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跨径桥梁穿越敏感水体桥面径流处置管理实践

大跨径桥梁穿越敏感水体桥面径流处置管理实践

大跨径桥梁穿越敏感水体桥面径流处置

管理实践

摘要:西拉沐沦特大桥项目处于世界地质公园,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绿色公

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桥位库区为私人经营渔场,岸边为草场,项目区海拔较高,夏季短促温凉,冬季漫长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入秋明显,施工期要对水库和自

然保护区进行保护,运营期要避免对桥下原生态的破坏,需要将绿色、环保的要

求贯彻到项目实施中。

关键词:敏感水体桥面径流处置

1、背景概况

西拉沐沦特大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桥位上游约22km处为响水水库,下游

约7km有大石门水电站,为二级水源地。桥面距桥底最高达到164m,其对桥下的

水资源存在着威胁,这种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项目所在地为高寒地区,雨雪天较多,极易产生水流聚集后结冰现象,另一个是桥上装满液体危险品

的车辆发生事故时,车上的液体危险品将会顺着桥面泄水孔流入桥下水体,对江

河下游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防止雨水聚集和污染液直接排入当地水系,需要对桥面排水合理布局。

2、主要做法

(1)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计算

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目的是在跨敏感水域桥梁路段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

时收集事故径流未发生事故时,通过纵向截流管将桥面初期雨水引至桥头沉淀池,后续雨水因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直接排放。纵向截流管的设计是能否实现桥面径流

有效收集的关键,截流管管径过大,会增加排水工程造价,甚至会影响主体工程

投资额。管径过小,雨季排水不畅,会导致桥面积水,使交通阻滞或引发交通事

故,甚至会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故桥面径流截流管的设计应以及时有效地排除

初期雨水或事故径流为控制条件。

设计一种兼备危险化学品泄漏监控和应急储存以及桥面径流初雨水净化处理

系统,最大限度地保证危险品泄漏后第一时间内能够被应急系统收集,而且对日

常的桥面径流初期雨水污染物有净化作用,确保敏感水体的安全,减少对敏感水

体的水质影响。

1)危险液泄露量的确定

目前我国常见运输液态危险品的车辆包括运油品的槽罐车和化工液体运输车。虽然油罐车发生整体泄露的概率很小,但事实证明确实存在该类极端情况发生,

故设计时应以极限情况(即假设危险品运输车辆所载危险品在桥上全部泄漏)来

考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3第2号实施生效的《道路危险货物运

输管理规定》运输爆炸品、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

过20m3,运输剧毒化学品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10m³。综上,危险

液泄露量取20m3。

根据《消防车消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7956—1998),水罐消防车分

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三种,根据生产厂家调研,目前国内的消防车最大容量为

20m³考虑实际可供消防车出勤的同时作业面,本高速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设紧急车道,按照单福桥3辆消防车同时作业考虑,清洗流量为60m³。

由上述分析,设计危化品泄漏量应按极限情况泄漏和清洗总量考虑,即单台

危险品运输车及并排作业的消防车容量总和即为泄露总量80m3。根据市场调查,

单台普通消防车的流量约30~60L/S,设置DN300的纵向收集管的过水能力为

110L/S,为避免危险液溢出纵向收集管,事故发生后的消防冲洗应进行慢洗,几

台消防车交互作业(最多两台消防车同时作业),避免流量过大。

2)初期雨水量的计算

公路雨水径流中污染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雨水及冲洗废液、汽车尾气及其烟

尘污染物、车轮携带的泥沙、运输途中的油料、物料泄漏等.主要污染物有COD、SS、油类、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及其他无机盐类。初雨水径流量一般采用降雨量

和径流产生时间来确定,即雨量法和时间法。

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当降雨量为8~10mm时污

染物荷率可达到60%~80%;当降雨量超过10mm时,污染物负荷率减缓。环保部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表明,从降雨初期到形成径流的30min内,雨水中的SS

