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整理刘询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整理刘询版

名词解释

常见的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由词形变化表现岀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汉语没有形态,所以汉族人对这种类型的语法范畴比较陌生,但是,要了解外语的语法结构特点,必须学握这些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基本词汇:语言中使用范围最广、生命力最长的,成为全民词汇中的主要部分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有关生活、生产资料的:米、面;有关人体各部分:心等等。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呈大,成分杂,变化快。如新词和外来词。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等小句来体现。句子是表达说话者的所知、看法或要求的,而情态则为表达说话者主观上认为自己的所知、看法的其是性如何,或实现自己要求的强制性或意愿如何,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言语行为:人们所说的话不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言内行为、言外形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形为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言语行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命令,请求,询问等,通过句型结合说话时的语境体现。同时也可分为间接和直接言语行为。

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关系,可以将文字分为表音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又称为拼音或字母文字,最小单位一字符只能表示语言符号的音,不表示其意义。表音文字还可根据语法单位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意音文字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汉语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社会方言: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社团内联系比社团间联系更为密切。交际密度的不同影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从而使各个社团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根据社会因素而区分的社团与语言特点相关,所以被称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情况下一个地区发生的语言变化不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使得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的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形成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就叫做“地域方言”。

亲属语言:在不同地域已经完全分化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各地说话人的语言认同一般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认为各地所说的是同一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

语言谱系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的分化关系类比为人类的亲缘关系的谱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作岀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可以起于一根而不断分叉的“谱系树”图形来表示。

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一有相当数量继承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并且这些语言也会有较大数呈的词语借贷。经济文化水平低的主要向高的借用文化政治词汇;经济文化水平高的向低的借用当地事物风俗的名称。

语言联盟: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有大呈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 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汇彼此不同。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常提到的例子是: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历史比较法:把方言或亲属语

言的基本词汇里的词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岀语音对应关系,就可以推知原始“诅语”的许多事实。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诅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 曾系统应用于印欧语系的研究。

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许多语法演变也可以从类推中得到解释。类推作用有其局限性,一是推不倒根深蒂固的旧有规则,二是语言中的演变到处都在发生,类推作用不可能使其达到井然有序的程度。

语法化:相当于“实词虚化”,是指语言系统中原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在语法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语法化是有等级的序列,是有语法化程度较低的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逐级演化的过程,这一序列包括词汇义。语用义、词法句法、语音多个方面变化。

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往往造成前面提到的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词类、虚词、结构的出

现,如介词“把”,助词“了”等。重新分析一定会经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所有结构为实例a,二是有些为实例a,有些为实例b,有些可互为ab理解,三是,只有结构b。

简答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详越P66~69, P75~77,应掌握对立互补原则)

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如bi.zi.zhi中的i o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岀现的场合不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在一定语音条件下岀现的音位变体。如普通话/a/的4个变体均为条件变体:岀现在i和n之前的[a](俗称前a),出现在i和n之间的为[£],出现在i、u之后或单独作韵母的为[A](俗称中a),出现在u、ng之前的为[B](俗称后a)。出现的位置有严格地规定。

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上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几个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如普通话/w/的两个变体[w]和[v]便是自由变体,因为像“万、伟、为、危、旺、闻”等开头的音,可以念作[w],也可以念作[v]。

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时发生的语音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受相邻的音位的影响或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汉语的轻声' 变调,都是,如“西瓜”中的“瓜” 念轻声,“展览”中的“览”念阳平。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如汉语变调)、弱化(如轻声音节)、脱落(豆腐)等。

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的语法结构特点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比方“父亲的书”,“父亲”和“书”之间的领属关系是通过虚词“的”表示的。汉语、壮语都属于孤立语。

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屈折语的词根和词尾结合得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是屈折语。

粘着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结构类型。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无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日语是粘着语,一个变词语素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要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就把有关的变词语素粘附在词根上。土耳其语' 日语、朝鲜语都属于粘着语。

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常见的语义角色(P14广144)

句子不仅有语法结构,也有语义结构。语法结构是根据句子成分在语言内的表现而抽象岀来的,而语义结构则是根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得出的。换言之,虽然人类经验不断变化,但每种语言的人们,却把这千变万化的现象或事件分析为稳定的'空间上离散的“物体”(体词)和依附于物体上的、时间上的又连续性的可变的“动程”(谓词)构成的结构,并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抽象为“动一名”关系,即句子的语义结构。从语义结构看,(1)句中的名词动词有不同的语义关系,语义学称为“语义角色”。(2)不同的语义角色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如许多动作需要发岀者是有生命的。(3)不同语义角色与句法结构有关联。

