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蒲松龄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

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还有初中课本中的《狼三则》、《山市》。蒲松龄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狼》教案 (1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教案及反思 一、教师寄语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 二、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先叙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语言简练。比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最后,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并能翻译、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生动的描写、曲折的情节及丰富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树立“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 突破方法:把文中的狼与生活中的某些人联系起来。 难点:学习本文典型文言实词,理解名词的活用现象。 突破方法:适当做些点拨。 教法与学法 教法:1、勾画圈点法。2、朗读法。 学法:1、复述法,能过复述来理解狼的形象。2、朗读法: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CAI课件。 学生:掌握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其实,我们生活中总少不了要提到它,如狼外婆呀、狼和小羊呀、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如杯盘狼藉、豺狼成性、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声名狼藉、引狼入室等)呀等等。我们不难看出,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 一、简介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课件):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 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 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 2、注意停顿(课件): 如:(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场主/积薪/其中 3、根据图像,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同乡好友王士祯十分推重蒲松龄,以为奇才,聘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狼》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文录音磁带、狼的视频片段、多媒体课件。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请学生概括狼的特点,如凶残、狡诈等。 说说你所知道的狼的成语(限时一分钟的成语比拼赛),例如: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三、文本链接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把握停顿、节奏。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1)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止:止.有剩骨(只,仅) 一狼得骨止.(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知识讲义

初中语文《狼》 课文精讲 激趣导入: 这位老人他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却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贡考,为岁贡生。但是他却成为清朝著名小说家、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他就是——蒲松龄。今天我们借他的文章——《狼》,来感受一下他的文字风格。 学习要点 一、重点 1. 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领会文章主旨。 2. 结合具体描写,分析狼与屠户的性格特点。 二、难点 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地阐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课文精析 一、整体感知 1. 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多次应举不第,以做幕宾、设馆教书为生。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创作有《聊斋志异》,“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2. 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3. 内容回顾

本文主要叙述了屠户和狼搏斗的故事。根据双方搏斗的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二、重点研读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疏通文意,品味内容 (1)止:仅,只。 (2)缀:连接、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4)从:跟从。 (5)并驱如故: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6)窘:处境困迫,为难。 (7)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8)顾:看,视。 (9)积薪:堆积柴草。 (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11)弛:解除,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 (14)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15)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6)久之:时间长了。 (17)瞑:闭上眼睛。 (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19)暴:突然。 (20)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1)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2)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23)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4)黠:狡猾。 (25)顷刻:一会儿。 (26)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7)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知识点梳理

第18课《狼》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文学家,清朝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淄川区)人,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二、文体知识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三、理解文言文 1.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注释】 屠:屠户。 止:仅,只。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行,走。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注释】 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并驱:一起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译文】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扔给另一只狼一块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就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被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3.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注释】 窘:处境困迫,为难。 敌:敌对。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 积薪:堆积柴草。 苫蔽:覆盖、遮盖。 少时:一会儿。 径:径直。 去:离开。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瞑:闭上眼睛。 意:神情、态度。 倚:靠。 弛:解除,卸下。 前:上前。 眈眈:注视的样子。 【译文】 屠户处境困迫,非常为难,恐怕前后一起受到它们的攻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

第18课《狼》-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读

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学法指导 学生初学文言文,对文言知识缺少足够的字词积累。教师既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更要遵从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使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题解读 引出本文写作对象。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相关资料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屠户屠户遇狼、惧狼、避狼(御狼)到杀狼的过程,揭示了狼贪婪、凶残、狡

猾的本质,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启发了我们:(1)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究要失败的;(2)面对像狼一样的敌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文言词语 (1)重点实词 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跟原来一样。) 屠大窘(困窘,十分为难。) 弛担持刀(解除,这里指放下。) 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屠暴起(突然。) 狼亦黠矣(狡猾。) 顷刻(一会儿。) 止增笑耳(罢了。) (2)一词多义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意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其积薪其中(结构助词“的”,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之久之(无义,语气助词) 亦毙之(代词,指它) 前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乃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投以骨(把) 以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3)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七年级上册语文薄松龄文言文《狼》翻译、注释、文学常识及赏析

狼 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狼 蒲松龄〔清代〕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8课《狼》重点内容积累及阅读巩固

