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例焦虑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分析

一例焦虑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分析

一例焦虑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分析
一例焦虑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分析

一例焦虑症的元认知心理干预分析

作者:徐慧

作者机构: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008-3898

年:2010

卷:000

期:002

页码:47-49

页数:3

中图分类:G44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焦虑症;元认知干预技术;潜意识条件性情绪;情感组织者

摘要:大学生常因焦虑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考试焦虑、过敏性焦虑、焦虑性人格障碍等.用传统的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治疗焦虑症常常是低效的,本研究中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一例大学生焦虑症收到了显著效果.

小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小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来访者,通过他的主述和陪同家长的陈述,了解到他近两个月以来,每次遇到数学考试就手心不停地出汗、心慌气短有胸闷的感觉,考前一天没精神、疲乏、易怒。在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和发展历程后,经过认真、慎重的鉴别,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进而了解到孩子的父母曾多次带他去大医院看病,均无躯体性疾病。从严重程度来看,反应不甚强烈,只局限于数学考试,情绪没有泛化,没有严重地影响社会功能。因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决定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对来访者进行数学考试焦虑的行为矫正,从而改善求助者的焦虑感,并对来访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解释,帮助他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较好地找到解决的方法,有利于求助者今后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考试焦虑一般心理问题矫正疏导健康完善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立广(化名),男,汉族,家中独子,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体健康,无任何躯体性疾病,家族无任何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家长管教严格,张立广很听话,自理能力强,从小就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各科学习成绩优异,还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很受老师们的喜爱,是父母、亲人们人前夸耀的重要谈资。

不幸的是,半年前,张立广的父亲因意外致残,母亲要承担起家内外事务,压力很大。把他转学到一家私立寄宿制学校。刚开始老师反映张立广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只是近来身体不好,数学成绩大幅下降,一考数学就紧张,手心冒汗、心慌气憋,他自己非常痛苦,家长带他去了很多医院,也没查出什么病,只好带他来找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问题。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述: 近两个月因一次数学考试失利,对考试产生紧张、焦虑感。 个人陈述: 张立广说:“转学不久就期中考试,两个学校学的教材内容有些不同,数学考试成绩不佳,逐渐导致后来数学成绩大幅下降,结果近两个月来一考数学就紧张,手心冒汗、心慌气憋的,内心十分痛苦,家长带他去了很多医院,也没查出什么躯体性疾病,因此,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观察印象:该来访者说话不太主动,多数时间低着头揪拧裤子,情绪低落,显得很焦虑不安,但遇到他母亲说的他认为不太对的地方,会予以纠正和解释,要求改善欲望较强。 母亲反映: 张立广近来状况较差,连续一周三次因身体不适被老师请到学校,看着儿子情绪低落,成绩不断下滑,心里非常着急。接回家后,饭也不正经吃,倒头呼呼大睡,现在家里就指着我一个人忙内忙外,我和他爸爸希望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 案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关键词:焦虑、恐惧症、失眠、疑病症、惊恐发作。 作者于飞,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综合正心疗法创立者,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疗愈。 一、综合论述 01、焦虑情绪的解析 焦虑情绪是指向未来,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担心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犯错、失败、被质疑、被否定、被贬低、被嘲笑、被冷落、被疏远、生病、意外、死亡...... 以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思维逻辑推理、画面想象的形式存在,引发焦虑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同时也在推动着上述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和情绪感受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02、焦虑症状的解析 焦虑反映在思维上: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焦虑反映在情绪上:紧张、不安。 焦虑反映在身体上:胸闷、呼吸短促、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失眠多梦......

