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分析

时间:2003-4-30 14:44:00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作者:卓志阅读 837 次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很多研究显示,微观上,个人的收入与她或他的人寿保险需求呈正相关,亦即

当个人收人增加,对人寿保险的承担能力也增加,同时为了保护遗族因主要收入

来源者的可能早死而导致未来收入的损失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增加。进一步,当个人试图维持其退休期间的生活标准,增加的个人收人也会推动生命年金的需求。总之,随个人收人的上升,一般地,额外消费的收入比例下降;而购买人寿保险和其它金融资产的收入比例将增加。宏观来看,由于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指标,通常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面的指示变量,因此研究人寿

保险需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转换为讨论人寿保险需求与国内生产

总值的关系。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等之间存在的固有的内在关系,过去的一些文献也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甚至人均国内(或

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宏观指示变量。Truett,DaleB 和

Truett,LilaJ(1990)以美国和墨西哥的国家总合资料的研究表明,人寿保险需求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并且他们发现用延后三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

之当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结果更好。他们还发现国民生产总值

较低的国家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其对人寿保险需求将有较高的收

入弹性。Browne,MarkJ 和 Kihongkim(1993)在对人寿保险需求的国际分析中,认

为国民收入相对国内或国民生产总值更能反映可支配所得。他们的结果显示国

民收入与人寿保险需求正相关。经济发展与经济稳定可以增加人寿保险需求。

其它文献如陈民哲有关台湾地区人寿保险需求之实证估计也发现,平均每人国

民收入与人寿保险需求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得出台湾地区的人寿保险需求弹

性为 1.35。

二、通货膨胀

一个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体的经济社会,其经济的固有性质和国家的经济改

革与政策,总是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货膨胀破坏人寿保险产品的需求,人寿保险的需求要得以实现和人寿保险市场要得以形成,通货膨胀应当得到合

理的控制。通货膨胀对人寿保险经济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

人寿保险产品的价格影响;二是对收入水平产生的收入影响;三是通过其它间接

变量等产生的替代影响。对应于这三个方面的第一个方面的简要分析是,人寿保险保险费与保险金额分别以货币形式缴纳和支付,而且保费缴纳在前,保险金额

的给付滞后于保险费的缴费的时间。所以,通货膨胀对保险费的影响或贬值相对较小,而对保险金额的影响或贬值较大。如果分别考虑投保人在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和有通货膨胀下的人寿保险保险费,可以证明前者使投保人实际缴纳的保

险费,高于后者投保人应缴纳的保险费。亦就是说通货膨胀使投保人的实际费率或价格提高。价格的提高一般地使得寿险需求下降。第二,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一

般地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在无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是一致的;但当存在通货膨胀时,实际收入的增

长水平低于名义收入的增长水平;进一步,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名义收入的增长率,

实际收入的增长率成为负值。消费者实际收入的下降,如上所说收入与寿险需求

的正相关关系,将导致人寿保险需求增长速度的放慢,或人寿保险需求的减少。

第三,通货膨胀对人寿保险需求的替代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人寿保险的预

期收益,与其它替代金融产品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对变化,从而引起人寿保险需

求的增减。由于比较利益机制的存在促使人们在多种金融资产的选择时,倾向选

择收益率较高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之间的替代效应主要是这样一种关系:通

货膨胀引起寿险的收益率下降,而其它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不变或上升,替代效应

使寿险需求减少;反之,通货膨胀使寿险的收益率上升,同时其它金融产品的收益

率不变或下降,比较利益将使寿险需求上升。以上其实是说明通货膨胀发生时对

人寿保险的需求的影响。然而,消费者购买人寿保险的产品时,可能更关心未来

年份有无通货膨胀下可能得到的保险金的保障程度。换言之,除当年通货膨胀值

得考虑外,预期通货膨胀可能抑制寿险需求。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预期通

货膨胀与寿险需求呈负相关。如 Browne 和 kim(1993)用前八年的通货膨胀率,作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的替代变量,结果是预期通货膨胀高时,寿险需求降低;反

之预期通货膨胀较低,寿险需求上升。陈民哲(1996)在研究台湾寿险需求时,以1991 年为基期,用前一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消费者预期物价膨胀率的替代

变量,结果也是寿险需求与预期物价膨胀率呈负相关。此外,Babbel(1981)以巴西资料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不仅预期通货膨胀不利于一般寿险产品,而且在通

货膨胀期间指数型寿险的需求也减小。

三、赡养{或抚养}率

一个国家的赡养(或抚养)率通常有几种定义。按联合国的定义,所谓一个国

家的赡养(或抚养)率,等于 15 岁以下人口数与 15 岁与 64 岁之间的人口数的比率。另一种称着总合赡养(或抚养)率的定义是,15 岁以下人口数与 65 岁以及 65岁以上的人口数之和,扣除以年龄在 15 岁与 64 岁之间的人口数的比值。在我国,有老龄或少年赡养(或抚养)率之分。老龄赡养(或抚养)率等于 65 岁以及 65 岁

以上的人口数除以 15 岁与 64 岁之间的人口数之比值;而少年赡养(或抚养)率

是指 15 岁与 64 岁之间的人口数去除 15 岁以下人口数的值。如前所说,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人寿保险的主要目的乃保护遗族(或受赡养或抚养的人数)因为主要收人来源者的早死而带来的财务困境。进一步,另一些学者已经提

供了一国的人寿保险的需求与该国的遗族或受赡养或抚养人口数呈正相关的

实证事实。而还有的学者认为,一国的每一位潜在寿险消费者平均的遗族或赡养

或抚养人口数,近似等于赡养(或抚养)率。因此赡养(或抚养)率可以作为解释变量,以近似地讨论它对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

四、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指社会成员因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有从国家、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一国

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广泛,不仅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待和抚

恤制度,而且还使商业保险作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革命的

产物。社会保障尤其是其中的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寿)

保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集中体现在同以社会再生产的人身要素为

标的;同以建立基金作为提供经济保障的物质基础;同以人身风险的存在作为前提。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方式不同;强调的原则不同;行为依据不同;保险费

