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01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重复收缩后肌力减退明显,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后肌力可部分暂时恢复。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法分为Ⅰ型 (眼肌型)、Ⅱ型 (全身型)、Ⅲ型 (重度激进型)、Ⅳ型 (迟发重症型) 及Ⅴ型 (肌萎缩型),临床常见症状有眼睑下垂、复视、四肢乏力、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根据重症肌无力的表现,认为该病眼肌型属于中医学“睑废”范畴,全身型属于“痿证”范畴,均属中医虚损病证,主要责之脾胃,并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病机为脾胃虚损,与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提出的,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结合解释疾病相关联系并用于指导临证用药的创新性中医理论,是对复杂临床现象高度的理论概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

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肝藏血,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或肾精不足,则可见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或视物模糊。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化生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遂用。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脾虚不能化生气血上荣于心,故可见面色无华,表情呆滞。肺主声,肾主纳气,脾土虚损则不能充养肺金、滋养肾气,致使气机无力鼓动声门而出现构音不清或声嘶。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要依靠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若脾胃虚损则枢机不利,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可见胸闷、胸痛、气促等。肾主骨,脾虚及肾,则可见颈软无力或腰酸痛。若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

五脏相关,尤重脾肾

重症肌无力成因与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治疗重视脾胃,以健脾益气为大法贯彻始终,重在补中而非升阳,兼治五脏。成人重症肌无力治疗上健脾、补肾各有侧重;儿童重症肌无力强调以调理脾胃为主。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根据疾病阶段、病情轻重之不同,处理好健脾与补肾的关系。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强补肾力度。补肾有平补与峻补之分,若四肢乏力为主,常用山萸肉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补骨脂10g、杜仲15g平补肾气;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以淫羊藿10g、紫河车10g、鹿角霜10g、鹿角胶10g峻补肾气。补肾亦有补肾阳与补肾阴之别,主张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当以补肾阳、肾气为主,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需峻补肾阳;而一般情况下主张阴阳并补。对于吞咽困难者,当在补肾基础上斡旋气机,常用桔梗10g、茯苓15g,一升一降,通利咽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用补养肝肾精血之品,常选用山萸肉10g、石斛15g、枸杞子10g、何首乌30g、黄15g、鸡血藤30g。

小儿脏气清灵,选药宜精炼,用量宜轻清。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当以调理脾胃为主,常加麦芽15~30g、谷芽30g、茯苓10~15g、薏苡仁10~15g、大枣5~10g 等健脾消食。小儿纯阳之体,强肌健力饮中当归温燥、柴胡劫阴,故改用玄参5~10g、桔梗5g。

喜用岭南草药,酌加虫类药

临床重症肌无力常用五指毛桃、千斤拔、牛大力等岭南草药治疗。其中千斤拔尤宜四肢乏力者,牛大力尤宜兼有外感咳嗽者。小儿纯阳之体,不宜过于温补,五指毛桃、千斤拔、牛大力补而不燥,故尤适用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对于重症肌无力病程较久或伴有肌肉萎缩,经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效果不佳者,属《临证指南医案·虚劳》“初病在气,久则入血”之类,治疗应适当加用少量虫类药搜剔络邪,以达祛瘀生新,常选用全蝎、土鳖虫、乌蛇、蕲蛇。

验案举例

患者,女,60岁,2015年3月4日初诊。主诉:眼睑下垂反复发作40余年,加重1个月。患者1978年开始出现眼睑下垂,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治疗病情渐趋好转、稳定。近1个月左眼睑下垂加重。刻诊症见:左眼睑下垂,遮盖角膜1/2,四肢活动可,构音清,吞咽可,胃脘不适,口干,耳鸣,失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中医诊断:痿证。

辨证:胃虚损,肝血不足。

处方:五指毛桃60g,黄芪6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3g,川芎10g,升麻10g,牛膝15g,桔梗10g,山萸肉10g,何首乌30g,首乌藤30g,鸡血藤30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二诊:左眼睑下垂约遮盖角膜1/3,四肢乏力,构音清,吞咽可,纳可,舌淡、苔薄白,脉细。加大补肾、补气血力度,酌加化湿药。处方:五指毛桃60g,黄芪60g,党参30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5g,巴戟天10g,升麻10g,牛膝15g,桔梗10g,山萸肉10g,白扁豆10g,桑寄生30g,千斤拔30g,鸡血藤30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三诊:患者左眼睑下垂约遮盖角膜1/3,颈项不适,晨轻暮重,口不干,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黄芪60g,党参30g,白术15g,陈皮3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黄15g,白芍15g,茯苓15g,桂枝10g,升麻10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四诊:患者左眼睑轻微下垂,眼部不适明显好转,四肢乏力,近日恶寒,咳嗽,大便偏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方:五指毛桃60g,黄芪60g,太子参30g,玄参10g,桔梗10g,陈皮5g,南柴胡10g,升麻10g,浙贝母10g,橘络10g,茯苓15g,白术15g,蔓荆子10g,白蒺藜10g,甘草5g。3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五诊:双眼睑无明显下垂,偶觉疲倦乏力,吞咽、构音均正常,大便溏,偶有胃脘疼痛,自诉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处方:黄芪60g,党参60g,五指毛桃60g,鸡血藤30g,当归10g,陈皮5g,桔梗10g,甘草5g,茯苓15g,黄精15g,山药30g,山萸肉15g,仙鹤草30g,白术15g,补骨脂15g,茜草10g,海螵蛸15g。3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随访至2018年2月,此后患者根据病情间歇性服用中药,患者双眼睑无明显下垂,四肢、吞咽、构音均正常。嘱其坚持中药治疗,巩固疗效。