狼 蒲松龄 一、文学文化知识 1.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是指记述的意 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2.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人,世称聊斋先生,字留仙,号柳泉居士。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情节结构:遇狼(开端)——惧狼(发展)——御狼(进一步发展)——杀狼(高潮、结局) 4.狼在传统文化中,历来都是凶残和阴险的象征。从东郭先生和狼到狼和小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寓言都昭示了一个道理:狼的凶残本性是改变不了的,人类不能对之报以同情。千百年来,狼就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遭到人们普遍的鄙视和唾弃。 你知道的含“狼”的成语有哪些? 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狼心狗肺狼吞虎咽引狼入室鬼哭狼嚎狼子野心二.断句 1.其一/犬坐/于前(常考,注意停顿、译句)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三、古今异义 1、去(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3.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 四、一词多义 止: 1、通“只”。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 1、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 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敌: 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例句:盖以诱敌。 前: 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乃 1、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2、乃悟前狼假寐:才 之 1.复投之 ( 代狼 ) 2.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之间,不译 ) 4.久之,目似瞑 ( 助词,不译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狼》听课记录(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听课记录 一、导入 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提问: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 名: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时:清代文学家 地:山东淄川人 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朗读 1. 自由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 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 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 二、译读 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节 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 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 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

七年级上册《狼》课文

狼 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狼》这篇课文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指记录(述),“异”指奇异怪异的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二、通假字止同“只”,只,只是,仅仅 三、古今异义词 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四、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作动词) 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胁迫。(名词作动词) 狼不敢前前:向前(名词作动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柴草堆中打洞(名词作动词) 2、止增笑耳。笑:笑料。(动词作名词。)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五、狼吞虎咽、声名狼藉、鬼哭狼嚎 ? 豺狼当道、杯盘狼藉、狼烟四起 ? 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狈不堪 ? 狼奔豕突、狼心狗肺、引狼入室

第18课《狼》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朗诵文言课文。 b积累文言词汇 c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d理解句意、文意。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教学重点: a、积累文言词汇。 b、理解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教法: 诵读法、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 五、教学过程:

(一):作者导入 学生简介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激发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感悟文本。 a 听学生朗读,在听的过程中字音、停顿和语气。 b学生读自由读、个别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语气。 c齐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教师适时纠正。) (注意“其一/犬坐于前”------结合释文断句)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再次感悟 1、学生课前充分利用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意。个人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词、难句)。 2、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尽可能放手培养自学能力,实实在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全班交流 4、检查学习成果: 学生轮流翻译课文,强调需要特别注意的词句。其余补充修改。 (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落实,将书中重点字词句在白板中板书出来,检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文本解读

《狼》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他个人科场蹭蹬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揭露和抨击科举弊端作为《聊斋》的重要内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应试士子形象。 三十多年的农村教书先生生活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有利:一方面东家毕际有的石隐园里有林泉之胜可以陶冶性情,丰富的藏书可供他研习学问,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恰当的机会搜集民间传说,整理加工聊斋故事。 他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也为创作《聊斋志异》作了一定准备。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风俗民情开阔了他的眼界,幕僚的身份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特别是官僚缙绅和下层歌妓,为他在《聊斋》中塑造各种官僚豪绅和众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础。 此外,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异事。他不仅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且直接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这是他采用充满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来反映现实的重要原因。 2.文题诠释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是一篇具有寓言性质的文言小说。 3.主旨 这则寓言故事,以狼为主线,通过叙述屠户如何战胜狼的故事,表现了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凶恶的本性,最后用议论点明了主旨:无论狼多么狡诈阴险,最终都会被机智勇敢的人所战胜。 4.内容解读 《狼》叙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狼》描写了屠户和两只狼搏斗的整个过程,狼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本文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和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嘲