负担不同;两者的功能不同;此外两者的体制也不同。正因为两类保险有一些共

同的基础,从而使两者在一定的制度下互为补充,共同构成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

重要成分;与此同时它们的区别亦使两者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互为影响,即就

是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的富裕程度将影响商业保险的需求。社会保障或社会保

险与人寿保险需求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的分析:

1.社会保障尤其社会保险的政府支出,通常要求一个长期的税收保证。一个

较富有的国家具有较好的税收基础,这个国家一般地被期望有一个较慷慨的社

会保障或社会保险制度。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几乎是国家财富

的代表。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有较大的财富,一般地有较大保障的社会保障或社

会保险制度。据有关研究如 lewis(1989 年)所分析的,财富对人寿保险具有替代作用,亦即财富越大,人寿保险需求越小;反之财富越小,人寿保险需求相对增大。

用数理的术语来说,人寿保险需求与国家在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上的支出具有

负相关关系。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的结论也显示了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对人寿

保险需求的负面影响,如 Browne 和 kim 对 44 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政府的人均社会保障的支出每增加 100 美元,人均寿险保险费则要减少 6.9 美元。

2.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保障,尽管大多数情况是较为基本的,但是

这样的保障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被保障者本人,而不是她或他的遗族人身

风险的损失,减少被保障人对自己风险的担忧,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被保险

人对人寿保险的需求。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商业寿

险的竞争者的角色。如社会保障的有关健康保险计划支付所有参加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商业寿险的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而近年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阿根

廷等)的社会保障改革,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商业化改革趋势,不同

程度地促进了业人寿保险的发展,或者为人寿保险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契机。

3.严格地讲,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与人寿保险需求的关系,可能因不同的国

家有不同的关系及其程度。即便是从一般的理论分析也认为,两者的关系有时是

不清楚的。如上所说,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主要是对被保险人本人的基本

生活,而不对那些不受社会保险保障的遗属提供保障。因此受社会保障或社会保

险保障的人当要为了使遗族的生活有所保障,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得考虑遗属

的商业人寿保险的保障。在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符合条件,所获得的

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的利益或保险金给付,代表着被保障人家户的一种资产,这

样的资产便可能增加家庭人寿保险的需求。这表明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的支出,

可能促进人寿保

险的需求的增加。Browne 和 kim 对 45 个国家的人寿保险需求的国际分析表明,人寿保险需求(无论是人寿保险保费还是有效人寿保险保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与

社会保障支出(用财富作为解释变量)是正相关的。

4.从一国的整个经济来看,社会保障与商业人寿保险可以同步发展。当国家

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后,政府的税收基础将得到改善,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就会有

更好的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和增长也会使人们的收入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有支付

能力的需求增加。

五、寿险价格或费率

理论上,在商业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要受价格规律的约束;同时还要受竞

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制约。由于寿险的经济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寿险与其它商品一样,价格均被视为影响需求的重要变量。寿险的价格就是寿险的费率。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寿险需求与其价格或费率呈负相关。寿险价格上升,寿险需求下降;寿险价格下降,寿险需求上升。当以寿险保费收入作为寿险需求的衡量指标时,寿险需求与寿险价格的反方向变化,可以通过寿险需求的

价格弹性来刻画。寿险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寿险需求量(寿险保费收入)变动的百

分比,比上寿险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而当已知寿险需求函数而且它可导以

严格的数量方式来描述寿险价格弹性,便是寿险需求量对寿险价格的偏导数,与寿险价格比上寿险

需求量的值的乘积的负号。这一比值或乘积反映寿险需求量变动对寿险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寿险需求的价格弹性依其值的大小,有寿险完全无价格弹性、缺乏价格弹性、有单位价格弹性、富有价格弹性以及具有无穷大的价格弹性。对于寿险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还是富有价格弹性、决定于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分别是介于 0 和 1 之间的数还是大于 1 的数。寿险价格弹性的具体值,不同寿险具有不同的价格弹性,同一寿险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能不同。进一步,寿险是作

为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也使其价格弹性有别。由于人们将寿险作为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收人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寿险价格对

需求的影响,当考虑其它因素变动时,应当结合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如 GDP),通货膨胀等进行综合分析。

正因为从寿险需求整个因素的分析可能存在共变动的相互影响,所以寻求

一个与收入不存在或不完全共相关,同时又能够较好反映寿险价格的解释变量,

可能因为研究期间的资料的缺乏,甚至有时根本无法恰当地去决定,而使价格变

量对寿险需求的影响,除上述理论分析的一般论断外在实证分析中被忽视。当然,有的学者如 Browne 和 kim 以寿险总保费除以寿险有效保单保额的比值,作为每一元有效保单保额的成本。但是一些国家寿险保费资料中包括了年金保费,使得困难地区分年金和现金价值寿险的保费,进而使保费度量标准不统一,最终引

起估计结果的失真。

六、文化因素

一个国家的人寿保险经济需求,除受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寿险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可能受国家的特有的文

化的影响。文化从广义上讲指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从狭义来看是一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信仰。文化一般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一个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及其文化走向,可能影响人们对风险的偏好、风险的态度以及对所面临风险的管理措施的选择等。纵观国内外有关文化对保险或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的分析,就方法论的角度,不外乎运用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分析侧重从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保险或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作定性上的一般描述。一般认为,西方文化中,人们进行宗教信

仰有较为明确而且较为统一的对象,很多人信仰宗教而将上帝或真主作为精神

上的一种寄托。西方社会中人们强调个人发展,家庭观念相对淡漠,好个人自我

表现,较有冒险精神,注重节俭但又有超前消费的习惯。相比之下,东方民族如日

本和中华民族,人们更加注重人间亲情,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强调团队作风,家庭

观念相对浓厚,冒险精神较差,崇尚节俭并有较强的储蓄意识。文化对寿险需求

的影响的一个例子是,在台湾寿险业的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着利用同族、同宗、同学、同乡、同事的"五同"关系推销寿险的方法。而从实证的分析的角度,一些学

