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1-磨煤机试验规程

p1-磨煤机试验规程

p1-磨煤机试验规程

DL467—92

磨煤机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5-16批准1992-11-01实施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畴

1.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进行磨煤机性能试验的原那么和方法。

1.2 分类

1.2.1 验收或鉴定试验:新设备或设备改进后的试验;

1.2.2 运行试验:确定运行方式,编制运行规程;

1.2.3 研究性试验:为不同的目的进行的各种试验。

1.3 适用范畴

本规程适用于以下几种常用的制粉系统:

1.3.1 直吹式制粉系统

磨煤机直截了当向燃烧器输送煤粉的系统称为直吹式制粉系统。要紧有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热一次风机系统和冷一次风机系统)、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及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等,如图1、图2、图3所示。

1.3.2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经磨煤机磨制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里,然后再按需要供给各燃烧器的系统称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这种系统通常包括如图4中所示的要紧设备。

2 引用标准

ASME PTC 4.2 磨煤机试验规程

ISO 3966,1977—06—01 封闭管道中液体流量测量——使用皮托静压管的速度面积方法

GB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 2565—87 哈德格罗夫可磨性指数的测定

SD 328—89 KM-88型仪测定VTI可磨性指数的方法

DL 465—92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

RS-24—1—83 煤粉细度的测定

RS-3—1—83 燃煤、飞灰和炉渣试样的制备

3 术语和符号

3.1 性能参数

3.1.1 磨煤机出力B mm:规定条件下,单位时刻研磨出规定细度的原煤量,t/h或kg/s。

图1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a)热一次风机系统;(b)冷一次风机系统

1—锅炉;2—空气预热器;3—送风机;4—给煤机;5—下降干燥管;

6—磨煤机;7—木块分离器;8—粗粉分离器;9—防爆门;

10—细粉分离器;11—锁气器;12—木屑分离器;13—换向器;

14—吸潮管;15—螺旋输粉机;16—煤粉仓;17—给粉机;

18—风粉混合器;19—一次风箱;20—一次风机;21—乏气风箱;

22—乏气风机;23—二次风箱;24—喷燃器;25—乏气喷嘴;

26—煤粉分配器;27—隔绝门;28—风量测量装置;29—密封风机;

30—冷烟风机(含图2、图3、图4注)

3.1.2 磨煤机最大出力:磨煤机研磨出的煤粉能满足锅炉燃烧要求并能稳固运行时的最大出力。

3.1.3 煤粉细度R x%:用标准筛确定的某一粒径煤粉颗粒的质量百分数,用某一规定筛网上的剩

余量占全部筛分样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其中角标x为标准筛网孔径,μm。

3.1.4 煤粉平均性系数n:表征煤粉粒度分布的特性系数。

3.1.5 原煤可磨性指数:表示原煤研磨难易程度的特性系数。最常用的有哈德格罗夫法和VTI法测定的可磨性指数。

3.1.6 原煤冲刷磨损指数K e:表示煤对研磨件磨损强弱程度的系数,磨煤机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图2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3.1.7 原煤粒度R x:表示进入磨煤机前的大于某一尺寸原煤颗粒的质量百分数,其中角标x为筛网孔径,mm。

3.1.8 磨煤机的通风量Q:指通过磨煤机参与干燥和输送的全部风量,m3/h或kg/s。

3.1.9 再循环风量:在制粉系统中,从一次风机出口(或从乏气风机出口)返回到磨煤机进口的乏气量,m3/h。

图3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图注见图1)

3.1.10 调温风量:加入到进磨煤机的热空气或烟气流中,将其温度调剂到适合磨煤机用的空气量,m3/h。

3.1.11 乏气量:从细粉分离器分离出来的含一定煤粉和空气(或烟气-空气)的混合物,m3/h。3.1.12 一次风量:输送煤粉并进入主燃烧器的风量,m3/h或kg/s。

3.1.13 石子煤量:从磨煤机排出的矸石和其他铁件残渣等,kg/h。

3.1.14 消耗功率P:磨煤机驱动装置输入的功率,kW。

3.1.15 耗电率E:磨制每吨煤所消耗的电能,kW·h/t。

3.1.16 制粉系统漏风率:在负压制粉系统中通过系统部件漏入系统中去的空气占系统入口通风量的份额,%。

3.2 煤粉制备系统

3.2.1 给煤机:将原煤送入磨煤机并能够调剂给煤机给煤量的设备。

3.2.2 磨煤机:将原煤研磨成细粉的装置。

3.2.3 粗粉分离器:将粗颗粒的煤粉分离出来的设备。

3.2.4 细粉分离器:从气粉混合物中分离出煤粉的装置。

3.2.5 锁气器:装于细粉分离器底部或粗粉分离器回粉管中能使煤粉(或回粉)排出,但阻止空气等介质倒流的装置。

3.2.6 排粉机:在负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用来输送煤粉的风机。

3.2.7 乏气风机:用于输送乏气的风机,国内通常也称排粉机。

3.2.8 给粉机:将定量的煤粉稳固地给入一次风管路并能够调剂给粉机给粉量的设备。

3.2.9 一次风机:用于向主喷燃器供给一次风的风机。

3.2.10 木屑分离器: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分离木屑等纤维状杂物的设备。

3.2.11 木块分离器: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装于磨煤机出口用来分离木块的设备。

3.2.12 密封风机:供给磨煤机及其部件动静部分密封用的风机。

3.2.13 冷烟风机:从锅炉尾部抽出炉烟加入磨煤机入口干燥剂的风机。

3.2.14 螺旋输粉机: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中将煤粉输入其他粉仓去的装置。

3.2.15 煤粉分配器:装于煤粉管道分叉前能够使煤粉在分叉管道中分配较为平均的装置。

3.3 符号及角标

3.3.1 角标,见表1。

3.3.2 符号,见表2。

4 试验项目及测点布置

4.1 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试验项目包括钢球装载量试验,分离器性能试验及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

4.1.1 钢球装载量试验:

4.1.1.1 加煤前,测量不同钢球装载量下的磨煤机电流或功率,作为求得钢球补加量的依据;4.1.1.2 加煤后,在不同钢球装载量下进行磨煤机的出力(指最大出力)、电流、功率、煤粉细度及煤粉平均性系数的测定,以求得在该煤种下最正确钢球装载量的数值。

4.1.2 分离器性能试验:保持磨煤机出力和通风量不变(为最正确钢球装载量下最大出力的80%左右及相应的通风量),在分离器折向门挡板不同开度下测定煤粉细度、分离器阻力、分离器效率、循环倍率、煤粉细度调剂系数、煤粉平均性系数、磨煤机电耗等。用来判定分离器工作正常与否的依据。该试验也可作为煤粉细度的调剂手段。

表2 制粉系统常用符号一览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①本标准中的标准状态皆指在标准环境压力(101325Pa)和温度为0℃时的状态。

4.1.3 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在最正确钢球装载量下,保持合适的风煤比,在不同出力下(直至磨煤机的最大出力)测定制粉系统各运行参数。为合理运行方式提供依据。

4.1.4 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试验测点布置如图5所示。

测点代号:Q—风量;P—风压;t—温度;R x—煤粉取样

4.2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试验项目包括冷态风量调平试验、分离器性能试验、加载压力试验、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及煤粉分配性能试验。

4.2.1 冷态一次风量调平试验:在冷态下调剂一次风管上的缩孔或挡板,以使各一次风管间风量相对偏差值不大于±5%。

4.2.2 分离器性能试验:保持磨煤机出力和通风量不变(约为额定出力的80%及相应的风量),在

分离器折向门挡板不同开度下测定系统运行各参数。

4.2.3 加载压力试验:保持磨煤机出力和通风量不变,在不同加载压力下测定系统运行各参数,以求得满足磨煤出力所需的较合适的加载压力,不同加载压力下制粉系统电耗的比较条件是煤粉细度相同。煤粉细度不同时需换算至同一煤粉细度下再进行比较。

4.2.4 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风煤比值按给定的值变化,在不同磨煤机出力(直至磨煤机最大出力)下测定系统运行各参数,为运行提供依据。