焦虑反映在表现上:坐立不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焦虑反映在人际上:敏感、多疑,猜忌、回避...... 思维形式推动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引发身体不适和外在的不良症状表现,影响着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影响着情绪变化...... 思维形式和内容、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外在表现、外界人际关系评价等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新的诱发因素,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举例:自己担心某人会怀疑、否定自己,从而感到情绪紧张,从而身体僵硬、胸闷、呼吸短促、表情不自然,感到不舒服,他人看到自己紧张不自然,感觉自己心里有鬼、不真诚...... 03、常见的焦虑形式 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肌肉紧张,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是习惯性的对事物的消极预期和灾难化联想,以及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和回避做法。是一种谨小慎微、严防意外发生的身、心状态。 躯体症状:焦虑情绪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很多当事人一开始的时候会以为是躯体疾病,跑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医生往往会给一个轻微病症的诊断,有的医生会建议去看心理科,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的躯体症状。

应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失眠的案例分析

应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失眠的案例分析 ——母亲失眠治好了 河北省涿鹿县张海明 我的母亲从八年前开始就有失眠症状伴随,为此母亲很烦恼,我也是上网查,求医问药,找偏方,还有穴位按摩等等,不定期的给母亲买西药、中药,强身的、补脑的,但是都没有治疗好。偶尔吃某些药物后,当时也能见效,时间一长,效果降低。近一年,母亲不让买药了,说是不管事,自己白天也没什么干的,困了就躺会儿。说实话母亲是不愿意让我花钱再买药,尚且吃药也不管事。 医学上失眠是这样定义的:失眠即睡眠失常,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多因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也有怕睡眠而失眠的。 一、母亲的症状主要表现,我归纳如下 1、入睡困难。入睡慢,母亲晚上十点躺在床上,直到一两点钟才能睡着。这对母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睡不着的这段时间里,大脑会不停地想事情。结果,越想越清醒,很难入睡。 2、睡眠中途经常醒来。每天晚上母亲都会在睡眠中途突然醒来,有时是因为外界的声音,有时是自动醒来。虽然,醒来后能够再次入睡,但是,数次的醒来也对母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对声音敏感。只要有哪怕是极轻微的声音也会睡不着。比如,父亲的鼾声,甚至呼吸声音大一些,都会让母亲觉得很烦,不能入睡。 4、睡眠质量不高。母亲觉得每晚真正睡着的时间就是傍天亮时才睡着,其它时间都是“迷迷糊糊的”,还做些漫无边际的梦,感觉睡眠质量很低。 5、白天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如果晚上失眠严重了,那么次日上午母亲会感觉没有精神,身上发困难受,心情烦躁。 6、对睡眠过分担心。母亲一直都非常担心睡眠,经常不自觉地想起睡眠问题。 庆幸的是母亲每天在中午饭后,只要赶快躺下睡午觉,即使睡的时间短或是睡不着,也会感觉下午精神状态会好些。 二、“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带来了福音 今年我有幸成为教科局“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实验教师,从看书自学到听金洪源教授的讲座,我都热情很高,尤其是金教授说失眠是很好治疗的,我更是万分欣喜。那时我就有了要给母亲治疗失眠的想法和信念,并且我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病症的治疗理论和操作流程。下面我简单阐述一下治疗母亲失眠所要用到的心理学知识。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某,女,16岁,高三学生,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3岁时父母离异,8岁时母亲再 婚。近半年多来,与母亲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事,母女之间发生争执、愤怒争吵、威胁等行为。出现争吵之后情绪不稳、焦虑、行为冲动、不能安心学习、情绪低落浮动较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并且母女之间水火不容、情感冷漠,心理痛苦6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及主客观分析进行心理咨询,取得令人满 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关系、沟通模式、文化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李某,女,16岁,未婚,高三学生,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为科学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略偏外向,特别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父母要求极严,甚至苛求。亲生父亲与母亲在她3岁时离异,母亲单独带到8岁,8年前与现在的父亲结婚直到现在。(父亲为英国人)。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学习成绩非常好。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年貌相称,谈话中大都是对母亲的控诉与痛斥,情绪激动、气愤,情绪低落。知道与母亲生气并不好但当时不能克制并找不到宣泄方式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与同学交往良好。情绪激动时觉得胃部、身体不舒服,食欲降低。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较正常,学习状态不好但成绩影响不大。行为易冲动有些过头,甚至过激,但大部分仅仅限于与母亲关系上。 6、印象: 外表: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与众不同,典型东方人面孔。很有灵气的女孩。

