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黄疸、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黄疸、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5~7mg /dl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又称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新生儿出现黄疸应鉴别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其原因是:①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红细胞大量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 80天,成人120天),且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倍;③新生儿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较多。

2.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3.肝功能不成熟①新生儿肝脏内摄取胆红素的Y、Z蛋白含量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差;②新生儿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低,且活性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③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肠道内p一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化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正常菌群,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壁重吸收入血循环回到肝脏。

【病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50%~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可出现暂时性的高胆红素血症,称生理性黄疸。在一些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的作用下,使胆红素产生增加,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功能不良,使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则产生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两类因素,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1)足月儿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2)国外将生理性黄疸的界限定为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2μmol/L(13mg/d1),早产儿<257μmol/L(15mg/d1)

2.病理性黄疸

(1)特点:①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1μmol/L (12.9/d1),早产儿>257μmol/L(15mg/d1);③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5mg/d1);④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并进:行性加重;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1)。

(2)病理性黄疸症状常发生于生后第一天,皮肤发亮发黄,昏睡、棕色尿液(琥珀色)、食欲差、暗色大便。

(3)新生儿溶血病常引起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其中最常见于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 型。ABO溶血症多为轻症,Rh溶血症一般较重。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1.针对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原发疾病。

2.采用光照疗法,降低血清胆红素;提倡早期喂养,诱导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并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肝循环。

3.换血疗法

4.药物治疗

(1)供给白蛋白

(2)纠正酸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3-5ml/kg,有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3)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或尼可刹米。

5.其他治疗及时纠正缺氧,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异恶唑和磺胺苯吡唑等药物。

【常见护理诊断】

1.黄疸

2.潜在并发症

3.家长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大小便的颜色变化和神经系统表现。如患儿出现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的护理

3.健康教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以早产儿多见。

【病因】

本病因缺乏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所造成。

主要诱因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低体温、酸中毒、母亲糖尿病、产前出血、多胎中较晚出生者等。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以下的极低体重儿。多数生后情况尚可,生后2~6小时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严重时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如出生12小时后出现呼吸窘迫,一般不考虑本病。主要表现呼吸增快,青紫,胸廓吸气性凹陷和呼气性呻吟,双肺呼吸音减弱,早期听诊无哕音,、以后可闻及细湿哕音。一般生后1~2天病情严重,3天后病情可逐渐恢复,但不少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或PDA,使病情再度加重,并发颅内出血及肺炎者病程较长。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X线检查

胸片表现较特异,对RDS诊断非常重要。

(1)毛玻璃样改变:见于初期或轻型病例。

(2)支气管充气征:中、晚期或较重病例多见。

(3)白肺:见于严重RDS,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2.氧疗和辅助

3.PS替代疗法 PS包括天然、半合成及人工合成三种,常规用于预防或治疗RDS。

【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一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PS缺乏导致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PS缺乏及肺透明膜形成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5.家长焦虑与病情危重有关。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疴晴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并随时进行再评估,认真记录。

2.保暖维持中性环境温度,使婴儿在适当环境温度中,减少氧耗及不必要干扰,防止低氧血症。维持相对湿度在60%左右,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之间,减

少耗氧量。

3.维持有效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必要时于雾化吸入后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供氧及辅助呼吸

