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24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24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类以“出血热”命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因其病原均为病毒,统称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其中存在伴有因肾脏受损引起的症候群的一类“出血热”,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及沙粒病毒引起的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由于发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FRS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不利于交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该病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HFRS 的病毒则根据原型株的分离地点命名为Hantaan (汉坦)病毒。

在我国从1983年以来将该类疾病一直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民间根据其最早出现的地区还将其称为“孙吴热”、“黑河热”、“虎林热”及“二道岗热”等。1994年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HFRS,但由于本病每年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及严重危害,在目前传染病疫情报告、行政发文及大众媒介的宣传引用上,仍使用“流行性出血热”这一名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布于全世界30多个国家,疫源地分布于五大洲70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受肾综合征出血热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高发疫区发病率在50/10万左右,偶有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30%。该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疫区类型复杂,是我国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制传染病,并开展了相应的调查和防制工作,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主要的传染源、带毒鼠种、疫区分布和流行特征。1984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出血热监测网络,对HFRS进行了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疫源地和疫区监测及流行趋势监测等工作;并开发、研制了多种灭活疫苗,进行了疫情控制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节病原学

前苏联学者曾进行志愿者试验,证明本病由滤过性病原体引起。日军在侵华期间残无人道地拿战俘和平民做人体试验,证明本病的病原为病毒。20世纪70年代,韩国学者李镐汪首先用病人恢复期血清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在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发现朝鲜出血热抗原,并用接种非疫区黑线姬鼠的方法,首次从黑线

姬鼠肺中分离到朝鲜出血热的病原体,并根据采集标本的地方将其命名为汉坦病毒,汉坦病毒的研究从此得到极大突破。不久,我国学者采用同样的方法,也从我国黑线姬鼠分离到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Schmaljohn CS等测定了76~118株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开始了汉坦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研究阶段。

一、病毒形态学

成熟的汉坦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和其他布尼亚病毒科病毒相比,汉坦病毒颗粒的形态具有多型性。病毒颗粒的直径在75~210nm 之间,平均为122nm。病毒颗粒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表面有病毒糖蛋白组成的突起。包膜内有疏松的带有粗颗粒的丝状内含物,是由病毒核蛋白、RNA聚合酶和病毒核酸组成的核衣壳。在汉坦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以见到为数较多、形态不一的包涵体,包涵体可呈丝状、颗粒状、颗粒丝状、小泡状等。用免疫电镜技术证明包涵体主要由病毒的核蛋白组成。

二、病毒基因结构和功能

根据汉坦病毒的形态学、基因结构和核苷酸序列,特别是汉坦病毒基因片段末端的保守序列,将汉坦病毒归于布尼亚病毒科,并成为该科一个独立的新属——汉坦病毒属。汉坦属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其它病毒在血清学上没有交叉反应。

汉坦病毒为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大(L)、中(M)和小(S)三个RNA片段组成,分别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体蛋白。汉坦病毒基因组RNA的5’端和3’端的15~30个碱基互补,这些互补序列可以保持RNA的稳定性,并可能在转录或复制的过程中被RNA 聚合酶识别,启动合成新的RNA。11个碱基的最末端序列“TAGTAGTAGAC”为所有汉坦病毒所共有,是汉坦病毒的重要基因特征之一,是区分汉坦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其它病毒的重要依据。

L片段由6,300~6,500个碱基组成,含有一个读码框架,编码一个接近250kD的多肽,为病毒特异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M片段由3,600多碱基组成,只有一个读码框架,通过共翻译后切割的方式,表达G1、G2糖蛋白。汉坦病毒的G1、G2都是糖蛋白,是病毒和细胞受体结合部位,糖蛋白可以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其S片段所含碱基数不同,

在1,600 2,000碱基左右,差异主要存在于S片段的3’端非编码区,所有汉坦病毒S片段的编码区长度基本接近,在1,300碱基左右。S片段编码分子量接近50kD的病毒的核衣壳蛋白。汉坦病毒的核蛋白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很强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虽然抗核蛋白抗体的滴度很高,但是不能中和病毒。核蛋白已作为抗原用于血清学诊断。

和其它布尼亚病毒相似,汉坦病毒RNA的复制和转录在细胞浆内进行。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病毒的RNA多聚酶将病毒基因组的负链RNA转录成正链RNA (cRNA),cRNA经过修饰成为mRNA,RNA多聚酶以cRNA为模板复制负链RNA (vRNA)用于子代病毒的装配,从而完成汉坦病毒的生命周期。

三、病毒分型

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HV)病毒分型主要根据核苷酸序列测定和交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用这两种方法对汉坦病毒分型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所反映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1994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提出了用汉坦病毒分子结构特征,即核苷酸序列分型的建议;(1) 汉坦病毒的型(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其他已知的汉坦病毒的同源性小于75%;(2) 汉坦病毒亚型(亚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该型的其他病毒有5%~24%的差异;(3) 同一亚型:同一亚型病毒之间,所有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差别小于4%;(4) 应有分离出的病毒株,或由虫媒病毒分委员会裁决。PCR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因此目前大部分汉坦病毒的型别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确定的。根据上述分型原则,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4个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汉坦病毒的进化和宿主密切相关,通过长期的进化,汉坦病毒具有了较严格的宿主限制性,就是特定型别的病毒具有特定的宿主。

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有:汉坦型(Hantaan Virus, 姬鼠型)、汉城型(Seoul Virus, 家鼠型)、普马拉型(Puumala Virus, 棕背鼠平型)和杜布罗瓦型(Dobrava Virus, 黄喉姬鼠型)。辛努柏型和安第斯型病毒等一些近年在美洲分离的病毒,则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见(表24-1)。

表24-1 汉坦病毒的型别

病毒流行地区所致疾病主要宿主

Hantaan virus (HTN) 亚洲, 欧洲HFRS (EHF) 黑线姬鼠Seoul virus (SEO) 全世界HFRS (EHF) 褐家鼠Puumala virus (PUU) 欧洲, 亚洲HFRS (EHF) 棕背鼠平Dobrava virus (DOB) 欧洲HFRS 黄喉姬鼠Prospect Hill virus (PHV) 北美, 俄国不致病草原田鼠Thailand virus (Thai) 泰国不清楚板齿鼠Thottapalayam virus (TPM) 印度不清楚臭鼩鼱

Tula virus (TUL) 欧洲不清楚普通田鼠Khabarovsk virus (KHB) 俄国不清楚东方田鼠

Sin Nombre virus (SNV) 美洲HPS 鹿鼠

Black Creek Canal virus (BCC) 美洲HPS 刺毛棉鼠

EL Moro Canyon virus (ELMC) 美洲HPS 西方收获鼠Bayou virus (BAY) 美洲HPS 米鼠

Andes virus (AND) 美洲HPS 长尾小米鼠

四、实验室诊断

(一)实验室诊断技术

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鼠肺中的HFRS特异性抗原和血清中抗体进行小型动物带毒率的监测;对人血清中HFRS抗体检测进行病人诊断和人群监测。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分型。