表现:语速很快,领悟力很强,表情丰富。 性格:追求完美、自尊心强、嫉妒心强、自我为中心。 二、主诉: 与母亲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气得要死,想尽办法气母亲,自己也非常气愤,情 绪久久平静不下来,情绪低落,无法宣泄6个多月,严重影响母女关系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认为妈妈对自己要求苛刻,经常讲道理,因为很小的事就教训自己,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对,不许我这样那样(坐姿、卫生等要求都很苛刻),小时候只能忍着,乖乖听话,可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很逆反,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她说的并不都对。并不想与母亲的关系这样敏感,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大吵,克制不了,只有让妈妈越生气自己才舒服。想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因为觉得很影响学习和心情尤其会觉得在家里会感到压力。可只有自己改变而父母不改变,对他们的方式和态度觉得很不平衡很委屈。哭述:“我很矛盾、很痛苦,医生您帮帮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她性格比较外向,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常常是第一名,很刻苦很聪明,有上进心,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家人介绍,在家发脾气时有过激行为如:骂人、摔东西甚至烧房子。 五、心理测验结果: (1)做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它分值均为正常范围。 (2)EPQ测验结果:P-45,N-55,E-45。 六、诊断 1、诊断结果: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考前焦虑案例分析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安全工作典型案例报告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方卫中 【舒缓压力,不被“考证”而击倒】 一、具体案例 小王,某财经职业学院2010级国际贸易(2)班男生,山东省青岛市人,独生子,爸妈均在外贸公司工作,自己是班上的学习委员。2011年10月16日(周日)晚自习晕倒在教室。第二天上午8:30左右,他在几位同学的搀扶下,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找心理老师咨询,只见这位身高足有1.75米的小伙子满头白发。接待他的心理老师招呼其入坐后,耐心聆听他的诉说:“老师,我因为报考报关员,从大一入校不久,就开始与几个同学一起着手报考的事。为了通过“报关员”考试,我看烂了二十多本考试参考资料,做了上百套模拟试卷;为了通过“报关员”考试,我来校将近两年了,寒暑假都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为了通过“报关员”考试,我上课经常走神,老是想着考报关员的事,晚上经常是一、二点才睡觉,睡觉老是失眠做噩梦,头发也白得差不多了。现在离“报关员”考试只有半个月了,但是自己的临考状态却很不好,昨天晚上还晕倒在教室。我现在非常担心如果考不过,我无法面对我的父母,无法面对我的老师,无法面对我的同学,也无法面对自己的满头白发。假如我不能通过报务员考试的话,只有去撞墙,一死了之。通过心理咨询老师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心理疏导,这位同学不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考试,而且赢得了较为理想的考试成绩,实际分数远远超过达标线,2012年8月在进入大三之前,就提前与山东青岛某公司签约了。 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发原因,采取的方法措施及取得的结果) 考前焦虑症,也称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有可能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还可能出现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