和石油类污染物浓度比较高,30min之后浓度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降

雨历时40~60min之后,路面基本被冲洗干净,路面径流污染物的浓度相对稳定

在较低水平。

目前的设计一般按照雨水管道设计理论,排除桥面雨水的截流管采用极限强

度理论设计,即设计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汇水面积均取相应的极限值,雨水设

计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Qs=qΨF

采用赤峰市暴雨公式计算可得,Qs=0.448m³/s,取30min初期雨量,桥面总

降雨量为806m³。

3)危险液收集池

根据计算公式,若满足全部雨水,需设置500mm直径的纵向收集管。由于桥

梁规模很大,设置双向500mm水管并不经济和必要。纵向收集管以满足收集桥面

危险污染径流和常规雨水为主要目的。对于暴雨,雨水可部分采取自然排入桥下

的方式。故设计考虑采取400mm规格的纵向收集管进行收集,并设置溢流管。

(2)桥面径流收集

目前常见的特大桥桥面径流收集方案主要有管道收集和明渠收集两种。两种

方案的设计理念均为保障危化品泄漏和设计重现期内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溢流

管方案的桥面雨水收集管在接入桥面径流截流管前设置溢流管,当雨水强度超过

桥面径流截流管的排放能力时,过量雨水可通过溢流管自排入河流。

结合西拉沐伦河特大桥的总体布置和结构形式,考虑到桥址处气候等自然条件,推荐采用溢流管方案,安装可靠,技术成熟。

(3)桥面径流处理

事故泄漏贮存箱方案由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排水管、事故泄漏贮存箱及沉淀池组成。

通常情况下雨水直接排入沉淀池;事故发生时,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收到实时监控系统的反馈信息,控制电磁阀切换排水口,使事故泄漏物经排水管流入事故泄漏贮存箱.事故泄漏贮存箱底部设有阀门和法兰,便于接驳事故处理车辆抽运泄漏物。

通过人工或智能控制,能有效收集事故径流和初期雨水量,主要应用于常规的跨敏感水域特大桥桥面径流处理系统。起到截留和收集的作用,其效果取决于降雨量泄漏危化品的种类数量和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

五、实施效果

通过桥面径流设计和处理,对于后期桥梁维护和应急处置减少了间接费用。不仅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原有自然环境、植被、水体等原生态的破坏,亦最大程度保护、尊重当地习性,保护区荒漠植物与水域的组成复合生态系统得到尊重、保护和维持,取得了工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效,为地质保护区打造成优美的旅游景区做了重大贡献。

6

环评试题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3/D进水COD浓度为1500mg/L, COD 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COD量为(). A. 0.75t/d B. 1. 5t/d C. 7.5t/d D. 15t/d 【参考答案】A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实施改扩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相关工程氯气排放量见下表,该企业氯气的总排放量为()。 A. 800kg/a B. 700kg/a C. 600kg/a D. 450kg/a 【参考答案】C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燃煤锅炉烟气产生量为1OOXlO4m3/h, NO,初始浓度为900mg/m3,脱硝效率70%, NO.排放量为( )。 A. 1. 26t/h B. 0.63t/h C. 0. 54t/h D. 0. 27t/h 【参考答案】D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新鲜水用量500m3/D间接冷却水循环量7000m3/D锅炉回用水量 200m3/d.该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 A. 90. 9% B. 93.3% C. 93.5% D. 97.4% 【参考答案】C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HCl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 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HCl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HCl的排放速率是 (). A. 0.01kg/h B. 0. 02kg/h C. 0.08kg/h D. 0. lOks/h 【参考答案】B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用边长50cm的带网铁铗釆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平均高等植物鲜重生物量75g(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髙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 A. 300g/m2

平原地区特大型桥梁桥面径流收集处理设计

平原地区特大型桥梁桥面径流收集处理设计 常熟至嘉兴高速公路沿线跨越澄湖、白蚬湖、三白荡、太浦河等敏感水体,针对跨越上述水体的特大型桥梁桥面径流污染控制,创新性设计了雨水管+水渠的双管方式收集初期雨水,并设置沉淀隔油池对初期桥面径流进行处理。 标签:平原地区;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桥面径流;收集处理 1 設计背景 由初期雨水形成的公路径流污染负荷高且难以控制,主要含有油类、重金属、悬浮颗粒物等特征污染物。当路线靠近水源保护地、清水通道等具有较高功能等级的地表水体,公路径流的直接排放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破坏;同时敏感水域路段一旦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危险泄漏物可能直接排入水域,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环境,甚至导致城市供水中断、大规模人群疏散等社会性突发事件。 随着近年来省内交通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敏感地表水域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交通部与原国家环保局184号文件《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跨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公路建设项目,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对初期雨水形成的公路径流进行收集处理,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2 工程概况 常嘉高速公路路线起自苏昆太和苏沪高速公路交叉设置的直枢纽,在摇篮圩附近止于苏浙省界。路线长度约28.452公里。全线采用平原微丘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km/h,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路基宽度34.5m。 公路沿线地区水系发达,途经澄湖、白蚬湖、三白荡、太浦河等众多敏感地表水体。水面以上桥梁长度约8.9km,占路线总长约30%。水体功能区划等级高,环保要求严格。 其中,澄湖、白蚬湖和三白荡等3个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浅水湖泊,太浦河做为上海市、浙江嘉善市重要水源地,水质要求高。 项目跨敏感水域特大型桥梁径流收集系统,存在汇水面积广、雨水输送量大、管道布置限制条件多等设计难点,常规设计难以兼顾环境保护、排水迅速、外形美观、行车安全、管理方便、经济合理等多重指标要求,本项目创新性采用了雨水管+水渠的双管收集方案来实现雨水输送量大,管道布置难度大,桥梁景观要求高等诸多功能要求。