语义角色的分类多种多样,“动程”可分为最基本大类:动作、性质/状态' 使动。“物体” 则有如

下几类:施事(动作主动发岀者)、受事(施事动作影响的事物)、与事(动作非主动参与者)、主事(性质、状态非主动变化主体)、致事(事件引发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围语义角色:工具、方所、时间。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关系密切,因此具体某个句子中的语义角色一定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某个成分;另外,据中的语义角色岀现是根据谓词的类决定的,可能会省略,但仍可还原。

话题及话题的有定性(P15广155)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要传递关于某个实体的信息,这个信息可称为“信息的基点”。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是“有定”的,即“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所以,说话者选择的话题,是说话者所认为的听说双方都可以确定所指的实体,以此实体为基点添加新的信息内容,才能更好地向受话者传递说话者在听说双方共有知识的基础上所要传达的信息。如“客人来了”这句话以“客人”为话题,用来表示“客人”是说话者' 听话者计划内的来访者,即“有定的”来访,而如果改用“来客人了”,则表示来客是听说双方计划外的不速之客。

焦点及焦点的标示

焦点是句中说话者所认为的受话者所不知道的信息,井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叫焦点。与之相关,它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相关。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即为“预设”。

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即句子的焦点,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

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如”小明吃了苹果”,如果语调重音在“小明”,则小明就是信息焦点,回答的是“谁吃了苹果”,“有人吃了苹果”则是预设。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岀来,如汉语中“是••••••的”句式,“是”后面的成分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我是在昨天来的”,“我来了”是预设,是说话者设定的受话者已经知道的语言知识,而“昨天”是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的消息。

有些语言中焦点用专门的句法虚化成分来标示,如索马里语言中表焦点的虚词baa放在名词后面。

语言演变的特点(P19CP195)

汉语历史上语法演变的词序变化(P253~254)

论述

字母词

字母词是由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字母词既包括外来词,也包括国内社会利用西文字母创造的词。通常特指汉语中的字母词。MM (女孩),GG (哥哥),JJ (姐姐),都是根据汉语拼音改造的字母词语。字母词的流行,主要是因为1•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及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便利了人际交往、国际交流。2.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传播导向为字母词语的传播提供了捷径。同时,也有人们的求新' 求简心理作用。

1.字母词语对汉语系统的影响。积极影响

(1)字母词克服了汉语在表达某些新事物上的缺陷。许多新词汇由国外传入,由于文化差异,汉语在表达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汉字存在不能准确表音的缺陷,人们引进拉丁字母创造汉语拼音加以克服。

(2)其次,字母词语使汉语书写体系更加丰富。字母词语的引入,这体现了汉语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3)字母词语的出现促使普通的汉语词汇与之展开了“竞争”。汉语对于外来词,往往有一个先音译后意译的过程。在表达新事物、新概念方面,普通汉语词汇没有字母词语简洁、方便,但可以发挥形象化的优势。如开始人们用fans表示狂热爱好者,后来岀现“粉丝儿”,既是fans的音译,又是对这些人的形象描述,使人们产生亲近感。所以使“粉丝儿”这个新词迅速流行。

消极影响

(1)字母词在汉语当中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网络语言中人们随便使用汉语拼音“创造” 字母词语,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对于一些较长的词语没有必要字母词简缩,可以使用汉语的缩略语。(2)在汉字为主的句子之中夹杂字母词语如果过多,会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质呈。如,

“ e时代的0L们,她们穿最in的时装,有最炫的style”。句子给人混乱的感觉,影响对人们对句子的理解。

(3)字母词有时造成句子的表意不明。一方面,字母词形象性差,一些比较生僻的字母词如果没有汉语注释,一般读者无法知晓其意。另一方面,由于字母词通常是由几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容易产生一词多义。例如CS既可以指经济学上的经营战略(Customer Satisfaction),同时也可指网络游戏(Counter-Strike)。这样的字母词语在使用时如不标明汉语意思,易产生误解。

(4)字母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存在不规范现象。读音方面,例如HSK、UF0等,存在汉语拼音读音和英文字母读音混用。书写方面,一些字母词的大小写不统一,像E-mai I,就并存E-ma i I、e-maik email这三种形式。这些方面的分歧会在使用字母词语时造成混乱。

