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的种类、诊断、病理、致病菌的致病性及对疾病的控制方面,而在保健、防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微生态制剂在禽畜饲料中应用较多,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只有光合细菌,复合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现在就让我来介绍几种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的有益的应用。 1.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微生物类群。光合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在有光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也可在无光有氧的条件下生长。有光时菌体能利用光能,以H2s和有机物作为氢供体,以CO,或有机物作为碳源而生长发育。当环境是有氧无光时,菌体则可以通过有氧呼吸,使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取能量。 2.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 利生素制剂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兼有好氧和厌氧双重代谢机制。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的利生素复合菌剂应用于水产养殖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 魏杰;赵文;李文通;张黎;殷旭旺 【摘要】研究了3种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Ⅰ、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和芽孢杆菌)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分析比较了3种微生态制剂的安全使用剂量以及对大型溞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死亡率影响均显著(P < 0.05),从安全浓度来看,对大型溞的毒性作用依次为:复合微生态制剂Ⅱ>复合微生态制剂Ⅰ>芽孢杆菌;在安全浓度范围内,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亲代(P)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随微生态制剂浓度的升高,P代的净生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m)均显著增加(P < 0.05),其中以复合微生态制剂Ⅰ的效果最好,R0最高值为对照组的7倍,rm最高值为对照组的1.7倍;3种微生态制剂对大型溞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均没有促进作用.%The acute effects of three probiotic agents (PA- I , PA- II and Bacillus sp. ) on survival of the crustacean Daphnia magna were examined and their chronic effects on fecundity and population growth were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D. Magna significantly exhibited a decrease in survival under three probiotic agents ( P < 0. 05 ). While based on a 24-h 50 percent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 a 48-h LC50 and safe concentration, the toxicity of three probiotic agents in decreasing order was PA- II > PA- I > Bacillus sp. . The parental D. Magna (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net reproduction rate (if,,) and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rm) under the safe concentration of three probiotic agents, especially PA- I , in which the highest values of R0 and rm were respectively 7 and 1. 7 times comparin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