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名词解释

肾综合征出血热名词解释

肾综合征出血热名词解释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简称HFR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和东北亚地区,随着外来入侵性疾病的传播,包括非洲猪瘟,该疾病在西欧和美洲也遭受威胁。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多种形式,可归纳为尿毒症型、轻微血热型、神经症型和出血热型。其中,尿毒症型主要表现为血清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糖或蛋白质出现异常以及肾功能紊乱等症状。轻微血热型与尿毒症型相似,但除了尿量减少外,体温也出现普遍升高。神经症型则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肌痛、胃肠炎等,此外,皮疹、睡眠障碍和停止排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出血热型的典型特征是突然出现的发热,并伴有呼吸性、心肌梗死性或神经性出血。 HFRS主要通过宿主(尤其是野鼠)排泄物中传播的hantavirus,经过空气传播或接触宿主排泄物、血液、皮肤等传播而滋生。因此,预防HFRS的措施主要是消除hantavirus的滋生环境,加强野生动物的消毒、清除和除害工作,以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关键的预防措施也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定期检查以及严格的抗病毒治疗。在饮食方面,应当增加含钙、钙吸收和免疫系统促进的食物,以及降低宿主肝细胞氧化受损的食物。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在必要时采取消毒措施,而且及时补充水分。

在治疗方面,HFRS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和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对肾功能异常进行辅助治疗。病毒治疗时,应给予多肽类药物、

细胞增殖抑制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以阻止病毒的复制和细胞内入侵。抗凝血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出血热型的血液凝结异常,以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对肾功能异常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伤,提高治愈率。

总之,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其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以及及时的抗病毒和抗凝血治疗,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HFRS的发生和蔓延。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2021)要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2021)要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FRS呈世界性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病死率较高,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HFRS 的高发地区之一。 一、流行病学与预防 (一)流行病学 HFRS的传染源是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鼠类啮齿动物。携带病毒的鼠尿、粪、唾液等污染环境,可形成尘埃或气溶胶被易感者吸入,这是传播的主要方式;还可通过消化道、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虫媒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二)预防 推荐意见1:接种疫苗是预防HFRS的有效措施。对于疫区16~60岁人群,尤其是户外劳动者和从事汉坦病毒实验研究的人员,宜接种双价灭活疫苗。接种部位和方式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接种,每次1.0mL,0、14d 各接种1次,1年后应再加强免疫1次。

二、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一)病原学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特征 潜伏期一般为4~45d,多为7~14d。典型病例的病程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病情重者前3期可重叠,轻型病例可缺少低血压休克期或少尿期。 (一)病程及临床表现 1. 发热期:急性起病,体温为38.0~40.0,发热期一般持续4~6d。 2. 低血压休克期:发病第3~7病日,常见于由HTNV引起的HFRS 患者。 3. 少尿期:一般出现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约为2~5d,少数可达2周以上。少尿或无尿为此期最突出的表现。

4. 多尿期:多出现于第9~14病日,大多持续1~2周,少数可长达数月。 5. 恢复期:多数患者病后第3~4周开始恢复,恢复期为1~3个月,少数重症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但很少超过6个月。 (二)特殊人群的疾病特征 1. 儿童HFRS: 2. 老年人HFRS: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中、低热,少数患者无明显发热。 3. 妊娠合并HFRS:妊娠期妇女患HFRS 的病情常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流产、死胎、DIC、阴道大出血而死亡。 四、诊断 (一)实验室诊断: (二)影像学诊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名词解释

