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一、肝性脑病的概念
肝性脑病 是指继发于肝功能异常的神经异常综合征,一般包括:认识、感觉、运动、行动、行为和生物调节功能异常。
肝性脑病分为A型 急性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B型,无内源性肝细胞病变的门体分流所引起的肝性脑病;C型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或门体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C型又分为3个亚型:①短暂性肝性脑病,很短时间的谵妄发作。②持续性肝性脑病,指持续出现影响社会交往和工作认知障碍,又可分为轻微性(1级),严重型(2~4级)和依赖型肝性脑病3类。③轻微型肝性脑病,由于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又称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分期:①1级,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欣快、轻度意识障碍。②2级,嗜睡、时空定向不准确,轻微性格改变,行为异常;③3级,昏睡、定向显著障碍,但对言语刺激有反应;④4级,昏迷,对语言刺激或有刺激物反应。
二、肝性脑病的机制
1. 氨中毒学说
(1)血氨增高的原因
1) 氨的生产增多
·肠道产氨增多:血氨主要来源于肠道产氨,肠道内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以及尿素,可分别被肠道细菌释放的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酶分解而产氨。
·肌肉产氨增多 肝性脑病患者可产生明显颤振,躁动等症状,此时肌肉活动增强,使骨骼肌肉活动增强,使骨骼肌肉中腺苷酸分解增强,肌肉产胺增加。
·肾产氨增多: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谷氨酰胺可在谷氨酰胺酶作用下产氨。氨可弥散减少,生成NH+4减少,NH3弥散入血增多,也可使血氨增高。
2) 氨清除不足: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一方面由于代谢障碍使ATP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鸟氨酸循环障碍,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增高。
(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1)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2)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3)氨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2.假性神经递质说
(1)脑干网状结构与清醒状态的维持:躯体感觉传入通路中的第2级神经原纤维,上行通过脑干时,发出侧入脑干网状结构,并与其神经元发生突触连系,然后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几次神经元而上行,向大脑皮质弥散性投射纤维。来自外周各种感受器的神经冲动,进入脑干网状结构后,失去其特异性。因此,这一投射系统是不同感觉共同上传途径,是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纤维的终止区域广泛,主要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维持觉醒状态具有唤醒功能,这一系统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脑干网结构上行激动唤醒功能中,作为神经突触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引起得到关键作用。
(2)假性神经递质与肝性昏迷 正常情

况下,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水解为氨基酸。肝功能障碍时,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低下 ,或经侧支环绕过于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这些均可使其血液中浓度增高。特别是门静脉压升高时,由于肠道淤血和消化功能降低等,使肠内蛋白腐败分解过程增强,可有大量苯乙胺和酪胺入血。
3.血浆氨基失衡说
(1)血浆氨基不平衡原因: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时,由于肝脏细胞灭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降低,两者浓度均可增高,但胰高血糖素的增多,血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低,两者比值降低,使体内的分解代谢增强。
支链氨基酸的代谢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胰岛素可促进肌肉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严重肝障碍时,血中胰岛素水平增高,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增多,使其血中含量减少。
(2)芳香族氨基酸与肝性昏迷 由于芳香族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同属于电中性氨基酸,因此可借同一载体转运系统通过血-脑屏障被脑细胞摄取。当血液中芳香族氨基酸增多而支链减少时,则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细胞增多,主要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进入脑内增多。
肝病时血浆血清蛋白减少,与蛋白结合的色氨酸难于通过血-脑屏障,而游离的色氨酸可进入脑内,脑内增多的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5-羟色胺增多。5-羟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同时也可为一种假性神经递质呗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摄取,贮存和释放。此外,5-羟色胺还可抑制酪氨酸转变为多巴胺。
4.GABA学说
γ-氨基丁酸(GABA)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被认为与肝性脑病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GABA是突触后抑制递质,也是突触前抑制递质。GABA的作用主要是使Cl- 通透性增高。由于细胞外的Cl-浓度比细胞高。因而Cl-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导致超级化,产生突触后的抑制作用。GABA也具有突触前的抑制作用,当GABA作用于突触前的轴突末梢时,产生突触后的抑制作用。GABA也具有突触前的抑制作用,当GABA作用于突触前的轴突末梢时,同样也可使轴突膜对Cl-通透性增高,但轴浆内的Cl-浓度比轴突外高。因此,Cl-则由轴突内流向轴突外,产生去极化作用,当冲动到来时,释放神经递质减少,产生突触前抑制作用。
神经细胞内GABA主要是由谷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而产生的。血液中GABA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作用于肠道内容物而产生。肝功能障碍是,由于GABA分解货通过侧支循环绕过肝脏,血液中的GABA含量增加。严重肝病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时,GABA进入脑内,并存在突触间隙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功能抑制,产生肝性脑病。
GABA受体是由2个α亚单位和2个β亚单位复合体,其中β亚

单位含GABA受体,而α亚单位含弱安定类(BZ)受体,即GABA/BZ受体与Cl-通道组成复合物而发挥作用。
5.其他神经毒质在肝性脑病中的作用
A 硫醇在血液中浓度增高,可从呼吸道排出,由于其气味难闻,称为肝臭。硫醇的毒性作用:①可抑制尿素合成而干扰氨的解毒;②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过程。③抑制脑内Na+-K+-ATP酶活性等。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可引起脂肪代谢障碍,肝脏清除脂肪酸不足,、可使血中短链脂肪酸增多。短链脂肪酸的主要作用:抑制脑神经细胞抑制脑内Na+-K+-ATP酶活性,干扰膜离子转运,从而影响神经冲动传导。酪氨酸经肠道细菌作用可产生酚,肝脏对其解毒功能降低时,则血液中酚增多。
三、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1) 氮的负荷增加 (2)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 (3)脑敏感性增高
四、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 防治诱因
1) 减少氮负荷: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糖为主供给热量。
2) 避免饮食粗糙质硬,防止上消化道大出血
3) 防止便秘,减少肠道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4) 注意利尿、放腹水、低血钾等情况,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防止诱发性肝性脑病。
5) 由于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脑敏感性增高,因此,肝性脑病患者用药慎重,特别是要慎用止痛、镇静、麻醉等药物,防止诱发肝性脑病。
2. 降低血氨
1) 口服乳果糖等降低肠道pH,有利于氨的排出和减少肠道产氨。
2) 应用谷氨酸或精氨酸降血氨
3)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注意纠正碱中毒。
4) 口服新霉素等抑制肠道细菌,减少产氨。
3. 其他治疗措施
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以支链氨基混合液,纠正氨基酸的不平衡。可给予左旋多巴,促进患者清醒。此外,临床也配合采取一些保护脑细胞功能,维持呼吸道畅通,防治脑水肿等措施。
4.肝移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