对于字母词语的流行,有的人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字母词语的产生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有人持反对态度,认为目前我国的文字已经混乱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有的观点认为,如果在日常表述中过分依赖字母词语,从读音到书写形式都照抄照搬别国语言,长此以往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冲击,甚至使本民族语言丧失其独特的创造新词的能力,担忧字母词语会字母词语破坏了汉语书面语的整齐的美,影响到汉语的纯洁,也会影响词汇的表意效果,更将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对文字本质的不了解。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工具,用于人们的交流和思维。我们要爱护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不能盲目崇拜。最科学的方法是辨证地看问题,在赞成吸收字母词语的同时,也主张科学、合理地使用字母词,不赞成滥用字母词。

汉语拼音与汉字改革问题

汉字改革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化字,二是拼音化。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如何简化值得深思。汉字简化举足轻重,事关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简化汉字绝不意味着笔画、字数越少越好。建国以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确定简化字方面做了大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此带来的

负面效应也不少。大陆汉字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地区通行的汉字事实上已成为两个系统。国家于1958年正式制定井颁行了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的拼音化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目前实际处于搁置状态。

二、汉字的整理

1.简化笔画:公布并推行《简化字总表》。简化方法有:简化偏旁(苹、灯)、同音替代

(后、谷)、草书揩化(长、书)、换用简单符号(汉、鸡)、保留特征或轮廉(声、齿)、构

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惊、笔)。

2.精简字数:渭除异体字° 1955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

三、汉字的标准化

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1.定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总量0

2.定形: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3.定音: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读音。

4.定序: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

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跟语言相比,文字有很大的保守性,语言社会一旦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书写形式,它就不会轻易起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岀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它在学习、书写、文字信息的储存和处理等方面不如拼音文字方便。从19世纪末开始,就有人提岀文字改革,要求实现拼音化。解放后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能准确地反映普通话的音位系统,并跟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一致,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人名、地名在国际上也以拼音方案的写法作为标准。但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而只是帮助学习汉语、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 必须把它和汉字体系的改革区别开来。

目前来说,还看不到需要对汉字体系进行根本的拼音化改革的需要。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呈有限,而语素的数呈要比音节多好多倍,所以同音语素特别多。如ddn这个音节所表达的语素就有13个之多,一旦拼音化,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从文字本身来看,汉字和拼音文字也各有短长。汉字是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相比,它难学、难写、难认、难记。拼音文字虽然有易学、易用的优点,但它只能跟一时一地的语音挂钩,难以沟通方言,更无法贯穿古今,同时难以长期固定。所以从文字的稳固性看,汉字比拼音文字优越,它跨时间,跨地域,沟通方言区之间的联系。现在,汉语的方言还很分歧,共同语尚待普及和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如推行以共同语的标准音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势必造成方言区的学习发生困难,妨碍相互之间的交际。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推广普通话,使分歧的汉语方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逐步统一。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都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如果废弃汉字,实现拼音化,就会中断我们的文化历史传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即使其他的条件(如语言统一)已经具备,汉字也无法进行拼音化的改革。所以,全面比较汉字和拼音文字的效能,权衡得失,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拼音文字有替代汉字而成为汉民族的正式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P4 教学与教育P8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 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试范围整理1.doc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材料 2014-5 注:本材料依据老师最后一课所划范围(虽然其实没听清他到底说什么)整理。填空选择分答案主要出自老师上传之课件及其他材料,另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存疑内容及说明已用红字标出,请注意甄别。名词解释及之后内容为依据课件材料进行归纳而成,名词解释部分将已找到要点直接进行罗列,具体取舍和选择请自行决定。论述题仅给出要点,具体内容参加提示和课件。因时间仓促,且根本没听课,所以内容难免 有疏漏和错误之处,采用时请认真研判、谨慎对待。如遇错误,欢迎指出,深表谢意, 考试时如因参考此份材料导致错误和扣分,找我也不承认!祝大家考岀好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 1、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1)行为主义心理学。(2)结构主义操作方法。 2、《英语初阶》是功能法的纲领性文件。 3、《跟我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或者年龄在15岁至18岁的青少年第 二语言学习者。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小介语理论。 5、保证效度的关键是测试项口和测试内容要耳测试目的相?致;保证伫度的关键是保证试卷内 容和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题没找到合适的答案,姑冃存疑) 6、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动机、态度、性格(具体见老师上传之第八讲课件材料) 7、母语干扰作用来白什么理论:对比分析理论。 8、克拉申最著名的假说是什么?“习得与学习假说”“监察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 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ppt是按照这个顺序给的,但是没看到说哪个最著名。 9、在中国学习800学时后相当于初中水平,此时的单词量约为:3000。 10、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功能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鱼亘的能力。 12、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交际性和科学性° 13、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适应期) 14、对比分析的儿个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 15、认为关键期后难以学习语言的假说:赛林克,中介语假说,石化现象,1969 16、威尔金斯创立的流派是:功能法 17、以贝利兹为代表的,19世纪出自西欧的教学法是:直接法 18、HSK相关内容,这道题我忘了他说的是啥了。 19、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 献。 20、数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 的主体。 21、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这里他只说了四种风格: 沉思型、冲动型、场独立、场依存具体的题目没说,我只在材料里找到了这个) 22、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 二、名词解释(老师名词解释范围给的很模糊,所以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知识点汇总,做个参考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加我,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 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 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进修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非学历教育。③汉语短期教学,属非学历教育。④汉语速成教学,属非学历教育。P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笔记及详解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 内容简介 作为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复习笔记以该教材为主,同时还参考了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以及大量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对本章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强化应试能力。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大部分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并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归纳典型试题,巩固重点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对各章知识要点的掌握,特依据该教材的知识体系选编了相应的典型常考题,并一一提供解答,有些解答对教材知识做了相应的延伸,以达到高效备考的目的。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篇 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部分基础篇 第3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部分习得篇 第5章语言习得理论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部分教学篇 第7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上)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下)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部分结语篇 第10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复习笔记及详解 第一部分绪论篇 第1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加我。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 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 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进修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非学历教育。③汉语短期教学,属非学历教育。④汉语速成教学,属非学历教育。P4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定义 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范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整理刘询版

