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三上《认识气温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三上《认识气温计》

2.认识气温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气温计。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控制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部分有2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每四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记录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提问:太阳对我们地球而言,有什么作用?(预设:太阳可以放出热量。)

2.交流: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那么大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

3.交流:地球上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吗?提问: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预设:气温计。)

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5.在《水》单元我们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那么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如何读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计。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预设20分钟)

(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支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两人一小组分发气温计,明确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提问: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2.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的第一个活动,小组讨论并进行记录。邀请一小组同学上讲台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气温计的结构。请其他小组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完成活动1。

3.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根据讨论结果改进活动手册第9页活动1的记录。

(特别强调: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呢?要怎么读呢?

2.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今天的气温。说说读数的方法。

3.交流: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气温计在读数时有什么方法呢?PPT出示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零刻度,读数起;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5.PPT出示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

6.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50C、420C、00C 、-50C、-420C。另一位同学帮忙检查是否表示正确,而后再交换任务,用气温计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温度。

7.出示活动手册,完成第9页活动记录2。

三、研讨:交流与发现问题(预设5分钟)

1.学生反馈交流: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2.运用气温计测量温度对我们描述天气有什么帮助?

四、拓展:观察其他温度计,比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预设12分钟)

1.提问:水温计、气温计都属于温度计,温度计还有哪些类型呢?PPT出示: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2.PPT出示三幅图: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提问: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小组讨论,请2-3位同学说说他们的发现。

4.小结: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匹配。

5.作业:老师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悬挂了一个气温计,明天请每组组长记录一下五个时间点的温度,填在记录单上。

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记录表

日期:____ 地点:______ 小组:____

中午(12:00)

第六节课后(14:00)

傍晚(16:00)

【板书设计】

2.认识气温计

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0C)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气温计的结构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边讨论边填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小结后进行必要的修改。

2.气温计读数的填写需要在教师对气温计读数技巧进行讲解,学生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活动之后进行,作为书面诊断。

【作业设计】

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在图中标出气温计对应的结构。

3.分别写出以下四个气温计的读数。

()()()()

4.测量降水量

【教材简析】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元素。学生从小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种使用感觉器官来判断降水多少的方法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出雨量器这一工具。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为了激发学生观测降水的兴趣,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本课让学生亲自制作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此来测量、记录降水量。

聚焦板块,介绍大气中的水循环规律,了解降水的形式。

探索板块,主要是提出如何判定降水标准,然后自制简易的雨量器,并模拟降水,测定降水量,再通过自制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科学家测得的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简易雨量器的改进之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概念。

通过研讨活动,判断雨量器中的冰或雪是否也是降水量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下雪、下冰雹等也是降水,从而完善“降水”的概念。

拓展板块,布置了连续 10 天测量与记录降水量的任务,并要求用柱状图对降水量进行分析。此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长时间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对大气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时间的观察与连续性的记录基础之上。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内没有降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

【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知道下雨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但较难理解下雪、下冰雹也是降水。制作简易的雨量器,看似比较简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理解能力,雨量器的制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测量降水量不准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降水量的测量会更精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易雨量器,学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课后长期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雨量器实物。

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PPT]

1.出示水循环的图片。

提问:你们能看懂这幅图吗?(预设:水通过阳光照射后蒸发到空气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变成雨降落到地面。)

提问:云除了会变成雨之外,还会变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预设:云还会变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

2.出示雨、雪、冰雹的图片。

提问:这里三幅图,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预设:雨是降水的形式。)

提问:那么雪和冰雹呢?(预设:也算是降水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从空中降落到地面。)

3.提问:你们如何判定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预设:雪和冰雹从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会变成水。)

4.引出降水量工具。

提问:如果哪天降雨了,我们如何知道这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测量呢?

