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届高考化学关系式法简化计算【极值法、关系式法计算--附有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关系式法简化计算【极值法、关系式法计算--附有解析】

高考平均值法、极值法解决混合物计算问题

【专题训练】

1.有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 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1.2 L H2(标准状况),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A.Mg、Al B.Mg、Zn

C.Zn、Al D.Al、Fe

答案:A 解析:n(H2)=11.2 L/22.4 L·mol-1=0.5 mol,生成0.5 mol H2转移1 mol电子,所以该金属混合物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是15 g/mol e-;已知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镁12 g/mol e-、铝9 g/mol e-、锌32.5 g/mol e-、铁28 g/mol e-,根据平均值的含义不难得出答案。

2.混合烃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 L该混合气体燃烧后,得3.36 L CO2和3.6 g水,则关于该混合烃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

A.一定不含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可能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气体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0.1 mol该混合烃生成0.15 mol CO2和0.2 mol H2O,则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根据碳原子个数分析:其中必含碳原子数小于1.5的烃,即一定含有甲烷(CH4),另一种烃的碳原子数大于1.5;根据氢原子个数分析:混合烃分子中平

均氢原子数为4,则另一种烃中氢原子数一定为4,可能为C2H4、C3H4、C4H4等。

3.向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得到5.8 g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的成分是( ) A.Na2SO3 B.NaHSO3

C.Na2SO3、NaHSO3 D.Na2SO3、NaOH

答案:D 解析:本题中反应后得到的物质只可能有Na2SO3、NaHSO3、Na2SO3+NaHSO3、Na2SO3+NaOH四种情况,其中只有Na2SO3或只有NaHSO3时计算比较简单,故可先分别假设所得固体中只有Na2SO3或NaHSO3。假设所得固体全部是Na2SO3,则由钠原子守恒知可得到0.05 mol Na2SO3,质量为 6.3 g;同理可求出当固体全部为NaHSO3时的质量为10.4 g,因计算出的两个数据均大于所得到的固体质量,故说明有一部分NaOH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盐。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W2(g)的反应,其中X2、Y2、Z2、W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4 mol/L、0.2 mol/L、0.3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

A.c(X2)=0.15 mol/L

B.c(Y2)=0.9 mol/L

C.c(Z2)=0.3 mol/L

D.c(W2)=0.6 mol/L

答案:BD 解析:假设可逆反应向正方向完全进行到底时,生成c(Z2)=0.4 mol/L,c(W2)=0.6 mol/L。但该反应实际为可逆反应,故c(Z2)=0.3 mol/L可能,c(W2)=0.6 mol/L不可能。假设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完全进行到底时,反应物c(X2)=0.2 mol/L,c(Y2)

=0.8 mol/L,由于此反应为可逆反应,故c(X2)=0.15 mol/L有可能,c(Y2)=0.9 mol/L不可能。

5.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平衡:2(HF)33(HF)2、(HF)2

2HF。若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 g·mol-1,则(HF)3的体积分数可能( )

A.小于10% B.大于60%

C.等于42% D.等于60%

答案:C 解析:①假设体系中只有(HF)3和(HF)2,根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 g·mol-1,利用十字交叉法得:

HF3

HF2

426040218

则(HF)3的体积分数为

2

2+18

×100%=10%

②假设平衡体系中只有(HF)3和HF,同理可求得(HF)3的体积分数为55%。实际上平衡体系中不可能没有HF或(HF)2,所以(HF)3的体积分数应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即介于10%与55%之间,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

【专题反思】

平均值法就是根据两物质的某种平均值来推断两物质范围的解题方法。平均值法解题的范围很广,适用于二元混合物的有关计算,特别适合于缺少数据而不能直接求解的混合物判断题。常见的平均值问题主要有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和平均分子式法。

1.含义:平均值法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x(A)

平均值法常用于判断混合物的组成、产物的组成、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等,此法只能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2.解题关键:其关键是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题目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做出判断。

3.类型:

平均值法最常见的是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平均分子式法、平均氢原子法等。

极值法是指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方法。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

采用极值法可以将某些复杂的、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解题思路清晰,把问题化繁为简,由难变易,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1.含义:极值法就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或变化过程的分析,提出一种或多种极端情况的假设,并针对各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极值区间,最终依据该区间做出判断的方法。

