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上学了第1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

⏹教学提示

课文中提供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安排了一个“数一数”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方便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教师注意的是1~10这些数字不教读写。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亲密、信任的同学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使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观察法。

课件展示法:

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园。”

课件先演示校园全景,再演示校园的每一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单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教师应给与肯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明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么?谁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知道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足球场、乒乓球台都是活动的地方,墙报报道学校的一些新闻,小树用来美化学校的环境。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校园景色的方式导入的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校,引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兴趣,又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角色后,更好地体会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课件演示的最好是本校的校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更能和现实联系紧密。

现场观察法:师致简单欢迎辞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游览”学校。老师像“导游”一样组织好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游览校园。在游览时介绍学校的各个部分情况,同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注意到校园里的数字。

游览的方式来学习,方式新颖有趣,也能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游览’,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儿歌导入法:师致欢迎辞后,问:“你们会唱上学歌吗?”“谁唱一个?”如果没有学生会唱的话,教师示范唱一次,并且解释歌词的意思,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勉励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为人民立功劳。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新课,生动活泼有趣,同时又能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志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第3页图中数学:

有这样美丽的校园,你说小佳佳能不喜欢吗?小佳佳还有一个本事,就是

能用一些数来介绍他看到的事物,比如说刚才同学们看到有小学生在浇花,但小佳佳介绍的是有2个小学生在浇花,你能学着小佳佳这样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这幅图中有些什么吗?学生相互介绍后,抽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

学生曱: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1面国旗,还有1个小朋友正背着书包跑进校门,学校门口有1个宣传栏。

学生乙:我向大家介绍图中有2个学生提着2把水壶在浇花,4个同学在打乒乓球。

……

教师肯定:说得不错。看来不只是小佳佳善于观察,我们每个同学都很善于观察。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学习,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从一开始带领学生观察画面,到由学生独立观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一开始就把培养学生初步的多向思维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2、认读1-10各数。(课件演示,抽象出数字)

10个数都数完后,驾驶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3、数身边的实物。

师播放视频。(视频里是校园中一些角落中某些事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盏灯?几个黑板?几座钟?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自由数物体的个数。

师出示挂图或者放映ppt。(观察郊游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想哪些物体的个数?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2、游戏:找数字

目的:通过游戏使学生找到画面中的数学。从而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其实这里头藏着10个数字,你们找到了吗?数字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播放课件。(注意课件的交互形式。)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数了美丽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设计意图】学生不但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通过老师的提示——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给爸爸或妈妈当导游,介绍我们学校的数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充分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有顺序的观察事物。

⏹板书设计

◆教学资源

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罗马数字与0

童谣:数星星

天上星,亮晶晶,

一闪一闪放光明。

一二三四五,

玲玲数星星。

六七八九十,

数呀数不清。

古代常用的数字表示法

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数字一到十。

玛雅人使用的数字符号(1到20)。

其中表示乘20,因此100即,但是,符号却表示1×20×18=360,估计与玛雅人的历法有关。

罗马数字MDCCXXXV=1735,其中M=1000,D=500,C=100,X=10,V=5。

古巴比伦的契形数字。

资料链接

常见的数字

用来记数的符号叫数字。数字也叫数码。

常见的数字有三种:中国数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

中国数字是我国常用的数字。分小写、大写两种。小写是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大写是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

阿拉伯数字是1、2、3、4、5、6、7、8、9、0,这是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数字。

罗马数字是罗马人创造的记数符号。共有七个:Ⅰ表示1,Ⅴ表示5,Ⅹ表示10,L表示50,C表示100,D表示500,M表示1000。由于罗马数字记数不方便,现在已很少使用。

数的起源

数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我们表示数量关系的尺度。从远古时期以绳打结、刻痕的记数方式到近现代四元数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数的起源和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数的起源问题不仅是对数的起源作理性思维的概貌性描述和进行简单的直观类比判断,而且需要追溯数的起源中的每一个别的步骤,研究数的观念是怎样从模糊走到纯粹的。人类所创造的自然数是从 1和 2开始的,因此了解数的起源,必须要追溯 1 和 2 这两个数字在人们的思维中是如何产生的。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尚未完成由猿到人的转变,谈不上数的观念。要追溯数的起源,必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二元对立观念的产生说起。因为只有对立观念产生,数才能起源,单个的事物是不能形成数的观念的。在对立统一规律中,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而存在。数字中的1 和 2的关系也是如此,它们共存共亡,共生共灭。笔者认为, 1 和 2 是同时起源的,并且这一组对立形成之后,按一分为二对立原则不断扩大使用。也就是说,人脑思维的对立运动首先萌生了 1