5.揭示课题:测量降水量(板书)

二、探索:确定标准,制作和使用雨量器(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带(胶带)、喷壶、水槽、学生活动手册]

1.确定标准。出示书本第47页图片。

提问:我们会把有时候的雨称为毛毛雨,我们也会把有些时候的雨称为倾盆大雨。为什么?(预设:因为雨的大小不一样。)

提问:我们感觉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准判断雨的大小呢?(预设:用一个标准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来,再来测量。)

在气象站中,这种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出示书本第48页图片,再出示制作过程图。

提示: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简易雨量器,仔细阅读这些过程图。(建议:首先明确三个要求,容器必须是直筒,单位是毫米,刻度条要从底部贴起。而后出示过程步骤。)

过程: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画一条垂直直线;

③沿着直线用透明的刻度条从底部贴起,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学生活动,活动时间大约5分钟。

3.练习使用雨量器。

模拟下雨,测这场雨的降水量。出示喷壶,视频播放使用喷壶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读数的方法。

提问: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喷壶和读数了吗?(预设:喷壶嘴与杯口保持大约5-10厘米距离均匀降雨。)

学生活动,重复模拟降水三次,记录活动手册。(建议:活动时间大约15分钟。)

4.提问:自制模拟降水量与气象学家降水量等级标准进行比较,为什么不一

样?(预设:气象学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级标准是24小时的降水量。)

三、研讨:改进雨量器,测量雪的降水量(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改进制作。

提问: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预设: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条要贴直,“0”刻度对准杯子内底部。)

2.改进模拟降水。

提问:模拟降雨,测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预设:降水时喷壶嘴要远一点,要用花洒降水,降雨均匀,读数单位毫米不能忘记,不要把毫米记成毫升。)

3.出示雨量器中是冰雹的图片。

提问:天空中降冰雹了,这种降水形式怎么测量?(预设:先让这些冰雹全部融化成水,再来读数。)

四、拓展:连续十天测量降水量(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自制雨量器]

1.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对照“降水量等级标准”确定降水等级。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水数据。

2.注意事项:

①雨量器摆放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②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

③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④如果当地 10 天内没有降雨,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降水情况。

【板书设计】

6.测量降水量

降水形式:制作:模拟降水:

雨直筒透明放平

雪毫米平视

冰雹“0”刻度对齐毫米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课堂上填写用简易雨量器测量三次模拟降水的量。

2.课外利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连续测量十天的降水量并记录在表中。

3.把测得的10天降水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要求老师在下一次上课前做指导)

【作业设计】

1.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

A.厘米

B.毫米

C.毫升

2.选取制作雨量器的容器要求是()。

A.直筒透明

B.上宽下窄

C.不规则透明

3.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对齐。

A.杯子外底部

B.杯子内底部

C.杯子顶部

6.观察云

【教材简析】

《观察云》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

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从第1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学生活动记录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 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

2. 提问: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云是怎么形成的?(预设: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 提问:怎么观测云呢?揭示课题:观察云(板书)

二、探索:(云的分类和云量,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

1. 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建议: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3. 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 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 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

6. 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几种天空,让学生试着判断它的云量。

7. 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8. 室外观测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 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

2. 小组讨论:今天云量如何?属于哪种天气?

3. 提问: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板书设计】

6.观察云

云的分类云量

积云层云卷云晴天多云阴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有两处需要记录:一是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这是什么云。二是观测今天的云量并记录。第一个记录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作业设计】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A.晴天 B.阴天 C.多云

3.下列图形表示阴天的是()。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第二课《认识气温计》共两套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doc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对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能说出气温计的基本构造。2.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是"°C”,读作"摄氏度”,并会读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特别是零下温度的读数。 【科学态度目标】: L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对工具要爱护。 2.培养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探究各种各样温度计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体会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感悟气温的测量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 确读数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五、说教法和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 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天气 第2课时认识气温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对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每四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记录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 提问:太阳对我们地球而言,有什么作用?(预设:太阳可以放出热量。) 2.交流: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那么大气的冷热程度我们叫什么呢?(预设:气温。) 3.交流:地球上的气温都是一样的吗?提问: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预设:气温计。) 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5.在《水》单元我们学习过温度计的使用,那么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如何