重症肌无力是临床疑难慢性病,治疗过程中要抓住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这一根本病机,将益气升阳、强肌健力作为首要治法并贯彻始终。详诊细察患者就诊时证候,准确辨清患者气血、阴阳、脏腑的病证所在,以及孰多孰少或有无兼证为立法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灵活加减。该患者患病40余年,始终坚持以益气升阳、强肌健力为基本治法,一法到底。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加减处方,如二诊时患者四肢乏力明显,加强补肾力度。除此之外应对兼证进行辨治,首诊失眠故加首乌藤,二诊兼湿故加白扁豆,四诊兼外感故略加解表,五诊胃脘疼痛故加海螵蛸、茜草收敛止痛。纵览诊治过程,法随证立,

进退有度,故收良效。

END

肌力康复汤

肌力康复汤是有50多年从事医药专业经历的高级医师孔彪儒教授,在祖传秘方结合搜集大量民间古方、验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专重症肌无力的特效药问世了!它的出现代表着中医中药在重症肌无力病治疗领域又有了全新的突破……冲破重症肌无力治疗坚冰,一举攻克神肌无力难题,打破了西医无法根治重症肌无力病的僵局,颠覆了“西医认为的重症肌无力是绝症”的传说,伴随着血、肾、脾胃三大代谢系统趋于正常,机体内部的各种调节系统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痿症患者的各种症状因此逐步减轻和消失。 肌力康复汤的治疗机理: 【组成】党参20g;苡仁15g枳壳10g僵蚕10g山萸10g菟丝子10g;山药12g杞子12g陈皮8g升麻8g炙草6g;胎盘10麻黃1g冬虫夏草3甲珠10复方马钱子散0.2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2-3次,15付一个疗程. 【方解】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硷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及免疫抑制剂。1、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大林明、酶抑宁或称美斯的明,这些药物的副反应有瞳孔缩小、多口水、出汗、腹痛、腹泻等,可以同时服用阿托品以对抗。2、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环磷酰胺等。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重症肌无力从辩证治疗入手效果好。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主要与脾肾肝关系密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均可发为此病,尤其是脾胃,与四肢肌肉的营养和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多年来以健脾益气、滋肝补肾、活血通络为原则,形成了一个经验方,根据病情随症加减,把辨病与辨证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效果确实令人满意。当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也至关重要。肌力康复汤中党参补气兼能养血为主药;中医常以甲珠走窜之性无所不至,用于宣通脏腑,疏畅经络,透达关窍;胎盘补肾益精,养血益气;甲珠、胎盘二药合用事半功倍;本方同时佐以苡仁、枳壳、僵蚕、山萸、菟丝子、山药、杞子、陈皮、升麻等药物健脾益气、补脾养胃、滋肝补肾、活血通络;麻黄发汗解肌、通九窍、开毛孔促使毒邪排出体外;冬虫夏草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抗疲劳;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炙草引药归经、调和著药。 脉证偏寒者加附子理中汤;湿热者加石斛苡仁汤; 肌无力危象者加升陷汤;心衰则加破格救心汤 【主治】重症肌无力 肌力康复汤治疗功效 功效全面,彻底治愈重症肌无力 在临床上,服用肌力康复汤的患者,大多数病人1-2 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2-3 个疗程症状逐渐消失,4个疗程可达到痊愈目的。治疗彻底,功效全面。 ●舒筋 通过提取组方中的活性有效成份,以活性分子状态进入人体相互作用:一方面与神经细胞结合,刺激神经末梢与肌肉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改善受损的神经元组织,增强腱反射能力和作用,从而使肌纤维恢复增长,从而实现筋络舒展。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益气升阳、强肌健力治疗重症肌无力 01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重复收缩后肌力减退明显,休息和使用抗胆碱酯酶药后肌力可部分暂时恢复。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法分为Ⅰ型 (眼肌型)、Ⅱ型 (全身型)、Ⅲ型 (重度激进型)、Ⅳ型 (迟发重症型) 及Ⅴ型 (肌萎缩型),临床常见症状有眼睑下垂、复视、四肢乏力、吞咽困难、构音不清等。根据重症肌无力的表现,认为该病眼肌型属于中医学“睑废”范畴,全身型属于“痿证”范畴,均属中医虚损病证,主要责之脾胃,并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病机为脾胃虚损,与五脏相关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提出的,以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结合解释疾病相关联系并用于指导临证用药的创新性中医理论,是对复杂临床现象高度的理论概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

