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课件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课件

新生儿氧疗的呼吸管理及人工呼吸机监测技术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鼻吸气位),也可侧卧位,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并做好患儿的翻身、拍背、湿化气道及吸痰的工作.

2如有肺不张形成,应减少患儿侧卧位时间。俯卧位使肺膨胀增加,有利于分泌物排出而大大增加通气。

○1.吸痰的指征

听诊有痰鸣音;患儿烦躁、呼吸困难或P a O2及T c S O2降低或不稳定;

根据痰液情况决定吸痰频率。一般每4h一次,必要时每2h一次。不提倡定时吸痰,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做到有痰及时吸出,并吸彻底。

○2.拍背及湿化

拍背及湿化是达到有效吸痰前的必须步骤。通过翻身拍背产生的震动,使痰液与气道管壁松脱,有利于痰液吸出;而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更容易由支气管排出,易于吸出。

对于气道分泌物多者,给予雾化吸入及拍背吸痰4-6次/天;对于气管插管的患儿,如痰液粘稠,可在吸痰前先注入生理盐水0.5-1m l,用复苏气囊加压6-8次,使分泌物稀释然后吸出。

拍背方法:

一人固定导管,另一人一手托患儿头部,一手掌中空,手指弯曲,拇指并拢,用腕力有节奏地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背。频率120-180次/分,每个部位叩击1-2分钟。但新生儿有肺出血、颅内出血及H I E进展期,肺透明膜高峰期则不宜拍背。

胸壁挤压吸痰法

胸壁挤压吸痰法源于腹部冲击法,是护士两手掌托住新生儿的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放置在新生儿的双侧胸壁肋缘外侧部,并沿肋缘外侧向肺门处挤压,将胸腔气管内的分泌物向上移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新生儿肋骨骨折。

3.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直径的2/3

4.负压调节

5.提高对吸痰的耐受性

6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患儿的反应

二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1)与患儿接触的物品,包括暖箱、雾化器、管道、监护仪、呼吸机等均严格消毒后使用;2)护理人员每次接触患儿前均须洗手;3)吸氧采用一次性输氧装置;4)机械通气的患儿:呼吸机过滤网每日清洗,管道中冷凝水及时消毒并倒掉,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2次,严格消-洗-消原则,达到灭菌效果。

2做好基础护理:做好眼部、脐部、臀部、口腔及皮肤皱褶处的护理,每天2次。尤其重视口腔护理,防止致病菌下行,引起肺部感染。此外,减少使用胶带、卷尺、导线和眼罩,认真保护骨突起部位的皮肤。

三、新生儿人工气道呼吸道管理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采用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m i n-1h记录1次。注意观察神志、面色、周围循环,如有发绀、出汗、摇头等变化时,应注意气道是否有痰或呼吸机是否发生故障,若有应及时处理。

每2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双侧胸廓起伏一致,低年资的护士可由医生听诊。

(二)呼吸机的管理

1.正确调整参数

医护人员正确调节呼吸机的参数,记录目前调至参数时间并签名。以便正确的评估初始通气的有效性。

2.保持管道通畅

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各接口连接紧密无脱落。若呼吸机回路管道扭曲、折叠、堵塞等,均可导致呼吸道阻力增高,影响通气。可出现低压报警或PIP突然下降,同样影响通气。患儿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加快、人-机对抗、TcSO2降低,注意观察管道,有水及时处理。

3.气道湿化与加温

呼吸机湿化液每日在500-1000ml,水温保持32-36℃.避免气道受冷空气的刺激引起痉挛,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纤毛活动减弱,甚至痰液、血渍形成痰痂、血痂不易吸出。湿化疗法是机械通气中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加热湿化是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效果确切的方法。

(三)气管插管的护理

保证气管导管的正确位置由于新生儿气管插管短,末端常位于气管隆突位置;新生儿体位改变可导致气管导管位置的改变。

因此,需要对不同体位的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深度变化有准确的观察和记录。

密切观察双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

插管完毕后,立即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相同,观察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判断导管

是否在气管内,做好深度标记。每班检查插管深度,固定导管应减少周围皮肤粘膜损伤,选择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每日将导管移向口角的一侧,减少导管对牙齿、口腔粘膜和舌的压迫。

(四)呼吸道的护理

1.正确的吸痰方法

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只需1人操作,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防止痰阻,减轻护理工作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应用可避免肺泡萎缩,尤其是肺未成熟的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

开放式吸痰:优点是吸痰彻底,便于观察痰液性状;但易引起缺氧和交叉感染。需2人操作。

开放式吸痰方法:

每次吸痰前先滴入N S,再接呼吸机通气1-2m i n吸痰,根据患儿体重不同滴入0.5-1m l,每次吸痰选用合适的面罩由腋中线呈扇形叩背。吸痰者右手戴无菌手套后持吸痰管,左手持吸痰管开关部分;助手使用气囊加压呼吸、气道湿化、翻身、拍背、震颤及分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接口。在无负压的情况下轻轻插入,达到一定深度一边轻轻的旋转,一边慢慢的退出,遇到分泌物是稍作停留,切记上下抽吸。如一次吸引不尽,可用复苏气囊加压呼吸,直至皮肤转红,心率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大于95%时再吸。

有研究认为吸痰时的负压应随吸痰插入深度调节,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

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吸痰管插入深度

在机械通气初期的患儿宜进行声部吸痰,这样可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亦有研究表明,深部吸引易引起组织损伤、炎性反应以及肉芽组织形成导致气管狭窄、肺气肿和肺不张、故适宜的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按cm加刻度标记,以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长度再延长1cm为宜,或将吸痰管从胸骨角上2-3cm测量至气管插管或套管在体外开口端的长度。

3.适时的吸痰

提倡必要时吸痰。有研究表明,适时吸痰可以有效减少吸痰频率,减少呼吸道粘膜的刺激,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适时吸痰的时间:1)患儿咳嗽、频繁呛咳或有憋气时;2)在患儿胸部或床旁可闻及痰鸣音;3)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4)氧分压或SO2突然降低时;5)根据上次吸痰的痰液量、时间判断。

(五)口腔护理

对于机械通气者,口腔处于长期开放状态,容易使患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口腔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的抵抗力下降。国外有关调查表明,72%护士为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次数为5次/日,甚至更多。必要时以制霉菌素每日涂2-3次,预防鹅口疮的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多以浸湿固定插管的胶布引起松动,要求1-2天更换1次。

(六)预防并发症

机械通气患儿,由于气道分泌物的增多容易发生阻塞性肺不张。每次吸痰时要更换体位,防止坠积性肺炎。结合X线检查,给予相应卧位,起到排痰作用。有文献报道,10-20%机械通气患者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防止感染,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防止误吸。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课件)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分 析 张纤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感谢聆听 一、病例资料 患儿王斌之子,男,母孕40+3周,胎盘脐带apgar评分不详,日龄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感谢聆听 二、治疗要点 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早期抗感染

给予优立新,并给与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雾化后排痰,营养支持等治疗。三、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3?.药物代谢异常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四、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的护理。 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为患儿拍背,促使痰液排出改善肺扩张。叩背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拍背部,拍击频率为100-120次/min。然后吸痰,吸痰的顺序为插入吸痰管至口腔咽部后放松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新生儿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防因吸痰造成患儿缺氧,负压吸引应小于-300mmhg。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水肿,阻塞呼吸道。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率、SPO2以及痰的色、质、量,如有

宝宝的呼吸: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指南

宝宝的呼吸: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指南 引言: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但也是易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呼吸道疾病对宝宝的健康和成长影响巨大,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宝宝的呼吸系统健康。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指南。 一、认识儿童呼吸道疾病 儿童呼吸道疾病包括儿童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易受感染。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认识,早期发现和治疗。 二、预防措施 1. 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宝宝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 2. 勤洗手:通过接触物体和与人接触等途径,病毒和细菌很容易传播给宝宝。因此,父母在接触宝宝前后要勤洗手,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滞留, 降低宝宝感染的风险。 4. 避免二手烟:避免宝宝接触二手烟,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导 致儿童呼吸道疾病。 5. 注重个人卫生:家长要教导宝宝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 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以减少病原体的侵入。 三、治疗方法 1. 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适量饮水能够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呼吸道症状。婴儿可通过适量的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幼儿 可适量饮水。 2. 喂养合理:对于宝宝的饮食要有选择性,避免冷饮、油腻食物等,以免加重症状。 3. 增湿:在宝宝所在的环境中增加湿度,可以缓解喉咙的干燥和疼 痛感,有助于舒缓症状。家长可以使用加湿器、湿毛巾等方法增湿。 4. 注意室内空气质量:定期清洁室内空调、降低尘螨等污染物的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 遵医嘱合理用药: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家长需及时就医, 并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自行用药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或药物滥用, 应避免。 结语:

新生儿常见呼吸系统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生儿常见呼吸系统问题及应对策略在新生儿期间,呼吸系统问题是常见的医疗问题之一。新生儿由于生理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呼吸系统问题之一,尤其在早产儿中更为普遍。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肺部尚未充分发育,导致肺泡无法正常展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应对策略: - 给予机械通气支持:使用呼吸机或含氧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并协助呼吸。 - 给予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通过给予人工肺表面活性物质,帮助肺泡正常展开,改善呼吸情况。 - 控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 2.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新生儿肺炎可以导致呼吸急促、气喘、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应对策略:

- 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及时使用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 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感 染的机会。 -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通过母乳喂养或其他方式,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预防肺炎的发生。 3. 窒息(Asphyxia) 窒息是指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氧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的紧急处理。 应对策略: - 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先检查呼吸道是否有阻塞物,如宝宝口腔有 分泌物或异物,应及时清除。 - 给予人工呼吸:如窒息后婴儿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保证氧气供应。 - 尽早转诊至医院:窒息严重的婴儿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 应尽快将婴儿送往医院。 4. 喉炎(Laryngitis) 喉炎是新生儿中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喉 炎常伴随着婴儿嗓音嘶哑、声音嘶哑等症状。 应对策略: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课件

新生儿氧疗的呼吸管理及人工呼吸机监测技术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鼻吸气位,)也可侧卧位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 入气道;并做好患儿的翻身、拍背、湿化气道及吸痰.的工作 2如有肺不张形成,应减少患儿侧卧位时间。俯卧位使肺膨胀增加,有利于分泌物排出而大大增加通气。 ○1.吸痰的指征 听诊有痰鸣音;患儿烦躁、呼吸困难或PaO2 及TcSO2降低或不稳定; 根据痰液情况决定吸痰频率。一般每4h 一次,必要时每2h 一次。 不提倡定时吸痰,因为过多的吸痰刺激呼吸道黏膜,反而使分泌物增加。 做到有痰及时吸出,并吸彻底。 ○2.拍背及湿化 拍背及湿化是达到有效吸痰前的必须步骤。通过翻身拍背产生的震动, 使痰液与气道管壁松脱,有利于痰液吸出;而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更 容易由支气管排出,易于吸出。 对于气道分泌物多者,给予雾化吸入及拍背吸痰4-6次/ 天;对于气管 插管的患儿,如痰液粘稠,可在吸痰前先注入生理盐水 0. 5-1ml ,用复苏 气囊加压 6-8 次,使分泌物稀释然后吸出。 拍背方法: 一人固定导管,另一人一手托患儿头部,一手掌中空,手指弯曲,拇指并拢, 用腕力有节奏地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叩背。频率120-180次/ 分,每个部位叩击1-2 分钟。但新生儿有肺出血、颅内出血及HI E进展期,肺透明膜高峰期则不宜拍背。 .

胸壁挤压吸痰法 胸壁挤压吸痰法源于腹部冲击法,是护士两手掌托住新生儿的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放置在新生儿的双侧胸壁肋缘外侧部,并沿肋缘外侧向肺门处挤压,将胸腔气管 内的分泌物向上移动;切忌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新生儿肋骨骨折。 3.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直径的2/ 3 4.负压调节 5.提高对吸痰的耐受性 6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患儿的 反应二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1):与患儿接触的物品,包括暖箱、雾化器、管道、监护仪、呼吸机等均严格消毒后使2)用护;理人员每次接触患儿前均须洗3)手; 吸氧采用一次性输氧装置4);机械通气的患儿:呼吸机过滤网每日清洗,管道中冷凝水及时消毒并倒掉,呼吸机管路每周2更次换,严格消-洗-消原则,达到灭 菌效果。 2做好基础护理:做好眼部、脐部、臀部、口腔及皮肤皱褶处的护理, 每天2次。尤其重视口腔护理,防止致病菌下行,引起肺部感染。此外, 减少使用胶带、卷尺、导线和眼罩,认真保护骨突起部位的皮肤。 三、新生儿人工气道呼吸道管理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采用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mi n-1h 记录 1 次。注意观察神志、面色、周围循环,如有发绀、出汗、摇头等变化时,应注意气道是否有痰或呼吸机是否发生故障,若有应及时处理。

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及护理

小儿呼吸道之邯郸勺丸创作 一.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 人体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成,以喉下部的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含鼻、咽、喉;下呼吸道包含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和喉部的感染,而下呼吸道感染则被称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组成小儿呼吸道的各器官分别有以下特点: (一)上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解剖特点: 1.鼻: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缺乏,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婴儿期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极易于感染。粘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粘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引起呼吸困难。粘膜下层缺乏海棉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衄,6-7岁后鼻衄较为多见。 2.鼻窦: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