2.类型:

(1)用极值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质量。

(3)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

(4)用极值法确定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

(5)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等。

极值法,平均值法,关系式法,差量法

化学计算之极值法与平均值法 极值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假设为处于某一个或某两个极端状态,并站在极端的角度分析问题,求出一个极值,推出未知量的值,或求出两个极值,确定未知量的范围,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主要应用于: (1)用极值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质量; (3)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4)用极值法确定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 (5)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 解题一般思路: (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2)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例1. 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A.2g B.4g C.8.5g D.10g 练习: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质量为0.25g,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 g B.4 g C.8 g D.10 g 例2.在密闭容器中,7.2g碳与一定量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可能是() A..8.4g B.17.8g C.26.4g D.44.0g 练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3Mg+N2=Mg3N2,2Mg+O2=2MgO 则24 g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A.等于33.3 g B.等于40 g C.33.3 g~40 g D.小于33.3 g或大于40 g 例3.某混合物含有KCl、NaCl和Na2CO3,经分析含钠31.5%,含氯27.0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A 25% B 50% C 80% D 无法确定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某气体中可能含有SO3、SO2、O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A)50%(B)40%(C)25%(D)70% 平均值法:混合物的平均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生成的某指定物质的量总是介于组分的相应量的最大值M2与最小值M1之间,表达式为M1 < M < M2,已知其中两个量,可以确定另一个量的方法,称为平均值法。 例1两种二价金属的混合物4.4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0.16gH2,则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Fe和Mg B、Cu和Mg C、Zn和Al D、Fe和Zn 练习:一块质量为4g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g氢气。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A.Fe Mg B. Fe Al C. Fe Zn D. Al Mg 例2.测知CO和M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0%,则M气体可能是()A.CO2 B.N2O C.SO2 D.SO3 练习:.在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测得氧元素含量为58%,则X气体是( ) A CO2 B NO C SO2 D 无法计算 例3. 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NH4)2SO4 B.CO(NH2)2 C.NH4HCO3 D.NH4Cl 例4.有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0.2g,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A.Al B. Mg C. Zn D. Cu 例5.现有25g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22g,则原合气体中CO质量可能是()A.17 B.14 C.8 D.22 化学计算之极值法与平均值法 极值法一、选择题。 1.2.4g铁和镁的混合物,与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盐酸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5% B.10% C.15% D.20% 4. 2.4g铁和镁的混合物,与5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盐酸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5% B.10% c.15% D.20% 5.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在4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时有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A.CH4 B.C2H2 C.C3H8 D.C8H8 6.取3.5g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g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40 C.56 D.65 7.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 0.1g,则M可能是() A. 0.8 B. 1 C. 1.5 D 无法确定 8.20gH2、O2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生成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A. 4∶1 B. 1∶1 C. 9∶1 D.2∶3 9.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H2 2g,则M可能是() A.15 B.75 C.30 D.58 10.有5.85gNaCl样品(其中有少量下列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得到14.4.氯化银沉淀,则可能混有的盐() A. CaCl2 B. KCl C. BaCl2 D. MgCl2 11.在适当的条件下,点燃m g木炭与n 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m+n)g气体,m与n之比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的容器中,得到10g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5.6g,计算反应物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

化学计算中地五种基本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中的五种基本解题方法【题型说明】 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终态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其解题过程如下: (1)化学方程式中有关量的关系 a A(g)+ b B(g)=== c C(g)+ d D(g) 质量比aM A ∶bM B ∶cM C∶dM D 物质的量比a∶b∶c∶d 体积比a∶b∶c∶d (2)一般步骤 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物质,用完全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③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④选择有关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妙用 [题型示例] 【示例1】 (2014·安徽名校联考)16 mL由NO与NH3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于400 ℃左右可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g),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变为17.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四种情况:①5∶3、②3∶2、③4∶3、④9∶7。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思路点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可用差量法直接求解。 6NO +4NH35N2+6H2O(g) ΔV(气体的体积差) 6 mL 4 mL 5 mL 6 mL (5+6)-(4+6)=1(mL) (理论差量) 9 mL 6 mL 17.5-16=1.5(mL) (实际差量) 由此可知共消耗15 mL气体,还剩余1 mL气体,假设剩余的气体全部是NO,则V(NO)∶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常用的8种计算题解题方法!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 85.47)

