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

第19卷 第2期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V ol.19 N o.2 2006年5月Journal of Shanxi C ollege for Y outh Administrators

May.,2006

【青少年研究】

〔收稿日期〕2006-01-03

〔作者简介〕任云霞(1979—

),女,山西阳泉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04级经济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柏梅(1981—

),女,湖北赤壁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04级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

任云霞,张柏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到目前为止,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犯罪和童工等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有助于从本质上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问题。关键词:社会排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97(2006)02-0014-03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游离出来,形成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民工潮”。时至今日,我国的人口流动不仅在规模上不断增加,在结构上由初期的单身型流动转变为家庭型流动为主导。根据五普资料推算,

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容量为102297890人。其中14

周岁以下流动儿童为14096842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3178%

[1]

因此,流动儿童是一个应该得到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从数量上说,它规模庞大,并且还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从年龄分段来看,这一时期的儿童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流动儿童面临着成长环境的改变:城市有着不同于农村的文化特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流动儿童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城市生活,真正完成从“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的过程,还存在着不少的阻碍因素。可见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仅仅关注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但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则关注甚少。本文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从中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他们成长环境的建议。

二、社会排斥:概念及其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排斥概念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法国。到90年代,社会排斥的概念被欧盟各国普遍使用。由于

西方各国的政治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欧洲委员会采用折中的办法将社会排斥定义为对基于公民资格的权利(主要是社会权利)的否认,或者这些权利未充分实现[2]。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越来越倾向于用社会排斥概念来解释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

在不同的角度之下,社会排斥具有不同的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第一,强调社会排斥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综合有关文献,根据“排斥出自何处”和“谁被排斥”两条线索,社会排斥可以分为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和福利制度排斥5个维度(排斥出自何处),以及个人排斥、团体排斥和空间排斥3个维度。强调社会排斥是一个

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排斥研究强调是“谁”

(推动者和施动者)通过怎样的制度过程将他人排斥出一定的社会领域,重在揭示其中的机制和过程[2]。

因此,可将社会排斥简单定义为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被全部或部分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由于社会排斥概念具有以上特征,使其成为一个有力的概念工具,它可以描述弱势群体所遭受的多重不利境遇,揭示将他们排斥出社会的推动者和施动者以及其中的机制和过程[2]。

三、流动儿童面临的社会排斥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不同于一般群体的城市适应,在这种

4

1

特殊的年龄阶段,是流动儿童面临着对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本身的双重适应,任何一个方面的适应出现问题,都会给他们带来危机,尤其是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1.消费排斥

经济排斥是指个人、家庭和地方社区未能有效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排斥主要有三个指标:劳动力市场排斥、收入贫穷和消费市场排斥[2]。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流动儿童,经济排斥中的前两个指标不在分析之列。其中消费市场排斥指两种情况:一是个人和家庭买不起或因经济拮据而限制使用必需的商品和服务;二是与消费的方式相关。有关数据表明了流动儿童的家庭消费与城市家庭有明显的不同,其实就是一种消费排斥。住房条件90.47%的流动家庭租用住房, 2179%借房,在所在市已购房的家庭仅占6.63%。79.24%的儿童没有自己的房间,与大人同住。没有独立厕所和厨房的家庭分别占到45.24%和36.47%。在有厕所和厨房的家庭中,约1/3为合用。有1/3的家庭完全没有厕所和厨房。我国2001年城市居民生活调查发现,有浴室或厕所的家庭占75%[3]。这表明在住房条件上,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有较大差距。耐用消费品占有情况为:拥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和家用电脑的流动家庭的比重分别为39.99%、75.01%、37.21%和6.74%。城市户籍人口中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的家庭占有率已基本饱和,家用电脑拥有率为13%[4]。可见流动儿童家庭的物质条件明显低于城市户籍人口家庭。访谈中也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没有自己的房间,没有家用电脑。从以上两方面的指标来看,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对流动儿童来说,城市儿童的那种高消费方式只是一种奢望;相对于城市中的儿童消费者来说,流动儿童成了所谓的“被排斥的消费者”,被排斥于社会主流的消费方式之外。

