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

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

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也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

形的大小。

2.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的比较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朋友。(板书:面积)什么是面积呢?让我们从生活中开始研究。

二、摸一摸、比一比,初步认识面积含义

1.教学例1。

(1)摸一摸,感知面

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将利用这些物体认识面积。(补充板书:认识面积)

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课桌面的面,课本封面的面,文具盒盖的面,认识面。133

(2)比一比,感知面的大小

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

(3)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2.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围成的封闭图形更深入地了解面积。

ppt展示大小不一的封闭图形。

三、涂一涂、比一比,丰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

1.出示教材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涂成红色,长方形涂成蓝色。

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课件展示。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不同大小的图形卡片、小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1条线)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一条线,我们通过测量可以知道它的长短。

(出示很多条线)

师: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面的知识。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一)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1.看一看、摸一摸(拿出一本书)师:这是一本书,一眼看去,你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认真观察。(拿出一个球)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皮球。谁能上来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时拿出盒子和球)师:这两个物体的它们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 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表面)

师:现在,请同学们从身边任意找出一件物体,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师:现在再请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书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发现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师: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3.说一说

师:那我们刚才说桌面比书面大,可以怎么说? (桌面的面积比书面的面积大)师:谁还能举例说一说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二)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1.涂一涂

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涂色比赛。先听清楚比赛的要求。

师: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画有图形的纸。请你们给它们涂上颜色。时间为一分钟,看谁涂的快。如果你有什么疑问,不要急,等比赛结束后再举手提出。开始。

2.比一比(图形有大有小)师:时间到,请涂好颜色的同学把你的作品举起来。

师:为什么他们涂的快,而你们却还没有涂完呢?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有大小。

3.辨一辨(图形有开口和封闭的)

师: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展示2张作品)师:这几个图形和其他图形有区别吗?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师:封闭图形可以确定大小,不是封闭图形,很难确定它的面的大小。那你们有办法帮帮这几个图形吗,让它们也能确定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三)小结面积概念

师:你们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三、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拿出一大一小两个图形)那你们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师:我们通过观察能很客易知道它们的大小,这种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法。

(2)重叠法(拿出两个图形)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叠在一起比一比。(测量法、重叠法)

(3)用图形做标准间接比较

电脑出示两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师:老师倒是有个办法,你们看行不行?用一些较小的图形摆一摆,看哪个摆的多。

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图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摆一摆,然后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学生合作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

师:你觉得用哪一种形状的图形来摆最合适?为什么?

(4)比一比

师:这几种图形通过摆一摆、数一数都可以比较出图形面积大小,不过用正方形的方法操作更简单方便,这种比较的方法我们叫做数方格的方法,现在我们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一下这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5)猜一猜

师: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请你们看屏影,这3个信封里藏着一个图形。格子我己经帮大家数好了,请你估计一下,哪个信封里的图形面积最大。 (学生回答)

师:说明单数格子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那怎么办呢?师:说得好!要准确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统一方格的大小。其实在国际上己经有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做为面积单位了,那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又是怎么规定的,这些知识将在下节课学习。

师:这节课大家都学得很主动、很认真、太棒了!现在我想考考大家,请看题。

四、练习

1.判断图形是否有面积。

2.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五、全课总结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师:其实有关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谢谢大家!

六、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后反思:

《认识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表面,直观感知面的大小。利用身边的材料引领学生理解不同的面各有大小的基础上,顺势指出物体“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并注意让学生边动手摸面的大小,边用语言准确表达,建立正确的面积概念,。接着通过学生的举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在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我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比较面积的方法,在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时,考虑到后面学习的需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小纸片量的方法,初步感知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相同的单位去度量,既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又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在整个教学中我着重关注了以下两方面:

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果说生活是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那么数学则是抽象严谨、精炼深刻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让生活和数学有机融合。本节课,我选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体,如课本封面、课桌面、文具盒盖面等,把间接的数学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提炼、升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了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悟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概念教学可以适当地淡化它的定义,而要注重感知和体验,在丰富和坚实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本节课先通过大小区

