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月31日定(新)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月31日定(新)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月31日定(新)
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月31日定(新)

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考试答案

[ 试题分类]: 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11011050 [ 题型]: 单选 [ 分数]:2 1.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的职能侧重于() A.经济职能 B.专政职能 C.计划职能 D .监督职能 答案:B 2.城市中介组织服务的()导致监督主体和监督机制缺位。 A.间接性 B.制度性 C.动态性 D.营利性答案:A 3.城市中介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信息技术的应用 B.法律法规的完善 C.文化手段的发挥 D .产业结构的升级 答案:A 4.发达国家对城市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对()的监督管理。 A.税收财务 B.组织人员 C.发展方向 D .组织制度 答案:A 5.城市中介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 A.工作环境 B.资金 C.人员

D.信誉 答案:D 6.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增强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力,不应采取以下哪种方式() A.业务参与服务 B.引导服务 C.宣传服务 D.政策服务答案:A 7.古典公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黑格尔 B.怀特 C.亚里士多德 D .托克维尔 答案:C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城市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原则() A.主动原则 B.系统原则 C.制度原则 D.独立性与开放性原则答案:C 9.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动是在政府与()之间提供中介服务。 A.共青团 B.残疾人联合会 C.妇女联合会 D .城市各构成主体 答案:D 10.政府部门要与城市中介组织进行互动,下列哪种方式是错误的互动方式( A.单向的信息传递 B.政府对中介组织进行审查登记 C.政府定期发放有关文件 D .不定期举行座谈会 答案:A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胡沁 2 0 1 3 0 6945 摘要: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得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得状况、适应得不同方而及影响适应得因素等问题上。流动儿童得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与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得不稳定性。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逐步发展与完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得转化,越来越多得流动人口流入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了所谓得“农民流动得家庭化”现象,及农民工把妻儿带在身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00多万义务教育年龄儿童随父母在外地就读.近年来,对流动儿童生存境遇得讨论引起人们得深思,流动儿童众多生活与学习问题得妹辦与其特殊得经历与生存环境相关。究其根源,与流动儿童自身得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关联。 1.流动儿童与社会适应性 1、1流动儿童 根据199 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得《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 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就是指6至1 4岁(或7至15岁) 随父母或随其她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得少年儿童, 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余凌(2 003)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流

入城市得流动人口得子女张亿全(2 0 07)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1 5周岁以下得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得进程务工就业得农民子女⑵。聂辉(2 0 0 7 )认为流动儿童就是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得儿童⑶o陈黎(2007)认为流动儿童就是农民工流动得子女或外来人口得子女〔巴马润生(201 0 )认为流动儿童就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得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⑸。综合以上得定义,可以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半年以上得6?15周岁得少年儿童。 1、2社会适应性 美国学者Lu k ash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得交互作用,即融入环境、改造环境、离开环境从而达到社会得与谐?林崇德等人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个体改变自己得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得社会坏境得过程⑹。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为了使自己得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或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得发展得适应巴张锦涛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内在个人心理与外在社会生活两个层而得内容。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指岀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就是指她们在新得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得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它反映岀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得认同程度与融入程度°]。可以瞧出流动儿童就是从心理层面与外在得行为上去适

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_110110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的职能侧重于()。 A.经济职能 B.专政职能 C.计划职能 D.监督职能 答案:B 2.城市中介组织服务的()导致监督主体和监督机制缺位。 A.间接性 B.制度性 C.动态性 D.营利性 答案:A 3.城市中介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信息技术的应用 B.法律法规的完善 C.文化手段的发挥 D.产业结构的升级 答案:A 4.发达国家对城市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对()的监督管理。 A.税收财务 B.组织人员 C.发展方向 D.组织制度 答案:A 5.城市中介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 A.工作环境 B.资金 C.人员