中焦,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脾主升主运,脾虚气陷,升举无力,上睑属脾,故提睑无力而下垂。肝藏血,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气血生化乏源,肝血不足,肝窍失养,或肾精不足,则可见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或视物模糊。脾主肌肉,主四肢,脾虚化生濡养不足,故四肢痿软不能遂用。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脾虚不能化生气血上荣于心,故可见面色无华,表情呆滞。肺主声,肾主纳气,脾土虚损则不能充养肺金、滋养肾气,致使气机无力鼓动声门而出现构音不清或声嘶。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出于肺而根于肾,需要依靠脾于中间斡旋转运,使宗气充足以司呼吸。若脾胃虚损则枢机不利,聚湿生痰,壅阻于肺,故可见胸闷、胸痛、气促等。肾主骨,脾虚及肾,则可见颈软无力或腰酸痛。若肾不纳气,气难归根,甚或大气下陷,而出现肌无力危象。 五脏相关,尤重脾肾 重症肌无力成因与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治疗重视脾胃,以健脾益气为大法贯彻始终,重在补中而非升阳,兼治五脏。成人重症肌无力治疗上健脾、补肾各有侧重;儿童重症肌无力强调以调理脾胃为主。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根据疾病阶段、病情轻重之不同,处理好健脾与补肾的关系。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强补肾力度。补肾有平补与峻补之分,若四肢乏力为主,常用山萸肉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补骨脂10g、杜仲15g平补肾气;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以淫羊藿10g、紫河车10g、鹿角霜10g、鹿角胶10g峻补肾气。补肾亦有补肾阳与补肾阴之别,主张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当以补肾阳、肾气为主,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饮水反呛等症则需峻补肾阳;而一般情况下主张阴阳并补。对于吞咽困难者,当在补肾基础上斡旋气机,常用桔梗10g、茯苓15g,一升一降,通利咽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疗应在补中益气基础上加用补养肝肾精血之品,常选用山萸肉10g、石斛15g、枸杞子10g、何首乌30g、黄15g、鸡血藤30g。 小儿脏气清灵,选药宜精炼,用量宜轻清。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与横纹肌之间传导障碍的一种慢性疾患。这种病多发生于15~35岁的女性。最突出的症状是受累的横纹肌活动后疲乏无力,而休息后又有程度不等的恢复。病人早晨起床时情况较好,到了夜晚,肌肉无力的情况就加重。横纹肌长期异常疲乏无力,“不能随意运动。各个病人受累的肌肉不同,同一病人不同对期受累的肌肉也不同。最多见的是眼肌无力(眼睑下垂)或肢体无力。具体症状有:眼睑下垂,眼球歪斜,转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说话无力:闭目无力,咀嚼、吞咽均无力(吞咽困难),下颌下垂无力闭合,颈项抬不起,喝的水可从鼻孔中流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可引起窒息。四肢无力的症状最早表现为上肢疲乏无力,如洗脸无力,梳头无力,继后又感到下肢无力,,步行艰难。多数患者的病倩时轻时重。少数患者病情逐渐发展,可导致全身肌肉无力。如果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呼吸困难)也可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病人常伴有全身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感染、情绪刺激、过度疲劳、创伤、分娩、应用某些药物(奎宁、奎尼丁、巴比妥类等)也可以诱发重症肌无力,或促使病情加重(应用氯丙嗪、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均能使病情加重)。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要注意护理,嘱病人要避免疲劳,并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病人的生活环境要稳定,平时应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 重症肌无力属于祖国医学的“痿症”范畴,认为元气败伤,精虚血虚,导致“痿蹩”。临床上分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几种类型。 1、脾气虚弱型: 除了具有上面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处方:黄芪30克,人参30克(嚼服),白术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2、肝肾阴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头昏、目眩、遗精等表现。 处方:人参30克(嚼服),胎盘粉20克(冲服),熟地30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 龟版30克, 山茱萸12克,白术20克。水煎服, 3.脾肾阳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怕冷,性欲减退,阴茎及龟头冰凉等表现。 处方:人参30克(嚼服),胎盘粉20克(冲服),鹿角胶30克(兑服),附片30克(先熬二小时),山茱萸15克,肉桂6克,山药30克,枸杞30克,黄芪30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重点在于培补脾肾,认为“先天之本

重症肌无力中医脾肾论治(完整版)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脾肾论治 蒋方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肌无力特色专科,上海200082) [摘要] 治病必求于本,对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就是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从该病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与两大特点的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入手,提示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本质,脾虚致使机体稳态调控失衡是该病发生的内在成因,而脾虚及肾、脏腑失衡是该病的病机转归。临床从“病”、“证”两个层面着眼,通过辨病把握疾病态势和中医病机,通过辨证把握证候态势和中医定性。这种结合是符合中医学整体观的、个体化的、动态性的,是力求对中医病机与中医定性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医施治的证侯观与证治观。在这个整体观中,如何通过中医药治疗使机体气血、阴阳回复平衡有序,使病情改善、进而争取康复,治调脾肾是关键。可以概括为补中益气,振元治痿。[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辨病审证脾胃虚损脾虚及肾脾肾论治治宜调适 重症肌无力为神经肌病领域中比较常见的难治病。中医限于历史条件既无此病名也无完整系统的论述,在李庚和主任引领下60年代起即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经历了一个探索实践、总结提高、开拓创新的过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领域内是十分突出和独具特色的,现将临床随诊所得及李主任经验之整理作一总结。 辨病审证释病机 一、脾胃虚损是重症肌无力的本质 治病必求于本,对重症肌无力辨证论治就是对本病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也是对本病证候本质的探索和把握。基于此,李主任从分析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入手,广览博引,上溯《内经》、中尊东垣、下融诸家,发掘整理铸成一说。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辫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临床症状虽然部位有别,所司各殊,但其共同点,都由疲怠无力而起,与脾所主的生理病理范畴适相吻合。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而产生“中气”,它通联于体表的“在体为(肌)肉”而将其功能突出的体现出来,

