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鲁海菊;施玉梅;潘柳君;王波;郑肖兰

【摘要】万寿菊(Tagetes erecta)植株含有噻吩类、萜类、醇类、酮类等具抗植物病虫活性的化合物.从抗病植物中分离内生真菌,进而获得抗病虫活性化合物已成为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试验对分离自万寿菊种子中的1株内生真菌WZ2菌株进行形态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经显微形态观察发现分生孢子盘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94.9~299.8) μm×(75.4~217.9) μm;刚毛淡褐色,直立,有隔膜,(158.8~174.9)μm×(8.4~9.7) μm;分生孢子淡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8.8~14.8)

μm×(7.4~8.8) μm.将其初步鉴定为炭疽菌属的一种(Colletotrichum sp.).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最适合其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为查氏培养基和胡萝卜琼脂培养基;麦芽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25~30℃、pH 10、全光照,其中,适合产孢的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的氮源硝酸钠替换为酵母膏.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54)011

【总页数】4页(P2606-2609)

【关键词】万寿菊(Tagetes erecta)种子;内生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

【作者】鲁海菊;施玉梅;潘柳君;王波;郑肖兰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32;Q93-331;Q935

万寿菊(Tagetes erecta)又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1],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花卉[1]。其花中的叶黄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安全无毒,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产业,其植株含有噻吩类、萜类、醇类、酮类等抗植物病虫活性的化合物[2],经济价值很高。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一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定殖,但不引起病害症状的真菌[3]。它能提

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4],还可通过宿主的种子进行遗传[5]。某些

内生菌在宿主植物衰老或受到环境胁迫时又会转变为病原菌,使寄主植物发病[6]。

2013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鸣鹫镇万寿菊叶斑病暴发流行,发病率100%。经

分离鉴定,此病害由交链孢(Alternaria sp.)引起,疑似种子带菌所致。出人所

料的是,反复检测其种子,未分离到交链孢,反而分离到1株生长非常缓慢的内

生真菌(WZ2)。目前有关万寿菊内生真菌的研究尚鲜有报道。此菌株是否会产

生抗病活性的代谢产物,与其宿主种子之间存在何种生理关系,是否会演变为病原菌,一系列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试验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进行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WZ2菌株从蒙自市荣阳工贸有限公司送检的万寿菊种子中分离获得。

1.1.2 供试培养基 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16 g、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PSA(马铃薯200 g、蔗糖16 g、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MA(玉米30 g、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WA(小麦30 g、

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CA(胡萝卜200 g、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Czapek’s medium(硝酸钠2.00 g、磷酸二氢钾1.00 g、氯

化钾0.50 g、七水硫酸镁0.50 g、硫酸铁0.01 g、蔗糖30.00 g、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 000 mL)。

1.1.3 试剂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α-乳糖、鼠李碳、木糖醇、D

-甘露醇)、氮源(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上述材料均购自农贸市场及试剂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

1.2.1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将试管斜面保存的WZ2菌株接种于用

酵母膏替换硝酸钠的查氏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7 d后,采用插片法用光学镜

显微观察孢子形态、产孢结构、菌丝颜色及横隔等微观特征鉴定其种属[7]。

1.2.2 测定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将WZ2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中,25℃恒温扩大培养7 d,在培养基同一半径周围用打孔器取直径为5 mm的菌丝块,

同时接种于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CM(Czapek’s medium,查氏)、MA(玉米琼脂)、WA(燕麦琼脂)、CA(胡萝卜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央,设3次重复,25℃黑暗培养7 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2.3 测定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用相等质量分数的碳(可溶性淀粉、α-乳糖、麦芽糖、葡萄糖、鼠李糖、木糖醇、D-甘

露醇)和氮(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尿素)替换蔗糖和硝酸钠,接种及测量方法同步骤“1.2.2”。

1.2.4 测定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PDA为供试培养基,接种后分别在10、15、20、25、30、35和40℃下恒温培养,接种及测量方法同步骤“1.2.2。

1.2.5 测定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PDA为供试培养基,分别用0.1%盐酸及0.1%氢氧化钠将pH调至3、4、5、6、7、8、9和10,接种及测量方法同步骤

“1.2.2”。

1.2.6 测定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PDA为供试培养基,接种后分别在光暗交替(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和全光照3种光处理下培养,接种及测量方法同步骤“1.2.2”。