2.社会关系排斥

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是指个人被排斥出家庭和社会关系。豪斯等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社会关系。首先是社会关系存在或量的方面,包括交往数多少、交往的频率如何。其次是社会关系的结构方面,主要指社会网络的密度、同构性、多样性或分布。最后是社会关系的质的方面,即社会关系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如何。依据以上的分析框架,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是指交往人数和频率下降、社会网络分割和社会支持减弱[2]。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断裂。流动儿童期望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这样除了与其他流动儿童组成群体之外,他们也倾向与流入地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以丰富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人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儿童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组合,这个基础就是经济条件。在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的本地儿童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流动儿童可能因为家庭的生活条件较差,买不起高档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无法融入到流入地儿童的生活当中,正常的社会交往受阻。因此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即使是在城市,他们的社会关系

主要限于与他们有着相同经历的流动儿童。有关数据表明:从心理接近度来看,流动儿童中一半左右的同伴群体选择流动儿童[4]。可见,流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单一性。从豪斯的考察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流动儿童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其原因是受到流入地的儿童的排斥。

3.文化排斥

文化排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失去根据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及价值观模式而生活的可能性;第二层是指除以少数的个人和团体不能享有他们的文化权利,即保有自身的传统、仪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等[2]。在社会化的初期,流动儿童已习得了农村中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然而,当他们随父母来到城市后,他们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与流入地的儿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出现了冲突。而且基于群体的偏见和歧视,流入地的儿童无法与流动儿童平等认同,这导致了流入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摩擦性互动,促使流动儿童在社会交往上囿于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囿于文化的同质性,从而加深了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因此流动儿童无法通过与流入地儿童交往来习得新的社会规范。

4.福利制度的排斥

福利制度排斥是指个人和团体不具有公民资格而无法享有社会权利,或者即使具有公民资格也被排斥出某些国家福利制度之外,后者包括排斥出社会救助制度[2]。在福利制度排斥中,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的排斥是最为严重的。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适龄儿童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同时保证适龄儿童接受相应的学校教育也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五普资料估计,全国大约有880万名流动学龄儿童。普查结果表明,在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上过学”者所占比例为4.0%,上过学后又辍学的比例为018%。二者相加,全国适龄流动儿童中未按要求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8%,高于全国儿童的相应比例(3.3%)。据此推算,全国大约有42万流动儿童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应有的教育。虽然42万的人口数量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的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就是说,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样看,42万流动儿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数目为何如此之大?除了自身的原因外,不外乎是各个地方政府并未给流动儿童准备基本的受教育条件,或者是对流动儿童收取额外的、比流入地儿童高昂的教育费用。这样不仅从政策上把流动儿童排斥出当地受教育的范围,而且从福利上看,流动儿童并未享有九年义务教育,而是接受着高昂的教育。可见,他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被有意地从城市中排斥出去。

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

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体现在社会排斥各个维度的互相影响。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自然受到了社会排斥的各

51

个维度的交错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的过程

适应的过程,包括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的起始点,而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过程实质上是流动儿童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过程的问题就是社会化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着重探讨同龄群体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影响。同龄群体是儿童相互交往的产物,对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流入地儿童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这样他们之间不能组合成同龄群体,也就是说不能和流入地儿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样离开群体,流动儿童难以习得如何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评价比较,在情感上缺乏同伴的支持,无法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其适应的过程步履维艰,最终使流动儿童的适应过程漫长而曲折。

2.适应的周期

根据U曲线假设,迁移者的适应是一个U曲线的形状。在第一阶段,迁移者对陌生地的所见所闻表示兴奋和喜爱。接着第二阶段,热情开始消退,开始感觉到压力。当迁移者能够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能够很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时,个人更可能被迁入地所接纳,完成适应的过程。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二元社会体制,城市人有一种特权思想,城市中心主义渗透到了他们的潜意识中,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存在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出现一系列的紧张,进而延长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周期。

3.适应的模式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的过程实际上是与城市文明和社会不断整合的过程,是以“城市儿童”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继而形成一定的适应模式。流入地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使得流动儿童对城市世界感到恐慌,产生了极大的不归属感;再加上流动儿童的迁移多是“随迁”或“投靠”[1],他们并非主动地来到城市,因此对周遭的环境都是被动的盲目的适应,这样流动儿童有可能产生对城市适应的逆反行动,导致了流动儿童的适应模式出现多样性。

五、对策和建议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城市适应对其整个成长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对不能忽视。那么,如何改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呢?