和 2 这样两个基本的数的概念,然后才有可能发展和扩大去滋生更多的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数起源于二元对立的出现,二元对立观念是数的起源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然而,此时人们远未产生纯粹的数的概念。

到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数的观念在继承旧石器时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同时,朝着抽象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这个时期,彩陶纹饰和神话是重要的符号形式,数的观念也在其中得到体现。从总体上看,此时数的抽象化程度仍未达到消除在系统整体中位置相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差异的高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中期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的彩陶纹饰使得数的观念从具象化到抽象化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从而具备了符号的抽象化本质。符号的抽象化在数的产生中完成了重要一步,但其还未决定数的观念的最后产生。人们只有将开头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偶然的并列”转化为自觉地、有意识地去进行排列,才能正式产生数列的观念。

因此,在古代的新、旧石器时代,数的起源历史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具象走向抽象,再从抽象走向序列。在“具象——抽象——序列”的发展过程中,数的观念的形成历史皆是通过艺术符号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数的发展还有待于外化为固定的符号表达方式,这就是数的观念起源历史的最后一步,它是与文字同步产生的。在许多数学史书中均指出,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已形成数的概念,并开始记载数目,但此时的数并非抽象的数。从所属关系上来讲,数字是字,属于文字,是随着文字产生而形成的。

上学了第2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页,第6页,分辨物体的“长短、轻重、大小、多少”

⏹教学提示

教科书只出现了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4组比较,没有出现“同样长、同样大、同样多、同样重”的比较。教学时是否出现,何时出现,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但是一旦出现,一定要有真情实景,用实物说明。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准备2个长短差不多的铅笔,2个大小不一的篮球、2个乒乓球、1袋苹果、1袋梨、两根长短不一的跳绳、天平。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3个圆片、3个小三角形或3根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情境导入法、游戏法等。

谈话法:小学生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分辨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多少,会有很多好玩的小活动,喜欢吗?

游戏法:

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情境导入法: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并板书: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设计意图】游戏法引入,孩子学习热情、参与度最高、注意力最集中。谈

话法比较好操作,学生不会乱。情境导入法容易操作,也符合新课标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调动生活经验来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的要求。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这两位同学谁高谁矮? 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

预设:

学生的方法可能是:让讲台下的同学站到讲台上,两人背靠背站直;或让讲台上的同学站到讲台下,两人背靠背站直。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让两位同学站在同一地方,同一高度上,两人站直后再比。

小结:这就是比较高矮的方法。

小活动:比一比谁高?谁矮?

请那两名身高一样的学生站到一起。

教师:请同学们帮他们看看谁高谁矮?

两名学生自己背靠背站好,比一比。

全班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指名说一说。

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口语,引导学生说出两人同样高。

请两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仔细观察他们的身高,谁比谁高? 谁比谁矮?

指名回答。学生根据学到的比高矮的方法和自己的观察说出结果,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请三名身高不同的学生上台。

教师:谁能按一定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

指名上台完成。学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

2.比长短。

出示主题图,出示两支长度相差不多的铅笔,教师一只手拿一支。

教师:看看这两支铅笔,你知道哪支长? 哪支短吗?

学生自由说。

教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两支铅笔哪支长? 哪支短? 说说你的方法。

同桌讨论交流,指名上台边演示边说。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支铅笔平放在桌子上,一端对齐,看看另一端,就知道哪支长哪支短;把两支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下端挨着桌子,看看上端,就知道哪支长哪支短。

教师:在比较长短时,不管是平着放还是竖着放,都要使铅笔的一端对整齐,再看另一端,就能知道谁长谁短。

同桌的两人用铅笔比一比,然后说一说。

教师板书并教读“长短”

完成课本第6页的第2题。

观察: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指导: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3.比多少。

出示主题图。

师:左边这幅图里画了一些苹果。大家看看,哪边多?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左边的多。

师:对,这边多。(板书:多),教读:多。

师:那么,这边呢?学生回答:少。(板书:多),教读:少。

教师继续引导:小鹏家在植树,你们看这是树苗,这是挖的坑。大家一起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苗,多少个坑?