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容易发生鼻窦炎。 3.鼻咽部及咽部: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含鼻咽部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时发育达最高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是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防御、免疫功能,对单纯性扁桃体肥大者主张勿须手术摘除,如果腺窝处有细菌隐伏形成慢性感染病灶,不容易控制者,可考虑手术。 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当其处淋巴组织感染后可发生咽后壁脓肿,临床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 4.耳咽管: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5.鼻泪管: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小儿麻醉的气道管理 一.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学特点 1.鼻孔小,是6个月内的主要呼吸通道; 2.舌相对大,喉相对小,位置高; 3.会厌短,常呈Q形或U形; 4.环状软骨是小儿喉的最狭窄处; 5. 3个月以下婴儿的气管短,平均长度仅5.7cm; 6.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在4〜6岁时达最大形状; 7.头大,颈短; 8.氧耗增加和氧储蓄低; 9.面罩通气容易胃扩张,易反流误吸、FRC、肺顺应性易下降; 10.心动过缓是对缺氧的主要反应,心率是心排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麻醉的加深,维持上呼吸道开放的肌肉逐渐松弛,咽气道易塌陷,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11.小儿呼吸道开放活动的调节。 二.面罩通气 1.选择适合于小儿面部形状、死腔量最小的面罩 透明面罩:最常用,小儿不易惊恐,可观察患儿口鼻部情况; Rendell-Baker面罩:形状符合小儿的面部轮廓,无效腔量较小,但没有充气密闭圈; Laerdal面罩:质地柔软的硅橡胶面罩,密闭性较好,能进行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 2.面罩通气的操作要点: ①正确放置面罩: ②手法: 3.面罩通气时的监测 —监测呼吸音或呼吸运动 —监测P ET CO2波形 —监测呼吸囊的运动 4.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小儿常选用Guedel和Berman 口咽通气道。 注意点: 小山口咽遇省It• M就民* K.UI口后是,通»mui> 口唱通,单

在插入口咽通气道前应达满意的麻醉深度;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 三.气管内插管 1 .插管前器械和物品准备 气管插管基本器械的准备 预氧和通气器械 1 .麻醉机或通气装置的准备 2 .准备小、中、大号面罩 3 .准备小、中、大号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气管导管及相关物品 4 .准备小、中、大三根经口插入的气管导管 5 .准备柔韧的插管芯(大小各一) 6 .准备润滑剂(最好含局麻药) 7 .喷雾器(含局麻药) 8 .准备注气注射器 喉镜操作相关设备 9 .打开吸引器,并连续硬质 10 .插管钳 11 .光源正常的1#、2#、3#Miller 喉镜片,新生儿应准备直喉镜片 12 .置病人头部呈“嗅物位”的枕头或薄垫 固定气管导管所需的物品 13 .胶布(布质或丝质为好,不用纸质)或固定带 14 .牙垫(大、小) 确定气管导管位置所需的器械 15 .听诊器 16 . P ET CO 2监测仪 17 .脉搏氧饱和度仪 2 .喉镜检查 ① 保持头的正确位置:6岁以下小儿头置于水平位,以头圈固定,由于这种年龄组小 儿喉头位置高,如有必要可在环状软骨上加压,以更好地暴露声门。 6岁以上小儿,头置于小枕头上轻度屈曲颈椎,可改善插管角度和更好地显示声门。 ②仔细检查牙齿:因许多儿童开始更换乳牙,在喉镜检查必须注意,在插管时用大拇 指推开嘴唇,对牙齿不施加任何压力。术前如发现有明显松动的牙齿,需向其家长说明拔掉 松动牙齿能保证小孩在麻醉中的安全,拔出的牙齿在术后归还给家长。 附右wi* 口节泡Fja 抵度因伯 什 京见的口喇通T 道位■不当

新生儿氧疗

新生儿氧疗 氧疗是新生儿呼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氧疗法的作用是提供适当浓度的氧,以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从而保证组织的供氧,消除或减少缺氧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新生儿呼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理需要的通气量,改善机体的供氧,纠正呼吸性酸中毒,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和休克,减少肺血管阻力增高所致的心脏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氧疗指征:吸入空气时,血氧监测PaO2低于50mmHg,经皮氧饱和度小于85%,应考虑给予吸氧。 给氧方法: (1)鼻导管吸氧:为低流量给氧法,但实际的FiO2无法精确估计。常用橡胶管或硅胶管置入鼻前庭内0.5cm,指导流量为0.3-0.6L/min,但实际工作中,我国普遍使用的氧流量表不具备0.1L的精细调节能力,实际调节精度最多能达到0.5-1L/min,氧浓度计算公式: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其缺点是可引起鼻翼部疼痛,鼻分泌物可使导管口阻塞,导管扭曲,患儿张口哭闹时,可使氧供应减少,流量过高可引起鼻咽部的刺激,使患儿不适。(鼻导管吸氧、改良的鼻导管吸氧、暖箱内吸氧均为低流量吸氧,暖箱内吸氧1L/min约为23%,2L/min 约为25%,3L/min为27%) (2)面罩吸氧:流量一般为2-4L/min,用新生儿专用的吸氧面罩放置在患儿的口鼻之上,固定带放于患儿后枕部。

