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精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精编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电子是自然界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称为元电荷,所带电荷量为e=1.6×10-19C。

4.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注意】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出

带哪种电荷。

5.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6.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失去电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子的转移)

7.常见导体(容易导电):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

常见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木棒、干燥空气、纯水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注意】①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②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

二、电流和电路

8.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或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9.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10.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向。

11.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一一电路。

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元件,输送电能。

1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断路(开路):电路在某处被切断,电路中不会有电流通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

短路:(1)电源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可能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2)用电器短路(用电器被短接):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导线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用电器被短接。用电器

被短接时电流经外加导线绕过用电器。

1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要求:画成方框形状,导线横平竖直,元件分布均匀,且不要画在拐角处)常用的元件及符号见P38图15.2-5。

三、串联和并联(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14.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改变了,其控制作用不变。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家庭电路、街上的路灯、红绿灯)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定义法:若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则用电器为串联,若用电器的两端分别

连在一起,然后接在电路中,则用电器就是并联。

②电流分析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

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

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

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

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③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

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电流的强弱(或大小)(I)

15.单位:(国际单位)——A (常用单位)——mA、μA;

换算关系——1A=103mA

16.电流表使用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

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试触定

量程,尽量用小量程)。④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电流表相当于导

线,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电流表读数时,先看清所选量程,再认清对应的分度值。

若指针指某一位置时,按大量程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5

倍。

五、电流的测量

17.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I3=……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公式:

I=I1+I2+I3+……

第15 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练习+中考真题2021-202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电流和电路综合复习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二、电流的强弱 1.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1A=103mA 1mA=103μA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最大量程(如无法确定电流大小,应先选用大量程)。 ④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流表读数时要注意:读数时,要看清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看清每大格、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即I a=I b=I c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a=I d=I b+I c 例1.下列用电器中,工作电流为0.1 mA的可能是( ) A.半导体收音机 B.普通照明灯泡 C.家用电冰箱 D.液晶显示的电子计算器 例2.使用电流表时应注意: (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___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____联;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灯泡L1、L2串联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B ACD.闭合开关后,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并联,故ACD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两灯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串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答案:A 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 I1=I﹣I2=1.5A﹣0.6A=0.9A 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舞台上有一个“静电球”,当女孩触摸“静电球”时,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头发与静电球带的是异种电荷B.“飞”起来的头发上产生了电荷 C.“飞”起来的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D.头发“飞”起来是由于静电球的吸引 答案:C 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 的电,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头发会飞起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下列是四种模拟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图,其中设计最佳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精编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电子是自然界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称为元电荷,所带电荷量为e=1.6×10-19C。 4.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注意】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出 带哪种电荷。 5.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示带电的性质。 6.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失去电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子的转移) 7.常见导体(容易导电):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 常见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木棒、干燥空气、纯水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注意】①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②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 二、电流和电路 8.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或负电荷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9.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10.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向。 11.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电流的路径一一电路。 电路各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元件,输送电能。 1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 断路(开路):电路在某处被切断,电路中不会有电流通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 短路:(1)电源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可能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2)用电器短路(用电器被短接):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导线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用电器被短接。用电器 被短接时电流经外加导线绕过用电器。 1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要求:画成方框形状,导线横平竖直,元件分布均匀,且不要画在拐角处)常用的元件及符号见P38图15.2-5。 三、串联和并联(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14.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改变了,其控制作用不变。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家庭电路、街上的路灯、红绿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 电流与电路 15.1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要带上干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 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

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2、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2)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四、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 (1)原子的结构: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如图所示,是氢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的原因 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得失,所以不会带电。 规律总结:正确区分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子的得失,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而且是等量的。 (2)接触带电: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所带电荷一样的电荷。接触带电实质上是电荷的转移。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①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②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2、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一、电流与电荷 1.电荷:电流是由带电粒子在导体内的运动而产生的,带电粒子称为 电荷。 2.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是安培(A)。 3.电流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成正比。公式为:I=Q/t(I为电流强度,Q为电荷量,t为时间)。 二、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可以产生电流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导线:用来传导电流的金属线材或导体。 3.电器: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如电灯、电炉等。 4.开关:控制电路中是否通电的装置,常用的有单刀双掷开关、按键 开关等。 三、电路中的元件 1.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有电阻器、导线等。 2.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元件,用于调节电流强度。 3.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强度的仪器,连接在电路中,一般接在电阻前。 4.电压表:用来测量电压大小的仪器,连接在电路的两个位置,一般 与元件并联。

5.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方式: a.电流表接在电阻前,与电阻串联,测量电流强度。 b.电压表接在电阻两端,与电阻并联,测量电压大小。 四、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将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电流强度相同。 2.并联:将元件并排连接,电流可以沿着多个路径流动,电流强度相加。 五、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在恒温状态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正比,电阻是一定的。 公式为:U=I×R(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2.欧姆定律可以用来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电源产生电流的能力,单位是伏特(V),常用的有干电池、蓄电池等。 2.内阻:电源本身的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电源的实际电动势小于标称电动势。 七、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计算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精选16篇)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精选16篇)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总结篇1 电流是摸不着,看不着的,电流的强弱只有间接地通过电流效应的大小来判断。课本是通过“流过手电筒的电流和流过汽车灯的电流,强弱是不一样的”来引出电流的强弱。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程要求: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知识和技能基本要求: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知识要点: 1、电源和用电器:电源是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铅蓄电池,发电机等;常见的用电器:灯泡(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音乐门铃(将电能转化成了声能) 2、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一个完整电路应该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种电路元件。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它能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是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等,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起着控制电流的作用,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工作;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停止工作。注意:开关不是用电器,它不消耗电能;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路径,用来输送电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就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断路”(也叫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断路的原因,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短路”就是电源的正负两极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因为电阻小,电流会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烧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烧毁电器设备,这是绝对避免的。但是,部分电路的短路则可以用来控制某一段电路中电流的有无。 3、正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是由于其内部的导电机制不同。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电荷能从导体的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例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当导体两端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时,这些做无规则运动的自由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可以移动的自由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即使将绝缘体接在电源的两极之间,也不能形成电流。但是,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就可能导电,例如玻璃是绝缘体,但把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成了导体,所以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4、电流的方向: 当把用电器连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发光二极管是既有单向导电性,又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元件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通常情况下,自由电荷做无规则运动,此时,并不形成电流,只有当这些自由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时才能形成电流。当用金属导体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时,金属导体中的每一个自由电子都受到正电荷的吸引,结果自由电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第1节两种电荷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拥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其实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 个物体,失掉电子的带正电;获得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天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挤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 1、A 带正电, A 排挤 B,B 必定带正电; 2、A 带正电, A 吸引 B,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 、B 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查验物体能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能够大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 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挤;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构造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全部电子总合带的负电荷数在数目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9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擅长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擅长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电荷种类: 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羊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6)验电器:

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C 1019- 6.1 。原子核带正电,它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本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电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等量的)。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3.导体与绝缘体 (1)电荷的定向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绝缘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玻璃、橡胶、陶瓷 原因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的电荷 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条件改变时可以相互转化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要闭合) (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 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b.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丛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2.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 (1)电路的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只有电路闭合,电路中才有电流。注意: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2)电路图 a.概念: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b.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必须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 *所画符号和实物要对应,连接顺序要一致。 *元件要分布均匀。 *整个电路最好画成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尽量简洁。 3.通路、断路、短路 (1)通路:电路中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3)短路:电源短路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用电器短路是用导线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1)电荷的定义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另外带电物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作用: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能检验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带何种电荷和电荷量】 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且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同,所以原子整体不带电。 (2)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用小写字母e 表示,C 101.6e 19-⨯= (3)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大写字母C (4)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或者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这个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是绝对不导电,绝缘体也可以导电,只是比较难导电】 (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流的定义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2、电路 (1)电路的构成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导线:一种导体,电阻很小。 (2)电路图 ①常见的元件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 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动机 电流表电压表 ②电路图作图规则 a.整个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 b.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以下图为例】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的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平衡现象,例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物理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1、电流: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单位:电流强度是描写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简称电流,符号为I,常用的单位有: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2、电压的作用与单位: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常用单位是伏。有时,为了较方便地描述高电压或低电压,也用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千伏=1000伏1伏=10-3千伏 1毫伏=10-3伏1伏=1000毫伏 1微伏=10-6伏1伏=106微伏 3、用电流表测电流: (1)接入电路前 ① 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

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因此,若发现指针设有指零刻度,一定要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② 估测待测电路的电流强度。若小于0.6安培,选0—0.6安培量程。若在0.6安培—3安培之间,选0—3安培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2)联入电路时 ① 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 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安培表,从“-”接线柱流出安培表。 ③ 严禁将安培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联入电路后:电路接完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先试触,同时观看安培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4)读数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0和0.2A,其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电流和电路是九年级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理解电学基 础知识和应用电器设备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关于电 流和电路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电流的概念与特性 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为 安培(A)。电流的存在使得电荷能够流动,形成电路。电流具有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电流表进行测量。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 方向相反,负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2. 电流的计算与测量 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欧姆定律表示电路中电流 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电流的测量通常使用电流表进行,电流表的原理是 基于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测量电流大小。 3. 构成电路的基本元素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源提供电流,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导线用于连接电器元件,常用

的导线材料有铜、铝等;电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能够实现电能的转换和控制。 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导线上,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的两端相连接,电流可以分为多条路径流动。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以及电流成正比,而并联电路中电阻和电流成反比,电压相同。 5. 电阻和电阻定律 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的截面积和长度以及温度有关。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它表示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U = IR。 6.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t = R1 + R2 + R3 + ...,其中Rt表示总电阻,R1、R2、R3等表示各个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点一、原子及其结构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进一步结构的秘密。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由带正点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知识点二、摩擦起电及原理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3)摩擦起电原因: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4)摩擦起电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三、两种电荷 (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的现象。(梳子上面粘有头发)。 (2)大量的事实及实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4)电荷之间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 带负电 核外电子 带正电 原子核 中子 电中性 原子 不带 带正 质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 电路和电流基础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十五章电路和电流 两种电荷 电荷 1、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换句话说,带 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的方法使物体叫;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从一个物体 到了另一个物体。 两种电 荷 1、把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转移到。 2、把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转移到。 3、两种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4、带电体排斥带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电荷的物体和轻 小物体。(选填“同种”或“异种”)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也可能(B是轻小物体)。验电器 1、用途:用来;从验电器箔片张角,可以粗 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量的。 2、原理:;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简称;单位:;简称:;符号:。 原子结 构 ()()原子()() () 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在数量上 ,但电性, 整个原子呈中性,所以原子对外。 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用符号e表示,e=。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导体绝 缘体 1、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例如:1、干木头(体)、湿木 头(体)2、玻璃通常是体,加热到红炽状态(体)。 电流和电路 电流 1、形成电流;(电荷包括和;他们定向移 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2、规定: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 向,尤其注意电子是,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流向;再回到; 4、二极管是,具有,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 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 电路的 构成 电路:用导线将、、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的装置,把能转化成能; 2、用电器:的装置,把转化成能(电灯、风扇等); 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作用; 4、开关:的通断;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1 / 3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学习好课程相关的内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第1节两种电荷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2节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感谢您的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5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汇总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 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 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