27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交办公路〔2016〕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践行绿色交通,完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行业推动和示范效果显著,绿色公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 1.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2.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综合施措,高效利用沿线土地。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时便道、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做到充分利用,减少重复建设。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答案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答案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10000m3/d,进水 COD 浓度为1500mg/L, COD 总去除率为90%,废水回用率为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 COD 量为(). A. 0.75t/d B. 1. 5t/d C. 7.5t/d D. 15t/d 正确答案:A,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实施改扩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相关工程氯气排放量见下表,该企业氯气的总排放量为()。 A. 800kg/a B. 700kg/a C. 600kg/a D. 450kg/a 正确答案:C, 1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燃煤锅炉烟气产生量为1OOXlO4m3/h, NO,初始浓度为900mg/m3,脱硝效率70%, NO.排放量为( )。 A. 1. 26t/h B. 0.63t/h C. 0. 54t/h D. 0. 27t/h 正确答案:D,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企业新鲜水用量500m3/d,间接冷却水循环量7000m3/d,锅炉回用水量 200m3/d. 该企业水的重复利用率为()。 A. 90. 9% B. 93.3% C. 93.5% D. 97.4% 正确答案:C,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 HCl 使用量100kg/h,其中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 2% 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 HCl 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 HCl 的排放速率是 () . A. 0.01kg/h B. 0. 02kg/h C. 0.08kg/h D. 0. lOks/h 2 正确答案:B,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用边长50cm 的带网铁铗釆集某湖泊植物样品,样方平均高等植物鲜重生物量75g (无滴水时的鲜重),则湖泊中髙等植物群落平均鲜重生物量为()。 A. 300g/m2 B. 225g/m2 C. 150g/m2: D. 75g/m2 正确答案:A, 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运行期工程分析,需要分析項目对生态影想的 ()。 A.途径、方式、时限、过程和范围 B.途径、方式、强度、过程和范围 C.方式、强度、时限、过程和范围 D.途径、方式,强度、时限和范围正确答案:D,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采用两点法进行某河段耗氧系数 K1,估值时,应采用()。 A.与设计枯水流量相应的该河段流速 B.枯水期该河段平均流速 C.釆样期间上游水文站实测流速 D.釆样期间该河段平均流速 3 正确答案:D, 第 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天然河流中的耗氧系数()。 A.恒定不变 B.受河流复氧能力的影响 C.受河宽影响 D.受水温影响正确答案:D, 第 1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已知某河流水文站二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见下表。按经验频率估算其最枯月90% 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 A. lOm3/s B.9m3/sC. 8m3/s D. 7m3/s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监测点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超二级标准20%.则 SO2最大日平均浓度为 ()。 A. 0. lOmg/m3 B. 0. 18mg/m3 C. 0.45mg/m3 D. O.6Omg/m3 正确答案:B, 第 1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通过调查,我国已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 出现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跨中挠度过大; (2) 箱梁腹板、底板产生裂缝; (3) 墩顶0 # 梁段开裂; (4) 桥墩墩身裂缝。 1跨中挠度 (1) 适当增加梁高,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设置足够的施工预拱度 (3) 应力松弛的影响,增加底板预应力束,并采用分批张拉,部分底板预应力束可滞后1 年左右的时间,待混凝土完成一定的收缩、徐变后再张拉。 (4) 在中跨底板适当设置体外备用钢束,待需要时进行张拉。 (5) 延长混凝土的加载龄期,减少徐变对结构的影响 (6)利用高墩的柔度来适应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位移,减少饶度。 .竖向接缝存在,可以采用把接缝作成斜接缝,阶梯接缝,销槽式接缝等 .增加截面的配筋率减小徐变对结构的影响 . 我国施工质量水平总体不高, 管理不完善, .采用预抛高的方法, 即在建造期间通过设置预拱度来抵消桥梁长期下挠变形 .是对高标号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的考虑不足, 且在施工中预拱度的设置存在偏差