1.2.7 数据统计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Duncan多重比较法进

行统计分析,计算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

2.1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形态鉴定结果

孢子盘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94.9~299.8)μm×(75.4~217.9)μm;刚

毛淡褐色,直立,有隔膜,(158.8~174.9)μm×(8.4~9.7)μm;分生孢子淡褐色,椭圆形或近圆形,(8.8~14.8)μm×(7.4~8.8)μm。根据形态特征[8-12](图 1),鉴定为炭疽菌属的一种(Colletotrichum sp.)。

2.2 不同培养基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在供试的5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查氏及胡萝卜两种培养基与其余培养基相比,其菌丝生长差异极显著,菌落直径最大,说明查氏及胡萝卜两种培养基更适合其菌丝生长。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最不适合其菌株菌丝生长。5种培养基中均无孢子产生,说明这5种培养基都不适合WZ2菌株产孢。

2.3 不同碳源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鼠李糖、木糖醇、D-甘露醇3种碳源不能被WZ2菌株吸收利用,可溶性淀粉、α-乳糖、麦芽糖、葡萄糖4种碳源能被吸收利用。其中,麦芽糖与其余碳源差异极显著,菌落直径最大,说明麦芽糖最适合其菌丝生长。上述碳源中均不产孢,说明碳源不是影响产孢的因素。

2.4 不同氮源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在供试的7种氮源培养基中均能正常生长,

具有较强的氮源适应性。相比较而言,酵母膏中生长的菌丝菌落直径较大,说明酵母膏最适合其菌丝生长,而且适合产孢,其余6种氮源中均不产孢。

2.5 不同温度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在10~35℃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25~30℃菌丝生长直径与其余温度差异极显著,菌落直径最大,说明25~30℃最适合其菌丝生长,不同的培养温度下均无孢子产生,说明温度不是影响产孢的因素。

2.6 不同pH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pH 9~10菌落直径最大,说明pH 9~10最适合其菌丝生长。pH 3~7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pH下均无孢子产生,说明pH不是影响产孢的因素。

2.7 光对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6可知,在光暗交替(12 h光照,12 h黑暗)、全黑暗和全光照3种光处理下,菌丝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全光照处理菌落直径最大,说明光照有利于其菌丝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均无孢子产生,说明光不是影响产孢的因素。

万寿菊内生真菌WZ2菌株初步鉴定为炭疽菌属的一种(Colletotrichum sp.),其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培养条件为查氏培养基的氮源硝酸钠替换为酵母膏、25~30℃、pH 9~10、全光照。何冬云等[8]在万寿菊种子带菌检测过程中未分离到炭疽菌属。本试验首次从万寿菊种子中分离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内生真菌。刺五加[9]、印楝[10]、银杏[11]、黄瓜[12]、枣树[13]等宿主中也曾分离出炭疽菌属内生真菌,说明其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本试验分离出的WZ2菌株其适合生长及产孢的培养条件为查氏培养基的氮源硝酸钠替换为酵母膏,25~30℃、pH 10、全光照。其他培养条件均不产孢。这与大多数炭疽菌菌株有差异。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的研究表明特定的内生真菌可能产生与宿主相类似的生理活性成分[14],万寿菊提取物具有杀菌[15-18]、杀线虫

[19]活性,其活性成分为黄酮[20]、精油[21],其中,万寿菊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细链格孢(Alternaria aternata)的抑制率达79.77%[16]。WZ2菌

株是否能产生与万寿菊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能否抑制万寿菊叶斑病菌(Alternaria sp.)还有待深入研究。另外,炭疽菌属中广泛存在着致病菌,此菌

株从经过严格消毒的种胚中分离获得,在其宿主种子的生长发育期中会随着生长传播到根、茎、叶、花中,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激发它的致病性,但对这种作用的具体机制还不了解。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与万寿菊生长的关系。

【相关文献】

[1]张继冲,续九如,李福荣,等.万寿菊的研究进展[J].西南园艺,2005(9),33(5):

17-20.

[2]王连芝.万寿菊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0-11.

[3] PETRINI O.Fungal endophytes of tree leaves [A].ANDREWS J H,HIRANO S

S.ANDREWS J H,HIRANO S S.Microbial Ecology of Leaves[C].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1.