2.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在鼠肺上皮细胞质内见颗粒状黄绿色荧光即为特异性抗原。

(二)HFRS病人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1. 血检查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3~4病日后明显增多,杆状核细胞增多,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

2. 尿检查尿蛋白阳性,并迅速加重,伴显微血尿、管型尿。

3.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4.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

5. 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检测到HFRS病毒抗原或HFRS病毒

RNA。

对符合上述实验室诊断标准的可疑病人,还须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进行诊断,确诊必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第二节流行过程

一、宿主和传染源

HFRS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血清型有其相对固定宿主鼠种。迄今世界上已发现有173种(包括亚种、变种)陆栖脊椎动物(Vertebrate)自然感染HV,包括哺乳纲(Mammalia)151种,其中啮齿目(Rodentia)106种、兔形目(Lagomorpha)5种、食虫目(Insectivora)21种、食肉目(Carnivora)9种、偶蹄目(Artiodactyla)6种、灵长目(Primates)1种、翼手目(Chiroptera)3种;鸟纲(Aves)18种;爬行纲(Reptilia)2种;两栖纲(Amphibia)2种。

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鼠科(Muridae)姬鼠属(Apodemus)中的黑线姬鼠(A.agrarius)、黄喉姬鼠(A.flavicollis),家鼠属(Rattus)中的褐家鼠(R.norvegicus)和仓鼠科(Cricetidae)田鼠亚科(Microtinae)林鼠平属(Clethrionomys)中的欧洲棕背鼠平(C.glareolus)。

我国已发现67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其中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有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此外,林区的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实验用大白鼠(Rattus norvegicus albinus)也可成为传染源,其次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还有以家栖为主的小家鼠(Mus musculus)、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和野栖的黄毛鼠(Rattus losea)、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等。至于其它一些带病毒动物,一般属于次要宿主动物或偶然感染者,其流行病学意义多数尚不清楚,尤其是鸟类的传播作用问题有待研究。现在发现,家猫的感染率和带毒率较高,且在狗、家兔、牛、羊、鸡中也均查出有较高水平的HV感染。它们虽非主要宿主动物或传染源,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起着扩大传播的作用,应给予适当注意并采取必要的防制措施。

不同国家地区的主要宿主有一定的区别。在前苏联有两种HFRS,欧洲部分为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 epidemica, NE),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欧洲棕背鼠平;西亚主要为家鼠型HFRS,褐家鼠为传染源;东亚在朝鲜、韩国HFRS

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引起姬鼠型HFRS;其次为褐家鼠、黑家鼠(Rattus rattus)和实验用大白鼠传播家鼠型HFRS。西伯利亚主要为NE,也以欧洲棕背鼠平和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其主要宿主动物;远东主要为姬鼠型HFRS,主要宿主为黑线姬鼠,其次大林姬鼠也可能为传染源。此外,从远东疫区13种野鸟中查到HV抗原,并从其中的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分离到HV。

总之,不同国家地区的主要宿主有一定的区别。作为HFRS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一般应具备的条件:(1) 种群数量多,密度、带毒率相对稳定;(2) 种群数量、带病毒率的季节和年度波动与人间疫情流行强度基本吻合。

二、传播途径

HFRS有三类传播途径:动物源性传播(鼠播)、媒介传播(螨媒)和垂直传播。

(一)动物源性传播

HFRS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动物源性传播。研究证实黑线姬鼠肺脏HFRS抗原最多,将HV经不同途径接种黑线姬鼠,以肺内接种病毒增殖滴度最高,表明通过呼吸道传播是最易实现的传播方式。

1. 经呼吸道感染本病的流行高峰见于春夏间及秋冬间干燥季节,带病毒宿主动物排泄物或分泌物及其所形成的气溶胶常漂浮在空气中,人接触带病毒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及其所形成的气溶胶而感染。鼠类饲养室或野外打谷场是带病毒鼠密集并大量排出病毒的场所,更易形成气溶胶而经吸入感染,甚至引起HFRS的暴发。实验用大白鼠感染人HFRS的报告也证实了除野鼠外接触实验室带毒大白鼠也可吸入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本病。

2. 经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动物源性传播的另一种可能是经破损皮肤(粘膜)伤口传播。有研究表明,无论鼠间还是人间,HV通过皮肤伤口或粘膜较易实现传播。在HV分离前,就有经皮肤伤口感染HFRS的流行病学调查。在HV 分离后,证实动物宿主的排泄物及分泌物中含有HV,病毒的外界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持续48小时,这样就为经皮肤伤口感染创造了条件。动物实验时发现,HFRS抗原阳性黑线姬鼠的血、尿可以通过伤口感染非疫区黑线姬鼠,也可以通过不明显的皮肤损伤使鼠感染。有研究表明,家鼠型和姬鼠型鼠间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伤口感染。

该病的高发期,多是农忙季节,尤其在秋收季节,黑线姬鼠大量繁殖并频繁下田取食,其排泄物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的机会大为增加;而且这时正值农忙,参加秋收人员皮肤破损及接触土壤和农作物的机会大为增加,从而出现姬鼠型HFRS秋后发病增加的现象。

3. 经消化道感染有研究表明通过病毒污染食物是HFRS传播方式之一。尤其在野外宿营地,鼠类常向厨房集中,如未做好防鼠工作,食物一旦被带病毒鼠污染,可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甚至引起HFRS暴发。目前有关经消化道感染尚有争议,但HV在宿主鼠类的唾液阳性检查结果及用病毒食饵喂幼鼠发病的结果,均支持经消化道感染。

(二)媒介传播(螨媒)

近年,我国学者发现包括革螨和羌螨在内的螨类可以传播汉坦病毒。主要证据有:(1) 革螨的季节消长和姬鼠型HFRS一致;(2) 鼠窝螨中分离到汉坦病毒;

(3) 感染汉坦病毒的螨可以通过叮咬传染动物;(4) 病毒可以经卵传代。但该途径在人类汉坦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三)垂直传播

近年国内的研究发现,在孕妇出血热患者和人工感染及自然感染怀孕鼠类中发现有本病病毒的垂直传播。从孕妇出血热患者所产死婴的肝、肾、肺中检出HFRS病毒抗原,并分离出病毒;从人工感染的怀孕小鼠的胎鼠脏器中查见HFRS病毒抗原及分离出病毒,并从其血液中查见特异性抗体;从自然界捕到的怀孕黑线姬鼠的胎鼠及新生乳鼠脏器(脑、肺、肝)查见HFRS病毒抗原,并从其血液中查见特异性抗体。这些宿主动物中的垂直传播最可能是经胎盘传播的。垂直传播可能在HFRS病毒自然生存及在保持自然疫源地存在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常见几种传播途径及传播方式见表24-2。