读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计。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二、探索:气温计的结构认识和读数 (一)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支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两人一小组分发气温计,明确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提问: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有哪些结构? 2.出示活动手册第9页的第一个活动,小组讨论并进行记录。邀请一小组同学上讲台用手指一指,说一说气温计的结构。请其他小组补充不足之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完成活动1。 3.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根据讨论结果改进活动手册第9页活动1的记录。 (特别强调: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 (二)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思考: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计的结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呢?要怎么读呢? 2.请一位同学上来读一读今天的气温。说说读数的方法。 3.交流: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4.气温计在读数时有什么方法呢?PPT出示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零刻度,读数起; 向上数,摄氏几; 向下数,零下几。 5.PPT出示三幅气温计的示数图(零上温度一幅、零摄氏度一幅、零下温度一幅),让学生分别表示读作、写作,并在本子上写一写,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 6.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50C、420C、00C 、-50C、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气温计》|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认识气温计》| 教科版 在《天气》单元的第2课《认识气温计》中,我们将重点研究气温计的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在了解天气要素的基础上,这节课将聚焦于气温这一要素的研究。我们将通过三个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气温计的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 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观察气温计的不同部分,如液泡、液柱、刻度和测量单位等,学生将了解气温计的构造和常用单位“摄氏度”(℃)的读法。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读数。通过使用模型,学生可以练不同数值的读取,为实际使用气温计打下基础。 第三个活动是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学生将了解温度计除了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并了解不同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好地认识气温计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研究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通过多次反复练,学生将掌握正确的读数方法,为实际使用气温计打下基础。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读取零下温度的数据,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将了解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掌握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将利用气温计模型练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将养成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将了解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四)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个小组一支气温计、一个气温计读数练模型。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气温测量工具的关注。首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然后出示两杯温水,让几位学生用手指测试后,说说冷热情况,引出冷热不同,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要准确测量气温就要使用气温计。 2.认识气温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认识气温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第2课《认识气温计》,主要介绍气温计的使用和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气温计的作用、结构和使用方法,培养他们对气温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气温计的作用和结构。 b. 掌握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a.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气温的能力。 b.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气温计的作用、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气温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进行探索和发现。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a. 引入气温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气温的了解和经验。 -例如,问学生们在不同季节会感觉到不同的气温,夏天会热一些,冬天会冷一些。 b. 引入气温计的概念,让学生猜测气温计的作用。 -例如,问学生们知道如何测量室内或室外的温度吗? 第二环节:呈现新知 a. 展示气温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气温计的结构和原理。 -例如,展示一张气温计的图片,并指出它由玻璃管、水银和刻度组成。

b. 通过简单的示范,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例如,拿出一个气温计,将它放在手心中,观察水银的位置,解释水银上升表示温度升高。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支气温计。 b.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气温,并记录下来。 -例如,让学生测量教室里的气温,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c.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位置的气温是否一样,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气温测量,比较室内窗户旁和教室中央的气温差异。 d. 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位置进行气温测量,并记录下来。 -例如,让学生选择教室内的其他角落进行气温测量,并记录下来。 第四环节:讨论总结 a. 引导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比较不同位置的气温差异。 -例如,让学生报告他们测量到的气温,并让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和讨论。 b.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计的作用和重要性。 -例如,问学生们为什么需要气温计,它对我们的生

小学三年级科学三上《认识气温计》

2.生疏气温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其次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生疏;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争论与生疏。 聚焦局部,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究局部,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生疏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看, 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局部组成, 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留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 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把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 用气温计。 其次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把握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屡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看其他温度计。通过观看活动让学生生疏到,除气温计外, 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 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局部内容只是简洁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局部有 2 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遇到的读数困难和不标准做法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其次个问题,让学生生疏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状况更加精准,沟通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觉察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局部主要争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主要观看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构造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 三上《天气》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认识气 温计》教学设计 认识气温计》是《天气》单元的第2课,主要讲解气温计的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在第1课了解了天气的几个常见要素的基础上,本课聚焦于气温这一要素。为了引发学生对气温测量工具的关注,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用手测试温水的冷热情况,引出准确测量气温需要使用气温计这一工具。在探索部分,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的构造,了解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组成,以及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读数,让学生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第三个活动是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温度计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以及在测量不同的对象时可以选用不同的温度计。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大都接触过气温计,但对气温计的构造不太清楚。读取气温计上的数据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的。为了解决实测过程中因液柱升降变化造成的读数难的问题,利用气温计模