[4]唐雪辉,毛凯,干友民,等.植物内生真菌的应用研究概况[J].草原与草坪,2005(5):16-21.

[5]任安芝,高玉葆.植物内生真菌——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微生物[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6):90-93.

[6]邹文欣,谭仁祥.植物内生菌研究新进展[J].植物学报,2001,43(9):881-892. [7]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8]何冬云,王龙,张肖凌,等.万寿菊种子带菌检测及种子消毒处理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6):99-101.

[9]熊亚南,邢朝斌,吴鹏,等.刺五加内生真菌分离及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24):11347-11348,11396.

[10]邵士成,吴少华,陈有为,等.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J].生物多样性,2008,16(1):63-67.

[11]杜少康,陈双林,林岱,等.银杏叶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J].菌物学报,2009,28(4):504-511.

[12]慕林轩,牛永春,邓晖.北京夏植黄瓜内生真菌区系研究[J].菌物学报,2010,29(2):

214-221.

[13]李冬霞,武海燕,张猛,等.枣树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J].果树学报,2010,27(6):975-979.

[14]刘淑芬,韩宝坤.植物内生菌研究综述[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2):15-20.

[15]李文英,刘贤谦,戴建青.万寿菊粗提物的抑菌作用初探[J].农药,2002,41(10):41-42.

[16]孟翔,刘贤谦,胡俊杰,等.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28(3):283-286.

[17]陈红兵,王金胜,张作刚,等.万寿菊根的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反应的抗性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3,33(5):439-443.

[18]范志宏,郭春绒,王金胜.万寿菊杀菌素I.抗菌性及其对西瓜枯萎病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2,42(4):445-448.

[19]巨云为,樊培峰,奚月明,等.万寿菊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2):316-319.

[20]刘佳斌,宋翔,王金胜.万寿菊根部提取物黄酮对西瓜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37-39.

[21]范志宏,郭春绒,王金胜.万寿菊根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10,40(2):195-201.

早熟艾美耳球虫上海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早熟艾美耳球虫上海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陈兆国;米荣升;于慧珠;郝言明;胡义彬;黄燕;李正锋;李艳;林矫矫 【摘要】为分离和鉴定早熟艾美尔球虫(Eimeria praecox),观察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分离单一虫株,通过卵囊形态学、PCR技术和18S rRNA基因检测,对其进行性状观察、虫种鉴定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在获得的5株单一虫株中,对其中一株的卵囊形态、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和最短潜在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株球虫具有E.praecox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分离自肠道的卵囊明显小于分离自粪便的卵囊;最短潜在期为81 h;经PCR鉴定为E.praecox,命名为E.praecox上海株.测序结果显示,其18S rRNA基因序列长1 747 bp,与GenBank 登录的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该虫株对雏鸡呈轻度致病性.该虫株的分离和鉴定为丰富我国鸡球虫虫种资源,开展球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年(卷),期】2010(032)007 【总页数】5页(P529-533) 【关键词】早熟艾美尔球虫;分离;鉴定;生物学性状;18S rRNA基因 【作者】陈兆国;米荣升;于慧珠;郝言明;胡义彬;黄燕;李正锋;李艳;林矫矫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动物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41;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菌的多样性 和生态功能。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真菌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等因素,以便正确地将其归类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应用。下面将对植物内生真 菌的分类鉴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形态学鉴定方法 形态学鉴定是最常用的真菌分类鉴定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真菌的形态特征来进行分类。在植物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菌丝体形态:观察真菌的菌丝体形态特征,包括菌丝的大小、颜色、分支情况等。有些内生真菌的菌丝体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初步的分类。 3. 壁形态:观察真菌的壁形态特征,包括壁的厚薄、纹理、颜色等。壁形态对于内 生真菌的分类鉴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真菌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为后续 的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 1. DNA条码技术:利用DNA条码技术对真菌的特定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来鉴定真菌的分类位置。通过比对不同真菌的DNA条码序列,可以确定其属和种的分类。 3. 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真菌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来进行真菌的分类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真菌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规 律。 1. 寄主关系:观察真菌与其寄主植物的关系,包括内生真菌对植物的寄生方式、对 植物的影响等。寄主关系对于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分布情况:观察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生境类型等。分 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对真菌的生态适应性和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解。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态学鉴定。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全面地对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为我们更 好地开展真菌生态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希望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得 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促进真菌分类和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与理论支 持。

