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烧杯4支,为每组准备体温计1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一下,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7、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什么;(2)每一大格是多少,每一小格是多少;(3)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多少;(4)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带着上面的四个问题来观察温度计,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5、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 “25℃”,你会读吗?(读作:25摄氏度);

“25摄氏度”,你会写吗?(写作:25℃);

“-8℃”,你会读吗?(读作:零下8摄氏度);

“零下8摄氏度”,你会写吗?(写作:-8℃);

2、出示温度分别为12℃、-4 ℃、38.2℃的温度计图片,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四、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板书设计:

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温度计

2、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

水温的测量记录

2、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3、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P47,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4、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5、汇报交流。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带领学生阅读P47: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1、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预设:把水放在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3、这个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今天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必须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冰的特点和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在什么温度结成冰。

【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观察用冰块若干、盛放冰块的塑料杯1只、毛巾一块、试管1支、试管架一个,8毫升自来水、温度计1支。

【教学流程】

谈话引入----冰的观察----比较水和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冰如何变成水的----实践运用----课堂练习----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看老师拿的是什么呀?那么冰是怎么形成的?(出示课件水结冰了)今天老师和你们一同探究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水结冰了》一课。(板书课题:3、水结冰了)

二、冰的观察

1、同学们都见过冰,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预设冰的特点:无味、透明、坚硬、光滑、易融化、会浮在水面上……)

2、为了便于观察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冰,接下来我们就要认真观察冰有特点,小组观察冰时,并要做好记录。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

3、小组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观察到冰的特点与大家分享?(当学生说出冰的颜色是白色时,就出示课件我们为什么看到冰的颜色是白色的),(在出示课件冰的观察)。

4、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水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研究过,谁来说说水有什么特点?冰的特点我们刚刚观察过,现在大家自己独立完成P48维恩图。

5、交流汇报:(课件维恩图)

6 、师小结:水是液体,具有液体的特点。冰是固体,具有固体的特点。水结冰后它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从液体变成了固体。

板书:水(液态)冰(固态)

三、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我们都知道把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内水会结冰,谁来猜一猜水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课件猜一猜)现在我们一起探究吧。

2、指导学生阅读P49内容,了解实验步骤。(课件实验步骤)探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课件温馨提示)为什么要把毛巾裹在装碎冰的杯子上?为什么要往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

3、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水的温度逐渐下降,水逐渐凝固,最后彻底凝固了。)现在谁来说说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时,释放热量,水温降低。)(出示课件汇报交流,和观察记录)

4、小结:(出示课件在标准大气压…)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要想使水结冰,我们就要为水创造一个低于0℃的环境,水才开始凝结,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出示课件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

5、欣赏水结冰形成美丽的图案。(出示课件冰柱)

6、夏天有时下冰雹,那么冰雹是怎么形成的,知道吗?谁来说说。(出示课件冰雹的形成)

四、冰能不能再变成变成水

1、手上拿一块冰,过会儿你发现了什么?(冰没了成了水,由于人手上的温度本来就高于零度,冰就能融化了,所以冰就成了水。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

叫融化。它的条件是必须高于零度才能融化。)

2、板书:

水(液态)冰(固态)

融化(0℃以上)

五、实践运用(出示课件实践运用)

1、你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成冰吗?(因为冰箱中低温使水向四周放热,温度降低,所以水就会结成冰了。)

2、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面会结冰而河底不结冰?(冬天,气温大大低于零度,河面就会结冰,而河底受地壳的气温影响,地壳表面温度高,导致地壳表面水层是温的,所以河面结冰而河底不结冰。)

3、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呢?(好处:可以看到美丽冰雕、吃到冰淇淋。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不便。)

六、课堂练习:(出示课件课堂练习)

七、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件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出示课件课后作业)

附:板书设计 3 、水结冰了

凝固(0℃或0℃以下)

水(液态)冰(固态)

融化(0℃以上)

《水结冰了》教学反思

附:实验观察记录表

“冰的观察”实验记录表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记录表

4.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

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二、加快冰的融化

1、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

2、学生预测方法。(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3、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

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

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预设: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6、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