注:中速磨煤机的最大出力要考虑石子煤量,如石子煤量大于额定出力的0.5 ‰,或石子煤发热量大于6.27MJ/kg时,磨煤机已属非正常运行工况。

4.2.5 煤粉分配性能试验:在不同风量工况下测定各一次风管的风速、粉量。为改善燃烧器的风粉平均及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4.2.6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试验测点布置如图6所示。

图6 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试验测点布置图(实例)

测点代号:Q—风量;p—风压;t—温度;R x—煤粉取样

4.3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试验项目包括纯空气通风特性试验、分离器性能试验、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

4.3.1 纯空气通风特性试验:在不同通风量下测定磨煤机的提升压头、磨煤机功率、通风效率和分离器阻力,以便为进行新旧碾磨件通风特性对比及设备改进提供依据。在进行纯空气通风特性试验的同时进行冷态一次风量调平试验,其要求同4.2.1 条。

4.3.2 分离器性能试验:保持磨煤机出力不变(为磨煤机额定出力的80%),在分离器挡板不同开度下测定系统运行各参数。

4.3.3 磨煤机出力特性试验:在磨煤机不同出力下(直至最大出力)测定系统运行各参数。

图7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试验测点布置图

测点代号:Q—风量;p—风压;t—温度;

θ—烟气温度;R x—煤粉取样

4.3.4 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试验测点布置如图7所示。

4.4 测量参数

上述各种磨煤机试验所需要测定的制粉系统运行参数为:磨煤机出力、系统通风量(热风、温风及冷热烟气量)、再循环风量及三次风量(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密封风量(对直吹式制粉系统)、煤粉细度及煤粉平均性系数、磨煤机压差和分离器压差、磨煤机电耗、制粉系统总电耗、石子煤量(对中速磨煤机)、各部温度和压力(包括油系统)。

4.5 其他

上述所列各试验项目为必要的常规项目,具体实施时能够依照需要增补其他试验项目。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前的预备

5.1.1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微压计、风压表、热电偶、温度计、流量测量装置和取样装置等测试仪器,都要按照要求事先通过校验和标定,使测量数据正确无误。

5.1.2 检查各测点的安装位置、方法是否正确,不得有堵塞和漏泄现象。

5.1.3 中速磨煤机、风扇磨煤机的磨辊、钢球、上下环、叶片、内衬等研磨层金属表面的磨损量应是轻微的,否那么应测量已磨耗尺寸或更换新品。低速钢球磨煤机的钢球装载量差不多过称量。

5.1.4 磨煤机本体、排粉机、一次风机、给煤机、锁气器、风门挡板、除石子煤装置等的缺陷已排除,都能正常运行。5.1.5 制粉系统中的漏气、漏粉现象已排除。

5.1.6 粗粉分离器的挡板、锥体已调整到规定位置。

5.1.7 输煤系统中除三块(铁块、木块、石块)装置已正常运行。关于中速磨煤机、风扇磨煤机,必须把铁块、木块、石块清除洁净,防止给煤机发生卡塞或使磨煤机损坏,造成试验中断。5.1.8 制粉系统的风量、烟气量、再循环风量、给煤量等通过调整,已进入稳固状态。

5.1.9 试验人员、记录人员已配齐,并到达指定地点。记录表格已备好。

5.2 试验的进行

5.2.1 试验的开始时刻、记录数据的间隔时刻和试验终止的时刻,应统一指挥。

5.2.2 各测点的温度、风压、风量、电压、电流、电功率、挡板开度等数值,每隔5~10min记录一次;原煤可连续取样或10~15min取样一次,煤粉量及石子煤量可半小时取样一次,如工作量较大也可每个试验工况取样一次。

5.2.3 每个试验工况的数据在稳固运行后至少连续记录2h。在整理记录时如发觉运行工况变化大,可将记录删掉一部分,然而取用部分连续记录时刻至少有1.5h。如不够1.5h,那个试验工况应重做。

5.2.4 第一个试验工况,可叫做预备性试验。试验做完,认为该次运行工况正常,记录、资料、取样完备,那么这次试验可转为正式试验。反之,待排除运行不正常因素后,再做一次方可开始正式试验。

5.2.5 试验应在锅炉负荷较稳固的条件下进行。

5.2.6 测量数据和试验的每次相隔时刻,可按试验精确程度要求和运行工况是否稳固而改变。5.3 试验原始记录的整理

5.3.1 每个测量点的数据记录表上,应写明试验名称、编号、磨煤机出力、锅炉负荷、试验日期、试验起迄时刻、记录及测量人员姓名、试验组长及校核人员姓名。

5.3.2 记录人员应把每段时刻的数据予以加权平均,并说明所记录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的意见。煤、煤粉和石子煤的取样通过缩分,按要求重量及试验目的取样,并送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5.3.3 各试验工况的原始记录,须整理编号并妥善保管,待进一步汇总。

6 测量方法

6.1 出力测量

6.1.1 磨煤机的原煤量由测量给煤机的给煤量可由式(1)求得:

B AV

=ρ(1)

gm md

式中:B gm——给煤机给煤量,kg/s;

A ——给煤机中煤流断面面积,m 2;

v ——给煤机中煤流速度,可用测量刮板速度、皮带速度或直截了当测量煤流

速度(振动给煤机)的方法求得,m/s ;

ρmd ——煤的堆积密度,kg/m 3。

6.1.2 关于皮带给煤机,由于煤流断面专门难求得,往往直截了当从皮带上截取一段煤(长 约0.5~1.0m),称其质量,再算得给煤量。

6.1.3 关于其他型式的给煤机(刮板式、圆盘式、振动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应该用直截了当称重法求取给煤机特性曲线,即在落煤管上开设旁路或插板,定时放出原煤后称量求得。

6.1.4 利用称量法求取给煤机特性曲线时应注意;

6.1.4.1 给煤机起动升速时的煤量应除去;

6.1.4.2 每次放出的煤量不宜太少,以50~100kg 为宜;

6.1.4.3 试验曲线应有5个以上数据组成,且必须校核给煤机速度自低到高及自高到低时煤量的重现性;

6.1.4.4 试验前应进行煤的堆积密度测定,以便对试验出力进行修正。

6.1.5 在进行出力修正时,煤的堆积密度测量方法如下:将煤从1.0m 高空中自由落入一容器内(直径约0.4m ,高约0.5m),勿敲打容器与捣实。然后称其质量再算得 单位体积煤的质量。

6.1.6 对称量式给煤机的煤量在通过校核后可直截了当读出。

6.2 风量测量

6.2.1 风量测量的差不多原理:依照测速管测得的气流平均动压运算气流速度v 和流量Q 。运算式为:

υρ=K p s d ql m /s 2 (2)

Q A =3600υ m h 3/ (3)

式中: K s ——测速管速度系数;

A ——管道截面积,m 2;

p d ——气流平均动压,Pa ;

ρql ——气流密度,

ρρgl ql,n s j 3kg /m =⨯

±⨯+⨯()()P P t 273273102325 (4)

其中: p a ——环境压力,p a;

p j ——管道内气体静压, p a;

t ——管道内气体温度, o C ρql,n ——标准状态下气流 密度, kg /m a 3

当用微压 计指示测速 度管的动压时,气流平均动压可由下式求得: ρd pj Pa =K z (.)982 (5)

式中: K ——微压计乘数(标在微压计上);

z ——微压计读数,mm ;

(.)98z pj ——表示微压计读数开方后的平均值,Pa 。

6.2.2 气流密度的运算

6.2.2.1 关于空气,标准状态下的气流密度为ρkg,n =1.293kg/m 3n 。

6.2.2.2 关于制粉系统的废气,标准状态下的气流密度为:

ρzf,n bf 3 kg /m =-⨯

1293600.B M Q zf ∆ (6) 式中: B zf ——制粉系统出力,t/h ;

Q bf ——排粉机风量,m 3n/h ;