1.改变人们的观念,加强社会整合。改变城市人的“一等公民”的身份优势意识,消除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流动儿童,达到社会的整合。

2.提高流动家庭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现在,我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比如《义务教育法》。流动家庭应该提高法律意识,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保护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不应有的社会排斥。

3.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在我国,户籍制度的壁垒无形中加强了城市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的观念,而且限制了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必须消除户籍制度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这样,流动儿童才能完成真正的城市适应。

4.建立专门的维护流动儿童权益的组织。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年龄小,正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对外界的不平等待遇可能不像成人那样会用合法的手段加以保护。因此,为流动儿童建立相应的维权组织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梁 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57.

[2]曾 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11-12.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郭 虹.从“外来人口”到“流动人口”———城市化中一个亟待转变的观念[J].经济体制改革,2000,(5).

[5]周 皓,章 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70.

The Study on Social Exculsion and F loating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City

RE N Y un-xia,ZH ANG Bai-mei

(Huazhong U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dy,Wuhan,4007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 odernization,there appeared a large scale of special s ocial group———floating children.Up to now,such s ocial problems of floating children as education medical and healthy situations,crime and child-em ployee,are noticed generally in the s ociety.Analyzing their adaptation to city from the view of s ocial exculsion will help to s olve certain problems.

K ey w ords:s ocial exclusion;floating children;adaptation to city

(责任编辑:孟建伟) 61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胡沁 2 0 1 3 0 6945 摘要: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得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得状况、适应得不同方而及影响适应得因素等问题上。流动儿童得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得不稳定性。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逐步发展与完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得转化,越来越多得流动人口流入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了所谓得“农民流动得家庭化”现象,及农民工把妻儿带在身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00多万义务教育年龄儿童随父母在外地就读.近年来,对流动儿童生存境遇得讨论引起人们得深思,流动儿童众多生活与学习问题得妹辦与其特殊得经历与生存环境相关。究其根源,与流动儿童自身得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关联。 1.流动儿童与社会适应性 1、1流动儿童 根据199 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得《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 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就是指6至1 4岁(或7至15岁) 随父母或随其她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得少年儿童, 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余凌(2 003)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流

入城市得流动人口得子女张亿全(2 0 07)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1 5周岁以下得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得进程务工就业得农民子女⑵。聂辉(2 0 0 7 )认为流动儿童就是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得儿童⑶o陈黎(2007)认为流动儿童就是农民工流动得子女或外来人口得子女〔巴马润生(201 0 )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得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⑸。综合以上得定义,可以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半年以上得6?15周岁得少年儿童。 1、2社会适应性 美国学者Lu k ash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得交互作用,即融入环境、改造环境、离开环境从而达到社会得与谐?林崇德等人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个体改变自己得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得社会坏境得过程⑹。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为了使自己得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或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得发展得适应巴张锦涛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内在个人心理与外在社会生活两个层而得内容。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指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就是指她们在新得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得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它反映岀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得认同程度与融入程度°]。可以瞧出流动儿童就是从心理层面与外在得行为上去适