表24-2 HFRS的可能传播途径

类别种类传播方式

1. 动物源性传播(1) 伤口传播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

(唾液)接触,病毒经污染皮肤或粘膜伤口

感染

(2)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气溶

胶而感染

(3) 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分泌物污染

的食物而感染

2. 螨媒传播(1) 革螨传播通过革螨叮咬

(2) 恙螨传播通过恙螨叮咬

3. 垂直传播(1) 患病孕妇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2) 带病毒孕鼠通过孕鼠经胎盘传给胎鼠(黑线姬鼠、褐家

鼠、大白鼠)

(3) 带病毒革螨经卵传递

(4) 带病毒恙螨经卵传递

(宋干1998)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汉坦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病毒后仅小部分人发病,大部分人呈隐性感染状态,人群隐性感染率的差别,主要与人群活动场所、活动范围、接触传染源(或其排泄物)的几率不同有关,其中以SEO病毒的隐性感染率最高。人群的隐性感染率和所在地区汉坦病毒的流行强度有关,隐性感染率随发病率的升高而升高。人群隐性感染者产生IgG抗体滴度一般较低,免疫力持续也不及显性感染获得的时间长。该病显性感染,病后可获得稳固而持久的免疫,极少见到二次感染发病的报告。国内监测结果证实,家鼠型疫区人群自然隐性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混合型疫区,姬鼠型疫区最低。重流行区人群隐性感染率比轻流行区高。人间汉坦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和啮齿动物密度增高、啮齿动物带毒率增高有关。

第三节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一)自然疫源地分布

HFRS疫源地的存在取决于携带其病原HV的主要或原始宿主鼠种的分布,而不同型别HV又各有其独特的主要或原始宿主鼠种,这些有关鼠种在世界范围

的地区分布亦明显不同。总体看来,HFRS目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HV广泛分

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78个国家。但其主要自然疫源地分

布在亚欧大陆2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朝鲜、前苏联、日本、土耳其、芬兰、

瑞典、挪威、丹麦、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前南斯

拉夫、瑞士、比利时、法国等。其中以中国、朝鲜、前苏联三个国家发病者居多。

中国HFRS自然疫源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景观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

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地带,但在西部边缘地区海拔可在2,000m以上,主要与当地

存在宿主动物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喜潮湿的生存环境有关。(见表24-3)

表24-3 世界HFRS主要疫源地类型及分布

疫源地类型主要宿主鼠种HV型别主要分布地区

姬鼠型黑线姬鼠汉坦病毒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大林姬鼠汉坦病毒中国的东北林区

黄喉姬鼠多不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前南斯拉夫

家鼠型褐家鼠汉城病毒中国等,世界性分布

大白鼠汉城病毒中国、日本等,世界性分布

林鼠平型欧洲棕背鼠平普马拉病毒芬兰等北欧、东欧一些国家

(宋干1998)

(二)发病疫区分布

世界上已经有32个国家发生HFRS疫情,但主要分布地区基本未变。根据29个国家至1995年的病例报告,亚洲占92.68%,欧洲占7.32%,非洲、美洲

不足0.001%。HFRS主要的两种类型:一种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

远东等地区;另一种分布在北欧的芬兰、瑞典和挪威和东欧等国家。目前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30个发现汉坦病毒或HFRS病例。20世纪30年代,

该病仅发生在我国黑龙江流域,50年代疫区逐步扩大,在兴安岭和秦岭发生流

行性出血热流行。60年代疫区进一步扩大,达到21个省份。20世纪80年代中

期,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南等省份发生家鼠型HFRS暴发,以后疫区迅

速蔓延,目前我国除青海省以外的其他地区均有汉坦病毒流行。HFRS发病主要是以农村为主,城市少于农村。该病的地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严格的地区性、边缘性、局限性及高度的散发性。但家鼠型HFRS地区较广泛,散发中有暴发。

二、时间分布

(一)季节性

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每年周期性地在一定的月份流行并出现高峰,但同时又表现为散发性,全年各月均有散发的病例出现。但HFRS在不同年代、不同疫区类型的流行季节并不完全相同。家鼠型和姬鼠型的HFRS 发病季节有明显差别。家鼠型的HFRS发病高峰季节在春夏之间(3月~6月),姬鼠型的发病高峰季节在秋冬之间(10月~次年1月),二者的混合型疫区的流行季节具有两型HFRS的特点,两型HFRS中占优势一型的季节型表现的较为明显(见图24-1)。由于本病全年不同时期均可有散发病例出现,而我国南北地区气候有明显差别(从寒带到亚热带),在南北不同地区同型HFRS的发病季节分布上亦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前,历年HFRS发病季节全是姬鼠型的秋冬季高峰。1981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暴发家鼠型HFRS流行后,出现80年代我国HFRS扩大流行的高峰,全国HFRS发病季节分布随之发生明显改变;1986年,春夏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季节发病数量/比率基本持平,进入90年代两型季节发病数量/比率仍然基本持平,全国发病季节分布曲线也保持了双峰型特征。HFRS发病的明显季节性决定于其两种主要宿主鼠种的繁殖及活动的明显季节性,及其生活习性的明显不同。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对宿主动物数量、活动及人群经济生活的影响而影响HFRS发病数量,亦会造成HFRS发病季节的波动。

(二)周期性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HFRS也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全国范围平均每8年出现一个HFRS流行高峰,县市级疫区3~5年出现一流行高峰较为常见。周期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主要宿主动物周期性密度变化和种群的数量以及带毒水平有关,和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关,同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随着疫苗的使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其它因素的

变化,HFRS流行的周期性将会发生很大变化。我国HFRS发病和死亡的年度分布。见图24-2。

三、人群分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HFRS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无论新老疫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男女老幼皆可感染本病。姬鼠型和家鼠型HFRS发病的人群分布有明显不同。在姬鼠型疫区,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形成发病人群性别、年龄和职业上的差异。家鼠型HFRS发病的性别、年龄及职业别的差别较小,这是由于不同人群在居民区及其周围与主要宿主褐家鼠接触机会均等。

1. 职业差别从事各种不同职业者均可感染。但发病率以农民高发,约占发病总数的80%;其次为从事野外作业的工人、技术人员,野营的军人,农田守护人、水利工作人员、修筑道路人员、灭鼠人员以及疫区的医务人员和HFRS 实验室工作人员。

2. 年龄分布在姬鼠型和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以16~45岁人群隐性感染率最高,0~6岁及60岁以上较低;但家鼠型疫区,则以36岁以上的隐性感染率高,0~15岁的也有较多的感染。从发病的年龄来看,最小者不足1岁,最大者70多岁,但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别明显,通常以20~50岁青壮年发病率为最高(约占2/3以上),16~60岁年龄段人群占发病总数的90%左右。

3. 性别分布男女两性均可发生本病。大多数地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占2/3左右。人群隐性感染率,姬鼠型和混合型疫区男性高于女性;而家鼠型疫区则女性高于男性。

