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1. 外鼻的构成:鼻根、鼻尖、鼻梁、鼻背、鼻翼、

鼻小柱、前鼻孔、鼻唇沟。

2. 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筛骨垂直板和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共

同构成。

3. 外侧壁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4. 利特尔区的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

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内交织成网,形成动脉丛,称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儿童及青壮年尤为多见,称为利特尔区,又称鼻腔的“易出血区” 。

5. 鼻腔的易出血:青少年鼻中隔前下方(利特尔区),中老年鼻腔后段,

鼻-鼻咽静脉丛。

6.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沟突、筛

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7. 各组鼻窦的开口:前组鼻窦包括上鼻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

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窦筛隐窝。

8.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

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并发症:a 上唇及面颊部蜂窝织炎b眼蜂窝织炎c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d海绵窦栓塞

9.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主要

由IgE 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以鼻痒,喷嚏,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①糖皮质激素②抗组胺药③墨宝户剂④减充血药⑤鼻腔冲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等;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包括翼管神经切断、筛前神经切断等。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 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

10. 急性鼻窦炎: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局部以脓涕、鼻塞、头

痛或鼻局部疼痛。

11. 慢性鼻窦炎的表现和处理原则临表(1)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

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2)局部症状:①多脓涕②鼻塞③头痛④嗅觉减退或消失⑤视力障碍。治疗原则:慢性鼻- 鼻窦炎不伴鼻息肉者首选药物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伴有鼻息肉者或鼻腔结构异常者首选手术治疗;围术期需药物治疗。

12. 鼻中隔偏曲的定义: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

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3. 鼻外伤(鼻骨骨折)可在外伤后2-3 小时复位,若鼻部皮肤已肿胀宜在

外伤后7-10 天依具体情况进行复位术。

14.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为鼻腔及鼻窦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后易复发,

有恶变倾向

15. 鼻窦恶性肿瘤上颌窦出现①单侧脓血涕;②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系侵

犯眶下神经所致;③鼻腔外侧壁内移出现单侧鼻塞;④肿瘤侵及牙槽骨

可出现牙齿的松动、疼痛及脱落;⑤肿瘤向前侵犯可弓I起面部的隆

起、瘘管或溃烂;⑥向上侵犯眼眶出现眼球活动障碍、复视、溢泪等;

⑦向下侵及硬腭引起硬腭的下塌、溃烂、变形;⑧向后外侵及翼腭窝及

翼内肌出现神经痛及张口受限;⑨晚期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同侧上颈淋巴结的转移。

16. 咽旁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咽颊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层筋膜相隔,

左右各一,形如锥体。

17. 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与二腹肌后腹之间。

内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18. 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

域。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且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

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

19. 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可呈多种表现,主要症状包括咽异物

感、干痒、烧灼感、微痛、刺激性咳嗽、恶心等。据病理临床可分3

型。a慢性单纯性咽炎:黏膜弥漫性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有少量淋巴滤泡,可有黏稠分泌物附着在黏膜表面;b 慢性肥厚性咽炎:黏膜充血,呈暗红色,增厚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

增生显著,可融合成块,咽侧索充血肥厚;c慢性萎缩性炎:

黏膜干燥,萎缩变薄,颜色苍白,多附有黏稠分泌物或黄褐色痂皮,有臭味

20. 急性扁桃体炎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分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

性扁桃体炎

21. 慢性扁桃体炎根据病理分增生型、纤维型、隐窝型

22. 扁桃体周脓肿:一侧咽痛加剧,病人吞咽困难,口涎外溢,饮水向鼻腔

返流,语言含糊不清,张口困难。

23. 腺样体肥大又称咽扁桃体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

病理性增生肥大。儿童常见。在寒冷,潮湿和气候多变的地区比较常见。

24. 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

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成所谓“腺样体面容”。

25. 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及其特点鼻咽纤维血管瘤,常发生于

10〜25岁青年男性。

26. 鼻咽癌:病因a遗传因素b病毒感染:EB病毒c环境因素98 %

属于低分化鳞癌。临床表现:a鼻部症状:涕血和鼻出血,

鼻塞;b耳部症状: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鼓室积液;c脑神经症状:头痛、面麻、复视、上睑下垂或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

斜;d颈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骨肺肝等多处转移。

2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是指睡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

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多导睡眠监测PSG。

28. 急性会厌炎:病因:a 感染b 变态反应c 其他病理:a 急性卡他型

b 急性水肿型

c 急性溃疡型临床表现:a 全身症状起

病急,畏寒发热。b 局部症状剧烈咽喉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c 检查急性病面容,呼吸困难,会厌充血肿胀。