ΔM ——每千克原煤蒸发掉的水分,

∆M M M M =

-t mf mf

100- % (7) 其中: M t ——原煤水分,%;

M mf ——煤粉水分,%。 但在原煤水分M t <10%的情形下,能够令ρzf,n =1.293kg/m 3n 。

6.2.2.3 烟气的密度(标准状态)需依照其成分进行运算。运算式如下:

ρyg,n 22222O CO H O +0.291SO N =+++0146020000820127 (8)

式中,O 2、CO 2、H 2O 、SO 2、N 2为烟气中相应各气体成分的体积百分率,%。 其中

O CO H O +SO N 22222+++=100%

6.2.3 纯空气气流风量测量

6.2.3.1 测量清洁气流和含尘浓度小于0.05kg/kg(例如制粉系统乏气管)的气流流量的测速管,常用的是皮托-普朗特管(简称皮托管)、笛形管和靠背管。其结构简图见 图8、图9、图10。

图8 带半球头的皮托管相对尺寸示意图

6.2.3.2 假设按图8要求精确加工的皮托管其测速管速度系数K s≈1.0,在工业试验中可不能带来专门大误差,那么不必进行校验。

6.2.3.3 测速管直径应按d≤0.035D选用。式中,D为被测管当量内径,d为测速管直径。

6.2.3.4 用皮托管及弯头式靠背动压测定管测量流量时,在矩形截面管道及圆形截面管道中的测量点数及划分见表3和图11,及表4、表5和图12(表5中的r1、r2、…对应于图12中的r 1、r 2、…)。

表 3 矩形截面沿边长平均分布的测点数量

图9 BS-Ⅲ型笛形管结构

图10 靠背式动压测室管测头型式举例

(a)弯头式;(b)BS-Ⅰ型

图11 矩形截面测点分布示意图

表4 圆形截面按等截面原理进行测点划分时的测点数

图12 按等截面原理进行测点划分时

圆形截面测点分布示意图

6.2.3.5 当风量测点上游直段L1≥10D(D为被测管道当量内径)、下游直段L2≥3D,且其中无风门挡板等局部阻力的情形下,为使测试简化,能够只开设个测孔,而且能够采纳事先通过标定的代表点的测量方法。

6.2.3.6 图9所示BS-Ⅲ型笛形管,使用前必须用皮托管在被测管道内进行标定。

6.2.3.7 笛形管应安装成装卸式,使便于经常抽出检查其感压孔有无堵塞。

6.2.4 含尘气流风量测量

6.2.4.1 测量含尘浓度大于0.1kg/kg的气流流量时,可用平头式或弯头式煤粉等速取样管,见图13和图14。测量时应将取样管出口堵死以后使内静压孔感受全压,外静压孔仍感受静压。其测速管系数K s需事先在纯空气下进行标定。也能够采纳图10(b)所示BS-Ⅰ型靠背式测速管,其测速管系数K s亦需事先在纯空气下在被测管道内进行标定。

表5 图12中测点半径与管道半径的比值

1—取样头(不锈钢);2—取样头座(不锈钢);3—外套管

(φ19×2,不锈钢);4—内静压管(φ2×0.5,铜);

5—内套管(φ10×1,紫铜管);6,7—接头(黄铜)

6.2.4.2 当用BS-Ⅰ型靠背式测速管进行含尘气流测量时,不必进行含尘浓度对动压值或气流密度的修正。当用图13和图14所示的等速取样管进行风量测量,同时气 流含尘浓度大于0.2kg/kg 时,应进行含尘浓度对动压头的修正(现在气流密度仍按 纯空气密度运算)。其修正方法如下:

p p d zd 1+0.75 Pa =μ (9)

式中: p d ——含尘气流淌压,可用逐步靠近法求得,Pa ;

p zd ——含尘气流测量 动压,Pa ;

μ——含尘气流浓度,kg/kg 。

注:逐步靠近法运算含尘气流淌压,即先假定一个风量,依照等速取样取得的单位时刻的粉量求得气流浓度μ,再依照式(9)求得气流淌压,并继而求得风 量。假如假定风量与求得的风量有差异,那么需要重新假定风量进行循环运算。

6.2.5 平稳法求风量

磨煤机出口的总风量也能够用式(10)求得:

''='+++Q Q Q Q Q mm,n mm,n sf,n mf,n lf,n (10)

6.2.5.1 Q ″mm,n 为磨煤机出口总风量(标准状态),m 3n/h 。

6.2.5.2 Q ′mm,n 为磨煤机入口总风量(标准状态),m 3n/h 。

6.2.5.3 Q sf ,n 为磨煤机内煤的水分蒸发量(标准状态),

Q B M sf,n mm =10000804∆/. (11)

式中:B mm ——磨煤机出力,t/h 。

6.2.5.4 Q mf ,n 为磨煤隐秘封风量(标准状态),m 3n/h 。

6.2.5.5 Q lf ,n 为制粉系统漏风量(标准状态)。

Q f Q lf,n lf mm,n =' m 3n/h (12)

式中:f lf ——系统漏风系数,关于用炉烟干燥的负压制粉系统,能够依照系统进出口气流中的氧量平稳原理求得:

f Q Q Q lf =

''-'-'

22221 (13) 其中: O ′2——系统入口氧量,%;

O ″2——系统出口氧量,%。 6.3 风压测量

6.3.1 风压测量的目的:为了测量设备或管件的阻力。

6.3.2 风压测量差不多原理:依照流体流淌的伯努利方程,两点之间流体阻力为:

∆∆∆p p p h =++j d 98.ρ Pa (14)

式中: ∆p j ——系被测两 点间流体静压差Pa;

∆p d ——被测两点间流体动压差Pa;

∆h ——被测两点间高度差,m;

ρ——流体密体,kg /m 3。

6.3.3 风压测量:静压能够在壁面开孔测量,如图15所示,也能够用皮托管的静压孔测量。动压可依照测点处流体速度来运算。

图15 壁面静压开孔

6.3.4 在静压测点上游侧及下游侧直段不够长(即不满足第6.4.2条关于直段长度的 要求)的情形下,沿圆周应布置许多于2点的静压测点,关于变截面管一周应布置 许多于4点静压测点,各点应单独测定之后求取算术平均值,不能用三通相互连接。

6.3.5 测量静压的传压管应使用φ8×1mm 乳胶管或弹性好的橡胶管。使用前应对乳胶管打气吹扫,并检查有无泄漏,严禁用水冲洗。测量正压管道含粉气流静 压的传压管在不测量时应卡死,以防煤粉进入传压管而堵塞。

6.4 煤粉取样及筛分

6.4.1 从气粉两相流体中抽取煤粉样时,应采纳煤粉等速取样管。煤粉等速取样管有平头式(图

13)、弯头式(图14)等几种。其中平头式和弯头式两种取样管差不多上静压 〝零值〞型取样管。

6.4.2 取样点上游侧距局部阻力件(弯头、收缩管、挡板、扩散管等)直管段长度应不 小于风道直径的10倍(对矩形风道,不小于10倍当量直径),下游侧直管段长度不 小于风道直径的3倍。如满足不了直管段要求,同一圆截面上开孔数应设置3个孔(互 成120°)。

6.4.3 同一截面取样点的划分能够按照等环面积的原理进行。取样管必须在每个等 截面中心上抽取样的连续时刻必须相等。每点取样时刻应使总截面取样量许多于 100g ,以减少取样误差。

6.4.4 取样管入口处速度和取样点处主气流速度的偏差值,不应大于±10%。按此要求。当气流

速度为20~30m/s时,取样管内、外静压差的波动不应大于50~100Pa。

6.4.5 取样之前应将取样管内燃料粉尘清除洁净。

6.4.6 假设取样测孔设在磨煤机出口一次风管分叉后,那么必须对各根风管进行煤粉取样,将各管煤粉样细度按煤粉量加权平均值作为磨煤机的煤粉细度值。

6.4.7 在环境温度或气粉流温度较低的情形下,为防止取样管结露堵塞,能够预先将取样管及旋风子加热、保温;或在旋风子上缠绕电炉丝,于抽样过程中通电(24V 或36V)加热。