学生数,并汇报。

教师:谁比谁多?

学生:树苗比坑多。

教师: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一棵树对着一个坑,还多出一颗树苗没有坑,所以树苗多,坑少。

师:你们说的很准确。谁再说一遍?

教师小结:比较多少,我们把它们一对一的比,谁有剩余的,谁就多。

教师:如果没有这颗多余的树苗,那么树苗和坑是——学生回答:同样多。

课件演示:同样多。“一棵树苗和一个坑划一根线。”

教师:大家看,所有的树苗都有坑,所有的坑都有树苗,这是树苗和坑同样多。

摆学具。

先摆3个圆片,再摆出与圆片同样多的小三角形或小棒。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直观演示和操作理解并建立高、矮、大、小、多、少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操作去探究比较高矮、长短、大小以及多少的方法,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4、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教师指出:重的那一边低,轻的那一边高。

(3)看主题图,说明苹果和西瓜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板书并教读“轻重”。

◆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6页第3题、第4题。

第 4题学生得出结论后要安排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比的。

学生可能会用数数比较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的会很少。特别是农村孩子读了幼儿园以后。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回顾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促进知识的内化。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就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板书设计

比一比

长短

大小

多少

轻重

⏹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

◆教学精彩片段

比较多少的练习

游戏:伸手指。

教师:请伸出和老师同样多的手指。

师生互玩,同桌交换玩。

拍手。

教师:老师拍几下,请你们与老师拍同样多的次数。

同桌交换玩。

【设计意图】活泼的游戏,既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少”上,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生得到了发展,也能体会到数学课的趣味性。

◆教学资源

故事情境导入:怎样做才公平

数学知识:一一对应

资料链接

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

1、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7~P9,认识1~5这5个数。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图,看清画面,感受情境,通过“小朋友在干什么?”“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面国旗?”……进行启发性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

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

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难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5个小圆片。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谈话法: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板书课题:1〜5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主题画导入:

课件出示第7页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奖品激励法: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看!(出示5面小红旗)我的这些礼物,要送给坐得最端正、听课最专心、发言最积极、表达最完整的、书写最漂亮的同学。

大家数一数,老师准备了几面红旗?(学生自由数)也就是有几名同学会得到奖励?

……

探求新知

1.教学活动1

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3和5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人、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学生曱:我明白了。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敬礼。学生丙:5棵小树,旗台左边2棵,右边3棵,共5棵。

教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1,2,3,4,5这5个数,真了不起。

师引导:“你怎样看,数数的时候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

生1:“我们数的时候要注意顺序”

生2:“我们多数一遍”

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深入观察”两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从图中找到了1〜5的数,而且通过深入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大家看看身边,你能找到哪些数字?”

指名学生回答。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1〜5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1〜5的数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

先抽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一个数,再由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说数一个摆小圆片,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摆小圆片学生说出相应的数。也可以让学生用5个小圆片摆一个美丽的图案,最好能在图案中找到1〜5这5个数。

学生曱:我摆的小熊图。第1排有1个小圆片,第2排有2个小圆片,有3个蓝色的小圆片,第2,排一共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学生乙:我摆的梅花图。中间有1个小圆片,再用2个小圆片对着中间的小圆片摆,3个小圆片是红色的,四周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最后教师说数,学生摆学具,如教师说3,学生可以摆3个小圆片,可以摆3根小棒,可以伸出3个手指头,也可以拿出3本书。在整个拼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摆小圆片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摆小圆片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不断加深对1〜5的认识。摆图案既是学生深入认识1〜5的数的重要的环节,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例3

教师:通过刚才的拼摆,同学们知道2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可以表示2个小圆片、2根小棒、2颗糖、2本书、2个学生……

教师:可以表示这么多的东西,那么1,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生活中的1,2,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比如说在我们的教室里,

你能找到哪些用1,2,3,4,5表示的数。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把自己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抽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曱:教室里有1块黑板,1个学习园地。学生乙:张桌子坐2个同学,4张桌子排成1排。教师:1,2,3,4,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些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学生听。[点评: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普遍适用性,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4.教学例4

教师: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5个数。

教师边教读儿歌:“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写1,2,3,4,5,写完一个引导学生书写一遍,并讲明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会写这5个数了吗?