中医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痿症

中医纯中药方剂作为螯合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等痿 症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目前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及药物。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症,其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则肌肉萎缩、肌无力。 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 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考试大网站整理而胸腺是AchR 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运用适宜的中草药作为螯合剂,能够跟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过多的、有害的自由基、钙质、脂质、胶原蛋白、粘多糖、铅、汞、砷、铝、铜等物质螯合,排泄掉体内蓄积的种种致病因子,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素,消除了病症;同时,通过螯合剂的螯合作用,排泄掉了体内大量物质,致使机体内的这些有害的或无害的物质急剧减少,通过这些的物质锐减,刺激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中枢系统,进行应激反应,产生了一系列内源性物质(简称人体内药)如神经递质、激素、免疫因子等,使机体“推陈出新”、“脱胎换骨”等效应,为整个人体解毒,恢复了机体的代谢平衡,从而祛除了机体内的种种隐患和病灶,最终达到了防病治病之目的。

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方——强肌健力饮

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方——强肌健力饮 中医把重症肌无力归入“睑废”、“胞垂”、“头倾”、“大气下陷”等范畴,主张从脾肾入手论治重症肌无力。邓铁涛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属于虚损病的范畴,此虚损又包括了虚弱和损害的双重含义,病机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并且创制了强肌健力饮系列治疗重症肌无力。该方药救治了成千上万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源流强肌健力方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方中重用黄芪,实受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之启发。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大剂量黄芪、五爪龙或千斤拔等,同时亦兼顾养血益精固肾。全方共奏益气扶脾,补肾填精之功。 主要用药黄芪党参白术五指毛桃等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 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五爪龙:性苦、酸、寒,归脾、肝、肺、大肠、膀肤经,败毒抗癌,消痈退肿,祛淤敛血。 随症加减 小儿常加用枸杞子,其用量视病情而定,根据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立方本旨须用黄芪最多理论,本方的黄芪用量最重,参、术次之。此方对眼睑下垂者效好,若有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者,可用强肌健力Ⅱ号方,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两方交替长期服用。邓教授在用此方治疗肌肉疾病时喜用黄芪,但仍具体辨证视之,儿童一般用量为20~30g,成人则一般从60g起用,待患者服后无不适症状,再视病情逐渐加大用量,最大量可用至240g。 剂型选择

强肌健力方有3种不同的剂型,包括煎剂、胶囊和口服液,临床应用达三十年之久。强肌健力胶囊重量轻,携带最为方便,但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少伴有吞咽困难,故胶囊剂型不利于患者服用。强肌健力口服液优点是方便携带,疗效稳定,而且口感好,服用方便,尤其是适合吞咽困难,需鼻饲给药的患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中医的证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时期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煎剂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灵活加减应用,疗效更为确切,针对性强。

补气升阳锻炼方法

补气升阳锻炼方法 补气升阳是传统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人们强壮身体、提高免疫力、 延缓衰老、改善情绪等。通过适当的锻炼方法,可以达到补气升阳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常 见的补气升阳的锻炼方法。 1. 太极拳 2. 气功 气功是一种将动作、呼吸、意念、调节内心等多种要素相结合的锻炼方式,它能够帮 助人们调节神经系统、促进气血流通、提高精神状态。常见的气功有太极气功、八段锦、 五禽戏等,它们都能够起到补气升阳的作用。 3. 散步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不需要任何器材,只需要找到一个适合散步的地方,就能够进行锻炼。对于缺乏锻炼习惯的人来说,可以先从散步开始,每天逐渐增加步行的 时间和速度。散步可以帮助人们增加运动量、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够起到 补气升阳的作用。 4. 普拉提 普拉提是一种专门针对深层肌肉和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它能够帮助人们在修炼身体的 同时,强化呼吸、提高注意力和精神状态。通过普拉提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和 平衡性,减轻肩颈等部位的紧张感,同时还可以增强内脏、骨骼和肌肉的功能,达到补气 升阳的效果。 5. 瑜伽 瑜伽是一种传统的印度健身方式,它强调身体、心智和精神三者的协调。通过瑜伽的 练习,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身体、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还可以帮助调节呼吸、 提高精神状态,缓解压力和焦虑感。瑜伽的练习对于补气升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适当的锻炼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补气升阳的效果,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缓解压力和疲劳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同时,也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 作息时间,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锻炼的效果。

【559期】黄芪配伍治重症肌无力

【559期】黄芪配伍治重症肌无力 黄芪在临床中是一味很常用的药材,很多人对它都不会感到陌生。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还会用黄芪来泡水或者煲汤,补气健脾,益肺生津。我们《中国药典》记载的黄芪有两个来源,它们都属于豆科植物,一个是蒙古黄芪,一个是膜荚黄芪。用药部位是它们的干燥根。 看具体医案之前呢,我们再来看下黄芪的性味归经与主治功效。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图|黄芪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医案,是用黄芪配伍治疗重症肌无力。医案中这个患者已经54岁了,是个男性,有高血压病史,曾经被某三甲