29. 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

为咽淋巴环(Waldeyer 淋巴环),主要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组成。

30. 慢性喉炎临床上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

31. 喉息肉发生于声带者称声带息肉,多位于声带游离缘前1/3 与中1/3

处,多为单发。

32. 喉阻塞临床四度: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二度安静是也有轻度吸气性

呼吸困难,三度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四度呼吸极度困难。

33. 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及异物的常见部位1.第一个狭窄食管入

口2.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第4、5 胸椎之间的平面3.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第10 胸椎平面。异物最容易嵌顿于第一狭窄。

34. 中耳包括: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

35. 鼓室的六壁常见结构即外、内、前、后、顶、底六壁。外壁:鼓膜(紧

张部,松弛部,锤纹,光锥)。

36. 鼓膜的分层及象限划分分3 层(上皮层,纤维层,黏膜层)4 象限

(前上,前下,后上,后下)以光锥为界。

37. 乳突:位于颞骨的后下部,内含有乳突气房。根据气房发育的情况,可

将乳突分为4 型,即气化型,气房发育完全;板障型,气房发育不良,小而数量少;硬化型,乳突气房近乎于未发育;混合型,为以上三型任何两型或三型的同时存在。以气化型最多见。

38.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39. 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粗,短,直的特点。

40.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

性疾病。病因:①咽鼓管功能障碍:1机械性阻塞,

2功能障碍;②中耳局部感染;③变态反应。临床表现:①听力下降②耳痛③耳内闭塞感④耳鸣: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头部运动时,中耳积液流动也可感觉耳内有水流声。治疗:首选非手术治疗3 个月,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同时治疗相关疾病。

非手术治疗:①抗生素②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③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④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辅助治疗。手术治疗:① 咽鼓管吹张②鼓膜穿刺抽液③鼓膜切开术④鼓室置管术

4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 骨膜途径、血行感

染。

42. 中耳炎并发症:颅外并发症:各种脓肿,面瘫,迷路炎;颅内并发症:

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等。

43. 梅尼埃病:是特发性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的内耳病,以发

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耳鸣或耳内胀满感。

44. 药物性聋的病因:抗生素,水杨酸,利尿类,抗肿瘤类。

45.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是颈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46. 扁桃体摘除术的适应症:a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

体周脓肿。b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功能及语言含糊不清者。c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相关联。d 扁桃体角化症及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47. 传导性聋:因声波传导径路即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感音神

经性聋:因声波感受与分析径路即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病变引起者。两者兼有则为混合性耳聋。正常气导长于骨导时间15 秒以上。

48. 食管异物: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窒息;并发症表

现:食管炎食管周围炎及食管周围脓肿、食管穿孔、血管破裂、感染脓肿。

49. 气管、支气管活动性异物的特征: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咳嗽、呼吸困

难、三凹征、窒息;喘鸣、异物拍击声、异物撞击声,异物有上下拍击的震动;支气管异物以右侧为多,可引起肺不张、肺气肿、肺脓胸等继发感染;在可视范围之内能够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可将手指伸及该处将阻塞物取出。

50.

5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5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鼻阈: 鼻前庭与固有鼻腔交界处的一弧形隆起,又称鼻内孔。 2.利特尔区(利特尔动脉丛):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 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嗅沟(嗅裂):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 的间隙称为嗅沟或嗅裂。 4.总鼻道: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 称为总鼻道。 5.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 筛漏斗以及额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也可解释为中鼻甲和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结构。OMC区域局限的阻塞可导致相邻鼻窦广泛而严重的病变。 6.克氏静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称之为克氏静脉丛 (Kiesselbach plexus),为该部鼻出血的重要来源。 7.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 静脉丛,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 8.生理性鼻甲周期(鼻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 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鼻周期。其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9.鼻肺反射:以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入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 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和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 鼻肺反射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10.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的反射动作, 如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等,然后声门突然开放,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11.咽峡:上由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以及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 的环形狭窄部分。 12.弹性圆锥:位于喉弹性膜的下部,为一层坚韧具有弹性的结缔组织薄膜。 13.室带(假声带):由粘膜、室韧带及甲杓肌组成,呈淡红色。 14.声带(vocal cords):由声韧带、肌肉、粘膜组成。呈白色带,边缘整齐, 可随声带突的运动而张开或闭合。 15.Reinke间隙:在声带游离缘粘膜下的一薄而疏松的纤维组织层,过度发声或 喉炎时易在该处造成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 16.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声门裂,简称声门,为 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 17.螺旋器(Corti器):位于膜蜗管的基底膜上,是听神经的感受器。 18.声阻抗: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要克服一定阻力与抵抗称为声阻抗。 19.听觉:是声音作用于听觉系统引起的感觉。 20.听阈:引起人听觉的最小声强称为听阈。 2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技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临床技能培训手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研室 第一节耳鼻咽喉科学检查法 一、耳鼻咽喉科检查器械