D.信誉 答案:D 6.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增强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力,不应采取以下哪种方式()。 A.业务参与服务 B.引导服务 C.宣传服务 D.政策服务 答案:A 7.古典公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黑格尔 B.怀特 C.亚里士多德 D.托克维尔 答案:C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城市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原则()。 A.主动原则 B.系统原则 C.制度原则 D.独立性与开放性原则 答案:C 9.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动是在政府与()之间提供中介服务。 A.共青团 B.残疾人联合会 C.妇女联合会 D.城市各构成主体 答案:D 10.政府部门要与城市中介组织进行互动,下列哪种方式是错误的互动方式() A.单向的信息传递 B.政府对中介组织进行审查登记 C.政府定期发放有关文件 D.不定期举行座谈会 答案:A

第六章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第六章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作者:————————————————————————————————日期: 2

3 / 22 第六章 社会中介组织管理 第一节 社会中介组织的中介性 一、中介 哲学:连接两个不同事物的间接性环节 马哲:是客观事物转化与发展的中心环节 传播学:称中介为媒介 中介本质:促进事物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二、准公共物品的中介性 纯公共物品:行政事务(政府组织) 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事业组织) 社会物品 (中介性) 私人物品:私人事务(企业组织) 二、准公共物品的中介性 三、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分析 政府 (公域) (私域) 社会公共组织 ( 第三域) 1. 准行政组织。准行政组织是在政府管理改革过程中从政府分离出来而又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的组织。工青妇、某些行业协会等。 2. 事业组织。获得国家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的大力扶持。包括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出版等各项事业活动的组织。 3. 公益组织。突出特征在于它的非营利性、志愿性和为实现社会的某些公共目的的奉献精神。慈善机构、志愿者团体、社会救济组织、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及某些环保组织等属于此类。 4. 社会中介组织。显著特点是它不能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而只能以自身的服务收入而独立生存。如行业协会、商会、公证和仲裁机构、各种事务所、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拍卖行、各种介绍所以及学会、基金会等 。 四、社会中介组织的涵义和特点 1.社会中介组织的涵义 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在社会管理的活动中,发挥服务、监督、沟通和公证的功能,承担服务、执行以及部分监督职能的社会组织。 2.中介组织的特点 (1)组织性。有组织章程、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性。组织本身独立,服务独立,经济独立。 (3)公正性。能经受得起服务对象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4)沟通性。沟通商务关系、法律关系。 (5)广泛性。中介组织遍及各个领域。 五、社会中介组织的类型 1.根据内容划分六类: 政政 准政府组事业组织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儿童社会适应性为能力量表 (城市版) 第一部分 适应能力 第一项 动作发展 (一)粗大动作 1.身体平衡 能双脚踮脚尖站10秒钟 5 单脚站立2秒钟 4 不扶可站稳 3 扶西可以站立 2 不用支撑可坐稳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2行走与跑跳(圈出所有符合选项) 独走自如 1 双手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1 不抓扶手自己上下楼梯 1 双脚交替着走下楼梯 1 能跑且很少摔倒 1 双脚并跳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0 3 手臂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能抓住跳动的篮球或排球 1 收举过肩把球扔出去 1 一只手端起杯子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二)精细动作 4 手的控制能力(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物品(如花生米、扣子) 1 打开和盖上螺口的瓶盖 1 用方积木块搭五层高 1 模仿画正方形 1 用剪子减除圆形 1 用钥匙打开明锁 1 不具有以上能力 1 第二项 语言发展 (一)语言理解 5 理解语音(只选择一项) 听课时注意力一般可以保持15分钟以 上 5 听故事是注意力一般保持15分钟以 上 4 理解简单的指令(如把…拿过来、坐下等 ) 3 问他的五官在哪里,能正确的指出 来 2 问他的名字的时候,能知道是叫自 己 1 叫他的名字时,不知道是叫自 己 0 6 理解复杂的指令(圈出所有符合项 目) 理解含有介词的指令(如在…之上、在…后面等) 1 理解含有先后顺序的指令(如首先…,然后…等等) 1 连接包含某些条件、要求的指令(如果…就…;如果不…就…等) 1 不具有上述的能力 0 7 阅读(只选择一项)