学生:会写了。

教师:请大家翻开书,看一看例4,谁来说一说题中要求我们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我们先用手比一比,再画一画小圆,然后读一读这个数,最后写出这个数。教师:同学们会做吗?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一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写数“1”。

教师: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教师:好。大家先给自己的小手和小嘴分一分工,然后再按书上的要求写一写。

学生书写时,教师做必要的指导。(眼睛和书保持一个半个手臂以上,坐姿要端正)写完后,抽几个同学的课本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然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最好,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教师: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添上1是2,添上1是3……你能

用手指演示来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演示。(略)

教师:你从中发现什么?

指导学生说出:我发现我们学的这几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

【设计意图】写数也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用手指演示一下书中重要的几句话,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巩固新知

填数游戏

师在黑板上摆一卡片,找学生来摆卡片上的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字。

然后教师举一个卡片,让学生拿卡片按照顺序站在教师身边。

5.教学例5

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再看老师手上的小棒。

出示小棒。

教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1,2,3,4,5,一共5根。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你们手上的小棒,看是不是也是5根啊?学生:是。

教师: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

学生独立分小棒。

教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介绍一下分小棒的方法,并展示。

教师:小朋友们的分法可真多,现在大家能结合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把书上的表补充完整吗?

学生:能。

学生完成后抽一名学生的表来展示。教师:大家从这个表中可以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5根小棒可以分成2根与3根,1根与4根,3根与2根,4根与1根。

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1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 学校 第1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2-4。【教学目标】 1.通过看、数和说的活动了解学习环境。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最初步的学习热情。 [教学要点] 能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教学准备】 物理投影仪,数码卡[教学过程]1。创建一个场景1。孩子们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你高兴吗?2.揭示主题:你今天不仅上学了,小明也上学了。他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学校。我们去看看吧。 二、师生互动 1.了解学校环境,激发观察兴趣(1)(投影仪显示“上学”的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校园图,可以从近往远,从远往近,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往左开始观察。说说你在校园里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一幢大楼;有一面红旗;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有6个小朋友在踢足球,有3个小朋友在玩飞机......) 老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问问题。还有什么? 小结: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校的乐园,宽阔的操场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就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小朋友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2.图中的数量 刚才有位聪明的孩子说的是“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他带着一个数――“2”来说这件事,真棒!请仔细看一看图,认真数一数,你能像他那样带着一个数来说一说校园里有些什么吗? 一

(1)观察好以后,先说给同桌听。(2)谁来说给大家听?(全班交流) 根据答案,贴出相应的图片,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说 (3)要求: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完整地说一句含有数的话,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生相互交流) 老师总结:孩子们只是非常仔细地观察和计算。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什么号码?(引导学生说出1~10) 3.指导学生看p4图再来数一遍,并用手势来表示1~10。 4.你能用带数字的句子来谈论我们周围的事情吗?可以是家里的东西,商店里的,街上的好吧,先和你的同桌谈谈。(学生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谁第1个来给全班同学说? 小结:说得好,孩子们!家里有两台电视,操场上有五棵树。事实证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数学无处不在。 三、实践活动 1.要求:请用数字进行自我介绍。老师首先做了一个示范:“我今年XX岁,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台冰箱和两台电视机……”你明白吗?现在告诉你的伴侣。(学生交流) 2.生交流完后,请勇敢的孩子和全班交流。要求:数一数他一共说了多少个数字。(及时鼓励说得好的学生)3.全班一起游戏,找一找你的好朋友,把自己介绍给他(要求用带数字的话来作自我介绍)师生齐唱找朋友歌。 四、课堂总结 1.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小明的学校,你们喜欢吗?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得很棒,说了许多带数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到处都有数学,你们知道这节是什么课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2.数学中有许多奥秘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等待着你! 第2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5-6。【教学目标】 二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11减几

小学一年级上册《11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1减几。 3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5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初步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11减几的口算卡片、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公园。好吗? 答:好。 师:但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要注意听,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并思考然后提一个数学问题。 (老师带学生认真看图) 师:谁先来提一个问题? 生:树上原来有13只猴子,走了6只,还剩下几只 ?