.顶板悬臂施工束有效性降低对主梁下挠有较大的影响 2混凝土开裂, 如箱梁竖向开裂、箱梁底板纵向开裂、箱梁腹板出现斜裂缝等;箱梁裂缝主要表现为纵向裂缝、弯曲裂缝、弯曲剪应力裂缝和主拉应力裂缝, (1) 选择合适的箱梁下缘曲线。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多采用变截面箱梁,底板下缘曲线常采用半立方抛物线和二次抛物线 (2)预应力筋过于集中及预应力吨位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设计合适可靠的竖向预应力。箱梁施加竖向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克服腹板主拉应力过大 (3) 在中跨跨中及悬臂中部设置横隔板,提高箱梁畸变刚度, (4) 增设腹板纵向预应力下弯束 (5) 适当增加边跨现浇段的底板和腹板厚度,并设置足够的防崩钢筋 (6) 合拢段的混凝土标号提高半级或一级 (7)合理布置桥梁跨径 .箱梁腹板截面几何尺寸偏小,为了减少结构自重,对于宽箱梁,多数桥梁腹板仅仅是由构造决定其厚度,这导致截面抗剪能力储备不足 .主梁梁体非预应力钢筋配置不足, 也会导致砼的开裂 . 墩柱的约束过大, 导致主梁开裂应尽可能使其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和较小的抗推刚度, 国内外连续刚构墩身形式多为双墙式薄壁柔性 墩。双墙间保持一定距离, 既能削减梁体力矩的峰值, 又能构成较大的整体抗弯刚度。 .箱梁抗剪能力不足有关的斜裂缝 .温度应力导致的开列。合理分析温度应力 .基础不稳定,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是桥梁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材料质量砼的水泥及骨料品种、材料级配、钢筋的质量等问题, 都会对结构有一定的影响。设计时, 在材料方面, 应考虑采用一些如轻质混凝土等新材料, 它是减轻结构自重、

京昆高速绵阳至成都段扩容项目

京昆高速绵阳至成都段扩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 为缓解G5京昆高速绵阳至成都段交通压力,提高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需要,加快四川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步伐,推动四川“成、德、绵”协同创新战略进程,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XX—2030年)》,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目前正组织开展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成都段扩容工程前期工作。 根据现有绵阳至成都高速公路沿线发展及规划情况,经充分研究论证,原路已不具备原路扩容建设条件,拟采用新建复线方式。新建复线起于绵阳市魏城镇附近,与拟建绵阳至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相交,经绵阳游仙区至三台县永明镇与绵遂高速公路相交,并对接绵阳南环线高速公路,之后利用既有绵阳南环线高速公路原路改扩建至绵阳涪城区关帝镇附近,之后路线在既有成绵高速公路东侧新建复线,经涪城区、中江县,在旌阳区新中镇附近上跨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后经旌阳区、广汉市、金堂县至青白江区上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沿成都市规划预留廊道布线,经青白江铁路港、新都区至止点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交叉,接成都市二环~三环城市干道。主线全长127.66公里,共设置互通立交19处,同步建设服务区等沿线设施。另设连接线37.42公里。 项目涉及绵阳市游仙区、三台县、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旌阳区、广汉市,成都市金堂县、青白江区、新都区。 1.1 建设方案环境比选 本项目拟定了多方案比选。

综合来看,原路扩容方案主要存在着“现状交通量大(服务水平三~五级),货车占比多,已错失最佳扩容时机(施工保通压力大),且建成时间早,位于四川经济最为活跃的成德绵地区,两侧建筑物密布,征地拆迁协调难度大,社会稳定风险性较高、地方政府不支持,报废新建大型十字形互通易造成负面影响、社会影响大”等问题,加宽改扩建方案不易实施、较难落地建设;即使采用原路拓宽,在未来成绵高速公路通道交通量高达20.7万pcu/d的情况下(需要16个车道以上方能满足通行能力需求),成绵之间也还需要新增一条通道(经测算,原路扩容8车道+新建复线4车道投资就已经高于本项目投资,如考虑到成德绵一体化的发展功能定位,在通道资源有限情况下,新建4车道技术标准相对较低,应采用更高标准,则投资增加会更多),与交通运输部关于集约节约利用通道资源的“绿色公路”建设理念不相符合(即使要原路扩容,从建设时序上来说,为有利于保通组织方案的实施,在交通量支撑一个新通道方案建设的前提下,也应该是先实施复线方案)。因此,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成都段现阶段扩容采用新通道新建复线方案方式更为合理。本项目推荐采用新建复线走廊方案C7+C1+L+C4+C+K线。 1.2 技术标准及工程数量 主线全长127.66公里。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起点魏城枢纽互通~永明枢纽互通新建段,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改造利用路段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0米、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关帝枢纽互通~成都经济区环线(三绕)新建段,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成都经济区环线(三绕)~成青枢纽互通止点新建段,采用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0米、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另设连接线37.42公里。共设置互通立交19处,同步建设服务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计的探讨与应用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计的探讨与应用 陈萌 【摘要】以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山西境临汾至吉县段中的七郎庙特大桥为背景,介绍了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设计技术,给出了收集系统的地面集水时间、降雨重现期、雨水收集明沟、泄水口布置和沉淀池工艺等参数,为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期刊名称】《山西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3页(P91-92,99) 【关键词】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计;危化品泄露;沉淀池 【作者】陈萌 【作者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2.36 我国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跨越敏感水体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危化品泄露引起的水污染问题也随之大量凸现。现今,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研究是公路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1-2],但是对于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设计,以及如何处理收集后的污水等问题缺少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青岛至兰州国家高速公路临汾至吉县段七郎庙特大桥为