5.保证液体及热量

6.用药护理

7.预防感染

8.健康教育

《儿科护理学(二)》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 生长: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小儿裸体的重量。 身长: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腹围:平脐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前囟: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 后囟:顶骨和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人对某以部分或某一方面的选择性警觉,或对某一刺激的选择性反应为注意力。 记忆:是将所获得的信息储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思维:是人应用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掌握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 低体重:小儿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消瘦:小儿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矮身材:小儿身高(长)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身高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体重过重: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 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常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 遗尿症:正常小儿自2~3岁起已能控制膀胱排尿,如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 学习困难:亦称学习障碍,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儿童保健:是通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性防治医学。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人群免疫状况及小儿免疫特点的分析,按照免疫学原理制定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 被动免疫:是指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相应的抗体,使其立即获得免疫力。 不显性失水:由皮肤和肺蒸发的水分,是调节人体体温一项重要措施。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为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 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清钠为<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范围。 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清钠为>150mmol/l,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范围。 家庭结构评估:指家庭的组成以及影响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有关家庭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经济特点。 ORS::是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由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 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易母乳喂养,而部分用牛、羊乳或其他乳品喂养。 人工喂养:完全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初乳:产后最初4天内分泌的乳汁。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2、追赶生长:指某些儿童在一些阻碍生长发育的因素(如神经性厌食,营养不良等疾病)被克服后,在康复阶段会以极快的速度恢复生长的现象。 3、主动免疫:指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接触感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 4、假月经: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使有些女婴出生后5~7天出现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类似月经出血,可持续一周,称为假月经 5、粟粒疹:新生儿出生后3周内,可在鼻尖、鼻翼、面颊部长出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在皮肤表面的皮疹,系新生儿皮脂腺堆积形成,可自行消退。 6、麻疹粘膜斑:麻疹患儿出疹前1-2天在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出现的,直径约为0.5-1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于出疹后1-2天消失。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体征,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7、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因进食减少、水份丢失、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8、生理性贫血:小儿在生后2~3个月,红细胞数降至3×1012 /L,血红蛋白降到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9、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以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身体发育正常,添加辅食后即逐渐转为正常。 10、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一般生后2~3天开始出现,4~5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 11、癫痫持续状态: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超过30分钟,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12、分离性焦虑: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 13、失控感:是一种对生活中和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感到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14、临终关怀:指对末期患儿和家庭提供照顾及支持,工作的重点为缓解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协助家庭成员为患儿的死亡做好准备。 15、儿童计划免疫: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的方式,有计划地、人为地将生物制剂接种到人体中使之产生免疫力的过程。 16、骨龄:正常小儿出现相应数目骨化中心的年龄,骨龄较同龄小儿相差±20%为正常。 17、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18、混合喂养: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用母乳喂养,而部分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概要] 肺透明膜病( HMD )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多见于早产儿,生后数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 1.病史本病主要见于胎龄< 35周的早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不论是否早产,均易患本病。 2.临床表现生后不久(6 h内)出现呼吸急促、呼气性呻吟、吸气时三凹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继而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青紫、呼吸衰竭。体检两肺呼吸音减弱。血气分析PaCO2升高,Pa O2下降,酸中毒。生后 24-48h病情最重,病死率高。轻型病例可仅有呼吸困难、呻吟,经 CPAP治疗后可恢复。 本病恢复期易并发动脉导管开放(PDA),肺血流增加,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病情加重。 3.X线检查按病情程度可将胸片改变分为4级:I级:两肺野普遍透亮度减低,见均匀散在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II级:除I级变化加重外,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延伸至肺野中外带;III级:肺野透亮度更加减低,心缘、膈缘模糊;IV级:整个肺野呈白肺,支气管充气征更加明显。多次床旁摄片可观察动态变化。 4.肺成熟度检查产前取羊水,产后取患儿气道吸取物或胃液,检查PS主要成分:(1)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羊水L/S<1 .5表示肺未成熟,NRDS发生率可达 58%;L/S 1.5-1.9表示肺成熟处于过度期,NRDS发生率约 17 %。(2)磷脂酰甘油(PG):小于3%表示肺未成熟。 (3)肺表面活性物质A(SP-A):羊水和气道吸出物SP- A含量减少,提示肺未成熟。(4)泡沫试验:取羊水或气道吸出物1 ml,加等量 95%酒精,用力摇荡 15s,静止15min后观察试管液面周围泡沫环的形成。无泡沫为(-),表示 PS缺乏,易发生NRDS;泡沫少于三分之一试管周围为(+),泡沫多于三分之一试管周围为 (++),表示已有一定量 PS,但肺成熟度还不够;试管周围一圈或双层有泡沫为(+++),表示PS较多,肺已成熟。(4) 稳定微泡试验:取胃液 0.5ml,用内径1mm的吸管吸取胃液至吸管 5cm处,将吸管垂直于载玻片上,反复吸出吸入20次,迅速反转载玻片,与凹形载液玻片重叠 4min,用显微镜观察 1mm2中直径< 15um的稳定小泡数量,小泡数量<10个/ mm2,提示肺未成熟,易发生NRDS。