肾综合征出血热名词解释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简称HFR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中国大陆和东北亚地区,随着外来入侵性疾病的传播,包括非洲猪瘟,该疾病在西欧和美洲也遭受威胁。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多种形式,可归纳为尿毒症型、轻微血热型、神经症型和出血热型。其中,尿毒症型主要表现为血清尿素氮升高、尿量减少、尿糖或蛋白质出现异常以及肾功能紊乱等症状。轻微血热型与尿毒症型相似,但除了尿量减少外,体温也出现普遍升高。神经症型则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肌痛、胃肠炎等,此外,皮疹、睡眠障碍和停止排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出血热型的典型特征是突然出现的发热,并伴有呼吸性、心肌梗死性或神经性出血。 HFRS主要通过宿主(尤其是野鼠)排泄物中传播的hantavirus,经过空气传播或接触宿主排泄物、血液、皮肤等传播而滋生。因此,预防HFRS的措施主要是消除hantavirus的滋生环境,加强野生动物的消毒、清除和除害工作,以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关键的预防措施也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定期检查以及严格的抗病毒治疗。在饮食方面,应当增加含钙、钙吸收和免疫系统促进的食物,以及降低宿主肝细胞氧化受损的食物。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在必要时采取消毒措施,而且及时补充水分。 在治疗方面,HFRS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和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以及对肾功能异常进行辅助治疗。病毒治疗时,应给予多肽类药物、