耳鼻咽喉检查治疗台额镜的结构

二、额镜的佩戴和对光 戴镜: ①戴镜前,先调节双球状关节的松紧度,使镜面能灵活转动于任何位置,又不至于松滑坠落为度; ②调整额带圈至适合头围大小,将额镜戴在头部,将双球面关节拉直,镜面与额面平行,镜孔正对检查者平视时的左眼或右眼,远近适度。 光源: ①与额镜镜面同侧; ②略高于受检者耳部; ③距受检者头侧10~20厘米。 额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 ①光线与视线一致:随时保持瞳孔、镜孔、光斑和检查部位成一直线; ②焦距远近适宜:(约25公分)调整光源的投射方向和额镜镜面的反光角度,并调整受检者的头位。光斑才明亮; ③双眼平视以成立体像; ④保持姿势端正舒适、切勿扭颈弯腰。

三、检查体位 成人:受检者端坐,腰臀部紧靠椅背,上身稍向前倾,腰直头正,两膝并扰,双手置于膝上。检查者与受检查者平行对坐,距离约30公分调整椅凳高低,使检查者与受检者头位同高,两下肢交叉对坐。如使用综合诊治台,检查者可采取站位进行诊治。 小儿:由家属或护士抱住坐在椅上,搂抱小儿于怀中、两大腿夹住小儿下肢,左手按住小儿两手及上胸,右手固定头部。

第二节耳部检查法 一、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法 1、单手检查法 通常以左手牵拉耳廓、以腾出右手进行检查和治疗操作。 ①检查右耳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从上方将耳廓向外后上牵拉,中指将耳屏向前推移 ②检查左耳时,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将耳廓向外后上牵拉,食指将耳屏前皮肤向前推移。

2、双手检查法 检查者一手将耳廓向外后上牵拉,另一手食指将耳屏前皮肤向前推,使外耳道拉直、外耳道口开放,如外耳道宽敞和耳毛稀少者,即可看清外耳道及鼓膜。 3、双手耳窥检查法

耳鼻喉头颈外科

1、喉阻塞:又称候梗塞,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 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引起呼吸 困难,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不治,可引起窒息死亡;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 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证; 3、听骨链: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以关节连接形成链状,称为听骨链,介于骨膜和前庭窗 之间,通过其杠杆作用,将鼓膜感受到的声波传入内耳; 4、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 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5、内耳可分为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 6、常见的耳毒性氨基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及新霉素 7、咽部淋巴结分为外环和内环 8、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 9、声波传导有气传导和骨传导两途径 10、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

11、支气管异物行X线检查的间接征象有:纵膈摆动、肺气肿、肺不张、肺部感染 12、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多于10岁以后逐渐萎缩 13、简述鼻出血的处理方法:①一般处理: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休克者应取平卧位;②局部处理:A、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者; B、填塞法:适用于出血较剧烈、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a、鼻腔可吸收材料的 填塞:适用于渗血面较大的鼻出血;b、鼻腔纱条填塞:适用于出血较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或外伤致鼻黏膜较大撕裂的出血以及其他方法止血无效者:凡士林油纱条填塞时间1~2天,必要时延长填塞时间,辅以抗生素,一般不宜超过3~5天;c、后鼻孔填塞法;d、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C、血管结扎法;D、血管栓塞法;③全身治疗(视病情采取必要的全身治疗,如止血剂、镇静剂、维生素等);④其他治疗:如鼻中隔剥离术; 14、鼻出血的病因:A、局部原因:外伤、炎症、肿瘤及其他: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 B、全身因素:a、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等;b、心血管疾病;c、血 液病;d、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e、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f、中毒;g、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内分泌失调;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重点及练习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复习要点 1、外鼻的静脉特点(危险三角区) 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但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此外,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根至两侧嘴角的三角形区域,临床上称之为“危险三角区”,鼻疖就发生在该区域,该区发生的感染性疾病须积极治疗,严禁挤压尤为重要。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为鼻疖严重的并发症,表现有高热、头痛、患侧眼睑充血水肿、眼球突出、固定、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失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脑和眼的后遗症。 2、利特尔区 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鼻中隔覆盖有黏膜,其最前下方的黏膜内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集成血管丛,称为利特尔区,又称易出血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鼻腭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的鼻中隔支,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3、鼻腔鼻窦解剖 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是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中鼻道、中鼻甲、前组筛房、额窦口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等一系列结构,这一区域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窦引流:鼻窦分为前组鼻窦和后组鼻窦。前组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和筛窦,均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道,后者开口于蝶筛隐窝。 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内的血管自主交替收缩与扩张,导致两侧鼻甲大小和鼻阻力呈相应的交替性改变,大约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为鼻周期。 闭合性鼻骨骨折无错位者不需要处理。骨折伴外鼻畸形者应在伤后2~3小时内处理,此时组织尚未肿胀,或在消肿后进行也可以,最好在10天内复位,以免畸形愈合。 鼻腔冲洗鼻腔分泌物黏稠时,可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腔冲洗这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鼻腔及鼻窦的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鼻腔冲洗可应用于不同的情况,包括急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非特定的鼻腔症状(如鼻涕倒流)、鼻腔术后、鼻腔放疗后等情况。对鼻腔冲洗液应当是高渗还是低渗有比较大的争论,大多数主张应用2%-3%高渗的冲洗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治疗主要靠手术治疗,一般主张在16岁后进行,手术方法有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包括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4、鼻出血的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生命体征的维护、选择恰当的止血方法以及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同时应根据患者处于出血期或间歇期以及是否具备内镜诊疗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鼻出血的处理流程见图11-2。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以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成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从。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3、中鼻甲基板:中鼻甲后部向后延伸,其附着出逐渐发生方位的改变,由前部的前后位转向外侧附着在鼻腔外侧壁的后部,使中鼻甲的后附着部呈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这部分中鼻甲称为中鼻甲基板。 4、窦口鼻窦复合体(OCM):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板,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窦复合体。 5、利特尔动脉从: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6、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7钩突: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 8、鼻阈:鼻翼内侧弧形的隆起,也称鼻内孔,一般所指鼻腔是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9、鼻疖: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多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所致,也可继发于鼻前庭炎。 10、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粘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11、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鼻、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12、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粘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 13、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4、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即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阻塞性病变。 15、腺样体: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汇聚,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16、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在中线处被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侧,且互不相通。每侧咽后间隙中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 17、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与咽后隙仅一薄层筋膜相隔,左右各一,形如锥体。锥底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18、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不交通,自成一环称为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19、腺样体肥大: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为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到成年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称为腺样体增殖或腺样体肥大。 20、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21、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 2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 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23、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消失三10秒。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型呼吸暂停。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