浅谈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汇总

浅谈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结项报告 光山县实验小学体育组课题小组

浅谈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 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项报告 光山县实验小学体育组课题小组 摘要: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促使少年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等方面。本课题随机抽取我校1-6年级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样本在课间参与集体性体育游戏的情况,并向样本发放问卷以搜集数据,分析体育游戏对样本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并通过该项研究确立我校学校体育教学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关键词:集体性体育游戏社会适应性少年儿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查询中国知网2003-2013年有关体育游戏对 少年儿童的影响方面的论文,大多论述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身体和心里方面的影响,甚少研究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的。基于我校班级人数较多,体育课人多设施少的现实现状,作为我校青年体育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设置一些新颖、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性体育游戏,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助力我校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该课题的研究补充了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少年 儿童社会适应性影响的研究的不足,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教参考。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学体现“全面发 展”的思想。体育是“五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激发其合作竞争的精神。当今贯彻温家宝总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阳光体育”项目,那么这一个小时怎么安排?各阶段教学内容要不要分层?怎么选择教材?成为我校体育教师的核心问题。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我校实行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多,体育课场地、器材受限。 ②班级多,专业教师少,课时负担重,教学质量没有保障。 ③“水平一”阶段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很好的适应学校生活,需多 加引导。 ④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没有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分层,不能调 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体育课堂经行研究分析,为体育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帮助一线体育教师更好的安排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真正成为“体育”的基地,“德育”的摇篮。 2、社会适应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适应性起源于达尔 文进化理论学说“适者生存”一词。后来专指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其中包括适应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综合练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__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8、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的一种研究方法。 9、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 10、代币疗法可能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11、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选择教育材料。 12、幼儿的__________________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1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____________,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14、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____________。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城市版) 第一部分 适应能力 第一项 动作发展 (一)粗大动作 1.身体平衡 能双脚踮脚尖站10秒钟 5 单脚站立2秒钟 4 不扶可站稳 3 扶西可以站立 2 不用支撑可坐稳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2行走与跑跳(圈出所有符合选项) 独走自如 1 双手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1 不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1 双脚交替着走下楼梯 1 能跑且很少摔倒 1 双脚并跳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0 3 手臂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能抓住跳动的篮球或排球 1 收举过肩把球扔出去 1 一只手端起杯子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二)精细动作 4 手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品(如花生米、扣子) 1 打开和盖上螺口的瓶盖 1 用方积木块搭五层高 1 模仿画正方形 1 用剪子减除圆形 1 用钥匙打开明锁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第二项 语言发展 (一)语言理解 5 理解语音(只选择一项) 听课时注意力一般可以保持15分钟以 上 5 听故事是注意力一般保持15分钟以 上 4 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拿过来、坐下等 ) 3 问他的五官在哪里,能正确的指出 来 2 问他的名字的时候,能知道是叫自 己 1 叫他的名字时,不知道是叫自 己 0 6 理解复杂的指令(圈出所有符合项 目) 理解含有介词的指令(如在…之上、在…后面等) 1 理解含有先后顺序的指令(如首先…,然后…等等) 1 连接包含某些条件、要求的指令(如果…就…;如果不…就…等) 1 不具有上述的能力 0 7 阅读(只选择一项)

能基本读懂成人报纸、一般小说和杂志 5 能读懂用词及情节不复杂的小说或文章(普小四、五年级水平) 4 能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者连环画上的文字说明(普小一、二年级水平) 3 能看懂五种以上的指示牌(如汽车站的站牌、男厕所、女厕所、危险、禁止入内) 2 认识十几个字(数字除外) 1 认识不足十个字或者一个字都不认 识 0 (二)语言表达 8发音清晰(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说话慌张,越讲越急促 1 说话结巴,不该停顿的时候有停顿 1 说话声音很低很弱,耳语般的很难听见 1 说话很慢,很吃力 1 语音清晰,流畅 0 不会发音说话 4 9 词的使用 能够较为准确的使用动词描述身边的事务 4 描述事情时能够说出主要的人或物的名称 3 能说出10个熟悉物体的名称 2 能说两三个简单的词(如爸爸、妈妈) 1 几乎无词语 0 10 句子的使用(只选择一项) 有时候能使用含有连词的复合句(因为..所以..) 3 能用疑问句提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 2 只会用简单的陈述句讲话 1 说话不成句或只会用非语言方式表 达 0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直达 常去的地方(如学校) 即使途中需要换车,也能自己乘坐公 交车电车或地铁到长到的地方 1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到陌生的地方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11书写(只圈一项) 能写条理较清楚,用词 比较得当的书信或小文章 5 会写留言条、记事本或借条等 4 能写出四十个不同的字 3 能写出十几个不同的字 2 会写自己的名字 1 不会书写 0 (三)综合语言能力 12 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出生 日期(包括年月日)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址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通讯地址(包括住 址和邮编或电话)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____________;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2. 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____________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3.____________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________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____________,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8、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五大领域的内容,即领域、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 9、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 10、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的影响下,在与周围的人的 中。逐渐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幼儿园社会教育 2、角色扮演法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20分) 1、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幼儿年龄小,没有反社会行为,只有亲社会行为() 2模仿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流动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问卷