背景,介绍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计的应用,对于跨越敏感水体桥梁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1 项目概况 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山西境临汾至吉县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兰高速公路在山西省的重要路段,是山西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三纵十二横十二环”中第十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起自临汾市南辛店,东接拟建的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经临汾市襄汾、乡宁、吉县,止于晋陕界的苇子湾黄河特大桥,西连拟建的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陕西段,路线全长99.1 km,目前已经建成通车试运营。其中,七郎庙特大桥中心 桩号为K188+875,全长1 537 m,桥面净宽24.5 m。上部结构为PC连续箱梁,主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跨布置为3.5 m+(51×30) m+3.5 m。根据环评报告书,七郎庙特大桥跨越乡宁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该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因 此应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危化品运输事故泄露应急沉淀池。 2 桥面径流量的确定 路界内各项排水设施所需排泄的设计径流量可按式(1)计算: 式中:Q为设计径流量,m3/s;q为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min;ψ为径流系数,取0.95;F 为汇水面积,km2。 七郎庙特大桥所属临汾地区的暴雨强度按式(2)计算: 式中:T 为设计重现期,a;t为降雨历时,min;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t2 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从式(2)、式(3)可以看出,影响桥面径流量确定的主要因素为设计降雨重现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公布日期】2021.04.28 •【字号】鄂环审〔2021〕82号 •【施行日期】2021.04.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 正文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环 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鄂环审〔2021〕82号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你单位《关于申请审批<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及相关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项目代码:2020-420000-48-02-020498)选址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鄂州市华容区,全线均为桥梁工程,项目起点与汉新公路(S111)相交,上跨汪辛公路、武英高速公路、江北快速路东延线(在建)、涨渡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新港江北铁路(在建)、S112阳枫公路、长江(设双柳长江大桥)、七迹湖(设七迹湖特大桥)、金明大道(规划)、316国道及武冈城铁后与黄鄂高速公路相接。项

目线路全长34.69公里(武汉境内24.93公里,鄂州市境内9.76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柳长江大桥北岸挖沟互通至南岸泥矶互通段(K23+760~K26+710,含长江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路幅宽度41.5米,路线其余段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路幅宽度34米;全线由6座主线桥组成,设互通7座,并配套建设服务区1处,收费站管理所5处,养护工区1处、监控管理分中心1处(与挖沟互通收费站管理所合建)。 本项目已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符合《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是“十三五”全省交通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以桥梁跨越鄂州市七迹湖(属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湖北省人民政府已出具《关于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鄂州段不可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论证意见的函》;鄂州市华容区农业农村局出函同意项目跨越七迹湖。项目K17+017~K23+472路段约6.455公里跨越涨渡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出函原则同意项目建设方案。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措施后,该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我厅原则同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建设主要环境影响 (一)生态环境影响。项目生态影响主要为临时和永久占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及生存环境的改变,工程建设对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的影响,土方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机械、人员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车辆噪声及高速公路阻隔对区域动物活动及生境产生的影响。 (二)声环境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56处声环境敏感点,包括3所学校、52处居民点和1处自然保护区。选取的22处监测点位中,除7处监测点位不能满足相应标准外,其余监测点位昼夜监测值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根据环评预测,本项

绿色公路实施方案

绿色公路创建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2绿色公路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 (1) 2.2绿色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1) 3绿色公路创建措施 (2) 3.1推行生态环保设计 (2) 3.2严格保护土地资源 (2) 3.3积极推行节能技术及清洁能源 (3) 3.4大力推行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4) 3.5严格施工环境保护 (5) 3.6强化建养并重 (7) 3.7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 (7) 3.8信息化建设 (8) 4.保障措施 (8) 4.1加强组织领导 (8) 4.2加强行业协同 (8) 4.3加强总结提炼 (8) 4.4力口强专家指导 (9) 4.5加强宣传推广 (10)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占地533.30公顷,其中,永久占地313.60公顷,临时占地219.70公顷。项目挖方1087.57万立方米,填方526.22万立方米,弃方56L35万立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为915621.31万元,其中土建投资660382.79万元。项目计划2017年12月开工,2021年11月完工,建设工期48个月。 2绿色公路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 围绕本项目的工程特征及建设绿色公路的现实需求,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总目标,通过制度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绿色公路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贯穿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周期全过程,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碳排放,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把十巫高速公路鲍溢段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绿色示范公路。 2.2绿色公路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公路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运用各种绿色技术和措施,优化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合理利用自然、社会及经济资源,使效率最大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使用