能基本读懂成人报纸、一般小说和杂志 5 能读懂用词及情节不复杂的小说或文章(普小四、五年级水平) 4 能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者连环画上的文字说明(普小一、二年级水平) 3 能看懂五种以上的指示牌(如汽车站的站牌、男厕所、女厕所、危险、禁止入内) 2 认识十几个字(数字除外) 1 认识不足十个字或者一个字都不认 识 0 (二)语言表达 8发音清晰(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说话慌张,越讲越急促 1 说话结巴,不该停顿的时候有停顿 1 说话声音很低很弱,耳语般的很难听见 1 说话很慢,很吃力 1 语音清晰,流畅 0 不会发音说话 4 9 词的使用 能够较为准确的使用动词描述身边的事务 4 描述事情时能够说出主要的人或物的名称 3 能说出10个熟悉物体的名称 2 能说两三个简单的词(如爸爸、妈妈) 1 几乎无词语 0 10 句子的使用(只选择一项) 有时候能使用含有连词的复合句(因为..所以..) 3 能用疑问句提问题(如为什么,怎么样) 2 只会用简单的陈述句讲话 1 说话不成句或只会用非语言方式表 达 0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直达 常去的地方(如学校) 即使途中需要换车,也能自己乘坐公 交车电车或地铁到长到的地方 1 能自己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地铁到陌生的地方 1 不具有上述能力 0 11书写(只圈一项) 能写条理较清楚,用词 比较得当的书信或小文章 5 会写留言条、记事本或借条等 4 能写出四十个不同的字 3 能写出十几个不同的字 2 会写自己的名字 1 不会书写 0 (三)综合语言能力 12 圈出所有符合项目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出生 日期(包括年月日)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址 1 能准确说出自己的通讯地址(包括住 址和邮编或电话)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十三章 社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答: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详尽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一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方面,主要有以下要点: (1)指明阶级的含义,并指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说明阶级产生的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产生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联系,私有制使得对剩余产品的剥夺和占有成为可能。 (3)认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认为阶级现象最终将随着私有制的铲除,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5)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阶层是依据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之外的属性划分的,它或者存在于阶级内部,或者是与阶级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进行阶层分析要以阶级观点为指导。 (6)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2.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 答:(1)西方社会学分层现象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西方社会学者也认识到其根源在于社会不平等,而过度的冲突和斗争会引起社会动荡,形成社会运行的障碍。出于维护的目的,他们对社会分层现象也十分重视,进行了长期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分层理论和模式,用以描述社会差异,把握各个社会层次上人们的社会表现,预测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趋势,干预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其主要的理论代表有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2)西方分层理论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理论不要盲目照搬。尽管如此,仍然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分层理论,为我所用。 ①西方分层理论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的,它所指导的一些社会政策或措施确实对社会运行起到某种协调作用。我国虽然在基本制度上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作为社会系统,总有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及共同的运行规律。西方分层理论对维护社会系统运行的机制做了长期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概念。有选择地借鉴这些概念,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②西方分层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社会不平等。虽然分层理论认为不平等不可避免,永恒存在,甚至认为某种“适度不平等”发挥着有益的功能,但它同时也认识到,无限制地加剧社会不平等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不得不寻找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我国目前虽然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基础,同时消灭了由此产生的经济上、政治上的根本性不平等,但毕竟还存在着阶级差别,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消灭社会不平等,是我国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分层理论缩小不平等差距、缓和社