别明显的物体的面,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来,在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入面积概念,然后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探索,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多样化的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策略多样化的理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4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

2. 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5.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

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许多遗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认识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等,但没有延伸到课堂以外,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平时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

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交流)

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么,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交流)

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准确、严谨呢?究竟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智慧老人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

4、师:好,看书以后,现在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

师:不错,书中智慧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呈现PPT)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

2、师:物体就是一个东西,比如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个面叫封面,

大家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生交流:(1)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3)屏幕表面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4)操场表面的大小,就是操场的面积。

.......

3、师:好了,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说:黑板的面积很大。你们说黑板的面积很大吗?(生交流:教室的面积比它大,我们学校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安庆市的面积比学校的面积大,安徽省的面积比安庆市的面积大,全国的面积比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那么黑板的面积很小吗?(生交流)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面积大,还有更大的,面积小,还有更小的。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实际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4、师:好,刚才学了这么多,我来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师演示,首先和一位学生掌心相对,你们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生交流)

然后,师自己双手合并,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

(2)(师拿出一本书)你们看,这本书的表面是指哪儿呢?谁上来指指看。(生演示)谁能用面积来说一句话呢?(生交流)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师:好,刚才我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现在来看,第二句话“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ppt出示)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请大家在纸上随意画三个图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

(1)师:我想问一问,你们画的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把你画的最大的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图形更小?

(2)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那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学生上黑板摸一摸)

(3)师:这里面积的大小是指线的长度吗?(讨论,交流)

(4)师:(选一幅图,擦去一条线)这幅图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呢?(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讨论交流。)

(5)师小结: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究竟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无法确定领土面积有多大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一定要怎么样?

2、试一试

师:昨天晚上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女儿剪了两个长方形,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我今天带来給大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能猜出来吗?

(1)师:(出示信封)猜得出吗?

(2)师:(露出一部分)现在能猜得出吗?(学生猜)

师: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判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对吗?

(3)师:(露出两条边)现在你能判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吗?(生判断)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1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积的变化。(出示一个橡皮筋)你们看这条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

2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线,也能围成一个面吗?面积越来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面积越来越小,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就没有面积了。

3师:刚才,我们在围面的时候,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在发生变化,可是,什么没有变?

师小结: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五、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形:

(1)师:(出示图一和图二)这两幅图,谁的面积大?(小结板书:观察法)

(2)师:(出示阴影三角形和长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

(再出示阴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结板书:分析法)

(3)师:(出示图二和图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板书:重叠法)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PPT)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淘气想了一个办法,他说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大家看,他的办法行不行?对了,笑笑也是这样想的:淘气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那么,你有好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我们看看奇思是怎样比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们来试试看,现在知道谁的面积大吗?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多少吗?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想是怎样比较的?她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现在你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多少了吗?(生交流)

2、师:你们看,我们现在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这个信封里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我拿出一个给你们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多大?(12个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图,藏在信封里,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方格那么大。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呢?(生讨论,交流。)

六、总结全课

师:我们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注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样大)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时要运用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和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板书: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认识》

说教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来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右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若干小正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观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教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互助教学法: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同桌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说教学程序总体设计:

第一,讲故事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建房子导入主题。

第二,探究新知识。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表面。然后,让学生比一比,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大小,老师手掌和学生手掌的大小。通过这两项理解什么是物体的表面,以及面积的含义。接着,练一练。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初步感知。最后,验证。学生运用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包验证前面所做的习题。

第三,巩固练习。通过验证理解面积大小的比较,这一步主要较强练习,巩固知识。

第四,总结。让同学们说说学习到的内容。

教学反思: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凌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秉着: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灵活调节控制每一个环节;让上课像电影一样精彩。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面积》,对于这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5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认识面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习面积的开端,后续学生还会接触到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其中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还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小组合作、小组探究有关面积测量方法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几何直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体会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但缺乏理性认识的支撑。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法学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原有知识框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法确定为: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本篇课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面积大小比较过程