一般认为年龄、性别上的发病率差异主要是由于暴露和感染的机会不同所致。

四、流行病学分型

由于不同宿主鼠种的生态习性不同,其传播的HFRS的流行表现明显不同,据此可区分为不同的流行型。国外李镐汪根据HFRS暴发场所和宿主动物不同,分为农村型、城市型和实验动物型三个流行型。我国将HFRS分为野鼠型(由黑线姬鼠传播)、家鼠型(由褐家鼠传播)及实验动物型(由大白鼠传播)。野鼠型HFRS的病原为I型病毒,后两型HFRS均为II型病毒。血清学调查证实汉

坦病毒分布呈全球性分布,其中主要是家鼠型病毒。因为家鼠可随车、船等交通

工具进行广泛的传播,说明该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1. 野鼠型此型是我国HFRS的主要流行类型,主要宿主为黑线姬鼠,以

野外为主要感染场所,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罕见。发病高峰在秋冬季。

2. 家鼠型此型于80年代初确定,主要宿主为褐家鼠,感染场所为户内或

居民区周围,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但儿童也占一定比例。发病高峰在春夏间。

除野鼠型和家鼠型疫区之外,我国还存在着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同时携带HFRS病毒的混合型疫区。所谓混合型疫区,只表明两种主要鼠种同时携带

HFRS病毒,并非当地HFRS由两个血清型的病毒引起的,我国安徽、湖北和

东北部分地区均有混合型HFRS疫区。阐明疫区的分型,对实施本病的预防措

施很重要。

3. 实验动物型实验动物型HFRS的宿主动物包括饲养在动物室作为实验

用的鼠类(大白鼠)和从野外带回实验室做实验用的野鼠。所谓实验动物型HFRS

主要指汉城病毒感染实验用的大白鼠而引起实验室人员间的HFRS的暴发。实

验室动物型HFRS一般认为可能是鼠类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但

也有怀疑被鼠咬伤也有可能传播。见表24-4。

表24-4 家鼠型和野鼠型HFRS流行病学特征比较流行特征家鼠型野鼠型

流行强度强度大,扩散快强度小,扩散慢

高峰期春夏间(3~6月)秋冬间

地区分布广泛,散发中有暴发,可随交通工具

远地传播

局限,严格地区性,不向远处扩散

疫源地无明确特征,与卫生条件差有关,城

乡均有分布沿河湖洼地、水网稻田区、近水、多草农业、林业区

主要感染场所户内为主野外为主

性别男女差别较小男多于女(2倍以上)年龄青壮年,儿童占一定比例青壮年为主,儿童罕见主要感染源褐家鼠黑线姬鼠

隐性感染率8~20% 1~4%

病死率1~2% 5~10%

(宋干1996)

五、影响流行的因素

本病的流行过程也受自然因素(如:气温、雨量、温度等)和社会因素(如:社会活动、农林活动、水利建设、矿山开发等)的影响,因自然疫源地不同而不同。例如湖沼洼地、沼泽地型自然疫源地,每逢雨量少、水位低的年份,耕地面积扩大,农田丰收,鼠类繁殖迅速,鼠密度大增。而这期间农事活动繁忙,参加劳动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增多。因此,感染机会增加,易发生本病流行。相反,在雨量多、水位高的年份,湖洼沼泽地受淹,鼠的栖息场所遭到破坏,鼠类迁徙,该地鼠密度降低,感染机会减少。但有时亦可造成鼠类迁徙地区的本病发生和流行,自然因素主要是对宿主动物种群的影响。

人们户外活动造成的暴露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户外留宿、住临时工棚;部队的演习、野营、农垦以及野外修桥、筑路、勘探、水利建设等活动。

野外作业的大批易感人群进入疫源地,起居生活及卫生条件较差,临时工棚内既是居室又是粮食存放的处所,当进入冬季寒潮侵袭气温骤降时,大量鼠类即向棚内流窜,与人接触密切,往往引起本病的严重流行。多雨年份,雨水淹没鼠类集中的丘陵地带,疫水的排泄物污染水体,人与水接触亦可导致本病的暴发。社会因素主要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农村住房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HFRS的发病率会大幅度的降低。

第四节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流行病学监测和预报预测

(一)监测内容

HFRS疫情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和鼠间感染情况监测等。通过监测,为确定HFRS防制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1. 人间疫情监测以县为单位,设专人负责疫情监测和疫情管理,及时掌

握辖区内的疫情数字,每年画出当年的疫情分布地图,按月统计发病数与死亡数,按年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析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对临床可疑病例

作特异性血清学诊断,以确定诊断及核实疫情,并根据确定的误诊和漏诊病例,及时修正疫情报告数字。对需核实诊断的可疑病例,以及新发现疫区,偶发或散在疫区的病例,均应进行个案调查。抽样用分型血凝抑制实验对病人进行感染病毒型别的血清抗体分型,每隔2~3年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对正常人群进行一次血清抗体水平(隐性感染)及HI法分型的监测,以确定当地HFRS病毒的型别及人群的免疫水平。

2. 主要宿主动物感染情况监测以县为单位,逐步查清所属乡(镇)地区居民区及野外的鼠种构成、分布、密度、带病毒率及血清抗体阳性率。对有可能暴发疫情的地区,对该地区主要宿主鼠种的密度和带病毒率进行定点监测。根据需要对其它可能有疫情暴发的地区进行不定期的监测,监测应在两型HFRS高峰前一月内进行。对疫区内的实验动物饲养场的大白鼠、小白鼠和家兔等,应定期(至少一年一次)进行HFRS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监测。一旦发现HFRS病毒感染,应在监督下将全部大白鼠等销毁,饲养房舍内外进行彻底消毒和灭鼠。

疫情监测和预测可为早期制定防制计划及采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监测方法

1. 监测地区的选择应选择不同地理景观(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区。居民区应选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野外应选在河流、水渠、道路两旁、田埂、坟地和场院等可能有鼠类栖息活动的地方;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轮船码头等的货栈仓库亦应监测。

2. 监测时间每年3、4月和9、10月,分别在城镇、农村居民区和野外同时进行监测。

3. 监测对象和数量各个监测点应在居民区和野外各捕获当地优势鼠种100只以上;实验用大白鼠、小白鼠和家兔等,应抽查饲养量的5%。

(1) 居民区放鼠夹方法:每15m2房间放鼠夹一个。诱饵用花生米或油条、油饼(一个地区应选同一种诱饵)。晚上将鼠夹放在鼠类经常出没活动的场所,用粉笔在放夹附近墙上画箭头标志。次日晨取回鼠夹,将捕获鼠放在塑料袋(或白布袋)内,编号,作好记录,并系紧袋口。

(2) 野外放夹(或笼)方法:应选有鼠活动的地方,行距30米以上,夹(或笼)距5米,诱饵应统一,天黑前将夹(或笼)放完,次日晨收回;如捕白天活动的鼠,在同一地点放24小时后再更换放夹(或笼)地点。其间早晚应各检查

一次,并取回捕获鼠类,补充诱饵。

4. 监测指标

鼠种构成按式24-1计算:

鼠种构成(%)=

100⨯捕获总的只数某种鼠只数% 式(24-1)

总密度及每种鼠密度分别按式24-2和式24-3计算:

总鼠密度(%)=100⨯放鼠夹数

捕获鼠总数% 式(24-2) 某种鼠密度(%)=

%100⨯放鼠夹数某种鼠捕获数 式(24-3)

鼠总带病毒率及每种鼠带病毒率分别按式24-4和式24-5计算:

鼠总带病毒率(%)=100⨯各种鼠检测总数

各种阳性鼠总数% 式(24-4) 每种鼠带病毒率(%)=

100⨯每种鼠检测只数每种阳性鼠只数% 式(24-5)

带病毒鼠指数按式24-6计算:可按各种鼠总数及每种鼠计算。

带病毒鼠指数=鼠带病毒率鼠密度⨯ 式(24-6)

二、预防和控制

(一)传染源控制

防鼠和灭鼠仍然是预防和控制HFRS 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控制和预防HFRS 发生,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爱卫会和三级卫生网的作用,争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积极配合。认真搞好环境卫生整治,采取科学方法灭鼠,清除鼠类栖息活动条件,降低鼠密度。坚持灭鼠和防鼠相结合,在搞好环境整治和防鼠的基础上,开展以药物杀灭为主的灭鼠措施。高发病区每年至少要在春秋季各开展一次突击灭鼠。家鼠型、野鼠型疫区均要在其流行高峰到来之前一个月进行灭鼠。家鼠型疫区可重点灭家鼠。野鼠型疫区必须灭野鼠,也要灭家鼠。混合型疫区春季着重灭家鼠,秋冬季着重灭野

鼠。结合灭鼠进行药物灭螨。在HFRS流行严重时,可以通过降低鼠密度来控制疫情。

(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保护措施

1. 野外作业工地的预防措施水利、农业、矿产、国防、桥梁、铁路等大型野外作业工地,进入前应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疫源地监测,必须加强组织和宣传,做好施工及宿营地的灭鼠和防鼠工作。

2. 疫苗接种对高发病区的青壮年(家鼠型疫区不分年龄)及其它疫区与鼠类及野外疫源地接触机会多的职业或工种等,包括有关医疗、护理、检验及防疫人员(高危人群)接种HFRS灭活疫苗。应根据疫区类型选用相应类型的疫苗。疫苗接种应在流行高峰季节开始前一个月内完成。初次免疫一年后宜加强接种一次。疫苗接种应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有禁忌者严禁接种,过期疫苗不能使用。

3. 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灭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进入野外疫源地作业及留宿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感染。

(三)加强疫苗的研制

由于疫苗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性而成为预防HFRS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了20余年的努力工作,我国用3种不同的基质已生产了6种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大量人群的应用,证明这些疫苗安全有效,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北方出现的普马拉型汉坦病毒,现有疫苗对该毒株致病没有保护作用,因此,需要研发新的多价汉坦病毒疫苗。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许多研究工作还需深入进行,有关HV感染新的临床型、HV新血清型和基因型及HV变异株的研究也将深入;HV螨媒及其在疾病传播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HFRS高发疫区流行季节的高危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尚需进一步阐明;多价纯化疫苗研制及现场推广疫苗高效免疫策略研究也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的改善,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普遍接受免疫,HFRS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周宝森)

图24-1 中国三型出血热疫区流行季节特点

(保留5版教材图:page512 图28-1)

2

4

6

8

10

12

14

16

195019541958196219661970197419781982198619901994199

8

图24-2 中国HFRS 发病和死亡的年度分布

(保留5版教材图,部分修改:page513 图28-2)

肾综合征出血热诊疗指南

肾综合征出血热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生,多数地区以11月至次年1月及5-7月为流行高峰期。老幼可患,而以20〜40岁者为多,农民、野外作业人员发病率高。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有五期经过。有的期可以交叉重叠,轻型和非典型病例五期经过不明显,可越期。 1.发热期:以感染中毒症状及毛细血管损害为主要表现。 (1)发热:急性畏寒、发热,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持续3-7天。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3)三红:颜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重者呈酒醉面容。 (4)胃肠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腹泻,可类似于急腹症和急性菌痢。 (5)神经精神症状:重者可有嗜睡、兴奋、烦躁、澹妄。 (6)出血:球结膜、软腭、颊粘膜、咽后壁、腋下、胸背部可见淤点,如呈搔抓样较具特异性,注射部位可见大片淤斑。可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 2.低血压休克期:多发生在病程第4-8天,表现为热退但全身症状反而加重,出血倾向、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加重。可呈一过性低血压直至休克,个别病人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少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5-9天。可由发热期越期发展而来,亦

可与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重叠。尿量<400πι1∕24h为少尿,<50m1∕24h为无尿。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神经精神症状加重,尚有钠水潴留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少数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并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4.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第9〜14天。本期又可分为: (1)移行阶段:为尿量在400〜200OnII的一段时间,症状、体征同少尿期。 (2)多尿早期:为尿量增至200OnII以上的最初几天。此期由于肾功能未能恢复,其体内血BUN和Cr继续升高,故表现与少尿期相似,甚至较少尿期为重,危险性和并发症发生均较大或较多。 (3)多尿后期:随尿量继续增多,氮质血症缓解,中毒症状消退,但易发生脱水、低钠、低钾,可发生继发感染或休克。 5.恢复期:上述症状逐渐消退,食欲增加,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及电解质在正常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逐渐升高,开始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幼稚细胞及胞浆中出现中毒颗粒。第4-6天起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末期和低血压休克期升高。 2.尿常规:第3-4天出现尿蛋白。强调逢尿必查,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对诊断有帮助。尿沉渣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其管型。部分病例尿中可见膜状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2021)要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专家共识》(2021)要点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HFRS呈世界性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病死率较高,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HFRS 的高发地区之一。 一、流行病学与预防 (一)流行病学 HFRS的传染源是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主要为鼠类啮齿动物。携带病毒的鼠尿、粪、唾液等污染环境,可形成尘埃或气溶胶被易感者吸入,这是传播的主要方式;还可通过消化道、接触传播,也可能存在虫媒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二)预防 推荐意见1:接种疫苗是预防HFRS的有效措施。对于疫区16~60岁人群,尤其是户外劳动者和从事汉坦病毒实验研究的人员,宜接种双价灭活疫苗。接种部位和方式为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接种,每次1.0mL,0、14d 各接种1次,1年后应再加强免疫1次。

二、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一)病原学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特征 潜伏期一般为4~45d,多为7~14d。典型病例的病程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病情重者前3期可重叠,轻型病例可缺少低血压休克期或少尿期。 (一)病程及临床表现 1. 发热期:急性起病,体温为38.0~40.0,发热期一般持续4~6d。 2. 低血压休克期:发病第3~7病日,常见于由HTNV引起的HFRS 患者。 3. 少尿期:一般出现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约为2~5d,少数可达2周以上。少尿或无尿为此期最突出的表现。

