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

摘要: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从我国粮食生产、购销的新形势和粮食仓储企业的生产作业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目前粮食储藏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基础设施;化学熏蒸;绿色储粮;农户储粮

1现状1.1基础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近20年来,我国粮食储藏基础理论不断加强。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都设立的有关专项,取得一系列成果。具体包括:研究了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提出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食安全储藏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储粮理论体系;开展了全国性的储粮害虫抗药性调查,研究开发了快速检测储粮害虫抗性的方法;开展了全国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区系和真菌毒素调查,研究了几十种储粮害虫和几种主要螨类的生物特性;对部分粮食基础特性、品质劣变指标进行了研究,完善了粮油储藏标准体系等。这些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粮食储粮应用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1.2储粮熏蒸药剂和防护剂的开发取得突破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储粮磷化氢熏蒸技术。该技术具有杀虫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渗透力强等优点,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越来越强。磷化氢替代药剂的开发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硫酰氟已获得在粮食储藏应用的农药登记,已经成为我国淘汰甲基溴后,可与磷化氢交替使用的新型熏蒸剂。在防护剂方面,六六六、滴滴涕等化学药剂已逐渐被淘汰。食品级惰性粉防治技术研发成功,并在示范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实仓应用表明:采用惰性粉气溶胶双相流喷施技术可彻底有效杀灭害虫,

同时不产生任何化学药剂残留,可实现无公害储粮,是我国害虫防治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1.3部分智能储粮技术逐步实现规模化

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与其他各行各业的融合不断深化,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智能化也取得一定进展。我国从“十五”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储粮智能通风技术的探索,在数学模型、控制软件、执行机构等方面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陆续在我国各储粮生态区域应用。目前,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通风规模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通过精确控制通风时机等要素,有效避免了有害通风、无效通风,提升了通风效率,降低了通风能耗近30%。智能气调技术是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气调技术进行的优化升级,已经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0多个直属库应用,进一步降低了气调运行成本近20%。数字式储粮电子测温系统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家粮食局已经提出了构建“智慧粮库”的总体框架,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提升粮食流通监测预警、宏观调控、库存监管、质量安全和仓储管理水平。

2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的问题

2.1仓储基础设施设备结构分布不平衡

粮食仓储设施和装备是粮食储藏安全技术的基础。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国储库、省级直属库设施条件、设备配套较好,大部分基层粮库储粮设施设备落后,不尽如人意。

1.仓房条件比较差,有些仓房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前的水平,砖木圆仓、砖木平房仓、砖木中转仓、钢板仓等仍占相当的比重。仓房破旧,墙体裂缝、上漏下潮、密闭、隔热性能较差等问题突出。

2.对于已有的设备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常年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对于已有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设备用过几次就报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2采用化学熏蒸方法防治储粮害虫,绿色储粮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藏工作一直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保粮方针,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采取储藏措施。广泛开展以清洁卫生为

主的物理机械、化学药剂等方面的综合防治。1.大部分储粮单位为确保粮食安全度夏,防治工作重点在严格控制虫霉发生,有虫即熏蒸,最为常用的储粮害虫防治化

学剂主要是磷化氢,磷化氢杀虫成本低,效果好,施药方便,同批储粮在一个储存期

内平均熏蒸次数高达3~4次。2.尽管现在采用缓释、间歇、环流、“双低”、“三低”等储粮化学药剂熏蒸杀虫方法,但粮食中也会有药物残留,危害粮食安全,同时会

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亦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使用磷化氢熏蒸杀虫

还会产生明显抗药性。3.从长远来看,粮食的储藏方法应向低温、气调、物理和生物

综合防治等绿色储藏方向发展。但是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技术比常规储藏技

术成本高,投资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开展绿色储粮的积极性。

2.3农户储粮损失严重

近年来,国家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每年收获的粮食有一半储存在农户的

手中,大约有5000亿斤,由于农民安全储粮意识低,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因储粮装

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农户储粮环节

损失严重。据抽样调查,平均损失率为8%,每年农户储粮损失在400亿斤左右,而东

北部分地区农民储存玉米霉变严重,霉变粒最高比例达到30%以上。

3解决对策

3.1要加强跨学科、开放性合作

粮食储藏科学本就是与农业、生物、建筑、环保、化工、机械、仪器仪表及信息技

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科。新世纪以来,随着生物、信息、环保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这