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已经患病两年了,一直通过服用泼尼松治疗,现在泼尼松每天用量为30mg。就诊时呢,患者有复视现象,而且早晨起床后伴有眼睑轻度下垂。看他的舌象脉象,舌质红,苔薄,脉沉细。初诊时,医生采用的是健脾益气的疗法。用的是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我们来看下方药的具体组成: 黄芪60g、五爪龙60g、太子参30g、升麻10g、柴胡12g、杜仲20g、菟丝子15g、陈皮3g、当归12g、炙甘草6g、桑寄生15g、白术10g、桔梗10g。用水煎服,一日一剂。 患者服药一周后感觉有些头晕,测量血压,高压22kpa,低压14kpa。于是医生把原方中的升麻和柴胡去掉,加重黄芪的用量,加到120g。改方后,患者头晕的现象逐渐减轻,但其他症状没有明显好转迹象。治疗的第一年,患者的症状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出于对医生的信任,坚持服药。期间基本方没有改变,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酌情配伍柴胡、升麻,调整方中药物的剂量。黄芪作为君药,补气力大,最大用量最高曾达到180g,而陈皮的用量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6g——陈皮主要起到理气疏壅的作用,用量过大会伤津耗气。就这样治疗了一年多,患者的症状开始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停用了泼尼松。后续使用强肌健力胶囊治疗,一年后病情完全控制。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一般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有关。脾主升清,主四肢肌肉,脾气不健,就会表现为眼睑下垂,四肢痿软无力。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时,经常使用激素药,但是长期使用激素药会耗伤人体的肝肾精血,使气血津液更加亏虚。所以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过程中,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同时,还要注意补益肝肾。

李顺民:强肌健力饮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李顺民:强肌健力饮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李顺民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顺民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名中医,鹏城杰出人才。 【基本资料】 陈某某,男性,76岁,初诊:2012-12-11。 发病节气:大雪后4天。 【发病过程】 主诉: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伴手足乏力10年。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BP 180/115mmHg;否认甲亢、糖尿病等病史。 【首诊证候】 现病史: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曾于外院诊断“重症肌无力(眼球型)”,给予新斯的明等治疗,病情反复,渐伴手足乏力、言语欠清。现眼睑抬举无力,眼球活动受限,眼睑下垂,肩背疼痛麻木,言语略欠清,手足乏力,纳眠可,大便日1次,小便调。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缓。双眼睑下垂、眼球左右活动受限。BP 170/100mmHg。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痿证(脾虚下陷) 西医诊断:1、重症肌无力;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治法:健脾益气,强肌健力 处方:黄芪50g,白术2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党参30g,当归10g,五爪龙30g,山萸肉10g,炙甘草5g,紫河车10g,枸杞子10g,薏苡仁30g,牛大力30g,7剂,日1剂,水煎分

两次服。 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日一次。 【按语】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睑下垂为重症肌无力的常见症状,《北史》有“睑垂覆目不得视”的记载。《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称“眼睑垂缓”,清·黄庭镜《目经大成》称为“睑废”,后世称为“上胞下垂”。 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然而与他脏关系亦密切,脾病可以影响他脏,而他脏有病也可影响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即五脏相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于脾胃虚损。脾胃虚损则气血生化乏源。肝乃藏血之脏,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主藏精,“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肝血不足,肝窍失养,肾精不足,精明失养,“精脱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故见复视、斜视或视物模糊。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原则,李教授认为本病治疗当以补脾益损、升阳举陷为治疗大法。常用方为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强肌健力饮加减。重用黄芪50克,更有用量至120克者,同时配合五爪龙、牛大力大补气血,柴胡、升麻升阳举陷,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补精益髓,共奏健脾益肾补气强筋之功。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医案:小柴胡汤治疗重度肌无力

医案:小柴胡汤治疗重度肌无力 2017-04-25初诊 姓名:王某年龄: 52岁性别:女 主诉:左侧眼皮下垂5个月伴头疼3天 现病史:头疼头晕恶心3天,头疼在左侧太阳穴处,恶寒,无汗出,左侧眼皮下垂5个月,视物可,在淄博市中心医院做新斯的明实验:阳性,诊断重症肌无力,但服用相关药物效果开始有效果,后期效果不理想。 检查:舌淡齿印苔白腻,脉关上弦 中医诊断:少阳病 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 辩证:少阳病 处方:小柴胡汤 (1)柴胡25g,白芍30g,黄芩10g,半夏10g,炙甘草10g,党参30g 口服中药颗粒,3剂,开水冲服,日2次。 (2)维胺颗粒2g 1/日口服1盒 2017-4-28二诊 头疼头晕恶心减轻,开始2天眼皮无下垂,近几天又困乏,舌脉同前,上方加红芪提气升阳,继服7剂, (1)柴胡25g,白芍30g,黄芩10g,半夏10g,炙甘草10g,党参30g 口服中药颗粒,7剂,开水冲服,日2次。 (2)维胺颗粒2g 1/日口服1盒 (3)红芪1包2/日口服 2017-05-05三诊 患者头晕明显减轻,眼皮下垂明显减轻,头疼消失,舌红苔白略厚,脉弦消失,呈现滑脉,继服1周。 按语