儿科考试名词解释

儿科名词解释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的腹泻。 Roger病即小型室缺:缺损直径<5mm或缺损面积<0.5cm2/m2体表面积。缺损小,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少,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可无症状。 复杂性热性惊厥:一次发作持续10分钟以上,24小时内反复发作多次,局灶性或全面性发作,惊厥持续状态较常见的热性惊厥。 适中温度:又名中性温度,是指在这一环境温度下机体耗氧、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亦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的最适环境温度。 惊厥持续状态:凡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或反复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超过30分钟者称惊厥持续状态,常导致惊厥性脑损伤。 生理性贫血:出生时婴儿随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原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降至3×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麻疹黏膜斑(K oplik癍):是麻疹早期的特异性体征,常在出疹前1-2天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颊黏膜上,为直径0.5-1.0mm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及唇部黏膜,部分可融合。于出诊后1-2天消失。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经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照干预标准,或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8.5umol/L(0.5mg/dl);③黄疸持续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褪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l)。凡符合以上特点之一者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4~8周后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结核属迟发型变态反应。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硬结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艾森门格综合症: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发展至器质性肺动脉阻塞性病变,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离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称~。 骨髓外造血: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稚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下降,约1周末降至最低点(小儿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为15﹪~2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称~ 低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130m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肠道胆红素通过细菌作用被还原为粪胆素原后随粪便排出,部分排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可被肠道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解,或在碱性环境中直接与葡萄糖醛酸分离成为非结合胆红素,后者可通过肠壁经门静脉重吸收到肝脏再行处理,即~ 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1周的胎儿与新生儿。 骨龄:通过X线检查不同年龄小儿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差异性发绀:动脉导管未闭型先心病,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逆向分流入降主动脉,患儿出现差异性发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亦称血管炎综合征。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肺的外观暗红,肺泡壁至终未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本病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因起。PS由肺泡Ⅱ型细胞产生,在胎龄20~24周出现,35周后迅速增加。在早产、缺氧、剖宫产、糖尿病孕母的婴儿和肺部严重感染情况下,本病发病率增高。 PS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张开的作用。它的缺乏可使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不张,导致通气不良,出现缺氧、紫绀。缺氧、酸中毒引起肺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导致在动脉导管、卵圆孔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使青紫加重,缺氧明显,形成恶性循环。 出生时可以正常,也可无窒息。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时呻吟,吸气时胸廓凹陷,出现鼻翼扇动、紫绀、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呼吸音低,若出现捻发音或细湿罗音,则要警惕肺水肿或感染。 胸部X线检查:有特征性表现,早期两肺野普遍透光度降低,内有散在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以后出现支气管充气征;重者可整个肺野不充气呈“白肺”。 首页> 论文库> 正文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分析 周建辉陈华勇罗海波(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517000) 【中图分类号】R81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37-0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肺透明膜病认识。方法选择我院2005,10-2009,8月经我院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的2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不同程度减低,肺内广泛网状、颗粒状密度增高影,以及多发的支气管气像为本病的主要特征。结论肺透明膜病典型X线特征,并结合患儿胎龄及出生史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片鉴别诊断 肺透明膜病(HMD)是狭义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特指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而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症,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也可发生于糖尿病孕妇及剖腹产或产前产后缺氧窒息的新生儿[1]。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此病常常继发其他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对20临床证实确诊的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及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搜集我院20例经临床确诊、X线表现典型的肺透明膜病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h-5d,胎龄27周-35周13例,36-40周5例,其中包括糖尿病孕妇1例,剖腹产2例。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出现出生后6小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病例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病史 1. 病史摘要: 李×之子,9小时。主诉:呼吸困难、呻吟伴紫绀4小时。 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2周,出生体重1600克,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9分,出生后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母妊娠史无特殊。 2. 病史分析: (1)关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病史采集应重点应强调发生的诱因、出现时间、性质,呼吸急促是否伴其他全身症状,对呼吸急促,紫绀的详细了解,大致可判断肺源性、心源性、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母亲分娩前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上述疾病疾病的鉴别: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鉴别:①呼吸困难、紫绀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全身性紫绀应注意有否为先天性心脏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等所致。②母亲分娩前有否应用麻醉剂及镇静剂。 (3)病史特点为:①男婴,出生后9小时,早产儿,胎龄32周。②母亲妊娠史无特殊,分娩前无特殊用药史。③出生时正常,出生后5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紫绀。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2℃,P 162次/分,R 74次/分,体重1.5kg。 早产儿貌,神志清楚,面色发绀,呻吟;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前囟平、2cm×2cm,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呼吸急促:74次/分,有吸气性三凹症,双肺呼吸音降低;心率16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1.5cm,脾肋下未及;颈软,吸吮反应弱,拥抱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降低。 2. 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为:①早产儿貌,全身发绀,呼吸急促、呻吟。②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II 级收缩期杂音。③颈软,前囟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2)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早产儿貌,呼吸急促、困难,吸气性三凹症,全身发绀,提示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急促、紫绀。