社会中介机构监管工作的六大问题不容忽视

社会中介机构监管工作的六大问题不容忽视 中介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但是近年来一些中介机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虚假报告、压价竞争、业务回扣等腐败问题,影响了社会中介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公信力和诚信度。究其原因,部分中介领域的行政监管出现空白是不容回避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中介机构监管工作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管理体系不顺。没有权威的国家级市场中介组织主管和协调部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多头管理且管理乏力。一些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社会中介业务划给与其关系密切的中介机构,加大了中介市场的监管难度,加剧了中介服务秩序的混乱。有些职能部门认为中介机构已脱钩,有行业协会管理,自身监管责任已减弱,再者对部门利益影响不大,所以听之任之,不愿意去管理。 二是执业质量不高。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异地经营现象严重。一些中介机构为抢业务,不顾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盲目降低业务收费,提高回扣标准,搞不正当竞争。一些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依附行政权利自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只收费不服务或变相减少服务。如税务事务所向企

业收取高额税务代理费、咨询费以及培训费等;在办规划许可证时,要收测绘费、放线费;在办征地许可证时,要收土地测量费;在办房屋产权证时,要收面积测量费和房产评估费;到银行贷款,要收资格评审费,等等。若不接受这些“服务”,事情就办不成。还有的行业协会以加强管理为由,违反国家关于执业范围限制的规定,人为地将中介机构分等定级,限制业务范围。使得非垄断行业的中介机构,尤其是纯民间的中介机构既不能做大项目,又必须完成相当数量的收费额,否则年检不合格。 三是政企不分严重。许多中介组织仍与政府各部门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明确是在行使国家行政职能还是社会中介职能,人员、业务交叉,政企不分,甚至有的中介组织本身就是政府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或内设机构。如据《红网》2010年1月12日报道,自2008年9月长沙市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共清理出应脱钩的中介机构85家,现已完全脱钩68家,仍有17家没有脱钩。 四是市场诚信不足。有的中介机构不顾长远利益和职业道德,借助业务权威性和合法身份,和客户一起编造虚假财务报表,出具虚假审计评估报告,不规范验资、人情验资、虚情验资;有的中介机构单方面制定中介合同,只强调其权利,不明确其应承担的义务,严重损害客户利益;有的中介机构刊登虚假广告,进行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如湖南省

流动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问卷

流动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现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这是一份用于科学研究的调查表,填写这份调查表与你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评定都毫无关系,也不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且不需要填写姓名,希望你能实事求是的填写。我们将对你的回答内容给予严格的保密,请你放心,谢谢合作。 1.在学习上,我努力寻求好的学习方法。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2.有时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我回家后还是会主动的学习。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3.我会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房间 4.我希望我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5.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6.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7.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8.不能按时交作业或作业质量差。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9.害怕上学,多方逃避。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0.面对新环境(迁居、转学等)适应困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1.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2.受到挫折后反应过分强烈或压抑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3.睡觉前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了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4.上课时小动作多,干扰他人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5.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有头无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6.吸吮手指、嘴嚼衣服或其他物品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7.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8.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19.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20.无缘无故地闷闷不乐 A.从不如此 B.偶尔如此 C.经常如此 D.总是如此 问卷中前六题评分方式是:A-0分,B-1分,C-2分,D-3分,从第七题开始的评分方式是:A-3分,B-2分,C-1分,D-0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共20题,满分为60分,得分在42分以上为具备较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在本研究中测试的心理内容包括心理能量、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弹性,社会适应性测试是人际适应性,心理与社会适应性测试在问卷中对应的题目如下表。 心理与社会适应性测试题目 测试题目 心理能量1、7、8、19 心理控制感2、6、12、15 心理弹性3、5、13、16、20 人际适应性4、9、10、11、14、17、18

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 专升本《社会中介组织管理》_110110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的职能侧重于()。 A. 经济职能 B. 专政职能 C. 计划职能 D. 监督职能 答案:B 2.城市中介组织服务的()导致监督主体和监督机制缺位。 A. 间接性 B. 制度性 C. 动态性 D. 营利性 答案:A 3.城市中介组织结构“去中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信息技术的应用 B. 法律法规的完善 C. 文化手段的发挥 D. 产业结构的升级 答案:A 4.发达对城市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面,即对组织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对()的监督管理。 A. 税收财务 B. 组织人员 C. 发展向 D. 组织制度 答案:A 5.城市中介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 A. 工作环境 B. 资金 C. 人员