生:湖里共有11只鹅,游走了2只,还剩几只?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还有吗? 生:草地上原有碍4只兔子,走了7只,还剩几只? 生:树上原来有碍4只小鸟,飞走了6只,还剩几只?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让学生思考片刻) 师: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个单元要学习的新知识,相信大家学会了这个单元后,就会计算了,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有关11减几的知识。 (板书:11减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引导学生观察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小男孩有11支铅笔,送给小女孩2支,还剩下多少支? 师: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生:11-2(师板书),从11支里拿走了2支,还剩下几支。 师:××同学回答得很好。可11-2该怎样计算呢?小男孩想不出来,小朋友们愿意帮帮他吗? (2)引导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抽学生在全班汇报。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 上学了第1课时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2~4,“看一看,数一数”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数数。 ⏹教学提示 课文中提供的“上学了”的一副主题图。这幅图包含内容很丰富,既有学校里学生活动又隐藏着丰富的数字信息。在主题图后面还安排了一个“数一数”的课堂活动,结合数数将主题图中的相关图示切换出来,辅以手势(也可以用小棒等教具)这种最方便的计数方式,加强数数活动。教师注意的是1~10这些数字不教读写。 ⏹教学目标 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了解学校生活,培养初步观察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以感受老师、同学之间的亲切友好,建立亲密、信任的同学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分类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难点:同一物体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或者有关的挂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使用下面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法:儿歌导入法和现场观察法。 课件展示法:

师介绍: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丽。从现在起,你们就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而是一名可爱的、光荣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师问:“‘小学生们’,这所学校漂亮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校园。” 课件先演示校园全景,再演示校园的每一部分,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做简单介绍,到‘关键’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他看到了什么?师让学生看图时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往近处看有……往中间看有……往远处看有…… 会有学生回答看到了小树、有学生浇花、有学生打球……,这些教师应给与肯定,然后引导“可以聪明的小佳佳同学不但看到了这些,他还知道教室是用来做什么的,操场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们知道么?谁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知道教室是学习的地方,足球场、乒乓球台都是活动的地方,墙报报道学校的一些新闻,小树用来美化学校的环境。 【设计意图】课件演示校园景色的方式导入的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校,引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兴趣,又从而产生对学校生活的喜爱。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角色后,更好地体会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课件演示的最好是本校的校景,这样我们的教学更能和现实联系紧密。 现场观察法:师致简单欢迎辞后,领着学生走出教室“游览”学校。老师像“导游”一样组织好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游览校园。在游览时介绍学校的各个部分情况,同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注意到校园里的数字。 游览的方式来学习,方式新颖有趣,也能将教学内容贯穿在‘游览’,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到数学来自于身边。 儿歌导入法:师致欢迎辞后,问:“你们会唱上学歌吗?”“谁唱一个?”如果没有学生会唱的话,教师示范唱一次,并且解释歌词的意思,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同时勉励孩子好好学习,长大为人民立功劳。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新课,生动活泼有趣,同时又能对孩子们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志向——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第3页图中数学: 有这样美丽的校园,你说小佳佳能不喜欢吗?小佳佳还有一个本事,就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补充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补充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补充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补充内容和学习素材。(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教案 1~5的认识

1、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7~P9,认识1~5这5个数。 ⏹教学提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图,看清画面,感受情境,通过“小朋友在干什么?”“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面国旗?”……进行启发性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 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 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难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5个小圆片。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谈话法: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 学生: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板书课题:1〜5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主题画导入: 课件出示第7页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奖品激励法: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看!(出示5面小红旗)我的这些礼物,要送给坐得最端正、听课最专心、发言最积极、表达最完整的、书写最漂亮的同学。 大家数一数,老师准备了几面红旗?(学生自由数)也就是有几名同学会得到奖励? …… 探求新知 1.教学活动1 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 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3和5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人、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学生曱:我明白了。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敬礼。学生丙:5棵小树,旗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教案 整理与复习

6、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第24页,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提示 这是小学生数学课的第一个“整理和复习”课,教师务必要精心准备,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整理和复习课”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顺序、分成,区别基数和序数;会使用“>”“<”“=”;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并能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引导学生学习整理复习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5以内数的大小、顺序,区别数的基数和序数属性,会使用“>”“<”“=”,会计算5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并初步学习、体会整理和复习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磁性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每人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唱歌导入法等。 谈话法: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字? 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数字卡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设计意图】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来导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唱歌导入法:

师: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吗?(师播放儿歌《五指歌》,让学生学唱,或教师教学生唱: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2345和5以内的加减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引出课题并板书:5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好听好玩的儿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唱儿歌的过程中又复习了旧知。 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 1.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看书第三单元,并想想:在学过的第三单元中,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 同桌先说说,再指名汇报,师出示写有相应知识点的卡片后,师生一起进行梳理回顾。并边讲边出示知识网络图。 师: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听,真聪明。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歌曲中我们能找到那几个熟悉的数字小朋友?生:…… 师:真厉害,都被你们给找到了啊。小朋友再想一想,除了1、2、3、4、5,我们还学习了那个数字? 生:我们还学过0这个数字。 师:对,我们还学习过0这个数字。还记得0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师:小朋友们记的可真好,那同学们,你们会写这几个数字吗? 生:会 师:接下来,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的要求,把0、1、2、3、4、5这几个数字小朋友,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能写一个数字而且不能重复,听明白了吗? 生:…… 师:开始吧,看谁写的又标准又漂亮。

2021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4 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2021年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4、 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7~18页,认识且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 教学提示 学生在前期学习“1~5的认识”时,对“合起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合起来”是学生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盲目硬性灌输。 ⏹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的联系,认识加号、加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探索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几张花的卡片、5根小棒。 ⏹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激趣法、复习导入法等。 谈话激趣法:。 师:小朋友们去过停车场吗?(大部分没有去过)那儿有许多漂亮的汽车。现在老师帮你们去看一看停车场里有多少辆汽车好吗?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例题1主题图的停车场里停有2辆小汽车。)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发言汇报自己看到的事物。(停车场有2辆小汽车) “嘟嘟嘟”,师播放小汽车的鸣笛声。 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提问:又有汽车来停车场了,那停车场将会有几辆汽车呢? 复习导入法 教师:同学们,我们巳经认识了哪几个数?抽学生回答出=0,1,2,3,4,5。教师:说一说,这些数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自由说。 教师:从0到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在演示时,嘴和手要配合好,边说边做。 引导学生回答出左手拿着的铅笔和右手拿着的铅笔合起来就是 教师:对,这里的“合起来”用得非常好。 板书:合起来。 教师:你能用一个动作来演示“合起来”吗?指名演示,然后引导台上的学生与其余学生一起用手演示“合起来”。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合起来”用数学的方法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数的概念时强调“添上”“合起来”等动作,为加法的学习建立鲜明的表象,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探求新知 1.教学例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请5个学生上台,发给每个学生一只笔,问:现在是几个?又发给一个,问;现在合起来是几个? 让学生上讲台演示,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出示动态汽车图 (3)看图说图的意义。师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学生认真观察后,说说图意: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和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在2和3之间用什么符号能清楚的表示2与1合起来3呢?小组交流

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5以内数的加减法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感悟加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加法意义。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初步感受数学的作用与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 3、探索5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学会5以内的加法。 2重点难点 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探索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规范地书写算式。 2、规范地书写算式。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复习引入: 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2、3、4、5,谁来说说,1、2、3、4、5用手指怎么表示? 展示红花,向学生提问:3朵花和2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2朵花和2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2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1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与这5个数有关的新知识:5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5以内数的加法)。 活动2【活动】引导自学 出示教学课件例1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停车场原来有几辆车?又来了几辆车?停车场将会有几辆车? 学生观察后,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我看到停车场原来有2辆汽车,然后又来了1辆汽车;停车场将会有3辆汽车。 活动3【活动】探究交流 合作探索 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1)、停车场原来有2辆,又来了1辆,合起来就是3辆。(板书:2 1 3) 学生认真观察后,说说图意: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2)、师:在“2”与“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很清楚地表示出2辆和1辆合起来是3辆呢? 学生小组交流,并回答:2+1=3 (3)、“+”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今天我们就先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学生跟着老师认读“+”读作加号。2+1=3读作“2加1等于3”。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 【导语】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一种方式说不准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一】 《7,6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分析、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幅图中两个已知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并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的组成游戏。 2、完成数的组成和口算。 二、情境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树都会在这个季节收获果实。秋天有许多同学喜爱的水果,你喜欢什么水果?就让我们一起去果园看一看吧。 三、互动新授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例1图。 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有7筐苹果,5筐梨,一共有几筐水果?指生列出算式。(7+5或5+7)猜测,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为什么?让生经历用小棒来感知过程。 小结:这两个算式算的都是水果的筐数,所以是相同的结果。 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7+5=12