元认识心理干预技术

1.什么是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元”康熙字典[爾雅·釋詁]解释道:元,始也。元认知字面理解是对认知的认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给元认知下了定义: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正式提出以前,人们对元认知的概念局限于此。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创始人金洪源教授打破了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局限,将元认知定义为:个体对整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反思认知和调控。这当中的“整体心理活动”不仅包括认知活动,还包括情绪情感、人格以及潜意识等内容。认知心理学家没有提及元认知对情绪情感及潜意识的认知,不是说人类的元认知不可以或不能对情绪情感和潜意识进行认知,而是由于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任务目标和条件的限制(认知心理学实在模拟研究电子计算机的信息输入、储存提取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以研究人类的智力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决定了他们只能回答元认知能够对自身的认知进行认知和调控。 基于对元认知概念进行全新的阐释形成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也称元认知干预技术或CEI技术)是指通过心理辅导干预,使人们对自身的潜意识心理活动进行有效地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以解除心理困扰和发挥潜能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这里的元认知一词译自英文的“Meta-Cognition”。“元认知心理干预”即自己站在高于自身心理活 动之上进行反审认知、监督调控,以更好地实施高效心理治疗、人格修正和促进学习潜能开发等。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这是一个系统的技术,不好解释和定义,但可以从金老师在08年心理学名师讲座的首讲中的概括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天才学习生学习状态、灵感状态都是潜意识心理活动状态;几乎所有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状态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核心因素的;而条件性情绪反应是易建立也是易消除的,因此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可以治愈的。从这句话中可以得出: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干预人的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主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状态,从而塑造积极的心理状态(认知、情绪、人格)。而干预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团队重新解释和对前人经验的继续加工所得出的,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高效不复发的作用。这个体系我们称为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 这一技术体系研发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效果明显,经住了实践的检验!现这一技术体系在国内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1、求询者基本情况:学生夏宏伟,男,16岁,汉族,广东顺德人,高中一年级学生,家住广州市芳村区 2、求询者个人成长历史: 求询者上初中(非重点学校)时,学习成绩很好,是校团委的干部。素以“战略上轻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态度对待学习竞争。同时上课听讲认真,思考积极,且思维宽广活跃,对某些学习问题均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很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学遇到难题也喜欢向他请教,他也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 进入重点高中后,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作业和练习卷子总是全优,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平时同学遇到难题往往向他请教。对此,他仍可以从容作解,思路敏捷。但一到期中、期末等重要的大考,他平常那股沉着、敏捷劲儿便无影无踪了。本来不成问题的题目,这时却怎么也解不出来,或者答得漏洞百出,过去上初中时从未出来过的毛病,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此刻也冒出来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数、理、化三门学科上。 3、教师反映: 每次大考,在考场上求询者都显得异常烦躁。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多余动作增加,且整个脸都是紧绷的。考试结束后,他总是神情木然,呆坐在那里。面对这种情况,他自己非常着急,每次都要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找来找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也替他着急。他自己更是心急如焚,除了拼命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外,在身体状况上也查过原因,但都无济于事。为此,他陷于了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 4、父母陈述: 自从孩子升入高中后,我们对他要求更加严格,一般娱乐活动都没有让他参加了。他比以前更加勤奋和努力。第一学期中段考后,成绩明显下降。总分从全年级的第5名下降到第45名。回家大哭了一场,从此情绪萎靡。以后每逢重大测验和考试的前两天起,他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而每次考试后,又常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并总说自己多汗、尿频、心跳很快......。 5、求询者自诉: “我虽然读了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但每次考试总是不理想。尽管父母很少责备我,可我却觉得学习不好很难……。我也不敢戴校徽回家。以前的初中同学,总是把我看得高他们一头,元旦的贺年卡片也常写上:…你是咱们班里最有希望的一个?,可是现在却……,“我很苦恼。为了学习问题,我每天冥思苦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那种…考试焦虑症??因为尽管在考前我再三告诫自己,不要慌,但一到考场却总是如临大敌,心神不定。原来复习的内容,根本无法想起。到最后总觉得题目还没有做完,但是脑中却已经一片空白了......。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和评估诊断: 1、对求询者进行考试焦虑的量表测试

2011电大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2答案.docx

一、判断题 1.高“职低就”现象意味着工作者所具有的教诲和培训 比工作所要求的多。 ( √) 2.生“涯”指一个人的职业或糊口活动 ,而非糊口模式。 ( × ) 3.执“行”是 CASVE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 ( √) 4.“职业”指不同行业和组织中存在的一组相类似职位。 ( √) 5.组“织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组织经验的习得产物。 ( √) 6.CIP有助于改善生涯发展 ,因为它排除了在决议计划拟定中 怎样定位这一环节。 ( ×) 7.按照亨考夫的概念 ,高收入的脑外科医生、辩护律师、电影 xx和会计也属于服务行业。 ( √) 8.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不是一个社区或家庭 ,而是阶级或党派。 ( ×) 9.独立签约人包括像市肆业主或酒店业主这样的商业业主。( × ) 10.独立签约人被定义为依靠自身供给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获 得消费者的个人。 ( √) 11.对于不同的雇主 ,工作和家庭糊口的关系是相同的。( × ) 12.对于一些刚进入工作市场的新工作者来说,可以或许协商的空间是很宽的。 ( ×) 13.对于员工来说 ,临时就业和为调派机构工作之间是没有区