(3)头匣给氧:通过空氧混合器实现,流量5-8L/min 目标氧饱和度:<29周或体重<1250g的早产儿,SaO2可保持在 88%-92%,报警值设为85%-93%,直至36周龄 对于>29周者,SaO2可保持在88%-95%, 报警值设为85%-97%。 (4)暖箱内吸氧:流量1L/min,相当于氧浓度23%,流量2L/min, 相当于氧浓度25%,流量3L/min,相当于氧浓度27% 无创呼吸支持: (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NCPAP是指在自主呼吸条件下,经鼻塞或面 罩等方式提供一定的压力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持续 维持高于大气压的通气方式。 1.应用指征[4,5,6]: (1)有自主呼吸的极早产儿(出生胎龄25~28周),产房早期预 防性应用; (2)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的高危新生儿; (3)RDS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 拔除气管插管后呼吸支持;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 【概念】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减低。 【临床表现】 新生儿呼吸道气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心率减慢或<15秒,伴有心率减慢。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护理评估】 新生儿入院后正确详细的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反应,面色,哭声,呼吸情况等,对于早产儿、生后吃奶少,母乳不足,有感染史等,尤其是生后3—7天的早产儿应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理措施】 1、对高危新生儿均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通知医生及时救治。 2、症状护理 给予触觉刺激: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护理 (1)茶碱或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4、持续气道正压(CPAP):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 5、机械通气: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 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保证营养供给,合理喂养,严格记录出入量。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8、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防控和护理

婴幼儿常见呼吸道感染防控和护理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了保护孩子的呼吸道健康,家长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类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流感、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这些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感染。此外,婴幼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基础。家长们应教育孩子正确洗手,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房间。其次,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或疫情流行时。此外,注意个人保暖,避免受凉或穿着过薄的衣物,以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 当婴幼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家长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和有害气体的污染。其次,给予足够的水分,保持婴幼儿的体液平衡。此外,适当调节室内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缓解婴幼儿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家长们还可以给婴幼儿进行温和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道的通畅。 除了护理措施,家长们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婴幼儿的症状。然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家长们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症状来推荐适合的药物。例如,对于感冒和流感引起的咳嗽和鼻塞,家长们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的儿童退烧药和儿童感冒药。但是,家长们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药物。

除了预防和护理措施,家长们还应定期带婴幼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 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总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但家长们可 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来保护孩子的呼吸道健康。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个人保暖和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当婴幼儿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家长们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给予足够的水分、调节室内湿度和进行适当的按摩。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咨询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婴幼儿的症状。最重要的是,定期带婴幼儿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通过这些措施,家长们可以有效保护婴幼儿的呼吸道健康,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新生儿呼吸道护理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呼吸道护理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与优化,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得 到了显著提升。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对于新生儿群体而言,由于 其年龄相对较为幼小,身体各项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其极易罹患各种疾病, 从而对其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与威胁[1-2]。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新生儿呼吸道护 理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希望有效促进新生儿呼吸道护理工作 的持续发展与优化。 一、新生儿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3],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新生儿有效实现对于氧气的 充分摄取,其对于新生儿体内各项系统的稳步运行与脏器氧气供应需求的合理满 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临床过程中,通过有效做好新生儿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可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性,从而为新生儿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新生儿呼吸道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在临床过程中,当新生儿娩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应有效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从而 避免温度波动对新生儿遇到造成不良刺激[4]。在实施期间,建议温度控制在22 ~ 24℃并将湿度控制在55%左右。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及时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 为其进行衣物的合理加减,从而达到保暖目的。总的来看,通过积极做好防寒保暖,可以帮助新生儿进一步实现对于自身健康的充分改善,对于新生儿预后生活 质量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对于新生儿身体而言,由于其呼吸道系统相对较为娇弱柔嫩,因此,在日常 生活中,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等极易对新生儿呼吸道造成影响,从而诱发一系

护理查房新生儿重度窒息课件

护理查房新生儿重度窒息课件 一、引言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心跳停止或呼吸不足导致氧供应不足的一种严重情况。重度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呼吸不足或无呼吸,心跳停止或心跳不足,需要紧急抢救的情况。因此,护理查房新生儿重度窒息是非常重要的,本课件将详细介绍护理查房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内容。 二、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定义与病因 1. 定义: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呼吸不足或无呼吸,心跳停止或心跳不足的严重情况。 2. 病因: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胎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不全等导致胎儿窒息。 - 产程窒息:产程过长、产程异常等导致新生儿窒息。 - 气道异常:新生儿气道畸形、异物阻塞等导致呼吸不畅。 - 呼吸系统疾病:肺发育不良、肺炎等导致呼吸困难。 - 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低体温等导致心跳停止或心跳不足。 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表现 1. 呼吸方面: - 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 - 呼吸频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浅表。