6.4.8 回粉取样应采纳煤粉活动取样管,如图16所示。

图16 煤粉活动取样管

(a)总图;(b)外管;(c)内管1—内管;2—外管;3—管座;

4—橡皮塞;5—挡环;6—端盖;7—φ6销钉

6.4.9 分析煤粉水分用的煤粉样在取出后应赶忙装入容器内密封储存。

煤粉锅炉调试

煤粉锅炉调试 1、概述 锅炉调试包括制粉系统调试、锅炉冷态调试、锅炉整组启动调试和燃烧调整试验等内容,锅炉的燃烧工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锅炉设备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燃烧工况调整适当,即燃料燃烧完全、炉膛温度场和热负荷分布均匀,是保证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2、试验方法 2、1针对煤粉锅炉的特点,按照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磨煤机试验规程》(DL467-92)或《ASME试验规程》PTC4.1、PTC4.3规定及有关测试方法进行试验; 2、2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时,在锅炉及辅机设备正常运行、负荷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通过有计划地改变某些可调参数及控制方法,对不同的燃烧工况进行全面的测量,从经济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加以分析比较,寻求最佳的运行工况。 3、试验条件及要求 3、1试验期间锅炉燃用长期运行煤种,煤质应基本稳定; 3、2试验期间锅炉运行的主要参数应基本稳定(在规程允许的变化范围内),不进行排污、吹灰、打焦以及其它干扰运行工况的操作; 3.3机组主要运行仪表指示准确,自动控制系统和火检运行可*,试验所需的各种仪器仪表、消耗器材准备就绪,各试验测点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4试验期间运行人员、试验人员应密切配合,试验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发生,应按照规程规定进行处理; 3、5为了试验的顺利进行,还需电厂的检修、燃料化验、热工仪表等部门予以配合和支持。 4、试验内容 4、1制粉系统调试 4、1、1目的及意义 通过制粉系统试验,了解并掌握制粉系统设备特性,调整制粉系统在安全、经济的状态下运行,为运行人员提供运行依据,并在制粉系统调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磨煤机最大出力与制粉系统最佳运行工况。 4、1、2试验主要内容 制粉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直吹式制粉系统。两种制粉系统的调试方法有所不同,介绍如下: (1)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预备性试验; ※给煤机给煤量标定试验; ※磨煤机最佳钢球装载量试验; ※粗粉分离器进口挡板特性试验; ※最佳通风量试验; ※制粉系统出力试验; ※制粉系统最佳运行工况试验 (2)直吹式制粉系统 ※一次风管流量偏差及*背管标定试验; ※磨煤机入口测风装置校验; ※分离器挡板特性试验; ※磨煤机出力试验;

2#炉一次风(磨煤机通风量)优化调整试验小结

2#炉一次风(磨煤机通风量)优化调整试验小结3月8日对2#炉一次风、磨煤机通风量进行优化调整,试验内容为: 1、对各台磨煤机习惯工况下的一次风管风速进行测量,评估各台磨煤机的风量 分配特性和四根煤粉管的运行特性; 2、在约60%风量工况下测量一次风管风速,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可调缩孔; 3、在70-80%风量工况下,维持一次风母管压力、冷/热风调门、煤量不变情况 下,调整动态分离器转速500rpm和800rpm下测量一次风管风速; 4、在2B磨烧印尼煤工况下,测量一次风管风速,评估印尼煤的燃烧特性。 5、可调缩孔重新调整后的锅炉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能试验 一、锅炉燃烧过程中,一次风由于携带有大量的煤粉,所以对燃烧过程的状 况和质量影响极大,一次风风速过低容易造成回火、堵管等不安全因素,反之,一次风风速过高,煤粉着火推迟,影响煤粉的燃尽度,对锅炉效率不利。 同时,一次风风速对排烟中NOx含量也有很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一次风风速进行调整,以确定对各方面均为有利的一次风量。 本项试验需在300MW负荷下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 (1).保持磨煤机出口压力; (2).记录相关表盘参数; (3).实测各一次风管风速 (4).调整磨煤机出口风压,考察一次风风速变化,对排烟中NOx含量、灰渣 中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调整前一次风速:

调整可调缩孔E3:100%—90%,F3:90%—100%; 调整后一次风速:

经过试验,对2#炉磨煤机通风量按下表执行: 二、维持一次风母管压力、冷/热风调门、煤量不变情况下,调整动态分离器转速500rpm和800rpm下测量C磨一次风管风速; 在不同分离器转速下,维持一次风母管压力、冷/热风调门、煤量不变,一次风风速基本没有影响。 三、在B磨烧印尼煤工况下,测量一次风管风速。

钢球磨煤机的检修

钢球磨煤机的检修 2.1 设备简介 2.1.1 工作原理: 钢球磨煤机是根据撞击原理进行工作的,它的大罐(转动部)内装有一定量(55t)的研磨介质——钢球。当转动时钢球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转动着的筒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而下落,进入筒内的煤在下落钢球的撞击和研磨作用下,形成煤粉。我厂使用的磨煤机为DTM-350/600型,数量为8台。 2.1.2 结构: 本磨煤机为进出口料斗、转动部、主轴承、传动部等主要部分和棒销联轴器、减速机、固定罩等辅助部分组成,见图2-2-1。 图2-2-1 钢球磨煤机结构 1、出口料斗 2、轴瓦 3、大齿轮 4、筒体 5、护罩 6、进口料斗 7、小齿轮 8、联轴器 9、减速机 10、电动机 机器的主要工作部分——转动部,系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筒体及坚固的铸钢件进出料端盖所组成,为了防止筒体、筒体内部护有高锰钢Mn13(或中铬钢)波形衬板,衬板靠固定楔形成之横向压力牢固地紧定在筒壁上。在衬板和筒体间还衬有10mm厚的石棉板,以防筒内热量迅速外传,并缓冲钢球对筒体的冲击和有助于衬板与筒体的紧密贴合。转动部之转动系由电动机经棒销联轴器、减速机、齿轮传动装置等带动。 筒体两端的空心轴与支撑在两个下端为球面支撑面的大瓦上,大罐空心轴直径为φ1800mm,瓦宽450mm,入口瓦为膨胀端,出口瓦为推力端,大瓦钨金使用牌号为:Zc-16-16-2。 进口料斗为防止煤潮湿时堵煤,做成与磨煤机中心线成90°角的方形管,出口料斗为减少阻力,做成椭圆形截面斗,与磨煤机成45°角。 稀油站的工作原理:油液由齿轮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式过滤器、管式冷却器(#1炉为板式),被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站的工作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调整压力时,安全阀将自动打开,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每套稀油站备有两台齿轮油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当工作油泵损坏,系统油压降到一定值后,备用油泵可自动投入运行,以保证系统正常润滑油压。 稀油站的技术性能如下: 型式 XYZ-125G 油箱容积 16m3 工作压力 0.4MPa 油的类别 #150机油

发电厂-磨煤机检修规范(检修标准规程)