重症肌无力(MG)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以随意肌波动性肌无力和易疲劳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MJ)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及补体参与的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胆碱酯酶药、免疫治疗、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血水平的血浆交换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胸腺摘除等。中医药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一定进展。同时,重症肌无力危象为世界性的疑难杂症,中医治疗方法仍有限,且中医药研究内容还不够全面。辨证论治及专方用药尚未完善,临床报道大多为少数病例的临床经验总结,实验研究报道更少。 中医辨证分型有:1.脾胃虚损,大气下陷说,根据中医“脾主肌肉”理论,采用大补元气、甘温益气、升阳举陷之法,选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2.大气下陷,胃气上逆胡军勇等认为,元气不足是发病之本,气机乖乱为病机关键,元气是生命之本,其亏虚外脱必然发生危重证候。应扶助真元,调平气机,治以升阳举陷、和胃降逆,药用人参、黄芪、白术等补元气及心脾肺之气以助一身之气,用黄芪、柴胡、升麻等升提胸中之大气。3.脾肾阳虚气弱,大气下陷,以温补真元、调化脾胃、利肺强心、升阳举陷为法,同时注意益气固卫以未发先防,融合四逆汤、理中汤、参蛤蚧汤、真武汤、升陷汤及玉屏风散之意,随证加减。邓铁涛教授认为,黄芪、党参、白术等甘温补益之品是该病支持疗法的重要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抗生素选用上,邓氏坚持先低级后高级的原则,认为抗生素只有正气旺盛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即使并发感染,中药治疗原则仍然是健脾补肾、升阳益气、强肌健力,不轻易使用苦寒清热泻火之药。 本例患者是重症肌无力的非危重期,表现头疼头晕、恶心,眼皮下垂,舌淡齿印苔白腻,脉关上弦,根据少阳证特点,患者新近外感头疼,伴有头晕,不能睁眼而烦躁郁闷,脉象关上弦,当属少阳,邪在半表半里,应用小柴胡汤原方,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从此例患者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及现代研究方法概述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及现代研究 方法概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及现代研究方法概述 重症肌无力(Myasthemina Gravis,MG)属临床疑难杂病,具有病情反复、疗程长、治疗棘手等特点,现代医学对于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许多学者及专家对于重症肌无力的病变部位、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许多医家及学者经反复实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证经验。如何借鉴当前医学信息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方法及成功案例,对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挖掘利用,是今后中医临床和医学信息学科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1 中医病名 中医历代文献中没有重症肌无力这个病名的记载,对其症状也没有完备而系统的描述。后世医家根据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将本病归属于”睑废”、”歧视”、”

痿症”、”虚损”等范畴。邓铁涛[1]认为本病中医病名应为”脾胃虚损”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属不同的中医病症,如眼睑无力或下垂,属”睑废”或”睑垂”;复视属”视歧”;吞咽困难、饮水咳呛、言语无力、发音不清等则属”喑痱”;抬头无力属”头倾”;四肢瘫软无力属”痿症”;肌无力危象则属”大气下陷”。 2 研究病机 脏腑病机 脾胃虚损刘小斌等[2]总结邓铁涛之”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出,脾胃虚损是根本,但多延及五脏而出现临床诸症。李广文[3]认为综观MG各型的临床表现,其关键病机为脾胃气虚,但亦终至肝肾不足。 脾肾虚损孟如教授[4]认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肢体肌肉失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但本病病程较长,病程日久多挟痰挟瘀,阻滞经络。邓毓漳[5]认为本病病因当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重点在于脾肾。 肝肾亏损马耀茹等[6]认为,虽然本病以肾不足为病机关键,但日久侵及肝,肝肾同源,肝血旺则筋柔肉润,肝肾强则筋骨得养,举动自如。肝肾精血亏虚,则筋骨肌肉失于濡养而萎软。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补中益气汤

国医大师邓铁涛时方运用心得——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芷、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组成的,主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1)重症肌无力邓教授针对其“脾胃虚损”病机,将李东垣益气升阳的补中益气汤进行化裁,黄茂剂量调至120g,并配伍岭南补气草药五爪龙,加强补脾益损的作用,并根据兼证进行加减,肝血不足加枸杞子、首乌、黄精、鸡血藤;肾虚加菟丝子、桑框子;阳虚明显加巴戟天、肉欢蓉、淫羊蕾;阴虚明显加山萸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加橘络、百部、紫苑;兼湿加惹茂仁、茯苓;兼痰加浙贝母;兼瘀加丹参;兼外邪一般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酌加豬签草、桑叶、千层纸、浙贝母等。 (2)子宫脱垂邓教授认为本病乃中气下陷所致,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基本方组成:黄芷30g,党参18g,白术15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0g,枳实5g,首乌30g,甘草5g。邓教授根据个人经验,认为子宫脱垂与肝经有关,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充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 (3)内伤发热邓教授认为可用黄芷、党参、白术等甘温药,即所谓“甘温除大热”,是退39无以上的热。曾洽一老年女性患者,膝关节手术后发热,每天38龙~39T,曾用各种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治疗近1个月,发热如故。邓教授诊后 按甘温除热法,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嘱其先1剂2次服,热稍退,后日服2剂,睡眠较好,精神略佳,体温逐步下降,上方加减调理,半月后治愈出院。

黄芪用药经验

黄芪用药经验 1.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重症肌无力、肌肉痿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痿软无力。 胃黏膜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黏膜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黏膜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以下降,以促进胃黏膜之复原。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用黄芪120g,防风9克。此方实出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出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充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