分的。 ( ×) 14.工作不仅限于有偿活动,休闲活动也是此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 15.工作面试中雇主的兴趣焦点在于三个范畴,个人兴趣、技能和价值观。 ( √) 16.雇主和求职者是以相同需要进入招聘和聘任过程的。( × ) 17.和就业运动有关的最重要元认知是指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精神。 ( √) 18.后备员工被定义为只在需要时才被聘任一天或几周的员工 储蓄。 ( √) 19.技能与能力常常用于职业评定,所以二者的含义是相同的。( × ) 20.继续教诲并非对于所有工种的工人都是必需的。( × ) 21.简历的目的是帮助寻找面试的机会,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 生命历史。 ( ×) 22.尽管电子沟通有很大进展,但是很多求职过程仍然依赖标 准形式的文字表达和口头沟通。( √) 23.据计数 ,世界各地的女性都比男性工作更长的时间。( √) 24.考虑来自重要他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所有的意见都是有帮助的。 ( ×) 25.科技不能对职业生涯孕育发生足够的影响。( × )

初中生理科学习困难的认知结构分析与及个案辅导

初中生理科学习困难的认知结构分析与及 个案辅导 〔关键词〕认知结构;问题中心图示;知识表征 一、问题提出 学习困难生的认知结构特征及其干预的研究,是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根源是其认知结构存在各类缺陷。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离开学生的知识,特别是离开学生的学科知识空谈智力,解决不了学习困难生的问题。同时,认知结构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情绪共存的,它们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几乎所有学习困难生的个案临床诊断与技术干预过程,都涉及情绪阻碍认知结构的问题。绝大多数学习困难生的消极学习行为和认知结构是伴随着消极情绪建构起来的,消极情绪是学习困难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个重要且起关键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临床干预与辅导,积极情绪和认知结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对一名理科学习困难的初中生进行行为及学科的干预,以智育知识观中对三类知识的分类和认知心理学中知识表征顿悟所需要的问题中心图示为主要分析目标和依据,进行认知

结构的诊断分析,通过对理科学习困难生进行行为和学科心理辅导,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表征,提高其理科学习成绩。 二、来访者基本情况 (一)来访者自然情况 葛某,男,15岁,某中学初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亲经营一家服装店,业务繁忙,对其生活和学习很少过问。母亲没有工作,有时帮父亲打理店面,但主要负责照顾家庭和葛某的学习生活。母亲对葛某非常宠爱,只要是葛某提出的要求,母亲都会很痛快地答应,因此葛某和母亲的关系比较好,比较听母亲的话。 (二)问题表现 1.学习方面 葛某学习成绩一般,在班级中处于中下等水平。升入初中后,葛某对学习的兴趣渐渐下降,尤其是理科成绩一直处于及格边缘,有时甚至不及格。母亲对其学习成绩很重视,专门请了家教为其补习功课。在进行辅导前葛某的理科成绩是:物理65分,数学44分,化学73分。班级总排名39名(共48人)。 上课时,葛某经常不认真听讲,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在提问他数学基础知识时,发现他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回忆知识点时没有清晰的脉络,对知识点的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关于对一“因敏感心理导致慢性焦虑症”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关于对一“因敏感心理导致慢性焦虑症”学生的心理咨询 案例分析 (一)学生一般资料: 该学生是我校(某某市职业中专)高职升学尖子班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发挥好时能进级部前五名,性格内向,不擅言谈,身体素质较差,精神低落,心事重重。 成长史:出生:农村家庭,天真,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 小学: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初中:初二,出现焦虑问题,睡眠障碍,成绩下滑。 初三,在痛苦中度过,出现问题的导火线。 高中:高一:到我校学习,问题发展。 高二,问题进一步恶化,并且转移。 高三,学习的压力和问题严重的矛盾无法解决,主动寻求帮助。 (二)学生自我陈述: 初二时,成绩优秀,因为上学路远,经常迟到被老师罚站,因为习以为常,所以不是很在乎,于是老师很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觉得老师肯定对我有成见了,于是我也开始不喜欢老师,以至于开始恨老师。出于跟老师赌气吧,我也不认真学习了,紧接着自然就是成绩下滑,我本来学习那么好,现在却考得这么差,都怨那可恶的老师,我更恨老师了,我接受不了自己的成绩,晚上出现了失眠,我就买了安眠药,吃了也不管用。我痛苦极了,我曾想过不上了,又考虑家人一定不会同意,真没办法,我难受死了,每天我觉得度日如年,我成了睡眠的奴隶,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我该怎么办?真是祸不单行,上初三寒假时,我回家过年,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亲戚,她在我们家吃的饭,但是,饭后我发现奶奶把她用过的碗扔了,我就好奇地问为什么,奶奶说她得了肝炎,此时我正想起我们刚学过,肝炎是传染的,哎呀,我刚才还和她在一个盘子里吃菜了,我是不是被传染了,我感觉好像自己真被传染了。于