细胞增殖抑制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以阻止病毒的复制和细胞内入侵。抗凝血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出血热型的血液凝结异常,以减轻临床症状并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对肾功能异常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伤,提高治愈率。 总之,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其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以及及时的抗病毒和抗凝血治疗,都有助于预防和控制HFRS的发生和蔓延。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HV)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 2.我国为HFRS高发国家,病例数占全世界的90%,在病毒性疾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3.1997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出“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二、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不同型别的HFRS有其相对的固定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90余种。小型啮齿动物为本病毒主要宿主和传染源(鼠类)。我国73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家畜、家禽中猫、犬、兔、牛、羊、猪、鸡均有一定水平的HV感染。 2.传播途径 本病具有多途径研究的特征,可能的传播途径有三类即:动物源性传播、螨媒传播和垂直传播。 a、动物源性传播 皮肤粘膜伤口传播: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HV 经污染皮肤或粘膜伤口而受到感染。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b、虫媒传播 革螨:在野鼠间传播、维持疫源地上有重要作用,在鼠传人上作用不大。 柏氏禽刺螨:在鼠传人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 恙螨:可作为Ⅰ型HFRS的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维持疫源地上有重要作用。 c、垂直传播 患病孕妇: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带病毒孕鼠:孕鼠经胎盘传给胎鼠。 螨类:经卵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HV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1。隐性感染与HV型别密切相关,家鼠型隐性感染率在5.17%,姬鼠型1.11%,混合型3.27%。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免疫力,极少发生2次感染。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不及显性感染。 4、流行特征 a、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HV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7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HV 分布于中国、前苏联远东、朝鲜、韩国、日本、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 我国分布:山东、陕西、湖北、安徽、湖南、黑龙江、江西发病率和绝对病例数较高。到目前除青海、新疆无病例发生,全国各省直辖市均有HFRS病例。包括香港和台湾。 b、流行病学分型 姬鼠型疫区又称野鼠型疫区,汉滩型病毒又称Ⅰ型病毒引起 家鼠型疫区主要宿主是褐家鼠,汉城型病毒又称Ⅱ型病毒引起。 混合型疫区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 c、时间季节分布 HFRS在全国呈周期性流行,一般10年左右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HFRS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野鼠型疫区的发病季节高峰在秋冬之间(从10月~次年1月)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24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类以“出血热”命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因其病原均为病毒,统称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其中存在伴有因肾脏受损引起的症候群的一类“出血热”,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及沙粒病毒引起的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由于发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FRS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不利于交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该病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HFRS 的病毒则根据原型株的分离地点命名为Hantaan (汉坦)病毒。 在我国从1983年以来将该类疾病一直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民间根据其最早出现的地区还将其称为“孙吴热”、“黑河热”、“虎林热”及“二道岗热”等。1994年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HFRS,但由于本病每年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及严重危害,在目前传染病疫情报告、行政发文及大众媒介的宣传引用上,仍使用“流行性出血热”这一名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布于全世界30多个国家,疫源地分布于五大洲70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受肾综合征出血热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高发疫区发病率在50/10万左右,偶有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30%。该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疫区类型复杂,是我国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制传染病,并开展了相应的调查和防制工作,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主要的传染源、带毒鼠种、疫区分布和流行特征。1984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出血热监测网络,对HFRS进行了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疫源地和疫区监测及流行趋势监测等工作;并开发、研制了多种灭活疫苗,进行了疫情控制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节病原学 前苏联学者曾进行志愿者试验,证明本病由滤过性病原体引起。日军在侵华期间残无人道地拿战俘和平民做人体试验,证明本病的病原为病毒。20世纪70年代,韩国学者李镐汪首先用病人恢复期血清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在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发现朝鲜出血热抗原,并用接种非疫区黑线姬鼠的方法,首次从黑线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广泛流行于亚欧等国,我国为高发区。 【病原学】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包括L、M和S三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无名病毒(Sin Nombre virus,SNV)、纽约病毒(New York virus,NYV)、污黑小河沟病毒(Black Creek Canal virus,BCCNV)、牛轭湖病毒(Bayou virus,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V)以及与人类疾病关系尚不清楚的一组病毒,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PHV)、泰国病毒(Thailand virus,THAIV)、图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哈巴罗夫斯基病毒(Khabarovsk virus,KBRV)、El Moro Canyon病毒(ELMCV)、Rio Segundo 病毒(RIOSV)、岛景病毒(Isla vista virus,ISLAV)、Muleshoe病毒(MULEV)、Bloodland lake病毒(BLLLV)、Rio Mamore病毒(RMV)、Topografov病毒(TOPV)等。