者更强调文化因素中的某种特别的文化成分,如宗教:或者一个大的文化中可能

包括的较小的亚文化群,而不是笼统地以大的、较泛的文化作为一个解释变量。

一则很多文化的因素没有较为集中的明显的表现;二则可能因资料的不完备和

不精确等无从进行定量分析;三则一些文化或亚文化群根本难于用合适的解释

变量来描述。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学者的讨论是有启示意义的。Zelizer(1979)

从历史视角的分析并注意到,宗教信仰已经提供了不利于人寿保险的文化源泉;

很多具有宗教信仰的人相信,对人寿保险的依靠起因于对上帝保护的不信任。直

到十九世纪,欧洲国家基于宗教的理由谴责和禁止人寿保险。Zelizer 也陈述在

一些伊斯兰国家仍然存在宗教对人寿保险的阻碍。此外,Wasaw(1986)用了国际资料集,试验了伊斯兰对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其结果指出,伊斯兰国家的消费

者比非伊斯兰国家的消费者,购买较低的人寿保险。Browne 和 Kim(1993)对人寿保险需求的国际分析中,得出对于人口中伊斯兰占主导的国家,较之人口中非

伊斯兰占主导的国家,人寿保险需求较低。亦即宗教信仰(伊斯兰)与人寿保险需

求呈负相关,但显著性检验不具规律。

七、受教青人数或国家的教育水平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或者有较多的受教育的人数,可能对

人身风险有较强的意识,相应地使得整个国家对规避风险的欲望越强,进而国家

倾向于购买人寿保险以保障本人或其遗族的动机也增强。按照此种认为,一个国

家的受教育人数愈多或国家的教育水平愈高,寿险需求量愈大:反之一个国家的

受教育人数愈少或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愈低,寿险需求量预期愈小。一句话,教

育程度与预期寿险需求呈正相关。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映证了这一一般的假设

或说法。J.D.Hammond,DavidB.Houston 和 EugeneR.Melander(1967)对家户人寿

保险需求

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教育程度在 5%的显著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DaleB.Truett 和 LilaJ.Truett(1990)在对墨西哥和美国的人寿保险需求的比较研究中表明,所研究的人口的教育水平与人寿保险需求也呈显著性正相关。近些年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学者 Browne 和韩国学者 Kim 对国际寿险需求的研究,文中以 1980 年各国寿险有效保单保额作为寿险需求的解释变量,而以联合

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UNESCO)有关"第三级教育占有率"作为教育程度的解

释变量。并得出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寿险需求与第二级教育占有率呈同方向

变动。此外,台湾学者陈明哲(1996)以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人口作为台湾的教育

程度的解释变量,其实证结论是教育程度与以每户平均有效保单保额和每人平

均有效平均保额分别作为寿险需求的替代变量呈正相关。尽管如此,也有的实证

分析并未验证教育程度与预期寿险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如陈明哲(1996)当

用新保单平均每件保费收入作为寿险需求的替代变量,由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

人口数为教育水平的指示变量,结论是两者呈负相关。又如

J.FrancoisOutreville(1996)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寿保险市场的分析中,跨国总合保险费与教育水平也没有发现两者的正相关关系。

八、人口因素寿险需求是投保人对寿险的有支付能力

寿险需求是投保人对寿险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在支付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一

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年龄分布、年龄 18 岁与 60 岁之间的人口数、现在和未来

退休人数与劳动力人口的比值等国家的基本人口特征,直接影响到人寿保险市

场的形成,寿险产品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寿险的需求。一般而论,一个国家的人口

越大,潜在的寿险市场也越大,从而随收人的增加的现实寿险需求也可能增加。

由于寿险的购买通常的年龄限制在 18 岁与 60 岁之间,所以该年龄段的人口数,

直接关系到现实寿险的需求的实现。除 18 岁与 60 岁之间的人口数影响寿险购

买力,进一步的分性别和分年龄段对应的人口百分比同样是寿险需求值得考虑

的一大因素。分性别和分年龄段对应的人口百分比,通常用反映某年的男性和女

性各年龄组对应的人口百分比的直方图示来表示,其中女性人口百分比在右边

而男性百分比在左边,纵坐标表示年龄段,横坐标表示百分比,两边不超过 50%,

纵横坐标的交点表示 O 岁的 O 百分比的人口。对于一个年复一年出生率死亡

率保持常数的稳定的人口,分性别和年龄的人口百分比一般图示为金字塔。然而

一般地出生率与死亡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使得分性别和年龄的人

口百分比的图示一般并不表示为金字塔。如加拿大在 1986 年女性人口百分比

10 岁约 32%、25 岁约 46%、35 岁约 40%、50 岁约 24%、70 岁 16%;而预测到了

2031 年 10 岁约 25%、25 岁约 27%、35 岁约

30%、50 岁约 30%、70 岁 35%。男性人口有类似的分布。美国也有类似的状况。再看 1993 年阿根廷和法国的人口的年龄分布,阿根廷 10 岁以下的百分比男性11.1%(女性 10.8%),20-29 岁男性 7.6%(女性 7.4%),40-49 岁男性 5.3%(女性5.4%),60-69 岁男性 3.3%(女性 3.8%),69 岁以上男性 2.3%(女性 3.2%)。法

国 10

岁以下的百分比男性 7.0%(女性 6.6%),20-29 岁男性 7.7%(女

性 7.7%),40-49 岁

男性 5.5%(女性 5.3%),60-69 岁男性 3.9%(女性 4.5%),69 岁以上男性 3.6%(女性

6.3%)。再有人口的结构及其变化对寿险需求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口结构的

一个趋势是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多元化,前者指家庭平均人口的减少。我国从

70 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美国 60 年代到

90 年代,家庭平均人口从 3.33 人减少到 2.63 人。家庭结构的减少,可能导致其内部消化风险的能力减弱,有利于家庭成员向社会化的商业人寿保险的发展。后者

指家庭的破裂而使单亲家庭增多,单亲家庭便可能为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

安全等需求而比一般家庭购买更多的寿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寿保险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居

民承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压力加大,我国的人寿保险业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

的大好机遇.面对人寿保险业迅速发展的态势,如何更好地把握人寿保险市场,尤

其是寿险市场的发展规律、特点和趋势,充分发掘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促进我国寿险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影响我国人寿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