-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 循环方面: - 心跳停止或心跳不足。 - 心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 非正常心音,如心脏杂音等。 - 皮肤苍白或发绀。 3. 神经系统方面: - 意识丧失或昏迷。 - 运动活动减少或无运动。 - 瞳孔异常,如散大或缩小。 四、护理查房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步骤与技巧 1. 准备工作: - 确保抢救设备齐全,包括呼吸机、除颤器等。 - 确保抢救药品齐全,包括肾上腺素、氧气等。 - 准备好抢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等。 2. 评估新生儿状况: - 观察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表现,记录相关数据。 - 评估新生儿的体温、皮肤颜色等生命体征。 - 评估新生儿的意识状态、反应性等。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2我们医院危重产妇多,剖出的,遇到几个窥喉声门暴露良好,插管声门下有阻力,又不敢暴力插入,换管,但2.0的管都不能通过。正常来说,2.0的管用于8002900克的小新生儿声门下是能通过的。(我们最小插过700克的,2.0 很顺利)。,面罩通气胸廓无起伏,颈部渐粗,怀疑完全梗阻或解剖异常。但我们没做过这种危重新生儿有创气道,说实话,也不敢轻易尝试。关于这种危重新生儿复苏的呼吸道管理方面,如何处理为好? 一、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1.气管导管的选择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lcm。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如果新生儿体里在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 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卜l・5kg,选用管径为 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fi 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 3.5mm 的气管导管。 一般来讲,F2.0的气管导管在正常新生儿应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您提到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F2.0气管导管插入困难是十分可能的,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与以下因素有关:小儿气管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环状软骨为其呼吸道的最为狭窄处。气管导管的标准编号是以其内径(mm)进行的,F2.0 气管导管的外径可因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即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不同,尽管其内径相同),尽管管壁厚度的差别对成年人的气管导管选择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成显著影响。 由于贵院是妇产医院,经常需要参加新生儿复苏,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您可自制一根紧急通气导管芯,即准备一根外径为2.0mm.长度为12-15cm的薄壁中等硬质的PVC管,内放一细金属丝作为管芯,必要时可在明视下将此PVC 导管插入新生儿气管内,然后通过以下方法即可进行紧急通气管理:①将一个18号粗针头连接在PVC 导管远端,然后将给氧管连接在将粗针头的尾部即可气管内给氧。②直接将适用于

育婴员——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的护理

育婴员——呼吸道疾病婴幼儿的护理 一、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和咽部,引起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可散发或流行。因病毒引起者最为多见,占90%以上,病毒感染后常继发细菌感染。婴幼儿时期易患感冒的主要原因是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及免疫功能不成熟;若有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往往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诱因是居住条件拥挤、室内空气污浊、冷暖不适及护理不当等。 (1)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一般年长儿症状较轻,以呼吸道局部表现为主,婴幼儿症状较重,以全身症状为主。 1)呼吸道局部表现:主要为鼻塞、流涕、喷嚏、咽部不适、咽痛、干咳等,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增大、有压痛。 2)全身表现:婴儿常突然起病,高热,可伴呕吐、腹泻、烦躁、哭闹,甚至出现高热惊厥;年长儿常表现为畏寒、头

痛、食欲差、乏力、关节疼痛等;部分病儿可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与发热所致阵发性肠痉挛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有些肠道病毒感染的病儿可见各种皮疹。一般病程为3〜5曰,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重,应考虑可能发生并发症。 婴幼儿时期常见两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颊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咽痛,咽部及其周围充血,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一结合膜热,由腺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春、夏季,可在集体儿童中引起小流行,临床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病程1〜2周。 常见并发症:细菌感染常向邻近器官及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中耳炎、结膜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以婴幼儿多见。 (2)护理要点 1)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上午、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15分钟,避免对流风。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以利于炎症的消退,防止继发性感染。 2)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多喝水,给予易消化高营养流质、半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并经常变换食物种类。婴幼儿食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制度