新生儿黄疸、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5~7mg /dl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又称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新生儿出现黄疸应鉴别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其原因是:①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红细胞大量破坏;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 80天,成人120天),且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倍;③新生儿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较多。 2.联结的胆红素量少 3.肝功能不成熟①新生儿肝脏内摄取胆红素的Y、Z蛋白含量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差;②新生儿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低,且活性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③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肠道内p一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化成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正常菌群,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壁重吸收入血循环回到肝脏。 【病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50%~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可出现暂时性的高胆红素血症,称生理性黄疸。在一些感染或非感染因素的作用下,使胆红素产生增加,肝脏摄取、结合胆红素功能不良,使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则产生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两类因素,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 (1)足月儿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2)国外将生理性黄疸的界限定为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2μmol/L(13mg/d1),早产儿<257μmol/L(15mg/d1) 2.病理性黄疸 (1)特点:①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②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1μmol/L (12.9/d1),早产儿>257μmol/L(15mg/d1);③黄疸程度重、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5mg/d1);④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并进:行性加重;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1)。 (2)病理性黄疸症状常发生于生后第一天,皮肤发亮发黄,昏睡、棕色尿液(琥珀色)、食欲差、暗色大便。 (3)新生儿溶血病常引起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其中最常见于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 型。ABO溶血症多为轻症,Rh溶血症一般较重。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胎龄、窒息史、孕母因素、宫内 情况。 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响及缺氧程度,观察尿量、皮肤颜色、神经系统反响。 3、评估血气分析结果。 4、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 二、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及时清除口、鼻、咽局部泌物,分泌物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 2、供氧:使PaO2维持在50-70mniHg, Sa02维持在85% -95%,注意防止氧中毒。 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都能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以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缩。早期可用呼吸机CPAP吸氧,一般为4-6cmH20,早产儿从2-3cmH2O开始。保持呼吸道通畅,撤离CPAP时应逐渐降低呼气末压力。 气管插管用氧:如用CPAP后病情仍无好转者,采用间隙正 压通气(IPPV)及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

3、保暖: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肤温在36-36. 5℃, 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水分损耗。 4、喂养:保证营养供给,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鼻饲法或静脉补充营养。 5、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健康指导要点1、让家属了解治疗过程和进展,取得 配合。 2、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 染。 3、指导家长按时预防接种,定期随诊。 1、注意观察患儿呼吸困难有无改善。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 2、使用CPAP正压给氧时,应保持管道及鼻塞密封。 3、行PS替代治疗后的患儿4-6小时内禁止吸痰。 4、了解本病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小时后明显好转。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 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平安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儿科学名解