总结算法: 方法1:从7起往下数5个。 方法2:摆学具。 方法3:凑十。 方法4:凑十。 方法5:把7看做10。 10+5=1515-3=12 归纳:知道了这两个算式会有同一个结果,我们计算出了一个,就知道另一个的结果。 2、对应练习 这里还有几个果子,让我们来摘一摘吧!(出示算式) 7+4=()6+7=()7+7=() 生独立练习。 指生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用7+4=11还能算出哪道加法算式? 小结:4+7,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西师大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看图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 3.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加法问题,给大家说一说?今天,小兰和小明要去调查生活中的加法问题,你们愿意和他们一块去吗? 二、进入情境,探求知识 (一)出示图片:主题图1 1.教师:他们首先来到停车场,猜猜看,小兰和小明会发现什么加法问题呢? 学生1:他们会发现一边有2辆车,一边有3辆车,一共有5辆车,2+3=5.

学生2:他们会发现一边有3辆车,一边有2辆车,一共有5辆车,3+2=5. 2.教师:他们说的都对吗? 学生1:他们说的都对,因为小兰是先数左边的3辆,再数右边的2辆,小明是先数左边的2辆,再数右边的3辆,不管怎么数,都是5辆. 学生2: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数的就不一样,列式也不一样,但是得数是相同的. 3.小结: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得数是相同的,即3+2=5,2+3=5(板书:3+2=5,2+3=5) 4.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两个算式中3和2的位置变了,得数是相同的. 教师:两个算式中交换3和2的位置,得数不变,也就是3+2=2+3. (教师板书:3+2=2+3) (二)出示图片:摆一摆1 1.他们乘车来到了公园,看到一些美丽的鲜花,你们知道他们又发现什么问题吗? 2.我们先用小圆片代表花来摆一摆.同桌2人,一人摆,一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说出2个不同的算式. 3.反馈. (三)出示图片:小鸟图 1.他们来到了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写出两个不

《看一看,数一数 》大单元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侧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直观和应用意识。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这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

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 4.了解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 1.在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20以内的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结合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与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相关的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情感态度 1.通过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通过对数的认识和计算,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客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看一看,数一数

最新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时: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a) 创设情境,b) 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c) 认真观察,d) 小组讨论,e) 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6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66~67 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十”、“一”以及数的组成,加深“个位”、“十位” 2.熟练地认、读、写11~20各数,会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与事 3.巩固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4. 重点:11~20各数的组成,大小比 难点:20 1.教材第66页“整理与复习”第1题“想一想,说一说。”看书自主归

师: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大家快速浏览书第57~64页,在4 2. 教师提问:大家归纳得不错,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检查你们对知识掌握的 师:我们开火车的形式1个1个地数,从0数到20,再从20数回到0。 师:请拿到16的同学起立,说说你手中的数是几位数,分别是哪些数 学生回答:16 1. 教师说明:大家看,在计数器上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教师提问:刚才的17 学生回答:十位拨1颗,个位拨7 教师小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而“十”是十位上的计数单 2. 教师提问:你能说说17 学生回答:1个十和7个一组成17 教师提问:请拿到20的同学起立。说说你手中的数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2个十组成20 教师提问: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 师:在写20 学生思考后回答:个位要添0 学生拨珠并写数。 3. 教师拨出11,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也拨出11 教师提问:11里面的两个“1”的意 学生思考后回答: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