2、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优质课PPT课件_0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教材分析: 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测量温度的意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紧接表现人们根据不同需求设计的不同温度计,理解各种温度计的测量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测温计时要让学生思考,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 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实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考虑到整堂课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只让学生实行自来水温度的测量。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表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如何准确使用温度计的印象。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让学生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十分考验学生耐心的活动。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理解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 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理解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持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在课的最后,应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去尝试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能够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1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准确的测量水温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规范的测量水的温度。 教具准备:塑料量杯、温度计、不同温度的热水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四张旅游时拍的照片,提问:如何知道哪个地方的温度高?让 学生理解学习使用温度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年级科学下册 水和水蒸气 3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水和水蒸气 一、教材简析: 本课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水到哪里去了 教材安排了通过观察浅碟子里的水在太阳底下变少了,启发学生思考:水既没流出去,也没有渗人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然后用漫画的方式,向学生说明了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去了。同时用文字告诉学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水洼里的水是怎样干掉的”做出自己的解释。 第二部分: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通过上一活动的探究,学生会提出: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推测。在思考和推测的基础上,聚焦探究的问题: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给水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接着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到: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第三部分:空气中的水 如果不断地蒸发,大海里的水不是要越来越少了?空气中容得下那么多水蒸气吗?学生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或疑问。因此教材安排了“水蒸气会不会重新变回水”的观察活动: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人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会观察到,罩着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从而引出水蒸气变回水的过程叫凝结。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 二、教学背景: 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的 三、教学设计: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水结冰了》优质课PPT课件_0

【教材分析】 冰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物质,到了冬天,很容易找到它,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水因为什么变成了冰并不困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多少摄氏度时水才能结成冰。这节课,学生们还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亲自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筷子1支。 【教学流程】 一、情镜导入 1.教师出示试管中的水,这是什么?水有怎样的性质? 2.学生回答。 3.教师板书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4.教师出示冰块,提问:这是什么? 5.请同学们观察冰,交流冰的性质。 二、冰的观察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冰的性质,做好交流记录。 2.汇报交流结果(各小组汇报)。 3.教师板书冰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 4.师提问:你们是怎样发现冰的这些特性的? 5.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实验盘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表上。 6.师生共同绘制维恩图。 (1)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共同特点: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 (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 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 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板书:固体)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 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

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温度和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公开课教案_0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冰融化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掌握了测量温度的方法,观察了水结冰的过程,了解了当水温降到0℃以下时,液态的水可以变成固态的冰。 本课《冰融化了》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的观察。本课内容分为观察冰的融化和加快冰的融化两部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道了水在0℃的时候开始结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等办法解决一些探究中的问题。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等问题,需要教师在实验前明确操作要求,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在学生实验时密切注意,随时加以引导。但是《温度与水》这单元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将冰块融化成水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冰融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铁架台1个,50ml烧杯1只,水槽1个,冰渣1袋,温度计3支,自封口塑料袋1个,冰块1袋,计时器1个,量杯1个,记录表1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出示图片)看图,冰棒和雪人会有什么变化?(慢慢融化)2.播放视频《冰雪融化,万物复苏》,你看到了什么,揭题并板书“4.冰融化了”。 3.感知冰的融化:学生每人手里放一块碎冰,观察并感受冰在手心里的变化过程。说一说你的感受。 提问:当冰在你的手心里一点点的融化时,你感受到温度有什么变化?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二、授新课 1.师:刚才大家亲身感受了冰在我们的手心里融化成水的过程,明白了冰从我们的手上吸收了热量渐渐化成了水。 那么:冰在什么温度开始融化成水呢?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它周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大屏幕出示这两个问题,学生大胆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 (1)师:冰究竟在什么温度下开始融化成水呢?它周围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不能光靠感官感受和猜想,要有客观的数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观察冰融化时温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问题: ①我们要观察冰融化时的哪些变化?(预设:冰状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温度和温度计》优质课课件_2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中的第一课内容。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 【学情分析】 《温度和温度计》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修订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仅仅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明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测量。 【科学概念】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2、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用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水准,物体的温度能够用温度计测量。 2.了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用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准确读、写温度值与单位。 难点: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特别是识读零下温度。 材料准备 冷水、稍热水、较热水、各一杯,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 温馨提示: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师:你们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的身边,春天万物复苏,我们前几周观察了种子的萌发和蚕的孵化。它们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回顾知识说一说。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温度是什么吗?(生自由回答) 引入课题,板书:温度 归纳学生们的描述:温度——物体冷热的水准。介绍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读作“摄氏度”。写作“℃”边读边写(学生一起) 二、创设情境,感悟发现 1、课前准备好四杯水——1号杯里装凉水,2号杯、3号杯装里装温水(让3号杯里的水温略高于2号杯),4号杯里装热水(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学生),1号杯与4号杯温差要尽量大。) 2、体验活动:比较四杯水水的冷热 老师的讲台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现在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请三个学生上台来演示,然后描述自己的体验过程后的感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师:现在请另一个同学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师:同样的四杯水,因为体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到底一样不一样,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分小组来体验一下水的温度。(附:体验记录表,体验3分钟,提示热水有危险,不要泼洒在外。) (对小组实行分工:材料员、记录员、汇报员。) 比较体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后谈发现。 【设计意图:同样的四杯水因为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要点及实验题

