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

些事件行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文学

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为帮助大家

学习方便,作者收集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5篇,期望

可以帮助您,欢迎鉴戒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遭到改革开放对人们

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酷爱之情。认识到社会

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证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的庞大变化;掌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产生的变

化及社会保证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的情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

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视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法

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爱好;采取分组学习、合作

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

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公道方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庞大变化。组织学生分四个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换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证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课件展现新旧“四大件”图片)。“四大件”的演变,足以说明我们的

生活产生了庞大变化,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衣食住行的变迁

(一)衣饰看变迁

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

市市民一样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样穿中式

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2.六、七十年代人们的衣饰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一时期

人们的衣着不仅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

3.“_”时,青少年爱好穿绿色的军装。

4.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

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日益丰富的饮食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呢?

1.改革开放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三年经济困难时

期的人们“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年份乃

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城镇居民吃粮油要凭票供应,居

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等获取有限的食品。

2.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

丰富,90年代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安稳成为百姓饮食“主旋律”。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教师过渡: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进呢?

(三)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1. 人均居住面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只有3.6平方米,农村是8.1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和百姓住房条件都产生

了极大的变化。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超过了10平方米,农

村超过24平方米。

提问:你在家里有独立的房间吗?请说说你家现在的居住条件怎样?

2.配套设施、房屋装修:改革开放前随处可见破旧木板房,改革

开放后逐渐被外表装潢漂亮的楼房所取代。城镇居民住上了高楼大厦,

而且装潢讲求,宽阔明亮,中国农村的住房变化同样令人吃惊。

(四)四通八达的交通

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和自行车,改

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

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行的

人越来越多,坐飞机不再是件稀奇事,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

的比重,说明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进,和改革前交通工具紧张,

道路拥挤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提问: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进,汽车的发展,随之

带来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2、如何缓解城市中交通梗塞和环境污染问题

教师过渡:了解完了衣食住行状态,我们再来看一下与人们的衣

食住行密切相干的两个内容:

就业和社会保证

提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提问2:铁饭碗要不要打破 ?为何?

提问3:对于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当怎么帮助?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遭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的庞大变化。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

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华。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

课后习题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食粮要凭粮票,主要是由于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 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 政府提倡节省食粮

D 经济发展水平低

2、下列符合_时期人们衣饰特点的是( )

A 服装争奇斗艳

B 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 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 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3、下列各项就业办法中属于

“铁饭碗”的是( )

A 持证上岗

B 毕业分配

C 就业培训

D 公布招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2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想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

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全;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

放五口通商和协议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入侵者掠夺了许多利益、中国遭遭

到了沉重的灾害,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愿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

大权益。遭到清政府谢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

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连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雄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浏览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浏览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燃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浏览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浏览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摸索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入侵权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入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_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蛮横入侵。)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示学生预习第3课《光复新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3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历史课,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现

特制定计划以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

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行素养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连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掌控重要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知道重要的历史概念,掌控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

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

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干的历史学习材料,启示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控了一定的

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能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

掌控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

史较感爱好,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特别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样学

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少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发挥。

由这些年的情形得知,科目多,特别是语数外占据时间较多,学

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

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沿酒囊饭袋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本册共6个单元,共25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形,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体会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请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严抓纪律,采取多种教法。

六、教学进度

第1周:第1单元第1—2课

第2周:第1单元第3—4课

第3周:第2单元第5—6课

第4周:第2单元第7—8课

第5周:第2单元第9课

第6周:第3单元第10—11课

第7周:第3单元第12—13课

第8周:第3单元第14课

第9周:期中测试

第10周:第4单元第15—16课

第11周:第4单元第17—18课

第12周:第5单元第19—20课

第13周:第6单元第21—22课

第14周:第6单元第23—24课

第15周:单元测试

第16、17周:复习

第18周:迎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4

课程标准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

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第2课。本单元主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我国是如何确立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的成功对于我

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划时期的意义。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本节课讲述的正是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对我国建国后经

济建设有了一定的知道,并能形成正确的评判体系。但经济史触及的专

着名词多、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一样不感爱好。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上

既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专着名词,还要采取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知道,引发学生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了解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掌控国有企业改革。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

能力,使学生知道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的举世注视的成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难点:本课触及的经济方面的专着名词比较多,初中生不易知道。

教学进程:

邓小平曾8次成为美国《时期》周刊的封面人物,并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时期》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那么中国的1978和1985年产生了什么事,使我们不仅改变了中国,还获得了世界对我们的认可呢?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来看看1978年的中国,回想下这一年中国产生了哪些大事件?