名解 1食物热力作用(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基础代谢率(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 2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w 4000g, 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3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r):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4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5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 使钙、磷代谢紊乱,以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为表现,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6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为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病程分类:①急性肺炎:<1个月;②迁延性肺炎:1~3 个月;③慢性肺炎:>3个月。 7先天性心脏病(congential heart disease,CHD先心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 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可根据左右两侧及大血管之间有无分流分为:左向右分流型 (潜伏青紫型)、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8新生儿(neonate,newborn :系指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9中性温度(neuteral temperature):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适环境温度。10腹泻病(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1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2肾病综合症(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 ③高脂血症;④明显水肿。 13骨髓外造血:在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当婴幼儿期发生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肝脾淋巴结恢复胎儿期造血,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14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 红细胞数降至3.0*10X2/1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呈自限性。15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高频考点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高频考点 生理学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数日内,因为丢失水分较多及胎粪排出,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出生后10左右恢复出生时体重 儿童计划免疫: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儿童体中,以确保其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来自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换乳期:随着婴儿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纯乳类喂养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要向固体食物转换,以保障婴儿的健康,此期为婴儿的食物过渡期。 夜惊: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惊惧和惊扰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的兴奋现象 营养不良:指因缺乏能量和蛋白质而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不足所致 V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小儿体内维生素不足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将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 适中温度: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温度环境,在此温度下,人体耗氧量最小,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最少 新生儿窒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于出生后1分钟因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是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的。变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由于血中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巩膜和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期由于寒冷和(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低体温、皮肤硬肿、发凉和多器官功能受损,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能量和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皮下水肿 哮踹持续状态:若哮踹急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者 小儿腹泻: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骨髓外造血:在婴幼儿期,放发生严重感染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从胎儿时的造血状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 生理性贫血: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逐渐降低,至2-3月时红细胞降至3.0×10的12次方/L,血红蛋白降至11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 贫血: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水平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以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长有湿疹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腹泻,但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以外外没有其他症状,运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有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7%~ 8%左右,而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为成熟儿的2~ 3倍,在死胎中的发生率为活产儿的10倍。

儿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本)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 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变硬同时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也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 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肾脏损害等. 急性颅内压增高:简称颅内高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及其液体量增加所致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 儿童保健:即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又与儿童临床密切结合,通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为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和促尽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经脐部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多肌肉强直性痉挛.常在出生后7日发病,故称“脐风”,“七日风”之称. 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时期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婴幼儿发病居多,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亦称血管炎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亦称呼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症系指累及呼吸中枢及多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 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以母乳喂养,而部分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称分补授法和代授法. 营养不良:因缺乏热能和(或)蛋白质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其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渐进性消瘦或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 脑性瘫痪:是一组在小儿时期即发育的非进行性综合症,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免疫功能等方面的相似而言. 心跳呼吸骤停:儿科病危急症表现为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或抽搐,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示心动极缓:停搏型或心室纤颤,后者较少. 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对小儿每日平均所摄取的营养素与其生理需要之间是否相称的判断.通过健康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生理功能测定等对小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可及时了解和发现儿童群体或个体存在的营养问题,便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避免或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小儿腹泻:也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多见.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功能不足所引起,以往称为呆小症或克汀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染色体病:指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和)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被动免疫:指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相应的抗体,使其立即获得免疫力. 中性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温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低,蒸发散热亦少. 肠套叠:指某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炸性肠梗阻,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 生长激素缺乏症:又称垂体性侏儒症.是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致使小儿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两个标准差或在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一下.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微效基因的积累效应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形成包括灭活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与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缺氧缺铁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严重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滞留并引起脑血流减少或血流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称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试卷1_真题-无答案(564)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试卷1 (总分76,考试时间90分钟) 1. A1型题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病因是 A. 肺发育不良 B. 肺部炎症 C. 气管异物 D.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 先天性心脏病 2. 对于未成熟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 合理喂养 B. 观察体温变化,加强保暖 C. 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D. 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呼吸 E.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 为未成熟儿选择病室的温、湿度应为 A. 20℃,50%~60% B. 22℃,55%~65% C. 24℃,55%~65% D. 28℃,50%~60% E. 30℃,60%~70% 4. 对于新生儿窒息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 给氧 B. 刺激呼吸 C. 清理呼吸道 D. 保持血压正常 E. 加强营养 5. 新生儿窒息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患儿的呼吸频率一般维持在 A. 10次/分 B. 20次/分 C. 25次/分 D. 30次/分 E. 40次/分 6. 早产儿,女,剖腹产娩出,出生后全身皮肤青紫,呼吸不规律,心率88/分,四肢稍屈,喉反射消失。其Apgar评分为 A. 2分 B. 4分 C. 6分 D. 8分 E. 10分 7. 新生儿,男性,出生后心率98次/分,呼吸浅慢且不规则,四肢稍屈,有喉反射,四肢青紫。助产护士为其Apgar评分为 A. 1分 B. 3分 C. 5分 D. 7分 E. 9分 8. 对于臀位出生的新生儿应防止其发生 A. 新生儿肝炎 B. 新生儿败血症 C. 新生儿破伤风 D. 新生儿颅内出血