定这些因素对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对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充分发掘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最后,探讨我国在加入 WTO 后人寿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寿险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在发展寿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人寿保险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前人在对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对于影响因素的选择、确定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本文运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二,按照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寿险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做到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克服了我国寿险市场影响因素研究中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的弱点.第三,根据我国寿险数据"小样本"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解决市场预测问题,对我国寿险市场未来的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并结合预测结果,分析我国人寿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促进我国寿险业以及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方法克服了我国人寿保险研究中数据量有限、数据灰度大等缺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上

第三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上 目标:消费者的感知觉和情绪情感(概念、特点 ; 消费者需求的特征和种类; 消费需求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应用: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分析具体的消费行为; 运用有关动机的理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一 . 消费者的感知和情绪 1. 消费者的感觉: 概念 特性:感受性 适应性 对比性 2. 消费者的知觉: 概念 影响知觉的因素 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错觉:图形错觉、时间错觉、其他

消费者的知觉过程:展露、注意、理解3. 消费者的社会知觉: 内容:对人的知觉(表情、性格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自我知觉(生理,社会,心理的自我 社会知觉误区: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 心理定势 刻板印象 期望效应 习惯定向 假定相似性偏见 行动者——观察者偏见 4. 消费者的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特点:两极性、扩散性

分类:按性质(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喜爱 按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心境、热情、激情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的性质(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变化的主要因素(购物环境、商品、服务的影响 二 . 消费者的需要 1. 概述: 特征:对象性、无限性、层次性、可变性、发展性 类别:按需要的起源,分为天然性需要、社会性需要; 按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按需要实现的程度,分为现实需要、潜在需要 2. 消费需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需要决定购买行为 其强度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的程度 需要水平不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三 . 消费者的动机

影响财产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影响财产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保险业是金融产业的一部分,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也是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制度安排。它在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经济纠纷、增加资金融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我国保险业自1980恢复办理业务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相比银行业和证券业,明显存在规模小、地位低、竞争不充分、市场不成熟等缺陷。而财产保险业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很多学者都对保险进行了研究,但大都侧重于人身保险领域,较少涉及财产保险。而国内对于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缺少实证研究。因此,对财产保险进行实证研究,寻找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以及分析它们的相关程度,对于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将通过介绍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对近15年的财产保险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用计量学方法,结合图表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了解各因素对财产保险的相关程度和经济意义,并以此提出一些对宁波市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有效的建议与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动态 Hussels,Ward和Zurbruegg(2005)的研究表明,有关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数量和质量都远低于人身保险需求。除了人们对于财产保险需求的了解要低于人身保险需求之外,财产保险需求实证研究还面临着影响因素定性困难,相关数据收集不易以及模拟效果差等问题。 虽然对财产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存在较大难度,但国外一些学者仍然进行了相关尝试。Szpiro(1986)证明,从理论上说,一个人越厌恶风险,其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额越高,支付的保费也越多。Beenstoek,Diekinson和Khajuria (1988)采用45个国家1981年的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财产保险保费支出与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Skipper(1999)对有关经济增长与寿险和非寿险需求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提出经济增长是保险需求最重要的因素。Browne,Chung和Frees(2000)利用1987年——1993年经合组织各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机动车辆险和一般责任险的需求,结果表明两者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与财富水平呈负相关,与法律体系健全呈正相关。Esho,Kirievsky,

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

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我国实际经济年度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传统理论中对于人身保费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进行你拟合优度的检验及修正。从模型中可看出我国的物价指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等因素对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多元线性回归拟合优度异方差修正在理论中,影响人身保费的因素有:居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利率水平,储蓄,物价水平,国民保险意识等。此种传统理论仅做了定性的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力有多少均未做出一个定量的模型分析。本文参照传统理论中的定性分析,结合我国2000—2011年间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对拟合优度及异方差进行检验且做出相关的修正。 一、中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其理论影响因素 (一)人身保险的基本理论概念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它是区别财产保险的一类业务的总称。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向被保险人疾病伤残死亡或到达约定的年龄、期限是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长期以来人身保险被视为个人或者家庭财务规划中必要和基本因素。在个人或家庭的财务规划中,人身保险是有价值和弹性的财务工具。它主要包括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健康保险。 (二)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保险业有着迅猛的发展。而在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中,我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快于财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加入WTO,人身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开展人身保险是对国家社会保险措施的必要补充。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人身保险,可以满足人民的要求,促进社会安定。

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姓名:何亮班级:2010级汽车一班 学院:工学院学号:20140654110 正文: 人们的消费行为、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 (一)文化 文化所包含的潜在元素有:价值观、文字、语言、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仪式、法律及产品和服务等,它们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文化不仅影响人们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还作用于消费者信息搜集和价值判断,即文化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个人购买决策。 (二)亚文化 1.民族亚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不同的民族,而民族文化在预测消费者购买习惯、消费偏好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就像一个标签,标识出自己和其他人。同一个民族的人拥有相似的思想、认知和相似的消费行为,在不同的民族间则会有较大差异。 2.宗教文化。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形成对商品的不同的偏好和禁忌,使分属不同宗教群体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上表现出各自的特征。 3.种族亚文化。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的购买行为各不相同。 4.区域亚文化。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赋予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和性格。这种差异自然会在商品购买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决策模式。(三)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规范。消费者往往会把产品的品牌和服务与特定的社会阶层联系,许多产品是针对特定社会阶层而设计的。工薪阶层的消费者通常从实用的角度评价商品,而中上阶层则更看重产品的风格和时尚。 二.社会因素 (一)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2.由于消费者有效仿或反对其参照群体的倾向,因而消费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3.参照群体的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一致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和品牌的选择。 (二)家庭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杨舸 1,田澎1,叶建华2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30;2.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摸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寿险需求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平稳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F840.62 JEL: G22, C22 文献标识码:A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Factors of Life Insurance Demand in China Yang Ge1, Tian Peng1, Ye Jian-hua2 (1.Anta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杨舸(1972-),男,贵州贵阳人,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应用统计与决策分析、金融系统工程。