磨煤机检修规范 一.罐体应作如下复查,并做好记录: 1.测量罐体直径和长度; 2.罐体无变形、裂纹、漏焊等缺陷。 二.端盖与罐体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以字头和稳钉为依据,端盖与罐体应同心,两端空心轴中心线及罐体中心线不同心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法兰结合面应涂一层干黄油或黑铅粉,结合紧密,其间不准加任何调整垫片,端盖螺栓必须均匀的拧紧,并有背帽或防松装置; 3.空心轴衬套内螺纹的方向应正确,当罐体转动时能使原煤进入罐内。隔热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三.检查空心轴: 1.复查空心轴的不圆度、锥度和平整度; 2.轴颈表面应光洁,无伤痕、锈迹等。检查后应涂油并有防止碰伤措施。四.主轴承球面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以色印检查,每30mm×30mm内不少于2点。 五.球面座与台板应接触良好,以色印检查,每30mm×30mm内不少于1点。周界局部间隙不大于0.10mm,每段长度不大于l00mm,累计长度不超过周界总长的25%。 六.主轴乌金瓦的研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触角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为60°~90°; 2.乌金瓦与轴颈接触均匀,用色印检查,不少于1点/cm2; 3.轴瓦两侧(瓦口)间隙总和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为轴颈直径的 1.5‰~2‰,并开有舌形下油间隙; 4.推力总间隙误差为士0.15mm 5.研瓦时,不得使用代用轴颈。 6.研瓦时,应考虑到热膨胀后的实际工作位置。 七.主轴承的内壁、上盖、油槽、注油孔和回油孔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保证油管畅通。 八.主轴承水室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为所用冷却水最高压力的1.25倍。 九.齿圈(大齿轮)检查: 1.需要时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误差做样板检查齿形; 2.齿面应无缩孔、疏松和裂纹等缺陷。齿圈的各连接法兰面应平滑; 3.齿圈罩焊缝质量应良好,并应试验其严密性。 4.传动机的推力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一般推力间隙为 0.20~0.40mm。 十.出入口管头检查: 1.管头内部应平滑,无积粉的可能性; 2.插入空心轴部分的不圆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十一.球磨机安装前应先用地脚螺栓试验每个地脚螺孔的垂直度、摆动余量和深度,防转装置应正常。 十二.无规定时主轴承下(包括加强筋)应设置垫铁,垫铁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m

磨煤机参数对煤排放率和热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磨煤机参数对煤排放率和热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陶良福 【摘要】为了解决浙江台州电厂300 MW锅炉目前使用的HP863型中速碗式磨煤机存在着较严重磨煤机出力偏低和石子煤排放量过多的问题.本文在磨煤机不同出口温度、风量、加载力、给煤量和最大出力开展磨煤机的相关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磨煤机出口温度由75℃提高至95℃,对煤粉细度的影响较小,风量由61 t/h 增加至75 t/h,增加风量对煤粉细度影响不明显,石子煤排放率明显降低,石子煤排放率随给煤量的增加而小幅增加,石子煤热值的变化与磨煤机的运行情况有关.将磨煤机加载力由20 MPa提高至26 MPa后,石子煤排放率由0.21%降至0.12%,石子煤热值有小幅上升,对煤粉细度的影响不明显.另外根据实验结果对B磨进行了详细分析,为进一步的磨煤机的运行与结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节能技术》 【年(卷),期】2018(036)003 【总页数】6页(P253-257,275) 【关键词】磨煤机;石子煤排放率;石子煤热值 【作者】陶良福 【作者单位】沈浙能台州发电厂,浙江台州318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3;TP183

燃煤电厂是煤炭能源使用的主要途径,中速直吹式磨煤机由于具有启动迅速、结构紧凑、调节灵活、安全性高等优点,在燃煤发电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磨煤机的性能、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是燃煤电厂比较关注的,很多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陈徳荫[1]指出火电厂磨煤制粉系统节能潜力巨大。如宋绍伟[2]研究了磨煤机钢球最 佳级配技术对磨煤机节能降耗及运行安全的影响。郑福国等[3]提出了针对华能德 州电厂三期机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节能降耗运行技术措施,刘进海[4]通过对 齐鲁石化热电厂的六台之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制粉系统及磨煤机的改进措施。在台州电厂的实际运行中来看,中速磨煤机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出力不足和石子煤排放的问题很突出。 在电厂实际运行中,制粉系统都预留一台磨煤机用于备用,如果磨煤机出力不足,在燃煤热值较低时机组满负荷运行可能需要投运全部磨煤机,机组稳定运行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石子煤排放过多对电厂的经济和安全运行也是不利的。石子煤排量过多将导致石子煤中夹带的煤粉过多,从而使得磨煤机出力变低,经济性变差,同时石子煤排放运输费用增加。另外,如果石子煤排放过多并堆积挤压,由于磨入口混合风温很高,长时间将会导致结焦,引起石子煤在一次风室排放不畅,风道流通面积变小,一次风量不足、出力下降、风环处风速变小,继而又增加了石子煤排量,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引发设备故障。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一部分针对中速磨煤机的提高出力和减少石子煤排放量的研究。在提高磨煤机出力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磨煤机的运行参数和风环处的关键结构对磨煤机运行的影响。邹娇阳和秦鹏等[5-6]通过电厂试验的方法,得出了 在一定范围内,磨煤机出力和一次风量成正比关系。这是由于一次风量增加后,风环喷口射流对煤粉的携带能力提高,煤粉细度变粗,同时可使磨煤机内煤层厚度减薄,提高出力。许育群等[7]同样采用电厂优化试验的方法,提高磨煤机入口风温,

磨煤机检修规程

4.3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检修 4.3.1 概述 BBD3854BIS双进双出筒式钢磨煤机是胜利发电厂Ⅱ期工程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中主要的主体煤粉制备设备,其作用是把给煤机送入的原煤通过钢球撞击、挤压和研磨,磨制成煤粉。其工作原理如下: 原煤通过给煤机送至料斗落下,经过混料箱并在此得到旁路风的预干燥,通过落煤管到达位于中空轴心部的螺旋输送装置中。输送装置随磨机筒体做旋转运动,使原煤通过中空轴进入磨机筒体内。磨机的筒体内装有一定量的钢球,在筒体的旋转过程中,钢球对原煤的冲砸和互相摩擦作用使煤块逐渐被磨制成煤粉。通过一次热风由中空轴内的中空管进入磨机,使原煤和煤粉进一步得到干燥,并将煤粉从原煤进入口的相反方向吹出磨机筒体,带有煤粉的一次热风在磨机出口再一次与旁路风混合,通过煤粉管路进入磨煤机上方的分离器。通过分离器调整调整,可以实现出口煤粉细度的调节和控制。合格的煤粉从分离器上方出口直接送往锅炉燃烧器,而不合格的煤粉则依靠惯性和重力的作用,通过回煤管返回磨机,再次进行研磨。 4.3.2 规范 4.3.2.1 型号:BBD3854BIS (4台/炉) 4.3.2.2组成部分:每台双进双出磨煤机由磨机筒体、螺旋输送装置、静压主轴承密封风装置、混料箱、分离器、大小齿轮主传动系统,主轴承润滑系统,大齿轮喷射润滑系统,压差和噪音测料位系统和慢速传动系统等组成,并与给煤机相连,同时还配以加钢球装置,煤粉截止阀,隔音罩等辅助装置。 4.3.2.3 主要规范(见表7)。 表7 磨煤机主要规范 4.3.3 修前准备工作:

4.3.3.1 熟悉磨煤机的结构,了解磨煤机的各项参数、特性及技术要求。 4.3.3.2查阅档案,了解磨煤机的运行情况: a) 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异常和事故情况; b) 磨煤机出入口风门、挡板门的运行状况; c) 磨煤机加钢球的记录; d) 运行中驱动电机电流值、电流波动值; e) 运行中转子的轴向、径向跳动情况; f) 轴承组件及润滑油系统的运行状况(温度、振动、化学化验结果等); g) 查阅试验记录,了解磨煤机出入口管道的漏风状况。 4.3.3.3查阅档案,了解磨煤机的检修情况: a) 上次检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 b) 日常维护记录。 4.3.3.4编制检修工程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a) 检修工作内容; b) 人员组织及分工; c) 施工进度表; d) 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措施; e) 质量保证及技术措施; f) 主要工具、器具明细表,主要备品备件及主要材料明细表; g) 检修工序卡。 4.3.3.5施工场地要求 a) 磨煤机的检修应设有充足的检修场地,检修场地应设有充足的施工电源及照明; b) 应搞好定置管理; c) 应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d) 检修场地应设有进入磨煤机内部工作的安全照明电源。 4.3.4 工艺要点、质量要求(见表8)。 表8 磨煤机检修工艺要点、质量要求