第三章温度与水的变化 一、概念 1、水按手的感觉分类:可分为凉水、温水、热水和烫水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5、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6、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的形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隔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7、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8、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9、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快。 10、云、雾、露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冰、霜、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1、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2、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二、简答; 1、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答: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 答:水在平常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等都会使水蒸发得更快些。 3、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怎样加快冰融化的速度?答:冰在环境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成水。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把冰块放在温度最高的地方;用手把冰块焐热,都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 4、水在什么温度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答: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 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 实验活动。 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 全班: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视频。 (课件展示) 2.师:刚才的图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几种形式。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你所知道的云、雾、

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 霜水蒸气(气体)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冰水(液体) 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云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雾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温度降到0℃以上 (这些条件也许很多学生想不到,特别是霜和雪,答不出来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学了下一个环节之后再回过来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态循环 1.小结:我们刚才通过的讨论和前面几课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师:你能用图来表示上面三者之间的转化吗?(学生画) (预设:(1)如果前面学生没有讨论出霜和雪的变化过程,这里可以再问一句:师:那么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能互相转化吗?霜和雪是从水的什么状态变化而来的?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如果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烧杯里装满小冰块,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盐,过几分钟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态的冰晶出现。然后请学生解释现象:空气中的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优质课课件_6

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 一、教材分析: 《测量水的温度》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教材分三个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测量水的温度”、“推测水温的变化”。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其中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这个课的学习中,期望学生能从实验数据中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并对温度的冷热水准有直观的感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个本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二、教材处理: 1、使用翻转课堂课前置学习形式要学生课前自己收集资料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并在家长指导下了解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习更有主动性。 2、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水的温度,时间比较长,考虑到学生年龄,手持温度计难以坚持,我在后续观察水温变化的环节用了电子数显温度计使用,并设计了挂温度计的支架,从而使数据更精准。 3、在不影响教学目标和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我把本课的2个实验整合为一个实验;从安全角度考虑,将四种温度不同的水简化为冷、温、热三种温度不同的水。 4、折线图出现在二年级数学“数据整理”相关章节中。在数据分析阶段,我尝试将具体的数据做成形象的折线图,使学生更易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3杯水的温度变化趋势。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能够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公开课教案_6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学习目标: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师生互动: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

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 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能够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1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4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烧杯4支,为每组准备体温计1支,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一下,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老师请两位同学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7、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并用多媒体展示问题:(1)这支温度计的单位什么;(2)每一大格是多少,每一小格是多少;(3)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多少;(4)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新发现?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带着上面的四个问题来观察温度计,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5、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 “25℃”,你会读吗?(读作:25摄氏度); “25摄氏度”,你会写吗?(写作:25℃); “-8℃”,你会读吗?(读作:零下8摄氏度); “零下8摄氏度”,你会写吗?(写作:-8℃); 2、出示温度分别为12℃、-4 ℃、38.2℃的温度计图片,请同学读或者写,巩固。同时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零下温度自0℃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教科三年级科学下《三 温度和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公开课PPT课件_1

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 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动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 (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从冰川融化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冰川吗?那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的冰川在发生什么变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冰川融化视频 教师:冰川在持续的融化,不过这样的现象仅仅冰山一角,冰川融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罪魁祸首是谁? 生:人类破坏环境 教师:没错,正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而导致气候变暖引起的,而如果我们人类一直这样破坏环境,很可能到最后遭殃的就会是我们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保护环境 教师: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都很强,那么想要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必须得先了解在自然界

