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意义重大。但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贵州省W校的透视,在了解该校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丰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标签: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措施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是经济,更是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涨,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国家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力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迎来了历史良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剧增,基本和普通高中达到了人数上的相等。在这些喜人的成绩面前,随之而来的教学、管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学生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不少学生心理上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健康因素的现状,如不及时加以引導,不但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业、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学校和社会都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的“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这三个过程中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贵州省W校的现状

当今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贵州省w校也一样,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以及评价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尤为突出。本人在多年从教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职行政及辅导员工作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对贵州省w校有一定的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研投入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校横向和纵向科研投入都不足,严重影响了该校在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教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该校近年来申报课题数量以及申请专利数量严重不足,从整体上影响了该校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初稿) 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一、课程的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体来说,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数学课程的任务是: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 3.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自身发展,转换职业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思路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思路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思路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对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需求量。未来还需要大批有一技之长的中等技术应用人才。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就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源动力。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毕业生大量进入人才市场,这些毕业生挤压了中职毕业生的生存空间,逼迫我们中职学校转变职能,逼使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一技之长、有相当专业素质、能适应市场需要。才能使中职学校立足于市场。 作为职教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培养的学生有特色、能顺利就业、并且就好业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的责任。为此就我校的实际需要谈谈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最近,台湾有一叫“生命”的电视频道,播出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应邀到某一小学以佛法教导学生的节目,其内容大概是教导学生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自然等等。每一内容都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观看后 ,令人难忘,收益颇多。 学校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从古到今,我们国家教育都强调德为先,以德树人。中等职业学校更应以德育为先入手,在学校管理中,应推行“人本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上,坚持“成长先成人”的育人观,突出教会学生做好人。学校的办学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成人”则是其中最基本最关键

的一环。中职教育应着重做好这一入学德育工作,为后面教学教育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抓人才培养“胜过”抓就业 某一家企业今年联系来学校招骋 3个毕业生,用得好明年可能与学校联系,与学校继续合作,若用不上则可能“封杀”了。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发展与生存! 抓质量主要要抓好学生的实操技能。在学校老师不单要求学生学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做到边学理论边实践。在教学工作上,学生动手实践,学校应不惜重金提供实习场景。应把学生动手实践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如,计算机专业可安排学生上午学理论看演示,下午上机房操作。模具专业让学生白天上基地实践 ,晚上在教室上课或自习等。 到企业长时间实习能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 。学校有条件或应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上企业实习,在实习中学校应对学习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方式。比如,学生每周应写心得、体会等报告;每一个月,应安排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况交流;同时班主任应将每月情况上报就业处;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就业负责人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困难。学校应尝试让班主任带队实习,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及时在业务上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问题,做到学生天天实践,天天有收获。(3)、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 市场没有需求,培养出来学生质量再高也无法就业。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学校教育目标是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和要求的。当然,这种规格和要求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因不同的人文哲学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常常会得到不尽相同的诠释和具体化。但是,进步的教育总是将目光紧紧盯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无论对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之间有多少种解释,我们教育总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社会的现实与未来。 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这样,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 学校首先要考虑的,已不再仅仅是将为个体提供哪些系统的人类科学文化的遗产,更要考虑的是个体将如何面对生存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来自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设法为个体能够解决无法预见的问题作准备,培养他们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儿童能力发展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三个主要领域:个人能力的成长;社会参与能力的成长;处理环境的各种要求和作用能力的成长的整合角度来看,我们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不是使个体完成(也无法完成)全部的系统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积累,而是力图使个体形成全面的和基础的素质结构,以便将来能在社会的科学技术与政治情报的激流中不断地自我扩充知识内容,调整科学文化结构,改变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于是,我们的学科教育已经开始大大地超越了经验与技能传递的范围。学生在取得经验认知的同时,探求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法,形成社会认识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业已成为社会对个体全面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小学的数学教育,其学习的认知对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目的——掌握这些事实并能运用,同时也是——发展科学地对社会探求的意识、价值、方法和情感的过程。这就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全部本质内涵。 从这个本质出发,我们不难概括出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种镶嵌式的、难于分割离析的关系体特征恰恰是素质教育评价的难点。 教学评价在外语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语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语评价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扭转以分数论成绩,以升学论英雄的现象,必须有一套新的评估标准,即要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4],把各种素质要求都提到必要的高度。这样,才能逐步扭转舆论的压力和传统思维定势,才能落实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委.学习资料第二辑.素质教育. [2]胡兴文.英语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2006. [3] 黄宪.积极发挥教研部门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08. [4]柳斌.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东圃中学。 (责任编辑:黄雷) ○付官火 对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摘 要: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处境尴尬,效率较低, 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走入怪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忽视学生主体作用,道德教育流于说教,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因此高校德育应理性回归,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基本素质,在现实情景下使学生产生心理冲突,使道德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高校德育方能发挥其现实效应。 关键词:德育;道德异化;道德素质;内心冲突 . 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体国人的共识,并正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模式。 一般认为高校德育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性色彩,定位于培养为谁服务的人才基础之 上,但其功能远非如此,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德育更应“促进人的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提高”[1]。 一、高校德育的尴尬处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和国家教育部都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结合新形势、新变化,制定了关于加强高校德育,实施新的高校德育课程的“05方案”,整合了原“98方案”,但高校的德育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是低效的。学生不买帐,情绪抵触,逃课等现象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与比较多的大学生在中小学等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德育模式及因此而养成的德育学习习惯或对德育所形成的成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阶段的德育“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2]。而高校的德育工作又流于“形式化、空泛化、简单化”[2],流于道德说教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实质即忽视德育中的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忽视德育中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这必然导致恶性循环。升入到高校阶段,学生就更加抵触政治思想道德这类课 ○○○○○○○○○○○○○○○○○○○○○○○○○○○○○○○○○○○○○○○○○