种跨学科的合作也理应更为紧密,更为深入。具体包括储粮害虫行为学研究、粮堆

生态学研究、粮堆热量和水分转移规律研究、储粮品质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

通风动力学研究、害虫致使机理研究、粮食储藏品质与加工品质关联关系研究等,

都必须依靠粮食储藏科技工作者与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合作开展,联合攻关。

3.2加强国际合作

虽然粮食储藏周期及储藏方式不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包括储粮生态系统模拟、粮堆热点和安全储存条件、害虫在粮食中的迁移、图像处理技术评估储粮品质等方面。

3.3要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包括我国储粮害虫分布规律调查、不同地区不同仓型不同储藏方式的储粮储存损耗调查等。这些工作,我国虽曾开展过,但是在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有必要适时科学开展。

3.4开展新型储粮干燥设施设备研发

包括:研发节能、高效的,适应南方地区粮食水分不均匀、来粮不集中情况的可连续、可批次的储粮干燥配套设备;开展粉煤喷吹炉热源装备研究,提高燃煤效率,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开展高效适用的脱硫除尘集成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烘干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开展粮食烘干过程中保质、减碎和自动控制研究,提升粮食烘后品质和智能化水平。

3.5实现粮食储藏作业优化升级

粮食储藏作业工程化,简单地说,就是用工程管理和工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粮食储藏作业,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工艺标准,且各方面配套,如同工厂的流水线,对储粮流程实行工程化管理。它的好处一是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对人力的依赖,二是可以通过设备和流程将最好的技术和经验固化,从而确保最佳的使用效果,三是易于复制和推广。目前,在粮食储藏技术中,气调储粮技术是工程化的典型成功例子。我们应充分借鉴气调储粮技术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智能化技术的深入融合应用,推动和加速其他各项储粮技术的工程化。

4结束语

总之,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粮食储藏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必须立足于粮食仓储行业的现实,广泛借鉴吸收其他行业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传感、先进制造技术等成果,带动技术、装备的同步发展,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庞映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新进展[J].粮食储

藏,2012(2):3-6.

[2]谭波,梅禹.广西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与发展[J].大众科技,2009(5):178-179.

[3]靳祖训.中国粮食储藏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8(8):13-15.

我国粮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粮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和重视的焦点。粮库 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储备和安全的基本设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粮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一、我国粮库发展现状 我国粮库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扩建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我国的 粮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三级粮库。国家级粮库作为最高层次的粮食储备库,主要负责国家临时粮食储备和调剂;省级和市县级粮库则负责地方的粮食储备和调剂。这样的粮库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国粮库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粮库的储粮设施和设备 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地方粮库。这导致了一些粮食的浪费和损耗,对粮库工作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长期以来粮食价格相对较低,粮库的经营和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一些粮库的运营不够高效和稳定。再者,一些地方粮库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筹建不及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我国粮库发展的未来趋势 1. 粮库设施的改造升级 为了提高粮库的储存效率和粮食保护水平,我国将加大对粮库设施的改造升级 力度。一方面,会加强粮库建设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储粮设施的科学和合理;另一方面,会加大投入,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来提升粮库的储存能力和管理效率。这样可以降低储粮损耗率,提高储粮保护水平。 2. 粮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粮库管理的机制和制度,推动粮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 代化。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粮库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加强对粮库的监督和考核,确保粮食的储存和调剂工作有序进行。这将有效提高粮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和安全。 3. 粮食信息化建设的加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将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提高粮库的信息管 理能力。通过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粮食储备和调剂的信息化监控和管理,可以更加科学地掌握粮食的储存和流通情况,提前预警粮食安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这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加有效和可靠的数据和支持。 4. 国际合作的加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上相关国家和组织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和人员培训等合作方式,可以共同提高粮食储备和调剂的能力,推动全球粮食安全的发展。 结语 粮库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粮库的 发展现状相对较好,但仍需面对一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粮库设施的改造升级、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粮食储藏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及时有效的储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然而,粮食储藏中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首先,由于缺乏标准化的储藏管理,粮食储藏存在风险。缺乏规范的储藏管理,使粮食失去原有质量和风味,从而降低储藏品质,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因此,要改善粮食储藏管理,必须从政府级到县级积极参与,制定统一的储藏管理标准,以保障粮食储藏安全及时有效。 其次,粮食储藏设备和材料不断更新,设备条件落后,导致储藏效果不理想。近年来,粮食储存面临各种困难,如设备落后、储藏条件落后等,使得粮食储存不能及时及有效地完成,造成粮食质量受损、价格波动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粮食储藏设备的投入,以改善储藏设备落后的状况,以保障粮食的储藏质量。 再者,人们缺乏正确的储藏知识,储藏粮食时缺乏规范。人们们在粮食储藏时出现不当储藏行为,如储藏时间过长、温度、湿度不当等,这将威胁粮食的安全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储藏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人们对粮食储藏的认识,同时积极引导人们采取有效的储藏措施,以确保粮食储藏的安全及时有效。 最后,政府要强化粮食仓库管理,加强粮食储藏安全控制。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粮食储藏政策体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粮食仓库粮食储藏安全管理。加大投入,实施技术升级,提高粮食储藏