中的冰川有什么特点,其中藏着哪些奥秘,这样才能用准确、有效的方法来保护环境。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就先来研究冰的融化,板书。 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冰块的烧杯问:这些冰块会不会融化? 生:会 教师:为什么会融化? 教师:说说是什么的温度高?是冰的温度高还是周围的气温高? 生可能说冰的温度高,也可能说气温高? 教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来测一测吧,我们用一个气温计来测量现在的气温温度,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冰块的温度。 请学生来读出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教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对了,正是因为冰块周围的气温比冰块温度高,所以冰块会持续融化。那么冰块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又是怎样的呢?烧杯里冰和水的温度会升高吗? 生:会 生:不会 教师:同学们都别着急,我们用事实来说话,用实验来检验真理。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哪些同学的观点是准确的。 3.做实验 想要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的,实验中都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装冰块的容器冰块,温度计 教师:对,没错,材料准备好后我们就能够开始实验了,首先要把适量的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接着让烧杯内的冰块自行融化,在融化过程中,按相对应的时间间隔依次测量和记录温度;最后当冰块完全融化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PPT) 这个实验就是冰融化了的实验。 实验方法都弄明白了吗?为了方便同学们做记录,等会请跟进屏幕上出现的电子计时器做好每一次的温度记录,现在请各个小组代表上来领取本组的实验材料。 教师:小组里的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都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 实验过程,教师巡视与指导 数分钟过后 教师:好了,实验时间结束,请各小组按顺序将实验器材交还上来。 汇报实验结果,实物展示小组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温度与水变化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教学材料教科版

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 (一)背景和目标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在我国通常使用摄氏温标来标识。生活中,对于一个物体的冷热情况,学生们都有用手触摸、身体感受的经验。但哪个物体热些,哪个物体冷些,只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并无明确的标准,至于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冷多少,我们就更无法做出比较准确的描述了,这就必须借助测量温度的工具一温度计来测量. 学生们可能听说过温度计,也曾用体温计测量过体温,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过其他物体温度的学生估计极少。本课学习时,对许多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使用温度计。因此,本课的学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识读温度计。这一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温度计,观察它是如何对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作出反应的,并利用温度计模型识读刻度。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温度计零上刻度的识读,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零下刻度的识读可能容易出错。需要教师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怎样正确识读零下温度,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因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活动,要以这样的技能作为基础。 科学概念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气温计、体温计各1支,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mo 0c> 2支一4支 为全班准备: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mo 0c〉0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比较水的冷热 先以学生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冷水和热水时的感觉(或经验)引出温度的概念一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然后,通过感觉比较四杯冷热不同的水,引出如何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问题。 这部分的第一个活动是:出示两杯冷热不同的水,让学生们通过手的触觉感知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一般情况下,学生们都能比较准确地做出判断。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紧接着第二个活动:比较四杯水的冷热一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2号、3号杯内水的温度可以相同,也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温度和水的变化 冰融化了》公开课教案_9

4、《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及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封恐龙1块(每组的塑料袋、 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恐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请看大屏幕(播放视频)。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怎样解救冰封的恐龙呢?(把冰融化了)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冰融化了,看一看冰融化的过程。板书:冰融化了。 二、探究新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水在什么温度以下才能结成冰呢?那么冰能够重新变成水吗?请你们大胆的猜测一下:冰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并说明理由。(预设:0℃、10℃、25℃、30℃......)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猜测和想法,那么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应该怎样证明

呢?(预设:去实验) 3.在实验之前,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冰在融化过程中,冰块中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融化?对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有没有影响呢? 4.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装冰块的烧杯、电子停表、实验记录单、温度计,你还记得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吗? 5.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这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这些实验材料和刚才我们的猜测讨论一下实验方法和步骤吧! 6.实验步骤: ⑴学生汇报冰融化时的步骤:(出示幻灯片)⑵你还想测什么?怎样测呢? ⑶找生读实验步骤。⑷实验步骤和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吗?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幻灯片),找生读。⑸实验开始吧! 7.汇报交流: ⑴小组汇报实验记录的时间和我的发现; ⑵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出示幻灯片)。 (结论:1.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冰开始融化;2.冰融化时温度始终保持在0℃;3.烧杯内空气的温度逐渐下降;4.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也逐渐下降;5.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没有变化。) ⑶师:很遗憾,由于受北方天气的和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看到冰完全融化,老师告诉大家:冰水混合物是0℃,直到冰完全融化后,水温会上升,升至教室温度。 ⑷是什么条件使冰变成水呢?(预设:温度、热量)板书:冰、水 三、融冰比赛: 1.刚才我们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怎样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解救冰封的恐龙呢?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2.学生预测方法。(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热水里面;用手把冰块焐热;用手搓……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3.接下来我们就利用教室里现有的条件举行一场融冰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 最先解救出恐龙?请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方法都讨论好了吧?学生汇报。请看实验要求(出示幻灯片),找生读。 5.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封的恐龙,发放密封袋。师:比赛现在开始!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下册-3.温度与水的变化-2 测量水的温度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2、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

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 水温的测量记录 2、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P47,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 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2) 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教学过程】 一、比较水的温度 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 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

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 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板书:温度计 二、观察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3、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5、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再观察。 (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量程;刻度) 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汇报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 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学生试读 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