流动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这是一份用于科学研究的调查表,填写这份调查表与你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评定都毫无关系,也不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且不需要填写姓名,希望你能实事求是的填写。我们将对你的回答内容给予严格的保密,请你放心,谢谢合作。 1.在学习上,我努力寻求好的学习方法。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2.有时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回家后还是会主动的学习。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3.我会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房间 4.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5.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6.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7.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8.不能按时交作业或作业质量差。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9.害怕上学,多方逃避。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0.面对新环境(迁居、转学等)适应困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1.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2.受到挫折后反应过分强烈或压抑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3.睡觉前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了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4.上课时小动作多,干扰他人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5.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6.吸吮手指、嘴嚼衣服或其他物品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7.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8.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9.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20.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问卷中前六题评分方式是:A-0分,B-1分,C-2分,D-3分,从第七题开始的评分方式是:A-3分,B-2分,C-1分,D-0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共20题,满分为60分,得分在42分以上为具备较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在本研究中测试的心理内容包括心理能量、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弹性,社会适应性测试是人际适应性,心理与社会适应性测试在问卷中对应的题目如下表。 心理与社会适应性测试题目 测试题目 心理能量1、7、8、19 心理控制感2、6、12、15 心理弹性3、5、13、16、20 人际适应性4、9、10、11、14、17、18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

张珍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分为两个部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请各位老师仔细阅读。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

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育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PDF X页)

·研究探讨· 323 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疆和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王建福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智力低下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有的孩子智力虽然落后,但是经过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如何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教给智障学生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智障儿童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智障儿童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智障学生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也就是说即使智障学生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还要让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的方法。比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大致包括:辩认男、女厕所,大、小便要入厕入池,不得随地大、小便,按时大、小便,大便后要用卫生纸擦干净,便后要洗手等。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卫生常识教育。如:便后怎样用卫生纸擦干净,包括卫生纸的叠法(教师示范),卫生纸的擦法(特别强调女生要向后擦),以及不得随地大小便,便后要洗手等等。2及时性教学,对于不会擦屁股的学生,利用他在上厕所大便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教学。3每天定时让学生大小便,以养成学生按时大、小便的习惯。4选派个别卫生负责员,监督学生不准随地大小便。5教育女生定时换内裤。 二、循序渐进多示范 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多练习。教学时可以把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操作动作中学起,然后将分散的操作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例如:穿鞋子,可以把整个穿鞋过程分解成右脚穿鞋,左脚穿鞋。单脚穿鞋又分解出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教学。1、一手拿起鞋子。2、将同侧脚抬起放置于另一腿上。3、双手握住鞋帮,让脚指头对准鞋口并伸进鞋口。4、用力将脚伸入鞋内,顶到鞋尖。5、伸出食指插入鞋后跟,并用力将鞋后跟往上提,使脚后跟紧贴鞋底跟。当左脚(或右脚)基本学会以后,另一脚的学习就相对容易。最终才让学生完整进行双脚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耐心地一步一步分解指导,学生跟着老师学,小步子,多循环。同时由于每一个分解步骤难易程度不同,在练习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出发,适时缩短或延长某一步骤的练习时间。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等,让他们在基本的生活自理上形成动力定型的生理机制,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智障学生做事情的速度、质量。如智障学生吃饭,开始可能会把饭粒撒的满地,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智障学生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三、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很多智障学生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饭时总有一些智障学生心不在焉,饭含在嘴里不咽下去,或者不愿自己吃,吃饭的速度很慢。于是我就扮演熊妈妈来看小朋友吃饭, 并教会智障学生吃饭的方法:“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我所扮演的熊妈妈还给吃得快的小朋友发五角星。这一招真灵,智障学生渐渐地能独立地进餐了。教师及时对有进步的智障学生给予表扬,巩固其良好的行为。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首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小标记,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智障学生给予表扬。