中进行感知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结合课程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从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程小结和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来展开。

环节一:激趣导入

本篇课题我会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导入,在教学之初,呈现教室情境图,并且提出关键性问题“黑板面和国旗面比较,谁更大”,从而建立与本篇课题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这篇课题与生活的联系。

环节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会分两个环节来展开:

活动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教师在引入面积概念的时候通过不断地举例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如黑板面、国旗面、课桌面、数学书封面,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是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通过直观的生活实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和抽象的关系。

活动2:比较面积的大小

这一环节我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首先展示预先准备好的需要比较的两个图形,引导学生探究在无法直观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情况下该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将全班学生每4人分一组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为5分钟,讨论过程中我将巡视、点拨,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发言,争对小组代表的发言给予鼓励性评价为主,不仅评价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评价到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运用小三角形纸片、小正方形纸片和小圆形纸片辅助探究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当无法直观判断两个面积大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形作为度量单位,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认识面积》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认识面积》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 篇) 《认识面积》优秀的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首先结合四对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从附页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察难以判断,要鼓励学生尝试寻找其他的比较手段和途径。教材中提供

了三种办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先画格子,再数一数。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含的思想,还为后来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 第二课,是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测量封面,以及交流各自测量结果的过程,并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厘米2的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使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数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纸量一量,检验估测得准不准。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后续教材引导学生认识1分米2与1米2等面积单位的活动,也要经历与认识1厘米2大体相同的认知过程,特别要体会学习1分米2与1米2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获得它们所示面积大小的具体体验。因为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是根据具体情境或场合加以选择使用的。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索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培养估测意识;然后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放在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能够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篇1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 (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

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 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

《认识面积》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1课时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方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 (板书:认识面积) 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所学知识,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认识到物体或图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面积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篇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面积的认识》。 说教材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来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右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若干小正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观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教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互助教学法: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同桌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说教学程序总体设计: 第一,讲故事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建房子导入主题。 第二,探究新知识。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初步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表面。然后,让学生比一比,感知数学书和黑板的大小,老师手掌和学生手掌的大小。通过这两项理解什么是物体的表面,以及面积的含义。接着,练一练。通过习题检测学生的初步感知。最后,验证。学生运用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包验证前面所做的习题。 第三,巩固练习。通过验证理解面积大小的比较,这一步主要较强练习,巩固知识。 第四,总结。让同学们说说学习到的内容。 教学反思: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10篇)

《认识面积》说课稿 《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面积》说课稿(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面积》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0—62页《认识面积》。 2、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第五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他们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物体的面,感知过面是什么,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这个抽象的概

念,同时面积又是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或物体的面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物体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教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比较法,通过不同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面积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动手操作: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较面积大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种方法,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看—看黑板的表面,课本的封面,体会物体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与国旗表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 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国旗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 摸—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知这些面各自面积的大小。 说—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比它们的大小。 新课开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较黑板的表面与国旗表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初步含义,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比较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在说的环节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2、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2.通过面积的大小比较,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概念类比,比较等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不同的度量单位卡片,剪刀,直尺,橘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生活中的“面积” 出示粉刷墙壁图。 师:二年级的高艺涵家装修房子,准备粉刷墙壁。她和爸爸来到油漆店,店长和爸爸的交谈中,高艺涵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有多大?”“墙壁的面积”她是第一次听到,你听过“面积”吗?谁能说说这里的墙壁面积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面积的概念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而产生的,从生活中的面积原型出发,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面积,并通过学生说面积,暴露学生已有认知。 二、感知“面积”的概念