管理水平,保证粮食储藏安全。 总之,要实现粮食安全及时有效的储藏,必须加强粮食储藏标准化管理,加大投入提高储藏设施,加强粮食储藏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粮食储藏安全的控制,以保证国家及民众的粮食安全。只有完善粮食储藏的各项技术措施,才能使粮食储藏安全及时有效。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 究 摘要:目前,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有不足。从我国粮食生产、购销的新形势和粮食仓储企业的生产作业实际需要出发,分析了目前粮食储藏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基础设施;化学熏蒸;绿色储粮;农户储粮 1现状1.1基础性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近20年来,我国粮食储藏基础理论不断加强。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都设立的有关专项,取得一系列成果。具体包括:研究了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提出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食安全储藏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储粮理论体系;开展了全国性的储粮害虫抗药性调查,研究开发了快速检测储粮害虫抗性的方法;开展了全国储粮害虫、螨类、微生物区系和真菌毒素调查,研究了几十种储粮害虫和几种主要螨类的生物特性;对部分粮食基础特性、品质劣变指标进行了研究,完善了粮油储藏标准体系等。这些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粮食储粮应用技术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是我国粮食储藏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1.2储粮熏蒸药剂和防护剂的开发取得突破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储粮磷化氢熏蒸技术。该技术具有杀虫高效、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渗透力强等优点,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越来越强。磷化氢替代药剂的开发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硫酰氟已获得在粮食储藏应用的农药登记,已经成为我国淘汰甲基溴后,可与磷化氢交替使用的新型熏蒸剂。在防护剂方面,六六六、滴滴涕等化学药剂已逐渐被淘汰。食品级惰性粉防治技术研发成功,并在示范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实仓应用表明:采用惰性粉气溶胶双相流喷施技术可彻底有效杀灭害虫,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粮食是国家经济和民生的重要基础,粮食储藏关乎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因此,了解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现状分析 1. 粮食储存总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粮食储藏总量在近年来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粮食储备总量已超过X亿吨。 2. 粮食储存地区分布 我国粮食储藏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大平原地区,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也是粮食储藏的重要基地。 3. 粮食储存设施 我国的粮食储存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进,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主要包括粮食仓库、粮食集散中心、冷库等设施。这些设施在保障粮食品质和减少损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粮食储藏管理 我国粮食储藏管理主要由国家粮食局和各地方政府共同负责。国家粮食局负责制定粮食储备政策、统筹粮食储备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粮食储存和管理工作。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粮食储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储存设施老化 部分粮食储存设施存在老化和破损的问题,影响了粮食的质量和储存效果。需要加大对储存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投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 储备粮品质下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储备粮的品质存在下降的问题,如霉变、虫害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储备粮的品质监管和防治措施,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 3. 储备粮流转难 当前,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存在粮食流转难的问题。由于粮农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粮食储备的流转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需要创新储备粮流转机制,促进粮食市场的平稳运行。 4. 粮食安全保障问题 尽管我国粮食储备总量较大,但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粮食安全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 四、发展趋势 1. 粮食存储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将不断升级,包括新型储粮仓库的建设、先进的防虫措施等。这将有助于提高粮食储存效果和粮食质量的保障。 2. 粮食储藏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粮食储存管理将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粮食储藏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储存环境、储粮品质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作者:张欣欣,贺丽娇,王冲 来源:《现代食品》 2019年第18期 张欣欣,贺丽娇,王?冲 (开原市粮油检测站,辽宁?开原?112300) Zhang Xinxin, He Lijiao, Wang?Chong (Kaiyuan City Grain and Oil Testing Station, Kaiyuan?112300, China) 摘?要:粮食储藏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保证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的幸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粮食储藏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可以达到维护粮食供需关系平衡的目标,使人们的生活和 生产得到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的产量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 样的发展情况使粮食储藏工作难度有所增加。从一般情况来看,粮食储藏包含3个步骤,即入仓、储藏和出仓。本文就粮食储藏常见问题和技术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粮食储藏;常见问题;技术策略 Abstract:Grain storage is one of the key work content, to ensure social stability and people’s happi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tore the grain work carry on smoothly, can we tru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maintenance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makes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securit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production of grain has been in a leading level, and presents the tendency of ri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ase that a food storage work difficulty is increased. In view of general condition, grain storage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namely, warehousing, storage and out storage.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food storage technology strategy launched a series of analyses. Key words:Grain storage; Common problems; Technology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379 粮食储藏需要经过一系列固定的工序和步骤,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在粮食入仓、储藏 以及出仓的过程中,涉及多个工作重点,要将其彻底有效地落实,使粮食得到保护,从而发挥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保障粮食储藏的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粮食储藏中比较常见的 问题给予重视,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技术策略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达到理想的粮 食储藏效果。在粮食储藏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主要集中在入仓、储藏以及出 仓中,比如,在入仓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或者仓库倒塌、储藏过程中发生火灾和中毒、出仓时 工作人员被掩埋到粮仓中发生窒息等。所有,应该分析这3个环节的工作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 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采用相应的技术策略提高粮食储藏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1?粮食进仓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技术策略 1.1?常见问题