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语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我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2.“升”者平之 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效者。我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 据《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所载日本寺田文次郎等报告:“与其他六种可以注射的降血压制剂比较,证明黄芪的作用强大。虽然有的药剂可使血压有持续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种药剂大量使用后,可使动物衰弱。”这一结论,从药理研究角度支持了重用黄芪可以降压。此外,我赞同以下的论点:血压之所以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信息,是内脏阴阳失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当然,高血压经久不愈,进一步可引起心脑肾之病变,西医正因为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病变的影响,故以动脉血压指标作为辨病诊断的根据,作为治疗的对象,而千方百计地寻找降低血压之药品。 近年有些学者,从辨证论治的角度,重新评价这个观点,认为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脑肾为重要。这三个器官血流需求量很大,当心脑肾血流供求不平衡,发生血压升高,升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

自古黄芪传说多 关于黄芪,有许多民间传说。古时有一位叫戴糁的老人,善良厚道,乐于助人,善用针灸治病,老人形瘦而面黄,人们尊称“黄耆”(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但后来不幸因救助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长的一种草药称为“黄耆”,即黄芪。人们用它治疗许多病痛,在民间广为流传。史料上,也有隋唐间医家许胤宗妙用黄芪救太后的记载。 著名诗人苏东坡写过很多中药诗,其中有首与黄芪有关的诗:“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可见宋代就有人常食黄芪粥,自然也受注重养生的大文学家苏轼青睐了。 相传,有朋友向其请教养生秘诀时,苏轼说:“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提出了淡泊名利、调节情志,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安步当车、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合理膳食的养生要诀。除此以外,苏东坡对吃粥很有兴趣也很讲究,他有书帖描写食粥:“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他被贬失意,大病初愈时,常

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黄芪应用广泛,受到许多名人喜好。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提到黄芪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诗中有黄芪、赤箭(天麻)两味中药。可见,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用黄芪作为药食两用之材调养,已是一种时尚和习惯。 医家妙用黄芪起重疴 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中医处方中常有黄芪的身影,且多是担当主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作用,是中医补中益气的要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汶说,黄芪可用于多种疾病中中医辨证为气虚的病人,如少气懒言、声音低弱、咳嗽气短、久咳久喘的肺气虚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脾气虚者。黄芪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术后及放化疗之后,以及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肿瘤放化疗之后的气虚病人,疗效尤其显著。

益气升阳三方辨治经验

益气升阳三方辨治经验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垣以《黄帝内经》为基础,汲取张仲景以及唐宋诸多医家辨证论治体系及临证经验,受其老师张元素和河间学派的熏陶[1],针对“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病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所提出的,其核心思想为“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并沿袭此法创制了一系列方剂流传后世,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清暑益气汤等[2]。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准则,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余有幸随顾勤教授应诊,对其临床运用益气升阳类方治疗慢性胃炎有所感悟,遂拟从临床治疗最常用的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入手,辨析此升阳三方的汤证特征及组方思路,介绍三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经验,以飨读者,为临床辨治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1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卷中》。陈潮祖将该方所治临床表现简单归纳为“气虚不荣、气虚不固、气虚不摄、气虚不举、气陷不升、气郁不达”6类[3]很是形象贴切。笔者随诊发现,该汤证所治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见形体瘦消,疲乏无力,食少纳呆,另可见胃脘部胀满不适、难以名状,少腹及肛门坠胀,或频繁便意、欲解不出,或腹泻或大便稀、不成形或飧泄不止,畏寒怕冷,身热汗出,舌质淡苔薄白等诸多上焦精不上承、中焦升举无力、下焦统摄无权的表现,为严重的脾胃气虚证候。其核心病机在于脾胃气虚,清阳下陷,属虚证,治以补中益气,升举清阳为要。《本草正义》云: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4]故全方重用黄芪为君药,一般30 g起用,严重脏器下垂、少腹坠胀者可生、炙黄芪并用;以党参大补下焦元气,津气两伤者,恐甘温补气助热伤阴,可易党参为气阴双补之太子参;炒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甘温补中,与黄芪同奏实卫固表、补中益气之功,共为臣药;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必损及血分,取当归养血调肝、补血和营,首先可协党参、黄芪补气养血,其次其气轻,辛散能行血,可温补少阳春升之气;陈皮健

「重症肌无力常用的治疗中药及功效」

常用的治疗中药 黄芪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也是日常饮食常用的甘温补益之品。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二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解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四大功效,古人认为:芪,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主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又谓黄芪甘温纯阳,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临床治疗脾胃虚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于四肢,而致肢体不举肌肉无力萎软萎缩者。可用至60克至120克。广东中医选用黄芪,多以四川岷山出产者为佳,因其温补而不燥;东北出产黄芪次之。 五爪龙(附:千斤拔、牛大力) 又名五指毛桃,是岭南草药,南方黄芪,故又名南芪。清代岭南番禺医家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有载。五爪龙性平微温,味甘,气香,功效益气健脾,疗虚补损,治疗重症肌无力与黄芪同用,既增强黄芪补益脾胃之功,又防止黄芪量大温补过燥。五爪龙在广东客家地区应用比较广泛,食市有五爪龙煲鸡汤、五爪龙煲猪脊骨汤名菜。 党参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也是日常饮食常用的甘温甘平补益之品。党参性平,微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具有补脾益气,生津养血功效,临床治疗脾胃气虚之肢体萎软萎缩无力者,重症肌无力患者具有食欲不振,纳呆,上腹隐痛,大便溏泄症状者(长期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可导致上述症状),尤其需要服用党参加以调补。日常煲汤或烹煮肉食,可用30克,多与黄芪一同煲煮。 人参 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心经,为食补调养元气之佳品。功效大补元气,补