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

1、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实行改革开放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那么改革前的我国经济状态如何呢?

学生: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发言后,让学生读课本39页“相干史实”第一段初步了解人

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然后展现两则材料,由学生进一步总结人民公社

化运动的影响。

教师总结: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人民公社化运动已经严重束缚了我

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严重着落,消极怠工,导致农业不景气,食粮产量少,人民

生活极端贫困,乃至连吃饱饭都成为了当时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

改革燃眉之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38页两段的内容,并总结出我国改革的目的

以及如何开始实行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的改革第一从农村开始。

3.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进农村经济发展。

4.实行:安徽凤阳小岗村

我国最早开始进行农村改革的是安徽凤阳小岗村。

1978年的安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食粮产量严重减产,而小

岗村更是穷的响叮当。小岗村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人均收入

不足20元,口粮只有百余斤,有一半多的人在外地讨饭。十年间,小

岗村没有向国家交过一粒粮,集体的公共积存只有几间空落落的牛屋和

一张犁、一杆秤、一只斗。每年打谷场的磙子一停,社员们只能去要饭。生产队队长严宏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能喝上一碗稀饭。

(出处:《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八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1978年11月24日的夜晚,小岗村各家的户主秘密开会,全队20

户除了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其余18户全部到场。我们现在看到的照

片就是当时18户经过协商,共同签字画押的“协议”。我们一起看下它的内容,总结下这18户决定了什么?

学生:分田到户。

教师:什么是“户”?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这里指以家庭为单位

教师:再看看这个协议,分到田的农民有什么责任吗?

学生: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

教师:很好,在获得土地的同时,农民也承当相应的责任,完成食粮任务上缴公粮,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自负盈亏。

教师:我们回想下,我国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什么?

学生: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那么分田到户,在当时答应吗?

学生讨论发言:不答应,当时我国的农村还是人民公社,土地和其他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

教师:对,在当时“分田到户”是绝对不答应的,但是贫困的小岗村已经没有前程了,这是村干部能想到的方法,与其要饭、等国家救济还不如放手一搏,正如这份协议中写到的“坐牢杀头也愿意,大家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到18岁”。这是浑厚的农民为了生存,为了不再忍受饥饿铤而走险,18户农民压上所有的身家性命,按上血手印,分田到户。而这份“沉甸甸”的承载着18户农民所有期望的协议,成为了我国农民辞别饥饿的宣言书。

那么“分田到户”的小岗村收获怎么样呢?

之前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分田到户后,小岗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老老少少每天都繁忙在自己的土地上。

实行“分田到户”后的第一年这个从未向国家交过1斤粮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并还清了20年来的贷款。小岗

村人第一次有了粮,有了钱,第一次吃饱了肚子。

随着小岗村的成功,凤阳县各个地方纷纭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并且获得了杰出的成绩。凤阳县从1978年开始三年不断地增产。而这

小岗村18位“敢为天下先”的农民成为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在今年12

月我国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这18位农民被评为

“改革先锋”。

5.发展进程

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大胆的尝试“分田到户”,如

同一声惊雷响彻神州。在中央的肯定和支持下,我国肯定了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改革方案,并推广全国。到1983年改革“遍地开花”,全

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究竟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呢?