D.信誉 答案:D 6.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增强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力,不应采取以下哪种式() A. 业务参与服务 B. 引导服务 C. 宣传服务 D. 政策服务 答案:A 7.古典公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黑格尔 B. 怀特 C. 亚里士多德 D. 托克维尔 答案:C 8.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城市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原则()。 A. 主动原则 B. 系统原则 C. 制度原则 D. 独立性与开放性原则 答案:C 9.城市中介组织的活动是在政府与()之间提供中介服务。 A. 共青团 B. 残疾人联合会 C. 妇女联合会 D. 城市各构成主体 答案:D 10.政府部门要与城市中介组织进行互动,下列哪种式是错误的互动式() A. 单向的信息传递 B. 政府对中介组织进行审查登记 C. 政府定期发放有关文件 D. 不定期举行座谈会答案:A 11.托马斯?恩在其哪一本著作中明确划分了公民社会和() A. 《公共关系》

3—6岁儿童发展指南社会

张珍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分为两个部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请各位老师仔细阅读。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 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

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育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定义及其牙防组案例分析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杨团 2006-4-6 社会中介组织概念是我国提出的,其他国家都没有这个概念。对其难于做出科学定义。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了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联系作用的社会组织。提出中介组织的概念,是政府将自己看作管理主体,市场和社会看作管理客体,政府需要专门扶持一批社会组织来帮助自己进行对社会和市场这个客体的有效管理。仅此点就可以判断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开始阶段,政府在对于自己与市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上还有误区。 如果一定要定义,社会中介组织就是发挥中介作用的社会组织。中介作用是促进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了解、协调、联系的一种社会作用。因此可以说,社会中介组织是从社会主体间的社会关系角度来定义社会组织,这种社会关系以社会中介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以促进不同社会主体间产生相互关联的正面效应为目的。 再具体一点,社会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其个人相互之间的从事协调、评价、联系等专业性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沟通政府、社会、企业、个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中介组织可以依照中介作用发生的场所划分市场中介与非市场中介两类,市场中介服务是依据社会公认的准则(一般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市场内的各类活动主体在交易中的行为进行权威性认定。非市场中介有一种中介作用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的,这类组织具有政治经济特征,国际社会往往称之为利益集团或者压力集团。企业家集团、劳工集团、宗教集团和职业、行业集团都归于此类。 由于社会中介组织是从中介关系角度下定义,这个概念的沿用势必导致与其他对社会组织的科学分类,例如社会组织的功能,组织构成,组织的社会性质等等概念分类有大幅度交叉。 能起到中介作用的组织有很多。例如大量的市场服务如信息沟通、社会协调、经济代理、咨询策划、法律服务、资产评估、账目审核、自己结算、广告传媒、交易组织、市场监督等等都可以起到市场中介的作用。而具有这些功能的社会组织有的是社团例如消费者协会,有的是企业,例如广告公司,有的是事业单位,例如市场监督管理所。即便一种服务例如从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既有企业登记、又有事业登记、还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法律援助中心)。再如慈善服务,当慈善机构从企业和社会筹来资金,赠送给需要的贫苦群众,就充当了企业和受赠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就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慈善会以及筹款类的基金会都是可以起到社会慈善这种中介作用的社会组织。 由此可见,社会中介概念下的社会组织,可以是营利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可以是民间组织也可以是靠近政府的事业机构,可以是经济类组织,也可以是政治类或者宗教类组织。它涉及到所有的社会组织类型,既有法人资格的公司法人、社团法人、基金会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事业法人,也有没有法人资格、不过在我国有合法地位的工会、企业家俱乐部、教会等等未登记的社会组织。 从社会管理出发,我们确实无法将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一个可操作的法律概念。所以,当需要

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PDF X页)