1. 外鼻的构成:鼻根、鼻尖、鼻梁、鼻背、鼻翼、 鼻小柱、前鼻孔、鼻唇沟。 2. 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筛骨垂直板和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共 同构成。 3. 外侧壁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依次叫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4. 利特尔区的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在 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内交织成网,形成动脉丛,称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儿童及青壮年尤为多见,称为利特尔区,又称鼻腔的“易出血区” 。 5. 鼻腔的易出血:青少年鼻中隔前下方(利特尔区),中老年鼻腔后段, 鼻-鼻咽静脉丛。 6.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沟突、筛 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7. 各组鼻窦的开口:前组鼻窦包括上鼻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 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窦筛隐窝。 8.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 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并发症:a 上唇及面颊部蜂窝织炎b眼蜂窝织炎c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d海绵窦栓塞 9.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主要 由IgE 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

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以鼻痒,喷嚏,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①糖皮质激素②抗组胺药③墨宝户剂④减充血药⑤鼻腔冲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等;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包括翼管神经切断、筛前神经切断等。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 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 10. 急性鼻窦炎: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局部以脓涕、鼻塞、头 痛或鼻局部疼痛。 11. 慢性鼻窦炎的表现和处理原则临表(1)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 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2)局部症状:①多脓涕②鼻塞③头痛④嗅觉减退或消失⑤视力障碍。治疗原则:慢性鼻- 鼻窦炎不伴鼻息肉者首选药物治疗,无改善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伴有鼻息肉者或鼻腔结构异常者首选手术治疗;围术期需药物治疗。 12. 鼻中隔偏曲的定义: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 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 13. 鼻外伤(鼻骨骨折)可在外伤后2-3 小时复位,若鼻部皮肤已肿胀宜在 外伤后7-10 天依具体情况进行复位术。 14.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为鼻腔及鼻窦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后易复发, 有恶变倾向 15. 鼻窦恶性肿瘤上颌窦出现①单侧脓血涕;②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系侵 犯眶下神经所致;③鼻腔外侧壁内移出现单侧鼻塞;④肿瘤侵及牙槽骨