新时期下储备粮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下储备粮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储备粮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储备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来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储备粮管理;体制;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s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2-0016-01 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储备粮管理,保证粮食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储备粮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始于建国之初,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充实和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储备为中心,地方储备和农村储备相配套的粮食储备体系。目前,我国储备粮管理的良性运行正受某些因素的制约,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行管理体制上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现行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储备粮的动用权属各级人民政府,承储企业仅对粮食储藏的安全负责。只要按照上级委托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做到账实相符,专人、专仓、专账管理和品种、数量、质量、地点落实,并实现“一符四无”的要求即可。至于储存时间长短,品质质量是否陈化劣变,出库后有无食用价值等等,均与承储企业的经济利益无关紧要。

2.业务与财务分离 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对储备粮的财务均采取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购、销、调、存各个业务环节,财政部门都是直接参与,并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管得过细,统得过死,不仅导致责任不明确,挫伤承储企业的积极性,而且因财务与业务脱节,也制约了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形成目前陈化粮过多,亏损挂帐不断增加的被动局面。某国库准备收购一批早籼稻,当时收购价为35元/50kg,农发行不贷款,国库无法收粮,时过一个月,价格上涨为45元/50kg,使他们失去了一次增收创效的好机会。 3.仓储设施滞后 就各地仓容量而言,已具备一定规模,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从推广应用先进的储粮技术来看,相当部分的仓储设施陈旧落后,操作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适应粮食储藏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4.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偏低 承储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化的管理和科学技术知之甚少,缺乏对各种现代化储粮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5.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各种储粮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质量管理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也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粮食管理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但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还比较粗放,运作水平较低,管理

我国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作者:王炫凯曲宝成 来源:《粮食问题研究》2022年第01期 摘要:稻谷储藏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国目前稻谷储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把控,本文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稻谷储藏的意义,对我国古代、现代主要的稻谷储藏技术进行综述,针对稻谷储藏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探明今后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藏粮于技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稻谷储藏发展变革面临问题未来趋势 一、引言 稻谷与小麦、玉米并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稻谷有着其他粮食作物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我国稻谷产量达到2.12亿吨,稻谷消费量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的占比达到60%[2]。 從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老百姓对稻谷的要求不单单是解决温饱,对其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3]。一般而言,判定稻谷品质优良的指标主要有颜色是否鲜亮有光泽、气味是否清香、加工成米饭后口感是否香甜[4]。我们知道,稻谷在收获后并不是全部食用,还有一部分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5]。然而,稻谷毕竟是生命活体,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6],储藏期间会出现陈化现象,这是其自身的生理机制,不会因为外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7]。但有研究表明,仓储环境对稻谷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若仓温过高,会加速稻谷陈化[8],或因存储设备简陋、储藏技术科学性差、农户储粮意识较低等多种因素导致稻谷湿度、色泽、糊化特性与脂肪酸含量等理化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9],导致稻谷品质受到影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每年大约有5%的稻谷损耗在储藏过程中[10]。 为深入构建新时代粮食产业格局,真正实现“优粮优储”,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平稳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稻谷储藏的相关研究,以提升稻谷保质、做到安全、绿色储藏。本文对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变革和当前稻谷储藏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期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的实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二、我国稻谷储藏技术的发展变革