A. 锂 B. 钠 C. 钾 D. 铷 【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 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

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介绍 解题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但应建立解题的基本思维模式:题示信息+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解题技巧有: 1.差量法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C(s)+O 2(g)===2CO(g) ΔH =-221 kJ ·mol -1 Δm (固),Δn (气),ΔV (气) 2 mol 1 mol 2 mol 221 kJ 24 g 1 mol 22.4 L(标况)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 (3)差量法的类型及应用 ①质量差法 典例导悟1 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 2-53w 131w 1 B.84w 1-w 231w 1 C.73w 2-42w 131w 1 D.115w 2-84w 131w 1 解析 样品加热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Δm 168 106 62 m (NaHCO 3) g (w 1-w 2) g 质量差为(w 1-w 2) g ,故样品中NaHCO 3质量为: 168w 1-w 262 g ,Na 2CO 3质量为w 1 g - 168w 1-w 262 g ,其质量 分数为m Na 2CO 3m 样品= w 1g - 168w 1-w 262g w 1g =84w 2-53w 1 31w 1 。 当然,本题也可用常规方法,依据化学方程式直接求解。 另解:假设样品有x mol NaHCO 3固体,则有: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x mol 0.5x mol 据样品加热前后固体质量的关系,有w 1g -x mol×84 g·mol -1+0.5x mol×106 g·mol -1=w 2g ,解得x =(w 1 -w 2)/31,那么NaHCO 3的质量为m (NaHCO 3)=(w 1-w 2)/31 mol×84 g·mol -1 =84(w 1-w 2)/31 g ,从而推知Na 2CO 3的质量为m (Na 2CO 3)=w 1g -84(w 1-w 2)/31 g =(84w 2-53w 1)/31 g ,因此Na 2CO 3样品的纯度为w (Na 2CO 3)= m (Na 2CO 3)/m (样品)=84w 2-53w 1 31w 1 。 答案 A ②体积差法 典例导悟2 (2006·北京理综·9)将a L NH 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 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是( ) A.2a -b a B.b -a b C.2a -b b D.b -a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差量法”进行灵活计算的能力。 设参加反应的氨气为x ,则2NH 3N 2+3H 2 ΔV 2 2 x b -a x =(b -a ) L 所以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a L -b -a L b L =2a -b b 。答案 C 特别提醒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引起差量的原因,只有当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存在比例关系,且化学计量的差值必须是同一物理量时,才能用“差量法”解题。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计算)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计算) 方法一守恒法 1.原子(或离子)个数守恒 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即可推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即质量守恒。 专题训练 1.现有铁、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粉末3.44g,向其中加入100mL1mol·L-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则6.88g该混合物在高温下用足量CO处理后,残留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5.6 2.(2018·浙江4月选考,29)称取4.00g氧化铜和氧化铁固体混合物,加入50.0mL2.00mol·L-1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5.60g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固体的质量为3.04g。 请计算: (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0.100mol(2)2.40g 3.(2018·舟山质检)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1.000mol·L-1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CaCl2)∶n(HCl)=________。 (2)V2=__________L。 答案(1)1∶2(2)0.1000 4.(2017·浙江4月选考,29)分别称取2.39g (NH4)2SO4和NH4Cl固体混合物两份。 (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混合物中n[(NH4)2SO4]∶n(NH4Cl)为______。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 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 y x 22.8-22.4=0.4 故析出铜 3.2 克 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 和 H 2 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 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 mol 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方法一 设起始时 N 2 气为 a mol , H 2 为 b mol ,平衡时共消耗 N 2 气为 xmol 起始(mol) 变化(mol) 平衡(mol) 起始气体: a+bmol a b x 3x a-x b-3x 0 2x 2x 平衡气体: (a-x)+( b-3x)+2x=(a+b-2x)mol N 2+3H 2 2NH 3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化学计算例题与练习] 一.化学计算的技巧 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 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解析此题估算即可。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 [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O3 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 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3]〔MCE 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 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 阴极:4Mx++4xe=4M 阳极:4xOH--4xe=2xH2O+xO2↑ 设M的原子量为y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高中化学计算题方法无非就是以下的八种,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其实也比较简单,欢迎大家阅读学习下面的高中化学计算题专题解题方法!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A. 锂 B. 钠 C. 钾 D. 铷