新生儿呼吸道管理制度 (-)呼吸道管理适应症当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增快,烦躁不安、咳嗽、明显看见分泌物,听诊有痰鸣音或上呼吸机病儿气道压升高。 (二)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检查负压读数、防感染、防气道损伤。 2、听诊双肺呼吸音,护理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呼吸音,便于针对病变侧进行护理。 3、病儿体位不变、开始扣击振动、减少翻动次数、以便护理过程协调。 4、小心转动体位,防止脱管。 5、保持体位,利于导管插入。 6、按常规行机械吸引,使分泌物排除安全有效。 7、重摆体位,舒适安全,病儿感觉疲劳应让其休息。 8、听诊双侧肺部,护理评估观察肺部通气及呼吸音清晰度。 9、记录耐受情况,分泌物的质和量,呼吸机参数,便于医护人员交流。 (三)气道插管护理要点 1、同步心肺监护,SaO2监测。 2、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3、导管插入深度超过气管插管0.5~1.0cm。 4、吸痰手法轻柔。 5、吸引前给纯氧15~20秒钟,每次吸引不超过10秒钟。 6、翻身12小时一次,吸口腔内积留的分泌物。 7、气管滴注液体0.5~1ml/次/侧。 8、启动呼吸机核对参数。 (四)拔出气管插管的护理要点 1、吸净分泌物。 2、口腔护理。 3、提高氧浓度。 4、评估自主呼吸功能状态。 5、遵守无菌操作常规,防止医源感染。 (五)观察要点 1、观察湿化是否适中。 2、床边备有插管急救设备、血气监测用物。24小时严密观察并发症,低血氧、 心律失常、喉痉挛。 3、注意拔管后心脏情况,回心血量增加,肺血流量增加,防止心衰发生。 收治对象 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 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 2、感染性、低血容量性或心源性休克。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细菌学分析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细菌学分析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应得到重视,新生儿本身存在诸多易感因素。有文献指出抗生素的过多应用,可能是造成医院感染增加的原因。本文查明我院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耐药和 医院感染状况,旨在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供依据。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感染(96%)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我们分析的结果与文献不一致。收集2002-2004年新生儿病房送检的咽 拭中,检出的阳性病历分离出的细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78.4%),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细菌(19.6%)、真菌(2%)。我院发现混合感染的病例占19%,早产儿的感染占20%。具体 报告如下。 1.材料方法 1.1标本来源:我院新生儿科病房,这两年来送检的咽拭子培养。 1.2标本处理:送检的咽拭子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1.3鉴定和药敏:细菌通过进一步分纯,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IMS60及GNS、GPS、GNI、GPI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得出MIC结果。结果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 会(NC.CLS)”公布的标准来解释。VITEK—IMS60及GNS、GNI、GPS、GPI均为法国生物一梅里 埃公司的产品。 2.结果 2.1病原菌检出的情况:从新生儿送检的病历中,检出的阳性病历201例占总例数的58.6%。共分离出343株细菌,其中革兰氏菌占78.4%,革兰氏阳性细菌占19.6%,真菌占2%。在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肠杆菌属的细菌占40%,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占21%,克雷伯菌属的细 菌占15%,不动杆菌属的细菌占13%,埃希尔菌属的细菌占9%,其它2%。在革兰氏阳性 细菌中,葡萄球菌属的细菌占94%,链球菌属的细菌占6%。 2.2病原菌耐药谱分析: 在十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有九种细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对头孢三嗪只有阴沟肠杆菌一种细菌耐药率大于50%,头孢氨噻肟对十种细菌耐药率无一大于50%,对哌拉西 林有四种细菌耐药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甲羧肟耐药率在50%,阿米卡星和 庆大霉素耐药率低。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青霉素G、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0%以上,对头孢唑林、氯洁霉素耐药率最低也分别为21%和33%,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病 原菌耐药率与临床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 3.讨论 本文资料表明,新生儿咽拭培养,是对临床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的患儿检查带菌状况的一种有 力手段。新生儿感染的途径是多种的,母婴的垂直传播、胎膜早破吸入感染的羊水、通过产 道发生吸人性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因素使感染机会大增。新生儿鼻咽部 带菌率较高(67%),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机体发育不完全,易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而感染, 与文献报道一致。在分离出的343株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8.4%,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占19.6%。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有聚团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表 皮萄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近几年来,新型抗生素被广泛应用,据文献报告临床使用抗生素有很大选择余地,但必须依 据药敏实验结果。本文药敏结果说明头孢他啶、头孢三嗪、头孢氨噻肟、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低,而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由于青霉素类抗