虚假回归。 本文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运用自回归分别滞后模型,对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本文使用1982-200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度数据,与已有的实证研究相比,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更长。 二、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对寿险需求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这类研究通常在不确定性理论基础上,研究寿险需求动机,从理论上分析人们在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时,风险态度、遗赠动机、通货膨胀、财富等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针对寿险需求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建立寿险需求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用多变量解释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它揭示寿险需求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Yaari在1965年的一篇文章算是较早的文献。在期望效用理论的范式下,Yaari[4]从理论上研究了保险的需求,尤其是人寿保险的需求。他的 研究表明,由于未来寿命的不确定,人们更倾向于现在消费而不是选择以后消费(也及Fisher所说的“不耐”心理,Yaari 从理论上说明了它的影响。),保险的作用在于消除了这种寿 命不确定带来的影响。Yaari的研究成为很多寿险需求理论研究的起点。在他的基础上,Hakansson[5]、Fischer[6])、Karni 和Zilcha[7]进行了扩展。他们的研究表明,风险资产的存在不会改变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或消费,人寿保险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消除由于寿命的不确定带来的收入风险,而不是为了消除资产的风险。这个结论说明,寿险的作用主要是储蓄和保障,而不是投资。Lewis[8]则拓宽了研究视角,从被抚养人的角度而不单单从投保人的角度研究寿险需求。他认为保险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投保人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被抚养人(如妻子、子女)获得保障的需要,投保人家庭成员的风险偏好也会影响保险需求。 在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近半个世纪来对寿险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对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分析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人口因素和经济及金融因素。人口因素主要指年龄、期望寿命、教育程度和赡养(抚养)率等与人口结构相关的因素;经济及金融因素主要包括收入、财富和价格水平等与经济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尤其是涉及经济及金融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实证研究中也留下一些相互冲突的结论。有些因素在某些实证研究中与寿险需求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另一些研究中这种相关关系并不显

需求预测方法 (2)

需求预测方法 常用的物资需求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等;基于因果分析模型的回归分析预测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以及结构风险最小原理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归纳如图1: 图1:物资需求预测方法 一、 时间序列法 1.定义:将预测对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所谓的时间序列,从所构成的这一组时间序列过去的变化规律,推断今后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趋势、变化规律,就是时间序列预测法。 2.概况: 时间序列法主要考虑以下变动因素:①趋势变动,②季节变动,③循环变动,④不规则变动。 若以S t ,T t ,C t ,I t 表示时间序列的季节因素S t ,长期趋势波动、季节性变动、不规则变动.则实际观测值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常用模型有 加法模型: 乘法模型: 混合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一般反映三种实际变化规律:趋势变化、周期性变化、随机性变化。 t t t t I S T x ++=t t t t I S T x ??=)() )t t t t t t t t I T S x b I T S x a +?=+?=

3.时间序列常用分析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变动法等 (1)移动平均法 ①简单移动平均法:将一个时间段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新时间的预测值。该时间段根据要求取最近的。例如:5个月的需求量分别是10,12,32,12,38。预测第6个月的需求量。 =27。 可以选择使用3个月的数据作为依据。那么第6个月的预测量Q=32+12+38 3 ②加权移动平均法:将每个时段里的每组数根据时间远近赋上权重。例如:上个例子,3个月的数据,可以按照远近分别赋权重0.2,0.3,0.5。那么第6个月的预测量Q=0.2×32+0.3×12+0.5×38=29(只是在简单移动平均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时段影响的权重不同,简单移动平均默认权重=1.) (2)指数平滑法 基本思想:预测值是以前观测值的加权和,且对不同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数,新数据给予较大的权数,旧数据给予较小的权数。 指数平滑法的通用算法: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St=aYt+(1-a)St-1 式中, St--时间t的平滑值; Yt--时间t的实际值; St-1--时间t-1的平滑值; a--平滑常数,其取值范围为[0,1] 具体方法:一次指数平滑、二次指数平滑、三次指数平滑。 方法的选取:指数平滑方法的选用,一般可根据原数列散点图呈现的趋势来确定。当时间数列无明显的趋势变化,可用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如呈现直线趋势,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若实际数据序列呈非线性递增趋势,采用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如呈现抛物线趋势,选用三次指数平滑法。或者,当时间序列的数据经二次指数平滑处理后,仍有曲率时,应用三次指数平滑法。 (3)季节变动法 根据季节变动特征分为:水平型季节变动和长期趋势季节变动 ①水平型季节变动: 是指时间序列中各项数值的变化是围绕某一个水平值上下周期性的波动。若时间序列呈水平型季节变动,则意味着时间序列中不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变动而仅有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我国消费需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消费需求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在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中,一国经济的均衡状态由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关系所决定,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经济就达到了其相应的均衡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一个开放经济的增长取决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终日的是要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扩大消费比增加投资和刺激出口对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消费需求是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在产品和劳务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消费需求的形成最终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可支配收入、消费意愿和预期、消费环境和市场发育程度以及财富存量、居民的年龄结

构、消费习惯、利率等因素。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两个部分组成。消费者对不同类型的收入变动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其中,持久性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收入稳定的人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收入相对不稳定的人具有低的边际消费倾向,且明显低于建立在持久收入基础上的平均消费倾向。消费环境及市场发育程度主要包括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价格的竞争和放开程度、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不确定性和消费性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因素一方面制约着消费者对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的选择,也是消费过程的信息成本及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从而对消费需求的扩张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及成因 1、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比例失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