名词解释 常见的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由词形变化表现岀来的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汉语没有形态,所以汉族人对这种类型的语法范畴比较陌生,但是,要了解外语的语法结构特点,必须学握这些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基本词汇:语言中使用范围最广、生命力最长的,成为全民词汇中的主要部分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有关生活、生产资料的:米、面;有关人体各部分:心等等。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呈大,成分杂,变化快。如新词和外来词。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等小句来体现。句子是表达说话者的所知、看法或要求的,而情态则为表达说话者主观上认为自己的所知、看法的其是性如何,或实现自己要求的强制性或意愿如何,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言语行为:人们所说的话不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言内行为、言外形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形为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言语行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命令,请求,询问等,通过句型结合说话时的语境体现。同时也可分为间接和直接言语行为。 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关系,可以将文字分为表音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又称为拼音或字母文字,最小单位一字符只能表示语言符号的音,不表示其意义。表音文字还可根据语法单位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意音文字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汉语是典型的意音文字。 社会方言: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工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团,社团内联系比社团间联系更为密切。交际密度的不同影响到语言创新的传播从而使各个社团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根据社会因素而区分的社团与语言特点相关,所以被称为不同的“言语社团”。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情况下一个地区发生的语言变化不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使得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的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形成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地域分支,如果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就叫做“地域方言”。 亲属语言:在不同地域已经完全分化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各地说话人的语言认同一般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认为各地所说的是同一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叫做“亲属语言”。 语言谱系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的分化关系类比为人类的亲缘关系的谱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作岀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谱系分类可以起于一根而不断分叉的“谱系树”图形来表示。 系统感染:是指处于同一地区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但仍保持了各自语言的本质一有相当数量继承与自己语言祖语的核心词根。并且这些语言也会有较大数呈的词语借贷。经济文化水平低的主要向高的借用文化政治词汇;经济文化水平高的向低的借用当地事物风俗的名称。 语言联盟: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有大呈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 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汇彼此不同。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触的结果。常提到的例子是: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历史比较法:把方言或亲属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3.泛化是学习者对目的语当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学习不全面把该规则当作该项目的统一的形式,面忽视了其它的规则或用法。 4.文化的迁移是指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等来实现目的语文化中的特定的文化行为和交际功能。 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6.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对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选定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考虑主客观条件)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7.总体设计是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