4. 多尿期:多出现于第9~14病日,大多持续1~2周,少数可长达数月。 5. 恢复期:多数患者病后第3~4周开始恢复,恢复期为1~3个月,少数重症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但很少超过6个月。 (二)特殊人群的疾病特征 1. 儿童HFRS: 2. 老年人HFRS: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中、低热,少数患者无明显发热。 3. 妊娠合并HFRS:妊娠期妇女患HFRS 的病情常较重,容易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流产、死胎、DIC、阴道大出血而死亡。 四、诊断 (一)实验室诊断: (二)影像学诊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HV)引起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 2.我国为HFRS高发国家,病例数占全世界的90%,在病毒性疾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2位,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3.1997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出“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二、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不同型别的HFRS有其相对的固定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90余种。小型啮齿动物为本病毒主要宿主和传染源(鼠类)。我国73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家畜、家禽中猫、犬、兔、牛、羊、猪、鸡均有一定水平的HV感染。 2.传播途径 本病具有多途径研究的特征,可能的传播途径有三类即:动物源性传播、螨媒传播和垂直传播。 a、动物源性传播 皮肤粘膜伤口传播:与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HV 经污染皮肤或粘膜伤口而受到感染。 呼吸道传播:吸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入被宿主动物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b、虫媒传播 革螨:在野鼠间传播、维持疫源地上有重要作用,在鼠传人上作用不大。 柏氏禽刺螨:在鼠传人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 恙螨:可作为Ⅰ型HFRS的传播媒介并兼有储存宿主的作用,维持疫源地上有重要作用。 c、垂直传播 患病孕妇:通过胎盘传给婴儿。 带病毒孕鼠:孕鼠经胎盘传给胎鼠。 螨类:经卵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HV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1。隐性感染与HV型别密切相关,家鼠型隐性感染率在5.17%,姬鼠型1.11%,混合型3.27%。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免疫力,极少发生2次感染。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低,持续时间不及显性感染。 4、流行特征 a、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HV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78个国家和地区。亚洲:HV 分布于中国、前苏联远东、朝鲜、韩国、日本、土耳其、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 我国分布:山东、陕西、湖北、安徽、湖南、黑龙江、江西发病率和绝对病例数较高。到目前除青海、新疆无病例发生,全国各省直辖市均有HFRS病例。包括香港和台湾。 b、流行病学分型 姬鼠型疫区又称野鼠型疫区,汉滩型病毒又称Ⅰ型病毒引起 家鼠型疫区主要宿主是褐家鼠,汉城型病毒又称Ⅱ型病毒引起。 混合型疫区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 c、时间季节分布 HFRS在全国呈周期性流行,一般10年左右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HFRS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野鼠型疫区的发病季节高峰在秋冬之间(从10月~次年1月)

流行病学正文部分-第6版第24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类以“出血热”命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因其病原均为病毒,统称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 VHF)。其中存在伴有因肾脏受损引起的症候群的一类“出血热”,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及沙粒病毒引起的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由于发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HFRS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不利于交流,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该病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HFRS 的病毒则根据原型株的分离地点命名为Hantaan (汉坦)病毒。 在我国从1983年以来将该类疾病一直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民间根据其最早出现的地区还将其称为“孙吴热”、“黑河热”、“虎林热”及“二道岗热”等。1994年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HFRS,但由于本病每年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及严重危害,在目前传染病疫情报告、行政发文及大众媒介的宣传引用上,仍使用“流行性出血热”这一名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分布于全世界30多个国家,疫源地分布于五大洲70多个国家,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受肾综合征出血热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高发疫区发病率在50/10万左右,偶有暴发流行,病死率高达30%。该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疫区类型复杂,是我国最严重的虫媒传染病之一。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制传染病,并开展了相应的调查和防制工作,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主要的传染源、带毒鼠种、疫区分布和流行特征。1984年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出血热监测网络,对HFRS进行了人间疫情监测、宿主动物监测、疫源地和疫区监测及流行趋势监测等工作;并开发、研制了多种灭活疫苗,进行了疫情控制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节病原学 前苏联学者曾进行志愿者试验,证明本病由滤过性病原体引起。日军在侵华期间残无人道地拿战俘和平民做人体试验,证明本病的病原为病毒。20世纪70年代,韩国学者李镐汪首先用病人恢复期血清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在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发现朝鲜出血热抗原,并用接种非疫区黑线姬鼠的方法,首次从黑线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百科名片 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 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目录 疾病名称: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1]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FarEasthemorrhagicfever,hemorrhagic disease,epidemic,Koreanhemorrhagicnephrosonephritis,nephropathiaepidemica,Nidok odisease,Songofever 疾病分类:感染科 疾病描述:冬春季多见,出血热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 中国为重疫区。 疾病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由病毒传染的自然疫源性 疾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至今,流行性出血热还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广大人民群 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不同,曾 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和日本将其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朝鲜称之为“朝鲜出 血热”;苏联称之为“出血性肾炎肾病”;北欧称之为“流行性肾病”等实际上,不同国家 和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无一例外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 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 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尽管病情凶险、危重,但绝大多 数病例,如能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即使是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在救治成 功后,其肾脏损害也可痊愈,而不遗留慢性病变,更绝少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流 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病毒)即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引起的疾病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和韩国被称为朝鲜出血热,在前苏联被称为远东出血热和出血性肾炎,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称为流行性肾病。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病因 1.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2.主要传染源 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家鼠、大白鼠)、鼠(棕背、红背)、田鼠属(主要为东方田鼠)、仓鼠属(主要为黑线仓鼠)和小鼠属(小家鼠,小白鼠)。我国已查出30种以上动物可自然携带本病毒,除啮齿动物外,一些家畜也携带EHFV,包括家猫、家兔、狗、猪等,证明有多宿主性。这些动物多属偶然性携带,只有少数几个鼠种从流行病学证明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至于其他携带本病毒的鼠类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章节练习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 ) A.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B.心肌损害 C.继发严重感染 D.腔道大出血 E.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2、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 ( ) A.无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B.蚊传性出血热 C.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 D.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 E.蜱传性出血热 3、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补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期每日补平衡液1000ml左右,可适当增加。 B.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扩容。 C.少尿期出量加500-700ml。 D.多尿期移行期同少尿期。 E.多尿期早期和后期主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4、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 ( ) A.临床上表现有"三痛""和三红" B.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C.特异性IgM抗体1:20以上 D.尿中可见膜状物 E.临床上有三大主征:发热,出血,充血,肾损害 5、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治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补液 B.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纠正电解质紊乱 D.纠正酸中毒 E.解热镇痛剂(如安乃近) 6、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接触传播。 E.虫媒传播。 7、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消化道出血。 B.脑水肿。 C.心衰肺水肿。。 E.自发性肾破裂。 8、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至今未明。 B.患者均有病毒血症,有病毒直接作用。 C.有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害。 D.有其他免疫反应作用。 E.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不大。 9、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于病程第7天出现心律失常,心率减慢,心电图示 T波高尖呈帐蓬样,QRS波增宽,本例治疗下列哪项是绝对禁忌的: ( ) A.葡萄糖酸钙 B.氯化钾 C.乳酸钠 D.速尿 E.葡萄 糖加胰岛素 10、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 ) A.细菌 B.立克次体 C.病毒 D.螺旋体 E.支原 体 11、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地区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有人群分布特点。 E.流行形式有稻田型和雨水型。 12、肾综合征出血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 ( ) A.尿毒症致凝血功能异常 B.类肝素物质增多 C.血管壁脆性增加及 血小板减少 D.血管因子消耗缺乏 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3、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 ) A.腹膜或血液透析 B.促进利尿 C.无消化道出血时可进行导泻疗法 D.宜高糖.高维生维.高蛋白饮食 E.稳定内环境,输液量=尿量及吐泻量500~700mL 14、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 ) A.家鼠 B.黑线姬鼠 C.棕背鼠 D.田鼠 E.红 背鼠 15、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出现于病程9-14天。 B.有移行期。 C.有多尿早期。 D.有多尿中期。 E.有多尿后期。 16、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五期经过哪项是正确的: ( ) 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综合征出血热 概念考点:三大主症记忆方法:顾名思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症,亦称流行性出血热。 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布尼亚病毒属,RNA病毒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陷阱考点) 主要是携带本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及褐家鼠为主,它们既是宿主动物,又是本病传染源。患者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例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 A.啮齿类 B.猪 C.病毒携带者 D.犬 E.急性期病人 『正确答案』A 2.传播途径核心特点: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①接触传播:病毒经创口侵入人体; ②呼吸道传播 传染源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中的病毒吸附于尘埃上经呼吸道侵入人体; ③消化道传播