粮食仓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粮食仓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张兴田 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2期 张兴田 (商丘经济贸易学校,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粮食仓储在粮食流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技术的高低影响了我国粮食的数量及其质量。文章就如何在乡村粮食仓储管理松散、条件粗陋、人员素质低下、科技含量缺乏等 现状的情况下,改善储粮条件,提高仓储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环保的仓储体系的这一目标进行 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粮食仓储管理;科学储粮体系;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2-0120-01 一、国内仓储管理现状 首先仓储工作人员对科学储粮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缺乏认识。仓储人员对于粮食仓储管理 有2种常见的认识:一是抛弃粮食企业实际客观条件谈论科学储粮,把科学保粮当成科技保粮,形成一种偏见,认为只要应用计算机进行测量控制、掌握准低温冷藏等需要资金投入较多的技术,从而脱离了科学储粮的真正内涵;二是想当然认为科学保粮费时费力费钱,麻烦多而收获低。 其次是很难控制入库的粮食质量。自粮食购销市场起,控制入库粮食质量难度越来越大, 俨然已成为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障碍因素。粮食质量的降低给粮食安保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结果,主要有:粮堆呼吸过旺,储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出现发热、结露及霉变现象;粮堆仓储环境 更适和虫害孳生,造成粮堆害虫聚集,增多虫蚀粒,使粮食的食用价值大大减少;粮堆通透性 变若,对通风散热和熏蒸药剂深层渗透有很大影响,从而使粮堆很难降温及造成熏蒸杀虫不干 净彻底的后果。 再次是仓房集体设施条件较差。仓库条件的好坏是科学存粮的基础,每季都需要投入大量 资金维修防护,但要彻底解决,资金问题是彻底解决上漏下潮、墙体裂缝及气密性较差等重大 困难问题。 最后是基层储粮的工作人员素质相对低下。主要是因为学习粮食院校储藏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大致技术劳动力欠缺;还有就是基层费用运营紧张,很难再对基层职工进行培训。 二、为何要加大推行科学储粮工作 (一)科学储粮是现代粮食企业为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需要和必要条件。市场的激烈 粮食来源竞争导致收购粮食质量整体下滑,所以粮食相关企业要向保证粮食储藏安全可靠,适 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新潮流,就必须做好自身工作,不断地提升科学储粮水平。 (二)科学储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和必要条件。粮食安全包括从粮食生产、储藏、流 通及消费各个环节等广泛内容。粮食安全即保证各级粮食能够“进得仓,放得满,用得上,质 量高,效益好”,确保粮食安全是粮食仓储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浅议粮食储藏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粮食储藏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孙海明 来源:《种子科技》 2017年第1期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7)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S379 文献标志码: A (吉林省大安市粮油监测站,吉林大庆 131300 ) 所谓粮食储藏,指的是粮食在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其是 粮食流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粮食储藏存在的问题 1.1 粮食储藏设施有待完善与加强 我国粮库建设数量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但结构上存在不合理情况。在我国新建的粮库中,配置设备均很先进,有着较高水平的储藏技术,但有些地区原有的粮库设备与技术仍处于落后 状态,甚至还存在着建设年限较长的粮库仍在服役中,这部分破损的粮库需要更新与维修,否 则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也 存在着储藏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1.2 粮食安全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还是比较良好的态势,但在成绩的背后,不可 忽视的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较淡薄,以及安全管理机构 弱化与职能不够明晰等,安全生产问题也日渐凸显,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从而导致 事故时有发生。 1.3 管理队伍的素质亟需提高 要想做好任何事业,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智力的支持。当下,我国仓储管理在人员配置、知 识结构以及职业技能素养等许多方面,均有待提高。由于内部管理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不足,以及绩效评价不合理等,难以调动职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2 相关对策与建议 2.1 吸收各方面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施的必要投入 首先,粮食仓储设施是决定粮食储藏效果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们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和 推进粮食储藏设施的建设步伐和力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储藏基础设施条件,调整物流渠道和科 学进行储藏布局,努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多渠道进行筹集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与维 修改造的投入,以提高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 2.2 加强粮食储藏技术创新研究

中国粮食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粮食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中国粮食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粮食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种植结构发生改变,从传统的粮食为主转变为多种农作物、农特产品并举的种植模式。此外,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遗传工程、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 二、问题 然而,中国粮食现代化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1. 耕地资源减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了耕地的减少。由于城市扩张和工业用地的占用,大量的耕地被转化为非农用地。这导致实际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业规模效益不高。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农业产业链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粮食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3. 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干旱、洪涝、风灾等极端天气事件在中国常见。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

水资源浪费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这些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4. 农业环境问题: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农业环境污染。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粮食质量和人民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 三、对策 为了推动中国粮食现代化,应采取以下对策: 1. 优化土地利用和管理:加强土地整合,减少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占用。加强农地统筹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大面积连片耕地。此外,推动土地托管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对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3. 强化农业产业链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降低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