一株稳产麦角新碱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株稳产麦角新碱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雅琴;陆群 【摘要】目的对实验室筛选到的一株产麦角新碱的菌株F33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菌株的产碱稳定性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24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从麦角菌核中筛选菌株F33,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菌株F33发酵获得的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形态特征、26S rDNA序列和ITS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初步鉴定菌株F33,并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菌株F33为Claviceps paspali(雀稗麦角菌),遗传稳定性较好,其主要代谢产物为麦角新碱,对发酵条件初步优化菌株产碱量由100μg/mL增加到600μg/mL,提高了约6倍.结论菌株F33是一株具有开发价值的菌株. 【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卷),期】2015(040)009 【总页数】5页(P649-653) 【关键词】筛选;雀稗麦角菌;分离;鉴定;麦角新碱 【作者】王雅琴;陆群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8

麦角菌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其代谢产物主要为麦角碱。麦角菌,子囊菌属类真菌,可侵染禾本科、灯芯草科和莎草科等600多种单子叶植物,比较常见的有 黑麦麦角菌(C. purpurea)、雀稗麦角菌(C. paspali)、拂子茅麦角菌(C. microcephala)和C. fusiformis等[1-2]。麦角碱是吲哚衍生物中拥有结构和生物 活性多样性的复杂家族,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良和月经过多,还可以治疗脑血管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等[3-5]。 麦角碱的生产主要有麦角提取和发酵生产,但目前国内由于麦角资源缺失和麦角菌种缺乏等原因,麦角新碱及其他药物几乎依赖进口[6]。鉴于此原因,进一步开发 该类新药,获得稳定高产麦角新碱菌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研究麦角碱类药物过程中,通过对麦角菌核中麦角碱产生菌的筛选获得了一株产麦角新碱较高的菌株F33。本文报道了该菌株的分离过程,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形态特征、26S rDNA序列和ITS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同时报道了该菌株的产碱稳定性和发酵方面研究[7]。 1.1 材料 1.1.1 菌株 菌株F33由本实验室从双穗雀稗草麦角菌核中筛选分离得到并保藏于本实验室。 1.1.2 培养基 ①固体培养基(PDA培养基)(g/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20g,蒸 馏水1L;②种子培养基(g/L):甘露醇50g,丁二酸5g,鹰豆粉5g,麦芽浸粉 26g,KH2PO41g,MgSO4·7H2O 0.3g,FeSO4·7H2O 0.001g,ZnSO4·7H2O 0.01g,蒸馏水1L,浓氨水调节pH至5.2;③发酵培养基(g/L):山梨糖醇50g,丁二酸30g,丙二醇20g,鹰豆粉5g,KH2PO41g,MgSO4·7H2O 0.2g,P液0.5%(Ca(NO3)2·4H2O 0.3g,ZnSO4·7H2O 0.5g,CuSO4·5H2O 0.5g,MnSO4·H2O 7.6g,NaNO310g),FeSO4·7H2O 0.01g,浓氨水调节pH至5.2。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何轶群;雷赵民;吴润;万学瑞;刁小龙;艾文娜 【摘要】为筛选优良的青贮饲料添加剂,采用平板分离法从青贮饲料中分离乳酸菌,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通过产酸性试验和抑菌试验对分离出来的12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6株乳酸菌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显示,5株为戊糖片球菌,4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发酵乳杆菌,1株为肠系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1株为屎肠球菌;菌株B1-6、B1-7、B2-3、B2-8、B3-1、B5-2的产酸能力和抑菌效果较好;菌株B1-7和B5-2生长最快,8h后进入稳定期,其余菌株14 h后进入稳定期;菌株B1-7在培养温度高于45℃,培养基pH>10和含盐量>0.08g/mL时不再生长,其余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具备青贮潜力,可作为秸秆青贮的生物添加剂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 【年(卷),期】2013(000)005 【总页数】7页(P177-183) 【关键词】乳酸菌;16S rRNA;筛选;生物学特性 【作者】何轶群;雷赵民;吴润;万学瑞;刁小龙;艾文娜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动物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用于生产饲料的原料严重不足,加之对秸秆类植物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养殖业和饲料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饲料工业以及加大对秸秆类植物饲料化的转化是目前我国畜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对秸秆类粗饲料的加工处理主要有物理加工法、化学加工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其中以微生物发酵法中的青贮法应用最为广泛。