新生儿窒息知识点

新生儿窒息知识点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由于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窒息的发生可能导致婴儿的生命危险,因此,了解和掌握新生儿窒息的知识点对于每个父母和保健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症状、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 一、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1. 呼吸道阻塞:新生儿呼吸道较窄,易受阻塞影响。常见的原因包括胎粪吸入、羊水栓塞、胎儿纤毛膜感染等。 2. 肺部异常:婴儿在胎儿期间患有肺部发育不良或者出生后出现肺炎等疾病,都会增加窒息的风险。 3. 心脏骤停: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猝死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导致婴儿窒息。 二、新生儿窒息的症状 1. 呼吸不畅:婴儿呼吸急促或呛咳,吸气困难,夜间出现打鼾等症状。 2. 脸色变暗:婴儿脸部出现发绀或发灰的情况。 3. 不规则的呼吸:呼吸节奏不正常,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深浅不一的呼吸。

4. 低血氧水平:婴儿可能出现心率加快、体温降低、四肢乏力等体征。 三、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措施 1. 确保呼吸道通畅:将婴儿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采取头后仰、下 颚抬起的姿势,用手指轻轻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2. 进行心肺复苏:若婴儿仍然无法呼吸,可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婴 儿胸骨下缘位置,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5次按压后进行1次口对口 呼吸。 3. 尽快就医:无论急救措施是否成功,都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四、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方法 1. 孕期保健:孕期定期产检,保证胎儿健康,尽量避免吸烟、酗酒 等不良习惯。 2. 产房护理:医务人员应及时清除胎粪、羊水等可能导致窒息的物质,确保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 3. 暖保环境:确保产房温度适宜,避免新生儿遭受寒冷刺激,减少 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4. 喂养规律: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营养,避免饥饿和体重过轻, 促进呼吸和肺部发育健康。 5. 接种疫苗:按照医生建议,及时给新生儿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道管理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道管理及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新生儿病死率和死亡率都有了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呼吸机 的应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这一致死首要病症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随之而来的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VAP)成为其严重的病发症之一。而良好的呼吸道管理,可减少VAP的发生, 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新生儿科NICU室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机械 通气患儿气道管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经口器官插管通气72例,其中男41例,女31例;早产儿46例,足月儿22例,过期产儿4例;正常体重儿18例,低出生体重儿3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16例;使 用呼吸机日龄:0~3d46例,4~7d14例,8~11d12例;原发疾病:肺透明膜病2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感染性肺炎8例,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8例,颅内出血8例,败血 症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 1.2 结果本组机械通气4~259h,平均(55.56±61.83)h,入住NICU室4~13d,病情稳定后 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平均住院16.5d,本组72例患儿治愈68例,转院治疗4例,死亡2例,无相关性肺炎发生。 2 呼吸道管理及护理 2.1 呼吸机的管理选用适合于早产儿、婴幼儿生理特点,Viasys公司BearCUB 750PSV型的呼 吸机辅助呼吸,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根据婴幼儿肺部病变情况、体重等设置呼吸机各参数,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循环情况,各系统功能,清醒程度,并密切监测动脉血气,以调整呼 吸机相关、参数,为顺利停机拔管创造条件。 2.2 加强基础护理建立人工气道后,口咽部寄殖菌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感染源。口腔护 理每日2次,防止口咽部及消化道细菌寄生;保持头肩部抬高30º,防止误吸胃食管返流; 同时做好患儿的生活护理,保持清洁和舒适。 2.3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呼吸机管路是细菌及寄居的重要部位。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为污染物,使用中冷凝水集液瓶应置于管路最低位置,应及时清除。在离断管道、变换体位及处理 冷凝水原液之前应戴手套,之后更换手套并消毒手。有研究表明[1],呼吸机管路7d更换一次,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湿化罐、雾化器内装液体应每24h全部倾倒, 更换灭菌用水,用后终末消毒。 2.4 气管插管的护理选用经口插管,要保持患儿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听诊双肺呼吸音,必 要时床摄床旁胸片,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在气道内,每班测量气管插管距门齿或鼻尖的 距离,严格交班,及时发现气管插管是否脱位。在患儿清醒至拔管阶段给予充分镇静,防止 患儿躁动使气管插管脱出。 2.5 呼吸道湿化湿化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气道湿化不足易形成痰栓堵塞气道,肺部感 染也随着气道湿化的降低而增高[2]。因此,须对气道进行湿化和温化,呼吸机湿化罐内加入 蒸馏水,每日更换,温度控制在35~37℃,湿度保持在70~90%,及时添加湿化罐中的蒸 馏水,以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2.6 有效吸痰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是机械通气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不 能自主排痰,加之缺乏鼻、咽部的加温湿化和过滤等功能,使分泌物容易干结造成气管阻塞,及时的气管内吸痰是帮助患儿排痰的唯一可行的有效方法,是确保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 而吸痰的时机、压力、持续时间以及吸痰管得选择是关键。因此,护士应了解气管插管的型号、插管的深度及吸痰管的型号,要经常听双肺呼吸音,若听到患儿有痰鸣音时,应先拍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