我对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 素质教育是现在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中的发展方向,一味的教与学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教育,也不再符合学生的发展,它的实践性与现代性表明,它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可是,有不少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由此导致教育观念混乱,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 2、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5、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通过市场竞争重新配置物质资源,而且要求重新配置人才资源,要求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人才规格等多方

面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不同要求。 6、素质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的结构化性质决定了素质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决定了人的素质培养与发展的整合性特征。 那么,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我们应该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狠抓教学管理这一学校管理的核心,真正体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1、课堂教学,求实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紧抓了课堂教学控制与管理的缰绳,进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高扬学生主体地位”为主题的教改实验,强调课堂教学自主化。其次,教学结构优化,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教学诸因素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加强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因材施教。 2、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模块数学单元测试卷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模块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7*5分=35分) 1、下列元素中属于集合{x | x =2k ,k ∈N}的就是( )。 A.-2 B.3 C.π D.10 2、 下列正确的就是( ). A.?∈{0} B.? {0} C.0∈? D. {0}=? 3、集合A ={x |11},B={ x x ≥5},那么A ∪B =( ). A.{x | x >5} B.{x | x >1} C.{ x | x ≥5} D. { x | x ≥1} 6、设p 就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就是r 的充要条件,则p 就是r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下列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就是( ). A.不等式x +2>0的解的全体 B.本班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 C.直线y =2x-1上所有的点 D.不小于0的所有偶数 二、填空题:(7*5分=35分) 7、 p :a 就是整数;q :a 就是自然数。则p 就是q 的 。 8、 已知U =R ,A ={x x >1} ,则U C A = 。 9、 {x |x >1} {x |x >2}; ? {0}。(∈,?,,,=) 10、 {3,5} {5};2 {x | x <1}。(∈,?,,,=) 11、小于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为 . 12、 3 1 Q; (8)3、14 Q 。 13、 方程x +1=0的解集用列举法表示为 . 三、解答题:(3*10分=30分) 14、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x | x 2-2x-3=0}.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问题及对 策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是客观存在的,文章指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对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新形 势下中职教育发展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对策 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还严重制约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寻求对策。 一、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投入不足。中等职业学校还属于发展时期,

经费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 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政府对公办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作了严格规定,所收的费用只能基本保持学校正常办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依靠自己的经费积累来扩大校舍,增添和改善设备、设施。 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培养应用型而非科研型人才,学生的技能训练非常重要,缺少一支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于一身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和制约。 学校规模增长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效应是办好学校不可缺少的 一个重要条件,大多中等职业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学校在一个小规模的空间内,甚至办学规模、专业有减无增,在一定程度上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随着高校的扩招,通常把学科型高等学校作为首选,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仍然是家长、学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问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特征 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特征之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中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c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的教育成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L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 2.特征之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 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困境与出路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然而现在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我们当初预期的全面发展人的要求,还是学生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推行途中面临着种种困难,亟待寻求出路。 1. 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1.1考试依然是指导教学的唯一方向 考试指挥棒依然不停地挥舞。这就是有人所说的, “应试教育这条粗线越描越粗”, 升学竞争压力有争无减。其表现是: 竞争目标不断提高。以高考为例,无论城市或农村, 学习稍好一些的学生, 几乎都不愿考高等职业学校; 考上了普通的高专也不去读, 宁肯进高复班学习, 第二年再考; 有些甚至不愿读一般大学, 而是重点大学志在必得。 竞争重心不断下移。不只是上大学竞争激烈, 中考也是一样, 因为都想进重点中学( 现称为示范性高中) 。如今的普遍现象是, 幼儿园的小孩想进好小学, 小学生想进好初中, 初中生想进好高中; 而其所谓的好, 都是指升学率高而言的。一句话, 在考试指挥棒的挥舞下, 无校( 包括幼儿园)不竞争, 无生( 包括幼儿) 不竞争。 1.2课业负担依然很重 课业负担重照样未能减轻。在这方面存在一种怪现象, 一方面不停地高喊减轻课业负担, 一方面又不停地增加课业负担, 以至到头来课业负担越减越重。如必修课不减, 选修课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加。不少学校只能靠加班加点来提高学习成绩。有些学校还推行研究性学习与双语教育。这必然使课业负担有增无减。 1.3素质发展更加片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严重下降1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 只要业务素质, 忽视其它素质的发展,如身心素质。64%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 63%课余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身体素质下降: 据教育部最新的体质监测结果, 在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 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等持续下降; 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 初高中学生近视眼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 心理素质下降:大多中学生步都心情总是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不到50%。不少