·研究探讨· 323 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新疆和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王建福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智力低下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有的孩子智力虽然落后,但是经过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如何培养智力低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教给智障学生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智障儿童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智障儿童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智障学生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也就是说即使智障学生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还要让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的方法。比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大致包括:辩认男、女厕所,大、小便要入厕入池,不得随地大、小便,按时大、小便,大便后要用卫生纸擦干净,便后要洗手等。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卫生常识教育。如:便后怎样用卫生纸擦干净,包括卫生纸的叠法(教师示范),卫生纸的擦法(特别强调女生要向后擦),以及不得随地大小便,便后要洗手等等。2及时性教学,对于不会擦屁股的学生,利用他在上厕所大便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教学。3每天定时让学生大小便,以养成学生按时大、小便的习惯。4选派个别卫生负责员,监督学生不准随地大小便。5教育女生定时换内裤。 二、循序渐进多示范 对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多练习。教学时可以把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操作动作中学起,然后将分散的操作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例如:穿鞋子,可以把整个穿鞋过程分解成右脚穿鞋,左脚穿鞋。单脚穿鞋又分解出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教学。1、一手拿起鞋子。2、将同侧脚抬起放置于另一腿上。3、双手握住鞋帮,让脚指头对准鞋口并伸进鞋口。4、用力将脚伸入鞋内,顶到鞋尖。5、伸出食指插入鞋后跟,并用力将鞋后跟往上提,使脚后跟紧贴鞋底跟。当左脚(或右脚)基本学会以后,另一脚的学习就相对容易。最终才让学生完整进行双脚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耐心地一步一步分解指导,学生跟着老师学,小步子,多循环。同时由于每一个分解步骤难易程度不同,在练习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出发,适时缩短或延长某一步骤的练习时间。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等,让他们在基本的生活自理上形成动力定型的生理机制,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智障学生做事情的速度、质量。如智障学生吃饭,开始可能会把饭粒撒的满地,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智障学生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三、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很多智障学生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饭时总有一些智障学生心不在焉,饭含在嘴里不咽下去,或者不愿自己吃,吃饭的速度很慢。于是我就扮演熊妈妈来看小朋友吃饭, 并教会智障学生吃饭的方法:“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我所扮演的熊妈妈还给吃得快的小朋友发五角星。这一招真灵,智障学生渐渐地能独立地进餐了。教师及时对有进步的智障学生给予表扬,巩固其良好的行为。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首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小标记,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智障学生给予表扬。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教给智障学生怎样把手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手。智障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这些生活技能 四、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在生活中成长 生活自理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自理的教育,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且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比如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训练,应将这一教育内容分为多个实践训练。利用学校有住校的条件,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老师先要进行讲解分析,示范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再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老师应天天检查督促,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又如班级卫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 五、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智障儿童的父母往往因为子女的先天不足而事事包办代替,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的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上的依赖性,使先天的缺陷逐渐转化为后天的“弱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这时,学校的指导配合是关键。老师应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同时,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能使学校的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学校教了,学生回家后还是不动手,依赖父母,那样教育效果就很差了。 总之。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强化。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反复性,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监督学生。大家要共同努力,及早地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考试复习资料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分层:依据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或现象。 2、社会地位:指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具体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阶层、阶级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具体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权力、财富、声望、受教育机会等)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4、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密切相关.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也称作社会流动。 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 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5、官本位制:在改革开放前的身份制分层体系中.干部的分层是一个核心内容.人们常把它称为官本位制。以干部和官员级别的垂直分层作为大陆社会的分成体系的基础.并由此派生出全社会的分层体系。 二、简答题 1、社会学家考察社会不平等的两种范畴 1)第一对范畴: ①法律上的不平等:直接与社会地位相联系.具体指各个层次的社会地位享有不同的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相互区别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社会的公认。 ②事实上的不平等:涉及具体人群间的关系.指尽管各个地位群体和个人在法