浅析粮食仓储技术现状及科学保粮发展趋 势 粮食储藏是整个粮食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仓储技术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极大。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仓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粮食仓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粮食仓储业就是要围绕如柯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和创新适应我国粮食储藏实际情况的各种现代仓储技术。 一、粮食仓储技术工作现状 1、对科学保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是把搞活经营与科学保粮对立起采,以强调搞活经营来削弱科学保粮,重经营业绩,轻仓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打算;认为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科学保粮过得去就行了。二是脱离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客观条件谈科学保粮,片面地把科学保粮理解成应用计算机测控、准低温冷藏等资金投入比较大的技术,而对于各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由于受资金实力、仓库等条件的制约,这些技术目前还无法普遍实行,忽视了科学保粮的实际内涵。三是认为科学保粮“劳民伤财”,对科学保粮嫌麻烦、怕花钱。在冬季通风降温工作中,有的地方对电费支出考虑比较多,通风的时间和次数达不到要求,影响了降温效果;在推广“双低”或“三低”储粮工作中,有的地方强调人手少,工作量大,降低工作标准。 2、入库粮质控制难度加大。近几年来,入库粮质控制难度不断加大,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入库粮食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平均水分、杂质上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种经济主体介入粮食收购市场,由于市场机制还未健全;无序竞争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粮源,在收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放宽质量要求,直接导致了入库粮食质量的下降。在每年的粮食收购季节,都有外地企业直接或间接介入当地收购市场,价格因素和质量因素导致企业之间形成了无序竞争,影响了粮食入库品质。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粮质检验力量薄弱,检测设备配备不齐全,缺乏现场快速检测仪器,检验时间长、环节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售粮积极性。多数中小国有粮食企业现有设备只能从事常规检验,对于粮食脂肪酸值等理化指标还没有检验能力。经验表明,入库粮质下降,会给粮食安全保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粮堆呼吸旺盛,储藏稳定性下降,易出现发热、结露和霉变;(2)粮堆环境更适于虫害孳生,繁殖速度加快,引起粮堆虫害集聚;(3)粮堆通透性差,不利于通风散热和熏蒸药剂向粮堆深层渗透,导致粮堆降温困难和熏蒸杀虫不彻底。 3、仓房设施条件比较差。仓库条件是科学保粮的基础,以成都市现有的总仓容来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仓库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些旧仓库,各级粮食部门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但要彻底解决上漏下潮、墙体裂缝、气密性差等问题,资金上存在很大困难。 4、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科学保粮的普及。科学保粮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各国有粮食企业主要依靠各级粮食储备和政策性业务以及经营业务取得收入,由于储备和政策

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提纲: 1. 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2.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3. 粮食储存与物流的问题 4. 粮食生产环保问题 5. 粮食生产发展对策探讨 一、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粮食是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基本生存的重要物资,其生产与供应情况对于稳定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在逐步提升,但在拓展生产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和市场问题。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万亿斤,创历史新高,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和品质保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短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需求的变化已经不再单一,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种植策略和车间方案。同时,近年来气候因素引起的征服也不断加剧,也让种植条件越来越严苛。因此,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必要步骤。 二、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因素较多,首先是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也包括农民种植和管理的问题。气候因素主要影响粮食生长和品质,包括干旱和洪涝、高温和低温、雨量和光照等。在这些因素中,气候的变化是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此,这也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难题。另外,农民的素质和资源投入也直接影响生产量和品质。农民素质低和投入