素质教育的内涵如何理解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记者:现在大家都讲素质教育,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李岚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民族地区更应有自己的特点。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当然,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差,更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重犯“文革”中不学好知识,甚至提倡交白卷那种极其荒谬的错误。有一点我想再次说明的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64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思路

昂扬奋进,职校特色 ——铜鼓县职业中专办学思想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1年铜鼓职业中专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打拼,努力探寻并找出了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学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年来,学校获市先进保卫组织校园,市职业学生技能大赛奖,学生高考成绩斐然,招生工作稳步提升,《江西教育》、《宜春日报》、铜鼓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工作进行了报道。现将办学思想总结如下: 一、加快建设,夯实基础 铜鼓职业中专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加快学校建设与管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去年,学校新建一栋面积达1622m2的教学实训大楼和学生餐厅并投入使用,使学生有了坚实的校内实习基地。县职教中心和汽车驾驶与维修实训大楼已建高完成。同时,添置了计算机、图书等教学设施设备。如今,全校学生拥有计算机259台,全部与互联网连接;图书馆藏书2.8万册。此外,学校还建设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学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专业教师3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39.5%。在籍学生人数达636人,其中在校人数449人,在外实习187人,学校拥有一支以特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内部管理严格规范 “以人为本,德规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是铜鼓职业中专一贯的办学理念。今年以来,学校细化管理规则,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县、校实际,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 在年轻有为的学校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学校加强了中层干部和基层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构建了一套能上能下,锐意进取、良性竞争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中层队伍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形成了宽厚的金字塔基层,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 张堆良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张堆良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老师也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 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 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职业学校历史教师课程标准观念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中职历史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 很强的基础课程,但在两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 欢历史课。其实,中职历史教学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与我们职业特色的 课程观有很大的关系,即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独立轻合作、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中职历史教学的发展,中职 历史教学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 培养目标。那么如何改革中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中等职业历史教学质量?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加强学生史实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 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 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 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 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 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 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 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 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 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 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 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 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 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2 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 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 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 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 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 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 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 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 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 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某县的个案分析 2016-06-20 11:01:21 《当代教育科学》吴亚林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小规模学校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好小规模学校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建设发展小规模学校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 2001年以来,农村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一直在持续进行,经过了几轮布局调整以后,全国各地区改变了“乡办高中、村办初中、自然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格局。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和完全小学规模大幅度缩小,所谓的“必要存在”的教学点运行艰难,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几乎都成为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人口减少、城镇化流动及打工外出等原因,学校规模普遍偏小,其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新矛盾。小规模学校是指与常模相比,学校人数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人数少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其基本特征是学校学生总数偏少,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班师比不合理。也正是从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农村教育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的实施,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现阶段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当前农村的学校大多为小规模学校,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我在河南、湖南、贵州等省调查农村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湖北省崇阳县的小规模学校。崇阳县是鄂南山区县,版图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总人口47万余人,是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县及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本监测县之一。我实地调查走访了60余所小规模学校,察看学校校园校舍、周边环境及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访谈了多名校长和教师,观察了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八大困境。 其一,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困惑。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人数少。教学点学生班级人数大多在3-10人之间,学生总人数为20人左右,完小学生人数大约在60人左右。很多小规模学校还存在着复式教学和包班教学现象,学校规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规模,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都是空话。那么,这些小规模学校是继续撤并还是必要保留呢?如果继续撤并,不利于山区群众子弟就近入学;如果必要保留,学校又是低效低质运转。当前小规模学校的存与亡的确是个问题。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讨论题目 1.谈谈你对学习比较教育课程的认识 2.“什么是教育”谈谈你的理解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要求 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1个论文题目(不少于3000字)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 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 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 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 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 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说有如下性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引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知道;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指导;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是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初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2. 努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视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体系构建等基本能力。 3. 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 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6.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内容的确立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技术学校的教学实际,将技术学校数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