摄入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或胃肠黏膜侵入人体; ④螨媒传播:带病毒的'革螨或恙螨通过吸血传播 常考点 易错点 【例题】关于出血热哪项是错误的 A.可以接触传播 B.可以呼吸道传播 C.可以螨媒传播 D.可以垂直传播 E.可经蚊媒传播 『正确答案』E 螨媒记忆:热血满怀 ⑤垂直传播:鼠或人体内的病毒均可经胎盘传给胎鼠或胎儿。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流行季节 在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季节、前者多为家鼠型,后者多为野鼠型。 临床表现知识框架 五期经过 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发,低,少,多,灰 【例题】出血热在少尿期之前是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肾综合症出血热护理常规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点 概念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既往也称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出现三大症状(发热、 充血出血、肾损害)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1]。其病理改变以小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 毛细血管)和肾脏病变最明显。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可见内皮肿胀、变性和坏死,引起各脏器病变[1]。 病原学 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呈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负链单股RNA病毒,我国流行者有I型(汉滩病毒型,姬鼠型),其次为II 型(汉城病毒型,家鼠型)。不耐热、不耐酸,高于37℃或pH<5.0易灭活,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如乙醇和碘酊均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 1.主要为鼠类 ①黑线姬鼠:农村 ②大林姬鼠:东北林区 ③褐家鼠:城市 2.病人仅在病程早期3-5天 内血液和尿液中携带病毒,因 此,病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3.病毒的动物宿主:猫、狗和 家兔等。 主要通过动物传播,人传人 罕见,尚未有人与人之间的 水平传播的报道。可有多种 传播途径包括: 1.接触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呼吸道传播 4.虫媒传播(螨媒传播) 5.垂直传播:母婴传播 1.普遍易感,但多见于青壮 年 2.隐性感染率低 3.感染后终身免疫 1.地区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 有相对固定的疫区,农村多,常 见村庄或城镇边缘地带,尤其见 于野外作业者(如看渔塘、看田、 看鸭等)。 2.季节性:野鼠型多在秋冬季, 家鼠型则在春夏之间 检查方法 1.血常规: WBC↑,淋巴细胞↑,出现异型淋巴细胞,PLT↓,红细胞及Hb均↑(血液浓缩) 2.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尿中膜状物(凝血块、蛋质及坏死脱落上皮细胞)。 3.生化检查:BUN、Cr ↑,低血压期pH↓ 4.凝血系统检测:DIC:血小板↓;PT延长;Fbg↓,三项中二项阳性时 5.特异性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IgM 1:20阳性,IgG 1:40阳性,相隔1周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及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呈世界性流行,我国疫情严重,全国除青海外均有疫情发生。 一、病原学 本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 病毒,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其基因组包括L、M、S 3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衣壳蛋白。 由于抗原结构的不同,汉坦病毒至少有20个以上血清型。不同鼠类携带不同血清型,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也不一致。其中能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有:Ⅰ型汉滩病毒(Hantavirus,HTNV,野鼠型、较重)、Ⅱ型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家鼠型、次之)、Ⅲ型普马拿病毒(Puumala virus,PUUV,芬兰棕背鼪、轻型)、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DOBV,类似Ⅰ型)。 汉坦病毒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和不耐酸,高于37℃及PH 5.0以下易被灭活,56℃30分钟或100℃1分钟可被灭活。对紫外线、乙醇和碘酒等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各疫区HFRS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他动物包括猫、犬、猪和兔。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 1.接触感染: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可导致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的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等形成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3.消化道感染: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传染。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经胎盘传染给胎儿。 5.虫媒传播:从恙螨等虫媒分离到汉坦病毒,但传播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三)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我国疫情最重,经病原学或血清学证实31个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告,近年来伴随家鼠型的出现,疫区也迅速蔓延,并向在大、中城市、沿海港口扩散已成为一个严重而急待解决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PF)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属于自然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特征,典型病人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我国1984-2000年发病近100万,死亡2万。 一、病原学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负链单股RNA病毒;圆形或卵圆形;双层包膜;抵抗力弱。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有2 0个以上的血清型;我国以Ⅰ型、Ⅱ型为主。 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黑线姬鼠 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郝家鼠 Ⅰ型病毒感染者病情重于Ⅱ型感染者,可能与病毒毒力较强有关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黑线姬鼠是亚洲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规范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规范 一、定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 二、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 (2)发病前2个月内与鼠类或其排泄物(粪、尿)、分泌物等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发热,可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充血、渗出和出血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如面潮红、颈潮红和胸部潮红(三红),酒醉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三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重者可有腔道出血。 (3)低血压休克。 (4)肾脏损害:尿蛋白、镜下或肉眼血尿,尿中膜状物,少尿或多尿。 (5)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

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3.实验室检测 (1)血常规 发热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小板减少,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液浓缩(低血压休克期)或血液稀释(少尿期)。 (2)尿常规:尿蛋白阳性.可出现镜下血尿、管型尿。可有肉眼血尿和尿中膜状物;尿沉渣中可发现巨大的融合细胞。 (3)血生化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5)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敌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增高。 (6)从患者标本中检出汉坦病毒DNA。 (7)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汉坦病毒。 4、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中至少一项加上发热、充血出血两大主征至少一项,且不支持其他发热性疾病诊断者。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伤、典型五期经过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异常中至少一项者。 (3)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同时找到