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等作出明确规定。8.课程规范是对课程本体(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这两个部分的规范。 9.水平测试是为了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有专门的大纲,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客观,能够有效的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的测试。 10.成绩测试(课程测试)它是非标准化的试题,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 11.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的能力。例如:填空,改错,多选 12.HSK(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标准化考试。其初、中等共分为八级:基础:1到3级;3到5级为初等;6到8级为中等,高等是9到11级。合计三等11级。 13.文化震荡症(文化休克)是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由于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浑身不适,及至生病,随着对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适应而逐渐消失。 14.效度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的内容,方法是否达到测试的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生成性 2.迁移 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4.教学原则 5.行为主义 6.中介语假说 7.“关键期”假说 8.跨文化交际 10.对比分析 11.学习策略 12.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 13.分立式测试 14.诊断测试 15.水平测试 16.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7.成绩测试 18.迁移与泛化 19.言语技能 20.功能教学法 21.第二语言 22.失误与偏误 23.HSK 24.教学评估 25.(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26.测试的效度 二、简答及论述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2.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3.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相比,有什么特点? 4.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有何异同点? 5.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6.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 7.课堂教学的内容。 8.什么是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先语后文”?试分析这种方法的利弊。 9.汉字的教学方法。 10.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1.测试的种类。 定义、等级、作用。 13.跨文化交际。 14.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5.中介语的特点。 16.词义解释的方法。 17.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18.按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来分,对外汉语教材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9.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20.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21.功能法的特点及优缺点。 2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2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24.论述偏误分析的定义、来源、意义、局限性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 25.任务教学法的定义、教学过程及优缺点。 26.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27.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8.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29.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30.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刘洵版汉语国际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 第一语言: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⑵母语和外语: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 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第一语言不一定是母语) ⑶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母语二本族语) ⑷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学科名称 ⑴对外汉语教学:国内的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1983正式提出 (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根本任务是教好语言,让学习者掌握这个 交际工具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课首 先是技能课、工具课;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较好地掌

握了母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有了用母语熟练地进行交际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语文课除了进一步提高母语的运用能力外,要求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提高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等。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开始,从发音、说话学起,基础阶段的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教学,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是专门的学科一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并逐 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 ⑶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争论 (1)“小儿科”论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⑴初创阶段1950-1961 标志:1950在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⑵巩固阶段1962-1966 标志: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即北京语言学院(北京 语言文化大学) ⑶恢复阶段1972-1977 标志:周恩来总理批示恢复北京语言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一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p58)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课2、专项技能课3、转向目标课4、语言知识课5、翻译课6、其他课程。(参考刘本P300)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P60) 1、综合课的技能培养取向 2、专项技能课的微化训练倾向 3、各类课程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 4、课程的活动化倾向 5、课程的教材一体化倾向 6、课程的规范化倾向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P62) 课程规范:对可成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课程本体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课程规范主要包括: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5、对测试的规范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一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50—6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教学法指导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侧重从语言规律出发,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

教材以因素和语法为纲,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这个阶段另一特点是,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初) 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归纳法,注重“精讲多练”。“相对直接法”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教学法形式。 第三阶段: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70初—80初)这一阶段教学法受到语言交际观念影响。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实践的交际性含义,提出了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的主张。针对学生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教学法具有听说法烙印。(P114下)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广泛吸收和引进了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试验和自觉地归纳,教学法呈现出多种并举、丰富多彩的态势。表现在:1、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P116)2、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3、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4、科学综合的教学法三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到20世纪末是一个从单一模式走向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趋势(P119):1、理论研究的并进化2、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3、语言材料的语篇化4、语法教学的强势化5、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6、教学的立体化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巧(P121) 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P13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首次提出“交际能力''概念的是海姆斯。 2.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教材属于结构一一功能型的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教学步骤组成的。 4.在口语教学中,输入要大于输出。 5.强调以句型为中心反复进行操练的教学法是听说法。 6.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7.试题的区分度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8.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 9.如果一个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说出“我要结婚他〃这样的句子,其偏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母语负迁移。 10.为我国教师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编写的,“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及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刘琼等人编著的《实用汉语课本》。 11.“偏误分析〃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科德提出的。 1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成绩测试。 13."我学习不太好,因为我老是学习得很马马虎虎。〃造