少,会导致生产量低和粮食品质差。此外,缺乏精准农业经营理念和科学管理模式也是阻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粮食储存与物流的问题 种植成功后,粮食的收储和运输也是关键的环节。粮食长期存储需要低温、低湿、通风和控虫等一系列条件,但由于储存技术落后,导致粮食质量和价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运输时的质量控制、安全保障和节能减排等问题,也需要被高度关注。最近,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如:物联网、大数据、资产管理软件等)已经开始解决这些问题,但它们的规模上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粮食生产环保问题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和厩肥养殖等方法,可导致长期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以生态问题为根源的粮食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耕地环境、推广有机农业和推广专业机械化种植以及应用更多的创新技术。 五、粮食生产发展对策探讨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比如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政策支持等。其中,非常值得强调的是创新,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可以解决许多现有问题,从而提高粮食生产品质和效率。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出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比如扶持和鼓励农民自主生产等。此外,农村常住居民应该加强到城市的流动,丰富农村市场,改善落后农业地区的现状和国家的粮食分布状况。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随着 粮食产业的发展,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崭露头角。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粮食收储环节中,粮食的储存条件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现实情况是,不同地区、不 同企业的粮库储备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别,有些粮库甚至连最基本的防潮、防鼠、防蛀等条 件都无法达到,导致粮食的积存质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对粮库建设的监管。要求各地区,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 规定的粮库储备标准确保库房条件符合要求。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广现代化的储藏技术, 采用先进的储粮设备,确保粮食的储存环境达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保证粮库粮食储存条 件的标准化与现代化。 在粮食物流运输环节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运输水平。对于长途运输来说,极 端天气和路况会直接影响运输时间和方式,既无法保证粮食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无法保证 运输过程中的粮食质量。因此,在物流运输中,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配备适当的人员、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以及及时调整运输方向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粮食物流运输过程中还面临着粮食受污染的问题。这一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在 餐饮行业,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增加利润,往往采用劣质的粮食,这些粮食经过加工,掺杂 了很多人工添加剂,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全面的物流监管机制。在粮食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 各个环节中,需要严格执行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以确保粮食的安全性和品质。同时,也 需要抽样检验和抽查物流过程中的粮食情况,及时提醒问题,并进行流程调整和整改措施 以保证粮食物流运输安全达标。 总之,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需要加强对 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将管理放在第一位,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也需要培育和发展安全可靠的粮食产业,为大众提供食品安全保障,推动中国粮食 产业发展迎来更高水平。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究 摘要:农业产业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在新的发展时代,人们对农产品贮藏和加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贮藏和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农产品贮藏和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关键词:农业品、贮藏与加工、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虽然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良好,但由于我国农产品在贮藏与加工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因此导致我国农产品一直无法在市场中占据良好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明确新时代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的发展战略定位,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业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少经验,农产品发展停滞不前 早期我国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业由于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合理的方法,因此多根据西方国家贮藏和加工农产品的方式,短时间内促进了我国农产品价值的提高并满足了人均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西方饮食差异,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已不再按照西方国家对农产品进行贮藏与加工,

但在摸索适合自身农产品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因此导致我国 农产品在市场中缺少核心竞争力。 (二)营养不均衡,疾病率上升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在饮食方面也有一定 的改善和丰富,尤其是肉类、蛋类产品。但据相关报道,我国国民因饮食问题而 引发疾病的概率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急需我国相关部门加大 对此类问题的重视程度。饮食问题所引发的代谢综合征,多是因人们摄入了超出 人体所需的高油、高糖等食品,进而引发各类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例如,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不同食物蛋白量的摄入需求不同,因此如果长时间按西 方国家标准贮藏并加工农产品,则势必会造成中国人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三)缺乏微量元素,无法满足人体需求 虽然我国整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饮食水平均得以提升,但在一些偏远且贫困 的地区依旧存在饮食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出现此类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分别有 以下几点:第一,食品加工厂为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多次予以加工,由此导 致食物本有的膳食纤维等元素被剔除;第二,因现代人生活不规律且存在偏食等 问题,因此导致出现缺钙、缺铁等问题。 (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体系尚未形成 农产品加工是一个严密的工程体系,在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的整个过程中, 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的各个环节严重脱节,农产品加工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产 业链不顺畅,使得农业生产难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产品特别是 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仍不具备规模,缺少产地储藏、保鲜与加工条件,导致产后损耗严重和品质降低,而加工企业因得不到优质原料,使得农产品附加 值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五)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强 任何问题都要从源头分析。农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与农产品的生产者脱不 开干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一部分农产品生产者被利益遮住了眼睛,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下粮食安全及粮食储存问题分析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下粮食安全及粮食储存问题分析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安全一直是全球各国政府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是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存问题也在两种农业模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传统农业指的是以手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模式。在传统农业下,农民通常使用简单的农具、种植技术和传统的农业经验来种植粮食。这种农业模式受制于地理、气候、土地质量等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受限,牵涉到的劳动力也很有限,农民甚至有时不得不面对生产成本的不均衡和风险。由于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手段的支持,其产量、质量和效率都相对较低,所以粮食安全问题在其下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粮食生产没有被很好地管理和控制,过多或过少的种植都可能会影响到粮食的供应和消费。同时,由于缺乏储存技术,部分粮食在收获过后出现浪费或受损的情况,导致粮食供应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现代农业是指基于现代化科技、机械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生产方式。现代农业下,农民通常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如机械化的耕作、新型肥料和杀虫剂、精准农业、水稻生产技术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现代农业带来了更高效的农作方式和更多的农作物品种,从而扩大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另外,现代化的储存技术和储存设备,如粮食智能储存罐、自动化输送带、智能窖井等,也显著提高了储存效率和降低了存储损失,进一步确保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现代化农业也面临着可持续性生产所带来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种植方式和杀虫剂被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如土壤质量下降、生态平衡被破坏等。同时,由于现代农业多数采取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可能导致收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小农户的生存,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平等。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综合利用两种农业模式的优势来保证粮食的安全和储存。农业生产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时期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把农业结构合理应对,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科技支撑,推广现代化的农业要素,增加粮食储备。针对粮食储存问题,需加强公共部门的管理力度并解决小农户没有使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所面临的难题。可以成立合作组织和企业,为农民提供具有现代性的储存设备、帮助小农户的上下游结合,提高粮食储全程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优化粮食的供应链以及粮价的稳定性。同时在采取任何新的方式和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和可持续性,如防止太田地,采用生态友好型肥料,制定科学合理的耕种制度等。 在粮食安全和储存的问题上,我们需要采用一个综合性、合理的政策。这项政策应该建立在理解不同农业模式的前提下,同时结合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促进粮食品质增加、功率提高和储存技术的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就有望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可持续性生产,切实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推动全球农业民众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繁荣。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主题。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