保险营销复习题

1、当具有(购买能力)时,欲望便转化成需要。 2、现代的保险市场包含四个主要因素是(保险商品的供给方)、(需求方)、(中介机构)、(保险交易对象) 3、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与(顾客莸得这些总价值支付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4、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第四个主要步骤是(制定营销策略),这是整个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一个带关键性的、极其重要的步骤。 5、(价值观念)、(教育状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6、一个良好的促销组合策略由(广告策略)、(公共关系促销策略)和(保险人员推销策略)组成。 7、保险市场营销的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8、购买决策程序由(确认需要)、(搜集信息)、(对比选择)、(决定购买)、(购买后评估)五个阶段组成。 9、(客户服务)是保险营销行业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 10.所谓心理细分就是按照消费者的(动机、个性)和(生活方式)等心理因素来细分消费者市场。 1、效用是指产品满足人们(B)的能力。 A.需要 B.需求 C.欲望 D.价值 E.使用。 2、保险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A) A.需求管理 B.市场管理 C.销售管理 D.产品管理 E.促销管理 3、(D)是要采取减缓性的措施。 A.负需求 B.无需求 C.下降需求 D.过度需求 E.有害需求 4、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是努力提高产品的(B)。 A.产品价值 B.服务价值 C.人员价值 D.形象价值 E.顾客的总价值。 5、下列哪种控制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员推销、广告、销售促进和分销等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率(C)。 A.年度计划控制 B.盈利能力控制 C.效率控制 D.战略控制 6、代理中间商是属于市场营销环境的(C)因素。 A.内部环境 B. 宏观环境 C. 微观环境 D.公众环境 7、.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邻居等属于(A)。 A.首要群体 B.次要群体 C.向往群体 D.厌恶群体 8、(C)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A.知觉 B.感觉 C.学习 D.动机 9、保险市场研究是以(C)为基础的。 A.产品观念 B.推销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E.生态市场营销观念 10、(C)是确定和激励销售队伍的基本管理手段。 A.销售预测 B.销售预算 C.销售计划 D.销售配额 11、.广告经济效果指的是广告对(A)。 A. 企业经营的作用 B.消费者的作用 C.社会的影响 D.广告媒体的作用 12、.产品整体概念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是(A) A.核心产品 B.有形产品 C.附加产品 D.延伸产品 13、扩展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的决策叫做(C)。 A.产品延伸 B.产品大类现代化 C.扩大产品组合 D.缩减产品组合 14、市场营销人员把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的特征,并具有非常相似的产品需求的一组个人或组织称为( B)。A.社会市场营销B.一个细分市场C.市场份额D.一个顾客基础 15、最大的市场需求是指对应于最大的(D)的市场需求。 A.市场预测 B.市场营销力量 C.市场营销费用 D.市场潜量 1保险营销:是保险企业以保险为商品,通过市场的交易功能向顾客进行销售的一种经济行为。构成这种经济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保险企业、保险商品和顾客,亦即保险营销的主体、客体和对象。 2定期寿险:又称为定期死亡保险,是一种以被保险人在规定期间内发生死亡由保险人负责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3年金保险:保险公司在收取趸缴保费或分期保费的前提下,承诺每隔一个确定时期向指定人给付约定年金的保险。 4卖方密度:是指保险竞争者的数量。保险竞争者数目多少,即有多少家保险公 司,特别是实力强的保险公司有多少,在保险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5进入难度:是指一家新的保险公司试图加入某个保险市场时遇到的难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消费者购买力行为影响因素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综述 一、个人因素对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一)消费者的性别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消费跟女性消费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在,女性不仅已成为主导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的主力军,而且正在日益成为中国耐用消费品市场的一支主导消费力量[4]。一般认为,女性消费者不如男性消费者理性,在消费时容易受直观感觉跟他人观念的影响,超过40%的女性对促销商品有购买欲,这个比例超过了男性,而且她们往往存在着一种购买冲动,因此会买很多也许根本用不上的产品。 (二)消费者的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对消费的欲望有所不同。年轻的消费者一般有更强的物质性,消费意愿强烈,他们往往具有一种时代感跟自我意识,而且更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带有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求名牌产品,喜欢用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而年老的消费者因为消费观念比较成熟,再加上人生阅历相对丰富,使得他们的计划性消费明显要大于冲动性消费,并且,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跟合理的价格。而且心理年龄相对于生理年龄对于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更大[5]。 (三)消费者的受教育水平因素 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也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对精神上的需求与健康卫生需求要高于一般物质的需求,例如他们注意力大多会集中在一些文体娱乐用品、高档的食品、保健品、工艺美术用品等商品上。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消费者则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的消费上,例如他们会多购买服装、食品、家电商品等等。而且,高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较多地追求人体保健的内在质量,如在选衣服时不太追求高档次,但对食品则追求高档次;而较低层次文化消费者则较多地注重外在美观,如对服装追求高档次,而对食品则追求一般档次。 (四)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常情况下,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消费能力跟购买欲望都相对要高,而且更容易使用新产品。比起低收入的消费者而言,高收入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新产品,他们的消费比较随心所欲,而低收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则需要考虑较多问题,如购买感兴趣的新产品后是否还能维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影响人群生活质量[1]。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于2011-02/03对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居民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该社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该社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最近1年内在该社区居住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及以上的居民。 抽样方法该研究在成都市某社区随机抽取了12个居民院落,分别对抽中的居民院落中的所有楼栋进行统一编号,以每个院落单数楼栋,单数门牌号作为调查家庭。5万人口以上的社区抽取1 000户家庭[2],该社区人口数在5万以上,因此该调查总共抽取了1 053个家庭,对抽中的这1 053个家庭中所有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共计调查1 227人。 调查方法与内容该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中成熟的社区诊断调查问卷,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②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医生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判断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包括被调查者所患的所有慢性病;③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等情况。