这是因为秸秆类植物经微生物青贮发酵后具有柔软多汁、气味芳香、适口性好、原料营养保留较多、胡萝卜素和蛋白质损失少、水分多以及可长期保存等特点[1-3]。研究发现,青贮饲料质量的好坏又同它所含有的乳酸菌有很大的关系,但秸秆类植物表面附生的乳酸菌数往往较少,为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添加优质乳酸菌生物添加剂,使乳酸菌迅速成为青贮环境的优势菌群,迅速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抑制二次发酵,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饲料营养物质的目的。并且乳酸菌是动物胃肠道的益生菌群,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双乙酰等多种天然抑菌物质,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4]。 青贮饲料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包括肠球菌、乳酸乳球菌、明串珠菌、链球菌和乳杆菌等,它们在青贮饲料发酵中起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从青贮饲料中分离生物学特性优良的乳酸菌,从而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青贮样品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样品采自甘肃省平凉、临洮、康乐等地青贮窑。样品采集后迅速置于无菌自封袋中,4℃保存。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在植物根系内或表皮上 生长,为植物提供养分并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环境的压力。对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是 了解其生态与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也为植物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植 物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一、形态学鉴定 形态学鉴定是最基本的真菌分类鉴定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菌丝、分生孢子、子实体等 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内生真菌的分类归属。形态学鉴定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 标本的处理和染色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突出真菌的形态特征,帮助分辨不同种属之间的 差异。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鉴定方法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分子生物 学鉴定主要通过PCR扩增真菌特异基因或序列(如ITS、LSU等),并通过测序确定目标基因的序列,然后与数据库中已知的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内生真菌的物种归属。 三、生理生化鉴定 生理生化鉴定主要是通过真菌代谢产物、酶活性、生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内 生真菌进行鉴定和分类。比如可以通过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对不同碳氮源的 利用情况、产酶能力等进行分析,从而对内生真菌进行初步鉴定。 四、基因组学鉴定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鉴定成为新兴的真菌分类鉴定方法。通过 对内生真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比对和功能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内生真菌的遗传变异、功能基因和生物学特性,进而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 五、生态学鉴定 生态学鉴定是指通过对内生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生长环境等生态特征进行观察和 分析,从生态位的角度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比如通过对内生真菌的寄主植物种类、 地理分布、生境类型等进行调查,可以为内生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重要的生态学数据。