E. 新生儿肺炎 9.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措施是 A. 生后喂养合理 B. 及时注射维生素K C. 生后积极建立呼吸 D. 加强孕产期保健 E. 注意头皮清洁,保持安静 10. 关于新生儿颅内血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 定时挤压血肿,以利消散 B. 按摩 C. 热敷 D. 注意观察,保持安静 E. 及时切开以利引流 11. 新生儿如患脑部疾病,则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征不明显,这是由于 A. 新生儿各种反应低下 B. 从母体获得IgG抗体,缓解症状 C. 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小 D. 颅缝及囟门未闭,起到缓冲作用 E. 新生儿体液免疫强大 12. 早产儿,日龄5天,有窒息史。患儿烦躁不安,高声尖叫,伴双眼凝视。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前囟膨隆。首先考虑的情况是 A. 低镁血症 B. 脑水肿 C. 颅内出血 D. 破伤风 E. 颅内感染 13. 对黄疸患儿采用蓝光疗法,不良反应有 A. 发热 B. 腹泻 C. 抽搐 D. 嗜睡 E. 食欲减退 14. 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 营养失调 B.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C. 持续性高热 D. 有感染的危险 E. 活动无耐力 15. 与正常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A. 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B. 程度轻,持续时间长 C. 程度重,持续时间短 D. 程度轻,持续时间短 E. 基本相同 16. 对于蓝光疗法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入箱前剪短指甲 B. 单面照射每4小时翻身1次 C. 暴露全身皮肤 D. 双眼佩戴遮光眼罩 E. 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17.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最高不超过 A. 340pmol/L B. 256.5gmol/L C. 205.2gmol/L D. 573μmol/L E. 118μmol/L 18. 新生儿,日龄3天。皮肤、巩膜黄染,精神、食欲尚好,粪便呈黄色糊状。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128μmol/L,血常规无异常,小儿血型为O型,其母为B型。有利于婴儿黄疸消退的食物是 A. 糖水 B. 牛奶 C. 羊奶 D. 番茄汁 E. 菠菜汁

护士考试资料-练习题(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护士考试资料-练习题(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考点1:新生儿沐浴的室温在26~28℃以上,应关闭门窗,水温39~41℃,先放凉水,后放热水。动作轻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及损伤。沐浴时勿使水进人耳、鼻、口、眼内。 考点2: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以天最重,10~14天消退,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考点3: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的血液,持续1一3天后停止,是因母体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消失引起,一般不必处理。 考点4: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于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越轻箱温应越高 考点5: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于出生后2~4小时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者,可在6~8小时喂乳。 考点6:新生儿和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肌内注射维生素K ,连用3日,预防出血症。 1 考点7: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一可采用分段沐浴,沐浴后,用安尔碘或2.5%碘酊和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 考点8:新生儿窒息根据窒息程度可分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以Apgar评分为其标准。 考点9:窒息新生儿确认呼吸道通畅后,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应进行正压人工呼吸,一般采用自动充气式气囊进行。 考点10:新生儿窒息复苏处理时,应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应用:刺激心跳用肾上腺素脐静脉注射;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脐静脉缓慢注入;扩容用全血、生理盐水、白蛋白等。 考题1.35kg小儿的体表面积为(E)