粮食储存政策

粮食储存政策 近年来,随着粮食供需形势的逐渐紧张,粮食储存政策备受人们关注。粮食储存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环节,因此,制定合 理有效的粮食储存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我国粮食储存政策 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粮食储存政策的现状 1. 粮食储备制度的建立 我国建立了国家储备粮制度,通过国家将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起来,以应对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突发情况,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基本粮食 供应。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 2. 地方粮食储备存在问题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地方粮食储备存 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将粮食储备当作政绩的象征,将过 多粮食储备在手中,导致国家层面的粮食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一些 地方缺乏粮食储备的积极性,存在粮食浪费和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二、粮食储存政策存在的问题 1. 品种选择和储存技术问题 我国粮食储存政策在品种选择和储存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主要以大米、小麦等主粮为主要储备对象,而忽视了一些其

他粮食品种的储备。此外,由于技术水平和设施投入的不足,粮食的 储存条件和环境控制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导致粮食质量下降。 2. 储存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粮食储存管理体制存在较大问题。目前,粮食储存主要由国家 储备粮管理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对储存管理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导 致了对粮食储存的监管和管理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存在粮食储存不规范、效益不高的问题。 三、提升粮食储存政策的对策建议 1.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做好国家和地方粮食储备之间的 协调,避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粮食储备供需矛盾。同时,要注重 多样化储备粮种类,确保各类粮食品种都能得到合理的贮存。 2. 加强技术研发和设施建设 应加大对粮食储存技术的研发和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储存的科 技含量和环境控制水平。加强对新型粮食储存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 高粮食质量的稳定性和保持期限。 3. 建立健全粮食储存管理体制 要加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储存的管理,建立健全粮食储存管理体制。 加强对粮食储存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违规粮食倾销和浪费的处罚力度,确保粮食储存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要:粮食检验可以甄别出达到储藏要求的谷物入库储存,但谷物入库之后 更应做好保管,创造利于谷物长久保存的良好环境,避免谷物出现虫蛀或霉变, 在降低谷物损失的同时,真正保护粮食安全、增加谷物利用效益。文章介绍粮食 质量检验和科学储粮中的几个现象,并根据自身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粮食检验;科学储粮;入库贮藏 一、现阶段粮食检验与储存中的常见问题 (一)粮食取样不规范,检验结果不准确 粮油在入库之前就需要进行严密的质检,只有在检测无误以后方可入库储存。不过因为入库粮油种类繁多,一般不可能对全部的入库粮油都进行过检验,所以 在有些地区的质量检验机构为省钱,在同一地区收集了多个粮油样本送检,因为 样本不具有典型性,检验结论的真实性就会受干扰。尽管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要求 完成粮食取样,但检验仪器的精度不高,或者是检验要求不理想,也会给最后的 检验结果造成干扰。所以,粮食含水率评价是质量检验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试 验条件中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也可能引起试验结果出现很大偏差。随着中国农业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不少地方都完成了谷物收获、晒干、脱粒、扬场和装袋等 的一体化,不过也有小部分谷物因脱粒过程不完全,仍存在着不少的有机杂质, 而且这种杂质还可能影响检测数据的真实性[1]。 (二)入库粮食品质差,粮食储存难度大 在同样的仓储环境下,入库谷物品质越高,仓储过程出现霉变等品质问题的 可能性越小,相应的谷物保存期限就会更长。反之,一旦入库谷物出现较严重的 残缺、干瘪等品质问题,那么在储藏途中发生霉变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另外, 一些带有虫卵的谷物还可能给害虫滋生、繁衍创造有利条件,造成粮仓中出现重 大病害。除前文提到的粮油取样和检测不标准的情况以外,质量检验员的业务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