(一)、初步认识面积 1.说一说,建立面的认知 什么是面?教室里有哪些面?地面、墙面桌面等 黑板的面在哪?通过学生指、摸活动认识黑板的面不是一个点而是黑板的全部。 2.摸一摸,感受面的大小 摸掌面,感受掌面的大小 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手掌面的面积。 摸数学书的封面,并借助手掌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几个掌面那么大。 4个,6个……答案不同 由于每个人的手的大小不同,并且估计时也会有一定的误差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面积。 【设计意图】说清“面”,建立面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面积的含义,即“面的大小”。这里的“大小”不是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比较之后产生的相差关系,而是每个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概念的产生,不是因为大小比较的需求,而是人类对“面的大小属性”的交流的需求。学生通过摸和说,感知面的大小过程中,一步步逼近面积的真实内涵。学生测量的封面有几个掌面那么大,答案的不唯一恰好为后面统一面积单位做下铺垫。 (二)多角度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数一数,长方体的面 长方体有几个面?那几对面?哪个面最小? 2.辨一辨,曲面的面积 杯子(圆柱形)的表面有面吗?有哪些面?(上面、下面、侧面)学生摸侧面,感悟曲面的大小。 杯子表面的大小就是杯子表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下面是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1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

为什么?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预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 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师:下面请拿出你的一号答题纸和一直水彩笔选择一个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快。师:为什么选三角形,看来长方形、正方形、

认识面积教案(优秀5篇)

认识面积教案〔优秀5篇〕 圆的面积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中的第一节课,数学 - 圆的面积〔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长?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 A:启发猜测 师: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最大是圆形:1、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猜猜看; 2、试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 3、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生试说〕 B:分组实验,发现模型 学生分小组将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圆放在桌上自由拼摆,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想一想: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你摆的图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图形各局部相当于圆的什么?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请小组长汇报拼摆的情况,鼓励学生拼摆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师课件展示动画效果〕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种情况,小学数

学教案《数学 - 圆的面积〔一〕》。 三、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1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 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A完成羊吃草的面积 B完成课后“做一做〞 C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3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知识应用〕 下面是一个体育场的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长方形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校要请师傅给体育场铺草皮,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钱才能完成?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 圆的面积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67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 • • • • • • • • • • • • • • • •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积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面积的认识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认识面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习面积的开端,后续学生还会接触到很多平面图形的面积其中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还有立体图

形的表面积,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是有一些感性认识的,但缺乏理性认识的支撑。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法学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原有知识框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法确定为: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本篇课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面积大小比较过程中进行感知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结合课程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从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程小结和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来展开。 环节一:激趣导入 本篇课题我会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导入,在教学之初,呈现教室情境图,并且提出关键性问题“黑板面和国旗面比较,谁更大”,从而建立与本篇课题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这篇课题与生活的联系。 环节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会分两个环节来展开: 活动1:初步感知面积概念 教师在引入面积概念的时候通过不断地举例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如黑板面、国旗面、课桌面、数学书封面,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是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通过直观的生活实例能够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面积》优质课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度量意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使学生初步具备“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园的面积以及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学会比较物 体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和借助简单几何图形将图形分类的习 惯。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形、小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刚刚结束,你知道奥运会的标志是什么吗?请你观察,奥运五环标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每一个圆的直径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两个蓝色圆的直径和一个大圆的直径一样长吗?你是怎么比的?两个大圆的直径和三个小圆的直径一样长吗?你怎么比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用手量,用直尺比,用眼睛看……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认识面积) 2.指一指 师:(出示数学书)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找到数学书的封面,用手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 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3、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4、培养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感悟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感悟面在体上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积”,我们先从“面”开始,你觉得什么是“面”?能举例说明吗?(生举例) 师:同学们,面在书上,简称“书面”;面在墙上,简称“墙面”;面在黑板上,简称“黑板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能画下来吗?(平平的,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你能不能讲一个不一样的面?生举例。出示一个橘子,它有面吗?在哪里?摸一摸,它有什么不同?(曲面)能画出来吗?谁有想法?(把橘子扒开,画出来,是一个不规则图形) 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面以后,你得出什么结论?(面是无处不在的。面都是有形状的。) 小结:物体上都有面,面在体上,画下来之后统统都是一些形状。这些形状都是封闭的。 感悟积线成面 师:同学们,老师在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传统手艺,发现跟我们今天学的“面”很有联系,你想观察看看吗?播放织布视频。有什么联系?