6.定义

“家庭联产”说明了其组织情势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承包”指的是农户与集体达成协议将土地等生产资料进行承包给农户,而“责任制”是指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条件下,自负盈亏。

那么我们推敲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是公有制还是

私有制?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土地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分

户经营,自负盈亏。把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把农

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农民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极大发展。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的是

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指出:责——自负盈亏

权——土地的使用权

利——农民的既得利益

正如农民所言:“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

地仍旧公有制,农民获得的只是使用权。

7.深化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

效率不断提高,食粮产量节节攀升,农村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方向发展,也使一大批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工业

和加工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我们大家熟悉的美的、

容声、隆力奇、万家乐等都是乡镇企业的佼佼者。乡镇企业异军崛起,

为农民致富和逐渐实现农村现代化首创了一条新道路,有力地增进了我

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幅图表是我国从1976年到1984年食粮产量的数据图。从图上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不仅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中国人

民的吃饭问题,而且食粮实现了出口。

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先看课本40页的“材料研读”,研究下当时我国城市存在哪

些问题,并摸索我们为何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总结:政企不分、平均主义严重还有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

律和市场的作用。

我们来看几个材料,具体了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这幅图是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的头条,福建五十五位厂长和经理联名写信给省领导,呼吁:请给我们“松绑”。为何要用“松绑”一词呢?我们来看材料一,并指出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过量干预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材料二,我们去购物,每样商品都有它的价格,厂家制定价格的根据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价格是根据商品本钱、市场需求、产品质量等因素制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却是由政府定价,完全忽视市场规律,乃至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的销路完全由政府解决,毫无压力的工厂任务只有一个:完成生产任务。在这样的政策下,企业毫无动力,产品、技术不进行更新换代,企业缺少活力。

再加上当时的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人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工人毫无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

我们通过对以上几则材料的解读,总结一下:当时城市经济体制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确:

政府——政企不分管很多

企业——毫无自主权,在政府这个大伞的庇护下不作为

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积极性,如一潭死水。

正如课本上所说:“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体会。

2.提出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此次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城市。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城市经济体制主要存在着政府、企业和工人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城市要想发展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政府要放权,企业、工人必须调动起积极性,所以对症下药,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具体如何实行呢?我们先一起读课本的第40页第一、二段,归纳并完成表格。

3.内容

(1)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经济情势。

(2)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效益与职工的收入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端。这样一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气力。

我们一起分析下改革使政府、企业、工人产生了哪些变化?之前存在的问题能解决吗?

政府——政企分开放开了政府的手,放权

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责任制

工人——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如何呢?我们来看个实例: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原名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这是个濒临破产,资不抵

债的企业。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这个厂也迎来了一位新

厂长——张瑞敏。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此时的海尔职工毫无工作积极性,消极怠工。在改革的推动下,政企分开,企业具有了自主权;按劳分配

更使工人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企业有了活力。而厂长张瑞敏也很

抓企业质量,在收到一封群众关于质量的投诉信后,张瑞敏让员工拿着

大锤砸掉了有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并提出“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这一锤砸出了海尔职工的质量意识,也使海尔名声鹊起。这把大

锤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海尔在猛烈的家电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尔不仅在中国家电行业,而且走

出了国门,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乃至在美国纽约也建起了一幢

“海尔大厦”。202X年海尔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2X年前三季

度海尔的营业额更是高达1381亿元。从海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改

革开放的成功,以及在这四十年中我们获得的庞大成绩。

4.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实行,我国城乡经济显现迅速发展。我国经

济急速上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均收入等等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85年永载史册的一年,中国城市经济开始了连续发展,中国掀

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这一年,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

荣登美国《时期》周刊,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中国人的脚步并没有由于这些成绩而停止,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

深入,我国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家一

起读课本40页的最后一段,并回答问题。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进一步明确: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

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们来解读下定义。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同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结合在一起”,这是条件,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

必须坚持的。二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

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解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连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为了坚持市场的稳固性,在尊重市场调解的

条件下进行,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那么我们来对照下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地

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该政策的实行,我国的国有企业加大了改革力度,开始建立股份制、公司制,向现代企

业制度迈进。我们一起读课本的41页第一段,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获得了举世注视的成功。中国从一个贫困

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今天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在世界上具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在2013年11月13日美国《时期》周刊在其封面上用中文和英文

两种语言写了“中国赢了”!这是该杂志第一次在封面使用两种文字。

在这期杂志中美国欧亚集团总裁写了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准备好

赢得未来》的文章。文章写道:“此时,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已然成

为全球经济舞台上大的角色。”“今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次世

界大战终止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乃至更可连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掌控新中国成立早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绩。

(2)掌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进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照。

(2)实行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知道与尊重。

(3)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触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知道。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进程

导入:

毛泽东接受罗马尼亚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小故事

[讲授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我国建国早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证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全,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合法政府,凡愿遵照同等互利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 些事件行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文学 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为帮助大家 学习方便,作者收集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5篇,期望 可以帮助您,欢迎鉴戒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遭到改革开放对人们 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酷爱之情。认识到社会 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证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产生的庞大变化;掌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产生的变 化及社会保证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的情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 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视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法 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爱好;采取分组学习、合作 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 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公道方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庞大变化。组织学生分四个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换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证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课件展现新旧“四大件”图片)。“四大件”的演变,足以说明我们的 生活产生了庞大变化,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衣食住行的变迁 (一)衣饰看变迁 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 市市民一样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样穿中式 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2.六、七十年代人们的衣饰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一时期 人们的衣着不仅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 3.“_”时,青少年爱好穿绿色的军装。 4.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 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日益丰富的饮食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质教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质教案(全 套) 教案一:中国史 目标: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 第一节:唐朝 - 知识点:介绍唐朝的建立、盛世和衰落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 教学内容: - 唐朝的开国和发展 - 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 唐朝的衰落和原因 - 教学要点: - 唐朝的疆域变化与民族融合 -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措施 - 唐朝的科技和文化繁荣 - 吐蕃入侵和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的衰落

-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清楚掌握唐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轨迹 第二节:宋朝 - 知识点:介绍宋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绘图展示 - 教学内容: - 宋朝的建立和对外政策 -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措施 - 宋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 教学要点: - 宋朝的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 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宋朝的科技和文化繁荣 -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教案二:世界史

目标:了解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文明古国的兴衰 第一节:罗马帝国 - 知识点:介绍罗马帝国的建立、疆域和衰落 - 教学方法:课件讲解、视频观看 - 教学内容: -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展和边界防御 -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原因 - 教学要点: - 罗马帝国的文化和法律制度 - 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体制 - 赫拉克勒斯和教的兴起对罗马帝国的影响 -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并能从中提取关键信息 第二节:埃及文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模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模板 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历史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镇南关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是收回利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是武昌起义的前奏。使学生认识到清朝政府的灭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一次次革命党人的起义冲击就是在敲响清朝政府的丧钟,从而使学生认识清朝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对清政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施背景和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证明其是为了挽救清朝覆灭的一场骗局。 通过对革命党人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人“为天下人谋永福”,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和在法庭上、刑场上表现的崇高气节,体现了中华民族为-封建专制统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品质。以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节课上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下接武昌起义的发生,是承前启后的一节。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并制定了政治纲领决定以暴力革命-清朝统治,革命党人举行了一系列的反清起义。1911年的收回利权和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重点分析: 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是本节课的重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提问: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提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图片展示: 6.教师总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历史学指的是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进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人类史、鸟类历史等等。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作者收集整理了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您,欢迎鉴戒学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知道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3.通过对照分析的方法,认识达_集团分裂祖国的丑陋行动,知道中国共产党保护祖国统一、保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重大决定,如国旗、国歌、首都、政府主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本课的难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可以采取对照的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比较感爱好,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历史材料,通过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进一步认识达_集团分裂祖国的丑陋嘴脸。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进程