成这句话偏误的原因是多度概括或过度泛化。 14.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15.完形测试(clozetests)中“完形〃一词来自格式塔心理学派。 16.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语言技能来划分的。 1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挫折期。 18.保证效度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19.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是属于应用语言学。 20.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 母语的干扰。 21.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团结友爱适合作为对外国学生的 德育教育。 22.关于偏误,教师有必要预先了解学习者的偏误及偏误 来源。 23.对外汉语相关的文化教学主要是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一般文化知识是为本国学生开设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三章填空题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三章填空题目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1.论述: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简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3.论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结合第二章P68-75) 4.简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论述:谈谈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和特点的认识。 (1)性质:三层含义-教学是核心-核心的三个关键词引出四点(语言-二言-汉语-对外=本质属性)-其他任务(学科理论建设、基础理论建设、事业建设) (2)特点: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具备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准确的科学定位,具有初步的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和相应的研究成果);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汉二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全过程。 6.简答: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1)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 (2)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主体; (3)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认知规律; (4)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5)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论 7.简答:总体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8.论述:怎样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 简答: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分工和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9.简答: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对科学性的要求。 10.简答: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 简答: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有什么自身特点。

11.简答:怎样活跃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气氛? 12.简答:怎样使操练能让学生活的语言的交际能力? 13.论述:课堂教学的要求 14.简答:语言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15.简答:口试的重要性和较低操作性。 16.简答:试比较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测试的四种测试类型。 17.简答:不同测试类型对卷面构成的要求。 18.简答:语言测试可以从哪些角度怎样分类? 19.简答:保证试题的质量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有哪些要求? 20.论述: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21.简答: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22.简答:怎样提高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1.就教学过程来看,一般来说,除了政策的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 估。(84) 2.总体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中首先要遇到的问题。(84) 3.对外汉语总体设计主要由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途径,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分析教学对象时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学习时限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85-86)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应归纳为: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_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 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方法,培养学习汉语的自学能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社会。(86-87) 5.教学目标包括使用目的语范围和目的语水平等级两个方面。(87) 6.一般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至少是由语言要素,语用规则,相关文化背景和知识,言语技能和 言语交际技能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87)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精华考点整理(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常考点总结 引论部分: ·分析:内涵教育学心理学部分内容,重点在于最后教学实践部分 1.记忆规律与学习 2.第二语言教学法(产生国家) 3.教学全过程四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4.语言元素教学原则(语音教学/语法教学/汉字教学) 5.假说和分析(代表人物/步骤) 6.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7.练习 8.儿童语法结构发展趋势 9.20世纪60年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学法研究趋势 第二语言教学四环节大杂烩 总体设计:(吕必松提出) 注:吕必松认为总体设计“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对教学各项事宜做出明确规定,以便指导其他三环节,使四个环节相互衔接成为统一整体。” 教育目的:对外国学习者的教育,应当针对其特点、在不强加于人的原则下结合德智体美的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学目的(交际兴趣文化):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四方面): 语言要素(四要素)/言语技能(四技能) 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话语规则和交际策略)/相关文化知识(汉语、国情、背景) 课程设计(主要课程): 汉语技能课:综合技能课(原称精读课)+专项技能课(听说读写技能课) 汉语知识课:四元素知识课 中国文化知识课:中国基本国情、中国文化知识 教学原则(10个)(三大教学目的、三大输入输出、三大教学技巧、一个现代化)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第三章语言学基础一.语言的特征 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存在言语之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划分了语言和言语) 3. 语言有生成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和技能课的特点)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课堂中尽量用韩语进行教学,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和媒介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必须遵守该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和社会习惯,否则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 (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目标,而且要让学生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学习。)二.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1. 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琼斯奠基人丹麦拉斯克、德国格里姆和葆朴德国施莱赫尔提出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语系谱系树形图。 2. 结构主义语言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 2 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猛烈抨击结构主义语言学区分“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和“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 提出“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假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理论4.功能主义语言 学英国韩礼德建立了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能力”—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体系。 2. 海姆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卡纳尔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 韩礼德认为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掌握了七种功能:工具功、控制、交往、表达个体、启发、想象、 信息、观念、交际、话语功能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果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是语言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两项主要内容。 4. 美国哈里斯“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会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学家 萨克斯会话的特点是“话论替换” 5英国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人们所说出的话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美国格赖斯“合作原则”: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会话含义指会话中说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 英国利奇“礼貌原则”: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原则第三章教育学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XXX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资料野下晴上传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 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第 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研究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里

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言语,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言语而非母语。因此,不能把第一言语和母语两个观点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

成为一个人正在研究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 地实现研究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言语教与学全进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 部和内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 原则和施行方法。 所谓的内部因素主要指:(1)研究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即研究者和教师;(2)研究与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研究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