是我整天闷闷不乐,也很害怕,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医院检查,结果说我没有被传染。我很高兴,但是此后我仍然害怕和别人一起吃饭,生怕自己被传染上。我从不敢在外吃饭,因为我觉得外面的盘子不干净。也不愿意跟别的同学互相借东西,于是我跟别人的来往少了,觉得自己很孤独。我整天都在疑神疑鬼,我的头都快要炸了。中考我落榜了,我都不想上了,可怕家人伤心,于是来到职业学校。爸爸让我上的升学班,还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在高一我仍然整天担心,看到别人手划破了,我就害怕站到自己的身上。有一次,同学跟我开玩笑,把血弄到我身上,我觉得这下完了,我得马上洗干净,我一遍又一遍的洗,每洗一次我就会放松一些。不洗干净,我就无法安心学习。就这样我受折磨地度过了高一。到了高二,我的情况更严重了,我开始害怕红色。遇到红色的东西,我就会浮想联翩、忧心忡忡,无法学习。此时我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我高考肯定考不上。我想找人帮我解决,可是我又怕别人会笑我心理不健康。老师讲的我根本没心思听。我实在无法控制自己了,我想到了自杀。但是我又不忍心扔下年迈的父母,于是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无论怎样,我都要活着。就是在困惑中我度过了高二。转眼间,我升入了高三,学习的压力和问题的严重让我更加担心。我该怎么办。我在校园里徘徊,突然看到心语信箱,我心里一动,有了,我的救星来了。我为什么不找心理老师帮忙呢?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心理老师,于是便开始了我的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老师的观察:第一次见到他,感觉他心事重重,好像有很大的包袱压在身上,一筹莫展。他很紧张,就怕被别的人知道,说他心理不健康,非常急迫的要我救救他。还说已经找我几天了。 通过班主任的了解:该同学表现与其他同学不太一样,因为语文成绩不好,语文老师找他谈话,他觉得老师对自己太关心,受不了。常跟班主任老师说:“老师,你别对我那么好,我受不了。” 考虑为其保密,于是未向同学了解情况。

普通小学教师成为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型教师

普通小学教师成为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型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术;专家型教师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2014年4月份,我被县教科局领导选送外出学习元认知干预技术系统培训课程。在短短不足五个月的时间里,同一门元认知干预技术培训课程我重复学习了三遍。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名教师如果学会了这样一项技术,真的是意义重大。 一、在生活中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人的心理有潜意识层面,即意识不到或意识到了调控不了的心理过程。条件性情绪反应潜意识里的核心与关键,而条件性情绪反应一旦形成,将不受自己的控制。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比如一遇某事就冲动、发脾气,过后又常常责怪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更因此多次伤害身边的人。我明白自己是做了情绪的奴隶。这种行为是自己在以前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系列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给自己做程序,改变自己。慢慢地我能够在当下觉知自己的情绪,并很好地调节了。 看到了自己的潜意识问题,慢慢地也能看到别人的潜意识问题,能更好地包容别人,并策略性地和别人相处,避免了很多和他人的矛盾。这一切改变都源自我学习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看到了彼此之间的条件性情绪反应,随时察觉并调节自己的情绪,我觉得生活变得透明了。 二、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做法发生了改变 学习了元认知干预技术,我在工作中的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明白了自己或其他教师的很多行为是受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影响。多年的教学使很多教师形成了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学习障碍一样,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反应会驱动单向思维,形成消极思想的沉淀,消极思想会助长消极情绪……这种消极增强的循环是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1.2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1.3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焦虑症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二班王东雪学号:201138010216 焦虑症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案列:肖华(化名),女,22岁,她说自己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却不十分理想。每次阶段考试前都有明显的焦虑紧张,胃口很差,吃不下东西,但一直坚持去课室复习迎接考试。且因过分看重考试成绩经常在考试复习中熬夜学习,而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悔不已。她曾经紧缩眉头,不安地叙述道:“还记得上大一考第一科时,我考的很糟,心里非常失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没想到还是考不好。当天晚上我开始复习接下来要考的科目,可老是走神。晚上一夜没有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觉得自己在考试中如果能够发挥的好一些不至于考的这么糟糕。第二天很早就醒了,我不敢多睡,匆匆去课室看书;可是越看越觉得很多内容都没记住,心慌的厉害,脑子也不听使唤了。午饭我一点什么都不想吃,不过想到要继续考试复习还是强迫自己吃点,没有吃下多少就忍不住全吐了出来。晚饭也是如此。我很害怕,我可能读不下去了。” 分析:从她的叙述情况容易判断,她所经历的情形为考试焦虑症。焦虑是人们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来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赋予了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过高意义后,在重新审视自己时,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较大,又不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去应对,因而感受到压力,进而产生焦虑。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感觉。 考前压力对每一个考生来说是正常现象,压力来自对目标的期望