【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 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3 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应选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 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 锌 B. 铁 C. 铝 D. 镁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高考命题中,最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终态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充分体现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和纽带作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又是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其解题步骤如下: (1)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2)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物质,用完全反应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3)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4)选择有关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一、一般比例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 a A(g)+ b B(g) === c C(g)+ d D(g) 质量比aM A∶ bM B∶cM C∶ dM D 物质的量比a∶ b∶ c∶ d 体积比a∶ b∶ c∶ d (2)一般步骤 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用完全反应的量进行求解。 ③选择适当的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 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 ④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例1、已知:IO-3+5I-+6H+===3I2+3H2O。工业上利用NaIO3和NaHSO3反应来制取单质I2。 ①NaIO3不足时: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 ②NaIO3足量时还会发生: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 现模拟工业制取I2。在含31.2 g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NaIO3溶液V mL。 (1)当V=________mL时,再滴NaIO3就开始析出I2。 (2)当V为55 mL时,生成的I2的质量为________g。 二、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及混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技巧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 一、 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主要用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有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式,然后进行计算,这样能够省去中间过程,快速而准确。 例一、今有13g 锌,把它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的氢气可以跟多少克纯 度为80℅的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 此题如果用常规方法需要几步计算:①根据13g 锌求生成氢气的质量,②根据氢气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③根据氧气的质量求KClO 3的质量,这种解法步骤多计算量大,费时费力,但如果用下述方法则极为简便。 解:设需纯度为80℅的KClO 3的质量为X 2KClO 3 2↑ 2H 2+O 2=====2H 2O Zn+H 24=ZnSO 4+H 2↑ 依上述方程式可得:2KCLO 3~3O 2~6H 2~6Zn 可知:KCLO 3 ~ 3Zn 122。5 3*65 80%x 13g 解得:x=10.2g 用关系式发解题,首先要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联的各个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物质的计量数相等,进而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再找出关系量进行计算。 二.差量法 差量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建立解题关系式的方法,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将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之差值跟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应量列成比例关系,然后求解。这种方法不受混合物中其他不参加反应物质的影响。差量的范围可以是“物质的质量差、相对分子质量差、相对原子质量差"。 例2、将H 2缓慢通入盛有20gCuO 的试管中,加热使其反应,过一会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19.2g,求生成铜的质量? 解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O+H 2==Cu+H 2O 固体质量减少 80 64 16 X 20-19。2=0.8 64:X=16:0。8 X=3。2(g ) 差量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当遇到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增减的混合物,可抓住质量变化的原因,运用差量法计算。 3、守恒法 守恒法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数目守恒、元素种类守恒、电荷守恒 等。其基本解题思路是根据问题的始终态之间的某种守恒关系求解。这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上的应用。 例3、在CO 和CO 2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64%,将该气体5g 通入足量的灼热CuO 中,充分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解、混合物中碳元素全部转化到CaCO 3中,根据元素质量守恒,生成物CaCO 3中C 元素与原混合物中所含C 元素质量相等. 设 得到CaCO 3质量为X 2 点燃 加热

高中化学干货:8种计算题解题技巧总结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化学考试中解决计算题的8种常见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看哦!非常实用呢!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多少克? A. 3.2g B. 4.4g C. 5.6g D. 6.4g [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该碱金属M可能是() (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 A. 锂 B. 钠 C. 钾 D. 铷 [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 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

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应填:+2。(得失电子守恒)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设MgCO3的质量为x,MgCO3 MgO+CO2↑混合物质量减少,应选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 锌 B. 铁 C. 铝 D. 镁 [解析]各金属跟盐酸反应的关系式分别为:Zn—H2↑,Fe—H2↑,2Al—3H2↑,Mg—H2↑。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应选C。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2——极值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讨论法