小结:布面是一条线一条线的织起来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积()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积线成面的事吗? 举例:毛衣、书的侧面、百叶窗...... 师:看来大家对面以及有很好的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来看“面积”。3、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看黑板上的三个词:大小、长短、多少。你觉得面积该怎么形容?为什么?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让学生再次摸一摸刚才找的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 二、绘本学习,深入感悟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啊,我们数学也离不开阅读。接下来,我们来一起阅读一本关于面积大小的书,书的名字叫“公主殿下来的那天”。(1)比较床的大小。用同样的垫子铺满,谁铺的数量多谁就大。 (2)比较三个镜子。用不同的标准无法比较。 (3)比较餐桌。铺不满也可以通过计算比较出来,圆形的外面框着一个正 方形。 问题一:比较这些东西的大小都是用什么方法? 小结: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在线里面铺东西(要用统一的标准),铺不满也能确定。这样我们能把面积的大小测量成一个数,就比较出来了。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认识面积(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认识面积(一等奖创新教案)《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1-62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图形单位等方法比较测量面积的大小。 2、经历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最合适,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橘子,作业纸,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听说咱们三(3)班的孩子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瞧!这里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孩子(出示情境图),他们在干嘛?(打扫卫生)是的,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课桌,谁先擦完?为什么?(擦课桌的先擦完,因为黑板面比课桌面大。)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请你找一找,摸一摸。(指名学生边说边摸) 师:这些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平平的) 师:这些物体的表面是否也有大小呢?(有大有小) 师:是的,物体表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面积。)