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教给智障学生怎样把手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手。智障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这些生活技能 四、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在生活中成长 生活自理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自理的教育,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且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比如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训练,应将这一教育内容分为多个实践训练。利用学校有住校的条件,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老师先要进行讲解分析,示范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再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老师应天天检查督促,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又如班级卫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 五、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智障儿童的父母往往因为子女的先天不足而事事包办代替,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上的依赖性,使先天的缺陷逐渐转化为后天的“弱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这时,学校的指导配合是关键。老师应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能使学校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学校教了,学生回家后还是不动手,依赖父母,那样教育效果就很差了。 总之。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强化。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反复性,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监督学生。大家要共同努力,及早地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6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2016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随着**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区,**区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2015年,**区现有学龄儿童10.77万人,流动儿童已达到11万名,数量已经超过本地户籍儿童。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就医、就学等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2009年,常州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城市。2012年,**区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确定为深度试点单位。三年来,**区坚持高标定位,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管护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历了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过程,大力实施流动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四年来项目工作目标: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流动儿童管理的经验,制订切合我区实际的政策,落实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责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流动儿童保护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年来,我们积极落实项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流动儿童信息登记;推进全体流动儿童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进程;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组织显张力。成立了由32个部门参与的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各地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流动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保障了流动儿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卫生、妇联等主要责任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登记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发展 一是实现流动儿童信息常态化管理和综合化使用。我区按照科学宣传、分类采集、综合汇总的要求,做好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0 3岁流动儿童信息由妇联、卫计部门分别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而一旦来到新的环境接触陌生人时,就会变得胆怯腼腆,呆板笨拙;有的孩子在学校里独自游戏、自言自语,显得很不合群;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与人交往处处逞强,横行霸道,显得盛气凌人;还有的孩子遇到熟人时,即使大人强迫其对人要讲礼貌打招呼,他也缄口不语,设法躲避……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然而,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社会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1.不能主动发起探究性的行为,在接到任务后,不能马上调整状态做出反应,处于一种懈怠的状态。 2.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注意力极其容易转移和分散,停留在一项活动上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3.或者盲从,没有主见,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经常出现退缩行为;或者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要求别人对其百依百顺,若稍有不顺就大哭大叫,或打人发泄自己的情感。 4.惧怕失败,一旦失败就表现出沮丧或者愤怒,并且不愿意再次尝试。 5.难以进行自主调适,对于外界的依赖性较强。 6.较严重地表现出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逃避或回避学习,甚至出现学习抑郁症,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 7.易和别人起冲突,起了冲突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要说话甚至骂人;有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插话,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声地抢话。 8.自制力很差,做事丢三落四,学习用品乱扔乱放,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马马虎虎,弄得学习和生活一团糟。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性及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3、掌握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了解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1、提出学习本学科的要求 2、明确学习方法 3、介绍本学科的历史 注重幼儿园社会教育是20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特点,也将成为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翻开我国幼教史,一条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线索依稀可见。 萌芽阶段:(零星的,不系统的主张) 早在上世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离恶习,习善良之规范。而且湖北武昌幼儿园就强调幼儿教育的开导事理,涵养德行的功能,在确定的7门课