菌株 生理小种

菌株生理小种 菌株是指同一种真菌的不同个体,其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性可能存在差异。而生理小种则是指菌株在生理特征上的细分,即具有相似的生理特征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细微差异的菌株群体。本文将围绕菌株的生理小种展开讨论,探索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菌株的生理小种分类 菌株的生理小种分类主要依据其生理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长速度、产孢能力、营养需求、产酶能力等方面。这些特征可以通过实验室培养和观察得出,通过对比不同菌株的特征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二、生理小种的意义 生理小种的研究对于菌株的分类和鉴定非常重要。菌株的生理小种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菌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为菌株的鉴定提供依据。此外,生理小种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功能,对于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生理小种的研究方法 1. 形态学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菌株的菌丝形态、孢子形态等特征,进行形态学分类和鉴定。 2. 生理生化实验:通过对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能力、营养需求、产酶能力等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进行生理小种的分类和鉴定。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分析菌株的基因序列差异,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类和鉴定。 4. 生态学研究:通过对菌株的生态分布、寄主选择和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进行生态学分类和鉴定。 四、生理小种的研究案例 1. 某种真菌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不同生理小种在产孢能力和产酶能力上存在差异,其中某一生理小种的产孢能力更强,适合作为生物防治菌剂使用。 2. 某种病原真菌的生理小种研究发现,不同生理小种对不同寄主的感染能力存在差异,这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某种木材腐朽真菌的生理小种研究发现,不同生理小种对不同木材的降解能力存在差异,这为木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指导意见。 菌株的生理小种研究对于真菌的分类、鉴定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态学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揭示菌株的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和支持。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菌株的生理小种有所了解,并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碱蓬内生真菌JP3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碱蓬内生真菌JP3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赵颖;于飞;郭明敏;卜宁 【摘要】为研究盐生碱蓬(Suaeda glauca)植物体内生菌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碱蓬内生菌进行分离;用水培法测定碱蓬内生真菌对水稻幼苗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具有明显促生活性的菌株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和18SrDNA测序分析进行分类鉴定.从健康碱蓬植株的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出19株、70株和49株,共138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3株、真菌122株、放线菌3株;筛选出对水稻幼苗具明显促生活性的真菌JP3,由该菌处理的水稻幼苗与对照相比其干重增加12.23%,株高增加15.6% (P<0.05),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3.2%;18SrDNA测序和比对结果显示JP3属Glomerella cingulata,相似性大于97%.研究表明:碱蓬植物内生菌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是产生促生物学活性物质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可为开发新的植物促生剂提供生物源物质.【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3)001 【总页数】5页(P116-120) 【关键词】碱蓬内生真菌;分离;鉴定;促生作用 【作者】赵颖;于飞;郭明敏;卜宁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14.2;Q949.32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有关植物内生菌与植物间的互作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2]。有研究表明,感染内生菌的植株比未感染的植株往往具有生长速度更快、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更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强,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3]。微生物肥料具有肥效高、本身无毒、不污染环境且成本低等特点,是比较理想的替代品,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肥料,尤其是开发内生菌资源,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 土壤盐碱化使植物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逐渐降低,是制约我国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5]。碱蓬(Suaeda salsa)是一种生长于盐碱地和海滨沙滩的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当前生物改良盐渍土的首选植物品种[6]。长期以来,由于受盐渍化土壤是“生命禁区”思想的禁锢,对盐渍化极端生态下的微生物尤其是处于该环境下的植物内生菌研究、开发与利用很少有人问津。本研究从辽宁省盘锦市红海滩自然保护区的碱蓬植株中分离获得了内生菌,并对其中的促生活性菌株进行了筛选鉴定,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碱蓬内生菌资源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1 材料 1.1.1 供试植物盐生碱蓬(Suaeda glauca bge),于10月份采于辽宁省盘锦市红海滩湿地自然保护区。 1.1.2 供试水稻(Oryza sativa L.) 辽星1号,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1.2.1 碱蓬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 采用组织块法[7]对碱蓬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取新鲜、无虫害的健康碱蓬组织用自

灯盏花内生真菌分离及其产黄酮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灯盏花内生真菌分离及其产黄酮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 杨梦莉;赖泳红;郭凤根;崔晓龙;王永霞;肖炜;李治滢 【摘要】[Objective] In order to screen endophytic fungi which can produce flavonoids,the endophytic fungi in roots,stems,leaves and flowers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Method] Endophytic fungi were isolated by using pure culture and selected produced flavonoids substances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specific color reaction.[Result]40 endophytic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Erigeron breviscapus and identified to fourteen genera based on morphology and screened seven strains produced flavonoids substances by means of specific color reaction.Seven strains produced flavonoids substances were identified as Alternaria sp.,Fusarium sp.,and Sirosporium sp.The highest quality concentration of flavonoids substances from endophytic fungi roots was 2.625 mg/L.[Conclusion] It has shown that quantity,species and distributing of the endophytie fungi varied in different parts of Erigeron breviscapus,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lavonoids substances from endophytic fungi roots was the highest.%[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高质量浓度为

蛹虫草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蛹虫草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孙军德;房琳琳;王颖;宋思丹;白立红 【摘要】In this study, different strains of Cordyceps strain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ce in normal strains and mutations and screen superior strains, comparison research was made on five of them in terms of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molecular appraisa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ce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se strains of Cordyceps militaris is the difference was species. I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the fruiting body of K17, which was long, orange color, grew symmetrically in the container. The tip of fruiting body contained abundant perithecia. Dry weight of each bottle could be as high as 4.67 g. So K17 was the most suitable strain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ITS sequences were 545-566bp in length with the GC content of 56.11 %-57.06%. The tested strains were similar to Cordyceps militaris in terms of homology from GenBank database and their relatives were very close.%收集不同的虫草菌株,对5个虫草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人工栽培和分子鉴定等试验,研究了正常菌株和退化变异菌株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开发利用的优良菌种.结果表明:蛹虫草不同菌株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属于种类差异.在人工栽培试验中,K17菌株的子实体长,颜色橘黄,出草整齐,子囊壳丰富,产量高,每瓶干重达4.67g.K17菌株是5个供试菌株中最适宜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的菌种.5个虫草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45~566bp,GC含量为56.11%~57.06%.经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均与蛹虫草有高度同源性,且5个菌株亲缘关系很近.