11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 (试行) 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标准轨距的Ⅱ级及以上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其他类型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铁路发展规划、铁路网规划、相关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要求。 第三条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选址选线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规划等的相关要求,与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等相协调。 项目选址选线及施工布置不得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法律法规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项目经过环境敏感区路段应优化选线选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利环境影响。 第四条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优先考虑对噪声源、振动源和传播途径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应结合项目沿线受影响情况采取优化线位和工程形式、设置声屏障、搬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建筑隔声措施可作为辅助手段保障敏感目标满足室内声环境质量要求。 运营期铁路边界噪声排放限值需满足标准要求。现状声环境

质量达标的,项目实施后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现状声环境质量不达标的,须强化噪声防治措施,项目实施后敏感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或不恶化。运营期铁路沿线振动环境敏感目标满足相应环境振动标准要求。 项目经过城乡规划的医院、学校、科研单位、住宅等噪声和振动敏感建筑物用地路段,应明确噪声和振动防护距离要求,对后续城市规划控制和建设布局提出调整优化建议,同时预留声屏障等隔声降噪措施和振动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条件。 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优选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临近敏感目标施工时,采取合理的隔声降噪与减振措施,避免噪声和振动污染扰民。 第五条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的,应专题论证对敏感区的环境影响。结合涉及保护目标的类型、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从优化设计线位、工程形式和施工方案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减轻不利生态影响。 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生境、迁徙行为造成不利影响的,应优先采取避让措施,采取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设置野生动物通道、运营期灯光和噪声控制以及栖息地恢复和补偿等保护措施;对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造成影响的,应采取避让、工程防护、异地移栽等保护措施。 项目经过耕地、天然林地集中路段,结合工程技术条件采取增加桥隧比、降低路基高度、优化临时用地选址等措施,减少占

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风险及管理措施

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风险及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为解决交通环境问题,相关决策层进行相应的桥梁 建设令交通行业得到优化。文章对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前期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 分析,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将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并制定相应的大跨径连续梁桥施 工管理措施。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整体施工项目稳步前行。 关键词: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风险 引言:通过对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风险和管理措施进行研究,由于施工距离长、 施工工期较长、施工人员专业水平问题、规章制度,人为因素、自然性因素等原因,影响着施工过程的整体进度。通过对风险分析及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对施工 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防护,令整体施工项目呈计划性开展。 一、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风险因素 (一)自然性风险问题 大跨径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时间长,工艺较为复杂,当前桥梁一 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制作,半永久性建筑物内部结构也会随时间产生结 构应力减少等,面临梁桥结构风险问题。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具体施工 地点差异,梁桥所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例如,南北气候差异、地理环境等,导 致易出现自然环境风险。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如桥梁需进行跨河流、湖泊等进行施工,需将考虑雨季与旱季等问题;当大跨径连续梁桥在地震多 发区进行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将地震因素做具体分析,适当对做出规划性方案。 对于连续刚构桥的梁桥,在进行砼浇筑时,由于内部预应力等问题,易造成内部 形成施工缝,长时间将导致产生砼现浇块段结构不稳,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二)人为风险问题 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在进行人工修建时,易产 生人为风险。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桥梁施工过程繁琐,应按照设计人员 的流程进行操作,但由于个人工作方式差异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能力不同,导致 在施工流程和预设流程未能一致。梁桥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 在进行统一协作方面,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规划,职责分配不明,无法对现 场工作人员形成有效指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施工 管理人员为加快工程进度,未按照整体施工图纸进行实施,未能依据实际环境改 变做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对施工设备未能进行及时养护。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 桥施工过程中,人为风险占据主要因素,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随机性。 二、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分析 (一)梁桥施工准备阶段 在进行梁桥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施工技术和实地施工为主。前期技术性设计 出现问题时,一般是由三种情况所导致,施工图纸交接不清、前期组织规划不清、项目分期施工等提案运行效率不明确。在进行大跨径连续梁桥施工前,相关技术 人员未能对预建地形、环境等进行细致分析,施工测量规划面不准,部分工作实 施未能尽到职责等导致现场性施工准备工作不足。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专业 的作业人员、施工团队、设备物资、施工管理部门等,如未能提前准备充足将导 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施工过程前,如未对整体施工流程进行纸质性规划, 令流程以书本形式下发到工作人员手中,并组织相应培训工作,也将导致施工过