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临床应用很广,治疗重症肌无力或神经肌肉疾病少配伍入药,多是独味炖服,或炖后兑服。用量每次10克,水煎炖。患者舌苔厚腻,本虚标实(即体质虚又有邪实)确又需要进补者,可用人参10克,陈皮1克, 一同炖服。太子参 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经,功效补气生津,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或其它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药物。临床用党参如果嫌其温燥,一般都以太子参代替。治疗作用与党参基本相同,其性味平和,是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尤其适宜。现代药理研究,该药含有皂甙、果糖、淀粉等成分。 白术 性温,味甘苦,专入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是治疗脾胃虚弱痿证包括重症肌无力其它神经肌肉疾病在内的重要药物,少单独使用,多辅佐黄芪、党参等补气药以发挥更大功效;对于肾虚血虚痿证,白术与熟地、当归、首乌、阿胶等同用,既可以补气生血,又可防其滋腻碍胃。 山药 性味甘平,药性平和,入肺、脾、肾三经,功效补脾益肺,补肾涩精,临床常用于痿证的辅助治疗,也是食补药膳的主要用料。广东称山药为淮山,常与枸杞子一起煲炖瘦猪肉、煲炖鸡项(还未下蛋母鸡),以补益肺、脾、肝、肾四脏。重症肌无力患者照此煲煮炖服亦十分相宜。 当归 性温,味辛甘,入肝、心、脾经,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临床常用的补血要药,在补益方剂如四物汤、补中益气汤里,当归作用重要;又因其具有补血活血的双重功效,临床既可以治疗气血不足之痿证,又可以治疗瘀血闭阻经络之痿证。

重症肌无力辨治?邓铁涛

重症肌无力辨治?邓铁涛 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为当今难治之病,中医学无此病名,故历代医著未见有较完整而系统的论述。 邓铁涛老师自1986年承担本病之七五”攻关课题以来,与课题组成员,在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绩,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一等奖。兹试将邓师对此病的认识与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如下。探究病机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经休息后可部分恢复;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以眼肌最常见;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肌无力危象,可危及生命前人称眼睑下垂为睑废(《目经大成》),称复视为视岐(《内经》),四肢无力称痿证(《证治准绳》),吞咽困难称噎证(《脉因证治》),呼吸困难归为大气下陷(《医学衷中参西录》).但皆缺乏系统论述和比较好的治法。 1.病本在于脾胃邓师对本病之研究,首先探究其病机。不论西医所述之各种类型眼肌型、延髓肌型、脊髓肌型、全身型,都以有关之肌肉无力为突出的表现。肌肉在五脏属脾所主,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权,气血不足,致肌肉无力。因此认为本病之根在于脾胃。但国内学者近年对本病之分型,主张分脾气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肝血不足等,邓师则认为“治病必求其本”,必须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兼顾其他次要矛盾,才能取得理想之效果。他指导课题组成员首先从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入手.分析了233侧重症肌无力58个症状的出现率发现,其中眼睑下垂,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等出现率显著高于其他症状。经统计学处理,脾气虚型与其他3型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从而提供了较详细可靠的四诊资料,说明重症肌无力以睥胃气虚表现为主。课题组成员还对31例本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了唾液淀粉酶活性负荷试验和木糖吸收试验的同步观察,结果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脾虚证是有确切病理学基础的,进而支持了本病以脾胃气虚为主

补中益气汤病案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19337416.html,赵宁华孙新云2006-5-21 14:32:13 《河北中医》2000 年3 月第28 卷 第 3 期 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 【关键词】补中药益气汤;治疗应用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名方,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功效卓著。兹举验案4则如下。 1 重症肌无力 蔡某,女,38岁,农民。1998-03-08初诊。人工流产后又患感冒,身体虚弱,汗多无力,觉双眼睑下垂沉重不能抬举3个月余,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单纯眼肌型。给予激素和抗胆碱脂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刻诊:四肢无力,抬头力弱,倦怠自汗,少气懒言,头昏眩晕,腰膝酸软,双眼睑下垂,早轻暮重,视物成双,语声低哑,发音不清,口燥咽干,二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中气不足,肝肾亏损。治宜补中益气,滋补肝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6 g,白术15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2 g,鸡血藤18 g,山药18 g,阿胶(烊化)10 g,麦门冬12 g,何首乌15 g。水煎服,日1剂。15剂后自觉体力大增,头昏目眩减轻,声音有力,视物正常,惟眼睑略有下垂,开合不便。原方加熟地黄、鹿角胶、紫河车(另冲)继服20剂,眼睑下垂完全恢复,视力正常,随访5年未复发。 按: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患者做人工流产后又感冒,发汗过多,致气血津液亏乏,津虚不能溉,血虚不能营养,肌肉筋脉失养,出现眼睑下垂、肢体痿弱不用等一派中气不足、肝肾亏损之证。病位在脾、肝、肾,因脾主肌肉四肢,眼睑属脾,肾主骨,肝主筋,故治疗以补中益气汤补中以健中土。加阿胶、鸡血藤、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熟地黄滋补肝肾,加鹿角胶、紫河车血肉有情之品可增强补肝肾填精之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