值,现实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越大,所形成的压力越大;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考生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压力过大时,需要了解在达到预期目标的道路上是否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是现实的障碍,还是心理的障碍。 在学校中,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几乎每一个学生在考试时都会有一定程序的紧张感和担心,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学校将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心理依据。但考试给学生带来的焦虑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挫折耐受力和内部矛盾化解力差的人,或自我意识差(自我多疑或自我评价过高)、独立性差、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的人容易出现过度焦虑。 考前焦虑大致来自几种情况:对考试所赋予特殊意义的认定,如:关系到人生发展、关系到个人荣誉、对父母的报答、是个人价值体现的砝码等。考试失败就是上述意义的永久丧失,不可弥补。这种对考试失败结果会造成危害的认识,随危害强度增大,心理感受性提高,承受考试压力带来的心理阈限降低,人越敏感、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产生激励自己的动力,没有焦虑也不能鼓舞人的斗志,过于焦虑则会让未上阵的考生在心理上先乱了方寸,不战自溃。舒缓的办法是接受现实,别给考试赋予太多的含义。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合乎情理的期望值,在此基础上建立现实的奋斗目标,去争取好的结果。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焦虑症案例分析

“李兵今天中午、晚上都不想吃东西,吃下去的全吐了。劝他去看病他不去,说是没病,还坚持要去课室复习,准备考试。再望望李兵,只见那原本消瘦的脸上满含着忧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上去身体很是虚弱。 李兵是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不太理想。每逢考试他都很拼命,开夜车是常事,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恼不已。李兵沉默了片刻,开始诉说。“昨天考第一科,我考得很糟,心里非常失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没想到还是考不好。晚自习时,我开始复习下一科,可老是走神。 昨晚一晚都没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今早很早就醒了,我不敢多睡,匆匆去课室看书;可越看越觉得很多内容都没记住,心慌得厉害,脑子也不听使唤了。午饭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但还是强迫自己吃点,没吃下多少,就忍不住全吐了出来。晚餐也是这样。我很害怕,我可能读不下去了。”他紧锁着眉头,不安地说。” 王颖主任分析,听了他的叙述以后,确定他患的事考试焦虑症,这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多数人来说,面临重要的或关键性的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害的。但严重的考试焦虑则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使人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过程受干扰、思维过程受阻等问题,并威胁着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患上考试型焦虑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王颖主任给了以下几个 意见: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如果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能常常保持放松、平静,那么当应对考试或是重大考试时,自然能良好面对。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减轻自己的压力。 心理阅读,“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而心理读本更是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可能一尘不染,尤其在当前这个浮躁、浮夸的时代。给大家推荐几本心灵图书《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主动参与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学士是很重要的,但是也得讲究劳逸结合,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心情好了,学习自然就有积极性了,良性循环,面对考试也就不容易产生焦虑了。也可以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 通过上述一个案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心浮气躁,让自己放松下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