绿色公路建设目标及实施措施

绿色公路建设目标及实施措施 1、总体目标 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三低一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为总目标,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绿色公路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贯穿到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寿命周期全过程,减少能源消耗、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碳排放,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把本项目打造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耐久、服务智能、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绿色低碳高速公路。 2 、具体实施措施 (1)合理选用技术指标,适应地形、降低填挖高度 本标段大部分路段属于Ⅱ类地形区,少部分路段为Ⅲ类地形区,沿线地形起伏较大,不良地质也较发育,技术指标的选取较为关键,为使公路能较好的与地形相适应,平面设计中多采用1600m~2000m 半径及连续S 型曲线,平曲线比例达67.7%,路线尽量沿山脚布线,既对村庄影响小,又减少了对山体的开挖,减少了对山体植被的破坏。 (2)强化生态选线,依法绕避环境敏感区 对沿线风景名胜区进行避让;对于不能绕避的资源保护区,需取得相关专题报告的批复。对于沿线分布的部分声环境敏感点及水环境敏感点。对其中重要的声环境敏感区如学校、养老院等,路线方案均进行了避绕。 (3)合理布设沿线设施,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对于沿线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珍贵,为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中对养护工区、路段管理处、隧道管理所等沿线设施的设置方案作为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沿线设施的场地均结合互通立交方案进行布设,最大限度的

减少了沿线设施用地。本项目施工场地尽量设置于红线范围内,以减少侵占土地。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时便道、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设施。 (4)敏感地段采取环境综合保护措施 特大桥及大桥均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另外,白马渠江特大桥因穿越黄颡鱼白甲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计采用大跨径拱桥一跨而过、无涉水工程,同时设置警示标志标牌、视频监控系统等。 对于沿线大多为居民区的声环境敏感点,本次设计采取设置声屏障的降噪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水环境敏感点环保措施设计依据纵断面线形,设置桥面、路面径流收集系统,使整个路段不设直接排水口,通过排水沟(或管道)将径流排入设置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径流处理池中;同时,在桥头设置警示标志牌,提醒司机前方有敏感水体,请谨慎驾驶。 (5)注重表土剥离、边坡生态防护设计 对路基路段及弃土场、施工场地等区域,强调了施工前的表土剥离工作,对剥离的表土妥善堆放并利用于边坡生态防护、互通区等绿化之中。除必要的框架梁、路堑矮墙之外,沿线边坡大量采用了液压喷播植草、挂铁丝网喷有机基材等生态防护措施,对互通式立交、房建区也采取了撒播植草、栽植乔灌木等植被恢复措施,同时,对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的植被恢复也进行了撒播植草和复耕等设计工作。 (6)采用BIM 技术,实现控制因素与设计方案的深度融合 应用BIM 技术,将地形、地质、地物、规划等控制因素与各设计方案进行深度融合,以形象直观方式真实表达设计方案与各控制因素的关系,充分做到方案穷尽、设计合理。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利用三维模型,直观判断高压输电线、不良地质、沿线风景等控制性因素对方案的影响,选定最合适的设计方案,特别是对于弃土场选择、高墩桥位的比选、高压输电线的避让、复杂工点方案比选,利用BIM 强大的直观反应综合信息的能力,都为设计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附表一: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践行绿色交通,完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推进绿色公路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

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行业推动和示范效果显著,绿色公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 1.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2.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综合施措,高效利用沿线土地。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时便道、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做到充分利用,减少重复建设。 3.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加强隧道等设施节能设计,推进节能通风与采光等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LED节能灯具、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温拌沥青

跨敏感水域桥梁泄水管结构研究

跨敏感水域桥梁泄水管结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及运营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及影响 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跨越具有较高水功能区划的饮用水源等敏 感水体公路越来越多。我国部分高速公路对跨越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桥梁进行 桥面水收集,但是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规范性的文件,本文在分析桥面径流水质 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应急泄水管工艺流程、平面布置及功能单元容积、转换装 置及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危化品事故径流与雨水径流分别处置,并提 出了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泄水管与桥面雨水径流处理设施一体化设 计思路。 【关键词】桥面径流;公路;污染物;收集;处理 引言 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运输事故泄露产生的水环境安全风险是集中 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II类及以上地表水体等水环境敏感区高速公 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风险。在水环境敏感区路段尤其是跨水体桥梁上一旦发生危 化品运输事故泄露,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会对周边环境尤其是水 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防范公路运营期危化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原国家环境保 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原交通运输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 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要求,对跨越敏感水域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 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以 确保饮用水安全。目前,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泄水管与桥面雨水径 流处理设施一体化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程背景 在分析跨越敏感水域桥梁雨水集流系统集流范围和功能的基础上,参考以往设 计经验和成果,分析确定了集流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形式,研究并总结了截流管管 径及急流槽容积的计算方法,以跨越嫩江水源地保护区的科洛河为背景,计算确 定了该桥集流系统相关参数的取值,设计的集流系统能较为合理的满足桥梁排水 和排污要求,确保桥面雨水径流及时排出、减轻水污物径流对水域的污染、规避 环境风险,为日后设计跨越敏感水体桥梁桥面雨水径流和桥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 故径流的有效收集提供有益参考。 2 危化品运输事故泄水管结构研究 若该桥桥址处于敏感水域,对其敏感水域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载有 化学危险品的车辆在桥上发生事故,化学危险品泄漏入科洛河,严重污染当地水源,所以对跨敏感水域的桥梁进行基于环保理念的桥面排水系统的设计[1]。 2.1设计流量的确定 据雨水管道设计原理,排除桥面雨水的截流管采用极限强度理论设计,即设 计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汇水面积均取相应的极限值,设计流量Q的计算式为 (2.1) 式中:Q——设计流量; F——径流系数,按《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径流系数参考值进行选取,取0.95; F——汇水面积,等于路面宽度W 和排水路段长度L 的乘积(hm²); I ——暴雨强度,对应集流时间的降雨强度(L/(s•hm²))。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探讨