新生儿科试题及答案(五)

新生儿科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 ( B ) A.保持安静,减少搬动或过多刺激 B.预防感染 C.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氧分压在正常范围 D.保证热量供给,维持正常体温 2.有关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特点,错误的是: ( C ) A.黄疸出现早、进展快 B.黄疸程度重 C.黄疸持续1~2周 D.直接胆红素大于26μmol/L 3.新生儿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为: ( B ) A.以兴奋症状为主 B.嗜睡及肌张力减低,部分患儿出现惊厥 C.以抑制状态为主 D.肌张力低下,昏迷 5.人工喂养的适应证,除外哪项: ( D ) A.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 B.半乳糖血症的婴儿 C.严重肝、心脏疾病不宜哺乳 D.急性乳腺炎 6.蓝光照射疗法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C ) A.光疗前为患儿清洁皮肤,剪短指甲 B.按时测量患儿体温及暖箱内温度 C.光疗期间禁食、禁饮,防止呕吐 D.记录灯管使用时间 7.早产儿高浓度持续吸氧的主要危害:( C ) A.脑水肿 B.肺水肿 C.失明 D.高氧血症 E.脑坏死 8.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最常侵犯部位:( A ) A.回肠 B.十二指肠 C.盲肠 D.直肠 9.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依据:( C ) A.B超 B.血常规 C.X线 D.腹部触诊 10.哪项不属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 E ) A.神志状态 B.瞳孔大小 C.囟门状态 D.各种反射 E.饮食情况 11.新生儿心力衰竭诊断指征为安静状态下心率:( A ) A.大于180次/分 B.大于160次/分

C.大于140次/分 D.大于120次/分 12.新生儿溶血病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在生后:( E ) A、1~2天 B、2~3天 C、2~4天 D、2~5天 E、2~7天 13.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 A. 腹胀 B. 腹泻 C.呕吐 D.便血 14.早产儿易发生体温不升的原因,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 A.皮下脂肪少 B.体表面积大 C.棕色脂肪少 D.体温调节功能差 E.靠寒战产热 15.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是指:( D ) A.母亲为A型,婴儿是O型 B.母亲为B型,婴儿是O型 C.母亲为AB型,婴儿是O型 D.母亲为O型,婴儿是A或B型 E.母亲为O型,婴儿是AB型 16.新生儿生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C) A.肺炎球菌 B.流感杆菌 C.金葡菌或大肠杆菌 D.肺炎杆菌 1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硬肿最先出现于(B) A.大腿 B.小腿 C.臀部 D.面颊 E.上肢 18.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应在生后几天内褪净:(B)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19.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为( C) A.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 B.感染 C.缺氧或产伤 D.寒冷损伤 E.过期产儿 20.下列哪一项不是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D ) A.呼吸困难 B.鼻翼煽动 C.呻吟、吸气性三凹征 D.面色潮红 21.新生儿换血术后的处理哪项不妥:( D ) A.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B.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血糖等 C.换血后禁食6-8小时 D.无需光疗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一)新生儿黄疸 (二)新生儿呕吐 (三)新生儿肺炎 (四)新生儿脐炎 (五)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六)新生儿窒息 (七)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八)新生儿硬肿症 (九)新生儿颅内出血 (十)新生儿败血症 (十一)新生儿低钙血症 (十二)鹅口疮 (十三)尿布性皮炎(红臀)

一、新生儿黄疸 【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的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光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因为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另外还有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喂奶次数少,肠蠕动减慢,胎粪排除延迟,胆红素会吸收增加。 (3)指导家长添加糖水,如出生24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4)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母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①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 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尖、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方可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指导家长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1)新生儿游泳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