化学计算解题方法(2) ----极值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讨论法 三.极值法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模糊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它采用的是“抓两端、定中间”的方法,即将题设条件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其中间量值。 例1 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混合气体(NO 、NO 2、N 2O 4) 共。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 .30 B .46 C .60 D .66 【思路】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肯定介于两种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肯定介于三种组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但这个范围太大,依据题目内在关系和极值法可使范围更加准确。 【方法归纳】解题一般思路: (1)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 (2)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极值法的主要应用于:(1)用极值法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质量;(3)用极值法确定物质的成分;(4)用极值法确定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取值范围;(5)用极值法确定杂质的成分。 四.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根据平均值原理(混合物中某一量的平均值,必大于组分中相应量的最小值,而小于各组分中相应量的最大值)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 例2 由CO 2 、H 2、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 CO 的体积比为 A 29:8:13 B 22:1:14 C 13:8:29 D 26:16:57 【方法指导】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一个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只要抓住这个特征,就可使计算过程简洁化。主要有:(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2)平均体积法;(3)平均质量分数法;(4)平均分子组成法;(5)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6)平均密度法;(7)平均浓度法…… 平均值法最快捷的解题方法是十字交叉法(又称图解法),该法适用于二元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某些计算,如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等。 1.十字交叉法的原理 数学推导:A·a + B·b = (A + B )·c c a b c B A --= 整理得:

高中化学计算技巧(1)

专题二 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 【专题目标】 中学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①关系式法——多步变化以物质的量关系首尾列式计算。 ②差量法——根据变化前后的差量列比例计算。 ③守恒法——运用质量、电子、电荷守恒计算。 ④极值法——对数据处理推向极端的计算。 ⑤信息转换法——为解题寻找另一条捷径。 ⑥讨论法——将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分别求算。 【经典题型】 题型一:关系式法 例1:一定量的铁粉和9g 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参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 水,求参加的铁粉质量为 A .14g B .42g C .56g D .28g 例2:有以下两组固体混合物: (1) Na 2O 2、NaOH 混合物,含Na 元素58% (2) Na 2S 、Na 2SO 3、Na 2SO 4的混合物,含硫元素:32% 那么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 例3:一定温度下,w g 以下物质 (1)H 2,(2)CO ,(3)CO 和H 2,(4)HCOOCH 3,(5) HOOC ―COOH ,在足量氧气 中完全燃烧,将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响,固体增重 w g ,符合此要求的是〔 〕 A .全部 B .〔4〕〔5〕 C .〔1〕〔2〕〔3〕 D .〔1〕〔2〕〔3〕〔4〕 练: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物溶液中参加b mol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2 4SO 离子完全沉淀;如参 加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NH 3气,那么原溶液中的Al 3+离子浓度(mol/L)为 A .a c b 22- B .a c b 22- C .a c b 32- D .a c b 62- 【规律总结】用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建立关系式,建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2、利用化学式或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关系式。 题型二:差量法 例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100 mL CH 4和Ar 的混合气体通入400 mL O 2,点燃使其完全反响,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枯燥气体460mL ,那么反响前混合气体中CH 4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例5:现有KCl 、KBr 的混合物3.87g ,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参加过量的AgNO 3溶液,充分反响后产生 6.63g 沉淀物,那么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0.241 B .0.259 C .0.403 D .0.487 练: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 ,使之完全反响得剩余物ng ,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 【规律总结】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响,且反响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响体系。找出化学反响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必修1高考考点点点过:1.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含解析)