磨煤机技术标准中英文

5 标准 5.1 磨煤机、电动机及附属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符合现行使用的国家有关标准和原部颁标准。进口磨煤机和引进技术采用的相关标准也可被接受,但不低于以下标准。这些标准和规范至少包括: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5680-1985 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 GB3077-82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10095-1988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GB/T15753-1995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 JB/T 10519—2005 MGS双进双出磨煤机 JB/ZQ1023-87 矿山机械产品质量检查与评定 JB2759-80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 旋转电动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03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4826 电动机的功率等级 GB4831 电动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GB4942.1 电动机外壳防护分级 GB10068.2 旋转电动机振动测量方法及限制、振动限值 GB10069.3 旋转电动机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制、噪声限值 JB4375 电工产品户外、户内腐蚀厂所使用环境条件 JB3373 大型高压交流电动机定子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 JB/2293 高压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JB/T7128 YTM、YHP、YMPS系列磨煤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JB/T56085 大型交流异步电动机产品质量分等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coal mill and the motor meets the present Chinese standard and Ministerial standard. The standard from imported coal mill and introduced technology is also acceptable, but cannot be lower than the following standard. The standard includes but not limited to: GB/T700-1988 carbon construction steel GB/T1174-1992 cast bearing alloy GB/T5680-1985 high manganese steel casting technical condition GB3077-82 structural alloy steel technical condition GB/T10095-1988 involute cylindrical gear accuracy GB/T15753-1995 circular-arc gear accuracy JB/T10519-2005 MGS double-inlet and double-outlet coal mill JB/ZQ1023-87 mining machinery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JB2759-80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packing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 GB191-90 package and storage mark GB755 rotating motor basic technical requirement GB1032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test method GB4826 power grade of motor GB4831 model coding method for motor GB4942.1 shell protection grade of motor GB10068.2 vibration measuring and limit, and limiting value for rotating motor GB10069.3 noise measuring and limit, and limiting value for rotating motor JB4375 electrical product applicati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 corrosion place JB3373 large high-voltage AC motor stator insulating and electrical proof test specification JB/2293 large high-voltage AC motor winding insulating and electrical proof test specification JB/T7128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technical condition for YTM, THP, TMPS JB/T56085 large AC asynchronous motor quality level

国电北仑电厂磨煤机技术规范书(最终版)

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第一批辅助设备招标文件 中速磨煤机 第二卷技术规范书 2006 年04月

目录 附件一技术规范 (11) 1.1总则 (11) 1.2工程概况 (11) 1.3设计和运行条件 (11) 1.4技术要求 (55) 1.5设计与供货界限及接口规则 (1818) 1.6清洁,油漆,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1919) 1.7数据表 (2020) 1.8差异表 (2525) 附件二供货范围 (2626) 2.1一般要求 (2626) 2.2供货范围 (2626) 附件三设备和技术资料的交付进度 (3333) 3.1一般要求 (3333) 3.2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3333) 3.3交货进度 (3636) 附件四监造(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 (3737) 4.1概述 (3737) 4.2工厂检查 (3737) 4.3设备监造 (3737) 4.4性能验收试验 (3939) 附件五技术服务和联络 (4141) 5.1投标方现场技术服务 (4141) 5.2培训 (4242) 5.3设计联络会 (4242)

附件一技术规范 1.1 总则 1.1.1 本规范书仅适用于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2×1000MW机组)配套的中速磨煤机,它包括中速磨煤机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要求的优质产品及相应服务。 1.1.3 如招标方有除本规范书以外的其它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经买卖双方讨论后载于本规范书。 1.1.4 投标方对磨煤机的整套系统和设备(包括附属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1.1.5 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若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标准执行。 1.1.6 如投标方未对本规范书提出书面异议,招标方则可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1.1.7 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共同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订货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1.1.8 在合同签定后,招标方有权因规范、标准、规程发生变化而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具体内容双方共同商定。 1.2 工程概况 1.3 设计和运行条件 1.3.1 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 1.3.1.1 锅炉规范 1) 锅炉型式:超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变压直流炉 2)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2996 t/h 3) 锅炉保证效率(BRL): 93.80 % 4) 锅炉(B-MCR)燃煤量: 376 t/h(设计煤种)

煤磨操作规程

微粉车间二期 制 粉 系 统 操 作 规 程 2012年4月 本技术操作规程,用于制粉系统的安全生产,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正确操作与设备维护,以满足制粉系统安全,可靠。根据煤的特性:易燃、易爆,正确的操作与维护,即可满足生产需要,又可防止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中速磨煤机制粉操作 1、制粉系统正确的标准 1.1磨机入口温度控制300℃、出口温度控制75℃,其波动不超过5℃(注:磨机入口温度最高控制350℃,视原煤水份而定)。 1.2中速磨煤机各轴承温度控制在100℃以下。 1.3中速磨煤机主电机额定电流为455A,生产中电流绝不能超过额定值。 1.4主排烟风机额定电流为3 2.1A,生产中电流绝不能超过额定值。 1.5中速磨煤机入口压力控制在-300pa~1000pa之内,出口压力控制在5000pa~6000pa,进出口压力呈现小波动。 1.6布袋收粉器进出口压差控制在-2000pa内。 1.7气体排入大气的中含尘浓度30-50mg/m3. 1.8中速磨煤机排渣口不许出现大量吐煤现象。 2、中速磨煤机开机前工作检查 2.1磨辊处于抬起位置,同磨盘无接触状况。 2.2磨盘内无大量积煤,各机电设备完好,人孔,密封联接处严密不漏。 2.3冷却水、润滑、液压系统已备好待运。 2.4各阀门开关灵活到位。 2.5手动盘车中速磨机1-2转,无异常。 2.6燃烧炉正常,热烟气随时待用到位。 3、中速磨煤机开机步骤 3.1确定磨辊抬起。

3.2各设备润滑系统开始润滑,主减速机回油畅通。 3.3各电动机开始送电。 3.4投入联锁状置。 3.5启动布袋收粉器,星型卸料器运转。 3.6螺旋输送机运行。入仓插板开关状态到位,进入相应煤粉仓。 3.7起动中速磨机分离器运转正常。 3.8启动主排烟风机,调整系统负压。 3.9系统送热烟气并兑入自循环风量,控制磨机出口小于75℃,准备主磨机启动。 3.10调整系统各位置压力、温度满足生产要求。 3.11起动磨煤机 3.12起动密封式给煤机,并同时落辊轻载运行。 3.13调整下煤量,调整热烟气量,观察磨机振动及吐煤情况,调整液压系统压力。 3.14检查各机电设备运行正常。 煤磨停机顺序 1)计划停机时间超过仓体物料存放时间(4小时以上)应清仓 2)正常停机停止称重皮带给煤在抬辊,分离器正常运行。 3)主排风机阀门定值逐步减少。将设备管道残留煤粉抽净。 润滑系统待磨机停机后,停油泵。停布袋收尘器 4、磨煤机出口温度规定及控制 磨制烟煤出口温度控制在75℃以下。 磨制无烟煤出口温度控制在75℃-90℃ 4.1控制风量,干燥气温度从高到低调整顺序为燃烧炉>自循环废气>冷风。即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则相应按顺序增加温度高的气体量。反之降低磨机出口温度,则增加温度较低气体量。 4.2调整下煤量:增加磨煤机下煤量,其出口温度下降,反之减少磨煤机下煤量,出口温度会上升。 5、中速磨煤机入口负压规定及调整方法 中速磨煤机入口负压视吐煤情况,规定负压在-300pa~1000pa内,以入口微负压不冒烟为准。 调整方法:调整主排烟风机的入口阀门开度;开度大,则磨煤机入口负压上升。开度减少,则负压下降。调整入磨干燥气,进入干燥气减少,负压上升,反之,负压下降。 6、煤粉水份的规定及控制方法 煤粉的水分一般规定1%,最大不超过2%。 控制方法:首先控制原煤水分,一般入磨的原煤水分控制在10%以下。在制粉操作过程中,主要控制磨煤机的出口温度,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则煤粉水分低,反之,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则煤粉水分上升。 7、煤粉粒度的规定及控制方法 煤粉粒度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而定,即以煤粉在燃烧区充风燃烧为准,燃烧一般规定-200目在80%以上,煤粉过细会使磨煤机产量降低,电耗上升,易燃易爆的因素上升。 煤粉的粒度要依靠磨机分离器转速进行调整,共调整范围30-220r/min,转速超高,煤粉粒度超细,反之,转速降低煤粉粒度变粗,通常生产试验,分离器转速由高向低调整以满足生产需要。另配合主排烟风机风量、