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型病毒的发现,汉坦病毒及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百科名片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 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目录 疾病名称: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1]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FarEasthemorrhagicfever,hemorrhagic disease,epidemic,Korean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nephropathiaepidemica,Nidok odisease,Songofever 疾病分类:感染科 疾病描述:冬春季多见,出血热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 中国为重疫区。 疾病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由病毒传染的自然疫源性 疾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至今,流行性出血热还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广大人民群 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不同,曾 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和日本将其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朝鲜称之为“朝鲜出 血热”;苏联称之为“出血性肾炎肾病”;北欧称之为“流行性肾病”等实际上,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无一例外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 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 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尽管病情凶险、危重,但绝大多 数病例,如能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即使是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在救治成 功后,其肾脏损害也可痊愈,而不遗留慢性病变,更绝少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流 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病毒)即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引起的疾病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和韩国被称为朝鲜出血热,在前苏联被称为远东出血热和出血性肾炎,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称为流行性肾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病因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2.主要传染源 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至于其他携带本病毒的鼠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呈世界性流行,我国疫情严重,全国除青海外均有疫情发生。 一、病原学 本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 病毒,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其基因组包括L、M、S 3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衣壳蛋白。 由于抗原结构的不同,汉坦病毒至少有20个以上血清型。不同鼠类携带不同血清型,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不一致。其中能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有:Ⅰ型汉滩病毒(Hantavirus,HTNV,野鼠型、较重)、Ⅱ型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家鼠型、次之)、Ⅲ型普马拿病毒(Puumala virus,PUUV,芬兰棕背鼪、轻型)、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DOBV,类似Ⅰ型)。 汉坦病毒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和不耐酸,高于37℃及PH 5.0以下易被灭活,56℃30分钟或100℃1分钟可被灭活。对紫外线、乙醇和碘酒等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各疫区HFRS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他动物包括猫、犬、猪和兔。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的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等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3.消化道感染: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传染。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5.虫媒传播:从恙螨等虫媒分离到汉坦病毒,但传播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我国疫情最重,经病原学或血清学证实31个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告,近年来伴随家鼠型的出现,疫区也迅速蔓延,并向在大、中城市、沿海港口扩散已成为一个严重而急待解决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介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注解 •附: o1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中成药 1拼音 shèn zōng hé zhēng chū xuè rè 2英文参考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3注解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和韩国被称为朝鲜出血热,在前苏联被称为远东出血热和出血性肾炎,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称为流行性肾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毒首先由韩国李镐汪等在1978年从该国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并根据分离地点称为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此后各地相继从不同动物及病人体内分离出许多株病毒,现国际上通称为hfrs病毒。根据此病毒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目前已将其归入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 ,另立为一个新属,命名为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病毒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90~110nm,有囊膜,囊膜上有突起。hfrs病毒的核酸为单股负链rna,分为l、m、s三个片段。分子量分别为2.7×106、1.4×106和0.6×106道尔顿。三个片段的碱基序列互不相同,但都具有同样的3′末端,为“3′aucaucaucug”,这一序列不同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其他属病毒。hfrs病毒具有四种蛋白组成,