律上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各自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手段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实际行使权利的差异。 2)第二对范畴: ① 稳定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长期固定的联系.以及社会成员长时期停留在同一阶层当中。 ② 暂时性不平等:指社会分层地位和处于这种分层地位上的成员具有短暂的、临时性的联系.社会成员有可能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地位层次或自动跨越地位层次。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对西方的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现在西方对于分层的研究名目繁多.但都溯源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特点有: 1) 都采用多元的分层标准。常用的有收入、职业、教育、技术、种族、性别、宗教 信仰等。 2) 都采用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权力、声望等都是可以量化的标准。 3) 引进了主观分层的标准.声望、地位的划分都直接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主观 法、声誉法等都受韦伯理论的影响。 3、帕累托精英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 精英 非精英 执政 ↑ ↓ 非执政 解读:箭头指向即精英的循环路线。 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个社会.只有执政阶层的能 A 执政精英 C 非执政精英 B 执政层的庸才 D 芸芸众生

2016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2016流动儿童调查报告 随着**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我区,**区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2015年,**区现有学龄儿童10.77万人,流动儿童已达到11万名,数量已经超过本地户籍儿童。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就医、就学等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2009年,常州市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试点城市。2012年,**区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确定为深度试点单位。三年来,**区坚持高标定位,针对流动儿童教育、管护这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经历了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过程,大力实施流动儿童关爱工程,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四年来项目工作目标: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针对我区流动儿童的实际情况,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不断研究、探讨、总结流动儿童管理的经验,制订切合我区实际的政策,落实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责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流动儿童保护项目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年来,我们积极落实项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协作机制,全面开展流动儿童信息登记;推进全体流动儿童平等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进程;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组织显张力。成立了由32个部门参与的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小组,各地同步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流动儿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保障了流动儿童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卫生、妇联等主要责任部门共同探讨项目实施工作,形成了《**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登记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发展 一是实现流动儿童信息常态化管理和综合化使用。我区按照科学宣传、分类采集、综合汇总的要求,做好流动儿童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0 3岁流动儿童信息由妇联、卫计部门分别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关闭 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而一旦来到新的环境接触陌生人时,就会变得胆怯腼腆,呆板笨拙;有的孩子在学校里独自游戏、自言自语,显得很不合群;有的孩子则恰恰相反,与人交往处处逞强,横行霸道,显得盛气凌人;还有的孩子遇到熟人时,即使大人强迫其对人要讲礼貌打招呼,他也缄口不语,设法躲避……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然而,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社会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1.不能主动发起探究性的行为,在接到任务后,不能马上调整状态做出反应,处于一种懈怠的状态。 2.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注意力极其容易转移和分散,停留在一项活动上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3.或者盲从,没有主见,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经常出现退缩行为;或者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要求别人对其百依百顺,若稍有不顺就大哭大叫,或打人发泄自己的情感。 4.惧怕失败,一旦失败就表现出沮丧或者愤怒,并且不愿意再次尝试。 5.难以进行自主调适,对于外界的依赖性较强。 6.较严重地表现出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逃避或回避学习,甚至出现学习抑郁症,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 7.易和别人起冲突,起了冲突之后就控制不住自己要说话甚至骂人;有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插话,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声地抢话。 8.自制力很差,做事丢三落四,学习用品乱扔乱放,看电视没完没了,作业马马虎虎,弄得学习和生活一团糟。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八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 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 2、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 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社会资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稀缺性,二是有用性。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既成了对人们社会地位高低的评价依据,也成了人们社会分层地位的基本标志。 3、社会分层具体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出生、继承、社会化、就业、创造性活动等)占据种种不同的社会地位,获得种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4、社会分层的根源在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5、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特点:第一,阶级分层 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

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 6、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有多种,但其中影 响最大的是韦伯的分层理论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 7、韦伯的分层理论。韦伯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 个角度划分人的社会地位。这三种东西在任何社会都是有价值的和稀缺的,因此在各种社会中,人们总要追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韦伯的分层理论对西方分层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分层理论都是源于韦伯的分层理论。 8、帕雷托的精英理论。精英,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 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这些在不同领域获得最高分数的人可以划归一个等级,即精英人物。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 9、社会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 的人们所组成的一种大的社会集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