中,“行仪”、“训话”直接与社会教育有关。 陶行之的思想,认为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 独立阶段:(陈鹤琴张宗麟) 陈鹤琴提倡的“活教育五指活动”社会教育是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教材也必须是完整的。完整的、有系统的课程应该有中心——儿童生活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张宗麟与陈合作,有许多共同的研究成果。他对幼儿社会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30年代初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最全面,深入地论述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及实施的著作,包括儿童之社会的特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等,还讨论了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他认为;教育的灵魂不在乎罗列许多科目,也不在乎养成良好公民,而是在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这个阶段,社会教育,社会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得以确认你在结构上、体系上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张宗麟的《幼儿园的社会》。此后社会教育在幼儿园课程结构中消失。 195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197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但有时以儿童环境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常识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品德教育的形式出现。直到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发展阶段:《规程》给我们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提

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

题目: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 培养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一、社会性适应能力概述........................................................................................................................ (一)社会性适应能力的概念 (3) (二)社会性适应能力对幼儿的作用 (3) 二、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现状................................................................................................................ (一)自理能力差 (5) (二)运动能力落后 (5) (三)不善于交往 (6) 三、影响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7) (二)幼儿园的原因 (8) (三)幼儿自身的原因 (8) 四、提高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充分调动,发挥幼儿主体性 (9) (二)转变教育理念及方式 (10) (三)注重实践,多体验 (10) (四)加强沟通,强化家园合作 (11) 结论 (1) 参考文献: (1)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蔺秀云邓林园 来源:《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一、问题提出 1998年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是指6至l4岁(或7至l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则将流动儿童定义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1 8周岁以下人口。 综合上述定义,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界定为6岁至l8岁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近年来,城市中流动儿童数量急剧上涨,以北京市为例,1997年,北京地区流动人口中6岁至l5岁适龄儿童共66 392人;到2003年底,适龄流动儿童数量增加为24万;而至2006年,在京就读的适龄流动儿童已增至37.5万人。[1] 流动儿童移入城市后主要面临两种教育安置方式:一是以借读生身份就读于公立学校;二是进入由社会力量创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打工子弟学校。[2]因为打工子弟学校条件设备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教育部及各省区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提倡“由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不少研究也表明,就读公立学校可能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如邹泓等指出,与“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会感受到更多歧视”的假定相反,在非公立学校就读的儿童更担心被歧视。[3]孙晓莉的一项对比研究发现,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更好。 [4]还有研究指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来京时间、家庭经济地位等重要社会人口学因素后,教育安置方式仍然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有重要预测作用,就读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更好,更少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自尊水平更高。[5]然而,尽管教育部及各省区都出台了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政策,但2006年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数字仍显示,就读公立学校的儿童只占流动儿童总数的61%,[6]而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读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doc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城市版) 第一部分适应能力 第一项动作发展 (一)粗大动作 1. 身体平衡 能双脚踮脚尖站10秒钟5 单脚站立 2 秒钟 4 不扶可站稳 3 扶西可以站立 2 不用支撑可坐稳 1 不具有上述能力0 2行走与跑跳(圈出所有符合选项) 独走自如 1 双手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1 不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1 双脚交替着走下楼梯 1 能跑且很少摔倒 1 双脚并跳 1 不具有以上能力0 3手臂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能抓住跳动的篮球或排球 1 收举过肩把球扔出去 1 一只手端起杯子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二)精细动作 4手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品(如花生米、扣子)1 打开和盖上螺口的瓶盖 1 用方积木块搭五层高 1 模仿画正方形 1 用剪子减除圆形 1 用钥匙打开明锁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第二项语言发展 (一)语言理解 5理解语音(只选择一项) 听课时注意力一般可以保持 15 分钟以上 5 听故事是注意力一般保持15 分钟以上 4 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拿过来、坐 下等)3 问他的五官在哪里,能正确的指出 来 2 问他的名字的时候,能知道是叫自 己 1 叫他的名字时,不知道是叫自 己0 6理解复杂的指令(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理解含有介词的指令(如在之上、 在后面等) 1 理解含有先后顺序的指令(如首先,然后等等) 1 连接包含某些条件、要求的指令(如 果就;如果不就等) 1 不具有上述的能力0 7阅读(只选择一项)

能基本读懂成人报纸、一般小说和杂10 句子的使用(只选择一项) 志 5 有时候能使用含有连词的复合句(因能读懂用词及情节不复杂的小说或文为.. 所以.. ) 3 章(普小四、五年级水平) 4 能用疑问句提问题(如为什么,怎么能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者连环画上的样) 2 文字说明(普小一、二年级水平) 3 只会用简单的陈述句讲话 1 能看懂五种以上的指示牌(如汽车站说话不成句或只会用非语言方式表 的站牌、男厕所、女厕所、危险、禁达0 止入内) 2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直达认识十几个字(数字除外) 1 常去的地方(如学校) 认识不足十个字或者一个字都不认即使途中需要换车,也能自己乘坐公 识0 交车电车或地铁到长到的地方 1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到陌(二)语言表达生的地方 1 8 发音清晰(圈出所有符合项目)不具有上述能力0 说话慌张,越讲越急促 1 说话结巴,不该停顿的时候有停顿 1 11 书写 ( 只圈一项 ) 说话声音很低很弱,耳语般的很难听能写条理较清楚,用词 见 1 比较得当的书信或小文章 5 说话很慢,很吃力 1 会写留言条、记事本或借条等 4 语音清晰,流畅0 能写出四十个不同的字 3 不会发音说话 4 能写出十几个不同的字 2 会写自己的名字 1 9 词的使用不会书写0 能够较为准确的使用动词描述身边的 事务 4 ( 三) 综合语言能力 描述事情时能够说出主要的人或物的12 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1 名称 3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1 能说出 10 个熟悉物体的名称 2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出生 能说两三个简单的词(如爸爸、妈妈)日期 ( 包括年月日 ) 1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址 1 几乎无词语0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通讯地址( 包括住 址和邮编或电话 )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Soci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高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功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必须要学生清楚而又灵活地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并能初步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个案情况进行评估测量,对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教育评价。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大致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生理机制等,教学的重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其评价、以及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内容。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讲解法、实践观摩法、演示操作法、设计指导法、调查实验法等。 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全面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等。实践环节主要采用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习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不同的幼儿园2 次观摩见习社会教育活动,主要见习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社会规范教育活动、人际交往 教育活动和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等内容。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评价见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写出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见习报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以及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在幼儿园集中三周见习内容,要求学生做儿童社会性发展个案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别差异及特点的能力, 并通过提交一份详细、完整的个案分析报告和制定教育对策,提高学生社会性教育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