影响保险供给与需求

1、影响我国保险服务有效需求的因素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是“父子关系”, 企业预算软化,天灾人祸所致损失由国家财政弥补或核销,导致企业的保险 需求极度低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预算趋于硬化,由天灾人 祸导致的损失只能依靠自己解决,使企业转而产生强烈的投保愿望,当它有 支付能力时,就会形成保险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诸如退休、失业 、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转向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促进了企业和个人对商业保险 服务的需求。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农村合 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客观上直接刺激了对 商业保险服务的需求,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可以实现很好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还处在完善当中,远不如西方国家健全。今后,法 律体系尤其是民法体系的完善,将有利于我国保险需求的增长。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状况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逐年增长,国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中国人均 GDP在2003年就已经超过1000美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9%;这都意味着我国蕴含了巨大的保险需求。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保险作为一种高级的消费也必须基于人们消费结 构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对比国际经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情况也许有些特殊。根据中国 保险消费市场的一项调查',人身保险的投保率走势是一种倒“U”字形曲线, 即两头低、中间高。按照居民月收入水平,若以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 之间划线,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消费者和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消费者, 购买人身保险的比例都偏低,只有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的消费者, 购买保险的比例较高。究其原因,可以理解为月收入2000元以下者购买保险的经济实力有限;而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效用出现递减。这又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现有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4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家庭的保险消费需要。第二、现有的保险服务供给不足,导致在我国 巨大的保险需求潜力面前,潜在的保险服务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 (三)人口因素、国民保险意识淡薄,保险服务价值链的成熟程度影响了消 费者信任和选择 人口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人口总量是形成寿 险需求的基础,众多的人口数量标志着潜在保险市场巨大。人口结构决定了 寿险的有效需求及差异。现代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结构趋小及多样化的趋势,无疑带给商业寿险较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过去单纯的计划经济对观念的束缚,加之城乡的文 化水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国民对保险 的认识、理解千差万别,不少人的保险知识匾乏、对保险知识误解,对灾损 存在侥幸心理的也很多,加之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较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保险业曾一 度中断,保险服务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产物的阴影在较长时期禁锢了人们的思

关于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 随着资本金融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进,国际间资本流通的速度不断加快,金融业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起着催化、促进和巩固作用。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自1980年恢复了保险业务,保险业得到了相对迅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与其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完善。 二、调查目的 了解人民对保险行业的需求和认识,购买保险的渠道以及对保险产品花费的金额,从而了解当今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和不同年龄群体对保险的购买情况,发现我国如今保险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超市、饭店、出租车司机、小区以及公园、学校学生及周边人员。 一般情况: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各半。大多为中低收入者,年龄为18-60周岁之间,以35-60周岁之间的人为主要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式 我们两个人为一组,一个负责记录另外一个负责访问。调查开展的方式为随机调查,主要问题都是口述进行,并当场进行录音回来整理。同时也利用问卷星软件对微信朋友圈的人进行了少量调查。调查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每个年龄段、每个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归纳总结。 五、调查时间:2017年5月2日到5日 六、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被调查者的资金情况、资金消费运用情况、身体情况及是否购买保险产品的渠道及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种保险产品间的选择的因素和如何接触到保险公司等。问卷大概问题进行了整理。(见附件) 七、调查结果 虽然说中国的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加强,但是还有多半人对保险不是认可的,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就像保险是骗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呢?一定是有些保险公司保险案件发生时没解决好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关系,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调查结果得出几点人们想要购买保险的因素。 目前社会上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因素: (1)?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大。? (2)?这会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常常会在不同的方面严重影响到人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 (3)?各类疾病疫病的发生。? (4)?现在人口老龄化加重,人们想要更好的保障自己的生活。? (5)?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投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结构发生了 变化。? (6)?目前社会上保险种类多,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保障自身利益。 (7)另外,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消极因素也有。现在,一些保险公司的名声不好,在被保险人出事后,极力推卸自己的责任,出现了很多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之间的矛盾。另外,现在购买的保险有很多好处,除了可以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之外,还是一种储蓄工具和投资工具,有时也会成为应急准备金,而且还会提高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对于保险公司如何来扩大产品的销售和影响,现在保险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保险公司应在在平时的保险案件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通过几个保险案件给已经保险的和将要保险的消费者带来不良的消费信誉,做好售后服务才是最关键的,

消费需求主要变化趋势浅析(一)

消费需求主要变化趋势浅析(一) 内容摘要:消费是生活的手段之一,消费需求受到个人生活需要和生活追求及其满足程度,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消费环境与条件等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顾客消费需求呈现出广泛化与高度化、情感化与感性化、个性化与多样化以及复合与关联化等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消费需求,变化趋势,需求生态体系 消费需求是为满足生活需要,对具体产品具有购买能力的欲望。分析、研究消费需求是企业制定市场经营战略与策略的前提,也是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把握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可以为企业创造战略优势;挖掘潜在需求,开辟新的市场;应消费趋势而动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顾客消费需求的主要变化趋势。 一、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消费是顾客满足生活需要,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购买能力主要决定于顾客的经济状况,消费欲望则主要由自身需要、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追求及其满足状况等来决定。而这些因素又受到社会物质、文化等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一)整体经济水平提高与个人经济心理预期的复杂化 经济状况决定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影响其消费欲望。现实经济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能力的直接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顾客消费的选择及其结构。另外,经济预期也对人们消费欲望和消费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在社会整体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个人经济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其个体差异性不断提高。经济状况的变化和经济预期的个性化,是使消费需求及其结构多样化、复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 1.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摆脱基本生活条件的约束,生活追求领域、范围逐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 2.科学技术及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不断刺激着新的消费欲望的产生。首先,开发、满足社会需求手段、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产品生命周期逐步缩短,现实消费需求不断被满足,刺激着人们新的消费追求;其次,企业唤起顾客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的能力与水 平的提高,也是促进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满足需求手段的丰富,也使得生活需求越来越复杂化。满足某种生活需要由过去注重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单项消费效用的追求,向追求生活质量的复合性、系统性需求转变,使生活需求的复合化、复杂化程度逐渐提高。此外,由于商品的“泛滥”,顾客消费决策的时间、精 力成本增加,也使人们对产品(或服务)非功能性需求的程度提高。 4.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增大与缓释心理压力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由于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等,升学、养育子女、赡养老人以及工作等心理压力增大,对身心调节的需要增强的同时,直接、自然缓解压力的环境与条件又受到种种限制。如,住房的社会化、核家庭化、竞争等引起的邻里、家庭成员及同事之间关系的变化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内容或环境、条件受到一定影响,以及社会和个人对行为文明要求程度的提高,又制约着人们用更直接、更“淋漓尽致”的方式表达某些意见或发泄情绪等。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活动或直接以消费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缓释压力或发泄某种情绪。在消费活动中对满足某些心理需要的追求程度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等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消费中对安全、环保以及节约资源的意识不断提高。 (三)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 1.各种形式的经济、文化活动交流,交通、信息与通信手段的发达,促进各种文化的交融和