高速公路桥面径流雨水收集系统设计的探讨 摘要: 本文通过对桥面径流水质特性的分析,提出收集桥面初期径流和应急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总结探讨目前桥面径流收集、处理方法,为今后敏感水体路段桥面径流的收集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面径流高速公路雨水收集 1、概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及桥梁建设在运营期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及影响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跨越具有较高水功能区划的饮用水源等敏感水体公路越来越多。 公路桥面径流由于其重金属、碳氢化合物和燃料添加剂等含量较高,而越来越受到环保研究人员的重视[8],其直接排放至敏感水体则会造成对受纳水体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各类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敏感水域路段一旦发生事故导致危险品直接泄入水体,对水环境也将产生极大地危害,甚至破坏水生生态环境。交通部于2007年联合颁发的184号文件:《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中第七条也做了相应规定,“公路建设应特别重视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路线设计时,应尽量绕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对跨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和二类以上水体的桥梁,在确保安全和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对发生污染事故后的桥面径流进行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目前,我国部分高速公路对跨越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桥梁进行桥面水收集,但是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规范性的文件,本文在分析桥面径流水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桥面径流的收集方法,桥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依据,以及最后的处理方法。 2、桥面径流雨水主要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本文以兰州至海口公路广元至南充段高速公路工程为例进行说明,该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行后,随着交通量逐年增多,各种类型车辆排放尾气中携带的污染物在路面沉积、汽车轮胎磨损的微粒、车架上粘带的泥土、车辆制动时散落的污染物及车辆运行工况不佳时泄漏的油料等也会逐年增加。这些污染物随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进入道路的排水系统并最终进入地表水体,对水体的水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路面径流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有机物和悬浮物,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大气污染程度、两场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 法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单选题(共40题) 1、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有()。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排污系数法 B.物料衡算法 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和排污系数法 D.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答案】 C 2、某需进行打桩作业的建设项目位于越冬鸟类栖息地附近,施工期打桩作业时间不应安排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D 3、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 A.18dB B.24dB C.30dB D.36dB

【答案】 B 4、公路建设项目对动物的影响分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 A.动物栖息地 B.动物种群数量 C.动物年龄结构 D.动物繁殖能力 【答案】 A 5、关于污染型扩建项目现有工程污染源源强的确定方法()。 A.实测法 B.物料衡算法 C.类比法 D.查阅参考资料 【答案】 A 6、(2015年真题)某油品配送库扩建汽油罐区,工程分析应统计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物是()。 A.SO2 B.H2S C.VOCS D.NH3 【答案】 C

7、(2018年)某公路现有4车道,公路某边界处现状监测值为61 dB(A),扩建后6车道,在该边界处的贡献值为64dB(A),则扩建后该边界处的预测值为()dB(A)。 A.64 B.61 C.65 D.67 【答案】 A 8、某城市E和ESE风向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0%和18%,静风频率为45%,新建热电厂选址方案正确的是()。 A.选址在城市的东面 B.选址在城市的东南偏东面 C.选址在城市的西面 D.选址在城市的东南面 【答案】 C 9、水质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推荐采用()。 A.算术平均法 B.幂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标准指数法 【答案】 D 10、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创建绿色公路监理方案

创建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监理实施方案 新工艺的应用和技术与管理创新,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低于其他公路建设项目的公路类型.绿色公路创建的核心是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为更好创建绿色公路,编制好创建绿色公路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和四川省仁寿至屏山新市公路设计文件《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等相关要求,制定本项目的创建绿色公路示范工程专项行动监理方案。 一、贯彻学习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促进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

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创新的驱动与支撑作用,为公路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和工程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3、建设目标。 到2020年,绿色公路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基本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建成一批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行业推动和示范效果显著,绿色公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二)主要任务 1、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 (1)集约利用通道资源。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原则,统筹利用运输通道资源。鼓励公路与铁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共用线位。改扩建公路要充分发挥原通道资源作用,安全利用原有设施。 (2)严格保护土地资源。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积极推进取土、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综合施措,高效利用沿线土地。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布设公路施工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