最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Little area :又称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称为Little area,该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又称为“易出血区”。 2.利特尔动脉丛(little area):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3.窦口鼻道复合(OMC):鼻和鼻窦炎性及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现代概念认为: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解剖结构的生理异常和病理改变为关键,以筛漏斗为中心,包括中鼻甲、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额窦前筛、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区域,该区域被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内窥镜手术就是以中鼻甲、钩突和筛泡作为手术标志和进路的。 4.嗅沟:又名嗅裂,位于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以上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 5.鼻-鼻咽吴氏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浅表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区。 6.克氏静脉丛:鼻腔的静脉主要汇入颈内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或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和硬脑膜窦,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亦构成血管丛,称之。 7.EB-VCA-IgA: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 8.鼻中隔偏曲:凡鼻中隔偏离中线或呈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称鼻中隔偏曲。 9.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手术以剔除中鼻道为中心的附近区域(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特别是前组筛窦的病变,恢复窦口的引流和通气功能。 10鼻周期(nasal cycle):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性和交替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鼻周期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11、中鼻甲气化:中鼻甲内含有气房时称为中鼻甲气化,也称泡状中鼻甲,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变异。中鼻甲气化可部分或完全阻塞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妨碍中鼻道各窦口开放及引流,是造成鼻窦炎的解剖学基础之一。 12、中鼻甲曲线反常:也称“反向弯曲”。在正常情况下,中鼻甲凹面向外。如果中鼻甲向外侧突出,凹面朝向鼻中隔,凸面朝向鼻腔外侧壁,即为中鼻甲反向弯曲,或称之为中鼻甲曲线反常(paradoxic curve of the middle turbinate)。中鼻甲曲线反常可以阻塞中鼻道入口,是鼻窦感染的原因之一。 13、Haller气房:指位于筛泡以下,上颌窦上壁和筛骨纸样板最下部的气房,包括筛漏斗外侧壁的气房,最早有Alber Von Haller描述。Haller气房临近上颌窦自然开口,容易造成上颌窦开口狭窄而引起上颌窦炎。 14、Onodi气房:即最后组筛窦气房的过度气化,同时伴视神经管的明显突入。Onodi气房是蝶窦切除术不彻底的原因之一。 15、功能性鼻阻塞:鼻腔宽大,呼吸气流压力降低和鼻粘膜感觉神经萎缩,患者自觉通气不畅,故称“假性鼻阻塞”或功能性鼻阻塞。常见于萎缩性鼻炎。 16、特发性鼻出血:部分鼻出血病人,在疾病的全过程均找不到鼻出血的确切病因,但鼻出血控制后未再出血。将此类鼻出血称为特发性鼻出血。 17、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骨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随之疝入上颌窦,称为击出性骨折。 18、击入性骨折:暴力来自眶外侧,击中眶外侧壁或颧部,使额颧缝骨折,并延续到眶下壁。冲击力使上颌骨转动,导致部分眶底向上旋进入眶内。 19、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颅前窝、颅中窝底或其他部位或外伤性骨质缺损、破裂或变薄处,流入鼻腔,称之为脑脊液鼻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 【耳部解剖】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耳聋 一、颞骨解剖 颞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颧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壁。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包含其中。分为五部分: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 翼点蝶骨大翼、顶骨、额骨及颞鳞部结合处,深面有脑膜中动脉额支经过。 1、鳞部位于颞部前上部,分内外两面,外面有颞肌附着,并有颞中动脉沟 ①顶切迹:颞骨鳞部上缘后方与乳突部上缘相接处。 ②颞线:颧突间向后延伸至顶切迹,形成一条略微隆起的弧线。 2、鼓部又称鼓骨,呈“U”型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鼓沟:鼓部内端小沟槽,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于沟内,形成鼓膜紧张部,上部切口称鼓切迹(Rivinus切迹),鼓膜直接附于颞骨鳞部,形成鼓膜松弛部。 3、乳突部位于颞骨的后下部,外观呈锥形,外面粗糙,为耳后肌、枕肌、胸锁乳突肌,头肌和头最长肌附着处。 ①乳突孔:乳突部后缘中点处骨孔,乳突导血管通过此孔使耳后静脉或枕静脉与乙状窦相通 ②茎乳孔:是面神经出颞骨的孔道,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位置甚浅,施耳后切口时,不宜过于向下延伸,以免损伤面神经 ③外耳道上棘:又名Henle棘。为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 ④外耳道上三角:又名筛区,在乳突外侧面,道上棘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成的三角区域。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标志。 ⑤乳突部内面有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中,有些乙状窦变异前移,手术时要注意防止损伤。 ⑥乳突气房:乳突内有含气空腔,称乳突气房,根据发育程度,分为四种:气化型、硬化型、板障型、混合型 4、岩部形似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 ①岩部:基底朝外,岩尖朝向前、内,略向上,与蝶骨大翼和枕骨基底共同围成破裂孔,因此距鼻咽部的咽隐窝约1 cm,岩尖前下方有颈动脉管内口。 ②岩部前面:构成颅中窝后部,由内向外重要标志:三叉神经压迹(半月神经节);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弓状隆起,上半规管位于其下方。 ③岩部后面:构成颅中窝前界,有岩上、下窦和乙状窦。中点偏内:内耳门,后外约1 cm 有前庭导水管外口 ④岩部下面:粗糙不平,构成颅底的一部分,最前方有腭帆提肌附着,其后有颈动脉管外口,后外有颈静脉窝 ⑤内耳道:位于岩部内的骨性管道,有面神经、听神经、中间神经及迷路动静脉通过,平均长约10 mm,垂直径平均5.9 mm,与岩部长轴几成直角,其外端以一垂直而有筛状小孔的骨板所封闭,即为内耳道底。 5、茎突茎突位于颞骨鼓膜的后下部,平均长约2.5 cm(0.2~5.2 cm),超过3 cm可认为是茎突过长。 二、听骨链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连接而成听骨链。 三、鼓室六壁鼓室是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颞骨内最大的含气腔,由颞骨岩部、鳞部、鼓部及鼓膜所围成 1、外侧壁:鼓膜壁,分为膜部和骨部。 2、内侧壁:迷路壁。鼓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外半规管凸、匙突。 3、前壁: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鼓室窦和面神经隐窝。 5、上壁:鼓室盖壁。 6、下壁:颈静脉壁。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总结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总结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的自然开口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 引起的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 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一夜睡眠7小时呼吸暂停30次 以上,每次10秒以上。 四凹症:喉梗阻时因吸气不畅,辅助呼吸肌代偿加强,胸内 负压增加,胸骨上窝、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或上腹部、肋间 隙于呼气时向内凹陷。 喉梗阻/喉阻塞:一病因:炎症、外伤、水肿、异物、肿瘤、 畸形、声带瘫痪。二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吸 气性喉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四凹症)、声嘶、发绀。三分级: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相呼吸困难、稍有喉喘鸣软组织凹陷;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呼吸困难后两 项在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进食睡眠无缺氧脉搏正常;三度呼吸困