即n、g1、g2和l。n为 ... 白,由s片段编码,其主要功能是包裹病毒rna的三个片段,该蛋白免疫原性强。g1和g2均为糖蛋白,由m 片段编码,上面有中和抗原位点和血凝活位点。这二种抗原位点是独立存在的,但也可部分重叠。l为rna多聚酶,由l片段编码,在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hfrs病毒的成熟方式为芽生成熟,其成熟过程与细胞的高尔基氏体和内质网有关。病毒在ph5.6~6.4时可凝集鹅红细胞。多种传代、原代及二倍体细胞均对hfrs病毒敏感,实验室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等来分离培养该病毒。病毒在细胞内一般不引起可见的细胞病变,通常需采用免疫学 ... 检测证实。易感动物有多种,如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小白鼠、大白鼠等,但除了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及致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hfrs病毒抵抗力强。对酸(ph3)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一般消毒剂如来苏尔、新洁尔灭等也能灭活病毒。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56~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50cm、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 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左右,起病急,发展快。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临床经过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水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hfrs的发病机理很复杂,有些环节尚未完全搞清。目前一般认为病毒直接作用是发病的始动环节,而免疫病理损伤也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造成病毒血症以及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引起高热、寒战、乏力、全身酸痛、皮肤和粘膜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重者还可有腔道或各脏器出血、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电解质紊乱。广泛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 ... 渗出和微循环障碍等造成低血压或休克。病程早期血液中lge水平增高,提示ⅰ型变态反应可能通过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小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另外在早期病人体内即可出现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血小板、肾小球及肾小管上有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补体水平下降;血清中也可检出抗基底膜和抗心肌抗体,这些现象表明ⅲ型和ⅱ型变态反应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也参与了hfrs的致病。 人对hfrs病毒普遍易感。人群感染后仅少数人发病,大部分人呈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PF)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属于自然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特征,典型病人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我国1984-2000年发病近100万,死亡2万。 一、病原学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有2 0个以上的血清型;我国以Ⅰ型、Ⅱ型为主。 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黑线姬鼠 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郝家鼠 Ⅰ型病毒感染者病情重于Ⅱ型感染者,可能与病毒毒力较强有关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黑线姬鼠是亚洲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规范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规范 一、定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 二、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 (2)发病前2个月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充血、渗出和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如面潮红、颈潮红和胸部潮红(三红),酒醉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重者可有腔道出血。 (3)低血压休克。 (4)肾脏损害:尿蛋白、镜下或肉眼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 (5)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3.实验室检测 (1)血常规 发热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液浓缩(低血压休克期)或血液稀释(少尿期)。 (2)尿常规:尿蛋白阳性.可出现镜下血尿、管型尿。可有肉眼血尿和尿中膜状物;尿沉渣中可发现巨大的融合细胞。 (3)血生化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5)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敌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增高。 (6)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DNA。 (7)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汉坦病毒。 4、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中至少一项加上发热、充血出血两大主征至少一项,且不支持其他发热性疾病诊断者。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伤、典型五期经过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异常中至少一项者。 (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同时找到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及急性肾衰竭。此病过去在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建议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1 护理评估 1.1 健康史 1.1.1 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鼠,城市疫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疫区以黑线姬鼠为主, 林区以大林婀鼠为主。 1.1.2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含有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经皮肤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或排泄物感染。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4)虫媒传播:经由鼠类的寄生虫(如螨虫),亦可能传播本病。 (5)消化道传播:通过进食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1.1.3 流行特征城市疫区3~5月为高峰,农村疫区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林区夏秋季为 高峰。我国流行趋势由北向南,由农村向城市扩展。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较多。 1.2 身体状况 潜伏期4~46天,一般为1~2周。典型病例起病急骤,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三类症 状和五期经过,轻型病人分期不明显,重型病人前三期可相互重叠。 1.2.1 发热期 (1)发热: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39~40℃,以稽留热或弛张热多见,持续3~7天, 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及关节肌肉酸痛。多数病人出现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剧烈时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部分病人出现嗜睡、兴奋不安、谵妄、神志恍惚等神经症状。 (3)毛细血管损伤表现:充血性皮疹表现为颜面、颈部、胸部潮红(皮肤“三红”),重者呈醉酒 貌以及眼结膜、软腭与咽部充血(黏膜“三红”)。渗出与水肿表现为球结膜水肿。皮肤出血多在腋下和胸背部,呈点状、搔抓样条索状瘀点。黏膜出血可见于软腭及眼结膜。 (4)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尿量减少,重者可出现管型尿。 1.2.2 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末期或退热同时出现或热退后发生,可先出现代偿性低血压、 低血压倾向、低血压,最后发展为休克,常发生于病程4~6天,一般持续1~3天。其持续 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有关。轻者一过性低血压,重者可为顽固性 休克,易发生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及脑水肿等。 1.2.3 少尿期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一期,亦是本病的极期,多发生于起病的第5~8天,持续2~5天,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成正比。本期以少尿或无尿、尿毒症、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研究概况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研究概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携带的汉坦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等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侵入人体通过直接损伤和免疫作用致使全身广泛性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引起机体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多复杂,易误诊误治[1]。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建国后52年已累计发病140万人,占同期世界总病例数90%以上,死亡4.5万人。虽然近年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是近10年全国每年仍有4-6万人发病,该病的疫区仍在不断扩大,并已波及某些中心城市[2]。我国学者在汉坦病毒的研究和防治上做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多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为我国乃至世界HFRS的防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将对此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HFRS流行趋势研究 HFRS于20世纪20~30年代发现于我国黑龙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随后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发病率不断上升。迄今,由HV致的HFRS遍及世界五大洲(亚、欧、非、美、大洋洲)70个国家,疫区分布于四大洲(亚、欧、非、美)32个国家,以欧亚国家为主。在欧亚大陆每年约有10多万人患HFRS,美洲、非洲和大洋州也有人类感染HV的报道。2006年报道,法国、德国国在2005年呈现局部地区流行。俄国自1935就出现HFRS类似的临床症状病人后,人间病例不断发生。1970年至今。我国HFRS出现两个快速上升期。在1970-1975年间。HFRS的发病数由1970年的3295例增加到1975年的18662例,呈现第一个上升期,随后发病例数相对稳定,到1979年后,我国许多地区出现HFRS爆发,发病例数快速上升,呈現第二个高峰期,于1986年达到高峰,全国年发病例数达115804例,发病率为