第18课《狼》预习学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狼 【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能顺畅地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五遍,做到熟读成诵。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会解释文中的重点的文言词语。 3.在诵读中初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预习重点】 1.读准读顺课文。熟读课文(基本达到背诵的程度)。 2.自己能够结合注解、古文翻译,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预习任务】 一、基础积累: 1.资料助读: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写作背景:《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马瑞芳称他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2.朗读背诵相关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探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初读课文两遍,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完成下面的问题; 1、了解作者:作者,字,号,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 代表作《》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2、朗读课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 ..相向( ) 目似瞑.( ) 隧.入( ) 狼亦黠.矣(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狼》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导学案 第一部分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 蒲松龄,字,一字剑臣,别,山东淄川人,世称“”。蒲松龄生活在明末清初,从20岁起开始收集素材,40岁时完成志怪小说《》,该书共有十二卷,四百九十余篇。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蒲松龄辞别毕家石隐园绰然堂,其间教学近40年,直到71岁以老归家。康熙五十四年病逝,一生颇不得意。蒲松龄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狼》选自短篇小说集《》。 二、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屠大窘.()()麦.场()苫蔽 ..() ..()()奔倚 ()弛.担()眈眈.()径.去()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三、解释字义 1、意:(1)意暇甚()(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止:(1)止有剩骨()(2)一狼得骨止() 3、敌:(1)恐前后受其敌()(3)盖以诱敌() 4、犬:其一犬坐于前() 5、盖:盖以诱敌() 6、股:屠自后断其股() 7、洞:一狼洞其中() 8、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其:(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4)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屠自后断其股() 10、以:(1)屠惧,投以骨之()(2)屠暴起,以刀劈狼首()(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1、之:(1)复投之()(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久之( ) (4)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第二部分探究案 一、合作交流,字词归纳(组内合作交流) 1.通假字:止.有剩骨“”通“”, 2.古今异义词:去几何 3、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4、试翻译课文,明确课文内容。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 狼,狼,狼,狼。 二、合作探究深入认知 1、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 2、上题中狼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 3、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4、课文中写了屠户的哪些动作,从中你能看出他在想些什么吗?(想象一下,选一处动作进行分析) 5、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 6、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7、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8、《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拓展延伸:1、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即本文的主体是人,还是狼?) 2、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第三部分检测案 一、分别给下列加横线的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知识点归纳 一、文章内容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淄川县人。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一、怀着对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笔锋刺向封建制度。如《促织》、《席方平》。二、对腐朽科举制度切身体会,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禁锢。如《书痴》。三、对人间坚贞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的赞美。如:《鸦头》。四、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 3、后人评价: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三、语音: 缀(zhuì)窘(jiǒng )苫(shàn )耽(dān )瞑(míng )暇(xiá)尻(kaō)黠(xiá)寐(mèi) 四、重点词语解释 1、实词 从:跟随故:原来驱:追赶窘:困窘急迫。顾:回头看。瞑:闭眼。 苫:盖上。驰:卸下。缀:紧跟。 2.多义词 止:止有剩骨(只)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 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向前) ⑤其:场主积薪其中(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柴草堆)恐前后受其敌(狼)以攻其后也(屠户)屠自后断其骨(狼) ⑥之:又数刀毙之(狼)。久之(不译)。禽兽之变诈几何(的) 3、词类活用 洞:名词作动词;意思:打洞。例子: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作动词;意思:钻洞。例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作状语;意思:像狗一样。例子:其一犬坐于前。 4、古今异义词: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5、通假字:止:通“只”只有。“只有剩骨”。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以”介词,译为“把”介词结构后置。) ②省略句:

【名师教与练】第18课《狼》(导学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8课《狼》导学案 ◆任务一:查阅资料,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搜集与狼有关的词语和故事。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行_____ 大窘._____ 倚._____ 黠._____ 苫.蔽_____ 眈.眈_____ 瞑._____ 尻.尾_____ 假寐._____ 毙._____ 3.作者作品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______,号______,______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著有文言小说集《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中国______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____________,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批判。____________曾评价《____________》:“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请你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 ◆二、初读课文,读准文章 1.听范读,完成以下任务。 (1)圈出文中重点生字词和易错字,并根据老师的范读标注拼音。 (2)根据老师的范读,用“/”在文中划出句子朗读停顿。 2.学生交流。 3.总结停顿划分方法。 方法1:__________之间要停顿。 方法2:__________之间要停顿。 方法3:__________前面可以停顿。 方法4 :__________后面要停顿。 ◆三、再读课文,读顺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弄清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2.归纳文言释词方法 (1)______________法——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理解。 (2)______________法——把单字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语境确定意思。 (3)______________法——联系学过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3.文本翻译 第1段: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2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3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4段: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上《狼》注释译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七上《狼》注释译文赏析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描述了作者理想中的爱情。 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

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通过从通道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 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狼》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8课《狼》教学设计

《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2.通过词句的品读及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体味狼贪婪、狡诈的本性和屠户机智、勇敢的形象,并理解课文主旨。 3.认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词句的品读及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体味狼贪婪、狡诈的本性和屠户机智、勇敢的形象,并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情调节: 1、投影“两狼”图片,问: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你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 2、简介作者及《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出处?能说说这书名的意思吗? 师补充:书房名,记述,奇异的事。《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全书491篇。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一生科举失意,生活贫困,他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自学(一) 提示:(5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用“○”标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朗读,随机正音。

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以攻其后 也其一犬坐于前 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3、翻译下列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⑷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⑸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⑹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给译文找茬: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来的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只得到骨头,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又拿起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故事里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一起面对敌人。往旁边看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卖场,场主人堆积柴草在打麦场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所以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心里感到一些放松,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狗蹲坐在前面。过了很久,那只狼好像闭眼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想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蹲在洞里,神情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也杀死了这只狼。于是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大概是用来诱惑攻击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和几何的难度比吗?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的耳朵。 缀:紧跟故:旧,原来敌:胁迫驰:放下久之:过了好一会乃:于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