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医患关系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本文试图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从医方、患方、社会及媒体等因素着手,探讨影响医患关系的原因,力图给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标签:医患关系;社会;媒体;患者 1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道德观和价值观悄然发生着变化,法律意识亦不断增强,同时医患关系领域也是如此不断发生着变化。当前,医患关系总的说来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大的和谐之中存在小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医患之间也出现了互不理解、缺乏尊重和不够信任等关系紧张状况,不仅如此,在一定程度医患关系有恶化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个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会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近期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到维护人类自身健康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4]。因此,医患关系成为了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医患双方的痛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 2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有医患双方的因素,其中,医方因素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外在因素(社会因素)有体制机制、法律保障、媒体舆论导向等诸多问题。 2.1内在因素 2.1.1医务人员因素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利润驱动下,许多潜规则将医生逐渐拖离了医学道德的轨迹。同时,价值观的偏离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一方面表现为”重利轻义”,近年的社会发展模式中,经济指标占主导地位,医生在执业中被要求尽力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下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会被要求创造利润。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医护人员可能淡化自己的义务,盲目追求盈利力求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医生的逆向选择”[5]医生的逆向选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城乡之间;②医院之间。城乡之间的逆向选择是指,农村是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医生却选择城市;医院之间的逆向选择是:基层医院是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医生却选择综合大医院(即三级甲等医院)。这种医生选择错位的现象最终导致基层医院”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着”而三级甲等医院又”人满为患”的尴尬局面。

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保险公司以及业内人士最近都在说一个共识:保险业的发展进入了“黄金十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程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为自己买份保险,以期老年能够有所保障,除了这些,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编做了一下整理,总结了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首先是经济因素,这里面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包括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以及家庭总体的经济状况。众所周知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告诉发展,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带来的结果就是居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以及家庭整体的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大大的提高,这就给保险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最基础的物质因素。而且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的就是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虽然说现在大学生多了就业压力增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也是一个很大的受益因素,而且导致了大部分年轻人对于保险的认知越来越理性,能够正确看待保险对于理财的帮助,不会像以前那样排斥,这也给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软环境。再次是风险和收益因素。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ROI。投保人在进行投保的时候通常会考虑投入产出的比率或者风险收益的比率。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通常保险行业整体的风险越高则需求越大。影响保险业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容易被我们所忽略就是强制性的手段或者措施。如果政府或者法律规定居民强制性的购买保险,那么必然会造成保险需求的人为增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得到更加专业的解答可以登陆泰康人寿的官方网站咨询客服人员或者拨打全国免费的客服热线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五大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五大因素 用户消费行为&商户供给行为 用户从打开app到复购需要经历9步,其中用户在「浏览美食页面」时,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进店因素」来提升进店转化率。 用户在「浏览店铺菜单」时,我们可通过「优化购买因素」,来提高下单转化率。 …… 今天我就来手把手教你优化影响用户消费行为中最重要的5要素。 一、优化进店因素 小知识课堂:古腾堡法则 人的眼球移动规律趋向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视觉区域中,左上角通常为视觉起始点,右下角为视觉终点。 在用户浏览美食页面的时候,根据古腾堡法则,用户会依次查看:店铺形象图→月销订单数→配送费→配送距离&时间→折扣力度。 ?优化进店因素1:店铺形象图 用户更倾向于更直接、更醒目的店铺形象图。 (1)有知名度的品牌可以放品牌logo。 (2)知名度比较低,或还没有设计logo的品牌,可放本店招牌美食优化图。如美食图中有热气腾腾的烟雾都更有代入感。 ?进店因素2:月销订单数 用户会优先选择,月销售订单数高的商户。 ?优化进店因素3:配送费 会员选择3元配送费的商户会大于6元配送费的商户。所以在有利润保证的情况下,可补贴配送费来吸引用户进店。 操作路径:店铺管理-配送按钮-配送费补贴

?优化进店因素4:配送距离&时间&方式 用户会更倾向配送距离近(3公里以内),配送时间短(30分钟以内)及更倾向蜂鸟配送。 ?优化进店因素5:折扣力度(营销活动) 用户更倾向营销活动多,性价比高,看上去较热闹的商户。 (1)可设置3-4档满减+3个及以上特价活动 a:不同满减档位打组合拳: 第一档满减负责引流拉新; 第二档负责提升客单价; 第三、四档负责吸引大单或者防止拆单; b:特价活动可设置:限量抢购,特价单人餐,双人餐,三人餐等 (2)满减活动设置技巧 a:设置限量抢购不能和满减同享 如:同款产品原价为34元,满减活动为20减19(最终价格15元),限量抢购设置为15.5元,对于顾客来说,无论选择限量抢购还是满减活动,最后支付的价钱都是差不多的。保证商家的利润。 b:满减活动门槛小于起送价 如:起送价20元,满减活动为10减7。顾客点了一档10元价位的菜品,享受满减后为3元,但还需另加10元其他菜品来凑齐20元起送价才能进行下单。这样顾客只能享受相当于5折的优惠,商家还有盈利的空间。 c:饮料、小菜等小金额可以用来凑单的商品备注“单点不进行配送”。 d:低毛利的菜品因为成本高,利润低可以打造成有诚意的爆款,可设置成限量抢购。 二、优化购买因素 优化购买因素1:店铺信息图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沟通学校和社会,在最有效地实现人职和谐,实现人力资源的个人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马云强(2008)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文中指出对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就成为一种颇受世界关注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课题,它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 从现实意义上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学校、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而言,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理想的确定奠定基础;有利于拓展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竞争能力。对学校而言,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的产品。产品合格与否、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将直接影响到外界对学校的评价,影响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等院校改进和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质量,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社会来说,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可以使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有序的流动,控制就业市场中的不合理现象的发生,缓解就业难的压力,使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本文以宁波高校为例,从实践上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宁波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状的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重点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现状、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因素,揭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问题根源,创新宁波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从而最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人职和谐,实现人力资源的个人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