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不同数值的读取。每位学生多次反复练,才能学会正确读数,为实际使用气温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科学探究目标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科学态度目标是养成运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兴趣。此外,本课还有一个社会与环境目标,即让学生知道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教学难点是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五、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个小组一支气温计和一个气温计读数练模型。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六、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认识气温计 引言: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是为了帮助小学生们认识气温计,并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本教案将通过生动的示范实验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气温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气温计的作用和种类。 2. 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3. 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二、学习内容: 1. 气温计的作用和种类。 2.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3. 温度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三、学习活动: 1. 导入新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时间的天气变化,引发他们对气温的好奇和思考。 2. 气温计的作用和种类: a.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气温计的认识,引导他们思考气温计的作用和种类。

b.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发一台气温计和一份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气温计,并记录下他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c.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观察和比较的结果,并进行简要的讨论和总结。 3.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a. 通过示范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包括摆放位置、读数方法等。 b. 学生操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互相观测和记录温度,并彼此核对结果,帮助他们熟悉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c. 操练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环境或物体的温度,练习使用气温计的方法。 4. 温度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a. 温度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示,向学生解释温度的概念,并引导他们理解温度与物体分子运动速度的关系。 b. 温度的单位: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温度单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 c. 温度的测量方法:指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温度测量方法,如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用纸张温度计测量湿度等。 5. 总结与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三上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

三上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2. 难点:让学生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并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气温,以及气温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 新课教学: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气温计的构造和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随后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记录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并进

行分析。 4. 归纳小结: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气温计的构造和原理。 2. 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加深对气温变化规律的理解。 3.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实验操作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记录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并进行分析。 2. 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记录一周内的气温变化,并进行分析。 3.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 气温计实物展示。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 3. 教学PPT课件。

七、结论 本节课通过对气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气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温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活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取得一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与监督。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认识气温计 引言:气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气象要素,它关系到我们的着装、出行、居住环境等方方面面。因此,了解和认识气温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气温计就是用来测量和显示气温的仪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气温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读取气温计上的数据。 一、认识气温计 1.1 了解气温计的种类 气温计是根据物质的热膨胀原理来进行测量的。根据不同的物质和工作原理, 气温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 气压式气温计:利用气体的热膨胀原理,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气 温变化。 2. 比例式气温计:利用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热膨胀原理,通过测量物质的长度、体积或电阻等物理量的变化来确定气温变化。 3. 电子气温计:利用了半导体材料的性质,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或电压来确定 气温变化。 1.2 探索气温计的工作原理 气温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物质的热膨胀性质。当物体受热时,其分子内的 振动速度增加,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导致物体的体积或长度增大;而当物体被冷却时,分子内的振动速度减慢,分子之间的间距缩小,导致物体的体积或长度缩小。通过测量这种变化,我们就可以确定气温的高低。 二、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2.1 使用气压式气温计 气压式气温计主要包括水银气温计和酒精气温计。它们是通过测量气体体积的 变化来确定气温的。 使用水银气温计时,我们需要将气温计放置在一个垂直且固定的位置上,并将 其注满水银。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水银柱在气温的变化下上升或下降,通过读取水银柱上刻度的位置,就可以得知当前的气温。 使用酒精气温计时,操作和使用水银气温计类似,只是替换了测量液体为酒精。 2.2 使用比例式气温计 比例式气温计主要包括普通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它们是通过测量物质长度、 体积或电阻等物理量的变化来确定气温的。 使用普通温度计时,我们需要将温度计放置在所要测量的物体(例如水)中, 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即可得知当前的气温。 使用电子温度计时,我们只需将其开关打开,等待片刻后,温度计上将显示出 当前的气温。 三、正确读取气温计上的数据 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气温计,正确读取并记录气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 读取气温计上数据的注意事项: 1. 需要保持气温计垂直并放置稳定,以减小误差。 2. 注意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线,确保读取的位置准确。 3. 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到温度计上,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 读取气温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例如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的换算。

三年级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知道气温计的读数表示气温情况 3.培养学生对气温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气温计的仪器,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对气温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气温计读数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进行实际观察和记录 教学准备: 气温计、温度计、教学实验材料 图片、视频或其他辅助教具 计时器、代表不同温度的小纸条或符号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知识(约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或者带来一个气温计等方式引入本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对气温的思考:

1.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冷天和热天?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今天是冷还是热的呢? 2.我们平常是怎样了解气温的呢? 3.有没有听说过气温计这个仪器?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Step 2:认识气温计(约1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气温计,并解释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结构和原理。 Step 3:实际操作(约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气温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温度的测量,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气温计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设置几个实验环节,例如: 1.观察室内的温度。 2.观察室外的温度。 3.观察早晚的温度变化。 4.观察不同降雨量下温度的变化等。 Step 4:总结归纳(约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 1.气温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气温计的读数表示什么意思。 3.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Step 5:拓展练习(约15分钟)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1.小明和小明的朋友观察到两个气温计所示的温度不同,他们怎么办? 2.玩具店门口立着一块大气温计,小明每天从学校回家路过,他会看 一下温度,可以知道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气温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气 温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观察和记录气温。同时,培养了学生对 气温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2《认识气温计》教案教科版

认识气温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气温计。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控制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部分有2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2022版 科学三年级上册 天气32认识气温计

2.认识气温计 【教材简析】 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气温计,为下一节课《测量气温》打下基础。通过“认识气温计”“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两个探索活动,学生掌握了气温计的基本结构以及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探索活动三“观察其他温度计”,要求学生对其他类型的温度计有基本了解。通过认识和使用气温计,学生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准确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没有通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而气温计就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学习与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的正确读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气温计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四个基本结构;知道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科学思维:比较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区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实践:在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的过程中,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 态度责任:在使用气温计的过程中,对利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感兴趣,感受到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 难点: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零下气温的正确读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气温计、气温计读数模型、体温计、水温计、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L提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大气的冷热程度叫什么呢? (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大气的冷热程度叫气温。气温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2 .过渡:气温靠我们的感受是不准确的。用什么工具测量气温比较好呢? 3 .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板书) 二、探索:认识气温计(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准备1支气温计和1个气温计读数模型、作业本 1 .认识气温计的结构 (1)分发气温计。 (2)小组仔细观察气温计,说说由哪些部分组成。完成作业本活动记录。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和液泡几部分组成。 (5)拓展:气温计上是不是有两个单位?(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C。世界上少数国家用华氏度,符号。F。)观察气温计的刻度,刻度上有数字、长线和短线,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6)重点讨论:这个气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气温是多少?这个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气温计上的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一大格、一小格的含义。 【设计意图】对气温计上的两个温度单位进行适当的讲解,以及对气温计上一大格、一小刻度所表达意思的讨论,能让学生对温度计认识更全面、到位。 2 .利用气温计模型读数 (1)读数练习:你能正确读出下面的几个气温吗?读作什么?写作什么? 学生完成书写后交流:38℃, O0C, -5℃ (2)概括气温计的读数秘诀:零刻度,读数起步;向上数,几摄氏度;向下数,零下几度。 (3)分发气温计读数模型,学生采用“你说我拉”和“我拉你读”的方 法,同桌互相进行练习。

《认识气温计》精品教案

《认识气温计》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上《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本节课转入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聚焦问题: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与水温计一样,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元有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并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而在这一单元,则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气温计。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读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特别是零下的读数。利用气温计模型,这解决了实测过程中液柱升降变化难控制的问题,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练习不同数值的读数。 第三个活动是观察其他温度计。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气温计外,还有水温计、体温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很多不同类型的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这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研讨部分有2个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的困难,重点在于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从而归纳出气温计正确的读数方法和记录方法。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让我们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交流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部分主要讨论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功能相匹配。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3.2《认识体温计》教学设计

总结课堂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 专用工具,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 示。能用气温计模型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 法以及注意事项。了解了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 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板书设计 板书认识气温计 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气温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测量单位等部分 组成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使用气温计注意事项 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对温度计的观察及动手体验,能够很 快的知道温度计应该怎样读数,如果液柱上升,那 么温度是升高,液柱下降那么温度是变低的。但是 有部分同学依然不是特别能理解对于温度计的读 数和写数,对于这一个单元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 需要在后面的实践中多锻炼。另实验课上学生在观 察温度计的时候不能很好的管好自己,容易把注意 力从讲解中跳跃到玩耍材料上去,需要多次提醒。 所以需要在后期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并且以合理的 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习题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布置 培养动手查阅、 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小技巧---------------