难明显、喘鸣响、凹陷明显,有缺氧症状不易入睡,脉搏加快;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发绀,大小便失禁。四治疗:一度明确病因,病因治疗;二度炎症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肿瘤气管切开术;三度由炎症药物治疗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未见好转行气管切开,肿瘤立即气管切开;四度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小儿喉部特点:○1位置高;○2软骨未钙化,较软;○3喉 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易发生肿胀导致喉梗阻;○4喉腔狭窄,水肿易引起呼吸困难;○5会厌卷叶状,不利于喉镜检查。◇◇◇◇急性鼻窦炎头痛特点:○1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晨轻午后重;○2筛窦炎,头痛一般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到头顶;○3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头痛。晨起即头痛渐重,午后开始减轻,晚间则完全消失, 次日重复发作;○4蝶窦炎颅底及眼球深部钝痛,晨轻午后重。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 预防并发症。

耳鼻喉头颈外科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耳鼻喉头颈外科是一门临床医学专科,主要负责诊治头颈部的疾病以 及相关手术治疗。本文将介绍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基础知识 1. 解剖学基础 耳鼻喉头颈外科涉及到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包括耳部、鼻部、咽部、 喉部以及颈部的解剖结构。了解这些结构对于诊断和治疗头颈部疾病 至关重要。对耳部解剖结构的掌握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耳聋的原因,对鼻部解剖结构的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正确处理鼻部出血的情况。 2. 病理学基础 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头颈部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比如 鼻窦炎、咽喉炎、耳聋等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这有助于医生根据患 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3. 临床诊断技能 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症状分析、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准确地判 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基本技能

1. 鼻窦镜检查 鼻窦镜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常用的检查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检查鼻 腔和鼻窦的情况。医生需要掌握良好的鼻窦镜操作技能,准确地观察 鼻腔和鼻窦的情况,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2. 喉镜检查 喉镜是检查咽喉部的常用工具,医生需要通过喉镜观察咽喉部的情况,包括声带、喉头等结构的情况。这需要医生有稳定的手术技能和敏锐 的观察力,以准确地发现病变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各种头颈部手术技能 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头颈部手术技能,包括鼻窦手术、 喉部手术、甲状腺手术等。这些手术需要医生有精湛的解剖学知识和 手术技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4. 术后护理技能 术后护理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这包括患者术 后的康复护理、药物使用和并发症的处理等。医生需要针对不同手术 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术后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顺利进行。 结语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专门研究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的医学学科。本文将围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这一主题,介绍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临床应用。 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本概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细分学科,主要研究耳鼻咽喉头颈部位的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它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咽喉疾病、头颈部肿瘤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时期就有对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记载。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与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微创技术等学科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研究内容 1. 耳部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主要研究耳部疾病,包括耳聋、耳鸣、中耳炎、耳石症等。通过对耳部解剖结构和听觉生理学的研究,可以有效诊断和治疗耳部疾病。 2. 鼻部疾病:鼻部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另一个重点研究领