探索新知 1.认识物体表面积。 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请你们再拿出数学书的封面,这一次我们一边摸一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师生齐说)你还能照样子说说生活中其它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学生说) 师:比较字典的封面和侧面的面积哪个更大?(封面面积更大)师:(教师拿出橘子)这个橘子有面积吗?请你摸一摸。(学生边回答边摸)是的,橘子的表面就是橘子表面的面积。不只是平平的面有面积,像橘子这样弯曲的面也有面积。 师:书桌的表面、苹果的表面、字典的封面都是物体的表面,概括起来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 出示数学书不同摆放的位置,提问:数学书摆放的不同,它的封面的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没有) 总结得出:物体表面的面积不会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数学中的面积。 出示一组图形。 师:生活中处处有面积,数学中也不例外。这是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先用笔在作业纸的第1题上描出它们的周长。(请学生做完上黑板书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最后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些图形的面积,并摸一摸,用斜线将它们的面积表示出来。(学生操作后展示并讲解) 师追问:这个四边形的面积在哪?(生答) 师:是的,这个四边形有个开口,想给它涂色,永远也涂不完。所以像这样的非封闭图形是没有面积的,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师小结: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有面积,数学中封闭图形也有面积,我们说“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生说)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荷叶镇中心学校邓素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盒,不同面积的长方形纸,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乡镇图片,蜡笔。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介绍荷叶、太和、桂阳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 2、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物体表面,体会物体表面的大小 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观察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特点 小结: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4)教学面积的意义: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教学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1)当两个物体面积相差很大的时候,可以用眼睛观察出面积的大小 (2)当两个物体面积相差不大的时候,可以用重叠法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3)可以选择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 (4)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用小图形摆一摆,数一数 (5)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听一听,辨一辨,如果这件事情跟周长有关就用手指画圈表示,如果跟面积有关就挥一挥手掌表示。 2、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注意:两个半格合起来可以变成一个满格。 小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根据方格数量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时候,方格的大小应该一样大,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两个面积相差不大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比较,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学生“什么是面积”这一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面积之前,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了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面积的意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面积的含义,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内部的联系,培养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单位建立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PPT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25厘米、宽10厘米),一张绿色纸(长20厘米、宽15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周长的概念,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周长的概念,为新课中认识面积以及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做好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平面的大小 1.涂色比赛(情境):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黑板(教师确定好的一部分)。 请你判断一下,那位同学涂完早?说一说你的判断的理由。 预设生:因为正方形的面小,规定的黑板面大,所以正方形涂完的早。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并小结学生的回答,板书:面是有大小的 2.感受面的特点:找一找,摸一摸(注意摸的方法)课桌的桌面、数学书的封面、你的手掌面,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预设:平整、光滑、连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到面是有大小的,找一找、摸一摸初步感知物体的面,建立面的表象。】 (2)理解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字典的封面,你还能找到字典上其他的面吗? 学生一边摸,一边说: (预设)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比一比、说一说这些面的大小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执教: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魏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2.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3.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度量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形成几何直观素养。 4.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度量(测量)的意义,渗透度量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助手、学具袋(圆片、三角形、正方形、例2的两个长方形)、字典、彩笔(双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从线到面的初步感受 1.出示两支长短不同的铅笔: 这里有两支铅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长短不同) 2.出示两片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树叶 这两片树叶,又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3.揭示课题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物体有长短的区别,还有大小的区别。铅笔的长短可以用“长度”来衡量。那么叶片的大小,能用什么来衡量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板书:单元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感知物体的表面 (1)刚才的铅笔、树叶,还有教室里的黑板、课桌等都可以叫做“物体”。 (2)出示数学书:数学书也是物体。看一看,你看到了数学书的什么?(封面)封面(师摸)也是这本书的表面。 (3)其他物体有表面吗?在哪里?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曲面,师适时引出。)篮球有表面吗?能不能带上你的动作,让大家知道得更清楚些。 同学们找到的面,都是这些物体的表面。 2.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1)摸数学书封面和课桌面,感受面的大小。 现在我们就来摸一摸两个物体的表面。 师示范: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来摸一摸整张课桌的表面。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开始吧。 学生活动 你们有什么感受?(光滑的、平平的、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其他同学有和他一样的感受吗?你们的感受很准确。(课件展示这两个面。) (2)观察黑板面和国旗表面,感受面的大小。 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黑板的表面(配摸的动作)。再来看一看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黑板面比国旗面大)看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3.“面积” (1)师摸黑板表: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2)谁能像魏老师这样,一边摸一边说一说国旗表面的大小,是什么?(课件演示它们的面积) (3)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指名说一说(预设:学生提到球、或则物体的侧面(六个面),就顺势利导。如果没有,师举篮球为例,边摸边说:什么是篮球表面的面积?)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通用5篇) 《面积》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利用数方格或割补等方法,灵活运用旋转和平移的知识,探索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渗透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两套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卡片、小剪刀、每个小组准备一份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投影:五种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卡通形象。 (1)开心辞典: 每个学生可任意选择一种平面图形,说说对这种图形的认识。 (学生可能会围绕着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以及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展开介绍) 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2)激发内需,提出问题:

对于这5种平面图形,你还想了解哪个图形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逐层递进 活动(一):猜一猜 1)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打算运用什么方法,找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数方格或割补等) 2)让学生尝试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学习,制造认知冲突。 质疑:那该怎么办?(割补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转化 投影如图: (二)剪一剪,拼一拼 1)画一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5种平面图形。 师:你能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剪成两个完一样的梯形吗?请大家先试着在图形卡片上找一找、画一画。 2)剪一剪:跟小组同学商量后,再剪。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更快?(提醒学生: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a、正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 b、长方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c、平行四形可以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多媒体课件剪的演示过程。 5)学生互评:表扬小组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同学。 (三)议一议,填一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