【考点概括】 1.与化学反响有关的计算 ( 1)解题方法: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考察物质的量、阿伏伽德 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有关物理量 的转变关系,以及反响物的转变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能够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方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议论法、特别值法等。公式法:应用从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总结概括的一般公式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公式法的长处是思想推理过程有据可循,并能迅速地列出详细解题算式。公式法在解决有关溶液的计算时应用比较宽泛,应用此法一定着重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范围,及公式中各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灵巧运用公式,防止生搬硬套。关系式法:关系式法也叫比率法,就是依据物质构成、化学反响中有关物质数目 间的关系成立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依据关系式确立的数目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用关系式法解题的重点是成立关系式,成立关系式的方法主要有:利用物料守恒关系建立关系式、利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间的关系成立关系式、利用方程式的加合成立关系式。利用关系式法能够省去不用要的中间运算步骤,防止计算错误,并能快速正确地获取结果。 波及到多步反响系统的计算,常常依照若个化学反响方程式的关系式或原子个数守恒,找出开端物质与最后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率式进行计算求解。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剖析题中反响——写出各步反响方程式——依据反响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立已知 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率求算或剖析题中反响——依据某元素原子守恒 ——确立关系式——列比率求解。守恒法:“守恒法”是中学化学常常采纳的技巧性解题方 法之一,是高考取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本质上守恒法不外乎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化学反响的本质是原子间的从头联合,因此全部化学反响都存在着物料守恒(质量守恒,微粒个数守恒);宏观上各元素质量反响前后相等即质量守恒,微观上 任一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反响前后个数相等。运用质量守恒的重点:正确判断在整个反响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得失电子守恒是针对氧化复原反响,氧化剂获取电子总数与复原剂失掉电子总数相等。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初三化学特殊计算专题 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解题基本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元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简式。正确书写关系式是解这类化学计算题的关键。 例1.已知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6% B 22% C 32% D 64% 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Na2S”部分,可提取出如下关系:2Na——S 46 32 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2Na——S 46 32 46%x 46/46%=32/x X=32% 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一32%=22%,答案选B。 练习: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a%B.2a%C.3a%D.1—3a% 二、巧用“差量法”解化学计算题 1、差量法的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反应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得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差量法。“差量法”就是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 2、差量法解题步骤 (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形成质量差量的原因,列比例式求解。 3、五、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 (1)质量差量法 如果题给某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则可采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①固体质量差量法 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解析:铜与AgNO3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有64g铜被氧化,会生成216g金属银,固体质量增加152g,它与题中给出固体质量差量构成对应比例关系,可用差量法求解。 解:Cu+2AgNO3=Cu(NO3)2+2Ag 固体增加质量△m 64g 216g 216g-64g=152g m(Cu) 13.56g-12.8g =0.76g ②气体质量差量法 例2: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 + H2 Cu + H2O △m 80 64 16 x (8-7.2) g 80/16= x/0.8 g x = 4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4g。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3: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精选高考】2019-2020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关系式法讲与练

关系式法 李仕才 一、关系式法 实际化工生产中以及化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涉及到多步反应:从原料到产品可能要经过若干步反应;测定某一物质的含量可能要经过若干步中间过程。对于多步反应体系,依据若干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例式进行计算求解方法,称为“关系式”法。利用关系式法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运算步骤,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 (一)物质制备中的关系式法 【例题1】含有SiO2的黄铁矿试样1克,在O2中充分灼烧后残余固体为0.76克,用这种黄铁矿100吨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设反应过程有2%的硫损失) 【分析】根据差量法计算黄铁矿中含FeS2的量为72% ,而反应过程损失2%的硫即损失2%的FeS2,根据有关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式:FeS2— 2H2SO4利用关系式计算可得结果为:制得98%的浓硫酸117.6吨。 (二)物质分析中的关系式法 测定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含量,测定钢中的含硫量,测定硬水中的硬度或测定某物质组成等物质分析过程,也通常由几步反应来实现,有关计算也需要用关系式法。 【例题2】让足量浓硫酸与10克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加强热反应,把生成的氯化氢溶于适量的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使盐酸完全氧化,将反应生成的氯气通入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试计算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 【分析】根据有关化学方程式可得:4HCl — I2,利用关系式计算可得生成氯化氢的质量是6.7克,再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得出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为65% 。 二、估算法 (一)估算法适用于带一定计算因素的选择题,是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的、近似的估算确定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用估算法可以明显提高解题速度。 【例题3】有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将5.6克样品跟足量稀H2SO4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样品中一定含有 (A)Cu (B)Al (C)Ca (D)Mg 【分析】计算可知,28克金属反应失去1摩电子就能符合题目的要求。能跟稀H2SO4反应,失1摩电子的金属和用量分别为:28克Fe、9克Al、20克Ca、12克Mg,所以答案为A (二)用估算法确定答案是否合理,也是我们检查所做题目时的常用方法,用此法往往可以发现因疏忽而造成的计算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