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 广泛流行于亚、欧洲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病原学】★☆★☆ (1)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 (2)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 ) (3)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 (4)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 其中前三种可以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吸入带病毒鼠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 (2)消化道传播:被鼠偷吃及其活动污染的未经消毒的剩菜剩饭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4)虫媒传播:恙螨、柏次禽刺螨 (5)垂直传播:鼠类经胎盘、螨类经卵传播,孕妇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病理生理】: 1. 休克: ⑴原发性休克(病程早期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减少; ②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促进DIC发生,血液循环淤滞,血流受阻,有效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③心肌损伤。 ⑵继发性休克(少尿期后): ①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②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③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有效血容量不足。 2. 出血: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3. 急性肾衰竭: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考察形式:1.出血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特点2.出血热的发热期临床表现3.出血热毛细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4.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哪五期,简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方案 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国际上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的不同型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临床上本病是一种症状复杂,而又具有特殊经过的急性传染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降低病死率,应充分利用各地总结出来的临床诊治经验。 诊断要点 一、临床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发病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病前2月内曾到过疫区,有与鼠类接触史、食过鼠类污染或啃咬的食物。 2.临床特征 (1)突然起病,发热,体温急剧上升,多在39℃以上,一般3~7天降退。热退后,其他症状反而加重。 (2)全身中毒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全身酸痛,肾区有叩击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3)毛细血管损伤征象:面、颈、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呈酒醉貌。软腭粘膜呈网状充血及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形或簇状排列的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多呈阳性。 (4)肾脏损伤表现:有腰痛及肾区扣痛,出现少尿、血尿、尿中膜状物或多尿及尿毒症表现。 (5)五期病程经过:典型病例具有一五期临床经过。重症病例病期可有重叠,轻型病例或经合理治疗者可出现越期现象(即越过低血压期、少尿期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第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有时呈类白血病样表现。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多数明显下降。 (2)尿常规: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有时见膜状物。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上升,血浆蛋白下降。 (4)血清学检查: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以内和间隔一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以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亦可诊断。 (5)病原学检查: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二、早期诊断:指发病后4天内作出诊断。早期诊断,尽早按出血热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疫区流行季节,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首先想到本病的可能性,并根据本病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的不同点作鉴别。 1.急性发热,全身无力,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全身痛。 3.发热伴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咽部、眼结膜充血、水肿。 4.发热伴有咽部、软腭、球结膜出血点及腋下细小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5.发热,实验室检查见血小板减少,杆状核白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6.发热,尿蛋白阳性,且迅速增加。 7.发热伴血清ALT增高,用其他原因不能解释。对以上患者应及时取血,检测特异性抗原、病毒RNA、特异性IgM阳性或双份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中医诊疗方案 (2020年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温病中“伏暑”范畴,主要因外感温热疫毒所致。温热疫毒侵犯肺卫,继之可燔灼于阳明气分;由气及营入血,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毒热留伏,可耗伤气阴,损伤脏腑,甚则可致内闭外脱等危重病变。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87年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及分型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卫营同病 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颜面潮红,目赤,斑疹隐现,心烦,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卫营两清。

方药:银翘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30g,连翘30g,荆芥10g,竹叶10g,桔梗9g,牛蒡子10g,芦根12g,生地24g,丹皮10g,大青叶10g,甘草6g。 加减:恶寒等卫分证消失,而见壮热、口渴、脉洪数者,去荆芥加石膏(先煎)30g,知母15g;斑疹显露,衄血者,加白茅根20g,水牛角(先煎)10g,赤芍20g。 疗效评估:卫营同病证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常见证型,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对脏腑的损害越重,故治疗的关键就是清热解毒,阻止热邪进一步内陷,这是防止出现以后各期被动局面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气血同病 主证: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腰痛、眼眶痛加重。斑疹色显,吐、衄、尿血,或痉厥,神昏谵妄,口干唇焦。舌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凉血清气,化瘀和营。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组方:黄连6g,黄芩9g,石膏(先煎)30g,栀子10g,竹叶12g,水牛角(先煎)20g,生地20g,玄参12g,丹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 ,HFRS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 SPA 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 IgM 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效价递增 4 倍以上,

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 1000 ~2000ml静脉滴注。疗程3 ~4 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 100 ~200mg 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 1 次。也可用地塞米松等。疗程 3 ~4 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应。早期应用,可减少抗体产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