5.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历年考点串讲 肾综合征出血热 历年必考.考查重点为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应熟练掌握.考试的细节有: 1.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主要为汉坦病毒。 2.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最主要的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 3.典型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一般为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加重。 4.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人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最致命的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是高钾、低血钠、酸中毒。 6.患者有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 7.毛细血管损害,颜面、颈、胸部潮红(三红)。 8.肾综合征出血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水肿。 9.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治疗原则: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 10.典型病例:中年男性,农民。4d前出现高热、头痛、腰痛、呕吐、腹泻,连续发热4d,鼻出血1次。用对乙酰氨基酚后退热,但出现头晕、尿少、排尿痛。血白细胞18×10/L,中性粒细胞0.60,形态不规则,单核细胞0.12,淋巴细胞0.23,血小板50×10/L,尿中有膜状物,该病应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二、考点笔记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记忆口诀: 农民工人条件差,黑线姬鼠到处爬; 流行发热尿蛋白,三痛三红很厉害, 汉坦病毒找到家;三早一就搞定它。 考点: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1.汉坦病毒:单链RNA病毒。 2.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3.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5种传播途径。 4.易感性。

考点:临床表现 (一)发热期 1.发热:弛张热 2.全身中毒症状:三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 3.毛细血管损害: ①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重者呈酒醉貌。 ②眼结膜、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咽部充血。 ③腋下和胸背部皮肤出血,常呈搔抓样或条索状。 (二)低血压休克期 多数病人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 (三)少尿期。 (四)多尿期。 (五)恢复期。 考点:诊断 1.临床特征性症状。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尿检:蛋白尿(+++~++++)、管型尿。 (3)血生化:BUN、Cr、血钾等。 (4)凝血功能检查。 (5)免疫学检查 ②特异性抗原检测:早期血清、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尿沉渣细胞均可检出汉坦病毒抗原。 考点:治疗 本病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某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病时间与鼠密度分布特点答案

某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地区、发病时间与鼠密度分布特点 答案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本病常见于农民,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地区: 本病疫区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欧部分国家,疫源地则遍及世界五大洲70余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严重的国家,HFRs发病人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年发病人数波动在4万至6万这一较高水平,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 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传染源啮齿类动物包括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狗、猫、猪,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带毒的鼠排泄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传播,HFRS具有季性和周期性。 鼠密度分布特点: 黑线姬鼠:11~1月、大林姬鼠:7~9月、褐家鼠:3~5月。每隔数年周期性发作一次。 发病时间:

姬鼠传播者11月至1月为发病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月至5月为发病高峰。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7~14天,发病前两个月内进入疫区并且与鼠类或者其他宿主动物接触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此病 防鼠灭鼠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在流行区预防接种也会使发病率大大下降。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表现复杂,临床类型多样,典型病例呈五期临床经过,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渗出、出血、肾损伤。易和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肾衰竭等多种疾病相混淆。 病死率与诊断、治疗迟早密切相关,故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病史采集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疾病流行季节(黑线姬鼠:11~1月、大林姬鼠:7~9月、褐家鼠:3~5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特别是职业特征,着重询问患者当地有无该传染病流行,是否接种过出血热疫苗及接种时间。病前是否有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 临床特征关键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三种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程的五期经过。前者包括发热及伴随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类似感冒,这些症状于热退后反而加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征;尿量情况及他院诊治情况对该病诊断也有帮助;在体格检查中,血压的测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 ,HFRS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 SPA 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 IgM 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效价递增 4 倍以上,

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 1000 ~2000ml静脉滴注。疗程3 ~4 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 100 ~200mg 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 1 次。也可用地塞米松等。疗程 3 ~4 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应。早期应用,可减少抗体产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试题及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24题) 1.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D﹞? A.腔道大出血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心肌损害 D.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 2.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期血象变化情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B﹞? A.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B.白细胞总数增高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红细胞数减少 3.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 A.早期低血压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ARDS D.肾脏自发性破裂 4.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B.是由一种RNA病毒引起的 C.都是具典型的五期经过 D.具季节性和周期性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D﹞? A.立克次体 B.支原体

D.病毒 6. 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描述正确的是﹝B﹞? A.临床上都有五期经过 B.血小板常减少 C.热退后症状减轻 D.外周血白细胞常减少 7.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理损害最明显的脏器是﹝D﹞? A.肝脏 B.肺 C.心脏 D.肾脏 8.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的五期经过顺序正确的是﹝B﹞? A.发热期、出血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 B.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C.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恢复期 D.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少尿期和恢复期 9.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治疗,下列哪项是不适宜的﹝A﹞? A.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纠正酸中毒 D.解热镇痛剂 10. 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D﹞? A.出血性皮疹 B.眼眶痛

传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 广泛流行于亚、欧洲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病原学】★☆★☆ (1)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 (2)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 ) (3)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 (4)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 其中前三种可以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吸入带病毒鼠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 (2)消化道传播:被鼠偷吃及其活动污染的未经消毒的剩菜剩饭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4)虫媒传播:恙螨、柏次禽刺螨 (5)垂直传播:鼠类经胎盘、螨类经卵传播,孕妇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病理生理】: 1. 休克: ⑴原发性休克(病程早期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 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血容量减少; ②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促进DIC发生,血液循环淤滞,血流受阻,有效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③心肌损伤。 ⑵继发性休克(少尿期后): ①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②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 ③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有效血容量不足。 2. 出血: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3. 急性肾衰竭: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机制】★☆★☆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肾血流障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考察形式:1.出血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特点2.出血热的发热期临床表现3.出血热毛细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4.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哪五期,简

肾综合征出血热题库及答案

肾综合征出血热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试举例说明)1.汉坦病毒Hantavirus 汉坦病毒,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病毒,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 外膜上有纤突。 其基因RNA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片段,即L、M 和S。其中S基因编码核衣壳蛋白,M基因编码膜蛋白,L基因编码聚合酶。根据血清学检查,可分为11型,其中引起人类HFRS者为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 二、填空题.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典型临床有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其中第一期的“三大症状”指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 1.流行性出血热基因RNA可分大、中、小三个片段,S基因编码核蛋白, M基因编码膜蛋白,L基因编码RNA聚合酶。 2.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临床表现中“三红”体征指的是颜面潮红、颈红、 和胸红。 3.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以及就近治疗。 4.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DIC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

始血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随着病情发展继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发给、脉搏细弱甚至触不到,尿量减少。并可因脑供血不全而出现谙妄、烦躁甚至神志不清。 (3)少尿期此期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可有严重的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为表浅静脉充盈,血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洪大,血液稀释的表现等,可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等。 (4)多尿期多于病程第9〜14d,少尿期末,尿量逐渐增多,持续8〜12d (个别达数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移行期,多尿早期和多尿后期。 (5)恢复期多数病人在病后3〜4周开始恢复,尿量逐渐减少并接近正常,每日尿量2000mL左右。食欲增强,甚至出现食欲亢进; 体力也逐渐恢复,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部分重症病例的恢复期可长达半年以上。 4.试述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的典型临床表现。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症状: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症状,肾损害症状。 发热:常在39-40 0 C之间,热程多数3-7天,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多数出现胃肠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或腹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