多媒体展现“长江三峡、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北京奥运会、上海 世博会”等图片。 这几幅图片从几个侧面反应了祖国今天的强大与繁华。但我们不 能忘记历史,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我们曾遭遭到外来的入侵,任人宰割。正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而卓绝的努力,建立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节课,让我们重温那振奋人心的一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多媒体打出课题: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毛主席亲身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着《义勇 军进行曲》渐渐升起时,你的心情如何? 指导学生掌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话语、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何要用54门礼炮吗?为何要齐鸣28响呢? 在开国大典上,我们听到了国歌、看到了国旗。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如何肯定下来的呢?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郑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有662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民族,许多代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这些都说明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会议能限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具有类似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要求学生用5分钟时间看书P2,依照导学提纲的提示自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3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3篇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 2、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1、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原定教案,在中其上课进程中会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自学能力,成功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1 《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2、如何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洛佐韦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高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是规划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人民海军的建立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取得联系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正规军的建立,再以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前言,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制定 1 国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组建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无限期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地区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北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 20世纪50——70年代,党和政府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民兵,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国内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 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汇总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汇总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2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2单元) 2023年4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模拟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和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3.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知识点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观察《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场》图片,结合教材,口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了解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口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答案提示:时间:1949年,地点:北平) 2.出席会议代表的有哪些党派和团体?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结合教材得到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思考问题,小组讨论,认识到:这次会议的代表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代表和反应全国人民的意愿,这是全国人民空前的盛会。 3.本次会议有何内容?《共同纲领》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明确本次会议的内容:①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确定国旗、国歌;纪年法,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同纲领》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学生:分组介绍会议内容和《共同纲领》的作用。 4.国旗上有很多寓意,你能从国旗上看出哪些寓意? 教师: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国旗的寓意。 学生:小组讨论国旗的寓意,展示交流。 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活动,据情况适当补充:国旗上的红色象征革命,黄色代表光明,五颗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5.假如你当时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请你向全国人民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概况(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等。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过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做好模拟报道的准备。 学生:结合教材和老师的问题,模拟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概况。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鼓励性评价。 知识点2 开国大典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 册历史优秀教案) 下面是收集的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5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秀教案),以供借鉴。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1 新学期我八年级历史备课组,将牢牢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各项工作: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进步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备课组成员的个人上风与特长,以集体备课、说课、研课、听课、评课为载体,在具体的课改和教研活动中,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自身思想素质及业务素质。现拟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1、于学期初,传达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等相关工作布置,要求各成员认真做实、做细,及时完成学校各相关部分分配的任务。 2、及时组织组内各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统筹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同时,及时认真地辅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3、本着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原则,定每周周四集体备课时间。 4、强化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要求各成员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及时写好每一个教案,并有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有周反思、月反思及期中、期末教学反思与小结。 5、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历史知识爱好小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古迹,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故事演讲,历史专题讲座,历史知识墙报、板报、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视野,并达到培优扶差的目的。 6、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一学期至少听10节。坚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相互促进,努力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新的突破。 7、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参加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教研和课改活动等。 8、坚持备课、研课常态化,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发言人,认真研讨教学重点难点、日常备课及试卷新题型等。 9、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迎接每一次的质量监控,并及时完成相关的质量分析工作。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2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成教学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193、194班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之间。我所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跟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教师导入: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__、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高兴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具体情况请看书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结合讲解《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抗美援朝前中国东部形势》图,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 (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组织学生朗诵课本第6页《文献资料》,体会毛泽东的英明睿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教案,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大学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教案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lesson plan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universit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lesson plans, stay tuned!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1: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第1页共20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工业化的起步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 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简略补充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19521957增长百分比 钢(万吨) 原煤(万吨) 粮食(万吨) 棉花(万吨)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然后,设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两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2:三大改造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毛主席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这首词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一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 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2.史料展示: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成果 1.请学生说说: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提示:时间:1953-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图片展示: 3.提出问题:结合教材,说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4.教师讲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苏联的帮助支持;中共的正确领导;劳动人民的热情付出,勤奋努力。 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史料展示: 材料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欣赏一首歌曲《七子之歌》。 师:《七子之歌—澳门》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七子”喻指的是被列强掠走的七个地方,除了澳门,还是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和大连。1997年,香港回归,二年后澳门回归。那么香港和澳门是怎样回归祖国的?今天就让我们重温历史,一起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一)、母子生别离—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师:先看香港的别离。香港是怎样变成英国殖民地的? 生:结合近代史内容思考 多媒体展示:整个香港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香港岛,九龙、新界。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经历了三个步骤: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强租新界,租期99年。澳门的别离: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强行进入澳门;后又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澳门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香港和澳门的沦丧,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师:港澳问题是历史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二)、坎坷回家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小讨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哪些?你倾向于哪一个?为什么? 生:小组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解决香港和澳门的方式有二种:武力和和平方式。战争方式:1.有伤于两地的血脉亲情2.不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3、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和平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中华民族向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和为上策,用谈判外交的方式解决港澳问题成为首选方式。 师: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平从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港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多媒体展示: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构想,并正式通过。

历史教案八年级下册【优秀6篇】

历史教案八年级下册【优秀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