域。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常见鼻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属于该学科的范畴。鼻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鼻腔生理功能的研究对于治疗鼻部疾病至关重要。 3. 咽喉疾病:咽喉疾病指的是咽部和喉部的疾病,如扁桃体炎、喉炎、声带息肉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咽喉疾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 头颈部肿瘤:头颈部肿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该学科通过对头颈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通过对耳鼻咽喉头颈部位的检查和诊断,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耳部疾病的治疗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听力、植入人工耳蜗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在鼻部疾病的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鼻息肉、鼻甲肥大等病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九版 引用格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 一、引言 头颈外科是一门专门研究耳鼻咽喉等头颈部疾病的学科,它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本文将介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九版》的引用格式,并深入探讨该 学科的主题。 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定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头颈部疾病的学科,主要涉及耳朵、鼻子、咽喉和颈部的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等方面。它通过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治疗和预防头颈部相关疾病。 2.1 耳科 耳科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耳朵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耳科包括耳聋、中耳炎、耳聋手术等方面的内容。 2.2 鼻科 鼻科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另一个分支,研究鼻子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鼻科包括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等方面的内容。 2.3 咽喉科 咽喉科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咽喉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咽喉科包括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喉癌等方面的内容。 2.4 颈部疾病 颈部疾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颈部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颈部疾病包括颈部肿瘤、颈部感染、颈椎病等方面的内容。

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治疗多种头颈部疾病。以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一些常见临床应用: 1.手术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通过手术来治疗一些头颈部疾病,如鼻窦炎 手术、扁桃体切除手术等。 2.药物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或治疗一些头颈 部疾病,如鼻塞、喉咙痛等。 3.康复治疗:对于一些听力受损或言语障碍的患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也提 供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听力和语言能力。 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1.精准治疗:随着基因技术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将越来 越注重精准治疗,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和疾病特点,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2.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学也将借助纳米技术来实现更精确和有效的治疗。 3.机器人手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也将逐渐 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4.远程医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将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患者可以在家中通过远程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结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它研究的是头颈部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手术、药物和康复治疗等方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未来将更加精准、个体化和智能化。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各章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各章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学科,涉及到人类生理结构的重要 部位,如头颈部、耳鼻喉等,影响人类的听力、语音、呼吸、嗅觉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医学生和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来说,学习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各章重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章耳科学 在耳科学中,鼓膜和听觉器官是重点内容。 鼓膜 •鼓膜穿孔:指鼓膜失去完整性而破裂,可引起听力损失和感染。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治疗方式也各异。 •鼓膜炎症:耳朵受到感染、炎症等影响,导致鼓膜红肿破裂,引起疼痛、流脓和听力下降。治疗也与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相似。 •针刺鼓膜:通过穿刺手段,让病人鼓膜排出鼓室内积液,使病情得以缓解或治愈。 听觉器官 •听力障碍:建议进行精细听力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和原因,如内耳、中耳、外耳等。 •耳鸣:指听见非真实的声音,如嗡鸣、急促的心跳声等。建议了解引起耳鸣的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第二章鼻科学 在鼻科学中,鼻窦炎、鼻息肉和骨折是重点内容。 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及颧骨、额骨等部位压痛等。 •慢性鼻窦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头痛、嗅觉障碍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鼻息肉 •鼻涕淋漓:鼻涕不断流出,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能够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 •鼻塞不通:鼻腔黏膜肿胀导致鼻塞不通,同时伴有嗅觉障碍等症状。 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骨折 •鼻梁骨折:外伤导致鼻梁骨折,可能会影响到鼻部外形和呼吸。治疗方式因人而异,包括自然愈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第三章咽科学 咽部肿瘤和扁桃体炎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咽部肿瘤 •喉癌:喉癌的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或消失、呼吸困难、咳嗽等。治疗方案可通过手术和放疗等方式实现。 •咽癌:咽部肿瘤是头颈部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咽喉不适、喉咙灼热等。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症状较多,如发热、喉咙疼痛、免疫系统异常和全身不适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喉咙疼痛、外形恶化、外貌光洁以及因吸入空气过敏或碰撞物引起的易发性皮炎等。建议选择手术治疗。 第四章头颈外科学 甲状腺疾病和颈部肿瘤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甲状腺疾病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代谢高峰和神经精神症状等。治疗方式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实现。 •甲减: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代谢减退、肥胖和精神抑郁等症状。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也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 颈部肿瘤 •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是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式多种,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 •颈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通常会出现在较大淋巴结,并因病因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症状,如发热、局部压痛、皮肤红肿和转移癌等。治疗方式因肿瘤的类型和发展情况不同,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化疗等方法。 以上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各章重点内容,希望对相关医学工作者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考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 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诸器官的共同密切联系:1.解剖相沟通2.生理相关联3.病理相影响4.检查有共性5.治疗相辅佐 【鼻科学】 ☑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两口角连线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鼻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鼻前庭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内孔。