一种巴尔喀什蘑菇发酵料腐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种巴尔喀什蘑菇发酵料腐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魏鹏;贾培松;罗影;郝敬喆;贾文捷 【摘要】[目的]制作巴尔喀什蘑菇培养料生产过程中,常发现一种腐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棉籽壳发酵料发酵温度持续偏低,料面湿滑.研究该病害的病原和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得到病原菌,观察形态特征和分析rDNA-ITS序列.[结果]该病原菌为粉红菌寄生菌(Hypomyces rosellus)的分生孢子阶段Cladobotryum noes菌寄生所致巴尔喀什蘑菇粉红菌病.该病原菌菌丝体最佳生长条件为20℃,属低温菌,pH5.5偏酸性生长.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前期严格控制温度条件,做好二次发酵,加强通风和环境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巴尔喀什蘑菇红菌病害发生.%[Objective] The new disease is always foun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Agaricus balchaschensis cultivation,which results in continuous low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and wet surface.This project aims to study the pathoge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more effective control.[Method] 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t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to obtain pathogenic bacteria.[Result] The pathogenic fungus was determined to be Cladobotryum.sp.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it was found that its mycelium best growth conditions was 20℃ low temperature bacteria,acidic pH5.5 growth,glucose was its carbon source,peptone was nitrogen source,and light had a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mycelial growth.[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temperature

寒地水稻纹枯病菌形态特征及ITS鉴定

寒地水稻纹枯病菌形态特征及ITS鉴定 李修平;马文东;常玮;宋成艳;赵雪;张丽敏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寒地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为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水稻纹枯病病株并分离培养病菌,采用柯赫氏检验法和ITS鉴定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分离获得病菌以牙签嵌入法接种水稻植株,植株呈现水渍状典型纹枯病病斑.利用ITS1和ITS4引物扩增病菌DNA,测序结果拼接后与NCBI上已知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与登录号为No.KT362083.1的Rhizoctoria solani(立枯丝核菌)有97%的同源性.[结论]形态学特征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该菌为立枯丝核菌,为寒地水稻纹枯病致病菌.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7(045)004 【总页数】3页(P156-158) 【关键词】寒地水稻;纹枯病菌;形态观察;ITS鉴定 【作者】李修平;马文东;常玮;宋成艳;赵雪;张丽敏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26;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26;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11.4+2 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在我国 长江流域和南方稻作区,水稻纹枯病已成为危害严重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1]。20 世纪90年代后,由于寒地稻作区施肥水平不断提高,加之纹枯病菌寄主广泛、优秀抗源获得较少等原因,寒地水稻纹枯病造成的产量损失日益严重,水稻纹枯病已成为影响寒地稻作区水稻生产的上升性主要病害之一[2]。 目前,寒地水稻纹枯病研究多集中在药剂防治方面[3-6],也有少量关于寒地水稻 纹枯病发病规律的研究报道[2,7-9],寒地水稻纹枯病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进展 较缓慢。使用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一般,而且污染环境、提高农民生产成本,培育抗病优质寒地水稻品种是根本解决办法。抗性鉴定是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的首要工作,而分离和鉴定寒地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是抗性鉴定的前提。真菌性病害的鉴定方法,传统上是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理学、致病性特征进行描述。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电泳、血清学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以及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不断在病原菌鉴定和遗传学分析中广泛应用[10]。rDNA-ITS是目前分子系统性广泛采用的标记基因之一,近年来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因其两侧编码区的高度保守性及操作方法简便、鉴定结果准确等特点而被应用于各类真菌性病害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11-14]。笔者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 和ITS鉴定的方法,对采集于寒地的水稻纹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寒地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1.1 材料 1.1.1 水稻纹枯病菌。2014年采集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纹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