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 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3、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2认识气温计(教案)三年级上册 科学教科版 认识气温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气温计的作用和原理; 2. 学会使用气温计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气温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气温计(一人一支); 2. 温度表; 3. 图片或实物展示气温计; 4. 天气预报的温度信息。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气温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的作用。 2. 提出问题(5分钟) - 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它叫什么? -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 你有没有看你家里或学校里有人在用这个东西? - 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 3. 教学重点(10分钟) 介绍气温计的作用和原理: - 气温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它可以告诉我们室内或室外的温度; - 气温计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液体的膨胀和收缩来判断温度。 4. 操作演示(15分钟) 示范如何使用气温计进行室内温度的测量: - 先将气温计摇晃几次,使液体回到最低点; - 将气温计悬空放置,水银液体会上升到某个位置,这个位置所对应的数字就是当前的温度; - 读数后,可以把液体再次摇晃回到最低点,准备下一次测量。 5. 实践操作(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人分发一支气温计,进行实际操作: - 在教室里选择一个地方放置气温计,等待数分钟后,观察液体上升到的位置,记录对应的温度; - 出示温度表,让学生将测得的温度进行记录,了解室内的温度。 6. 实地观察(15分钟) 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 - 学生将气温计带到室外,选取一个合适的地方摆放;

- 观察液体上升到的位置,记录对应的温度; - 回到教室后,将测得的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温度的变化。 7. 温度记录(15分钟) 学生每天可以利用气温计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 每天早晨、下午和晚上各测量一次室内温度; - 每天早晨和下午各测量一次室外温度; - 将测量到的温度记录在温度表上,形成一份温度记录表。 8. 温度比较(10分钟) 教师让学生观察温度记录表,比较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地点的温度变化: - 有没有发现哪个时段温度最高、最低? - 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 温度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9.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使用气温计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 四、拓展活动: 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温度记录表,绘制室内和室外温度变化的折线图; 2. 邀请学生和家人一起讨论温度变化的原因,比如季节、天气等。 五、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认识气温计教案

《认识气温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2.了解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3.观察和研究气温计的主要构造。 4.掌握气温计的读数方法,并把读数与更热、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5.了解其它温度计,并研究它们的不同。 【教学重点】 1.了解温度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观察和研究气温计的主要构造。 3.了解其它温度计,并研究它们的不同。 【教学难点】 掌握气温计的读数方法,并把读数与更热、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分好小组, 指定好组长) 多媒体课件,气温计以及气温计读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课件ppt4——ppt7〕 1、老师:通过预习书本内容,我们知道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有人穿羽绒服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局部人穿短袖;在家里面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妈妈觉得天气冷,一直让我们加穿衣服,我们却不觉得冷。这样看来,天气是冷还是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呢? 学生思考、并答复 老师:刚刚听到很多同学说,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使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气温吗?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右下角“资料〞处的内容,并告诉老师答案。

学生:温度计不能测量气温,我们需要使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 老师:同学们答复得真好。我们将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局部内容:认识气温计。 板书:认识气温计 二、认识气温计〔出示课件ppt8——ppt9〕 板书:认识气温计。 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气温计模型图,并告诉老师,气温计由哪几局部组成?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答复。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如同学们所说的,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局部组成。其中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小结: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局部组成;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板书: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局部组成;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三、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出示课件ppt10——ppt16〕 1、老师:同学们现在都已经认识了新的朋友——气温计。接下来,我们看看气温计是怎么样读数的? 老师:请同学们抬起头,和老师一起观察气温计模型的刻度,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气温计上标出的数值是0、10、20、30、40、50,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10个相等的小格。 老师:同学们答复得真好,是的,气温计上标出的数值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10个相等的小格,意味着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 2、老师:气温计的读数,和同学们数学课上数轴的读数原理是一样的。以0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如7摄氏度写作7℃;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写作﹣5℃。最后,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气温计读数的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气温计》教案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学习气温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气温的意义,了解气温的计量单位。 1.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1.3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气温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理解气温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2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温度的观测和计算;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3.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3.1 教学内容 •气温计的定义、原理和分类; •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 •如何进行温度观测和计算; •气温计的应用场景。

3.2 时间安排 课时内容 第一课气温计的定义及原理 第二课气温计的分类与使用 第三课温度计量单位 第四课小组活动及课堂分享 第五课总结反思 4. 教学方法 本教学采用“导入引导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 情境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4.1 导入引导法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气温计的使用 场景、原理、分类等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学科的兴趣。 4.2 探究式教学法 给学生提供实验探究性质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 得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单位等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 4.3 合作学习法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量单位等知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课堂互动能力。 4.4情境模拟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温计的使用场景,设置情境模拟 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使用气温计的场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