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 ☑利特尔区〔Little 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会聚的血管从,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鼻中隔前下部静脉丛,称克氏静脉丛,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静脉丛称鼻-鼻咽静脉丛。 ☑前组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其窦口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鼻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鼻周期的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 ☑Onodi气房:即最后组筛窦气房的过度气化,同时伴有视神经管的明显突入。Onodi气房存在时,视神经比通常更接近后组筛窦,容易将Onodi气房当作蝶窦。 ☑筛漏斗: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空间。以钩突为内界,眶纸板为外界,前上为上颌骨额突,外上为泪骨。 ☑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ple*,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构造,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鼻腔黏膜包括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嗅区黏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黏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出生就存在的鼻窦是上颌窦和筛窦,2岁左右额窦发育,3~4岁蝶窦发育。 ☑上颌窦有5个壁:前壁、后外壁、内壁、上壁、底壁 ☑正常情况下两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呈交替性变化,约间隔2~7小时,称为生理性鼻甲周期。☑鼻肺反射:是以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出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及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反射弧为: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三叉神经核、迷走神经核→迷走神经→支气管平滑肌 ☑鼻腔主要有呼吸、保护、嗅觉、共鸣的生理功能。 ☑急性鼻炎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最常见是鼻病毒。病理特征是早期血管痉挛、黏膜缺血、腺体分泌减少。进而血管扩*、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 ☑急性鼻炎可能的并发症有:鼻窦炎、中耳炎、咽炎、鼻前庭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塞的特点是:间隙性和交替性;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的特点是:持续性。 ☑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是一种以鼻粘膜萎缩或退行性变为其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开展缓慢,病程长,女性多见。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及习题整理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重点提示: 名词解释: 1.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包括中鼻甲,鈎突,筛泡,半月 裂,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2.变应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 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脓肿为特点。 3.咽淋巴环: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 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内环有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构成。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和颞下淋巴结构成。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因反复发生上气 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白天嗜睡等病症。 5.喉阻塞:又名喉梗阻,喉部通道由于喉或其他临近组织病变发生阻塞, 引起呼吸困难。 6.吸气性呼吸困难:候阻塞的主要表现,吸气运动增强,时间延长,吸 气深而慢,缺氧不显著时,呼吸频率可不明显增加。 7.光椎:耳镜检查鼓膜时,自脐下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三角形反光区,是 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8.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 炎症疾病。 9.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基础,反复发作性眩晕,听觉障 碍,耳鸣,耳脓,满感为典型特征的耳内疾病。 10.声门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 11.传导性耳聋:经空气经路传到的声波受到外耳道,中耳病变的阻碍。 到达内耳的声能减弱,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弱。 12.鼻源性头痛: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 13.腺体样面容:腺体样肥大者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 长,颚骨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14.癌前病变:一类比正常黏膜或其他良性病变更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学变 化。 15.安全三角区: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 域,气管切开术应在该区域沿中线进行。 16.环甲膜:是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中 央部分增厚,称环甲中韧带。 17.安纳贝尔征:减压外耳道可能诱发眩晕与眼球震颤。 18.图利奥现象:以声强刺激诱发眩晕与眼震。 19.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鼻息肉,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20.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 能障碍 21.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 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 22.喉喘鸣:由于喉或气管阻塞,患者吸气,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出 现的特殊声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 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局部同全身整体的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其相对独立在于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诸器官的共同密切联系:解剖相沟通、生理相关联、病理相影响、检查有共性、治疗相辅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临床医学的有机联系不仅在于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诸器官同相邻、远隔组织器官的交通与关联,而且其解剖、生理与病理上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全身其他系统的关联甚为密切。因此,对于学习全面的、整体的医学知识的医学生来说,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必不可少的,他将更能丰富医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医学知识的全面性、整体性,有助于将来进一步为病人、为社会服务。 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既注重临床病史的采集,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借助于辅助检查手段,又要注重耳鼻咽喉科的特点,必须对其应用解剖、层次解剖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临床见习使用的特殊检查器械有所熟悉,最后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 总学时:33学时。理论和见习比例:24/9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 掌握内容 1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2常见疾病的处理原则及常规治疗方法。 3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二) 熟悉内容

1门诊常见检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常见急诊的处理原则。 (三) 了解内容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用仪器设备、辅助诊断方法。 3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4常见门诊小手术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时间分配 (一) 鼻科学:8学时 (二) 咽科学:4学时 (三) 喉气管食管学:4学时 (四) 耳科学:8学时 (五) 见习内容:9学时 (六) 考试:2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鼻科学 1鼻外伤、外鼻炎性疾病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鼻外伤的诊断与处理,熟悉鼻疖严重并发症,了解鼻窦骨折的类型,区别击出性骨折和击入性骨折。 本章授课2学时,同学可自学鼻先天性疾病。 2鼻炎、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鼻炎、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熟悉鼻内镜技术在鼻外科领域的发展及应用。了解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要点。了解上颌窦穿刺、负压置换疗法的作用。 本章授课1学时,同学可自学鼻源性并发症。 3变应性鼻炎、鼻息肉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熟悉鼻息肉的治疗原则,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不同类型常年性鼻炎的鉴别要点。 本章授课1学时,同学可自学鼻息肉的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