煤粉取样器使用说明(手动)电力所(A4)

MQ-II 型煤粉取样器 使 用 说 明 书 陕西中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友谊东路308号电话:(029)85763166 传真:(029)85763166 邮编:710054

1.简述 煤粉细度是火电厂锅炉运行中严格控制的一项指标,也是优化燃烧、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为使电站锅炉燃用合格的煤粉,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使锅炉在安全、经济的状态下运行,必须对煤粉细度进行定期监测。 目前,电厂制粉系统可分为中间贮仓式和直吹式系统。对于中间贮仓式制粉系统,煤粉取样比较方便。可以对煤粉进行定期监测,而直吹式制粉系统由于系统处于正压状态,煤粉取样比较困难,一般难以做到定期取样。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多年现场应用和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适用于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新型煤粉取样器,取样器的型号为MQ-II。彻底解决了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取样问题,使具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电厂,能够对煤粉细度进行监测,从而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2.装置特点 ●实现等速取样,所取样品代表性强。 ●利用抽气器产生负压取样,避免系统堵塞。 ●执行机构灵活、可靠,使煤粉取样简单易行。 ●结构简单,维护工作量少。 3.执行标准 ANSI/NFPA 70国家电气规范 GB11920-98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4720-84 低压电气电控设备 JB616-84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 IEC144 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 NEMA ICS 工业控制系统得一般标准 ISA-55.2 过程运算的二进制逻辑图 ISA-55.3 过程操作的二进制逻辑图 ISA-55.4 仪表回路图 IEEE 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实验导则

锅炉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试验措施

沧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1#锅炉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 试验措施 批准: 审核: 会签: 编制:郭磊 技术支持部2012年05月25日

1 试验目的 通过冷态一次风风量标定与调平试验为锅炉热态运行提供必要的参数依据,有利于锅炉投运后稳定燃烧和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 2 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的标准和计算参照以下文件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 GB 10184-19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3 试验内容及方法 3.1 试验内容 3.1.1一次风速校核试验,检查在线监测一次风速装置的准确性。 3.1.1磨煤机入口风量校核试验,检查在线检测风量装置的准确性。 3.2 试验方法 3.2.1一次风调平试验 开启吸、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在-50Pa左右,各二次风门全关,各一次风管风门全开,改变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分别为:80%、 90%,用皮托管测量各一次风管内的动压值,通过调节一次风挡板开度实现同层一次风风速的调平,记录一次风挡板开度。 3.2.2 磨煤机入口风量标定 开启吸、送风机,维持炉膛负压在-50Pa左右,各二次风门全关,各一次风管风门全开,改变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开度分别为:80%、 90%,用皮托管测量各磨煤机入口处风道内的动压值,同时记录表盘上各磨煤机入口风量。通过计算得出各磨煤机入口处的实测风量值,并与表盘风量进行比较,得出各磨煤机入口风量的标定系数。标定系数取两个工况的平均系数。 4 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及要求 4.1 锅炉动力(吸风机、送风机等)试验完毕,动力档板指示正确,操作灵活。根据试验现场的运行需要保持吸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的正常运行。 4.2消除锅炉烟、风及制粉系统泄漏,所有的人孔门、手孔门关闭严密;冷灰斗水封投入运行。 4.3 一次风管道测点处及磨煤机入口风量测点处位置较高,应搭设便于测量并且符合安全标准的脚手架。 4.4为保证试验时有足够的照明,对照明不足的地方应安装临时照明。 4.5一次风门应指示正确、调整灵活。

ZGM磨煤机运行操作要求

ZGM磨煤机运行操作要求 一. 概述 为防止磨煤机内煤粉自燃或爆炸,在操作运行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说明,正确使用防爆消防蒸汽。 磨煤机检修时,必须要有挂牌制度,必须停磨并关闭磨煤机入口和出口阀门。检修过程中要严禁电动机合闸,要严防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因素发生。 磨煤机运行过程中,所有的检修门、人孔门、手孔盖等必须禁闭,未经许可严禁打开。为防止煤粉在输粉管道内堵塞,并确保从分离器内正确输出煤粉,要保证磨煤机的一次风量达到规定的最小风量值。运行时,应确保关闭消防蒸汽通入管道上的电动阀门关闭,手动阀门打开。 磨煤机能够把一定粒度的原煤碾磨成合格的煤粉,但不容许诸如金属块、石块、木块和其它粗硬异物进入磨煤机内,否则将影响磨煤机的使用寿命;也不容许棉丝、铁丝、炮线等杂物进入磨煤机内,因为这些条状、线状杂物会缠住分离器的折向门,影响分离器的正常功能以及煤粉存积而引起着火。所以,输煤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清除杂物的设施。 碾磨部件(耐磨件)采用高铬铸铁制成,此种材料易脆裂、易热裂。所以要避免碰撞冲击和加热。基于此原因,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除低速盘车外,只容许磨辊抬起来后启动,或磨盘上布定量煤后启动。绝不容许磨盘上无煤(及磨辊加了载)启动。 每次启动磨煤机时,要及时检查和清除排渣箱的渣料,要监视电动机电流情况,要有连锁保护,要在报警极限值以下运行,要注意磨煤机的振动值。 磨煤机制造厂家对于在超报警极限值情况下运行引起的损坏不承担责任。 二. 磨煤机运行时的性能调整 1.煤粉细度调整 煤粉细度变化和分离器折向门开度、磨辊碾磨力、给煤量、一次风量大小等因素有关。 磨初次运行时,折向门开度、磨辊加载力只作暂时决定。其中折向门开度暂定45°。磨煤机运行最佳工况,及满足高炉燃烧的经济煤粉细度,须经磨煤机正常运行超过1000小时之后,通过性能试验得出。试验主要包括:调整最佳折向门开度、最佳碾磨力和适当的一次风量等。 磨运行过程中,如果折向门磨损严重,回粉挡板关闭不严或挂有异物会影响煤粉分离,所以应经常检查、维护。 2.磨煤机出力及磨辊加载性能调整 1)根据磨煤机出力大小,变更调整磨辊的加载力。 2)变加载是由给煤机的电流信号,控制比例溢流阀压力大小,变更蓄能器和油缸的的油压,来实现加载力的变化。 3)磨煤机的极限加载力为304kN,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最佳加载力,应通过磨煤机性能试验决定。对于本系统,采用满负荷运行较经济。技术数据如下: 加载油压: 3.75MPa~15MPa 加载力:25 %~100 %,即76kN~304kN 出力范围:25 %~100 % 4)磨煤机出力及磨辊加载特性曲线(见图6―7、图6―8)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研究