1.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刚才拿到的数字卡片。拿到15邻居的卡片的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想,谁是15前面的那个数,谁是15后面的那个数? 教师说明: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越往前数,数越小,越往后数, 2. 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二”第1 学生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 3. 师:请比14 教师请拿到2和12 教师提问:这两个数都比14小,它们和14的大小关系能再详细地说一 学生比较:2比14小得多,12比14 4. (1)完成教材第67页第2、3 做第2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加 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依照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相互交流,初步把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说明自己的摸索过程和运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看、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运算的爱好。 教学重点: 学会5以内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算。 教学难点: 明白得加法的含义,明确加法确实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 学情分析: 加法一课是运算数学的起始课。关于5以内的加法,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就差不多会运罢了,然而,关于加法的含义未必明白得得专门清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明白得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在那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尽管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然而,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运算、解决加法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预备: 学生预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游戏:对口令,复习2-5的分与合。? 2、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把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看图意。 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2)认识加法 ①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②你能把刚才大伙儿说的3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③你如何明白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④你都差不多明白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专门多小朋友早就明白了,那它表示什么呢?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⑤你明白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那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教师板书(3+2=5加号) ⑥那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明白得算法 ①提问: 那个地点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先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②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 ③3+2=5,你如何想的?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专门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你能看明白图的意思吗?自己试着说一说三句话。 (2)你想用什么方法运算?(加法)你会算吗?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 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指导思想: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与理论根据: 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穿插使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既开展个性,又培养才能。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局部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根底,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教出1120各数并会读数的根本上进展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重点突出。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

认知构造中。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可以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进制。 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观察才能、合作交流才能和思维才能,进步将数学与生活进展联络的应用意识。 3、情感目的:进展遵守交通规那么的思想品德和平安意识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数字个位与十位的组成、分析与理解。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三、稳固延伸 四、全课总结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看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适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预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动身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先有几个气球?能够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依照课堂中学生的情形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能够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能够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能够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伙儿能想方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看。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那个原理能够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明白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确实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能够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能够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致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竞赛跳远。 说说如何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新课标第一网 观看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现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判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精品】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1~5的认识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1~5各数,并学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认、读、写1~5各数,同时掌握5的分成。 2.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学习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在认识1~5各数中,感受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认识1~5各数。 难点根据对1~5的认识,掌握5的分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看一看,数一数。 二、导入新课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革命人民大团结。每到星期一,各个单位以及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升起仪式。 课件出示: 师:小明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升起仪式,格外的兴奋,他邀请大家一起到他们学校去观礼。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出发吧!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数数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谈话,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导入做准备。 讲授新课一、数数

课件出示: 师:在升旗仪式中,小明发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 反馈: 有1面国旗,国旗上有5颗星星; 有3个小朋友; …… 师:老师发现小朋友们找出了许多数字,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些数吗? 引导学生说出: 操场上飘扬着1面五星红旗,这时天上飞来了2只小鸟,三个小朋友们正在升国旗,国旗的旁边有4盆鲜花和5棵小树。 根据学生的表述,课件出示: 师:说的真好!接下来我们来摆出这些数好吗? 二、摆一摆 课件出示: 要求: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一边摆一边数出1~5各数。 抽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 学生独自 观察,然后自 由交流。 学生自由 说说。 学生:好! 学生独自 按顺序摆一 摆。 通过观察,让 学生充分发现情 境图中的数字, 为后面学习1~5 各数做准备。 引导学生有 序的序数,从而 有序的得出1~5 各数。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能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读、认、写l~5各数。 2、能用1~5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建立数感。 1.2过程与方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1~5的基数、序数含义。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小棒等。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第1节-1—5的认识

1、观察数数。(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吗?这是一张动物园的图片,仔细观察并且数一数,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生:1只太阳、4朵云、1头大象、3只长颈鹿、2头犀牛、4只小鸟、3头羊、2棵树、4位学生、1位老师、5朵花、2位男孩、2位女孩、…… 2、揭示课题。 师:观察的真仔细,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5的认识》。 (板书:《1~5的认识》) 新课讲授 探究一: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1、学习l的数量。(媒体出示:大象图。) 师:图上有1只大象,那么大象个数就可以用1颗珠子来表示,可以用数1来表示。 (第一次点击“大象”图片,媒体演示:闪烁大象;第二次点击“大象”图片,媒体出示1颗珠子;第三次点击“大象”图片,媒体出示数字1。师并板书:○ 1) 师:你还能从图上找到哪些事物是可以用数1来表示的?(可以指导学生看书上的主题图.) (学生可能回答:1只太阳可以用数1来表示。1位老师可以用数1来表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