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研究 摘要:磨煤机一次风调平是燃煤电厂经常操作的试验,通过测量各个煤粉管 道风粉混合物的流量,来判断粉管间的风粉分配是否均匀,如流量偏差超出允许 范围,及时调整,以保障锅炉的燃烧效率,防止锅炉结焦和积灰,减少排烟热损失、固体及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关键词:磨煤机;一次风调平;试验方案 在燃煤电厂中,无论是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还是直吹式制粉系统,其煤粉管道 都是分层并列布置。在并列管路中,由于布置情况不完全相同,因而造成各粉管的 阻力系数不相等,这样就导致了各粉管中风粉混合物流量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 会导致燃料燃烧不彻底,燃烧热损失增加,过量NOx的生成、锅炉效率下降。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各并列粉管进行阻力调平,消除各粉管在实际运行时的流量 偏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制粉系统各管道的阻力调平常用的节流元件有节 流孔板和可调缩孔,入炉风量偏差不大于±5%[1]。 1.设备概况 锅炉为亚临界、自然循环、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尾部双烟道、紧身封闭、全钢构架的∏型汽包炉。锅炉设计压力19.1MPa,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070t/h,额定蒸发量1876t/h,额定蒸汽温度541℃。炉膛断面尺寸为20.7m×16.7m,炉膛容积为18532m3。炉膛高热负荷区采 用内螺纹管膜式水冷壁,水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炉膛上部布置有前、后屏式过 热器、高温过热器;折焰角后部水平烟道布置有高温再热器;后竖井双烟道分别 布置水平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烟道下部布置有两台回转式空气预 热器。在省煤器出口与空预器入口之间布置脱硝装置,在引风机出口与脱硫入口 之间布置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炉膛燃烧方式为正压直吹前后墙对冲燃烧,前、 后墙下层各5只轴向旋流燃烧器,其他20只燃烧器为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器,前后墙各布置两层燃烬风,以减少NOx排放量。制粉系统配置6台磨煤机,锅炉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扰动试验制度1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扰动试验制度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检查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掌握自动调节对象调节特性,为热控人员进一步对调节系统优化调整提供依据,保证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安全可靠投入运行,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扰动试验 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应定期做扰动试验。主要自动控制系统每月进行一次扰动试验,并做好扰动试验记录。扰动试验应在机组负荷较稳定情况下进行,分为定值扰动试验、内扰试验和外扰试验。除定期试验外,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做扰动试验: 1、设备 A 级检修后; 2、控制策略有变动; 3、调节参数有较大修改; 4、模拟量控制系统发生异常; 三、定期扰动试验的调节系统 机组 CCS、 AGC 控制系统由省调定期测试,热控对照规程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进行参数整定;条件允许情况下,每月热控需对下列各子系统定期扰动试 验,试验标准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1、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系统;(甲、乙汽泵调速;电泵调速;主给水调节阀) 2、主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甲、乙一级减温水阀;甲、乙二级减温水阀) 3、再热汽温自动调节系统;(甲、乙再热减温水阀;再热事故喷水阀) 4、一次风压自动调节系统;(甲、乙一次风机入口挡板) 5、二次风压自动调节系统;(甲、乙送风机入口挡板;甲、乙送风机偶合器调速) 6、炉膛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甲、乙引风机入口挡板;甲、乙引风机偶合器调速)

7、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各台磨煤机入口冷风门) 8、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自动调节系统;(各台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门) 9、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除氧器进口调节阀;甲、乙凝泵变频调速) 10、凝汽器水位自动调节系统;(凝汽器进口调节阀) 11、汽封压力自动调节系统;(汽封进口调节阀) 12、其他要求试验的调节系统 四、试验前应编写试验措施,经生产技术部审核,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执行。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如达不到规定的调节品质要求,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五、定值扰动 机组稳定运行,各参数稳定,机组负荷在 70%负荷以上进行,调节系统工作正常,定值扰动量随各调节系统而定,调节过程衰减率应在 0.7~0.9,系统稳定时间参见 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六、内扰试验 内扰试验应在 70%负荷以上进行,扰动量宜为被调介质满量程的 10%。调节过程衰减率应在 0.7~0.9,被调节量的峰值不应达到保护动作值(对于主蒸汽压力和负荷控制系统,衰减率应在 0.9~0.95)。 七、外扰试验(负荷扰动) 负荷扰动试验应在机组负荷70%以上进行,负荷变化分慢、中、快三种工况,各工况下机组主要参数变化范围应按 DL/T 774-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执行。机组主要参数变化范围下表。 机组主要参数变化范围 给定负荷变化速率 负荷状态稳态慢速变化快速变化 ( <3%Pe/min)( 3%Pe/min)(5%Pe/min)主汽压力 Mpa ± 0.3 ±0.5 ±0.8 汽包水位 mm ± 25 ±40 ±60 主蒸汽温度℃±4 ± 8 ±10 再热汽温度℃±5 ±10 ±12

第一篇磨煤机使用和操作说明

第一篇磨煤机使用和操作说明 1. 代号和技术数据 代号 Z G M 113 分K、N、G三个型号,N型,不表示 磨环滚道平均半径cm 磨煤机 辊式 中速 技术数据 煤种范围 煤种烟煤,部分贫煤和部分褐煤

发热量 16~31MJ/kg 表面水份≤18% 可磨性系数 HGI=40~80哈氏 可燃质挥发份 16~40% 原煤颗粒 0~40mm =15~40% 煤粉细度 R 90 磨煤机技术数据 =16%, HGI=80, W Y=4% 标准研磨出力当R 90 额定功率 512 kW 电动机额定功率 650 kW 电动机电压 6000 V 电动机转速 990 r/min

电动机旋转方向逆时针正对电机输入轴 磨煤机磨盘转速 r/min 磨煤机旋转方向顺时针俯视 通风阻力≤6410 Pa 磨机额定空气流量 kg/s 磨煤机磨煤电耗量 6~10 kW·h/t 100%磨煤机出力 2. 工作原理 ZGM113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原煤从磨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是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见图1―1;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吹送至磨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环重磨,合格的细粉被一次风带出分离器;

发电厂-磨煤机检修(检修标准规程)

磨煤机检修 第一节概述 钢球磨煤机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特别是对被研磨煤种的质量要求(如杂质)很低,能较好的适应我国的产煤情况,所以目前钢球磨煤机在我国应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工业方面,同时全国大部分电厂均用钢球磨煤机来磨煤。我厂现在使用的四台磨煤机是沈阳重型机械厂生产的MTZ系列磨煤机,其中#1炉A磨煤机使用的型号是MTZ3570-Ⅲ,#1炉B磨煤机和#2炉两台磨煤机使用同一型号的磨煤机:MTZ3560-Ⅲ。下面我们将结合我厂使用的磨煤机结构特点以及运行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其设备规范、检修的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一、工作原理 磨煤机是由电动机经棒销联轴圆柱齿轮减速机及开式大齿轮减速机传动而驱动转动部旋转,转动部筒体内装有研磨介质—钢球。当钢球转动时钢球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被转动的筒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由其本身重力的作用而跌落,使筒体内的煤在下落钢球的冲击和研磨作用下形成煤粉,即粉磨过程。磨好的煤粉被制粉系统的风动设备送至锅炉燃烧或送到贮煤仓贮存。 二、磨煤机的结构 磨煤机是由料斗、轴承部、传动部主要部件与隔音罩、电动机、减速机、棒销联轴器和基础部等辅助部件组成,并且配有辅机。筒体内装有波形衬瓦,衬瓦借助固定楔,拧紧楔形成的横向压力固定在圆筒壁上。衬瓦与筒体之间垫有10mm厚石棉垫板。轴承采用高低压联合油站进行轴承润滑。Ⅰ 第二节设备规范

第三节大修项目 1、甩选钢球。 2、检修进出口料斗,检查、加焊防磨层 3、检查、更换大罐和端部的衬板。 4、检修螺旋管,检查或更换油封毛毡。 5、检查、调整大罐水平及大齿轮的晃动。 6、检查大、小齿轮的啮合情况。 7、检查、清洗传动小齿轴承,更换润滑脂。 8、减速箱解体检修: (1)大小齿磨损、啮合检查。 (2)轴承游隙及各配合间隙测量、调整或更换轴承。 (3)减速箱油室清理。 (4)冷却水管清理,试水压。 9、检查、测量传动小齿轴承和调整各配合间隙。 10、马达轴承检修。 11、调整进出口料斗密封间隙,更换盘根。 12、大齿罩检修,更换油封毛毡。 13、检修盘车减速机。 14、检查各处地脚螺丝、紧固端盖、大罐及大齿各部螺丝。 15、校正对轮中心。 16、打扫场地、机器卫生。 17、试转。 第四节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一、检修前的准备 1、停炉前测量主轴承、减速机及传动装置的振动,各轴轴承温度,并做好 记录。 2、检查油、水、煤、粉、风的泄露情况,确定其泄露部位。 3、根据过去的大、小修记录,准备检修所更换的备品。 4、停炉前联系运行抽尽筒体内煤粉。 5、准备好检修专用工具,安全行灯等。 6、办好检修工作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